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岗妈祖泼油仪式上不穿鞋是为什么

胪岗妈祖泼油仪式上不穿鞋是为什么,第1张

潮汕习俗信仰:拜神

潮汕人的信仰对象是庞杂的,无论是一块石头,抑或是一株老树,只要人们觉得它有灵气,就会对它顶礼膜拜。

但从普遍崇拜的对象看,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然崇拜

自然神崇拜主要来源于远古。

在原始人眼里,强大的自然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木石,鸟兽虫鱼等;神秘的自然力如风雨雷电、霓虹云雾等;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往往能主宰人的命运,改变人们的生活。

因此,在人不能征服和认识它们的时候,就只好把它们当作有生命力的神灵加以顶礼膜拜。

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与活动,就叫做自然崇拜。

在潮汕人的崇拜对象中,其中不少是自然崇拜的遗留陈迹。

在古代,对太阳的崇拜是非常普遍的宗教现象。

太阳普照大地,给人们以光明,使万物得以生长。

一旦没有太阳,天昏地黑,世界一片黑暗。

因此,在原始人眼中,太 有一种无比神秘的威力,因此对之无比敬畏。

潮汕人至今仍然把太阳当作崇拜对象,而且把每年的3月19日作为太阳公圣诞。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用面条以及红糖祭祀。

月神也是自然崇拜的对象。

祭祀月神最隆重的仪式是中秋。

在八月中秋到来之前,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都忙着用糯米粉末、糖制作月糕,或用花生米、糖、麦芽糖等制成桃形的“地豆桃”或四方形的“地豆方”。

这天晚上,玉兔初升,人们便在庭院中摆放供桌,农村人还会到田里取来两根甘蔗,在供桌上搭成一个拱门。

祭月一般由家庭主妇主祭,男人不祭月。

因为男人属阳,月属阴,阳不祭阴,怕产生冲撞。

妇女们祭月,先焚香祈告,并拿两片由竹头或木头制成的杯,摔到地上。

如果两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两面都成正面,则是“稳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则为“圣杯”,是吉兆,预示着祈告内容可以实现。

小孩们总是喜欢将书包,崭新的课本用作业本、铅笔放在供桌上,以祈求读书聪明。

星辰,在潮汕人看来,一颗星星便代表地球上的一个人。

人死了,则代表着这个人的这颗星星也随着殒落。

因此,每当人们看到流星坠落,总会说:“又有人死了。” 风雨雷电诸神的崇拜,在原始人的头脑中,人们对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现象感到不可理解,认为冥冥中必有神祗主宰着这一切。

特别是雷电,当烨烨闪电划破长空、隆隆雷声震撼大地之际,即使现在的人也不由胆颤心惊,更何况是古人。

当人们看到:随着霹雳一声巨响,即使是参天的古树也被劈成两半,即使是坚固的屋宇也要坍倒,即使是葱郁森林也会燃起熊熊大火所以,人们对雷电的“神力”感到不可测量。

现在的潮汕人,仍然把雷电看成一个神秘的神祗,并尊称为雷公。

人们认为,雷公专司人间善恶,如果作恶多端者,必遭雷公惩罚。

土地崇拜来源于远古时代,土地生长五谷,万民赖以生存。

因此,人们对土地感恩戴德,“凡土之所在,人皆赖之,故祭之也。”(蔡邕《独断》)在过去,土地神称为社神。

社者,五土之总神。

祭土地之俗,潮汕人一直沿袭。

据《澄海县志》嘉庆本载:在社日,县官率所属官吏具备鼓乐到东门城郊,迎接土牛。

到立春日,县官鞭碎土牛,名叫“鞭春”。

人民争拾土牛碎片回来放在床上,说是可以压邪。

这里所载的,是人们在社日里的一些活动。

这些活动,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不过,现在这些方式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现存的方式有:每年的农历6月26日,是土地神圣诞。

这天,农民家家户户必须备办牲礼祭祀。

还有,每个农忙季节里,农民收割,播种时候,总忘不了带一些祭品置于田头,并焚香祈告。

在山里生活的人,他们认为土地神可能就依附在一些古老的树木上面。

因此,对这些树木往往十分恭敬,有的人用三块石头垒成临时土地庙。

于是,这就成了土地神位所在,上山的人不得在土地神位面前撒尿,更不允许男女在那里野合,以免亵渎神位,冒犯土地神。

潮汕人在十月十五日还有一次祭祀五谷神的活动,有的农村地区尚有“五谷母”庙宇,神像赤身露体,只用树叶或兽皮扎于下身。

这一天,农民用新收获的米碾成粉末,然后制成扁担、箩筐等形状的馃品,天刚麻麻亮时,挑到田头祭祀。

这种习俗,跟土地崇拜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在潮汕地区,一些古老的树木,特别是一些生长在村头巷尾的古树,人们对其敬若神明。

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些古老的树,要么是已有了树的灵魂,要么是有别的神明依附于其中。

因此,较为隆重的是在树下筑庙建宇,并称为“树爷宫”。

于是,每年祭神祀鬼,也必须到“树爷宫”里祭祀一番,甚至要在宫前搭戏台子,为树爷演戏。

简单的,则用一块番薯作为插香的香座,便可祭祀了。

这种树,不准攀折,更不准砍伐。

否则的话,会导致整个村遭殃。

关于鸟,在潮汕鸟类中,喜鹊、燕子和乌鸦三中都带有一点崇拜色彩。

喜鹊又称“客鸟”,相传是报喜的鸟。

因此,每当人们听到喜鹊叫声时,总满心欢喜。

燕子也是吉祥鸟,每年的二三月间,花红草绿,春燕剪柳,它们往往在这个季节南飞,并且最喜欢把巢筑在人家屋檐下,或者厅堂上。

在潮汕人眼中,燕子降临谁家,谁家就被视为家运将旺的征兆。

因此,人们不但不打扰它们,甚至为之提供方便。

即使每天必须为它们打扫粪便,也是乐此不疲。

至于乌鸦,同其它地区一样,潮汕人也将它视为不祥之物,即使打猎的人也不敢随便惹它,怕引来灾祸。

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盛行的祀蛇风俗。

在清代吴震方《岭南杂记》中,有一则关于潮州人祀蛇的记载:“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曰游天大帝。

龛中皆石也,欲见之,庙祝致辞而后出,盘旋鼎俎间,或倒悬梁椽上,或以竹竿承之,蜿蜒纠结,不怖人亦不螫人。

长三尺许,苍翠可爱。

闻此自梧州而来,长年三老尤敬之。”

在潮州的地方文献中,可以见到不少关于祀蛇的记载。

《潮州府志》卷十五:“青龙庙”条载:

