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准备食材
将2/3的水倒入地瓜粉和太白粉中搅拌均匀变成粉浆
取1/3的水倒入黑糖搅拌融化变成黑糖水
黑糖水放到瓦斯炉上煮至沸腾
煮滚的黑糖冲入粉浆中搅拌均匀
用小火慢慢煮粉浆,一定要边煮边搅动锅底,因为粉类容易沉淀
煮到糊化变成黏呼呼的一团就可以离火
将黑糖粉粿放入保鲜盒中尽量铺平
放入电锅中,外锅放入15杯水
一指神功按下电锅
粉粿有蒸透呈半透明就可以取出。
等放凉的黑糖粉粿从保鲜盒中倒扣出来
切成小块
煮一些黑糖蜜
将黑糖粉粿加入一些黑糖蜜及冰块就可以享用了!
就我个人的理解,诏安的“粿”原本是诏安人为了表达对水稻的敬重之情而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的一系列米食。诏安人笃信,“粿”最能表达出对神明的崇敬、对先祖的怀念、以及对家族繁衍的期望。我们勤劳智慧的先民们,在水稻生产的各个不同重要时期,都会供奉神明或是祭祀祖先。这些重要时期都与四季交替和节气轮回有关,也就是诏安人口中的“时年八节”。在“时年八节”的节庆(“做年节”)中,最重要的供品,就是各种各样的“粿”。经过漫长的岁月,“粿”从单单地表达对水稻的敬意慢慢演变成了诏安节庆的象征。从“粿”的身上可以看出,“粿”不仅仅是诏安人米食多样性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呈现。
在《康熙字典》里收录了《广韵》一书对“粿”一字的音义注释:“古火切,音果。净米也。又米食也。”可见“粿”的含义应该为特指由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各种食物。在诏安,常见的“粿”有:发粿、甜粿、菜头粿、乌龟粿、红龟粿、松粿、水粿、栀粿、九层粿、油粿煎等;还有一些名字中没有“粿”字,但属于“粿”的,如:冬至圆、粽子、团等。自明朝,番薯(地瓜)进入中国之后,诏安也诞生了不少以地瓜粉制作的“粿”,如:粉粿、草粿、无米粿等。在诏安,供奉或是祭祀用的“粿”基本上由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地瓜粉制作的“粿”一般仅作为小吃,这也体现出诏安人传统的“敬谷谢天”的思想。
虽然诏安“时年八节”多,“粿”的品种多,但哪个“时年八节”用什么“粿”来供奉或是祭祀,却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点也不会错。过年必须是发粿、甜粿,预示着新的一年发大财,日子甜蜜蜜。元宵节是菜头粿,讨个好彩头。清明正是万物萌发的时节,采些鲜嫩的艾草做成乌龟粿,既能祭祀祖先,又有食疗保健的功能,一举多得。端午的重头戏无疑是粽子和栀粿。水粿、松粿和红龟粿一般用于中元节(飨鬼节,也叫七月半)或是中秋节的供奉或是祭祀。到了团团圆圆的冬至,必定少不了圆圆的冬至圆。冬至一过,转眼间便是腊月二十四,这是“司命公”上天汇报工作的日子,香甜软糯的油粿煎便是诏安人给“司命公”制作的干粮。综上,在诏安,什么“粿”用于哪个“时年八节”,都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各司其职。
诏安人的生活离不开“粿”,为此也产生了许多与“粿”有关的习俗。如:在诏安,出嫁的女儿在春节回娘家“拜正下孝”必须带上“猪脚甜粿角”。而诏安人在正月十四和五月初一出嫁的女儿不回娘家也与“粿”有关。同时每年的正月二十还是诏安的甜粿生。诏安民间还有吃菜头粿不会得“飞尸”的说法。每逢祈安节或是做好事的重大的喜庆节日,诏安人还会给亲朋好友贶粿份。可见“粿”已经深深融入了诏安人的生活,变得不可或缺。
