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井茶的功效与作用:
(1)利尿解乏
龙井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2)减肥作用
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3)助消化
龙井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4)延缓衰老
龙井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从而起到抗氧化,抵抗衰老的功效。
(5)振奋精神
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6)抑制动脉硬化
龙井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2、饮用方法:
(1)投茶。投入3克左右嫩芽的龙井于玻璃杯中。
(2)洗茶。往杯中注入80-90度开水,茶水比例约1/3,摇动后,快速洗去第一泡茶汤。
(3)注水冲泡。再往杯中注入80-90度开水,约7分满,待茶叶吸水舒张。
(4)品饮。浸泡3-5分钟,即可品饮香醇嫩芽香,可冲泡4次以上。
龙井茶的泡法分为三种,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先倒入85°的开水后放入龙井茶,等一段时间,茶叶逐渐下沉,茶汤逐渐出现颜色即可,切不可用100°的开水冲泡,否则影响茶叶的口感。上投法:先在玻璃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等一段时间,看茶叶吸水后一片一片慢慢下沉,等到汤色明绿的时候说明泡的差不多了即可以饮用。
中投法:首先在玻璃杯中倒入适温的开水,差不多到杯子的三分之一处,然后放入适量的茶叶,等到茶叶舒展到差不多的程度时往玻璃杯中加满开水即可。
下投法:该方法采用瓷盖杯来进行冲泡,首先在杯中倒入适量的开水进行温杯,然后将水倒掉,在瓷杯中倒入适量的茶叶,加入少量的开水,待茶叶展开时,然后往杯中倒入开水,等到差不多汤色明绿后即可。
龙井茶特点
龙井茶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早,二嫩,三勤。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龙井茶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勤是指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
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机制龙井茶,当前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1、备茶:要泡出一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龙井茶。首先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优质的龙井茶,即干茶色泽要绿中显黄,外形要扁平,挺直,光滑,匀整,无茶末碎片,香气要清香,且带有嫩栗香或高火香。
2、备茶具茶具以小巧,精制为上,使其与龙井茶的名贵相匹配,并以洁净透明度高为好,目前选用较多的是,无花直筒的玻璃杯或白瓷盖碗。而且,在冲泡过程中不加盖:一是因为原料细嫩;二是可以让香气充分的发挥。
3、择水:水为茶之母,水质最能直接地影响着茶汤的品质。冲泡龙井茶的水质要好,以清纯甘冽低硬度的纯净水或山泉水为佳,相比用自来水泡的,滋味更醇正,还会增加茶汤的甜度,甚至汤水的厚度。若选用自来水,需静置24小时,以使氯气挥发掉。
4、水温:冲泡西湖龙井,水老水嫩都是大忌。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且不可鼎沸。更不可使用反复煮开的水,反复煮开的水硬度高,不宜泡茶。西湖龙井茶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嫩的,用85-95℃的水温为宜。用这样不温不火,恰到好处的水温,泡出的龙井茶色香味形俱全。
5、烫杯:用沸水冲淋茶具,一是洁净茶具;二是提升茶具的温度。目的是,为了不让冷的杯子,在正式冲泡的时候,吸收水的热量而影响泡茶的质量,且能使茶叶的香气最大限度地得到激发。万物都遵循热胀冷缩的效应,茶具也怕冷,特别是冬天,忽将滚烫的开水冲入,就会产生巨大的温差,茶具也容易被惊破。
6、茶叶的用量:茶叶的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的大小,茶叶的种类和个人的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龙井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比60,这样冲泡出来的龙井茶浓淡适中,口感鲜醇,滋味更佳。茶叶的用量,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7、浸润泡:将水温90℃左右的矿泉水或纯净水沿着杯壁注入,约四分之一处,用来浸润杯中茶叶,随即稍加晃动,提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数圈。目的在于使杯中的茶叶浸润,便于继续冲泡时,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能尽快的浸出,茶叶也不会因一时难以浸透,而浮在茶汤的表面。
8、正泡:龙井茶经浸润泡后,就进行正泡。采用单边定点注水,注水时,壶嘴低就,只朝玻璃杯或盖碗边缘一个固定的点注水,注水至杯沿一厘米至二厘米处即可。西湖龙井在冲泡过程中,茶叶会慢慢的舒展,或似春笋,或为麦粒,或如雀舌,或如兰花。与此同时,茶叶在浸润过程中,还会因受重力的作用,产生动感,从上部缓缓往下沉。茶汤也会由淡到浓,颜色也会由无色到绿色。续水的时候采用留根法,就是,无论用玻璃杯或是盖碗,品饮的时候不要完全喝净,要留三分之一的茶汤;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让连续几泡茶汤的浓度,保持一致。
9、品饮:茶叶的制作工艺会影响到口感,杀青的力度大,茶汤就较醇和;杀青的力度浅,茶汤就会清香高远。优质的西湖龙井,汤色碧绿或呈青**,滋味鲜爽,甘醇,入口回甘生津,让人回味无穷。龙井茶大多可冲泡三次,以第二次的色香味形最佳;初品时会感觉清淡,需细细体会,慢慢领悟,切不可囫囵吞枣,非下功夫不能领略其香味的特点。
1、采摘:气温低,茶芽冒出来很谨慎,而采摘基本也要等到芽长到2CM以上。一来不同茶地冒芽的时间有先后,先出芽者占了天时,也占了西湖本地产量尚少的先机,二来明前之头采向来也是奇货可居,大范围内的产量也是不多。采茶工多是把茶篓系于腰间。
2、晾摊:采摘过程中茶叶被采进茶篓里,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茶叶积压在一起,难免产生潮气,特别是早间的茶。晾摊一来是为了蒸发些潮气,二来也是为了后期定型炒制时茶叶内在水分的少许挥发,便于原来全手工炒制时比较好压一些。这个过程不能阳光直晒,否则茶叶会有点老黄。
3、机器翻炒:当年龙井的金贵也包含了这种血与汗的交融,茶村里哪双手不是老茧横生,被烫出的手泡里都能再长个水泡。现在劳动人民发明了炒茶机器了,其实还挺先进,基本上可以说已经实现全自动,而且炒制的型来说也是非常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