“庙跨城南大堤,当韩江之冲,神灵素应。

常有灵物蜿蜒凭龛次香案间,其色青,是曰青龙。”又说:“潮人睹青龙之来,辄谓之神降,奉益虔。

至不敢暧昧质诸祠下。”《海阳县志》卷七“风俗”引黄钊《潮州神弦曲。

青龙神》:“兽皮冒烟日卓午,蜥蜴上天求作雨。

城南大堤挤士女,咒香作云蒸花础。

青龙蜿蜒谁敢侮,潮人奉神曰若禹”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清代,潮汕人崇拜青蛇,已经是蔚然成风了。

潮汕人崇拜青蛇源于何时,这并没有确切的记载。

不过,从文字资料中知道,从宋明始便已有崇拜蛇的习俗了。

《浙江通志》载:“沈造,字次仲,缙云人。

政和中进士。

及制潮时,有韩山神,须男女以祭,造至即焚其庙,毁像,得巨蛇,得巨蛇而杀之,凶祀遂绝。”

顺治《潮州府志》又载:“宋,胡颖为广东经略安抚使。

潮州僧寺有大蛇,前后仕潮皆信奉之。

前守去州,人以为未曾诣也。

已而旱,咸咎导不敬蛇所致。

后守不得已而诣焉。

蛇蜿蜒出。

守大惊,暴卒。

颖至广州,闻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

至则其大如柱而黑色,载以栏槛。

颖令之曰:‘尔有神灵,当三日见变怪。

过三日,则汝无神矣。

'及期,蠢然犹众蛇。

遂杀之,毁其寺并罪僧。”

《宁国府志》载:“陈诠,太平人。

任潮州府照磨。

府城外有妖出大石下,每年祀以人。

诠怒,积薪石旁,火以石裂,震死一巨蟒,妖遂绝。” 沈造任潮州通判是在南宋绍兴年间,胡颖任广东经略使在南宋咸淳年间,陈诠任潮州照磨在明正统年间,由此可知,宋明时代,潮州人已是相当崇拜蛇神了。

现在的潮州已经没有如此大规模的祀蛇活动。

不过,在较为荒僻地方,特别是靠山的一些农村,对蛇还是十分敬畏的。

大多潮州人对蜥蜴、壁虎尤极尽爱护,认为蜥蜴是观音娘的宠物,而壁虎是灶王爷的信使,因此不能打它们。

二、三教诸神崇拜

对三教神祗的崇拜,也是潮汕信仰民俗的重要内容,佛教方面,主要崇拜佛祖(即如来佛)和观音菩萨。

在潮汕大小各个庙宇里面,都供有佛祖法像。

规模较大的寺庙是潮州城里的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朝。

开元寺的僧众,在每年四月八日“浴佛节”一定要举行隆重仪式纪念佛祖寿诞。

一般寺院,庵堂就没有这种隆重仪式。

不过,在这天,众僧尼总要制作一种用黑芝麻、花生仁、爆米花、白糖等制成的“油麻圆”(潮州话的“圆”与“缘”字谐音),并将这些东西贡献佛前,然后广赠施主,取其与之结缘的意思。

在潮汕人心目中,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度四方的偶像。

现在人们不仅仅到庙里祭拜,而且将一尊一手扶玉瓶,一手执杨柳的观音请到家里,每日里焚香祈告,并祭以时鲜水果。

在观音娘娘面前,不能花言巧语,不能有恶言毒语,只有心诚才能得到她的保佑。

道教诸神中,最受人欢迎的莫过于财神。

因此,在每年春节前后,人们都忙着置酒席、接财神,以祈求来年的好运气。

民间传说,财神共有几个:“正财神”赵玄坛元帅;“偏财神”五路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武财神”关圣帝君。

年画中,多数印上赵公元帅的形象,赵公元帅面似锅底,手执钢鞭,雄赳威武。

“五路财神:”传说是五个劫富济贫的大盗,死后被封为财神。

而“文财神”则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及“喜”神并列放在一起,成为“福、禄、寿、财、喜”。

现在,最受欢迎的却是“武财神”关圣帝君。

关羽五咎长须,一手持刀,一手拿元宝,一副雄赳赳的样子。

普通人家总要买上一尊关羽像,然后拿到巫师家里念咒,将神像请回家后每日礼拜。

许多商店也都供奉着他的神像。

道教最尊者是玉皇大帝,潮汕人俗称为“天公”,并把每年正月初九作为天公圣诞的日子。

在这一天,人家备糖、斋菜祭祀,并献以“天公金”(一种冥纸)。

灶君也是道教中的一个神祗,地位不高,但是十分普遍。

几乎是每家每户都祭祀,神位就设在厨房。

农历的每月初一、十五两天,或婚、丧、生孩子、庆寿辰、逢时过节,都要烧香,供饭。

腊月二十三日晚,要用糯米、糍粑、糖作为祭品,焚香点烛烧纸钱,叩头礼拜送他上天向玉皇大帝反映这一家人的善恶。

平时忌在灶上烹煮或烘烤“秽物”,忌在厨房里骂人、吵嘴、打架,忌重放和磕碰锅、盆、碗、筷等。

闽、粤、台、浙等省沿海地区的民众,普遍信奉妈祖。

妈祖是海神,能保佑船家行船平安。

过去,每当新船下水,船上的人都要到汕头港妈屿上的妈祖庙请香回来,在船中肚供置“天后圣妈祖”的香案,初一、十五上香烧元宝,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还要隆重庆贺妈祖诞辰,祭以“五牲”或“三牲”。

上游来的船只临近潮州城时,要烧香祭拜“妈祖”,求其保佑平安过湘子桥。

船只顺利通过时,则对江鸣放鞭炮,答谢“妈祖”恩典。

现在,每年三月二十三日妈圣诞时,人们都到妈祖庙里请出神像来,抬在銮轿里游街。

家庭主妇则在沿路摆设香案叩拜。

那些想要得子的人,更是迫切期望能摸得着神轿、神像,以祈来年得子。

张天师,据《三教搜神大全》记载:“天师者,汉张道陵也,子房八世孙,光武建武间,生于吴天目山,学长生法术。

又得秘本,通神变化,驱除鬼妖。”在潮汕人心目中,张天师便是“驱除鬼妖”的神,因此,每当家中有人久病,或者暴病,药石无效疑为撞鬼见邪时,就有人去向“张天师”请符(由“张天师”落神到一个人身上。

