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蜂蜜粉简介
蜂蜜粉( Honey Powder),又称固体蜂蜜。美国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能彻底解决液体蜂蜜含水量高,吸潮性强,不易储藏和运输以及难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稳定性等问题,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率先研发出以天然蜂蜜为主要原料的蜂蜜粉
蜂蜜作为一种高粘度胶状流体,其中的酸性成分可以与金属容器发生反应而引起腐蚀,另外,蜂蜜易受季节和温度的影响,夏季温度过高,导致蜂蜜中大部分还原糖发酵转化成酸,贮存时间有限;冬季过冷(15℃以下),蜂蜜易出现不完全结晶,影响其冲调性与品质均一性,给蜂蜜的运输、贮藏和食用带来诸多不便。将蜂蜜制成蜂蜜粉后,既保留了液体蜂蜜的营养价值,又便于长时运输和贮存以及后期深加工利用。蜂蜜粉的研发成功,极大提升了蜂蜜这一天然产品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拓展了天然蜂蜜使用范围,并从根本上解决了液体蜂蜜难于使用及无法保证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生产工艺
目前,蜂蜜粉常用的加工方法有加热烘制法、加热辊压法、冷压轧辊法、结晶法、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辊筒干燥和喷雾干燥。
1、加热烘制法
热风干燥(对流干燥)的一种。直接以高温的热空气为热源,借对流传热将热量传给物料。热空气既是载热体,又是载湿体。一般热风干燥多在常压下进行。在真空干燥的场合下,由于气相处于低压,其热容最很小,不可能直接以空气为热源,而必须采用其他的热源。在35~45℃下,经8~12小时,但是由加热时间长,蜂蜜在长时间加热时会损失较多功能性成分,需要的周期长,不能连续生产。
2、加热辊压法
这种方法是采用30%的豆粉或淀粉与70%的蜂蜜,还有适量卵磷脂和抗粘结剂混合而成。另外,还有纯蜂蜜粉的制备,先将蜂蜜浓缩再升温,然后通过一对冷压轧辊压成固态蜂蜜薄片。加热辊压时与蜂蜜的接触温度较高,大于100℃,对蜂蜜中的功能性成分有一定损失。
3、冷压轧辊法
工艺流程:原料蜜调配→加热脱水→升温→冷压→干燥→粉碎→包装。先将不同来源的原料蜜调配均匀,使其符合加工标准的需要。然后将调配好的原料蜜加入到蒸发器中,迅速加热,使其含水量下降到1%-2%;将脱水后的蜂蜜通过特制的热交换器,在10s内把蜜温升高到116℃,随后,将升温后的蜂蜜通过一对冷压轧辊(温度在0℃左右)压制成干燥的薄片,最后将干燥的蜂蜜薄片粉碎成粉包装。这种蜂蜜粉的制作成本比冷冻真空干燥蜂蜜低很多,但它缺点很明显,即不能保持天然蜂蜜的滋味和营养价值,所以一般是用档次较低的蜂蜜进行这种加工处理。
4、结晶法
采用结晶技术生产固态蜂蜜,结晶蜂蜜的加工是液态蜂蜜经过浓缩、晶种制备、接种、均质和诱导结晶制成白色油脂状的结晶蜜;另外,研究的共结晶蜂蜜粒糖的研制,是把蔗糖作为夹带基体,在高浓度的蔗糖糖浆中使蔗糖自然结晶形成微晶聚集体,并将蜂蜜均匀嵌入聚集体内部,形成一种具有有用功能的微晶聚集体。采用结晶法生产周期长,产品的温度需控制在结晶范围内,否则产品极易吸湿复原。
5、真空干燥法
工艺流程:原料蜜调配→真空干燥→超微粉碎→包装。接触干燥(传导式)的一种。在蜂蜜中加入辅助脱水剂调配后铺在干燥盘上在50℃-80℃条件下进行真空干燥,然后将干燥后的蜂蜜进行超微粉碎,将粉状蜂蜜包装。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真空条件下蒸发带来蜂蜜香味的损失,使蜂蜜品质下降;虽然能保证蜂蜜中功能性成分,但是不能实现蜂蜜的完全干燥;当纯蜂蜜的浓缩物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吸湿并且变成很坚硬的不可操作的团。
6、微波真空干燥法
工艺流程:原料蜜调配→预热融蜜→水浴融蜜→过滤→测定蜂蜜浓度→微波真空→干燥→冷却粉碎→中空包装。把来源不同的蜂蜜原料调配均匀并进行预热(20℃-35℃),然后在水浴融蜜缸内加热50℃,同时不断搅拌,过滤后测定蜂蜜浓度,随后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蜂蜜,温度保持在35℃-50℃,使含水量达到2%-8%,粉碎、包装。微波真空干燥技术能较好地保留被干燥食品物料原有的色、香、味和热敏性营养成分或活性成分,得到较好的干燥物质,特别是干燥高粘度的食品有独特的优势。微波真空干燥蜂蜜速度快,温度低(不超过50℃),干燥过程中不会发生美拉德反应,干燥后的蜂蜜颜色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挥发性成分会有一定变化。
