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
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 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 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 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
(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入巢内。
(2)框式饲喂器
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3)巢顶饲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
9.蜂王诱入器
常用的蜂王诱入器 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
(1)木套诱入器
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
(3)全框诱入器
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笼
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
三、蜂种
选择蜜蜂了。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
补充:
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并按照生产无公害蜂产品要求进行。
一、蜂病的预防
1、选育抗病蜂种 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在同一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抗病蜂种。
2、饲养强群
①保持蜂脾相称,加强蜂群管理
早春蜂群应注意保温,夏季应重视降温。除了蜂巢外部人为保温、降温措施外,应保持子脾上蜜蜂的适当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高低,调整蜂路。
②淘汰老脾多造新脾
巢脾是蜜蜂繁育场所,也是储蜜场所,同时是病源载体,及时淘汰病群巢脾、老脾能有效减少病源传播。
3、预防蜜蜂病虫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养
除引进良种除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用自产的蜂蜜、花粉。从外地购进旧蜂箱应严格消毒后再使用,本蜂场发生蜂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将病群巢脾任意调入健康蜂群,以防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巢脾消毒一次以上。
②改革喂药方法 改传统的糖水拌药为将蜂药加入花粉或糖粉喂蜂。
③防止蜜蜂农药中毒 了解周围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的农药中毒。
二、常见蜂病的治疗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蜂螨、爬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中蜂囊状幼虫病及茶花、油茶花蜜中毒。
1、大小蜂螨
①规律及症状
夏、秋季,大蜂螨寄生率高,小蜂螨危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有残翅不全幼蜂爬出,经肉眼辨认有的蜂体上附有蜂螨。在割除雄蜂脾时,能发现大幼虫、蛹体上附有大蜂螨,有时见蜂体上附有蜂螨。将新出房子脾抖蜂后,能发现小蜂螨在子脾上乱爬。
②防治
经常割除雄蜂蛹,清除雄蜂房内蜂螨。在6月上旬,主要蜜源结束后,继箱群可挂氰菊酯(螨扑)治螨。在小蜂螨寄生率上升时,用升华硫均匀刷在封盖子脾上,5天1次,连续2~3次。7月份,在椴树、荆条大流蜜前期可关王或采用处女王交尾,造成断子,让蜂螨暴露在蜂体或巢脾上,再挂氟氨氰菊酯条治螨。大流蜜期不用药,预防蜂药污染蜂蜜。