)或者要搬迁新居时,也要到“张天师”处请符镇宅。

对家神崇拜中,值得一提的是床公床母。

潮汕人将这对神祗尊称为“公婆”。

关于“公婆”的来历,有一传说:元朝时,元兵攻陷潮州之后,强迫三家人供养一个元兵。

元兵为非作歹,鱼肉百姓。

更甚的是,规定哪一个新娘出嫁之日,初夜权一定要归他们。

潮州人民忍无可忍,在中秋之夜,人们在饼中藏字条,写上一个“杀”,统一举事,把家中元兵都打死。

据说元兵的阴魂不散,时常作祟,对幼儿进行骚扰。

百姓无奈,只好尊他们为神,四时祭祀,并求他们保佑婴孩平安。

其实,床公床母在中原一带,自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了。

那时候,新郎新娘入洞房时要拜床公床母。

妇女生产,儿童出疹出天花也要祭床公床母。

每逢年底照例要拜祭他们,跟现时潮汕人的祭祀方式基本一致。

门神,按照传统说法,一种是秦琼、尉迟恭二将军,一种是神荼、郁垒两兄弟(详见第一辑《春节》)。

不过,大潮汕人心目中,门神是谁,

崇尚拜伦雪莱却遭家庭逼婚

1922年7月,洪灵菲以甲等第六名的优异成绩从金山中学毕业。父亲本来希望他找个小学教师的职位,而他坚持继续读书,当年8月,他踏上了到广州读书的道路,成了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的一名学生。

新的环境,尤其是新的语言,在洪灵菲面前展现了一片新天地。入学不久,他就开始读Tales fro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故事集》)这样的外文书籍了,接着又开始读莎士比亚的原著。除了莎士比亚,他还对拜伦和雪莱的诗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的诗歌中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奔腾澎湃的激情,以及对自由民主的追求,都使洪灵菲的内心世界发生着变化。在他的书籍上,以及给朋友们的书信里,他把署名改为“拜伦·洪灵菲”或“拜伦·阿洪”。

1923年春,许美勋在汕头《大岭东日报》刊登启事,发起组织潮汕最早的新文学社团——火焰社。洪灵菲在广州见到启事,写信与许联系,参加了火焰社。火焰社的社刊《火焰》,作为《大岭东日报》的附刊出版,洪灵菲常常向《火焰》投稿,在上面发表了一些旧体诗。

那年寒假,洪灵菲尝试给报刊写稿,他写了一个短篇小说,题为《一个小人物死前的哀鸣》,投给香港报纸,结果刊登出来了。

在广州读书期间,父母为洪灵菲定下了一门亲事。女孩叫黄婵英,是周边村庄的女孩,目不识丁。洪灵菲当时已心有所属,他几经抗争,但其家人终以断绝关系和经济来源相要挟,无奈之下他终于回家与黄成亲。之后他除了几次短暂的回家外,很少与黄婵英相见。

大革命失败后辗转漂泊

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激荡着革命的浪潮。作为一名渴望自由平等理想社会的青年,洪灵菲很难置之度外。渐渐的,他藏起因受挫的婚姻与爱情的失落带来的苦闷,投身革命。

1924年11月,他就读的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与法专、农专等校合并为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员许苏魂。许苏魂是潮安人,以老乡关系为纽带,洪灵菲与同学戴平万等人在广东大学的学生中组织起了潮州旅穗学生革命同志会,在广州的学生运动中有声有色。1926年,经许苏魂的介绍,洪灵菲加入了中国***,并进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海外部工作。

这一时期,洪灵菲还找到了心目中理想的革命伴侣——秦静。秦静从潮州故乡来到广州,考入了何香凝主办的妇女运动讲习所。毕业后,秦静分到海外部担任文书,并由洪灵菲介绍加入中国***。1927年3月2日,两人在广州举行了婚礼。洪灵菲一直主张革命与爱情并重,婚后两人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相片,作为爱情的见证。在照片的背后,洪灵菲题写了这样一段话:“为革命而恋爱,不以恋爱牺牲革命!革命的意义在谋人类的解放,恋爱的意义在求两性的谐和,两者都一样有不死的真价!”

然而,甜蜜日子没过多久,4月12日,蒋介石就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几天之后广州也陷入了腥风血雨,洪灵菲也在被通缉的名单中。在4个月的时间里,他从广州到香港,从香港回汕头,然后是新加坡、暹罗(今泰国)。这期间,他东躲西藏,在香港被拘捕,在新加坡栈房挨过饿,在湄南河上漂泊……饱尝辛酸苦楚。

寻找人生方向创作《流亡》

1927年秋,洪灵菲与戴平万回到上海,听到南昌起义爆发的消息,听说起义军向汕头转移,他们便前去投奔。当他们赶到汕头时,起义部队已经散去。寻找起义部队而不得,洪灵菲又一次幸运地逃脱了险境,他在庆幸中又感到迷茫:革命的出路在哪里?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在返回上海的途中,他突然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他以自己过去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开始了自传体小说《流亡》的写作。

在小说《流亡》中,洪灵菲从广州的“4·15”大屠杀写起,一直写到追随起义部队进入潮汕,却扑了空,不得不再次流亡。主人公沈之菲最后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坚定了革命的决心,看清了社会的丑恶与黑

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因此,要消除这种状况必须经过革命,实现社会的彻底变革。最后,沈之菲悄悄离开家庭,踏上了流亡的路途,“去为着人类寻找永远的光明。”

洪灵菲只用了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这部10万字的作品。1926年3月,郁达夫到广东大学任教,洪灵菲常去听他的课,据说洪灵菲得到郁达夫的赏识,两人很聊得来。就在《流亡》收笔之时,洪灵菲遇到了来上海的郁达夫,郁达夫不仅为《流亡》作序,还向上海现代书局老板卢芳推荐了这部书稿。

这本书经现代书局出版后,在国内各大城市和南洋一带销路甚佳。洪灵菲这个名字也不胫而走,在上海文坛有了一点名气,渐渐地有书店向他约稿了,他凭着自己的文学才华在上海扎下脚跟。

“流亡三部曲”奠定文坛地位

当时,洪灵菲与戴平万等五六位来自潮汕的革命青年挤在上海法租界一间十多平米的小房间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洪灵菲要承担起这个“大家庭”的经济重担。《流亡》的写作,打开了洪灵菲创作激情的阀门,他以一种非凡的热情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每天早上4点起床,铺开纸笔开始写作,到8点钟别人起床时,他通常已经写出5000字了。

紧接着,洪灵菲开始了长篇小说《前线》的写作,时代背景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小说主人公霍之远,是一位在国民党党部工作的***员,他一边为革命奔忙,一边在情场上角逐,私生活颇为出格。但是,在反对派大屠杀的危急关头,他却挺身而出。在霍之远的身上,其实浓缩了大革命时期无数革命青年的共同特征,写出了他们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思想转变轨迹。

