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迷不悔》我所知道的王菲自己作曲的歌,一共有24首,首先要说她写的歌词《执迷不悔》。我觉得这首歌的意义在于她专注于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关键句子:“我用我的心,去看去感觉,你并不是我,又怎能了解”,“要我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周围,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的伤悲。”强调的全是自己,惟有自己全面承担一切,才能真切,完整;又因为只有自己,故免不了寂寞,但这又不是外人能够分担的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不是不去悔,而是不能悔,与执迷与否无关。别人不能分享她的心情,却总遭遇一样的处境,人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一个世界,却可以被同一首歌,在各自分隔的空间打动着了。《执迷不悔》是一个启示,不动声色地表明了王菲日后的创作的真诚,如果仅有真诚是不够的,那么她笔端交融的冷静与沉醉,不是一种灵气么?1:《动心》这是全家大小都会喜欢的歌,悠扬悦耳的传统小调式作品,王菲首次作曲,用在古装电视剧中,相衬得很。又因为这个原因,歌曲被归入一个暗淡模糊的旧背景中,当时被讥为“老土”。其实,唱腔隐隐现出一丝诡秘的冷艳,已经很有时代感了,而且,它就是能够先将听者耳朵征服———由此才有资格在日后颠覆这一切顺滑的旋律,另寻出路啊。2:《誓言》这是《动心》的续篇,与窦唯合作,因而多了些许摇滚味道,歌词也是王菲写就,简洁,没有多余的修饰,全是平实的陈述,却也如诗。一开始唱着:“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后来又被推翻:“别以为,我真的无所谓。”只有女人拥有这样的特权,出尔反尔?大凡誓言,靠不住的多了去了。王菲的歌,不快乐的,怀疑的,也多了去了。这是早就定了型的,与她日后的经历何干?与她本质有关。即使在恋爱中,即使在早期,这不是预兆,却是她的敏感造就。3:《讨好自己》这首歌被视为王菲的音乐立场。曲子有点英国吉他乐队的味道。王菲压着嗓子唱来,像出神时的喃喃自语。歌词写了两方面,一面是自己,一面是别人。别人如何?“一团和气,其实都自卑,其实都自欺”,后两句竟是歌中高潮,感慨至此,唱得无奈,痛心;自己又如何?“不知不觉,抽离”,“不知不觉,飘离”,一头一尾互相呼应,由抽离到飘离,一个渐进渐远的过程,唱来慵懒的,轻轻淡淡的。王菲的歌短小简明的多,有赖音乐人,将它们编排得跌宕有致。4:《出路》1999年顺利度过,可是《出路》仍然适用于二十一世纪:人们依然关心社会,可社会依然沦陷————呵,当然有好的一面。当时最是激赏这句,条件反射地,保护地,从出神状态半是警觉半是安慰地立即回复过来,作一句无谓的,例行的补充,冷幽默。王菲写的歌词一句是一句,点到为止,真酷。把王菲的声音去掉,单剩音乐,则不折不扣的窦唯风格,可以直接放进《艳阳天》等专辑中去了。5:《Di—Dar》又一首小品,干净利落的一小节一小节,近距离凝视自己爱极了的人儿,被时间一小段一小段分割开来。滴答,滴答,一秒又一秒的心悸。这时候王菲已经脱离对小红莓的模仿,就算“滴答”得比较相象,也只是出于惯性,熟能生巧地卷起舌头。其实这样更好听,更圆溜,管它模仿不模仿。6:《假期》歌曲分三个部分:一开始是带着预言意味的吉他,如排列有序的蓝色光线,冷冷窥伺着人。人声在低处延伸,整个抑郁在机舱里似的,沉闷不安;第二部分加进了鼓声,人声飘了起来,又似飞机开始起飞,以两句“啦啦啦”为界,飞机升空,进入第三部分,多了美妙和声,而情绪则稳定下来,可以冷静思考问题了。三个部分各不相同,是递进的关系,一条龙贯穿下来,没有重复拖沓。人声似乎经过处理,以细微的时间差叠在一起,更有质感和空间感,与背景更加相溶。歌词填得极好,这是王菲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首。