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古代以阴历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为“上巳”,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叫做祓禊、修禊。魏晋以后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有时仍以巳日为上巳节,不固定为三月三日。 所谓水边饮宴,称之为“流杯曲水之饮”。所谓“流杯”,也称“流觞”,就是投杯于水的上游,听其随波而下,止于某处,则其人取而饮之。此风在唐尤甚,至宋则渐无闻,今更无人有此雅兴了。 宋时又以这天为北极佑圣真君的诞辰。各地于这天举行迎神赛会。《梦梁录》云:“土庶烧香,分集殿庭。诸宫道宇,俱设醮事,上祈国泰,下保民安。诸军寨及殿司卫奉侍香火者,皆安排社会,结缚台阁,迎列于道,观睹纷纷。” 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又各地妇女有于这天带荠菜花的,据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颈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 上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佩兰或是杜若。相传周昭王登基二十年的时候,东瓯越族献来两位女子,一个叫延娟,一个叫延娱,皆美丽纤巧,能言善辩,而且会唱会笑。她们走路不留脚印,太阳下没有影子。一次,她们陪昭王游览长江和汉水,不幸全都随昭王落水而死。因此,江汉一带,至今人们还怀念她们,并修祠堂立于江边。十年之后,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二位女子伴昭王泛舟江上,嬉戏于水边。到晚春上巳节这天,人们都集中到祠堂前祭祀:有的拿来又甜又新鲜的水果,采来杜兰叶将其包好,沉入水中;有的用五彩线包,还把金属系在上面。这样一来,蛟龙就不会侵害她们的仙体了。由此,这个祠堂被称为“招祗之祠”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山居岁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居岁月》读后感1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由美国著名作家珍克雷赫德乔治写的书,书名叫《山居岁月》。这是一本写于几十年前的书,虽然经历了岁月的销蚀,但依旧光彩夺目;这也是一个通过文字得以保存的童年梦想,虽然经历了几代人生命的成长,但这本书依旧激情满怀。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来到克斯奇山,因为他要在这座神奇又危险的山里寻找曾祖父遗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在这无依无靠的生存中,山姆只有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对山姆而言,这不是一次短暂的旅行或露营,而是要像一棵树一样在这座山中长久地、独立地生存。
这本书的真实和艰辛如同吸铁石一般吸引着没有勇气和机会进入森林的我们。他教会了我们如何用打火石和钢片点燃火种,如何把木头削成渔钓在小溪中钓鱼,如何在没有鱼的时候寻找贻贝和山慈姑果腹,如何训练老鹰……当这些被人遗忘的技巧和方法再一次被人发现并被挖掘出来时,我们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早己和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离得如此遥远!我们甚至在破坏它!
夏去秋来,冬去春来。在四季的更迭和万物变迁中,山姆学会了谛听和凝视自然。清晨露珠从青草上的滴落声,夜晚猫头鹰的叫声,徘徊的鹿群,被冰雪覆盖的克斯奇山……这些不仅仅是动听的声音和美丽的景色,更像是克斯奇山这片荒野的呼吸与节奏。当山姆躺在他那温暖舒服的树洞小屋中静静感受着暴风雪肆虐世界的狂野时,他完全成为了这“交响曲”中的一个“音符”。
居住在舒适、安逸的大城市中的我们,不仅丧失了一种来自本能的生存意志,而且错过了无数个来自生命最深处的感动,所以,我们应该多去接触大自然,这样我们才会“了解”大自然。我们都知道,多读书、读好书能使人进步。读完《山居岁月》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学到好多知识。以后,我要多读书,把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应用到学习与生活中去,成为一个不断进步的人。
《山居岁月》读后感2在这个世界上,到野外生存是每一个男孩都有的梦想,《山居岁月》读书笔记700字。可是在野外的困难击退了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大自然,去征服大自然。但有这样一位男孩,他靠着仅有的一些必备工具(如小刀等),在森林里生活着,还建立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家。很多人以为他疯了,可是,他只不过是在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这个大胆的男孩叫山姆,《山居岁月》这本书的主人公。让我来讲讲他的故事吧。
山姆的野外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在变化着。有时,他到河里洗澡,有时,他带着“惊风”(猎鹰)出去散步,有时,他为自己做件衣服……此外,他还在树立建了一个屋子,与他的伙伴惊风生活着。是的,这样的生活正是男孩们所向往的。
但成功背后也要付出很多,读后感《《山居岁月》读书笔记700字》。别看这小小的书屋,它可是山姆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努力而打造出来的,虽然它很简陋,但它对于防备方面来说,却是天衣无缝的,绝不会被人发现。山姆身上穿的衣服,例如鹿皮上衣、裤子、内衣、手套、皮靴,它们都来自于森林里动物的皮毛。要将它们的皮处理成这样,在城市里需要的工夫都不少,更不要说在森林里了。看到这儿,我不仅感受到了山姆对大自然的喜爱,还感受到了他追求梦想的毅力。
“风雨过后是彩虹”,山姆终于打造到了他在森林里的“家”,他的心血结晶。在这时,山姆听到了一个坏消息,他的家,都要搬到这儿再建一个木屋。这也意味着他的山居岁月将画上圆满的句号了。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种对梦想追求的精神正是我们所缺的,这也正是为什么山姆一个人去野外的原因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它在通往成功之门的道路上激励着你,鞭策着你,是你走向成功。但同时,它也是一座致命的吊桥,稍不留神,你就会跌下去,让你与成功失之交臂。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追求梦想,相信梦想,不要让它离你而去。
《山居岁月》读后感3在这个充实,美妙寒假里,我读了国际大奖小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书。这是一套好书,一套可以让我们受益终生的书,读了这套书,使我对书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不再是简单枯燥无味的文字;透过那些文字,我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主人公;透过那些文字,我仿佛身临其境,亲身经历了小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在这套书里最令我觉得小主人公勇气可佳的那还是要数《山居岁月》这本书。
在现实生活中,到野外生存是每个男孩都有的梦想,可是困难又常常使人失去信心,没有勇气去面对大自然、征服大自然。
但有这样一个男孩,靠着仅有的一些小刀、打火石等工具,却在森林里生活,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家。很多人以为他疯了,可他认为不过是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已。这个大胆、勇气可佳的男孩叫山姆,是《山居岁月》这本书的主人公。
山姆的野外生活丰富多彩,他去河里洗澡,带着一只猎鹰“惊风”去外出散步,为自己做衣服……他建造了一间屋子,与他的伙伴惊风生活在一起。这自由自在的生活令人向往,但却充满了险恶与挑战。
成功总是付出很多,别看简陋的木屋一点也不惹人眼,其防备功能简直无懈可击,它是山姆经过好几个月的努力才精心建造起来的。山姆身上的穿着,包括上衣、裤子、内衣、手套、皮靴等,也都来取材于森林里动物的皮毛。这些皮毛制成衣物,在工厂中需要消毒、裁剪、缝合等好几道靠机器完成的流水线工序,而山姆竟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最简陋的工具——小刀、针线等,也制作得那么合体。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喜爱,还感受到他追求梦想的执着与毅力。
“风雨过后是彩虹”,山姆终于拥有他在森林里的“家”,这是他心血的结晶。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他的这种对梦想追求的`精神,正是我们一般人所缺乏的。每个人都有梦想,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固然它会给你激励和鞭策,使你走向成功。但是,它也像是一座吊桥,稍不留神就会跌下去,让你与成功失之交臂。
我们要追求梦想,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实现它,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山居岁月”!