《前线》之后,洪灵菲又开始了第三部长篇小说《转变》的写作。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五四”落潮到北伐战争期间。主人公李初燕,是个从城里回乡复习功课备考的中学生,却与寡居在家的二嫂秦雪卿生出了感情,回城读书,又与同学之妹张丽云相恋,父亲却逼迫他与一个素不相识的村姑结婚。婚姻不能自主,爱情受挫,使他感受到家庭的冷漠、社会的残酷,经过一番苦闷、怨恨与抗争,最后在日益高涨的工农运动中离家出走,走上革命道路。

这三部小说的风格非常近似,采取了那个年代流行的“革命+爱情”的模式。韩山师范学院的郑群辉认为,这种“革命+爱情”的模式,在内心和时代上造成的种种矛盾,都是时代的真实反映,今天不必过于苛求和指责;相反,“洪所描写的这些人物最终都从沉沦中挣扎出来,走向革命,革命终于战胜沉沦,这一洪灵菲特有的主题,倒是值得我们大为赞赏的。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小说对那个时代的有志于革命的青年起着一种多么大的支持鼓励。”这一看法也印证了洪灵菲本人的一句话:“革命尽管处在低潮,但我们手中有一支笔,能使革命在另外一个方面蓬勃活跃起来。”

至于《流亡》等作品的艺术价值,阿英当年就撰文指出:“洪灵菲有一种力量,就是只要你把他的书读下去一章两章,那你就要非一气读完不可。”他对洪灵菲的评价是:“在现代文坛上,是不可多得的。”

后来,人们把《流亡》连同《前线》、《转变》三部小说合称为“流亡三部曲”。这三部小说是洪灵菲的代表作,有人还称之为“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这三部小说,都是以中国革命的重大事件为题材或背景,其中包括从“五四”落潮到第一次国共合作、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以及“4·12”政变,反映大时代的历史洪流。1934年,这3部长篇小说被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查禁。

洪灵菲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在1927年下半年至1929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写成的。除了“流亡三部曲”和部分短篇小说外,还有新诗和文艺论文,累计上百万字。当时,蒋光慈就称赞洪灵菲是“新兴文学中的特出者”。

当选“左联”七名常委之一

1928年1月,蒋光慈、钱杏邨等人发起成立太阳社。经郁达夫的介绍,洪灵菲认识了钱杏邨等人,与戴平万一道参加了太阳社,并接上了党的组织关系。

当年5月20日,洪灵菲与杜国庠、戴平万等人又发起成立了另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社。已经参加了太阳社,为什么还另外成立一个我们社?学者段从学研究发现,不仅所有的成员都是潮汕人,而且都是***员,因此认为,“我们社应党组织为了平息太阳社与创造社之间的争论,建立革命文学的统一战线而建立的一个新型文学社团。”社刊《我们月刊》的“卷头语”提出要发出“我们的战鼓的声音”,并写道:“那声音虽然一些儿也不美妙,也不温柔;也许会破坏所谓平静,破坏所谓安宁;然而,那已经够伟大了!那声音给同情我们者以流血的启示,给背叛我们者以灭亡的象征!”

当时,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等“既成作家”之间爆发了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造成了左翼文艺队伍的涣散。在周恩来、李立三等中共***的干预下,左翼文艺阵营的内部之争才告结束,并酝酿成立一个新的进步文艺组织,这便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下简称“左联”)。1930年初,洪灵菲参与了“左联”的筹备工作。1930年3月2日,“左联”在上海市窦乐安路的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大会选出了由7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洪灵菲当选为常委之一,其他6人是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邨、鲁迅、田汉、郑伯奇。

“左联”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在报刊上开展深入的讨论,使文艺大众化逐步成为文学运动。洪灵菲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大众化’是普罗文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普罗文学,假定没有获得大众的理解和爱护,这是一种很重大的损失。要使普罗文学为大众所理解和爱护,‘大众化’这个问题便非马上提起来不可了。”

洪灵菲被称为“彗星式的高产作家”。在繁忙的革命工作之余,洪灵菲还创作不辍,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在木筏上》、《在洪流中》、《归家》,以及中篇小说《大海》,这些都体现了洪灵菲本人的文艺大众化的主张。在这些作品中,劳苦大众取代知识分子变成主角。

尤其是比蒋光慈的长篇小说还早一个月问世的《大海》,被学者杨义视为“洪灵菲创作道路的重大转机”,“洪灵菲开始跳出20年代后期革命浪漫蒂克的漩涡,而向30年代的革命现实主义进取了。”《大海》的主人公是南方农村的三个酒友,小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激荡着“水浒气”,书写了中国农村的经济破产,农民的烦愁愤怒情绪,以及自发反抗的失败结局;下部写数年后这个南方村庄经过大海一般的咆哮后,农民当家做主、改天换地的新气象。杨义说:“自《大海》以独特的人物性格来显示历史的壮阔进程的艺术手腕而言,洪灵菲已走进左翼文学开始成熟的门坎了。”

不幸被捕遭秘密杀害

“左联”成立后,洪灵菲的工作更忙了。他经常深入到工人、大学生中做宣传、组织工作,在这期间他在大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创办工人夜校,并亲自上课。

到1930年下半年,他几乎全部放弃了写作,把精力投入到党的工作中。他担任过江苏省委宣传部和沪西区委的工作。1931年“9·18”事变后,上海成立中华反帝大同盟、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包括1932年成立的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洪灵菲也分别担任这些组织的***之一。

洪灵菲频繁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不久,上海《申报》登出了对洪灵菲的通缉令。这是自《中央日报》后刊出的对他的第二次通缉令。面对险恶的环境,中共党组织随即将其转入地下,后来考虑到他的身份暴露,已不宜留在上海。1933年2月,洪灵菲调到北平,担任中共中央驻北平全权代表秘书处任秘书,负责管理华北6省党的重要文件。

由于叛徒的告密,1933年7月26日洪灵菲被国民党宪兵逮捕。在狱中,他经受了敌人的威逼利诱,没有吐露党的任何秘密。他被捕后,一些进步人士向国民党发出抗议,要求释放洪灵菲。他的岳父、潮州知识界名人秦昌伟也筹集巨款,希望赎他出狱,得到的答复是:“此人死不悔悟,毫无回头之意,赎不得。”

最后,洪灵菲被秘密押解到南京,1934年初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

1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 爱迪生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2“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拿破仑在一次与敌军作战时,遭遇顽强的抵抗,队伍损失惨重,形势非常危险拿破仑也因一时不慎掉入泥潭中,被弄得满身泥巴,狼狈不堪可此时的拿破仑浑然不顾,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战斗只听他大吼一声,“冲啊!”他手下的士兵见到他那副滑稽模样,忍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但同时也被拿破仑的乐观自信所鼓舞一时间,战士们群情激昂、奋勇当先,终于取得了战斗的最后胜利无论在任何危急的困境中,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尤其作为一个商界的***物,你的自信,可以感染到无数个在你身边的人有没有乐观自信的态度也直接影响到一场交易的成败与否

