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奈儿早期服装的色彩搭配是指服装的上装、下装、内搭等之间的色彩搭配,也包括服装配饰及肤色之间的搭配。这里主要讲述服装的上装、下装、内搭等之间的色彩搭配。
(一)以黑、白、灰无彩色为主的配色
无彩色是以黑、白、灰、金、银等色彩组成的中性色彩。黑色、白色视觉上尖锐,富有冲击力;灰色偏于中性,庄重且优雅;金色彰显高贵;银色追求素雅和神秘。1926年,法国版Vogue四月刊发表了香奈儿的小黑裙,从此小黑裙迅速流行起来,在当时充满着不健康的化学染料的时代,黑色反而显得很特别。黑色就像修道服一样,给人一种距离感,同时黑色摒弃了虚荣的颜色,给人一种优雅的感觉。1929年之后,香奈儿又开始爱上了白色,那一年之后的时尚杂志,香奈儿的白裙随处可见,成为当时贵族和上流俱乐部的宠儿。法国作家柯蕾在作品《监狱与天堂》里提到,香奈儿设计的白裙将尘世之美与飘然物外的高雅完美结合。加上当时的经济大萧条,成本低的素白料子,让白色礼裙立刻又火了。1933年,香奈儿发布了白色演绎的春季系列,法国版Vogue评价,“香奈儿的白色能让人真实地触摸到春光的色彩”。在之后的百年内,香奈儿一直演绎着黑与白的经典。
(二)主次分明的色彩搭配
以主色调为服装的基础色,点缀其他几种次要的颜色,这种色彩搭配给人色彩分明、搭配协调的感觉。主次分明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情感,穿着者和观赏者对于色彩的感受力更容易被体现,搭配用色不多、不凌乱,点缀色用得比较巧妙,常见于衣领、袖口、裙摆处及服装配饰。如香奈儿在1916年《优雅巴黎人》海报中穿着的运动套装有一套是以高纯度的蓝色为主色,搭配低纯度的花纹点缀色,这个色彩搭配调和了蓝色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加上内搭的白色开领衬衫,干净利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又柔和的感觉。白色套装是大面积的白色中点缀上蓝色的花纹,使整体呈现朴素、柔和的配色效果,充满活力,整体色彩感觉优雅又不沉闷。米色套装没有过多的花纹装饰,版型宽松有层次,内搭白色衬衫,给人饱满、浑厚的视觉效果,搭配蓝色帽子和蓝色鞋子的细节点缀,使得套装典雅又时髦。
(三)类似色为主的色彩搭配
相同的色彩明度、同一色相的类似色彩进行搭配,例如浅灰、深灰的搭配,浅黄、深黄的搭配等。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的感觉和谐、温馨,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色彩是服装呈现给人的最直观的元素,色彩对服装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服装的色彩上想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还是要把握色彩的特征、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调节以及色彩的选择。服装的用色越来越多元化,但不管如何多元化,都是在协调中寻求对比,都是在满足心理的需求下寻找用色的平衡。服装设计在色彩选择上,一般会选用流行色和基本色的搭配,使服装的用色既保持自己的风格又符合时代的流行趋势。
尚·雷马利的这本著作《香奈儿》将香奈儿女士的传奇以独到的原创视角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继而以更广阔的视野洞悉了香奈儿女士极具创意的事业以及她的艺术人生。嘉柏丽尔·香奈儿从来没有动摇过她对于服装设计制作的基本信条,即服装首先必须是实用的。如同那些对她来讲亦师亦友的活跃的艺术家们一样,对于自己信奉的事业,他们都有着如出一辙的执着。就像毕加索征服了整个艺术界一样,香奈儿在同一时代的时尚领域,也享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香奈儿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她的传奇亦成为不朽的神话,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香奈儿时尚王国,至今仍在永续着她的传奇。
《香奈儿》向我们展示了时尚的历史,以及服装从古埃及至现代社会的演变,还有那些对香奈儿的多彩人生有着深远影响的事件、重要的元素,以及那些她挚爱的艺术家们,比如毕加索、达利、李尼兹基,还有柯蕾、尚·考克多、塞尔吉-迪亚吉列夫、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罗密·施耐德和卢奇诺·维斯康提。大量的艺术作品和照片为我们讲述了香奈儿非凡的一生。
《香奈儿》这部尚·雷马利的巨著自1987年第一次出版后,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绝版书籍。再版之后,于涉及香奈儿世界的众多作品中,依然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香奈儿的品牌故事:
1883年,嘉柏丽尔·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出生在法国。二十二岁那年,她咖啡厅当歌手,并以“Coco”为艺名,从此被称为Coco Chanel。
1910年,Coco在巴黎以一家小小的女装帽店为起点,凭借着非凡的时尚嗅觉与天赋,这家帽子店得到时下众人的喜爱,于是又Coco把店搬到了气质更时尚的RueCambon(香奈儿总部)。1914年,Coco开设了两家时装店,此后,一个庞大的品牌Chanel正式诞生。
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女性只会穿裙子,而具有创新和批判精神的Coco从男装取得灵感,一改当年女装过份艳丽的风格,设计出女装裤子,将服装设计从男性观点为主的潮流转变成表现女性美感的自主舞台。
1926年,Coco第一次发布了她的小黑裙,卸去了战前的大帽、窄裙摆和极致的装饰,长至膝盖,带着几分帅气的纤细,只用珍珠、胸针、胸花、腰带等为小配饰,是一种简约大方的极致体现。1971年,Coco Chanel去世,她一生未婚,她一直在追求这那个自由且时尚的国度。
1983年卡尔·拉格斐(Karl Lagerfeld)担任Chanel的总设计师,又将Chanel的时装推向了另一个高峰。老佛爷继承了香奈儿女士的简约、奢华,完美提炼了其优雅精髓,又适当地加入了一些新元素,比如运动、摇滚元素,引领时尚潮流。
同时,还将香奈儿的高级定制发扬光大,将其引领上一条摩登典雅的康庄大道。他用适当的夸张重塑了香奈儿,双C的logo、山茶花、斜纹软呢,他把香奈儿的这些传统元素变成了时尚的标志。2019年老佛爷去世,Virginie Viard接手Chanel香奈儿品牌的新时代又将启航。
香奈儿的标志logo
香奈儿标志是双C交叠。
在chanel服装的扣子或皮件的扣环上,可以很容易地就发现将coco chanel的双C交叠而设计出来的标志,这更是让chanel迷们为之疯狂的“精神象征”。
“山茶花”已经等于是chanel王国的“国花”。不论是春夏或是秋冬,它除了被设计成各种质材的山茶花饰品之外,更经常被运用在服装的布料图案上。
1883年,加布里埃·香奈儿出生于法国的索米尔,母亲在贫民院工作并在那生下了她。(但Chanel声称她出生于1893年且出生地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奥弗涅)是一对法国贫穷的未婚夫妇的第二个孩子。她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的牧家女。
实际上,关于她身世的传说,历来众说纷纭,加之香奈儿至死竭力回避和掩饰,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层迷雾。
1889年,在她六岁时母亲离世,父亲更丢下她和4个兄弟姐妹。自此,她由她的姨妈抚养成人,儿时入读修女院学校(Convent School),并在那儿学得一手针线技巧。
1905年,在她二十二岁那年,她当上“咖啡厅歌手”(Cafe singer),并起了艺名 “Coco”,在不同的歌厅和咖啡厅卖唱维生。在这段歌女生涯中,Coco先后结交了两名老主顾,成为他们的情人知己,一名是英国工业家,另一名是富有的军官。
1910年,Coco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女装帽店子 (millinery shop),凭着非凡的针线技巧,缝制出一顶又一顶款式简洁耐看的帽子。她的两名知己为她介绍了不少名流客人。当时女士们已厌倦了花巧的饰边,所以 Chanel简洁、舒适的帽子对她们来说犹如甘泉一般清凉。
1911年,短短一年内,生意节节上升,Coco把她的店子搬到气质更时尚(fashionable)的Rue Cambon(康明街区),至今这区仍是Chanel总部的根据地。做帽子绝不能满足Coco对时装事业的雄心,所以她进军高级定制服 (Haute Couture)的领域。
1914年,可可·香奈儿开设了两家时装店,影响后世深远的时装品牌"Chanel"宣告正式诞生。
扩展资料
半上流社会”女人
终其一生,香奈儿**都对自己出身百般掩饰、讳莫如深。1883年,在法国索米尔乡村,一对贫困男女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取名为嘉柏丽尔·香奈儿。
12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将香奈儿和妹妹送到专门收留孤女的修道院,从此无影无踪,以至于日后,“孤儿院”,也成为香奈儿最不愿意提起的词之一。
香奈儿是个不甘贫贱的女孩,她不想成为母亲那样的女人,蹲在路边,贩卖小商品,向路人展示着所有的苦楚。
成年后,香奈儿离开修道院,到穆兰城一家针织品店当店员,心高气傲的她,显然不甘心蛰伏于此,便去一家咖啡馆驻唱,起初,她只会唱两首歌《公鸡喔喔叫》和《谁瞧见了可可》……
但很快,她的灵巧、可爱,获得了观众们的赏识,只要是她站在台上,“可可”(COCO)、“可可”的喝彩声,便此起彼伏。
-加布里埃·香奈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