《山居岁月》读后感4每一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梦想————拥抱大自然,征服大自然。当我看完《山居岁月》后,深深地喜爱上了书中独立聪明的主人公————山姆。
这本书主要讲了来自纽约的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他要到克斯奇山寻找曾祖父遗留下来葛博礼农场。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把斧头,一些打火石和钢片是他为出走准备的所有东西。从此,他开始了自己远离人群独自生活的山居岁月。
山姆,这个与我们年纪相差不多的男孩,不做温室里的花朵,而是历经风雨,做出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事,与我们这些身处都市里的男生相比,选择了不同的生活经历。他独自一人在森林里闯荡,我们却只是陪着爸爸妈妈逛超市;他训练了一只猎鹰伙伴————“惊风”,我们却只是抱着宠物小狗小猫逗弄;他亲自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我们更多时却常常只在书本中咬文嚼字,想象着自然的无限乐趣。这样的人生对比,真是让人汗颜啊。
书中有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山姆完成了自己的创造,悠闲地躺在他硕大无比的“洞巢”居室里,静静倾听着风雪肆虐世界,感受天地合一的美妙时,他的内心无比骄傲。他用自己的灵巧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洞天福地,怎么会不快乐如风呢?快乐一定是伴随着晶莹的汗珠,绝不是唾手而得的物质享受。
山姆坚强能干,永不放弃,有着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他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用森林里动物的皮毛制成的;他会用两根树枝和一小段绳子就能做出一个鱼钩;他会钓鱼、捕食兔子和鹿;他会分辨、采集植物,最后储存的食物居然够瞧吃两三个月!所以,成功从来不会是天下掉下来的一块香喷喷的馅饼,他只属于那些准备好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人。
我也是一个热爱自然的男孩,我想:如果我能从书中汲取足够的知识,在生活中培养自己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动手能力,我是不是可以实现用脚步量遍祖国大好河山这个愿望呢?
感谢《山居岁月》,感谢山姆,让我有了一个梦想。梦想是一座山,高高地矗立在那儿,等着我去攀登。
《山居岁月》读后感5在离群的岁月中,一个纽约男孩磁石一样的被山林吸引,在山中度过了一段陶渊明所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山居生活。
亲近自然,是人人常言而践者无多的一个理念。黄金周式的旅游,热热闹闹地去,热热闹闹地回,我不热衷。在我眼里,唯有热爱自然,感受自然——“像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潜身在潜身在碧绿的海底”而自得其乐,像山姆观池水漾波,听百鸟啁啾一样,才是亲近自然呵!
何谓充实?《山居岁月》中,山姆在山中抓贻贝、捕河虾、做果酱、制椒盐,其魅力引得我心随目动,向往如此美妙的山居生活。这样的生活淡泊而非无志,像梭罗一样,带着广博的使命,孤独、自由、简单,却乐此不疲。
现今的人每天都在奔波忙碌,追奢求华,工作节奏鼓点似的紧凑,那也是一种充实,但那种充实是机械的,是无趣的。虽然太白曾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但天天沉溺于斯,怎能不令人食之寡味,百无聊赖呢?可惜啊,他们已经忘却这个世界还有别样的生活方式,他们是难以体会到清净无求无争的那种山野之趣的。
为了图方便,我们时常依靠一些省事、省时、省力的代劳工具。而山姆呢?他在山中找回了“扒去城市外衣”的自己,当人们把祖先的生存技巧弃如鸡肋时,山姆却择而用之,“我进山时只有一把斧子、火刀火种、一捆线和四十美元。”显而易见,他以此为乐:挖草根、制鹿皮门、造树屋等等,不过度索取于自然,而学会适者生存,用双手开拓出一片奇迹。
走进《山居岁月》,走进山姆的山居生活,我才骤然惊觉我们与生养我们的大自然距离变得那么似近却远,我们在以为自己“得到”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在失去什么!
啊!山姆,在阅读《山居岁月》的同时,我深深佩服你那“奇异”的双手,向往着你那闲云野鹤的生活,向往着葛博礼家族的那一片土地。我深深地爱上了那深山野岭中的奇迹,幻想着某一天,也会有一方土地属于我。若有此时,在耕耘的同时,我一定会想到: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曾有一个男孩,他长于市,却居于野,沐于溪,憩于树,他是我一世的榜样!到那时候,我必将种树满山,让蓝天重归,让鸟兽繁衍,让我的足迹与大自然和谐融合!
离群之居非索然,我认为。
《山居岁月》读后感6“扶椅上的幸福逃逸。强烈推荐梅尔的新作!梅尔对艺术之都的普罗旺斯多了一份历史和文化的关怀。就着和风,艳阳,佐以葡萄美酒,坐在扶椅上,体味甜美的法南,迷人的异域风情,和普罗旺斯的山居岁月吧!”这是RebeccaJohnson对彼得·梅尔的作品的评价。曾任国际大广告公司主管的梅尔,从纽约都市中淡出,隐于普罗旺斯,享受生活的原味。
确实,一提到普罗旺斯,人们就会想起薰衣草和葡萄酒。薰衣草和葡萄酒已经成为了普罗旺斯的代表。但是,除了这两样,还有两个代表:大蒜和蜗牛。普罗旺斯人吃饭顿顿离不开大蒜。小到一碗鱼汤,大到豪华酒店里的美食,全都离不开大蒜。更有一些人,口袋里装有2~3瓣大蒜。干什么?怕蒜味不够浓,加蒜!
对于蜗牛,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只是一只只不足一块橡皮大小的小蜗牛。可谁想过,他们在普罗旺斯,可是一道美食!当然,我本人不太赞成吃蜗牛。
想想吧!在蓝天白云之下,这里的人们,在尽情跳舞的同时,品味美食,欣赏美景,是多么的惬意。这里有着清鲜的空气,梦幻般的蓝天,更有无限的美食。蒜味美奶滋,法式乳香菌拌百合,普罗旺斯鱼汤……这些都是普罗旺斯的美食。
我喜欢这本书。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置身于大片的薰衣草田,幻想喝着玫瑰红酒,在蓝天白云之下,闻着浓浓的花香,感到无比的惬意。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住在石头小屋里,闻着醉人的薰衣草香,偶尔奢侈的吃一片松露煎鹅肝。这是梅尔的解释。似乎在普罗旺斯,人人都应该这样对待生活。
普罗旺斯有一个很特别的活动:百人宴。就是在一个长桌上,摆满食物,全村人随便坐在桌子上,开怀大吃。
我喜欢普罗旺斯,喜欢那里的一切,包括薰衣草,酒,蒜味美奶滋,甚至是蜗牛!假如有一天我到了普罗旺斯,我一定会尝遍那里的美食!
