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小吃的诗句
关于小吃的诗句 1 描写美食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2 关于美食的诗句
1、《江上渔者》 宋代: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2、《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 3、《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译文: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5、《过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3 描写陕西美食的诗句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过土山寨黄庭坚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4 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5 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6 小吃的 古诗
桃花流水鳜鱼肥
葡萄美酒叶光杯
食竹笋
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
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
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食松花
苏东坡“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食栗子栗子,又称板栗、毛栗、凤栗、栗果等,常食可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药王孙思邈称之为“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苏辙有诗赞曰:“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按李时珍介绍,“以袋盛生栗,悬挂风干,每晨吃十余颗,随后吃猪肾粥助之,久必强健。”
食梅花
梅花既是著名观赏花木,又是一味良药,药用以白梅为主,有 “除烦安神、止渴生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用。杨万里最喜欢用鲜梅花蘸蜜食用,并留下不朽的诗篇,其中《庆长叔招饮》诗云:“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水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开,老夫自要嚼梅花。”
食百合
百合由“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百片合成”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作为吉祥之物为人们所钟爱,是一种营养丰富、利脾润肺的食品。陆游喜食百合,曾作“更气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的佳句。
食荠菜
荠菜别名野菜、地菜、野荠、护生草等,叶嫩根肥,具有独特诱人的清香和美味。文人雅士对它揄扬备至,苏东坡有“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的诗句。陆游更是嗜荠成癖,咏诗赞其鲜润和香口:“ 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甚至“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了。
食茼蒿
茼蒿具有开胃、健脾的作用,煸炒、做汤、凉拌均可。陆游视茼蒿为天赐佳蔬之一,其《初归杂咏》诗云,“小园五亩剪蓬蒿,便觉人间迹可逃”,采摘茼蒿仿佛置身于远离人间的仙境。
食热粥
陆游视食粥为健身养生之“平易法”,其《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苏东坡对吃粥也很有兴趣,在任徐州知州时,一次因高兴喝醉了酒,农民艾贤煮粥给他吃,饭后他感到很自在,于是赋《热粥诗》云“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既赞美了粥的可口,又颂扬了农民的情义。清代阮葵生也有咏粥佳句:“香于酪乳腻于茶,一味和嘈润齿牙”;“居然入口融无哽,不得沾唇呷有声”,可谓深得食粥个中三味了。