2、爬蜂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一般在春季4~5月份油菜花期,北方5~6月份洋槐花后期、荆条花期易发此病。西方蜜蜂爬蜂病,主要由螺原体、孢子虫等病原综合引起的青壮年蜂病。病蜂爬出箱外,行动迟缓,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地或草丛中。有的蜂双翅展开,吻伸出,但不同于农药中毒。
②防治
药物防治可用柠檬酸。继箱群每晚喂500毫升药物糖浆,内含2克柠檬酸。每天1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
3、白垩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发生在春季及初夏,外界气温19~30℃,空气潮湿。由蜂球囊菌寄生引起的蜜蜂大幼虫亡的真菌性传染病。在巢门口可发现有灰白色或黑色片状硬质幼虫体。患病巢房封盖不齐有凹陷、穿孔。亡的幼虫呈干枯状,白色或灰黑色,无臭味,无粘性,易被清除。
②防治
此病发病后不易治愈。蜜蜂春繁时,不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箱内换入茶花花粉脾或喂茶花花粉可减少白垩病发生。发病轻时,可用药物治疗,用丙酸钙加入糖浆喂蜂,继箱每群喂糖浆05千克(含丙酸钙05克)。严重时应该换脾,必须蜂多于脾,再喂糖浆。
4、美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夏季弱群易发病,在大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4~5日龄幼虫易发病,封盖后亡。发病的封盖房油亮发光,下陷,有穿孔。腐尸紧贴房壁,挑起有拉丝,褐色有鱼腥味。
②防治
发病初期,将病脾抽出淘汰,严重的换箱换脾再用药物防治,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每箱(10框)每晚喂500克糖浆(含200毫克纯土霉素),隔4日1次,连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药。
5、欧洲幼虫腐臭病
①规律及症状
一般春季脾多于蜂的弱群易发生。由蜂房球菌引起的蜜蜂幼虫病。3日龄小幼虫易感染,4~5日龄亡,虫体变淡**、**、直至黑褐色,易清除有难闻酸臭味。
②防治
西方蜜蜂患此病不严重,在蜜蜂密集,注意保温条件下蜂群能自愈。用土霉素治疗,方法与治美洲幼虫腐臭病相同。
6、中蜂囊状幼虫病
①规律及症状
南方2~4月与11~12月,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病毒引起,每天上午,可见工蜂从巢内拖出病虫尸体,散落在巢门前。子脾有插花子,房盖有穿孔,房内有尖头幼虫,褐色无臭,易从巢房拖出。
②防治
去除病群蜂王,换上健康群成熟王台,新王交尾产子后,蜂群康复快。在断子间淘汰病脾,让工蜂密集,多造新脾。用中草药华千斤藤(海南金不换)干块根15~20g或半枝莲的干草50g,煎汤,可用于20~30框蜂的治疗。
7、茶花与油茶花中毒
①规律及症状
发生在10~11月份茶花、油茶花开花期。茶花、油茶花流蜜不佳,危害蜂群轻;流蜜好,危害蜂群严重。蜜蜂在采茶花、油茶花后,引起大批幼虫亡,亡幼虫散发酸臭味。
②防治
在茶花、油茶花流蜜期不间断喂饲糖浆(蔗糖与水比2∶3),上午一次,晚上一次,阴雨天不断,结合分区管理效果更好。
另外,山区放养的蜂群,秋季易受胡蜂侵害,根治办法要设法找到胡蜂蜂巢彻底毁巢,或捉住胡蜂,粘上毒药,放其回巢,毒杀虫子。
追问:
你是不是养蜂人?
茶树是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在10月中旬,茶花盛开大流蜜后,蜜蜂采集了茶花蜜,蜂群内的子脾前3日龄的幼虫发育正常没有显著的变化,将要封盖幼虫或已封盖的大幼虫开始成批腐烂死亡,房盖变深有不规则的下陷,中间有小孔,用镊子挑出幼虫尸体呈灰白色或乳白色且瘫在房底,散发出一股酸臭味,中毒严重的蜂群走近蜂箱或打开蜂箱大盖就会闻到这股酸臭味。如不采取防治措施,蜂群发生烂子可达100%。由于蜜蜂茶花中毒与茶花蜜中含有较高寡糖有关。因此,在防治措施上除了考虑用药物解毒外,更重要的是采用饲养管理手段,使内勤蜂尽量少地取食茶花蜜饲喂幼虫。主要方法有“继箱分区管理”和“巢箱分区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继箱分区管理。适用于群势较强的蜂群,先用隔离板将巢箱分隔成两个区,将蜜粉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带蜂放到巢箱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然后再将剩下的巢脾和蜂放到巢箱的另一区和继箱内,组成生产区。巢箱与继箱用隔王板隔开,工蜂可以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内放一框式饲喂器,经常进行人工补充饲喂,这样可阻止蜜蜂把茶花蜜采进繁殖区。巢门应开在生产区,繁殖区的巢门可安装铁纱巢门控制器,使工蜂只能出不能进。