《山居岁月》读后感7我爱看书,爸爸就常常买书给我看。最近,他送了我一本《山居岁月》。我读了《山居岁月》后,对主人公敬佩不已。他是多么独立的孩子啊!
有一次,他在悬崖上,看到鹰巢想把一只小鹰带走。母鹰回来了,攻击他。可是他丝毫没有退缩的想法,而是壮起胆子,从鹰巢里挑出一只最大的小鹰放进口袋里逃走了。看到这一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永远不会有的生活,那种挑战自然又融于自然的生活,让我心生向往。爸爸看我激动的样子,也忍不住和我一起看。看完这节,他宽慰我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你现在的生活虽然没有他那样自由和刺激,但是也充满乐趣和生机。我们要从他身上学习沉着、冷静、勇往直前的品德,不一定非得过这样的生活。”文中还有一节让我不能忘怀。主人公住在的那个树屋旁边出现了一个 陌生人,可他并没有赶走他,还热情地款待他。他和那个陌生人相处地很愉快,他跟那个陌生人一起做竹筏,一起做果酱,相处地其乐融融。他们还用树皮做成柳笛吹《年轻的航海家》。爸爸对此的评价是:“人人渴望他人的理解和认同,就让我们先理解他人吧!”我想爸爸到底是爸爸,能看到与我不一样的方面。这之后,每当我看到精彩章节就叫上爸爸再看一遍。
看完书,爸爸让我说说感受,我想了想说:“这个小男孩的生活跟我们比起来,简直是相差太远了。我们睡在这个温暖、平稳的屋子里,而他睡在那个木屋里。我们每天过着饭来张手的日子,而他肚子饿了还要自己捕猎动物弄来吃,而且可能捕不到东西,要饿肚子呢!我们应该学习这个男孩能吃苦,能自生自立的精神!”
爸爸微笑地点点头说:“看来你有收获。不过等你长大了,还会从书中看到更多内涵,希望你坚持看书,也学会思考,学会批注。”
我恍然大悟。
《山居岁月》读后感8以前的我遇到一点困难就会觉得很难,比如作文不会写了,有题目不会做了,就会想到放弃。但是当我看了《山居岁月》这本书,我便不这么想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纽约男孩山姆,在五月的一天离开了家,到克斯奇山寻找曾祖父留下来的葛博礼农场。
当时就连他爸爸都笑他觉得山姆第二天就会回来,但是山姆靠着自己带的那几个工具,竟然在大森林里立足了。
他刚开始的时候连生火都不会,还是一位老人教会了他。他最后还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样捕捉猎物,他自己做鱼钩来钓鱼,用陷阱捕捉兔子,雉鸡;再比如他怎样储存食物,他把一颗铁杉的树心给烧空,用来储存食物;他身上的衬衫,裤子还有鞋子,内衣都是他用动物的皮毛做的。
读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难道他就不孤独吗?当然不会,他有三个朋友,一个是猎鹰惊风,一个是孤单,寂寞的黄鼠狼男爵,还有一个就是胖胖的小浣熊杰西。
到了最后,他的爸爸把他所有的亲人都接到了森林里,从此他们一家都住到了森林里。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也想学习山姆独立自主的本领。在这之前我一直不会整理房间,全是由妈妈帮我收拾的,妈妈每次对着我的房间摇头叹气,我想想也是有点不好意思。于是,在暑假里,我自告奋勇,向妈妈提议,试着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我说这些的时候,妈妈从来没有过的赞赏的口吻说:“儿子,你真棒,你长大了”。我从叠被子开始学起,虽然刚开始有些困难,但是熟能生巧,最初的困难之事很快变成了举手之劳的小事,现在的我不但可以轻松地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我还向爸爸妈妈学习了拖地,洗碗,煮饭,连洗衣服这些我也能行了。
今后,我要像山姆一样,学会独立,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做一个勇敢,坚强的人。
《山居岁月》读后感9之前买了一本《山居岁月》送给一位朋友。购买实体书的同时赠送了一本英文版电子书,于是自己也就阅读一番。
在忙乱的都市生活当中,在冰冷坚硬的水泥森林当中,这样一本书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调剂,让人摆脱“久在樊笼里”的想法。
这是浪漫的山中生活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回归乡野之中,从一个跳脱的角度对于世界的重新思考,对于生存的再度审视。
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其实也无可奈何地被异化捆绑。
后面都不是正文了。是一个对整体状态的调整一般来说不建议只应该这样才能保证关系的正确。不是仅仅排列。整齐。嗯没有感的不是。贵阳都是有的。你说的什么话?嗯。这个比较可能是建议去明断。
之前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是。首先是进根据进一步的结果再。这是我做挂职。主要是影响美观也影响一个正确。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它不属于一个。属于额外而多余的。如果那么以后就不会来了。需要才会发放。很多人都是要个厨房,根本不买。你好你好你好。嗯。可以,通常三四天之内都是能来的。嗯,确认一下,如你好你好你好。可以期间是安全的,有做开水流。没有什么就不用特殊处理的。
嗯,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这个应该现在在厂子里。你不放心也可片儿。在这里面的不会马上来,在可以根据情况看。确定是否能够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修补?是才能排。间隙不会危害的。你好你好。什么大问题也不可能状态。是。目前是软的还是硬的包可以移动的,有可。能是嗯。需要比较长期没有什么容易的办法。并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儿原因是比较复杂能够得到结果。家那么也有一定的局势倾向不理比较多,不到繁食。
算不上5星推荐的一本书,不过在闲暇时也不妨一读。
咏竹诗
怀风枝转弱。防露影逾浓。既来丹穴凤。还作葛陂龙。(○《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五。《诗纪》百十。)
☆陆法和〈法和。不知何许人。隐於江陵百里洲。妙解神术。预见萌兆。再为梁元帝破贼。任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元帝败。入齐。文宣以为大都督荆州刺史、湘郡公。无病而终。〉谶诗二首 〖北史本传曰:法和书其所居屋壁而涂之。及剥落。有文二首。〗
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迭(北《齐书》作递。北史同。)代坐。(隋书五行志曰:时文宣帝享国十年而崩。废帝嗣立百馀日。用替厥位。孝昭即位一年而崩。此其效也。○北《齐书》陆法和传。北史陆法和传。隋书五行志。《诗纪》百十。)
一母生三天。两天共五年。(娄太後生三天子。自孝昭即位。至武成传位後主。共五年。○北《齐书》陆法和传。北史陆法和传。《诗纪》百十。)
☆卢询祖〈询祖。范阳涿人。有术学。文辞华美。与族人思道俱为北州人俊。历太子舍人、司徒记室卒。有集十卷。〉赵郡王配郑氏挽词 〖《诗纪》云。北史赵郡王睿。齐神武从子也。娶郑述祖女为妃。〗
君王盛海内。伉俪尽寰中。女仪掩郑国。嫔容映赵宫。春艳桃花林。秋度桂枝风。遂使丛台夜。明月满床空。(○北《齐书》卢询祖传。北史赵郡王睿传。《诗纪》百十。)
中妇织流黄
别人心已怨。愁空日复斜。然香望韩寿。磨镜待秦嘉。残丝愁绩烂。馀织恐缣(乐府作嫌。)赊。支机一片石。缓转独轮车。下帘还忆月。挑灯更惜花。似天河上景。春时织女家。(○《乐府诗集》三十五作陈卢询。《诗纪》百十作卢询。○《诗纪》另别卢询於询祖後。并注云。名见《颜氏家训》。曰范阳卢询。疑即卢询祖也。乐府作陈人。逯按。乐府盖误作陈脱去祖字。今姑列卢询祖下。)