食菊花
菊花在我国素有“延寿客”之称,不少地方都有食菊的习惯, “东篱同坐尝花筵,一片琼霜入口鲜”的诗句,正是写食菊的乐趣。菊花入馔,备受诗人青睐。李峤的《九日应制得欢字》诗曰:“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王维诗云:“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郑所南的“道人四进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笑歌频癫狂”,写出了宋代食菊之盛。俗话说:“常饮菊花茶,老来眼不花。”文人雅士常以菊代茶,并赋诗吟颂,陆游有“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的诗句。郑板桥的诗:“南阳菊水多蓍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描写的就是古代郦县一带饮菊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事。
7 描写小吃的诗句有哪些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8 有关中国美食的诗词有哪些
《老饕赋》 苏轼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皮肤保养最重要的是补水 首先应注意体内的水份是否足够,然后再进行体外补水! 1、用矿泉水(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皮肤最需要的),把面膜贴蘸湿,然后敷在脸上15-20分钟(这个时间差不多水分被吸收掉了)即可,如果缺水严重的话,你可一天多做几次啦! 2、用黄瓜进行补水,把黄瓜切成薄薄的片,然后贴在脸上15-20分钟后洗去即可!黄瓜有补水和收缩毛孔的作用而且还可以美白 皮肤干当然是补水了给皮肤补水不仅仅是靠润肤霜的就可以的要很好的给皮肤补水就要做到内外一块补 1多喝水(白开水,纯净水),多吃水果 2多吃豆制品 3每周至少喝两次煲汤 4切记每次洗完脸以后都要使用柔肤水,再用润肤霜因为润肤霜只是起到润肤和保护皮肤的并不能起到补水和锁水的作用而这一点柔肤水就可以帮助你 5日霜和晚霜不能混合用,晚霜对皮肤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晚上是皮肤成长的时候,用晚霜可以保证皮肤的新陈代谢当然用晚霜之前还是要用柔肤水 6皮包里永远都带有一盒吸油纸,因为出油也会影响皮肤补水的效果 7保证充足的睡眠 8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使用面贴膜 皮肤为什么会缺水? 空调、环境污染、季节转换带来的温度变化与压力,以及皮肤衰老、代谢减缓等因素都会造成肌肤水分流失,令肌肤粗糙、黯哑、形成干纹、引发诸多肌肤问题。 补水保湿的重要性 缺水引起的肌肤问题绝8是干燥那么简单,几乎每种肌肤问题都与水分补充和保持有关。 水分是美丽肌肤的第一要素,美白、防晒、控油等是在补水保湿的基础上完成。任何季节、年龄、肤质、肌肤问题,都可在水的抚慰和滋润中实现完美。 ----成熟肌肤:水分充足可使进入成熟期、新陈代谢趋缓且开始老化的细胞润泽饱满,恢复紧密柔滑,延缓老化和皱纹产生。 ----痘痘肌肤:调节人体内的荷尔蒙分泌并使其保持正常状态需要水,补水利于抵抗外来刺激,控制暗疮发生。 ----敏感肌肤:保持肌肤细胞内足够水分才能阻止肌肤暗沉、失去光泽。 ----粗糙肌肤:长时间的保湿可使皮下脂肪呈“半液态”,改善毛孔粗大,使肌肤润泽,柔软有弹性。 补水保湿是3种武器 1)保湿乳液/霜:最基本的方式,一年四季,每日早晚的必修课。大部分品牌都准备了清盈的乳液和滋润的乳霜供8同肌肤季节需要。一些日用还有防晒功能。 2)保湿精华素:蕴含了该保湿系列最珍贵的成分和最核心的技术,有立竿见影的滋润效果,是物有所值的重点保湿首选。 3)保湿面膜:集中供给水分的“急救站”,可快速输送能量水分,短时间显著嫩滑饱满,让每个毛孔感到幸福,上妆容易完美。亦适合旅途及长时间疲惫后消压。 保湿面膜怎么敷? ----中干性肌:滋润型,一周2~3次。 ----混合性肌:清爽型,一周2次,一次全脸,一次局部较干燥区。 ----油性肌:两周一次,清爽保湿面膜或美白面膜中保湿效果好的
亲,我建议你口服一些纯度很高的胶原蛋白,它可以有效锁住肌肤水分,调整肌肤的水
油平衡,皮肤的保水能力增加了,就会使皮肤紧绷而富有弹性。
除了做好保湿、防晒的基础保养,平日的按摩更是忽视不得。
当你有熬夜、脱水、体重大量减少等情况时,就可能会有皱纹产生。除了做好保湿、防
晒的基础保养,平日的按摩更是忽视不得。
下面提供4个简单的按摩方式,让你轻松预防并告别表情纹的困扰!