诏安谚俗释义练达,雅俗共赏,具有乡土文化特质但极赋文化底蕴,“粿”的身影也常常出现在诏安的谚俗之中,言辞诙谐,寓意深厚。“拜粿有家伙”预示着生活富足。诏安人用“粿有厚薄”来表达人有远近亲疏,事有轻重缓急。“菜头粿热半边”的语意类似于“剃头担子一头热”,专门用来形容年轻男女中其中一人一厢情愿或是单恋对方。“一个粿,一个坞”是物品已经占满了位置,比喻毫无余地。诏安人常常用“一个粿印印出来的”来形容父子(女)或是母子(女)长得一模一样。如果你做事干净利落,诏安人会夸你“三莹火,二甑粿”。若是为人处世不懂礼仪,那便是“无头面粿”。“无工做幼粿”指分不清主次,事情紧迫却反而去做无关紧要的事。“做雅粿”并不是夸奖哪位做粿漂亮,全句是“歪鬃女人做无雅粿”,连自己发鬃都打理不好的女人,怎么能做得出漂亮的粿?“做雅粿”也引申为只做表面功夫。若是有人饥不择食,诏安人会笑着说“紧嘴翁,吃生粿”。当诏安人遇到某些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时候,常常自嘲一句“强捻炊甜粿”。若是遇上了如葛朗台一般的吝啬鬼,诏安人便会讥讽道“乞丐无胶留粿”。众多与“粿”有关的诏安谚俗极具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人类学家葛兹(Clifford Geerts)将文化定义为:根植于文化学习与象征的一些概念。人们会选择一些具体的事物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在日常生活中引导行为、传达感情、表现感知。“粿”便是诏安人表达节庆的一种象征,并且在这长期的濡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我文化意义的解释体系。从“粿”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是如何变成文化的历程,这其中包含了诏安人的思维逻辑、集体意识、社会表征。毫不夸张地说,诏安人的文化脉络在“粿”里若隐若现!
原料
地瓜粉300克,冷开水300毫升,热开水1200毫升,自制糖浆,蜂蜜。
制法
1、将地瓜粉与冷开水拌匀至地瓜粉无颗粒状,成为地瓜粉浆。
2、将刚烧开的热开水冲入调好的地瓜粉浆内,一边冲入一边搅拌至呈透明糊状。
3、趁热把透明糊状倒入抹油的长四方皿中,表面抹平,待冷却即为"粉粿"。
4、把冷却的粉粿置冰箱冷藏后,取出切小块盛碗,淋下自制糖浆即可食用。
潮汕小吃草粿
用料
自磨草粿粉 120克
水 10碗
潮汕小吃草粿的做法
1草粿磨粉
2草粿粉加10碗水,搅拌煮
3煮开后,小火煮10分钟。过滤去渣。
4放冷后自然凝固。切小块,加白糖粉或者红糖粉,或者加蜂蜜味道也很好!
用料
草粿粉 120克
水 2300g
漏网 一个
草粿(烧仙草)的做法
草粿粉一包。
家里盛饭的小碗,一碗水大约230克
将一包草粿粉倒在大盆中,加清水十碗(上图大小的碗),搅拌均匀。
准备一口煮草粿的锅,上面放滤网,调好的草粿水用滤网隔掉草粿渣渣,草粿水留在锅里。
全程大火煮草粿水,一边煮一边用勺子不停地搅拌草粿水(为防糊底),煮开后,再煮一分钟熄火。
将煮好的草粿倒入干净无油无水的容器中。
常温放置两三个小时,待其冷却凝固。
凝固后的草粿。
一包草粿粉,做了这么两大碗草粿。
冷却凝固后,切开~
拌红糖~可以吃啦❤️
加芋圆……摇身一变:仙草芋圆
这样的一碗仙草芋圆,外面卖得不便宜啊
看它黑乎乎的,但吃起来滑滑的,有植物草本的自然清香,十分惹人喜爱!
拌白糖也可以~拌蜂蜜也可以~
带给宝贝儿的,除了味觉享受,满足……还有……无限的欢乐!
小贴士
1、凝固后的草粿放入冰箱冷藏后再食用味道更佳!
2、悦妈就是潮汕人,家里有草粿粉出售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