7—14:《浮躁》经过漫长的创作的预备期和青春期,1996年的《浮躁》出来,那是王菲第一个花期,除了两首CocteauTwins作品,其余八首皆由王菲作曲,这些歌风格非常和谐统一,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无常》,闪烁着点点波光,音乐明亮,调子轻灵自在,但整个却像裹在蛋壳里的冥想————全是窦唯的感觉。《浮躁》,可以与DI—DAR比并着听,只比DI—DAR更简单,大凡简单的作品,都得依靠编配,一紧一弛,轮番转换,才不失变化,不至单调。《堕落》,又与《假期》对应,从旋律,声音的处理上看,二者颇多相似之处。“来呀,来呀”的“呀”字最能体现“堕落”的味道,像是往山谷深处排涌的云雾。而副歌部分则高,飘,几近假声————却是CocteauTwins的味道。《末日》,一字一顿,本来要显得生硬的,幸好每一句或是最后一个字被拉长了,一个起伏的猫尾巴似的;或在第一个字先弯弯曲曲招摇一下翎毛,弥合了尴尬的缝隙。王菲自己兼作词,将抽象名词如“理想”,“信心”,“美丽”,“欲望”等拟人化,使人想起欧陆早期的教化戏剧,剧中人戴上面具,扮演各种品行,以故事劝喻世人。《哪儿》,《想象》是无词歌,只听王菲的吟哦。音节为数不多,简单易发,突出“咿”,“啊”,“哦”等几个元音,都很清亮圆润,于是又辅以模糊的齿音,使之具有磨砂效果。曲子急促,加速了声音的迷离,音高处气流似从狭窄的孔洞逼出,尖,长,高,向CocteauTwins游离天外的飘渺靠拢。如果填上歌词,还真难达到这种纯净的效果。《不安》,《野三坡》全是音乐,在这儿王菲放弃了歌手身份,犹如乐队中一分子,虽然她不演奏乐器。这更显得这张专辑是集体作业。王菲参与其中,欢天喜地乐了一把,又能将才情最大限度展现出来,简直畅快淋漓,怪不得她个人最喜欢这张《浮躁》。对听众来说,这些歌也是最耐听的,听了几年,到现在也不觉得腻味。15—18:《感情生活》《感情生活》,曲子只有那么几句,但是音乐一旦启动,欲罢不能,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开下去,开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开过临渊一座高架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不想特别表现什么,自顾自好听着。有一本书叫《朦胧的七种意思》,王菲那个时候的歌,也只能任人自行揣摩去了。《脸》,出现了“类美声”,又一突破吧。一开始奇美如天籁,不久音乐突然相对暴躁,美声变为真声,像是有人迎头喷来一团火,匆匆幻化地下一角,风景狰狞。MV展示分裂的两个王菲,各持一把声音,在歌曲最后,两种声音相互抗衡,愈演愈烈,轰然而止————双方同归于尽?说不出的奇诡。是以当地电台主持人丁子称这首歌为当年最出色的流行歌曲。演唱会上,王菲把前段类美声的唱词抛弃,换成自制的无义的声音————那可不是因为省事!《小聪明》,音乐更重,层次更深,曲子做得更成熟。成熟,是否意味着和别的大部分作品差不多呢?最好听还是和声部分。《童》,睡着的婴儿是恬静的,在梦里也专心致志唤起人们怜爱;这首《童》却是醒着的婴儿,动,动,动,不停地动,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充满生趣。所以鼓声不曾停歇,源源不断激发稚嫩的活力,奇怪又不失温柔,真是那种爱到心疼的感觉,听王菲的声音,觉得她鼻子是酸的,眼角是湿的,一面把牙齿咬的咯咯响————那样无计可施的一头扎进对孩子的爱中。歌里收录小孩的声音,成了歌者与听者完全的交流与共鸣。19:《精彩》《精彩》与张亚东合作,马上在舞曲节奏之外,嗡嗡嗡混进了电子噪音,歌曲也顿时浓稠起来。也是那种越听越明晰,越听越有味的作品。其实王菲作曲还真有她自己婉转的一套,歌中“你和我,坚持过几回”这一段旋律应该来自王菲,我们认得“回”字滑溜的兜兜转转,使人想起《无常》;许多小地方,小小的转音,散落在歌曲各处,都有着传统戏曲的味道,只不过一瞬,又消失在别的音符或配器里了。20—24:《寓言》《寓言》前五首由王菲自己作曲,赞扬的说它们有大家之气,不是一般歌手的玩票之作;批评的说它们属于仓促上马,又或者玩的是伪风格。这五首歌在听众中引起的好恶差距是明显的,但我的几个女同事无一例外的喜欢,甚至在K厢里点唱《香奈儿》《阿修罗》等歌,又为在音乐中漫长的等待发愁,唱词好像被那些弦乐和节奏稀释了,没有耐性的人,还真听不进去。喜欢的人迷醉于其间一些小音效,小和声。