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几种常见的有毒蜜粉源植物:
1 博落回 [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r](附图)
博落回为**科(Papave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号筒杆,黄薄荷。分布于低山、丘陵、山坡、草地、林缘或撂荒地;我国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等省均有分布。博落回花期6~7月。
博落回主要成分有延胡索素丙、类白屈菜碱、白屈菜碱、血根碱等,蜂蜜和花粉,对蜜蜂和人有剧毒。
2 藜芦(Veratrum nigrum L)
藜芦为百合科(Lill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俗名:大芦蔡,老旱葱,黑蔡芦。分布于林缘、山坡、草甸,通常成片生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林区,河北、山东、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等省区也有。
据《山东经济植物》,藜芦茎、根及全草含多种甾体生物碱1%~2%,其中有藜芦碱、原葫芦碱、伪藜芦碱、红葫芦碱、计莫林碱、白屈菜酸等。
藜芦花期,小兴安岭林区6月中旬。蜜粉丰富,蜜蜂采食后抽搐、痉挛,有的不及返巢便死于花下。既毒采集蜂,也毒幼虫和蜂王,使群势急剧下降而造成松树蜜减产。
3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喜树为紫树科(Nyssaceae)落叶乔木。俗名:旱莲木,千仗树。多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流两岸、山坡、谷地、庭园、路旁土壤肥沃湿润处。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
喜树含喜树碱和其他成分。喜树花期,浙江温州7~8月。蜜粉有毒,蜜蜂采食头几天蜂群无明显变化,12天后,中毒幼蜂遍地爬行,幼虫和蜂王也开始死亡,群势急剧下降,危害极为严重。
4 苦皮藤 (Celastrus angulatus Maxim)
苦皮藤为卫矛科(celastraceae)藤本灌木。俗名:苦树皮,棱枝南蛇藤,马断肠。苦皮藤生于海拔400~3600米的山地疏林、灌丛中的湿润处,常和白刺花等混生。
分布于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省。苦皮藤花期,秦岭山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正是白刺花(Sophora vleiifolia Hance)蜜源尾期。花粉浅灰色,数量较多;花蜜水白透明,质地浓稠,有毒。蜜蜂采食后腹部胀大,身体痉挛,尾部变黑,吻伸出呈钩状死亡。幼蜂食用这种乳糜也死,使群势骤降。
5 茶(Camellia sinensis)和油茶(Camellla 01elfera Abel)
种植面积较大,我国多数地区均有分布。开花期10~12月,花期50~60天。开花就泌蜜,蜜、粉均丰富。开花泌蜜受低温、寒潮和霜冻影响。
茶(Camellia sinensis)
油茶(Camellla 01elfera Abel)
油茶为山茶科(Theaceae)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俗名:茶子树,建茶。油茶喜温暖湿润气候,适酸性土壤,平原、山地、丘陵均宜。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据分析,每100克花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568克、棉子糖70克、水苏糖84克、茶碱207克、生物碱84克。据报道,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中含有生物碱和寡糖、半乳糖等多糖类引起的。但油茶和茶花蜜对人无毒。
油茶花期10~12月。蜜粉极丰富,蜜蜂采食后烂子、死蜂,危害严重。尤其是干旱年份较严重,但不一定每年都有发生。在同样条件下,意蜂比中蜂严重。
6 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Lour)Harms]
八角枫为八角枫科(Alanqiaceae)灌木或小乔木。俗名:包子树。八角枫生于溪边、旷野及山坡阴湿的杂木林中。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流域各省。八角枫花期6~7月。
八角枫含有八角枫京、八角枫酰胺、八角枫辛、八角枫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蜜蜂有毒。
7 羊踯躅 (Rhododendron mo11e GDon)
羊踯躅为杜鹃花科(Ericaceae)灌木。俗名:闹羊花,黄杜鹃,老虎花。羊踯躅喜酸性土壤,多生于山坡、石缝和灌丛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省区。羊踯躅花期4~5月。
羊踯躅含勤、梫木毒素、杜鹃花素和石楠素等,花蜜和花粉有毒,对蜜蜂有危害。
8 曼陀罗 (Datura stramonium L)
曼陀罗为茄科(Solanaceae)直立草本。俗名:醉心草,狗核桃。曼陀罗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溪边,在海拔1900~2500米处较多。通常栽培于庭园。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南等地。曼陀罗花期6~10月。