☆裴让之〈让之。字士礼。河东间喜人。魏天平中。举秀才。还主客郎。历中书舍人、散骑常侍。齐受禅。封宜都县男。除清和太守。後被罪赐死。〉有所思
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殿转不能寐。徙(文苑误作徒。)倚独披衣。忄妻忄妻(文苑作凄凄。)晓风急。ㄙㄙ月光微。
室空常(文苑作当。)达旦。所思终不归。(○文苑英华二百二。《乐府诗集》十七。《诗纪》百十。)
从北征诗 沙漠胡尘起。关山烽燧惊。皇威奋武略。上将总神兵。高(文苑误作商。)台朔风驶。(《类聚》作驰。)绝野寒云生。匈奴定远近。壮士欲横行。(○《类聚》五十九。文苑英华二百九十九作送北征。《诗纪》百十。) 公馆讠燕酬南使徐陵诗
嵩山表京邑。钟岭对江津。方域殊风壤。分野各星辰。出境君图事。寻盟我恤邻。有才称竹箭。无用忝丝纶。列乐歌钟响。张旃玉帛陈。皇华徒(《初学记》作荣。文苑同。)受命。延(《初学记》作垂。文苑同。)誉本无因。韩宣将聘楚。申胥欲去秦。方期(《初学记》作当。文苑同。《诗纪》云。一作当。)饮河朔。翻属卧漳滨。礼酒盈三(文苑作三盈。)献。宾筵盛八珍。岁稔鸣铜雀。兵戢坐金人。云来朝起盖。日落晚摧(《类聚》作催。《初学记》、文苑作推。)轮。异国犹兄弟。相知无旧新。(○《类聚》五十三。《初学记》二十。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诗纪》百十。)
☆裴讷之〈讷之。字士言。让之弟。弱冠为平原公掌书记。文宣朝。累官至太子舍人。〉邺馆公燕诗
晋楚敦盟好。侨札(《类聚》误作礼。)同心赏。礼成樽俎陈。乐和金石响。朝云驾马进。晓日乘龙上。双阙表皇居。三台映仙掌。当阶篁筱密。约岸荷蕖长。束带尽欣娱。谁言骛归两。(○《类聚》五十三。文苑英华二百九十六作奉使至邺馆。《诗纪》百十。)
☆邢邵〈邵。字子才。河间郑(北《齐书》作邺。)人。仕魏为宣武帝挽郎。历奉朝请。著作佐郎。累迁中书侍郎、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尚书令侍中、黄门侍郎。北齐皇建中。出除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武成时。入为中书令。迁太常卿、兼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後授特进。有集三十卷。〉思公子 绮罗日减带。桃李无颜色。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乐府诗集》七十四。《诗纪》百十。) 三日华林园公宴诗
回銮自(岁时杂咏作首。)乐野。弭盖属瑶池。五丞(岁时杂咏误作水。)接光景。七友(《初学记》作反。岁时杂咏作度。文苑同。)树风仪。芳春时欲遽。览物惜将移。新萍已冒沼。馀花尚满枝。草滋径芜没。林长山蔽亏。芳(《类聚》作方。《初学记》同。)筵罗玉俎。激水漾金卮。歌声断以(岁时杂咏、文苑作且。《诗纪》云。一作且。)续舞袖合还离。(○《类聚》四。《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十六。文苑英华百七十二作北齐邢子才诗。《诗纪》百十。)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
年病从横(《初学记》作衡。)至。动息不自(《初学记》或作自不。)安。兼豆未能饱。重裘讵解寒。况乃冬之夜。霜气有馀酸。风音响北牖。月影度南端。灯光明且灭。华烛(文苑作烛花。)新复残。衰颜依候改。(文苑作晚。)壮志与时阑。体羸不尽带。发落强扶冠。夜景(文苑作行。)将欲近。夕息故无宽。忽有清风赠。辞义(文苑作气。)婉如兰。先言叹(文苑作难。注云。一作叹。)三友。(《初学记》作末。文苑云。一作末。)言惭一官。丽藻高郑卫。专学美齐韩。审谕(《初学记》作喻。文苑同。《诗纪》云。一作喻。)虽有属。笔削少能干。(《初学记》或作刊。《诗纪》云。一作刊。)高足自无限。积风良可抟。空想青门(《初学记》作云。)易。宁见赤松难。寄语东山道。高驾且(文苑作尚。注云。一作且。)盘桓。(○《初学记》三。又十二作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文苑英华百九十。《诗纪》百十。)
冬日伤志篇 昔时惰(《类聚》作堕。)游士。任性少矜裁。朝驱(《类聚》作驰。《诗纪》云。一作驰。)玛瑙勒。夕(《初学记》作暮。)衔熊耳杯。折花步(《类聚》作赠。《初学记》、文苑同。《诗纪》云。一作赠。)淇水。抚瑟望丛台。繁华夙昔改。衰病一时来。重以三冬月。愁云聚复开。天高日色浅。林劲鸟声(《类聚》作鸣。《初学记》、文苑同。)哀。终风激檐宇。馀雪满条枚。遨游昔宛洛。踟蹰今草莱。时事方去矣。抚己独伤怀。(《类聚》作怀哉。《初学记》、文苑同。文苑又注。《初学记》作伤怀。○《类聚》三、《初学记》三并作冬日伤志诗。文苑英华三百三十一。《诗纪》百十。)
七夕诗〖《诗纪》云。诗汇作宗懔者非。〗
盈盈河水侧。朝朝长叹息。不吝渐衰苦。波流讵可测。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带。回銮已沾轼。不见眼中人。谁堪机上织。愿逐青鸟去。暂因希羽翼。(○《类聚》四。《诗纪》百十。)
齐韦道逊晚春宴诗〖《诗纪》云。观题似韦道逊所作。文苑英华作邢邵。姑列于此。〗
日斜宾馆晚。风轻麦候初。檐喧巢幕燕。池跃戏莲鱼。石声随流响。桐影傍严疏。谁能千里外。独寄(文苑作倚。)八行书。(○文苑英华二百十四。《诗纪》百十。)
应召甘露诗
膏露且渐洽。凝液ユ旗。草木尽沾被。玉散复珠霏。谁谓穹昊远。道合若应机。(○《类聚》九十八。《诗纪》百十一。)
贺老人星诗
瑞动星光照。化穆月轮重。庶徵符祉。将以赞时雍。(○《类聚》一。《初学记》一。《诗纪》百十。) 诗
安得金仙术。两臆生羽翼。(○草堂诗笺三十三写怀诗注。)
☆郑公超〈公超。後主时为奉朝请。待诏文林馆。与祖等同撰《御览》。〉送庾羽骑抱诗 旧宅青山远。归路白云深。迟暮难为别。摇落更伤心。空城落日影。迥地浮云阴。送君自有泪。不假听猿吟。(○文苑英华二百六十六。《诗纪》百十。) ☆杨训训。後主时为通直散骑侍郎。待诏文林馆。同修《御览》。
群公高宴诗
中郎敷奏罢。司隶坐朝归。开筵引贵客。馔玉对春晖。尘起金吾骑。香逐令君衣。绿酒犀为宛。鸣琴宝作徽。寸阴良可惜。千金本易挥。(○《初学记》十四。《诗纪》百十。)
☆袁〈。字元明。陈郡人。梁司空昂之孙。萧庄时。以侍中奉贡至齐。及庄败。除琅邪王俨大将军谘议。入文林馆。迁太中大夫。〉从驾游山诗
天游(《初学记》作游天。文苑作从天。)响仙跸。春望动神衷。涧水含(《初学记》作合。)初溜。山花发早丛。(《初学记》误作聚。)玉舆明淑景。珠旗转瑞风。平原与上路。(《诗纪》云。一作洛。)佳气远葱葱。(○《初学记》十三。文苑英华百七十。《诗纪》百十。)
☆荀仲举〈仲举。字士高。颍川人。仕梁为南沙令。後至齐。入文林馆。出为义宁太守。〉铜雀台 高台秋色晚。直望(文苑作铜雀。注云。一作直置。又作直望。)已凄(文苑作凄。)然。况复归风便。松声入断(文苑作管。注云。一作断。)弦。泪逐梁尘下。心随团扇捐。谁堪三五夜。空树月光圆。(乐府作圜。○文苑英华二百四。《乐府诗集》三十一。《诗纪》百十。) ☆魏收〈收。字伯起。钜鹿下曲阳人。仕魏典起居注。俄兼中书舍人。与温子、邢子才齐名。世号三才。齐天保初。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後除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武平三年卒。有《後魏书》三十卷、集七十卷。〉美女篇二首
楚襄游梦去。陈思朝洛归。参差结旌旆。掩霭顿骖。变化看台曲。骇散属川沂。仍令赋神女。俄闻要ж妃。照梁何足艳。霞反奋飞。可言不可见。言是复言非。(○《乐府诗集》六十三。集六《诗纪》百十。)
□□□□□。我帝更朝衣。擅宠无论贱。入爱(乐府作忧。)不嫌微。智琼非俗物。罗敷本自稀。居然陋西子。定可比南威。新吴何为误。旧郑果难依。甘言诚易污。得失定因机。无憎药英妒。心赏易侵违。(○同上)永世乐
绮窗斜影入。上客酒须添。翠羽方开美。铅华汗不沾。关门今可下。落珥不相嫌。(○《乐府诗集》七十三。诗尼百十。)
棹歌行
