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外形:你应该知道手机sim卡,芯片卡就是那样。表面有金属片。内部还有一个迷你的芯片储存你卡的信息。同时芯片卡也有磁条,防止pos机太旧,没有读取芯片卡功能的时候你就无法刷卡的情况。磁条卡的话就是后面有一个黑条的那种使用差别:芯片卡是插入pos机使用,磁条卡是刷的(这个就是说刷卡的原因。)现在基本都要淘汰磁条卡了,因为磁条卡使用成功率低,容易被复制。你应该常常见到磁条卡刷不出来于是一次次反复刷的样子,但是芯片卡不会,基本上100%可以一次读取。安全问题的话以前银行卡在身边钱却没有了的新闻发生了不少,因为磁条卡信息储存在磁条中,很容易被读取复制。而芯片卡储存在芯片里,有加密措施,你能读取的只是少数支付信息。另外,芯片卡也比磁条卡耐久,磁条卡易磨损,而且放在电器旁边有消磁的风险,虽然钱的数据是在银行,但是卡坏了换起来也是很麻烦的。芯片卡的话因为读取口是金属,耐摩擦,而且信息保存在芯片中,不易出现消磁现象。最后还有附加功能,芯片卡因为数据在芯片中,芯片又可以支持其他功能,所以有扩展性。比如nfc支付,类似于公交卡,贴一下支付。外国已经普遍,贴住支持nfc支付的pos机3秒,可以免去密码支付。当然这个是小额支付的情况。毕竟有风险,丢了被人捡到就直接乱刷,一般是大约折合人民币150以内每天,可以免密码nfc支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来科普一下芯片卡的EMV标准,EMV是来自EMVCo(国际芯片卡标准化组织)的芯片卡标准,由Europay,MasterCard以及Visa三家组织创立,Europay后来被MasterCard收购,实际上EMV标准就是世界最大的两家卡组织联合创立的世界上实际的金融IC卡标准。EMV标准卡清一色为VISA或万事达单标识信用卡。\x0d\\x0d\而全球支付信用卡呢?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双标磁条卡(银联+visa、银联+master),另一种是中国银联单标IC信用卡(此为PBOC芯片,PBOC指的其实是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中国人民银行),所以这个标准是由中国央行发布的——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技术引进转自主研发的实例——标准大部分底层技术细节基本就是EMV标准的翻版。所以,PBOC是央行研发的,银联自然紧紧依附,所以造成国内发行的IC芯片卡使用的基本为PBOC标准)\x0d\\x0d\以上解释应该足够详细了吧?然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办理哪种信用卡,从个人角度来看,我会选择一张PBOC芯片卡用于境内交易,一张EMV卡用于境外交易。这两种卡都具备自动购汇功能,这点不用太担心。
你可以理解 EMV 是指支持 EMV 技术的卡和刷卡机,前者提供了卡中加密信息(EMV芯片卡)的存储,后者提供了这些加密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而 EMV 刷卡机总归要接入到商户的系统中( POS 机),其读取的卡信息会经过商户的系统( POS 机)最后(直接或间接)与银行通信,而 PCI 就是一种规范商户这块安全的一些规定,比方说不允许商户系统存储用户的卡相关的机密信息,线路有安全保证等等。
楼上的回答不尽准确,没有说明关系。我来补充一下:
EMV和楼上说的差不多,不过还是3个卡组织,欧陆卡被MasterCard收购后,日本的JCB又加入,因此,目前EMVCo由Visa,MasterCard,JCB主导。EMV在中国的本地化版本为中 国人民银行的《PBOC2-借贷记部分》。
EMV规范本身分成Level1的电气层和协议层,以及Level2的应用层,做程序的应该都清楚这之间的区别
至于版本,EMV目前的最新版本为EMV2000 42,不过市场上的大部分机具为41a-41e版本,而更早的40版本和EMV96(30)已经完全被淘汰。
2007年之前,EMVCo仅仅规定了接触式IC卡的卡片和终端规范,2007年,为了统一VISA,MasterCard,JCB等在非接触规范Level1方面的分歧,在ISO14443和接触式IC卡规范的 基础上,经过裁减,EMV出台了非接触Level1的正式规范, 版本20(07之前有过非正式的1x规范)。
接下来说说非接触式支付,市场上流行的包括非接触芯片卡和NFC手机支付,后者楼主不关心,就略过啦
前者涉及的规范有:
Visa Contactless的qVSDC/MSD,MasterCard的Paypass M ip和Paypass Mag Stripe,中国人民银行的qPBOC/MSD(其实是银联的)。
很显然,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qPBOC/MSD其实就是VISA的中国版本,原因很简单,人行的卡检测中心是VISA的合作实验室。
另外,由于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传统的磁条卡和接触式IC卡应用,为了最大程度兼容收单系统,非接触规范的Level2包含了2个应用规范,即模拟磁条卡但是增加了安全认证的 MSD和Paypass Mag Stripe,以及完全模拟CPU卡的qVSDC,qPBOC, Paypass M ip。
从上面可以看出,EMVCo本身定义了EMV接触式IC卡的Level1,和Level2规范,其他卡组织包括中国银联在这块没有发言权,只能在EMV Contact Level2的基础上作入网测试, 通常是接入ISO8583,非接触则不同,他的出现是对EMV 接触式支付的Level2的改造,以适应快速支付和脱机消费(类似电话IC卡,但本质不同),因此各大卡组织在这里各行 其事,甚至于使用不同的Level1,大大破坏了兼容性。为此,EMVCo经过几次博弈,最终出台了EMV官方的非接触Level1,而各大卡组织承诺向其兼容。对于Level2,EMVCo很遗 憾没有像接触式IC卡那样达成统一,最终出台了个Entry Point规范,用于终端可以同时调用各种非接触应用,如Visa,MasterCard,JCB,PBOC2,AMEX等等各自的应用核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种规范都只是定义了一个应用核心,即Kernel,实际使用时,还需要进行各大卡组织的入网测试,这些网即收单网络,如中国银联的,或工行,农行等 等,通常都是基于ISO8583包,而核心的一些数据,如IC卡交易证书等等,通过ISO8583的55域等,接入收单系统。
最后,请记住术语:Level1=电气层和协议层,Level2=应用层
规范有:
EMVCo网站的《EMV v42 Book 1 - Book 4》(4个PDF)《Entry Point Specification v10》,《EMV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等等,都是免费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的PBOC2规范,和qPBOC/MSD,通常被认为EMV ISA的中文翻译加上一些中国特有的东西,比较难弄到,应该公司会有。
VISA和MASTERCARD的,上他们的官网花钱买吧,只有公司才买的起吧
银联的PBOC芯片卡是在EMV芯片卡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两种芯片卡在物理结构和外观上是完全一样的,主要的差别在于各自的加密算法和公钥方面。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是,银联PBOC芯片卡比EMV芯片卡多了一个电子现金的使用,这种电子现金可以在脱机环境下进行千元人民币以下的小额消费交易,并且增加了行业应用。这两种芯片卡在交易使用的时候,因为加密算法都是各自独立,且互不兼容,有很强的排他性,只能支持发卡组织自己的结算通道。例如,VISA的EMV芯片卡只能使用VISA的结算网络进行消费交易,银联的PBOC芯片卡只能使用银联网络进行消费交易,不像传统的银联/VISA磁条双币卡那样,一张磁条可以选择不同的结算网络消费交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