3聪明人之所以不会成功,是由于他们缺乏坚韧的毅力---牛顿(英国)

牛顿研究学问非常专心有一次,朋友请客,席间,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嘱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牛顿回来,只好去看个究竟原来牛顿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项实验的做法,到家后,就一头栽进实验室,做起实验,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净又有一次,他饿了,煮鸡蛋吃,却一边想问题,一边把鸡蛋放进锅子中,等问题解决了,想吃鸡蛋时,揭开锅盖,捞起的竟是自己的怀表

4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5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读书刻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6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冲淹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专心致意,必利其事而后可--沈拓

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韩文公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翁廷资,雍正年间韩山书院主讲。字尔偕,号海庄,广东海阳(今潮安)人。

少时读书阴那山,3年不返,学有根底。康熙四十年(1702)壬午乡试名列第三。己丑(1709)中进士,授四川渠县令,后为韶郡教授。雍正年间任韩山书院主讲,士习文风翕然一变。擅于诗文,著有《韩山诗笺》、《栋花小署诸草》。 佘圣言,乾隆初年韩山书院山长,广东陆丰县人。

雍正元年(1723)中举,翌年 (1724) 甲辰科登进士,授宗府主事充玉牒纂修官,在京3年,以亲老归家。乾隆初年,应潮州金知府之聘到韩山书院任山长,制订韩山书院学约八条:敦实行,崇经学,正文体,严课程,习声律,谨礼节,重友谊,戒轻薄。每条都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勉励诸生“加意造就”,“虚心以求实益”,“潜心玩索,则思若启,行若翼,有德有造”。掌教有方,士子有成者多。著有《眺远楼诗集》传世。 詹学海,乾隆廿年(1755)韩山书院主讲,原籍是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华城镇。

乾隆九年(1744)甲子举于乡。十六年(1751)辛未科登进士,授刑部主事山西行走,兼律馆纂修。廿年(1755)乙亥主讲韩山书院。廿七年(1762)壬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四十年(1764)甲申升任山东司员外郎,曾蒙御赐家风淳厚额仕。人品学术,为邑人所推重。 郑家兰,嘉庆年间韩山书院主讲,广东丰顺县人。

乾隆五十三年(1788)中举亚元,嘉庆十三年(1808)戊辰科登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福建邵武县知县。在官清操自持,多施惠政,民赞称之为郑菩萨。归里后受聘为韩山书院主讲,岭东优秀之士多出自其门下。工书法,楷行兼美,为世所珍,著有《正初文集》四卷。 王利亨,嘉庆年间韩山书院主讲,字寿山,号竹航,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园岭村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举人。嘉庆六年(1801)辛酉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山西广灵县知县、忻州知府,政声卓越。因无心于仕途,中年辞官,于嘉庆年间主讲韩山书院10余年。诗词书画,兼擅其长。著有《族籁阁诗钞》八卷、《梅水诗传》卷一。 黄钊,道光十八年(1838)韩山书院主讲。又名香铁,字谷生,原籍广东镇平县 (今蕉岭县) 城西霞黄村。

嘉庆廿四年(1819)己卯科举人,授官内阁中书。先生结交文人学士甚多,在京师与广东阳春县谭敬昭、吴川县林辛山、顺德县吴秋航及黄小舟、番禺县张维屏、香山县黄香石等人,有“粤东七才子”之称。在嘉应州 (今梅州) 与宋湘、李甫平齐名,被誉为“梅诗三家”。

道光十八年(1838)任韩山书院山长。晚年在潮州城购买“雁来红馆”,从事教育。一生著作甚丰,有《读白华堂诗集》、《梅水诗传》卷十、《诗纫》八卷、《赋钞》一卷、《经后》四卷、《铁盒随笔》以及《落叶诗》等大量诗文著作。 丘建猷,咸丰四年(1854)韩山书院山长。

广东大埔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科进士,曾任知府。咸丰四年(1854)任韩山书院山长,躬行教士,以实学课文,著有诗文集。 李铿载,咸丰年间韩山书院主讲。原名龙孙,字湘宾,原籍广东嘉应(今梅州)。

咸丰元年(1851)辛亥恩科举人。性廉介,非其道不苟取于人,而体恤贫困,唯恐不及,虽屡空弗计也。屡主韩山书院,以及培风、榕江、东山书院讲席。著有《绿云山诗钞》及《绿云山词钞》各四卷、《梅水诗传》卷五和《蕉鹿梦传奇》四卷。 何探源,同治元年(1862)韩山书院主讲。原籍广东大埔县。

清代举人,同科廪生中49名,咸丰九年(1859)己未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知县。同治元年(1862)任韩山书院主讲。 丁杰,同治五年(1866)韩山书院山长。广东广州市番禺区人。

道光廿九年(1849)己酉科举人。同治五年(1866)任韩山书院山长。著有《阴符经直解》一卷,《道德经直解》一卷,《峨术斋诗草》七卷。 吴道镕,光绪七至十(1881—1884)年韩山书院主讲。字玉臣,号用庵、澹庵,祖籍浙江会稽,生于广东广州市番禺区。

光绪六年(1880)登进士,进翰林院,曾授散馆编修。后返广东,潜心经典,从事讲学,先后担任潮、惠、穗等地多家书院掌教。光绪七至十年(1881~1884)主持韩山书院讲席。后掌教金山书院,并为《海阳县志》总纂。光绪卅年(1904)起任两广高等学堂监督,同时历任学部谘议官、广东学务公所议长。民国后闭门著述。著有《澹庵诗存》、《澹庵文存》、《明史乐府》,编有巨著《广东文徵》,总纂光绪《海阳县志》、宣统《番禺县续志》。 光绪十四至十七年(1888—1891)韩山书院山长,广东大埔县人。

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翰林,光绪三至八年(1877~1882) 受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日本,被誉为“不辱使命的何如璋”。后任福建船政大臣,主管马尾造船厂。

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中,因马尾港军舰为法军击毁而被革职戍军3年后归家。光绪十四年(1888)出任韩山书院山长,掌教3年,主张西学,介绍传播近代科学文化,所识拔多知名之士。

光绪十七年(1891)卒于韩山任上。著有《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使日函牍》、《塞上秋怀》等诗文集。 丘逢甲,光绪廿三年(1897)韩山书院主讲。台湾苗栗县人,祖籍广东蕉岭县。爱国志士、教育家、著名诗人。