(2)巢箱分区管理。首先将巢箱用装有铁纱的隔离板隔成两个区,然后将蜜粉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放到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将其余的蜂和巢脾放到另一区组成生产区,上面盖上纱盖,使隔离板和纱盖之间留有05厘米左右的空隙,可以让工蜂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内放一框式饲喂器以便进行人工补充饲喂。巢门应开在生产区,繁殖区的巢门可安装铁纱巢门控制器,使工蜂只能出不能进,从而达到阻止采集蜂将茶花蜜采至繁殖区的目的。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中蜂与意蜂一样的,如果采集了有毒的蜜源花都会中毒,但是茶叶花并没有毒,我们所说的对蜜蜂有毒的是油茶花。
油茶花,茶花,茶叶花是三个不同的话,他们的经济价值也是完全不。油茶花是结果榨油的,茶油是一种十分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油类。茶花是一种观赏植物,在我国是十大名花之一,十分艳丽漂亮,品种很多。而茶叶花就是我们喝茶采摘树叶的树开的花。
这三种花蜜粉是不一样的。油茶花有蜜有粉,但油茶蜜让幼虫不能消化吸收,使幼虫消化不良而夭折,造成烂子病,是对蜜蜂有毒的蜜。因为油茶蜜中有一种成分,幼虫难以消化吸收。特别是在气候干燥,没有别的蜂蜜的时候,如果单纯的吃油茶蜜,才会有危害,在气候湿润的地方,如果还有其他的蜂蜜调和着一起吃,就不会有危害了。
观赏花卉茶花无蜜无粉,蜜蜂不会采,对蜜蜂没有任何影响。
而你所说的茶叶花据我所知有粉无蜜,花粉对蜜蜂没有毒,哪怕有蜜可能也没有毒的。所以不要担心茶叶花对蜜蜂不好,在有茶叶花开的地方可以利用茶叶花粉繁蜂,对蜂群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要记住油茶花,茶叶,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他们的蜜粉对蜜蜂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油茶花蜜对蜜蜂有毒,茶叶花蜜粉对蜜蜂无毒。
中蜂与意蜂一样的,如果采集了有毒的蜜源花都会中毒,但是茶叶花并没有毒,我们所说的对蜜蜂有毒的是油茶花。
油茶花,茶花,茶叶花是三个不同的话,他们的经济价值也是完全不。油茶花是结果榨油的,茶油是一种十分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油类。茶花是一种观赏植物,在我国是十大名花之一,十分艳丽漂亮,品种很多。而茶叶花就是我们喝茶采摘树叶的树开的花。
这三种花蜜粉是不一样的。油茶花有蜜有粉,但油茶蜜让幼虫不能消化吸收,使幼虫消化不良而夭折,造成烂子病,是对蜜蜂有毒的蜜。因为油茶蜜中有一种成分,幼虫难以消化吸收。特别是在气候干燥,没有别的蜂蜜的时候,如果单纯的吃油茶蜜,才会有危害,在气候湿润的地方,如果还有其他的蜂蜜调和着一起吃,就不会有危害了。
观赏花卉茶花无蜜无粉,蜜蜂不会采,对蜜蜂没有任何影响。
而你所说的茶叶花据我所知有粉无蜜,花粉对蜜蜂没有毒,哪怕有蜜可能也没有毒的。所以不要担心茶叶花对蜜蜂不好,在有茶叶花开的地方可以利用茶叶花粉繁蜂,对蜂群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要记住油茶花,茶叶,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他们的蜜粉对蜜蜂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油茶花蜜对蜜蜂有毒,茶叶花蜜粉对蜜蜂无毒。
中蜂与意蜂一样的,如果采集了有毒的蜜源花都会中毒,但是茶叶花并没有毒,我们所说的对蜜蜂有毒的是油茶花。
油茶花,茶花,茶叶花是三个不同的话,他们的经济价值也是完全不。油茶花是结果榨油的,茶油是一种十分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油类。茶花是一种观赏植物,在我国是十大名花之一,十分艳丽漂亮,品种很多。而茶叶花就是我们喝茶采摘树叶的树开的花。