嘴角:运用中指指腹,由下往上以画圆的方式按摩,做3-5次。
眼尾:先用一手将眼尾轻轻向外拉平,另一手的无名指沿着眼尾处以画圈方式按摩。
眉心:运用中指指腹沿着眉心由下往上,交叉按摩。
额头:运用手掌掌腹,沿着额头由下往上轻抚。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不足等因素,长期下来也会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以致细
纹、黑眼圈、皮肤黯沉等现象频生,所以在保养与按摩之外,绝对要掌握睡觉的黄金时
间,例如晚上10点到凌晨2点,就是所谓的美容觉时间。在这个时段是细胞进行修护、新
陈代谢最好的时间,如能好好休息或使用点水妍之类的去皱药品,绝对可以迅速让你恢
复昔日的美丽表情
1白天起床:洁面乳---爽肤水---(保湿精华)---乳液或日霜---防晒隔离霜
夜晚睡前:卸妆油---洁面乳---芦荟水---(美白精华)---晚霜
2要注意使用眼霜,单独使用在眼周或下眼皮和眼角,要与面部护理分开,不可重叠。
至于洗颜棉,要先把洁面乳在其上打出泡沫或均匀后再使用到面部。
化妆棉可用爽肤水等浸湿后轻轻蘸于面部或贴在脸上片刻后拿下。
3磨砂乳最好一个周或两个周使用一次,视肤质厚薄而定,用过后再用洁面乳充分洗净
,然后使用精华或者做个面膜。
面膜每周1-2次。
4此外,你需要使用眼霜和精华,这样的效果会更出色!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一场。
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参考资料:
关于风的谚语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大气就是我们俗称的空气。风有从北方来的,有从南方来的,也有从别的方向来的。因为各方面的地理属性不一致,所以不同来历的风有它多样的特性。有冷风,也有热风;有干风,也有湿风。沙漠吹来的风,挟带着沙尘;海面来的风,就含有更多的水汽。因此,我们在不同的风里面,就有不同的感觉,可以看到不同的天空景象。更进一步的,如果两种不同的风碰头,就极易发生冲突,这时就可以看到天气突变的现象。
风是最容易觉察的现象,所以关于风的谚语很多。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东风是不一定下雨的,东风大了,倒是可怕的。东风既然很小,那末,这般气流,必定从很近的地方来的,也许就是本地的气流。它的一切性质,必定和本地环境是一致的,所以天气是难得变坏的。但是,如果东风很有劲,这表示气旋前部的东风,是远方来的气流,将有气流的不连续面-锋面来本地活动,所以天气要变了。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天皓洁”指天气睛好;“冲”指山冲,“十冲干九冲”意思是十个山冲就干掉九个,旱情十分严重。
这是流行在东南沿海各省的夏季天气谚语。东南风是从海洋来的,为什么又会干燥起来呢?我们知道,雨水的下降,一方面固然要有凝雨的物质--水蒸汽;同时,还要有使这些水蒸汽变成云雨的条件。这个条件,在东南平原地区的夏季,就要靠热力的对流作用或两支不同方向来的气流之间的锋面活动。
热力对流的发生是由于地面特别热,地面层空气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向上升腾,这样把地面的水汽带到高空变冷而行云致雨的。但是如果风力太大,地面空气流动得太快,就不可能集中在地面受到强热的作用,也就不可能使地面水蒸汽上升。还有在单纯的东南风中,由于它发源地的高空下沉作用,往往有高空反比低空暖的现象;这样,地面的空气就难于上升了。所以东南风里虽然有很多水蒸汽,但还是不可能行云致雨的。夏天没有云雨,自然天气很热了。
其次,讲到锋面活动。锋面是两支不同气流的冲突地带。一支气流比较冷重,另一支气流比较轻暖,这两支气流相遇,轻暖的只有上升。于是,就把地面水蒸汽带到高空去而行云致雨了。现在地面,只有一支东南风,表明并无其它偏北气流来与它发生冲突而形成锋面,所以水汽便不能上升而发生云雨了。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东北风是发源于北方洋面的、或发源于北方洋面而掠过长程洋面而来的气流,所含水蒸汽自然没有东南风多;但是,因为它是冷气流,下面接触了南方的、比较热的洋面或陆面,使它里面发生上冷下暖的现象,造成对流作用。于是,地面的水蒸汽,就给它带到高空而发生云雨了。
再加上,气旋前方必然是东北风活动的场所,因此,又出现了锋面降水。
据统计的结果看来,在单纯的东北风里,降雨机会,冬天最多也不过26%,夏天只有11%,也就是说不下雨的机会有74%和89%。如果在气旋前部的东北风里,也就是有锋面活动着的东北风地带,下雨的机会就超过晴天。所以'东北风,雨太公'这个谚语,还不一定完全可靠。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是:春天吹东风,是坏天气的前兆。这是因为,一方面春天地面强有力地增暖。另一方面暖空气逐渐活跃,大陆上气压逐渐降低,反气旋东移入海。在反气旋的尾部就会出现东风。这些东风流到比较暖的陆地上,就造成了下暖上冷的现象。这时空气层是不稳定的,易发生上升对流运动,所以极有可能产生降水。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无米煮”是因天旱无雨的结果。气旋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它的前部是东风,但吹了不久,因为气旋前进的关系,就转成别的风向了。所以东风只吹一日,或者不到一日,就转了风向,表示是气旋要逼近的现象,所以可能下三天雨。如果东风连吹三日而不歇,表示西方没有气旋逼近,所以本地方没有雨。
关于云雾的谚语
云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云里可以降雨或雪。对天气变化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天上挂什么云,就有什么天气,所以说,云是天气的相貌,天空云的形状可以表现短时间内天气变化的动态。云是用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现象,所以关于它的谚语最多,也比较符合科学原理。
