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对王霜的评价是:抛开性别带来的先天性不足,从技术和意识角度来讲,王霜就是中国的梅西,基本功扎实,有速度,有爆发力,球商高,更关键的是,面对对手不畏手畏脚,敢做动作。
北京时间8月3日,巴黎圣日耳曼官方宣布,中国女足核心王霜正式加盟,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新赛季她将身披28号球衣。
王霜在微博上写道: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球迷们,我很荣幸能成为巴黎圣日耳曼的一名球员。能加入到这样一家国际豪门俱乐部,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需要做更多更多的努力让自己变的强大,更加国际化,让俱乐部相信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也让所有帮助安排支持一切的朋友们感到快乐,不去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网络上,王霜因为超高颜值,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踢球天赋和水平—12岁进国少,15岁进国青,18岁入选国家队,是韩国K联赛史上最年轻的球员。
王霜在微博上写道: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球迷们,我很荣幸能成为巴黎圣日耳曼的一名球员。能加入到这样一家国际豪门俱乐部,也意味着从现在开始,我需要做更多更多的努力让自己变的强大,更加国际化,让俱乐部相信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也让所有帮助安排支持一切的朋友们感到快乐,不去辜负你们的期望。
在网络上,王霜因为超高颜值,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但更重要的是,她的踢球天赋和水平12岁进国少,15岁进国青,18岁入选国家队,是韩国K联赛史上最年轻的球员。
只要是看过昨天那场中韩女足决战的人,心里应该都清楚:单论两支球队的表现,韩国队才是那支更应该取得胜利的队伍。中国队能够最后笑着离开球场,除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王霜的个人闪光。
众口一词
输了团队赢在个人
在这个问题上,站在我们对面的韩国媒体说话更直截了当: “韩国女足只是输给了王霜。” 这句话固然可以理解为是不服气,也可以看做是对王霜个人能力的褒奖、以及对球星个人作用的认可—— 一支十一人的队伍,能够输给一个人,怎么说都是因为这个人太厉害了嘛!
我们的球迷也是这样认为的。赛后各大足球论坛对这场比赛的基调近乎统一: 王霜天神下凡,但中国女足打得并不好,需要好好总结、努力提高。
以上这几位的评论基本上可以概括大多数球迷的意见了: 王霜在这场关键战役中展示出来的个人能力已经明显超出了场上其他人,说是中国队大腿没有任何人会质疑。
国内媒体则相对温和。新华社在对女足拼搏精神大加赞赏之际,也没有忘了点出比赛过程的不如意: “必须承认,这是一场过程不算完美的决战,中国队也暴露出不少技战术问题。”
正本清源
应当重视球星价值
不得不说,这样“输了团队赢了个人”的结果是颇具讽刺意味的。长久以来,我国足球界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团队和个人矛盾尖锐化的问题。 一部分教练员认为足球就是一项团队运动,个人要绝对服从团队,团队纪律高于一切,不应当有超出团队纪律之外的个人发挥。
在中国足球的 历史 实践中,不乏天赋过人的球星被要求改变个人特点以符合整体需要的例子——然后,就是现在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局面: 中超各队的进攻基本全靠外援,射手榜前列难见本土球员身影。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开始蔓延到女超联赛中,不少强队纷纷依靠“洋枪”打天下。
诚然,团队和个人的确是足球运动中的一对矛盾,但与国内足球片面夸大其冲突面不同,世界足球先进国家却能在矛盾对立中寻求统一,追求团体和个人的完美融合。 以团队寻求整体控制,以个人发挥寻求打破节奏和单点爆破。
就比如巴塞罗那曾拥有哈维和伊涅斯塔缔造的传控体系,也需要梅西这样的超强个体摧城拔寨;整体足球最典型的代表德国队,也从未缺少过个人能力和天赋极其突出的天才。即使是在亚洲,团队足球打得比中国队更好的韩国和日本,也产生了孙兴慜、中村俊辅这样以个人能力著称的球星,并以团体和个人能力的结合屡屡冲破亚洲球队的上限。
喜的是,从王霜的例子看,中国足球并不缺少天才球星;悲的是,中国足球的天才们还在面对“要团队还是要个人”这样的单选题,即使靠天才发力挽救了团队,功劳也还是要记在团队上——这当然也是事实,但都到了这份上了,夸一句“球星威武”,能怎么了?
侃球吧是“湖报 体育 ”开设的互动栏目,欢迎广大球迷来稿,我们将择优在“湖报 体育 ”公众号或官方微博上刊发。
图/新华社
1月30日,中国女足将在亚洲杯1/4决赛中对阵越南女足。
在此前的小组赛中,中国女足先后以4比0战胜了中国台北省队;接着又以7比0狂胜伊朗队——其中,队中的“亚洲足球**”王霜一人独进4球,另外还有1个助攻,显然,王霜依然是中国女足队中的头号球星。
1月29日,在对阵越南女足的赛前,主帅水庆霞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在被问到王霜的表现和作用时,她称:王霜是个很有特点的球员,最大的优点是敢于在场上表现自己。
同时,水庆霞也像其前任贾秀全一样,谈到了球星与整体的关系,但水指导却是如此说的:
“但我认为全队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在里面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我想王霜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应该说也是全队共同的努力。我希望中国女足有更多的王霜,不一定是要和她有同样的特点,但应该更自信,勇于在场上展现自己。”
或许,很多人仍会记得贾秀全作为中国女足主帅时,他那句评论王霜与球队关系的“金句”:“王霜在下半时的表现,你们也看到了,还用我说吗?我要的是团队,而不是某个球星!”
显然,对比一下前后两任中国女足主帅对同一问题的理解与回答,不得不说,二人的情商,便高下立判了吧?
事实上,哪怕是一位普通球迷,也能比较好理解“球星与球队”的关系:
首先,足球是一个集体项目,当然是要团队第一了!没有团队这个整体的配合与融合,哪怕球星济济,也很难取得成功。
其次,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之前提下,并不能就此否定球星的作用!否则,世界上也就没有了贝利、马拉多纳;大罗、小罗;梅西、C罗等这样的巨星,在团队中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了。
但显然,贾秀全的观点和表达,就是将球队与球星完全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样的想法,要么是球商有问题,要么就是智商与情商太低,或者,就是有某种情绪在其中了吧?
而水庆霞指导显然首先强调了集体的重要性,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能因为球队中有了球星级的王霜,就只肯定其个人作用,显然,没有队友和团队的共同作用,王霜哪怕强如梅西或C罗,对中国女足的团队也难起到良好作用。
但是,水庆霞显然也没有走贾秀全那种公开、刻意“打压”王霜的表达之路——作为一名主帅,公开指责其队中的头号球星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这在世界足坛的教练中,也是极为罕见的,最起码,这对王霜的心态,一定会产生很负面的影响。
像王霜本人最近接受采访时,对于贾秀全带队的中国足球在东京奥运会上的表现,也首次称:这不是中国女足真实水平的体现,对三场小组赛丢17球的最差奥运表现,王霜公开表示了不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