这些歌不便归入哪些风格,类别,也是造成一些人非议的原因。《寒武纪》,唱片头一首歌,煽情的弦乐,阴郁浓重的节奏,一下将我浅薄的心俘虏,我等着王菲的声音,来了,又是类美声,比什么都令人舒服,那是一种平和的声音,唱着唱着,在某处又小心起来,原来唱到“第一棵菩提”,唱到“你的小王子跑到哪里?”和“怕镜花水月都已来不及”,又透出疼惜之情。整首歌,唱功自是不错,声音的消失处理得像是风中吹散的,留下一条流星似的痕迹;难得同时那样的温婉细腻随处可见,呵护着的感觉,唤起听者的一丝感慨。《新房客》,节奏轻快,速度,频率,刚刚适合我们的身体轻轻晃动,故而十分舒坦。喜欢里面一点水滴的声音,喜欢唱到“我见过一只飞鸟”时煞有其事的声音表情,像小女孩讲故事。随后声音倦怠下来,新鲜过后的恍惚,无尽空白。《香奈儿》,一开始隐隐有雷声滚动,神秘力量的出现,节奏鼓点比《新房客》更密集,但比较靠后,加进小号的一两声,又有爵士乐的感觉。里面全是狡黠的口吻,但吐字的方式,短而飘,使人想到,唱歌的人眼神又是空洞的,一种洞悉之后的疲乏。其间确有时髦的气息,也许因为这个,这首歌会成为广告歌。《阿修罗》,声音哀怨无力,甫一唱出,马上化为粉齑,往下掉落,整首歌,不断听到这种陨落的尾音,像一个宫殿的逐渐崩塌,和声古怪,如某种咒语,尽现一种阴森,艳毒之美。最后一段的提琴更是摧枯拉朽。《彼岸花》,前奏的弦乐与《香奈儿》里的非常相似,只变慢了————实际上,这五首歌的背景弦乐都差不多,翻云覆雨,风云际合,极尽氤氲之能事,变化只在节奏,偏于trip—hop,许多人盛赞张亚东的功劳,将王菲的曲子做成这等境界,其实王菲的曲子也不同别人,她的唱法在五首歌中更是各有变化,因曲而异,事前应是考虑成熟的,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快听出来。好像还有将爱,四月雪,不留,空城7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是一个典型的浪漫城市。有高耸的埃菲尔铁塔,壮观的凯旋门,还有上好的葡萄酒。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2017巴黎自由行的注意事项。
前几天,我最好朋友的女儿从捷克来巴黎玩。天气热,人多,景区空调问题给小女孩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所以我就把巴黎之行大致写一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每个人眼中的巴黎都不一样,喜欢不喜欢,优雅华丽或风骚庸俗,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里,没有变过。
中国人来巴黎总会买一些奢侈品,所以我就从购物开始,然后介绍景点和人文。
老佛爷百货公司
小贴士:通常人很多。如果是自助游,建议在网上查一下自己想要的款式,然后直接去其他专卖店。环境轻松,会享受VIP服务。
(在老佛爷,如果你当时看好这里的货,没有买,第二天很可能就没了,但其他专卖店一般不会这样。)
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
法国每年有三个打折季,夏天,圣诞节,冬天。折扣率50%-80%。但是香奈儿、迪奥和爱马仕几乎没有。
购物黄金街
除了老佛爷,当然还有巴黎春天。两个房子相邻,我个人觉得前者优先,不用两个都去。
此外,香榭丽舍大街(M9,6,13)、蒙田(M9)、圣日耳曼(M4,12)、圣洪诺尔(M1,7)都是大牌街。
除了购物,还有美食和酒店。高端酒店可以给你看地图,不用住。
巴黎丽兹酒店(Hotel ritz):海明威曾说,“当我想象死后在天堂的生活时,场景总是显示巴黎丽兹酒店(hotel ritz)。可可香奈儿已经在这家旅馆住了30多年了。
宾馆
宾馆
宾馆
补充:法国有很多店铺专门卖有切割品牌的名品。所谓品牌切割,就是品牌号单一或者老旧,为了不影响形象,会把品牌剪掉。
(法国没有假货。)但是,只有当地人知道这样的店是要去购物的。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必去的景点。(不是著名景点,但是风景比较美,会在续集中介绍)
埃菲尔铁塔和塞纳河
提示:不想多介绍了。如果有时间,晚上也可以去看看。黄白斯内克将在晚上守护这座塔。