雾也是悬浮在高空中的密集的水滴或冰滴。从存在的实体讲,雾和云并没有差别。但从它们形成的原因和出现的环境来看,却是两回事。雾层的底是贴紧在地面上的,可见成雾的空气层没有经过上升运动,水汽凝结所必需的冷却过程是在安定于地面的空气层内进行的。这表示有雾的天气,大气层是稳定的,和成云的大气层不稳定性,刚刚相反。最后演变出来的天气,也是刚刚相反。有云的天气主阴雨,有雾的天气基本上是晴好的。同样,雾也是肉眼可见的现象,所以关于雾的谚语也不少。
清晨雾浓,一日天睛。(河北滦县)
十雾九晴。(河南商邱)
一雾三睛。(河北威县)
迷雾毒日头。(江苏常州)
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河北沧县)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
晚间天罩云,早上著鞋行;早上地罩雾,尽管洗衣裤。(湖南)
晚上天空罩了云,早上地面就没有露水或霜。所以早上出行,不用著雨鞋。这是因为天空的云,有保护地面散热的作用,晚上有了云,早上就不会很冷,贴地层的水汽就不会凝结成露水或霜,所以地面是干净的。
早上地面掩了一层雾,天气保证是好的,所以尽管洗衣裤好了。雾是晴天的产物,有雾天气,必定是晴天。
大雾不过三。(湖南)
大雾不过三,过三,十八天。(河北)
三日雾浓,必起狂风。(呼和治特)
凡重雾三日,必大雨。(《帝王世纪》)
雾的种类很多,各种雾的成因也不相同。但是,可以称做大雾且可连续发生三天之多的,大概是辐射低雾,海性雾,或者是热带气流雾。
辐射低雾发生在高气压中心的晴好天气之下。故有低雾之日,昼温很高,温度高则气压低。若天气连续晴好三四天,本地气压必大量降低,于是别地方的气流,就会向此地吹来,而天气发生变化。
大雾如果发生在海洋气流中叫做海性雾。因为这种气流来自海洋,所以温度特暖,湿度也特大,接着会使本地气压逐渐降低,而发生天气变化。
秋冬时节,常有热带气流吹到北方来。因为这时候地面冷,所以贴近地面的空气也变冷而有雾出现。这叫做热带气流雾。热带气流盛行了三四天,本地必定暖湿非常,气压也变低了,接着天气就发生变化了。
早雾阴,晚雾晴。(江苏泰县)
早雾,指白天有雾。在晴好无云的天气,太阳很好,地面很暖,气流只有上升成云,决不可能静息地面而成雾。现在白天有雾出现,显然天空有云,日光不现,此即阴天的景象。白天的雾,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气旋里面、暖锋面上的云系下降着地的低层云,这是气旋中心区域的天气,当然是阴雨天气就在跟前了。
晚雾晴,晚雾相当于夜晚和清晨有雾,必是晴天。
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江苏江阴、湖南长沙)
春季天气还冷,在晴天无云的时候,晚上更冷。大气冷而重的,沉着在地面,暖而轻的,浮在上空,造成气温向上逆增的现象。于是地面水蒸汽最先凝结成雾,再向上发展;但是高空温度比较暖些,水蒸汽也比较少,所以雾的发展,只限于地面的薄层。它的高度不过几丈,最低的只不过人体那般高。到了天晓以后,太阳出来,因为天空本来无云,地面热了,雾气上升就消散了,天空依然是强盛的日光。这就是“春雾日头”的解释。但是,如果这上升的雾气,给高空或有的温暖气层遏止着不得上升,那末,这雾幕就成层云的状态陈列在天空,天气也就阴了。所以“春雾日头”并非必然。
夏季天气很热,昼长夜短,在一个晚上,不可能使地面层空气冷却到可以凝雾的程度,所以在晴明的夏天,是不可能有雾的。假使夏天有雾出现,可能是由于天空有云,低层湿重,阳光衰弱,地面增暖不强,气流无上升运动,这是气旋天气的景象。所见的雾,也许就是气旋里面的低云,所以要下雨了。
秋冬两季的雾和春天一样,也是晴天的产物,所以白天的天气,还是好天气多,理由和“春雾日头”相同。不过秋冬的阳光已不及春天强,所谓“秋霉凉风,冬雾雪”可能是在南下高气压前部,因为冷空气和本地比较暖和的空气相混合常发生雾。在高气压刚来的时候,风力相当大,冬天还可下雪。如果在高气压的中央区域,白天还可有下沉西风。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呼和浩特)
雾后来云,下雨;云后来雾,天晴。雾多见于反气旋中,天气晴明;密蔽天空的云多见于气旋之中,天气恶劣。雾之后,来了一大片云,可能反气旋已过去,气旋来临;也可能高空暖湿得很,雾密集不散而出现云,这是下雨前的景象。反之,如果云消而雾起,足见气旋已去,晴明的反气旋天气已经来临,天就好了。
雾下山,地不干。(呼和浩特)
云布满山底,连雷带雨滴。(内蒙古呼和治特)
云雾山脚,淋湿担脚。(浙江义乌)
这是指山上的云下降着地的现象。
这是气旋里面的云系,越到低压中心,也就越近雨区。所以云层越低的现象表示天快下雨,地上不干了。
雾起不收,细雨不休;雾起即收,旭日可求。(浙江义乌、江苏元锡)
雾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在正常的情况下,日出之后,随着太阳的升高,雾就会慢慢地散去,出现“旭日可求”的好天气。若是日出之后,不见雾散,很可能在雾的上空有云存在。这时,雾就可上升与云连成一体,使云的厚度加大,而导致连绵细雨。
山罩雨,河罩晴。(四川涪陵)
山顶的罩,就是掩山的低云。这是气旋中心雨区的景象,所以天要下雨了。河面的罩,这就是辐射低雾,它是晴天的产物,因天晴无云,地面散热的结果而出现的,所以说,“河罩晴”。
朝要天顶穿,暮要四脚悬。(《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暮有地,主睛;反此,则雨。(《田家五行》论日)
“朝有天”和“朝要天顶穿”、“暮有地”和“暮要四脚悬”意义完全相同,都是晴天之兆。
晴天太阳落山之后,地面空气就沉着不动,早晨的空气,更是沉寂。这时候,只有在地面凝成低雾,不可能有云。所以“天顶穿”成了天气晴好的保证。凡是晴明的天气,太阳光强烈,地面气流可以上升,形成云彩;但是地平的四方,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产生在本地天顶,或可下对流性雷雨,但不久就要消灭的,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好的征兆。要是有风暴从远方前来,那末地平线上,必定有浓云密蔽着,决不可能四方空空的。