雪溜添春浦。花水(文苑作木。)足新流。桃发武陵岸。柳拂武昌楼。(○文苑英华二百三。《乐府诗集》四十。《诗纪》百十。)
挟琴歌
春风宛转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白马金鞍去未返。红妆玉箸下成行。(○《乐府诗集》八十六。《诗纪》百十。)
後园宴乐诗
束马轻燕外。猎雉陋秦中。朝车转夜毂。仁旗指旦风。式宴临平圃。展卫写屠穹。积崖疑造化。导水逼神功。树静归烟合。帘疏返照通。一逢尧舜日。未假北山丛。(○文苑英华二百十四。《诗纪》百十。)
喜雨诗
霞晖染刻栋。础润上雕楹。神山千叶照。仙草百花荣。泻溜高齐响。添池曲岸平。滴下如珠落。波回类璧成。气调登万里。年和欣百灵。定知丹甑出。何须铜雀鸣。(○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百十。) 看柳上鹊诗
背(文苑误作皆。)岁心能识。登春巢自成。立枯随雨霁。依枝须月明。疑是凋笼出。当由抵玉惊。间关拂条软。回复振毛轻。何独离娄意。傍人但未听。(○《初学记》三十。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八。《诗纪》百十。) 晦日泛舟应诏诗 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睿赏芳(《御览》作方。)月(《类聚》作日。)色。宴言忘日暮。游(《御览》作犹。)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类聚》四。《初学记》四。古今岁时杂咏九。文苑英华百七十二。《御览》三十。《诗纪》百十。)
月下秋宴诗 此夕甘(《初学记》作具。)言宴。月照露方涂。(《初学记》作华浮。)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初学记》十四。文苑英华二百十四。《诗纪》百十。)
五日诗
麦凉殊未毕。蜩鸣早欲闻。暄林尚黄鸟。浮天已白云。辟兵书鬼字。神印题灵文。因想苍梧郡。兹日祀东(《初学记》作陈。文苑、万花谷同。)君。(○《初学记》四。文苑英华百五十七。万花谷後四。《诗纪》百十。)
庭柏诗
古松图偃盖。新柏写炉峰。凌寒翠不夺。迎暄绿更浓。茹叶轻沈体。咀实化衰容。将使中台麝。违山能见从。(○《初学记》二十八。文苑英华三百二十四。《诗纪》百十。)
蜡节诗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保所道。藉此慰中情。(○《初学记》四。《诗纪》百十。)
七月七日登舜山诗
述职无风政。复路阻山河。还思麾盖日。留谢此山阿。(○酉阳杂俎十二。)
论叙裴伯茂诗 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魏书裴伯茂传。)
大射赋诗 尺书徵建邺。折简召长安。(○北史魏收传。)
☆刘逖〈逖。字子长。彭城人。齐文襄以为永安公参军。武成时。迁散骑常侍。武平四年。与崔季舒等同诛。〉对雨诗
重轮宵犯毕。行雨旦浮空。细落疑含雾。(文苑作寒露。)斜飞觉带风。湿槐仍足绿。沾桃(文苑作莲。)更上红。无由似玄豹。纵意坐山中。(○《类聚》二。文苑英华百五十三。《诗纪》百十。) 秋朝野望诗
驻车凭险岸。飞盖历平湖。菊寒花稍发。莲秋叶渐枯。向浦低行雁。排空转噪乌。若将君共赏。何处减城隅。(○《类聚》二十八。《诗纪》百十。)
浴温汤泉诗〖《诗纪》云。声偶作剂邈诗。非也。〗 骊岫犹怀土。(《类聚》作玉。)新丰尚有家。神井堪消疹。(《类聚》作《疒尔》。《初学记》作厉。)温泉足荡邪。紫苔生石岸。黄沫(《初学记》作叶。文苑同。)拥金沙。振衣殊未已。翻能(《类聚》作然。)停使车。(○《类聚》九。《初学记》七作浴温汤。文苑英华百六十四作浴温汤。无作者名。《诗纪》百十。)
芸萱,中国内地女歌手。代表作:《如意娘》。
打开发烧天碟 《如意娘》,映入你眼帘的更是一张张俊秀灵巧的和一句句真诚而质朴的文字, 11 首原创歌词,也许也会带给你惊喜和诧异。
《如意娘》就是这样一个声音,一个传统的中国声音。歌者芸萱,一个典型的苏杭女子,一个典型的集东方古典美和现代美于一身的江南闺秀, 一个甜美、矜持、多才多艺的阳光姑娘, 她不仅仅拥有娇好娴静的容貌,她好学、有思想、灵敏聪慧。
天生一副甜美亮丽的嗓子还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说她是一个唱作全能的实力新秀一点都不夸张,我相信,听完《如意娘》,你定会被她的歌声和歌声里的情感所感动。
中国女声
感受发烧天碟 《如意娘》
春鸟,夏蝉,秋虫,冬雪,四时的造化亲切自然;月下箫,山涧泉,丛林松,水漾波,大自然所赐之天籁随缘随性。人处天地之间,秉自然之灵气,修高洁之雅德。
而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实为素德之修养。倾听是一种感应,可用耳朵,可用眼睛,可用心灵,耳听其音,眼摹其形,心会其意。有声必有其色,有色必有其韵,有韵必有其灵魂,因缘相生,无缘相灭。
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命,或与生俱来,或雅人赋予,或工匠造就,有生命则有灵魂,有灵魂就有人喜爱。喜爱则会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在于知遇知音,人与物之间在于呵护、在于顺性、在于相伴;交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触摸,一时相伴。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万物也是如此,菊花以陶渊明为知己,莲花以濂溪为知己,荔枝以杨贵妃为知己,香草以屈原为知己;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会知音;昭君出塞,琵琶铮铮流芳百世;华彦钧眼盲,却用一把二胡拉尽人间沧桑、诉尽人生冷暖。
读书品茶、弹琴听音,这是雅致,是风流风雅之士养心养德必不可少的静修之功;既然是静修,就必须用心,用心体会来自心灵的声音,用心感悟声音背后的情感,或悲伤,或喜悦,或激昂,或甜美,或柔媚,或阳刚 ---- 情之所至,心之所系。倾听养德,与君共享。
以上内容来自 -芸萱
其一:七律·安康情暖古金州
汉水汤汤流日影,安康情暖古金州。
巴山翠木秀林嶂,秦岭红枫艳露秋。
高速纵横书画卷,长江浩荡动螭虬。
沿途开阔神怡爽,此去成都壮志酬。
其二:釆桑子·陕南安康古金州
龙舟锣鼓冲天响,灿烂金州,浪漫银鸥,枢纽交通亮眼眸。
山清水秀安康美,花艳香稠,水漾波悠,奇异稀珍谁可俦?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安康盆地)居中,幅员在北纬31°42′~33°49′、东经108°01′~110°01′之间,下辖1区、9县。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被誉为“西安后花园”。
安康市面积23391平方千米,耕地289万公顷,2016年安康市常住人口2656万人。该地区为中国北亚热带动植物典型代表区,有羚牛、朱鹮、大熊猫、云豹、大鲵等珍稀动物。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蚕茧、油桐、生漆主产区。因境内土壤含硒元素丰富,又被誉为“中国硒谷”。随着西康高速、西康铁路(双线)全线贯通,安康全面融入西安2小时经济圈。
安康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精彩城市、中国新闻传播十强市、陕西最美绿色园林城市、陕西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安康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供北京”的光荣使命和政治责任。
建置沿革———
安康市在石器时代已有人类活动。