光绪十五年(1889)登进士。中日甲午之役,在台湾参与领导抗日斗争,事败内渡,附籍广东海阳县(今潮安区)。光绪廿三年(1897)任韩山书院主讲,曾在院里栽小松纪念。先生专以维新思潮及有用之学课士,对培育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人才,产生较大影响,竟被视为异端,岁终愤而辞职。

此后,先生仍常眷念韩山,有诗文如“前年韩山留瓣香”,“我昔在韩山,有石曰双旌,种松其中,畀成梁栋,支大厦之倾,而惜其迟生”等。1905年任两广学务处查学员,曾莅惠潮嘉师范学堂整顿学务,督修葺校舍。

虞姬(?—前202),秦末汉初人,项羽爱姬,沭阳颜集镇虞溪村人,性刚烈,善歌舞,习武艺,随夫征战四方。 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初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科学家。宋皇祐六年(1054),沈括荫任沭阳主簿,继任东海、宁国(今安徽宣城)、宛丘(今河南淮阳)等地县令。 仲敏(1362-1443),字子聪,别号碧梧处士,南直隶沭阳县人,淑诚之子。为明朝官员,最高官至刑部郎中,南京太仆寺正卿。明宣德八年(1443年)闰八月卒于家中,享年八十一岁,葬沭阳郭北之原,吏部尚书魏骥撰写碑文,颂扬其德。 郇旃,沭阳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考中进士,永乐年间由进士授给事中。郇旃为明开国以来沭阳首名进士,全县官民无不振奋,儒林为之倾倒。郇旃为官清廉,敢于匡正弊端,见识高人一等,每有奏请,明成祖无一不听,宠遇冠于一时,后升任鸿胪寺少卿。 张鹏(1437—?),字凌汉,南直隶沭阳县城人。张鹏自幼聪颖,16岁即为廪生。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乡试中举,但后来科场失意。成化二十年(1484),选任南京户部司务。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升员外。十二年,升本部郎中。十六年,授云南广西府知府。十八年退休,奉诏进阶从三品大夫。张鹏为人方正,执法严明,以勤俭为政,卓有声誉,身后名祀乡贤。 陈秉彝,南直隶沭阳县人,明朝官员。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进士,任四川忠州直隶州(今重庆忠县)知州。当地军民杂处,豪强横肆,陈秉彝将肆虐者绳之于法。岁遇灾荒,陈秉彝尽力赈灾,救民无数。当地有祭祀巴蔓子习俗,香烛昂贵,耗费民财,陈秉彝下令禁止,并作《禁土主庙大烛记》。后来因上京考绩,病卒于途中。百姓为之塑像,并入祀名宦祠。 徐鸾,南直隶沭阳县人,明弘治八年(1495)举人。徐鸾治学勤奋,喜穷根究底,因而学识渊博,尤精通五经,且有口才。曾与诸理学名儒会讲于京师,对儒学阐述精微,常有新义,折服四座,遂有江北徐五经之称。徐任浙江湖州府同知,居官爱民,持身清廉,声名远播,时人比之为陈实、杨震。 胡琏

  胡琏(1469-1542),字重器,别号南津,南直隶沭阳县新河人。明代军事家、政治家、抗葡英雄。弘治乙卯(1495)科举人,乙丑(1505)科进士,历任南京刑部郎中、闽广兵备道,累擢升巡抚、户部右侍郎。琏博学多才,精通经史,兵备尤精,胆略过人,改进西洋火器并用于武装军队,为我国学习和改进西方坚船利炮之先驱人物。晚年教授门徒,兼修国史,著有《南津诗集》行世,卒后赠太常寺少卿。胡琏是吴承恩的舅舅,也是其老师,吴承恩为胡效才的夫人牛氏贺寿所作的《寿胡母牛老夫人七秩障词》中称胡琏为“我舅南津翁”。胡家一门三进士、两举人,吴承恩称之为“长淮名门第一”。 胡效才,字汝园,胡琏之子,南直隶沭阳县新河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科进士,授河南道御史,后改任真定府知府。谏官史道、阎闳因建言获罪,胡效才挺身而进,上疏辩护,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正德、嘉靖年间宦官当道,败坏朝纲,时人敢怒不敢言。胡效才以国事为重,上疏弹劾宦官,痛斥宦官用事之弊端,朝野为之咋舌。 胡应嘉(?-1570),字祈礼,号杞泉,南直隶沭阳县新河人,胡琏之孙,父胡效忠为明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官至顺天府治中。应嘉出身书香之家,幼年受良好教育,学业大进,青年即中举。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丙辰科进士及第,初任江西宜春县知县,不久任吏科给事中,后三迁都给事中。晚年汇编《科甲奏疏》。 胡简敬(1631-1695),字又弓,江苏省沭阳县新河人。顺治八年举人,顺治十二年二甲七十七名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国子监司业、吏部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十二年(1673)主持重修《沭阳县志》。胡简敬年暮时携康熙御赐的宫廷奇花异草回到新河,扩建先祖胡琏留下的胡家花园。从此,沭阳大开养花植木之风,历经百年,终成为举国闻名的的花木大县,新河也成为中国花木第一乡。在新河周圈花圃中,至今仍成长着胡氏遗留下来的珍贵盆景——地柏“卧牛望月”,贵为沭阳花木之王。 仲选,字思舜,敏之后裔,沭阳万山人,明正德丙子年(1516)举人,明正德十六年(1521)已辛科进士及第,授云南道监察御史。为人方正,嫉恶如仇,上任不久,整肃吏弊,威著一时。嘉靖年曾上书《陈言消变疏》之道,一曰敦圣学,二曰揽政权,三曰远小人,四曰励百官,五曰录忠直,六曰苏民困,七曰振武备,皆切中时弊。后升任武昌知府,政见与楚藩相左,遂被罢官,下汉阳狱。虽身在囹圄,而浩然之气不减,谓己行正言端,虽死无憾。后冤狱平反,出任莱州知府。明征安南,任云南兵备副使,领兵征战。战事平息后,因在莱州任上曾阻开胶莱河,而得罪上司,被弹劾丢官。仲选回归故里,足不履郡县,但抚恤乡人。 葛维恒(1592—1657),字映长,沭阳人。少有大志,聪颖好学,过目成诵。明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进士,联考第一,授成都推官。成都为省会,诸务杂沓,维恒却能从容处置,驾驭自如,无案积压。维恒断狱尤精,公正严明,冤案多平反。上司倚重,使参与筹划大政大狱,附近郡县疑案久拖不决者皆令其公断,世人颂其“清似水,坚如山。”崇祯十年冬,农民义军攻成都,维恒出城请援,并瓦解城中内应,致义军围城两月而未能破之。维恒号称能吏,为政清廉,被众人举荐,转任重庆。时重庆凋敝,社会治安混乱,人心浮动。维恒到任后,兴办学校,严明政刑,处置积案,平衡馈赠,遂使重庆豪右慑服,社会承平。其所得赏赐,分文不取,皆充军需,故重庆官民交口称颂,声名远播。后升任水部主政,不久,被荐治吉水。上任3个月,母亲病逝,告归乡里。时左宁南借口清君侧进兵金陵,烧杀掳掠。维恒坐船被截,乱军纷至登舟,翻船舱,拆行装,唯见图书与旧衣,惊叹不已。退任后,在乡赋闲,浏览诗书,教诲诸生,并辑平生诗文为《燕贻堂文集》,付梓行世。顺治十四年(1657)卒。 耿载民,字春喧,沭阳人。载民学识渊博,清顺治三年(1646),恩贡第一,授福建建宁府推官。时八闽初定,时局不稳。载民执法严谨,治狱有方,以平恕安抚为主,令其自新,深得台司赞赏,谓“得公贤于十万甲兵”。后兼摄邵武府,有惠政,曾拒收千金之贿。卒年84岁。 吴九龄(1718—1781),字景文,沭阳人。任山西长治县令,为官爱民,后以政绩升广西梧州知府。又任广东粮驿道。后调雷琼兵备道,不久升长芦盐运使。曾主修《长治县志》《梧州府志》。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小字瑞官,号简斋,又号存斋,晚年号随园老人,浙江钱 袁枚