这三种花蜜粉是不一样的。油茶花有蜜有粉,但油茶蜜让幼虫不能消化吸收,使幼虫消化不良而夭折,造成烂子病,是对蜜蜂有毒的蜜。因为油茶蜜中有一种成分,幼虫难以消化吸收。特别是在气候干燥,没有别的蜂蜜的时候,如果单纯的吃油茶蜜,才会有危害,在气候湿润的地方,如果还有其他的蜂蜜调和着一起吃,就不会有危害了。
观赏花卉茶花无蜜无粉,蜜蜂不会采,对蜜蜂没有任何影响。
而你所说的茶叶花据我所知有粉无蜜,花粉对蜜蜂没有毒,哪怕有蜜可能也没有毒的。所以不要担心茶叶花对蜜蜂不好,在有茶叶花开的地方可以利用茶叶花粉繁蜂,对蜂群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要记住油茶花,茶叶,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他们的蜜粉对蜜蜂的作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油茶花蜜对蜜蜂有毒,茶叶花蜜粉对蜜蜂无毒。
蜜蜂是很爱干净的,正常的蜜蜂要飞出蜂箱外进行排便。蜜蜂飞出蜂箱,气温一般要达到10℃以上。如果长时间以来,都是阴雨低温天气,蜜蜂无法飞出箱外,粪便不能及时排出,就会死亡。
不下雨且温度诗意的情况下,蜜蜂会飞出去采蜜。但如果长期没有排泄,身体太重,一飞出来就会跌落在地上,翅膀被雨水打湿,再也飞不起来,所以下雨过后蜂箱周围会有许多死蜜蜂。
对于此类情况,最好给蜜蜂喂食花粉脾。花粉脾储存花粉多,可食时间长,且取食方便,是有助蜜蜂应对此类天气的好帮手。值得注意的是,在喂食花粉过程中最好不要拌水,以减少微生物存在的可能。
扩展资料:
蜜蜂养殖方法简介
一、中蜂养殖
1、放养场所
中蜂放养场所应远离工厂、矿山、公路、居住区及嘈杂地段,附近应有无污染干净水源、充足开花植物。
2、蜂群管理
开始养蜂首先应引入优质蜂种资源,通过杂交培育强大的采集群。一般可在当地主要蜜源植物开花前1个月左右,通过添加少量奖励性饲喂方式,来培育采集群 [4] 。
二、意蜂养殖
1、蜂蜜生产
1、意蜂养殖,一般要根据蜜源植物的开花季节转换养殖场所。春季可选择油菜花、茶花、玫瑰花等作为蜜源;夏季可选择栀子、石榴、百合花等作为蜜源;秋季可选择菊花、桂花、向日葵花等作为蜜源;冬季可选择山茶、枇杷花等作为蜜源。
2、蜂蛹生产
在闲蜂期,可以6个蜂箱为一组,配11张雄蜂脾,2天轮换一次,不论产卵多少,以保证雄蜂日龄的一致。5群哺育群轮流2天加一张雄蜂卵脾。加到第10轮时第1次下放脾己达22天,可源源不断产出成熟的雄蜂蛹。
3、蜂胶生产
蜂胶由于产量稀少,一直供不应求。取胶时一般使用干净的覆布,快速、轻轻收取,避免带入各种杂质,影响蜂胶质量。蜂胶产量不高,一般取胶后应迅速放入冰箱中冷冻保存,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出库销售。
4、蜂蜡生产
蜂蜡的高产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强大的蜂群、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蜜粉。一般来说,在蜂力过剩的时候就会大量生产蜂蜡。但在生产蜂蜡的时候会消耗一定的蜂蜜,需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取舍 。
参考资料来源:
-蜜蜂
蜜蜂蜇人后自己会死掉,是因为没办法拨出来。
蜜蜂养殖技术
蜂种选择
饲养较多的蜜蜂有两类:一是中华蜜蜂,俗称中蜂,这种蜜蜂的主要产品是蜂蜜,其它蜂产品种类很少,但在一般的山区饲养较为容易。另一类是意大利蜂,俗称意蜂,这类蜜蜂可分为好几种,如糖型蜂、浆型蜂、糖浆兼型蜂等。各地蜂农可根据目标蜂产品,科学选择蜜蜂种类。
中蜂养殖
1、放养场所
中蜂放养场所应远离工厂、矿山、公路、居住区及嘈杂地段,附近应有无污染干净水源、充足开花植物。中蜂与意蜂的最大不同是不要求有大宗的蜜源,只需要有连续不断的开花植物即可。确定好养殖场所以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蜂箱,最好能够采用中蜂养殖标准蜂箱,所有蜂箱应注意前低后高、门开下方,便于清理。
2、蜂群管理
开始养蜂首先应引入优质蜂种资源,通过杂交培育强大的采集群。一般可在当地主要蜜源植物开花前1个月左右,通过添加少量奖励性饲喂方式,来培育采集群。
意蜂养殖
1、蜂蜜生产