夏代,安康属于梁州;商、周时期,为庸国的封地,称为“上庸”;春秋战国时期为秦、楚、巴反复争夺之地。秦时,在此置汉中郡西城县,郡治西城。汉沿袭秦制,除西城县外,在此设长阳、长利、洵阳、钖县4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将汉中郡治迁至南郑县;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魏攻占汉中,分郡之东(即今安康地区)为西城郡。曹魏、西晋时期设魏兴郡,隶属荆州,辖7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得名“安康”,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南北朝时期安康先属南朝,后属北朝,州、郡、县改易升降错杂。 隋复设西城郡,属梁州,辖6县;唐设金州汉阴郡,属山南西道,下属县与隋基本相同。
宋设金州安康郡,辖6县;元降金州为散州,属兴元路,下辖洵阳、平利、石泉3个巡检司和汉阴县。
明代前期设金州,下设汉阴、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万历十一年(1583年),洪水淹没州城,遂于城南赵台山下筑新城,改金州为兴安州,原改属各县复归统辖。
清初仍设兴安州,顺治四年(1647年),州府迁回老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改设兴安府,下设安康、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6县。
中华民国(1911~1949)初年,行政建置于地方实行省、道、县三级。从1912年起,全国废除府、州、厅的名称,一律称县,县隶属于省。1913年复设汉阴县,新设岚皋县、宁陕县。1917年,因每省辖县过多,又在省下分设若干道,此时安康地区各县属陕西省汉中道。1922年,分平利县南部置镇坪县(治钟宝)。1933年废道,以省辖县,10县隶属于陕西省。1935年为行政方便,陕西省又在原兴安府范围内设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专署驻安康县城东大街,下辖10县:安康、洵阳、白河、平利、汉阴、石泉、紫阳、岚皋、镇坪、宁陕县。至此,安康地区的格局形成。
1934~1935年,旬阳县东北之圣架河、竹筒一带,曾是徐海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开创的鄂豫陕革命游击根据地的一部分。1948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旬阳东区,建立中共上关县委、县政府(治旬阳蜀河镇),以县境大棕溪、泥沟、羊山、洛河为一线为界,东部为解放区,西部仍为国民党洵阳县政府管辖。1948年8月至1949年5月,蜀河、双河一带是国共两党武装力量激烈争夺的地区。1949年5月,洵阳县民主政府在湖北省郧西县成立,7月13日,解放军由湖北西进,再次解放旬阳东区,8月10日,中共领导的洵阳县民主政府由郧西县移治蜀河。11月26日,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解放洵阳县城,县民主政府随之迁入县城,旬阳全境获得解放。
1946年8月27日,江汉军区同王树声率领的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一纵队在湖北省房县上龛会师后,成立鄂西军区和区党委,以平利、镇坪县和湖北省竹溪、竹山及房县一部分为第一军分区、中共第一地委,下设中共白竹平中心县委和县民主政府,辖平利、镇坪、白河、竹溪。
1949年5月,中共陕南区党委在湖北郧西县城关镇宣布组建镇坪县人民政府,配备干部17人,组成工作队,5月17日誓师西进,7月抵平利县秋坪区八角店,开展新解放区工作。
1949年5月12日,经中共中央中原局批准,中共安康地委、安康分区(今地区)专员公署在湖北省郧西县组建成立。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安康地区各县也在1949年和1950年初陆续获得解放。专署驻安康县城关镇东大街。
建国以后,安康分区专员公署隶属陕西省,并在安康城关镇设安康市,市隶属专署领导。1954年4月撤销安康市,改为城关区,回归安康县。1958年12月,撤销岚皋县并入安康县;撤销汉阴、宁陕县建置,并入石泉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建制,各归旧址。同期,镇坪并入平利县,亦于1961年恢复原建置。同期,尽管地区内部行政区划有变,但总的辖区和面积未变。
1967~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安康地区各县相继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安康专署成立安康地区革命委员会。1969年专署仍恢复安康地区行政公署,各县亦在此时恢复县人民政府。1983年7月31日,安康地区沿汉江各县均遭特大洪水袭击,安康县老城区遭灭顶之灾。洪灾过后,国务院和省政府拨款重建安康,行署亦在安康新城黄土梁下建起新的办公楼院,1988年行署由安康老城迁入现址。1988年9月14日,安康县更名为安康市。至此,安康地区辖1市9县。
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设安康市人民政府,市政府驻地安康市汉滨区。
截至2017年,安康市辖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平利县、镇坪县、旬阳县、白河县1区9县。
位置境域———
安康市地处祖国内陆腹地,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南依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东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县接壤,东南与湖北省的竹溪县、竹山县毗邻,南接重庆市的巫溪县,西南与重庆市的城口县、四川省的万源市相接,西与汉中市的镇巴县、西乡县、洋县相连,西北与汉中市的佛坪县、西安市的周至县为邻,北与西安市的户县、长安区接壤,东北与商洛市的柞水县、镇安县毗连。
安康总面积23529平方公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501公里,南北最大距离2362公里。其中陆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总面积380094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91478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99%,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地形地貌———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陆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安康以汉江为界,分为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以汉水—池河—月河—汉水为秦岭和大巴山的分界,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在本市土地面积中,大巴山约占60%,秦岭约占40%;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白河县与湖北省交界的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主脊横亘于北,一般海拔2500米左右;大巴山主梁蜿蜒于南,一般海拔2400米左右;凤凰山自西向东延伸于汉江谷地和月河川道之间,形成“三山夹两川”地势轮廓,汉江谷地平均海拔370米左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秦岭的东梁、平梁河、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龙山、凤凰山、笔架山。境内最高点镇坪牛头店红星村,海拔2912米,最低点白河县汉江出境处右岸,海拔1686米。