关于雨雪露霜的谚语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面凝成的露水、白霜,虽然同是气界水态的变化,但是各有它的气象成因,同时也表示不同的未来天气。因为这些现象是最易观察的,也是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所以这类谚语相当可靠。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我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天的雨大多属于热雷雨或阵雨。热雷雨的发生,基本上是因为地面受热,发生对流运动,把地面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云而发生的降水。但是由于地面各部分的物理性状不同,对于热力的反应也不同,因此地面上的气温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区温度低,不毛之地温度高;柏油大道温度高,煤渣马路上温度低。所以在极小范围之内,空气对流的强弱,可以有很大差别。这里的对流,可以发生雷雨云,那里就不可能。再因为雷雨云的面积,普通不过几平方公里,所以我们常看见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天”。到了秋天,还留着些夏天的景象,所以还有“秋雨隔灰堆”之说。
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气旋和其他种风暴通常是从西向东移动的,所以只有发生在西方的风暴,才能影响到本地。发生在东方的风暴,只会再向东去,不可能再影响本地。所以有“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的说法。
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气,早上只会有雾,不会下雨的。现在下雨了,表示天气本来不好,可能有远地风暴逼近。一次风暴的经过,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时间,不是短时内可以完的。现在,早上就开始下雨,那末未来一天之内,要“雨伞勿离手”了。在黄昏时分,高空气流一般的有下沉运动,天空原有的云,很易因此消散(因为下沉气流是最热燥的气流)。在这时候,如果有碎块云里下来的雨,是下不长的。但是,如果这种雨是一种风暴雨(就是从西方移动过来的有系统的云雨),那末“雨打黄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
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鸡呜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晏雨不晴。(同上)
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这几条都说早上有雨主晴,晚上有雨才是久雨之兆。
夜晴无好天。(河北)
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这三句都是说:在久雨之中,突然夜间天晴,明天仍要下雨。
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在高气压下,风平天青,气层非常稳定,地面尘埃水汽结集低空,所以平视蒙蒙,这种现象既然是气层稳定的表示,所以天气是不会变得阴雨的。下雨后,空中仍是蒙蒙,这必定是在气旋暖锋之后,暖区之内,空中微雨飘荡、水汽充斥,此后还有冷锋大雨,所以天气不可能立刻转晴的。
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麻花”指小雨,“雨”就指大雨。雨前麻花是说无大雨而只有小雨,这种雨属于稳定性雨的一类。例如,降落在单纯的热带气流中的雨。热带气流本身很湿,它比较地面要暖些,所以没有大规模的热力上升运动,只有由于微风涡动激起的动力上升运动,因此不可能出现很高很厚的云,只见分散的、层状的、薄薄的云,所以只能下麻花小雨,下不了大雨。雨后麻花,就表示大雨已过,还有几滴小雨,这表示雨天将要结束了。
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田家五行》论雨)
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大凡刚刚开始的雨,雨滴必是很大的。因此,雨滴在下降过程中,已不成为圆球体,而成为扁平的球体了。在它的下面,可裹着空气,若下落到河面上,这空气从河水中选出,就成为气泡。因为这种气泡是见于开始下的大雨滴的,所以象征着大雨正在开始。
雨声发喘,河水涨满。(河南篙县)
雨声发喘,大雨之貌。雨大了,所以河水涨满。
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午饭时天气最热,对流最盛,降雨总是很多的,但非必然。
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一块积雨云四脚空空地悬在中天,它下的雨,只及本地,一下子就完了。这种云起自本地,消于本地,所以雨量不会太大,雨时很短。
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伏天正值阳历七八月之交,是全年最热的期间。这个时期,如果气层是稳定的,热力对流就不能发生,即使有对流发生,也不可能发展到在天空造成雷雨云而打雷雨的程度。这种局面一旦造成,可维持很久,使天气久热而不下雨。但若大气层既潮湿,又不稳定,热力对流就极易发生。今天发生雷雨,明天还是发生。因为同一不稳定气团之下,它的组织、构造是可以维持好多天不变的。所以在这种大热天气,不下雨也罢了,下过一次,就很可能常常下。
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雨小,只能洒尘,天气太干,旱灾发生,所以要饿死人。