塞纳河两岸是流动的景观,许多著名的建筑都居住在这里,如法国广播电视大楼、夏乐宫、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大皇宫和小皇宫、国民议会、巴黎古监狱、卢浮宫、荣军院、先贤祠、奥赛博物馆、爱丽舍宫、海洋博物馆等。所以晚上最好租车或者坐船游遍塞纳河,两岸彩灯霓虹灯。
除了建筑物,塞纳河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桥。
例如:阿尔玛桥
码头上有四座法国士兵的雕像。让阿尔玛桥一夜成名的,是阿尔玛桥右岸隧道里的第13根柱子戴安娜王妃的死,让这个“戴安娜弗朗西斯”突然感谢你。
荣军桥,顾名思义,通向荣军院。(荣军院最引人注目的:拿破仑陵墓)
亚历山大三世桥以1892年缔结法俄同盟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1896年10月,他的儿子尼古拉二世为这座桥奠基,它是巴黎最华丽的桥。附近有一座大宫殿和一座小宫殿。
地铁:比尔哈凯姆(M 6)特罗卡代罗(M 6,9)军事学校(M 8)
铁塔
夜色朦胧
(亚历山大三世桥)
(巴黎古监狱)
里面的
女王
法国最后一位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在她的丈夫路易十六被处决后被囚禁在这里,度过了最后一夜。她于1793年10月16日被处决。上图是玛丽女王被囚禁的再现。
(市政厅)
圆屋顶
画
里面的
(万神殿)
(荣军院)
睡在地下祭祀室的有思想家卢梭、米拉博,作家雨果和左拉,科学家居里夫人等。
走廊
棺材
这是中央墓穴,拿破仑的棺材。围绕着他宣誓效忠的将军们。荣军院后面是军事博物馆,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武器。
卢浮宫(渡厄卢浮宫博物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建于1204年,它是最初的法国宫殿,曾居住过50位国王和王后。宫殿前的玻璃金字塔分为新旧两部分。它是由中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
天下三宝: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真品只有一个苹果MAC大小,据说一般展出高仿复制品,所以收藏真品)胜利女神石雕都收藏在这里。它还拥有超过40万件珍贵藏品。
常规展览:11欧元;套餐:15欧元。
提示:提醒朋友们,如果你对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不感兴趣,没有研究过古代东方、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那你真的没必要去参观。最好直接访问http://wwwlouvrefr/zh的官方网站。
博物馆每天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场地巨大。走到三分之一,腿就不听你的了,看不完。不如对网上的有一个更全面详细的介绍,让你对艺术有更好的欣赏,进而真正认识到卢浮宫是万宝的宫殿,实至名归。
18岁以下免费,26岁以下每周五晚免费,地铁限时:(M1,7)
平方
雕刻
雕刻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原名为“巴黎圣母院”,法语意为“圣母”。这位女士指的是圣母玛利亚,耶稣的母亲。
被世人所知更多是因为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故事惊心动魄,催人泪下,让巴黎圣母院上空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提示:巴黎圣母院也有地下墓室。里面有宝贝。是木刻圣经故事《天库》。当然,对宗教一窍不通的人也不用去参观。
提示:广场正前方有一条地下通道,还连接着一个小型的地下博物馆。本文从小小的西递岛,介绍了巴黎发展演变的全部历史。
地铁:Cite(M 4)
直接球门
雕刻
想想雄心壮志
