知名品牌美宝莲关闭了自己线下的所有门店,线下仅保留了屈臣氏店内的销售。那么,为什么美宝莲要关闭线下所有的门店呢?据美宝莲官方的回应表示,这是线下渠道的一个战略转型。
简单地说,就是美宝莲在线下门店的销售是做不下去了。这背后也出现了不少力量在进行推动。
首先,美宝莲一直保留着线下门店,在当前新冠疫情影响下,实体店经济不怎么景气,但是线下门店的经营成本还是一直需要支付的,店面的租金、人力成本、日常的维修维护费用、运输费用等等,这些费用开支并不会随着顾客减少而减少,换言之,就是不管线下门店的经营状况如何,线下门店所需要的运营费用还是一直存在的。这样一来,在线下门店销售情况不好的前提下,自然维护不下去。
其次,线下门店销售这种传统的营销方式在现在的新型营销方式面前被冲击得不剩下什么优势,不仅很难吸引年轻的消费者,还慢慢将自己作为老品牌的优势给丢掉。现在美宝莲的产品也给很多消费者“审美”疲劳,没有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开发产品,导致停滞不前,也是现在美宝莲决定关闭线下门店的一个原因。
最后,结合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美妆市场,有很多美妆品牌凭借着贴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很强的带货能力,或者是很吸引人的促销手法,或者是很给力的代言人,美宝莲竞争不过这些后起之秀,为了品牌可以继续经营下去,只能通过关闭线下所有的门店来削减运营开支,勉强维持品牌的生存。
其实,对于一个美妆品牌的话,单靠线上销售,也有自己的劣势,比如说购买美妆产品的时候没有可以试用,也没有可以体验传统购物的感受,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尽是一个好的购物体验。
是的,都属于欧莱雅公司。
欧莱雅的品牌地图
盖保罗说:“欧莱雅的品牌管理已经有近100年的历史,公司的历史也就是品牌管理的历史。”
欧莱雅集团一共拥有500多个品牌,其中17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品牌,占据着欧莱雅集团销售总额的94%目前已经有10个品牌引入到中国,加上刚刚收入囊中的小护士和羽西,欧莱雅在华目前一共拥有12个品牌。按照盖保罗所说的金字塔理论,欧莱雅在中国的品牌框架包括了高端、中端和低端三个部分:
塔尖部分。高端第一品牌是赫莲娜,无论从产品品质和价位都是这12个品牌中最高的,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年龄也相应偏高,并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第二品牌是兰蔻,它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端化妆品牌之一,消费者年龄比赫莲娜年轻一些,也具有相当的消费能力;第三品牌是碧欧泉,它面对的是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年轻时尚消费者。欧莱雅集团希望把它塑造成大众消费者进入高端化妆品的敲门砖,价格也比赫莲娜和兰蔻低一些。它们主要在高档的百货商场销售,兰蔻在22个城市有45个专柜,目前在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占有率第一,碧欧泉则是第四。而赫莲娜2000年10月才进入中国,目前在全国最高档百货商店中只有6个销售点,柜台是最少的。
塔中部分。中端品牌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美发产品,有卡诗和欧莱雅专业美发。卡诗在染发领域属于高档品牌,比欧莱雅专业美发高一些,它们销售渠道都是发廊及专业美发店。在欧莱雅看来,除了产品本身外,这种销售模式也使消费者有机会得到专业发型师的专业服务。还有一块是活性健康化妆品,有薇姿和理肤泉两个品牌,它们通过药房经销。欧莱雅,率先把这种药房销售化妆品的理念引入了中国。
塔基部分。中国市场不同于欧美及日本市场,就在于中国市场很大而且非常多元化,消费梯度很多,尤其是塔基部分上的比例大。在大众市场,欧莱雅目前在中国一共有5个品牌。其中,巴黎欧莱雅是属于最高端的,它有护肤、彩妆、染发等产品,在全国500多个百货商场设有专柜,还在家乐福、沃尔玛等高档超市有售。欧莱雅的高档染发品已是目前中国高档染发品的第一品牌。第二品牌是羽西,羽西秉承“专为亚洲人的皮肤设计”的理念,是一个主流品牌,在全国240多个城市的800家百货商场有售。第三品牌是美宝莲——来自美国的大众彩妆品牌,它在全球很多国家彩妆领域排名第一,在中国也毫不例外,目前已经进入了600个城市,有12万个柜台。第四品牌是卡尼尔,目前在中国主要是引进了染发产品,它相比欧莱雅更大众化一些,年轻时尚,在中国5000多个销售点有售。第五品牌是小护士,它面对的是追求自然美的年轻消费者,市场认知度90%以上,目前在全国有28万个销售点,网点遍布了国内二、三级县市。
根据这个架构,欧莱雅以目标客户来选择销售渠道的策略,也就一目了然。如:针对高端客户生产的兰蔻等产品,只有在高档的商店才可以买到;而走大众路线的美宝莲,则在普通商场及超市就可以买到。盖保罗的理想还不止于此,他希望有一天,大家买美宝莲就像买可乐一样方便。因为欧莱雅给美宝莲的定位是“国际化的品牌,平民化的价格,要让中国的消费者买得起,且便于购买”。
1直播+电商
案例:直播+电商促进逆天成交额,单品转换率极高——微博、淘宝页面,直播镜头3大平台切换互动,促成互动成交新模式。
2直播+发布会
案例:美宝莲纽约整合互动营销——9大直播平台联手,超500万在线观看,最终卖出1万支口红新产品“唇霸”,转化实际销售额达到142万人民币。
3直播+互动营销
案例:杜蕾斯Air空气套试戴直播——6大直播平台联手,超500万人在线收看,新型营销模式赚足眼球,直播将成为广告标配。
4直播+内容营销
案例:王健林携手《鲁豫有约》,熊猫TV全程直播,意在宣传万达南昌文化旅游城。
5直播+广告植入
案例:联想CEO杨元庆映客直播首秀——携手映客跨国直播,超200万人在线收看,配合联想美国TechWorld创新会议,推介联想最新产品。
6直播+个人IP
案例:2016年上半年最火网红“papi酱”,首次广告通过淘宝直播竞拍天价,携手签约8大直播平台展示直播首秀,与美即面膜合作发布第一支硬广,成功运作个人IP最大价值平台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