气候———
安康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其特点是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多雨多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5℃~17℃,1月平均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164℃(1991年12月28日宁陕);7月平均气温22℃~26℃,极端最高气温426℃(1962年7月14日白河县)。最低月均气温35℃(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69℃(1967年8月)。全市平均气温年较差22℃~248℃,最大日较差368℃(1969年4月镇坪)。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气温的地理分布差异大。川道丘陵区一般为15~16℃,秦巴中高山区为12~13℃。生长期年平均290天,无霜期年平均253天,最长达280天,最短为21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10小时,年总辐射1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20天(一般为2月10日~次年12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050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94天,最多达145天(1974年),最少为68天(197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240毫米(200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50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
土地资源——-
安康总面积23534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2313044平方公里,占98%;水域3986平方公里,占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其中耕地总面积380094公顷,常用耕地面积191478公顷,林地1658496公顷,森林覆盖率565%,荒山荒地91691公顷,水域面积39861公顷。
矿产资源:安康市探明和发现的矿产资源有65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其中在陕西和中国位居前列的矿产有金矿、汞矿、毒重石、瓦板岩、重晶石、锑矿、锌矿、天然珍稀矿泉水等。[21]除此以外,安康市水泥用灰岩探明28处,储量24407万吨;金红石发现两处,探明储量75万吨;硫铁矿探明5处,其中平利凤凰尖硫铁矿储量3348万吨,伴生钴4141吨;钛磁铁矿探明多处,储量约4亿吨;滑石、雄黄、钼矿、玻璃用石英、饰面大理岩、绿松石、石煤等矿产均有探明储量。
人口民族:建国后,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安康市人口增长较快。
到1960年安康市人口增长到18666万人,净增人口3991万人;到1970年安康市人口增长到22573万人,十年间净增人口3907万人;到1980年安康人口增长到25993万人,十年净增人口342万人;到1990年底安康人口增长到28434万人,十年净增人口2441万人。从1949年到1990年的41年间,安康净增人口13759万人,年增长率为229%。
据《安康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安康市常住人口为262990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66566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5762人,下降134%,年平均下降013%。
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常住人口2661万人,较2016年增加0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589万人,占473%;乡村人口14021万人,占527%。全年人口出生率1010‰,死亡率718‰,自然增长率292‰。截至2017年末,安康市全市户籍人口30502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059万人。其中:男性16300万人,女性14202万人。
民族:安康市是少数民族杂居区。全市有23个民族。截止2014年底,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6420万人,出生率为996‰,自增率为272‰。总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人口的99%,少数民族有回族、满族、蒙古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藏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白族、黎族、畲族、东乡族、纳西族、锡伯族、京族、普米族、俄罗斯族、土族、傈僳族等22个,人口约284万余人(2007年),占全市总人口约09%,居陕西省第二位。在22个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约275万人,满族300余人,蒙古族200余人,其他少数民族一般在百余人左右,有的人数很少,甚至仅有几人。少数民族在全市10个县区均有分布。其中汉滨区约14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60%,宁陕、紫阳、旬阳少数民族较多,均占10%左右。有少数民族聚居乡1个(占居民人口总数30%以上),即宁陕县江口回族乡;街道办事处1个,即汉滨区老城办事处。
宗教:安康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信教群众近10万人,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之一。史料记载,唐代传入佛教,宋代盛行道教,元代传入伊斯兰教,清朝光绪年间传入天主教、基督教。
佛教:佛教南北朝时期传入安康,主要的佛教寺院有:万春寺、双溪寺、天圣寺、新罗寺、白云寺、龙兴寺、金堂寺、普渡庵等;安康佛教文化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始建于初唐的安康佛教四大丛林新罗寺、万春寺、天圣寺、双溪寺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陕南佛教禅宗著名的寺院。
道教:安康是中国道教主要发祥地之一。现存的主要道场有:擂鼓台的真武殿、安康城的东药王殿、西药王殿、香溪洞的玉皇殿等。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元朝初期与回族穆斯林迁居安康同步传入安康,在穆斯林群众聚居区有元、明、清建筑风格清真寺十多座,主要有:安康城内清真寺、静宁南寺、清真北寺、清真东寺、清真西寺、清真中寺、清真兴文寺、旬阳蜀河清真寺等。