在巴黎圣母院的北侧,有一个不显眼的小门。走进门,顺着狭窄的螺旋楼梯,就可以来到奇幻怪物走廊,这里离地46米。这条走廊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栏杆的拐角处装饰着许多怪兽雕像,它们栖息在巴黎圣母院的钟楼上。
其中最著名的是“斯特雷奇”,他若有所思地看着巴黎,津津有味地看着世界的变化。Stryge源自希腊语,意为“_人”,是中东传说中的暗夜精灵。
末日之门
中心点
在广场前的地面上,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零标记,这就是巴黎的中心。
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
从法兰西广场到协和广场是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这里遍布奢华时尚的购物街、高档酒店、剧院和博物馆。
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有巴黎的小宫,免费向公众开放。
地铁:戴高乐机场(M 1,2,6)
凯旋门
无名战士墓
无名烈士墓,凯旋门下还有一个小博物馆。
(小宫殿)
天空
楼梯
巴黎国家歌剧院
地铁:奥普拉(M 3,7,8)
走廊
悬挂灯
壁画
天空
邮政
整个场景
奥赛博物馆
位于塞纳河左岸,卢浮宫的斜对面。它是巴黎的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有绘画、雕塑、家具和摄影作品。
地铁:索尔费里诺(M 12)
外部
里面的
蒙马特;蒙马特尔
高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圣心堂、希尔广场、皮加尔广场、红磨坊、Le lapin agile和爱之墙。
地铁:(M 2,12)
入口
履行
凡尔赛城堡
大家都会去,就不多说了。
大门
壁画
郎静
花园
卧室
花园
乔治蓬皮杜艺术中心汇集了当代艺术创作。
地铁:维尔酒店(M 1)拉姆布托(M 11)夏特莱(M 1、4、7、11、14)
出现
孚日广场也被称为“皇家广场”
雨果故居也在这里。
地铁:巴士底狱(M 1,5,8)圣保罗(M 1)切姆特夫特(M 8)
里面的
此外,还有路易威登基金会、橘园、罗丹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莫奈博物馆和毕加索博物馆巴黎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美术馆了,我可以晚点给你介绍。
然而,普通人可能对参观这些美术馆不感兴趣。在这里,我特别推荐一家私人博物馆,非常值得一去。
Les Pavillons de Bercy
由废酒窖改造而成,既是博物馆,又是主题空间。游乐园,威尼斯,剧院的装修设计都是大开脑洞的,尤其是以前法国皇室在宫廷玩的游戏,绝对会让你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大门
地铁:巴士底狱(M 6,14)票价:17欧元
好了,今天先介绍这些,再介绍巴黎最美的公园和城堡,还有各种美食和民俗。有用的请转发收藏。另外,片头曲也是我推荐的。良好的祝愿。
:《执迷不悔》
我所知道的王菲自己作曲的歌,一共有24首,首先要说她写的歌词《执迷不悔》。我觉得这首歌的意义在于她专注于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关键句子:“我用我的心,去看去感觉,你并不是我,又怎能了解”,“要我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的感受周围, 就算痛苦,就算是泪,也是属于我的伤悲。”强调的全是自己,惟有自己全面承担一切,才能真切,完整;又因为只有自己,故免不了寂寞,但这又不是外人能够分担的了。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不是不去悔,而是不能悔,与执迷与否无关。别人不能分享她的心情,却总遭遇一样的处境,人人都是孤独的,一个人一个世界,却可以被同一首歌,在各自分隔的空间打动着了。
《执迷不悔》是一个启示,不动声色地表明了王菲日后的创作的真诚,如果仅有真诚是不够的,那么她笔端交融的冷静与沉醉,不是一种灵气么?