意蜂养殖,一般要根据蜜源植物的开花季节转换养殖场所。春季可选择油菜花、茶花、玫瑰花等作为蜜源;夏季可选择栀子、石榴、百合花等作为蜜源;秋季可选择菊花、桂花、向日葵花等作为蜜源;冬季可选择山茶、枇杷花等作为蜜源。根据蜜源植物及时将蜂群转移至蜜源地附近,以方便采蜜。另外,我国水稻、松树生长面积较大,能为蜜蜂提供大量的花粉,可以作为较好的养蜂粉源。通过转换养殖场所,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单蜜源蜂蜜,从而获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2、蜂蛹生产
在闲蜂期,可以6个蜂箱为一组,配11张雄蜂脾,2天轮换一次,不论产卵多少,以保证雄蜂日龄的一致。5群哺育群轮流2天加一张雄蜂卵脾。加到第10轮时第1次下放脾己达22天,可源源不断产出成熟的雄蜂蛹。
3、蜂胶生产
蜂胶由于产量稀少,一直供不应求。取胶时一般使用干净的覆布,快速、轻轻收取,避免带入各种杂质,影响蜂胶质量。蜂胶产量不高,一般取胶后应迅速放入冰箱中冷冻保存,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出库销售。一般来说,蜜蜂的蜂胶产品产量很低,如果想以蜂胶为主打产品,可以饲养蜂胶产量较高的“高加索”蜂种。
4、蜂蜡生产
蜂蜡的高产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强大的蜂群、适宜的温度、充足的蜜粉。一般来说,在蜂力过剩的时候就会大量生产蜂蜡。但在生产蜂蜡的时候会消耗一定的蜂蜜,需要注意二者之间的取舍。
蜜蜂中毒有四种类型:甘露蜜中毒,蜜蜂茶花中毒,蜜蜂枣花中毒,农药中毒。
(一)甘露蜜中毒
甘露蜜中毒,多发生在早春和晚秋外界蜜源缺乏的季节。可造成工蜂大量死亡,严重时幼虫也成片死亡,蜂群群势迅速下降。若越冬蜜中含有甘露蜜则造成越冬蜂死亡,危害更为严重,不仅影响到当年越冬的成败,而且影响到翌年蜂群群势及产量 。
1.原因
甘露蜜与蜂蜜不同,它含有比蜂蜜高几倍的糊精和无机盐,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而引起中毒。甘露蜜包括甘露和蜜露两种。甘露是由蚜虫、介壳虫分泌的甜汁。蜜露则是由于植物受到外界气温的变化影响后,所分泌的一种含糖汁液。甘露色泽深暗,味涩,没有花蜜那种芳香气味,因此,蜜蜂一般不喜欢采集甘露。但在外界蜜源缺乏时,则去采集,将其运回蜂巢,酿制成甘露蜜。甘露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少,蔗糖含量较高,还含有大量糊精、无机盐和松三糖。甘露蜜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由于它们所含的无机盐,特别是钾所引起的;糊精是蜜蜂不易消化的物质;松三糖则是使甘露蜜结晶的主要成分,结晶的甘露蜜,蜜蜂无法食用,从而造成越冬蜂的死亡。
2.症状
甘露蜜主要是使采集蜂中毒死亡。中毒蜂腹部膨大,下痢,排泄大量粪便于蜂箱壁、巢脾框梁及巢门前。解剖观察,蜜囊膨大成球状,中肠黑色,内含黑色絮状沉淀物,后肠呈蓝色至黑色,其内充满暗褐色至黑色粪便。中毒蜜蜂萎靡不振,有的从巢脾上和隔板上坠落于蜂箱底,有的在箱底和巢门附近缓慢爬行,失去飞翔能力,死于箱内和箱外。严重时幼虫和蜂王也会中毒死亡。
3.诊断
解剖消化道,观察中肠及后肠的异常变化。
取待检蜜蜂20只研磨,加无菌水10毫升,制备悬浮液,过滤后,取滤液6毫升置于小称量瓶中,用电导仪测定。如测得电导率在l200微伏/厘米以上时,则可确定为甘露蜜中毒;
根据甘露蜜中无机盐含量比蜂蜜高而电导率也相应增高的原理,采用电导仪测定法,若测得电导率在80±20微伏/厘米以上时,即可证明含有甘露蜜;
取待检蜜3毫升,放于玻璃试管内,用等量蒸馏水稀释,再加入95%酒精10毫升,摇匀后若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时,则表明含有甘露蜜。
4.防治方法
甘露蜜中毒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晚秋蜜源结束前, 蜂群内除留足越冬饲料外,应将蜂群搬到无松、柏树的地方。对于缺蜜少蜜的蜂群要及时补充饲喂。对于巳采集甘露蜜的蜂群,发现蜂群中毒后,将其箱内含有甘露蜜的蜜脾全部撤出,换以优质蜜脾或喂以优质蜂蜜及白糖并应立即转移场地。
(二)蜜蜂茶花中毒
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 茶树在秋末冬初开花(通常为9~11月),花期长,流蜜量大,是很好的晚秋蜜源。但由于蜜蜂采集茶花后,能引起幼虫大批死亡,因此,不仅丰富的蜜源资源不能利用,而且还会给蜂群越冬带来困难,成为养蜂生产的严重障碍。