霜后暖,雪后寒;(苏南)
霜前冷,雪后寒。(江苏镇江)
落雪勿冷,融雪冷。(南京、山西太原、河南商邱)
霜和雾都是晴天的产物。因为天空无云,夜间地面散热很强,温度才能下降到零度以下,使贴近地面的水汽直接凝成白霜,所以凝霜之前是冷的。等到天亮日出,因为天空无云,太阳光很强,霜的水分很少,融解时并不需要大量热力,所以天气相当温暖。
雪是从高空落下来的,凝雪的时候,地面气温并不一定很冷。但是雪要融解成水,就须吸收大量的热力(一克的雪,融解成水所吸收的热量,等于把一克水的温度,从摄氏零度升到80度时所需要的热量)。这热量就从地面层空气中吸去,所以不等到雪融完,气温是不可能回升的。
1 描写西安美景的古诗
1、《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2、《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真想拥抱一下这大自然。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3、《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唐代: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在长安回头远望骊山宛如一堆堆锦绣,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4、《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译文: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里了,早已化为一抔黄土。
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5、《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北朝:谢朓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译文: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2 赞美西安风景的诗句请给我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卢照邻《长安古意》)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岑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綮毋潜《送章彝下第》)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常建《落第长安》)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一)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白居易《长安道》)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财雄(卢照邻《结客少年场》)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张说《十五日夜御前口号踏歌词二首》)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李山甫《寒食二首》)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崔颢《七夕》)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手环堵(杜甫《秋雨叹三首》)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李商隐《滞雨》)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
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长安古意 卢照邻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 落第长安 唐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 长安 年代:唐 作者:范祖禹 东风吹尘客心起,京华去蜀三千里。我来踏雪走函关,下视秦川坦如坻。
晓登太华三峰寒,凭高始觉天地宽。却惜京华不可见,烟花二月过长安。
长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横八极。行人来往但西东,莫问兴亡与今昔。
昔人富贵高台倾,今人歌舞曲池平。终南虚绕帝王宅,壮气空蟠佳丽城。
黄河之水东流海,汉家已去唐家改。茂陵秋草春更多,豪杰今无一人在。
细观此事何足愁,不如饮酒登高楼。秦王何苦求九鼎,魏武空劳营八州。
当年富贵一时事,身后寂寞余高丘。春风开花不易得,一醉何必封公侯。
-----------------------------------------------------------------------------欣赏 长安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欣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欣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梦底音容岂过时,三更犹读那年诗。
秋寒可自长安到?再忆长安已太迟。
3 关于西安的诗句西安就是长安
1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2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3 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