1:《动心》
这是全家大小都会喜欢的歌,悠扬悦耳的传统小调式作品,王菲首次作曲,用在古装电视剧中,相衬得很。又因为这个原因,歌曲被归入一个暗淡模糊的旧背景中,当时被讥为“老土”。其实,唱腔隐隐现出一丝诡秘的冷艳,已经很有时代感了,而且,它就是能够先将听者耳朵征服———由此才有资格在日后颠覆这一切顺滑的旋律,另寻出路啊。
2:《誓言》
这是《动心》的续篇,与窦唯合作,因而多了些许摇滚味道,歌词也是王菲写就,简洁,没有多余的修饰,全是平实的陈述,却也如诗。
一开始唱着:“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后来又被推翻:“别以为,我真的无所谓。”只有女人拥有这样的特权,出尔反尔?大凡誓言,靠不住的多了去了。王菲的歌,不快乐的,怀疑的,也多了去了。这是早就定了型的,与她日后的经历何干?与她本质有关。即使在恋爱中,即使在早期,这不是预兆,却是她的敏感造就。
3:《讨好自己》
这首歌被视为王菲的音乐立场。曲子有点英国吉他乐队的味道。王菲压着嗓子唱来,像出神时的喃喃自语。歌词写了两方面,一面是自己,一面是别人。别人如何?“一团和气,其实都自卑,其实都自欺”,后两句竟是歌中高潮,感慨至此,唱得无奈,痛心;自己又如何?“不知不觉,抽离”,“不知不觉,飘离”,一头一尾互相呼应,由抽离到飘离,一个渐进渐远的过程,唱来慵懒的,轻轻淡淡的。
王菲的歌短小简明的多,有赖音乐人,将它们编排得跌宕有致。
4:《出路》
1999年顺利度过,可是《出路》仍然适用于二十一世纪:人们依然关心社会,可社会依然沦陷————呵,当然有好的一面。当时最是激赏这句,条件反射地,保护地,从出神状态半是警觉半是安慰地立即回复过来,作一句无谓的,例行的补充,冷幽默。王菲写的歌词一句是一句,点到为止,真酷。
把王菲的声音去掉,单剩音乐,则不折不扣的窦唯风格,可以直接放进《艳阳天》等专辑中去了。
5:《Di—Dar》
又一首小品,干净利落的一小节一小节,近距离凝视自己爱极了的人儿,被时间一小段一小段分割开来。滴答,滴答,一秒又一秒的心悸。
这时候王菲已经脱离对小红莓的模仿,就算“滴答”得比较相象,也只是出于惯性,熟能生巧地卷起舌头。其实这样更好听,更圆溜,管它模仿不模仿。
6:《假期》
歌曲分三个部分:一开始是带着预言意味的吉他,如排列有序的蓝色光线,冷冷窥伺着人。人声在低处延伸,整个抑郁在机舱里似的,沉闷不安;第二部分加进了鼓声,人声飘了起来,又似飞机开始起飞,以两句“啦啦啦”为界,飞机升空,进入第三部分,多了美妙和声,而情绪则稳定下来,可以冷静思考问题了。三个部分各不相同,是递进的关系,一条龙贯穿下来,没有重复拖沓。人声似乎经过处理,以细微的时间差叠在一起,更有质感和空间感,与背景更加相溶。歌词填得极好,这是王菲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首。
7—14:《浮躁》
经过漫长的创作的预备期和青春期,1996年的《浮躁》出来,那是王菲第一个花期,除了两首Cocteau Twins作品,其余八首皆由王菲作曲,这些歌风格非常和谐统一,可以视为一个整体,密不可分。
《无常》,闪烁着点点波光,音乐明亮,调子轻灵自在,但整个却像裹在蛋壳里的冥想————全是窦唯的感觉。
《浮躁》,可以与DI—DAR比并着听,只比DI—DAR更简单,大凡简单的作品,都得依靠编配,一紧一弛,轮番转换,才不失变化,不至单调。
《堕落》,又与《假期》对应,从旋律,声音的处理上看,二者颇多相似之处。“来呀,来呀”的“呀”字最能体现“堕落”的味道,像是往山谷深处排涌的云雾。而副歌部分则高,飘,几近假声————却是Cocteau Twins的味道。
《末日》,一字一顿,本来要显得生硬的,幸好每一句或是最后一个字被拉长了,一个起伏的猫尾巴似的;或在第一个字先弯弯曲曲招摇一下翎毛,弥合了尴尬的缝隙。王菲自己兼作词,将抽象名词如“理想”,“信心”,“美丽”,“欲望”等拟人化,使人想起欧陆早期的教化戏剧,剧中人戴上面具,扮演各种品行,以故事劝喻世人。