天主教:天主教于清光绪十六年传入安康,安康城内较有名的教堂是安康金银巷的天主教堂。
基督教:基督教于光绪二十四年传入安康,主要有安康城区西关的福音堂。
历史文化———
汉水文化:汉水,又称汉江,是汉文化的直接发祥地。地处汉水中游的安康,居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秦陇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接壤处,特殊的地域赋予了安康极具个性的奇丽文化的同时,又使这块文化更富多元性和包容性。汉水(安康)文化从发蒙阶段就和华夏文明同步发展。“抟土作人”的人类始祖女娲,四五千年前就为今安康市平利县留下了有关赫赫功绩的传说。千秋传颂的帝舜,在安康更是有着直接的遗迹传说。深厚的汉水文化孕育出了诸多文化巨人,如锡光、怀让、王戎、沈尹默、瘳谦伍等。
汉剧:安康是汉剧的重要发祥地,汉剧对中华戏曲和地域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考证,安康汉剧二黄是汉剧皮黄腔系的根本源头,汉剧尽管在各地传承发展中有所创新,但其最主要的声腔基础仍以安康汉剧二黄为主。汉剧是汉水文化的重要标志。汉水文化融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于一体,既有以紫阳、旬阳为代表的民歌,更有以汉剧、道情为标志的戏曲。汉水、汉剧、汉文化是安康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汉调二黄和紫阳民歌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康节庆———
汉阴油菜花节:每年3月下旬,在安康汉阴会举办“汉阴油菜花节”。此时陕南汉阴早已是花的海洋,境内月河川道齐齐盛开的数十万亩油菜花,与远山近岭的桃花、李花及山野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春的画面。汉阴从2006年起开始举办油菜花节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于2007年被中国产业年会评定为“中国十大花卉节庆”。
安康龙舟节:每年五月份,各地都在为端午节举办各式活动,在安康也是一样。这个时期,安康会举办龙舟节,并且融合民间的多项传统,增设“民歌大赛”“抢鸭子”等项目,整个城市节日气氛浓厚,热闹非凡。
饮食文化———
蒸面:蒸面是安康风味小吃一绝,它和“羊肉泡”已成为当地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以面粉为主料,添加少许食盐用水和成面浆,将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铁制或铝制圆蒸面锣里,放入在大口铁锅水里蒸,数分钟后,一圆型、清黄、柔软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浇上酱油、醋、蒜泥、芝麻酱、油泼辣子即可食用。
安康蒸面:早在建国初期,安康的蒸面就以鼓楼街西面的“麻素福”、大北街的“刘银娃”闻名。他们蒸的面软硬适度,佐料讲究,味道独特。特别是“麻素福”自有磨房,自提细箩白面,生意很红火。在经历几十年变化后,安康又重新涌现出一批受人欢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东关的“马家”、城关南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关的“兰家”、新城北门口“焦家”及培新街“谭记”等。
八大件:安康“八大件”是安康饮食风俗最正宗的代表,是安康酒席桌上一种菜肴组合的名称。在安康,“八大件”被用来招待非常尊贵的客人,或者家中有大喜事,主人才认真地备上“八大件”与亲朋分享并酬谢乡亲,只有过大年的时候是个例外,安康的家家户户招待客人一律上“八大件”。在安康,吃“八大件”讲究极大。
“八大件”菜品中分为凉菜和热菜两大类,凉菜亦为下酒菜,上席正中必须放叶青的菠菜,左右两边分别为卤猪耳朵和酱香牛肉,左边正中为炝菜,右边正中为卤魔芋,下边正中一定是莲藕,一边为白河变蛋,一边为酸辣鸡胗。一定要按上青下白,四角为荤四边为素菜的摆法。
旅游———
安康素有“秦巴万宝山”、“中药材摇篮”和“天然生物基金库”的美誉。周边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汉江横贯其中,三峡,东承湖北道教圣地武当山及神龙架自然保护区,西邻汉中三国遗址,是连结国家规划的“西安——三峡——张家界”绿色生态旅游长廊中的重要驿站,又是陕西绿色生态旅游的品牌。安康是秦巴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北亚热带季风地区的一部分,也是陕西省水、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历史遗迹遍布全境,有古遗迹、古窟寺、摩崖石刻及近代文物遗址650余处,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寺、上许家台南宋古墓、庙、观、堂集中于安康市区,折射着安康灿烂的文化底蕴。
著名景点———
安康市已查明景区32处,景点7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南宫山国家森林公园、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千家坪国家森林公园、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多处(擂鼓台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化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安康水电站等),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现已开发的景区景点29处。
其他名胜有:汉江、中华太极城、瀛湖、香溪洞、天柱山、巴山秋池、子午栈道、龙王山、旬阳县博物馆、文峰塔、吕河千里荷塘等。
20201015
感受发烧天碟 《如意娘》
春鸟,夏蝉,秋虫,冬雪,四时的造化亲切自然;月下箫,山涧泉,丛林松,水漾波,大自然所赐之天籁随缘随性。人处天地之间,秉自然之灵气,修高洁之雅德。而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实为素德之修养。倾听是一种感应,可用耳朵,可用眼睛,可用心灵,耳听其音,眼摹其形,心会其意。有声必有其色,有色必有其韵,有韵必有其灵魂,因缘相生,无缘相灭。
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命,或与生俱来,或雅人赋予,或工匠造就,有生命则有灵魂,有灵魂就有人喜爱。喜爱则会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在于知遇知音,人与物之间在于呵护、在于顺性、在于相伴;交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触摸,一时相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万物也是如此,菊花以陶渊明为知己,莲花以濂溪为知己,荔枝以杨贵妃为知己,香草以屈原为知己;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会知音;昭君出塞,琵琶铮铮流芳百世;华彦钧眼盲,却用一把二胡拉尽人间沧桑、诉尽人生冷暖。
读书品茶、弹琴听音,这是雅致,是风流风雅之士养心养德必不可少的静修之功;既然是静修,就必须用心,用心体会来自心灵的声音,用心感悟声音背后的情感,或悲伤,或喜悦,或激昂,或甜美,或柔媚,或阳刚 ---- 情之所至,心之所系。倾听养德,与君共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