1.病因
试验分析查明,茶花蜜中除含有微量的咖啡因和甙外,主要是含有较高的多糖成分。毒性实验表明,茶花蜜并非有毒,引起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蜂不能消化利用茶花蜜中的低聚糖成分,特别是不能利用结合的半乳糖成分,引起生理障碍。
2.症状
茶花蜜中毒主要引起蜜蜂幼虫死亡。死虫无一定形状,也无臭味,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幼虫死亡症状明显不同。
3.解救措施
采用分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解毒,使蜂群既可充分利用茶花蜜源,又尽可能少取食茶花蜜,以减轻中毒程度 。分区管理根据蜂群的强弱,分为继箱分区管理和单箱分区管理两种方法。
①继箱分区管理
该措施适用于群势较强的蜂群(6框足蜂以上)。具体做法是,先用隔离板将巢箱分隔成两个区,将蜜脾、粉 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带蜂提到巢箱的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然后将剩下的脾连同蜜蜂提到巢的另一区和继箱内,组成生产区(取蜜和取浆在此区进行)。继箱和巢箱用隔王板隔开,使蜂王不能通过,而工蜂可自由进出。此外,在繁殖区除了靠近生产区的边脾外,还应分别加一蜜粉脾和一框式饲喂器,以便人工补充饲喂并阻止蜜蜂把茶花蜜搬进繁殖区。巢门开在生产区,繁殖区一侧的巢门则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
②单箱分区管理
将巢箱用铁纱隔离板隔成两个区,然后将蜜脾、粉脾和适量的空脾及封盖子脾同蜂王带蜂提到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另一区组成生产区。上面盖纱盖,注意在隔离板和纱盖之间应留出O.5~0.6厘米的空隙,使蜜蜂自由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除在靠近生产区的边框加一蜜粉脾外,还在靠近隔板处加一框式饲喂器,以便用作人工补充饲喂和阻止蜜蜂将茶花蜜搬入繁殖区,但在远离生产区的一侧框梁上仍留出蜂路,以便蜜蜂能自由出入。巢门开在生产区,将繁殖区一侧的巢门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而出来的采集蜂只能进生 产区,这样就避免繁殖区的幼虫中毒死亡,达到解救的目的。
③喂药与饲养管理相结合
第一,繁殖区每天傍晚用含少量糖浆的解毒药物(0.1% 的多酶片、1%乙醇以及0.1大黄苏打)喷洒或浇灌;隔天饲喂1:1的糖浆或蜜水,并注意补充适量的花粉。 第二,采蜜区要注意适时取蜜。在茶花流蜜盛期,一般3~4天取蜜1次,并用解毒药物糖浆喷喂1次。 (三)蜜蜂枣花中毒
蜜蜂枣花中毒又称枣花病。发生在枣树开花流蜜期,大批采集蜂死亡,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影响枣花期蜂蜜的产量。是我国华北地区枣花流蜜期的一种地方性病害。
1.病因
枣花中毒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5~6月份枣 花流蜜期。由于枣花蜜中含有钾离子而引起蜜蜂中毒死亡。枣 花开花期气候干旱而炎热,花蜜粘稠;蜜蜂采集费力,在蜂群缺水的情况下,采集蜂中毒较为严重。在枣花流蜜即将结束,荆条蜜源开始流蜜时,中毒则逐渐减轻。一般来说,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区中毒较重,在干原和湿润粘质土壤地区中毒较轻,气候干旱年份中毒较重,雨水充足,气候湿润年份中毒较轻;枣花期无辅助粉源的地区较重,有辅助粉源的地区较轻,枣树成片地区较零星地区重;西蜂较中蜂严重。
2.症状
中毒蜜蜂身体发抖,肢体失去平衡,失去飞翔能力,两翅平伸或竖起,向前爬行跳跃,四肢抽搐,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腹部勾曲。在蜂场坑凹处可见较大数量的死蜂,大部分死蜂腹部空虚。
3.解救措施
第一,在枣花期前,要选择蜜粉源均较充足的场地放蜂, 使蜂群有大量花粉,以备进入枣花期供蜂群食用,可减轻蜜蜂中毒程度。
第二,在蜂箱四周及箱底要经常洒些冷水,以保持地面潮湿,为蜂群架设凉棚遮荫,防止烈日直晒。
第三,人工补充饲喂,可减轻蜜蜂中毒程度。在枣花大流 蜜期到来的时候,每天傍晚给蜂群喂酸性糖浆(在1:1的糖浆中加入0.l%的柠檬酸或5%的醋酸),也可用生姜水、甘草水灌脾,可起到预防和减轻中毒的作用。