曼陀罗含有莨菪碱、阿托品、东莨菪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蜂有毒。
9 乌头(Aconltum carmichaeli Debx)
乌头为毛茛科(Ranunculaceae)多年生草本。俗名:草乌,老乌。乌头生于山坡、林缘、草地、沟边、路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以南各地。乌头花期7~9月。
乌头含有乌头碱、中乌头碱等,花蜜和花粉对蜂有毒。
10 钩吻
钩吻别名胡蔓藤、断肠草。全株剧毒。多生于阳光充足的灌木林中或山地路边草丛。此植物数量少且分布星散,虽有蜜蜂去采集花蜜,至今尚无发现中毒现象。在福建,开花泌蜜期与鹅掌柴同,大致10月~次年
11 雷公藤
卫矛科。俗名:断肠草、红药、菜虫药。在福建,于 5月底始花, 6月中下旬盛花。雷公藤全株剧毒,主要有毒成分是雷公藤碱。这种植物生产的蜜对人有毒,而对蜜蜂无毒。
1972年福建省建宁县曾发生33人食含有雷公藤毒蜜的蜂蜜而引起33人中毒的事件,其中 5人死亡。1972年夏季大旱,该地其它蜜源较缺乏而雷公藤大流蜜,蜜蜂大量去采集,出现蜂箱里的蜜蜂和蜂蜜都特别多的反常现象,同年湖南城步县和黔阳县、广西龙胜县也发生人食含雷公藤毒蜜的蜂蜜中毒事件。
12 昆明秋海棠
雷公藤属,卫矛科。俗名:白背雷公藤、山砒霜、鸭子药。形态特征与雷公藤相似,主要区别点是叶下面粉绿白色。福建分布于顺昌、崇安等县。数量较少且呈星散分布,尚未发生过蜜中毒现象。
据报道,1972年 7月广西龙胜县马提公社中洞大队岭坪生产队人食蜂蜜中毒是含有昆明秋海棠毒蜜中的雷公藤碱引起的。
感谢邀请:养过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的生活与蜜源息息相关,蜜源植物分泌的花粉成了蜜蜂生活的主要粮食,其中花粉是蜜蜂幼虫的主要营养,而花蜜则是蜜蜂酿制花蜜的只要原料,所以在
养蜂业上把能够产生花粉和花蜜的植物称为粉源植物和蜜源植物。由于蜜源植物和粉源植物中大多数都是既有蜜源又有粉源,所以习惯上我们把两种植物都统称为蜜源植物。很多朋友不知道蜜源植物究竟是如何吸引蜜蜂采蜜的,对于常见的蜜源植物究竟有哪些也感到疑惑,今天蜂部落就来向朋友们回答这一问题。
一、蜜源植物吸引蜜蜂的方式
一般蜜源植物吸引蜜蜂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蜜源植物鲜艳的花瓣,其次是利用蜜源植物分发的特有香味。
依靠颜色吸引蜜蜂的蜜源植物:对于依靠颜色来吸引蜜蜂的蜜源植物来说,一般这些蜜源植物的花瓣上都有较深的点状或者片状以及线条状的标志,这些特征会吸引蜜蜂到蜜源植物的蜜腺,从而达到利用蜜蜂给其授粉的目的。
依靠味道来吸引蜜蜂授粉的蜜源植物:一般我们见到的很多蜜源植物都有其独特的香味,这是很多蜜源植物的共性,比如我们常见的刺槐就有独特的芳香类化合物,还有一些蜜源植物拥有挥发性的芳香类物质,这些香味都会吸引蜜蜂进行采蜜,同时也让蜜源植物完成了授粉的过程。
二、蜜源植物流蜜的条件
一般蜜源植物流蜜都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一般受到外界温度、雨水、阳光等因素的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蜜源植物一般呈现季节性的分布。
三、主要的蜜源植物
第一:油菜
这是我国最常见的蜜源植物,油菜同样具有典型蜜源植物的特点,产粉产蜜都很高,属于典型的主要蜜源。受到地理因素和土壤因素等影响,一般分为土白菜、胜利油菜、芥菜型油菜三种,在我国的多省均有分布,花期从2月到7月随着各地条件不同和地里位置的不同呈现出由南到北逐渐开花的形态。
第二:柑桔
柑桔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暖和的南方地区,一般主要在4到5月开始流蜜,花蜜分泌量大。
第三:紫云英
紫云英也大量分布在暖和的地方,花期也在4到5月,特点是流蜜期较长,蜜量大,蜂蜜质量好。
其它常见的蜜源植物
除了上面的三种蜜源植物,我们养蜂蜂过程中常见的主要蜜源植物还有乌桕、棉花、刺槐、枣树、向日葵、荞麦、茶叶树、椴树、荆条、五倍子等。
四、一个另类
除了我们常见的蜜源植物分泌花蜜外,其实还有一种特别的“蜜源”,之所以只说了是“蜜源”是因为这种东西蜜蜂的确当做了一个蜜源,而且也经过了利用,但是这种蜜源却不是由蜜源植物分泌,而是由昆虫分泌或者一些植物分泌的甜味液体,属于蜂蜜中最差的一种,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甘露蜜,主要是蚜虫等一些昆虫的分泌物,在外界蜜源匮乏的时候蜜蜂也会采集,但是质量不好,如果能够控制,尽量不要采集这些蜜源。
主要蜜源植物(majornectarplant)是指在养蜂生产中能采到大量商品蜜的植物。如荆条、盐肤木、桂花、椴树、油菜、荔枝、野坝子等。它们通常是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泌蜜量大。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差别很大,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寒带都有蜜粉源植物的分布,而且生长茂盛,种类繁多。全国可提供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几十种。
蜜源植物是那些数量多、面积大、花期长、分泌花粉多可以生产大量商品蜜的植物。
只有蜜源植物、辅助蜜源植物、粉源植物互相搭配,为养蜂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才能培养强大的蜂群,夺取蜂产品的稳产、高产。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有30余种,辅助蜜源植物则有上千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