4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5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7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8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9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0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1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12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13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14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4 急 呢 、一、西安碑林对联
周秦汉唐文武圣地
钟声鼓瑟声闻于天
二、骊山明圣宫对联
临仙神往尘世飞天外
入境情真景满胸怀
三、黄帝陵轩辕廊对联
开天辟地始祖神圣通四海
人文光辉千秋永照遍九州
四、黄帝陵诚心亭对联
院内千秋柏祥云浮紫阁
亭中诚心人喜气绕朱轩
诚心圣地人文祖
心寄神州儿女情
五、大雁塔楹联
秒法传东土,慈云重荫光被万劫众生
胜地自西来,竹杖四春特开千载梵境
大雁塔底层四个门洞两侧分别有一幅砖雕对联。按照南、西、北、东的方位如下:
宝舟登彼岸
妙道辟法门
西极引法雨
东垂布慈云
5 秋天西安风景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1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2 长安狭邪绿水滨,青楼罗绮暗生春。 3 长安记得相逢日,正是桃花饮马时。
4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5 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6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7 南山云雾暗长安,坐惜芳菲欲向阑。
8 长安大道霜日晴,赤骠蹀躞黄金缨。 9 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
10 就中别有王侯客,三三五五长安陌。 11 宁当脱屣蹈东海,不须驱马入长安。
12 旅思逢秋增短鬓,乡心随雁过长安。 13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
14 长安楼阁互相望,户户珠帘十二行。 15 得闲随地为农好,不独长安与洛阳。
16 长安市上人如蚁,十丈红尘埋马耳。 17 知有游人卧斋阁,一般飞梦出长安。
18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6 描写西安的诗句有哪些答:写西安的诗
1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2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3 修竹挼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
4 忆长安,九月时(范灯《忆长安;九月》)
5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6 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
7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8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李贺《沙路曲》)
9 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皇甫冉《长安路》)
10 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韦应物《酒肆行》)
11 碧池新涨浴桥鸦,分锁长安富贵家(杜牧《街西长句》)
12 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唯有茂陵多病客,每来高处望南山(张元宗《望终南山》)
13 好去西安苏县丞,千年求友近严陵。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
14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15 长相思,在长安。
16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17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8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20 西安春风花几树,花边饮酒今何处。
7 描写西安的诗句西安就是古时的长安
唐代的孟郊在《登科后》一诗中这样写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古代文人一旦科举登第,命运立即改变,从此平步青云。是呀,长安登科,文人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于实处,自然是春风拂面、惬意自得。平日里那些因为苦读寒窗,无暇也无心观赏的京都景致,如今都变得分外迷人、妩媚妖娆。在这样情况下,那兴奋之情必然要充分宣泄,脑袋里自然也会滋生出一日尽览长安所有繁花似锦之处的雅兴。这两句诗成功地塑造出了潇洒得意几近颠狂的书生形象。而诗句中提到的繁花似锦之处——长安,即为今陕西西安!