(四)农药中毒
蜜蜂农药中毒,是养蜂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的品种和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蜜蜂农药中毒的情况愈加严重。不少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蜜蜂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它可以使为农作物、果树、林木等传花授粉和采蜜的蜜蜂中毒死亡。由于大批采集蜂死亡,群势下降,影响采蜜,造成蜂蜜减产或绝产,重者,除采集蜂死亡外,巢内幼蜂和幼虫大量死亡,造成全群甚至全场覆没。
1.原因
农药不仅可以直接杀死蜜蜂,而且还可以间接污染花蜜、花粉和水源等。蜜蜂在刚喷洒过农药的植物上采集花蜜和花粉,或在飞行途中遇到喷洒农药,经由气孔或呼吸系统作用于体内而引起中毒。不同农药对蜜蜂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大体分为高度毒性、中等毒性和低度毒性3类。
①高度毒性农药如狄氏剂、敌敌畏、乐果等应禁止在农作物开花期使用。
②中等毒性农药如氯丹、三硫磷等不宜在蜜蜂采密时施用,只能在早晚喷洒,避开蜜蜂活动时间。
③低度毒性农药如敌百虫、除虫菊酯、杀螨酯等可以在作物开花期使用,但也应避免与蜜蜂直接接触。
2.症状
突然出现蜜蜂大量死亡,死蜂多为采集蜂,强群死蜂数量大,弱群死蜂数量很少,交尾群几乎无死蜂。中毒蜜蜂性情暴烈,常追逐人畜,中毒严重的蜂群,甚至在1~2天内全部死亡。
中毒的蜜蜂,大多是在飞回蜂箱后死亡。病蜂蜜囊里饱含花蜜或后足花粉篮内携带有花粉团。
巢门前有大量的中毒蜜蜂在地面上翻滚、打转、呈抽搐症状。死蜂两翅张开,腹部勾曲,吻伸出。拉取肠道,可见中肠缩至3~4毫米,环纹消失。
开箱检查时,可发现箱底有很多死蜂。提起巢脾,工蜂纷纷坠落箱底,无力附脾。
严重中毒的蜂群,幼虫也会中毒死亡。
3.预防和急救措施
①预防措施
为了保持蜜蜂的正常采集花蜜花粉的活动,提高产蜜量,同时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作物开花期应预防蜜蜂农药中毒,其要点是:第一,在农作物开花期间,应禁止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农药。如急需在开花期施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残留期短的农药;
第二,如必须在开花期大面积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杀虫剂时,应事先通知5公里以内的养蜂场,蜂场应采取预防措施,在施药的前一天晚上关闭巢门。关闭时间长短依据喷洒药物种类而定,喷洒除虫菊、杀虫剂4~6小时,喷洒1605为2昼夜。幽闭期间,要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蜂蜜和花粉,并经常喂水,尤其是夏季气温高时,更应注意给蜂群喂水、降温和通风。
第三,在施药时间和方法上,一般在花前或花后施药为好。药效长的药物更应在花期以后喷洒,以减轻蜜蜂中毒的损害。
第五,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和抗农药的蜜蜂品种。
②急救措施
第一,当蜂群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将蜂群迅速撤离毒物区,同时清除蜂群内所有的有毒饲料。将被农药污染的巢脾浸入2%的苏打溶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使巢脾上的饲料软化,脱离巢房而流出,然后用水洗净,以摇蜜机将残留的饲料和水摇出,巢脾晾干后备用。
第二,立即饲喂1:4的稀糖水或甘草水。
第三,饲喂解毒药物。对于1605,1059,乐果等有机磷类农药引起的中毒,可用0.05~0.1%的硫酸阿托品和0.1~0.2%的解磷定喷脾解毒;对于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可在250毫升的蜜水中加入磺胺噻唑钠注射液3毫升或片剂1片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后喷喂中毒的蜂群建议蜂农马上转移所有蜜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