《哪儿》,《想象》是无词歌,只听王菲的吟哦。音节为数不多,简单易发,突出“咿”,“啊”,“哦”等几个元音,都很清亮圆润,于是又辅以模糊的齿音,使之具有磨砂效果。曲子急促,加速了声音的迷离,音高处气流似从狭窄的孔洞逼出,尖,长,高,向Cocteau Twins游离天外的飘渺靠拢。如果填上歌词,还真难达到这种纯净的效果。
《不安》,《野三坡》全是音乐,在这儿王菲放弃了歌手身份,犹如乐队中一分子,虽然她不演奏乐器。这更显得这张专辑是集体作业。王菲参与其中,欢天喜地乐了一把,又能将才情最大限度展现出来,简直畅快淋漓,怪不得她个人最喜欢这张《浮躁》。对听众来说,这些歌也是最耐听的,听了几年,到现在也不觉得腻味。
15—18:《感情生活》
《感情生活》,曲子只有那么几句,但是音乐一旦启动,欲罢不能,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开下去,开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开过临渊一座高架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不想特别表现什么,自顾自好听着。有一本书叫《朦胧的七种意思》,王菲那个时候的歌,也只能任人自行揣摩去了。
《脸》,出现了“类美声”,又一突破吧。一开始奇美如天籁,不久音乐突然相对暴躁,美声变为真声,像是有人迎头喷来一团火,匆匆幻化地下一角,风景狰狞。MV展示分裂的两个王菲,各持一把声音,在歌曲最后,两种声音相互抗衡,愈演愈烈,轰然而止————双方同归于尽?说不出的奇诡。是以当地电台主持人丁子称这首歌为当年最出色的流行歌曲。演唱会上,王菲把前段类美声的唱词抛弃,换成自制的无义的声音————那可不是因为省事!
《小聪明》,音乐更重,层次更深,曲子做得更成熟。成熟,是否意味着和别的大部分作品差不多呢?最好听还是和声部分。
《童》,睡着的婴儿是恬静的,在梦里也专心致志唤起人们怜爱;这首《童》却是醒着的婴儿,动,动,动,不停地动,眼睛,鼻子,嘴巴,手和脚,充满生趣。所以鼓声不曾停歇,源源不断激发稚嫩的活力,奇怪又不失温柔,真是那种爱到心疼的感觉,听王菲的声音,觉得她鼻子是酸的,眼角是湿的,一面把牙齿咬的咯咯响————那样无计可施的一头扎进对孩子的爱中。歌里收录小孩的声音,成了歌者与听者完全的交流与共鸣。
19:《精彩》
《精彩》与张亚东合作,马上在舞曲节奏之外,嗡嗡嗡混进了电子噪音,歌曲也顿时浓稠起来。也是那种越听越明晰,越听越有味的作品。其实王菲作曲还真有她自己婉转的一套,歌中“你和我,坚持过几回”这一段旋律应该来自王菲,我们认得“回”字滑溜的兜兜转转,使人想起《无常》;许多小地方,小小的转音,散落在歌曲各处,都有着传统戏曲的味道,只不过一瞬,又消失在别的音符或配器里了。
20—24:《寓言》
《寓言》前五首由王菲自己作曲,赞扬的说它们有大家之气,不是一般歌手的玩票之作;批评的说它们属于仓促上马,又或者玩的是伪风格。这五首歌在听众中引起的好恶差距是明显的,但我的几个女同事无一例外的喜欢,甚至在K厢里点唱《香奈儿》《阿修罗》等歌,又为在音乐中漫长的等待发愁,唱词好像被那些弦乐和节奏稀释了,没有耐性的人,还真听不进去。喜欢的人迷醉于其间一些小音效,小和声。这些歌不便归入哪些风格,类别,也是造成一些人非议的原因。
《寒武纪》,唱片头一首歌,煽情的弦乐,阴郁浓重的节奏,一下将我浅薄的心俘虏,我等着王菲的声音,来了,又是类美声,比什么都令人舒服,那是一种平和的声音,唱着唱着,在某处又小心起来,原来唱到“第一棵菩提”,唱到“你的小王子跑到哪里?”和“怕镜花水月都已来不及”,又透出疼惜之情。整首歌,唱功自是不错,声音的消失处理得像是风中吹散的,留下一条流星似的痕迹;难得同时那样的温婉细腻随处可见,呵护着的感觉,唤起听者的一丝感慨。
《新房客》,节奏轻快,速度,频率,刚刚适合我们的身体轻轻晃动,故而十分舒坦。喜欢里面一点水滴的声音,喜欢唱到“我见过一只飞鸟”时煞有其事的声音表情,像小女孩讲故事。随后声音倦怠下来,新鲜过后的恍惚,无尽空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