“长安自古帝王都”。西安和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一样,是一个古老的都市。不过,与别的古都相比,西安又有了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一是她建都时间最早;二是建都朝代最多,共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三是建都年代最长,达到1062年,而北京才600多年;四是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达到百万人口、最早实施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大都市。与此同时,西安又和雅典、开罗、罗马、伊斯坦布尔齐名,是世界著名的五大古都之一。
西安实在是太老了,从历史的烟云中一路走来,她的身上笼罩着太多的传说。如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登西安东郊的骊山烽火台,乱点烽火以戏诸侯,最终酿成亡国之祸,只留下“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典故。西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让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市井习俗、诗歌词赋,很轻易地就从千百年前跳将出来,成为迎面而来的风景。你瞧,一生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尘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东面的临潼区境内。而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躺在北面去国际机场的路边那汉阳陵里的皇帝佬儿干的。或许,在暮鼓晨钟里,你还能够依稀看到从西天归来的唐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译经习佛……西安是一个角角落落都充满神秘的城市。
如今的西安,云集了40多所高等院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城”。西安的高校不但学科齐全,而且科研水平也较高;不但基础学科雄厚,而且高精尖前沿学科也非常突出。西安高等院校的学科遍及工、农、医、文、理、法、哲学、经济、历史等领域,与此同时,还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专家教授队伍。普遍来说,西安高校的工科优势明显,机械、电子、冶金、建筑、轻工、纺织、航空、石油、煤炭、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等老专业基础雄厚,闻名全国。同时,西安高校还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在全国领先的新学科和专业,如文物技术、航天技术、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等。西安高等院校普遍为部、委所属老牌院校,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
求学于西安,与求学于北京和上海等繁华、时尚的城市不同,相比之下,你能够感受到的,或许更多的只是朴实和端庄、稳重与大度。就院校分布而言,西安的高等院校多数都集中在南郊、西郊和东郊。南郊著名的学校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邮电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医学院)、长安大学(小寨校区)、西安音乐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西安石油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等。西郊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以及第四军医大学等。东郊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因为这些院校相对集中,西安的公交公司甚至开设了专门的教育专线,穿梭来往于各大高校之间。近年来,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张,西安许多高校已经在更南郊修建了第二校区,并已投入使用。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求学于西安,或许更关心的是学习、生活、学费等东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吧。
8 秋天西安风景诗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 长安二月三月时,千门万户春风吹。
2 长安狭邪绿水滨,青楼罗绮暗生春。
3 长安记得相逢日,正是桃花饮马时。
4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5 月落长安天四更,六宫一夜梨云白。
6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7 南山云雾暗长安,坐惜芳菲欲向阑。
8 长安大道霜日晴,赤骠蹀躞黄金缨。
9 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
10 就中别有王侯客,三三五五长安陌。
11 宁当脱屣蹈东海,不须驱马入长安。
12 旅思逢秋增短鬓,乡心随雁过长安。
13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
14 长安楼阁互相望,户户珠帘十二行。
15 得闲随地为农好,不独长安与洛阳。
16 长安市上人如蚁,十丈红尘埋马耳。
17 知有游人卧斋阁,一般飞梦出长安。
18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
9 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一、描写山的诗句: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题西林石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维的《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二、描写水的诗句: 李白《将进酒》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三、描写山、水的诗句: 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己闲,清川淡如此。
请贸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王维的《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7、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庐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2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3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4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8 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9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13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1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0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21云来山更佳,云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