塘(今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曾任沭阳知县。 吕又祥 ,字瑞龙,一字凤图,沭阳韩山人。17岁在沭阳县衙练习簿书,知县袁枚每有询问,他答对无讹。袁枚极为器重,以为难得吏才。袁枚辞官,又祥随去江宁,向袁枚学习诗文和从政经验。3年后积资北上,出资修路造桥,授都水属官,分管东河水利。后补滕县主簿。乾隆二十九年(1764)治理定河有功被提为曹州府同知。因政绩卓著升任常德知府。后因病辞职回故里。路过南京登门拜访袁枚,袁枚惊喜,竟倒屐而迎,传为美谈。回家乡后又立义学,课乡民。晚年捐资移县儒学于城内。袁枚70岁故地重游,又祥父子迎到家中,彻夜叙旧,饮酒赋诗,相得甚欢。又祥辞世后,袁枚闻之痛哭,奋笔撰写《常德府知府吕君墓志铭》,流于后世。 吕昌际(1735―1807),字峄亭,号莱园,沭阳韩山人。自幼随父亲吕又祥当官去外地,但他不愿做一个纨绔子弟,始终苦读诗书,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赴广西任职。由于政绩突出,升任商虞通判、捕河通判、山西平阳知府和冀宁道按察使,后因父亲病重辞官归里。吕昌际回到故乡以后,仍然关心民间疾苦。乾隆五十六年(1791),沭阳受灾,吕昌际向官府建议减征,得到大吏认可,减千余顷田赋,晚年娱情花木竹石,颇受地方民众爱戴。在吕昌际面前,李汝珍以晚生自居,称吕昌际为前辈;吕昌际也看重李汝珍的学问,在李汝珍面前也从不拿大,常以兄弟相称,很乐意和他谈经论文。不过每次探讨学术方面的问题,都会因观点不同发生争执,大都以不愉快结束。但是,他们都有大家风范,把友谊和学术上的争论决不混为一谈。尽管学术问题说不到一起,经常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以忧国忧民的大局走到一起。吕昌际在他的《山右宦游录》中记载:“北平子尝以虚讽实。吾以为实则实之,虚则虚也,不可混淆。宦海本就渺茫,弊端百出,应以实砭之。”原来吕昌际研究的是朱程理学,加上对八股文推崇,所以对李汝珍的浪漫主义那一套当然不能理解。李汝珍对他的“宇宙万物和封建秩序都是先于事物存在来决定”的“理”字自然也不能接受。 吕恩湛(1782—1861),原名士泽,字丽堂,吕昌际次子,沭阳韩山人。少年读书勤奋,注重有用之学。恩湛在湖南为官数十年,几遍州郡,由知府升任按察使,每为官一任,都除弊兴利,为政廉明。恩湛赴永州军营总理戎务,运筹调度,详审神速,受朝廷嘉奖,赐翠羽。在辰沅道任上,苗民反抗官府压迫剥削,揭竿而起。恩湛奉檄会同筸军剿抚,为减少流血,单骑赴苗寨,劝谕息争,苗民遂弃戈解甲,一场苗民起义被平息。其所著《平苗纪事》一书详纪此事。恩湛以招抚瓦解苗民反抗,受朝廷奖励,晋升按察使。一年后,因病告退。恩湛平素济穷,对贫民欠债,悉数焚券销账,金额达数千两银。咸丰十一年(1861)卒,终年79岁。 徐碐(1775—1829),字映华,号枳村,亦写作梓村,沭阳人。少年聪慧,被誉为神童,有志经史,振羽词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16岁补诸生,嘉庆六年(1801)拔贡。后因考试受牵连,无端谪居常州,不准应试。徐碐壮年失意,奇气莫舒,嬉笑怒骂,惊骇俗儒。徐碐与当地诸耆宿切磋学问,流露出才子途穷,无心科举情绪。常州学界为其谋求复试。徐碐曰:“吾一辱矣,可再乎?”谪期满回沭,专心学问,上窥六代之文,下迄三唐词章,穷源竟委,含英咀华,自得其乐。王钦霖微时,碐留其家中,情同骨肉,供给纸墨,指点学习,后王钦霖进士及第,仍执弟子礼。碐学识渊博,涉猎很广,尤富词章,著作等身。作品有《易旨》《天爵堂集》《茆宇集》《感红轩诗》《述坡诗存》《艾学诗存》《肩凤斋存稿》《咏物诗八百首》《愍秋堂乐府》《天爵堂文集》《捉刀集》《墨徭集》等12种,另有选本若干。鸳湖王相将《肩凤斋存稿》2卷刻入《友声集》,并在后记中称碐“博闻强识,倚马万言”。徐碐名噪一时,学人无不敬重。道光九年(1829)卒,终年54岁。精于国学的吴铁秋曾慨言:“近三百年来,沭阳仅两个半才子,徐碐为第一”。惜其著述今多已不存于世。 吴甸华(?-1834),字南晌。清朝官员。江苏沭阳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庚子恩科进士,官内阁中书,历任歙县、黟县等县知县,嘉庆十三年(1808年)重修碧阳书院于迎霭门,嘉庆十六年建成。黟县有棚民,“或结党逞凶,或纠伙肆窃”,嘉庆十六年七月颁布的《禁租山开垦示》。嘉庆十七年,又主修纂修《黟县志》。再升直隶州知州。道光甲午年(1834年)卒。 王钦霖(1800—1847),近代诗文家,初名汝霖,字雨亭,后改字慈雨,沭城东关人。少负才气,豪迈不羁,慕古代慷慨之士,遍览史、汉、百家之言,致力古文、诗词创作。性喜游,行程数万里,笔力更为雄健。道光六年(1826),丙戌科二甲第11名进士,授官吏部考功司主事。考核官吏,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深为世人所重。道光十五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二十七卒。著有《王吏部遗集)12卷,《海鸥山房诗钞》《红蕤仙馆赋钞》《有真意斋骈文》《疑云集》《边声集》《待兰轩存稿》等8种。 梁学典,沭阳人,佃户。因兄被富豪杀害而手刃仇人,避祸江南。官府追捕甚急,遂联络江南穷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春揭竿而起,杀富济贫。清廷派兵围剿,被义军击败,3人被抛尸长江。两江总督派兵镇压并悬赏两千两白银捉拿梁学典。义军转战苏北在涟水麻垛,攻破地主朱氏庄园,抄得浮财一万多两救济灾民,余作军饷。被沭阳,山阳(今淮安区)两县围剿,会战废黄河南地区,击败官军,但粮尽弹绝,处境危急,遂伪装军官向地方豪绅索要军需,突出重围,后战败,不知所终。 程发春,沭阳人。精技击,擅长行伍。咸丰九年(1859),在军中以智勇获提督王桂林欢心,爱之如子。后袭王职,感恩而易姓王,统勋字左营,转战于苏鲁皖闽等地。同治年间,随钦差大臣崇厚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建宁提督。 白夜(1919-1988),原名费启,笔名白夜,沭阳马厂镇秦马棚小费庄人。白夜幼年受到家庭良好教育,聪明好学。民国21年(1932),进清江浦私立淮北中学读书,常在淮阴师范学校吴觉主编的《大华日报》上发表白话诗,并广泛阅读鲁迅、郭沫若、茅盾、成仿吾、郁达夫等名家作品。 吴印咸,沭城镇人,我国著名摄影艺术家,全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20年代登临云台山拍摄风光艺术照片30余幅,刊于其父吴铁秋的《苍梧片影》一书中。30年代在县城举办影展,开沭阳影展之先河。之后,拍摄了《风云儿女》、《都市风光》、《生死同心》、《马路天使》等4部影片,并首次在上海青年会展出摄影作品56幅。 宋长荣,沭城镇人。1950年下半年进“长”字科学艺。是年淮阴地区戏剧会演,他荣获青年演员一等奖。1957年6月,在南京演出《玉堂春》、《勘玉驯》等剧目,连演3个月而不衰,被誉 虞姬

为戏剧“明珠”。苏十佳人物。 吴海燕,沭阳颜集人,1954年生于上海。吴海燕本是京剧舞台上一位文武全能的刀马花旦,她从事**工作,可以说是半路出家,被时人称为“上影一枝花”。代表作品:《海霞》(1974)、《绿海天涯>(1978)、《等到满山红叶时》(1978)、《白莲花》(1979)、《检查官》(1981)、《水镇情丝》、《还乡》、《特区姑娘》、《你好,太平洋》、《同龄女友》、《伴飞》、《加州来客》。 徐子容清代著名山水画家 张德亭水墨梅花画家 魏鹭西清代诗人 刘清韵清代剧作家 谢仑仙进步诗人 李映庚中国近代军乐的创始人 沈括

  叶祥麟著名文学家 叶蠖生著名哲学家史学家 吴铁秋教育家 吴印禅著名植物学家 孙晓云著名书法家、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赵梅林著名书画家、江苏省书协、美协会员 陈士桂著名画家、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亦人著名中医学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80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22
下一篇2024-02-22

随机推荐

  • 经典哲理句子

      经历过看清身边伪朋友,假爱情,什么患难见真情!明白自己该要什么?看懂了那些是真真假假的"朋友"所以让这些虚伪的人该滚就滚,睁大眼睛。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哲理句子88句,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生是个

    2024-04-15
    45600
  • 草舍名院套盒怎么样

    草舍名院套盒是一款护肤品,其口碑和性价比都比较好。但是,具体使用效果会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肤质和需求不同。以下是草舍名院套盒的特点:1 温和无刺激:草舍名院套盒的成分比较温和,不含刺激性物质,适合各种肤质使用。2 保湿效果好:套盒中的护肤

    2024-04-15
    45700
  • 晒后修护精华露什么时候用

     晒后修护精华露在皮肤晒伤降温后使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存在于一年四季中,不管阴天还是晴天它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所以在外出的时候要涂抹具有防晒功效的防晒产品,但是有时候因为防晒产品涂抹得不够均匀或者用量不够,就会导致紫外线趁虚而入伤害皮肤,可以

    2024-04-15
    29600
  • 润唇膏哪个牌子好

    润唇膏哪个牌子好要说什么护肤品走哪带哪,一定非润唇膏莫属了,随身必定携带一支,公司和家里也分别都留有存货。那么你们知道润唇膏哪个牌子好吗?有关唇膏的使用,个人有时一天涂十几次,最通常的情况是早上唇膏打底,晚上唇膏滋养,一年四季不间断,秋冬使

    2024-04-15
    28200
  • 妮维雅男士面霜怎么样

    这款德国品牌生产的产品在欧洲非常火爆,从1922年推出了第1款面霜产品之后,多年来不断的优化护肤方案,取得了极好的成绩,男士的皮脂腺分泌更旺盛,而且户外活动时间比女性更多,所以在针对控油以及防止日晒等方面,产品都有独特的深层配方,来到中国后

    2024-04-15
    34500
  •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

    清莹露和神仙水的区别为价格区别、外观区别、功效区别、适用人群不同、效果区别。1、成分区别:神仙水是由半乳糖酵母的发酵物过滤液组成,除了丁二醇和其它润肤成份之外,没有其它有效成份。清莹露是用水做溶剂,加入了酵母、甘油、适量的乳化剂和酸类,水杨

    2024-04-15
    28200
  • 妮维雅防晒喷雾怎么样?妮维雅防晒喷雾防水吗

    妮维雅防晒喷雾,温暖的弦同款防晒,女神同款,50倍的防晒,拒绝晒黑晒伤,全身可用,即使是在户外也不用担心了,下面就来评测一下这款防晒产品吧!妮维雅防晒喷雾防水吗温和防晒,冰爽降温,防水防汗 如果怕麻烦又懒的宝宝,不如试试我用的这款妮

    2024-04-15
    34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