7、真空冷冻燥法
工艺流程为:原料蜜→低温冷冻→真空干燥脱水→粉碎→包装。食品的真空冷冻干燥,就是在水的三相点以下,即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使食品中冻结的水分升华而脱去。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根据热力学中的相平衡理论,随着压力的降低,水的冰点变化不大,而沸点却越来越低,向冰点靠近。当压力降到一定的真空度时,水的沸点和冰点重合,冰就可以不经液态而直接汽化为气体,这一过程称为升华。此法生产周期长,费用高,用于蜂蜜干燥技术难度大。
8、辊筒干燥法
工艺流程:原料的混合→保温→胶体磨→滚筒干燥→粉碎机粉碎→包装。此法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物料浓度80%,糊精含量20%),在一定温度下(22℃)经过胶体磨研磨充分混合后,用滚筒干燥得到含水量较低的固体蜂蜜,然后粉碎、包装。滚筒干燥温度125℃~135℃,滚筒干燥时间60s。滚筒干燥适用于处理细粒而粘度低的物料。使用滚筒干燥生产固体蜂蜜的配方中含有蜂蜜、糊精和水。其中滚筒表面的温度、干燥时间也对生产和品质产生影响。食品工业在不断的发展中,滚筒干燥以其干燥速率高,操作成本低,连续化作业受到人们的关注,是一种比较经济的连续生产技术。滚筒干燥生产固体蜂蜜产品口感细腻、安全无毒、成本低、复水性好,造价较低、成品包装简便、食用方便、不易吸湿、不易结块,很好地保持了蜂蜜的原有的独特风味此法被芜湖市同力食品有限公司运用。
9、喷雾干燥法
工艺流程:蜂蜜→调配→加热→混合→均质→调节pH 值→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是以单一工序将溶液、乳状液、悬浮液或浆状物料加工成干粉制品的一种干燥方法。他将液体通过雾化器的作用,喷成极细的雾状液滴,并依靠干燥介质(热空气、烟道气或惰性气体)与雾滴均匀混合,并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使水分(或溶剂)气化的过程。液体蜂蜜的过程通常采用喷雾干燥。喷雾干燥使液体物料经雾化器雾化成细小雾状液滴,与热空气接触表面积大大增加,水分迅速蒸发,数秒钟内即被干燥成粉末或细颗粒。喷雾干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干燥速度快,时间短(约为3 s~l0s),无需蒸发、结晶、固液机械分离等操作;但也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干燥器的体积大;传热系数低,导致热效率低(约40%以下),力消耗大;操作弹性小,易发生沾壁现象。
三:应用范围
1、在焙烤产品中
蜂蜜粉在焙烤行业中可以广泛应用于面包、蛋糕、饼干、月饼等各式焙烤食品以及制作各种预拌粉,既可作为产品改良剂和营养剂使用,也可作为无蔗糖甜味剂使用,具体功用如下。
⑴、有效改善焙烤产品的组织结构,使产品外形挺拔富有弹性;
⑵、改善产品的形态和口感,在含水较多的焙烤食品内有助于产品保持湿润柔软状态;在含糖量高、水分较少的产品内能促进产品形成硬脆或酥脆口感;
⑶、蜂蜜粉(蜂蜜)中含有的大量单糖可直接作为酵母发酵的主要能量来源,可促进酵母的繁殖和发酵;
⑷、蜂蜜在烤制过程中会使产品形成金**或棕**表皮及焙烤香味,且着色时间短,可适当减少焙烤时间和温度,是良好的天然着色剂;
⑸、蜂蜜在面团搅拌过程中起反水化作用,可有效改善面团物理性质,调节面筋的胀润度,增加面团的可塑性,使产品外形美观、花纹清晰,还能防止产品收缩变形;
⑹、蜂蜜中的天然果糖具有吸湿性和保湿性,有利于制作各种高含水的糕点,并可使面包、蛋糕等焙烤食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柔软;
⑺、蜂蜜粉不仅能增强焙烤产品自有的独特风味,还可有效抑制不良气味,改进产品性能,如在蛋糕中添加能去除蛋腥味和各种不良的涩味,使用在月饼饼皮中可大大缩短回油时间;
⑻、使用方便,直接混入面粉,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适用于如焙烤企业的中央工厂或其它冷冻面团厂的使用。
在面包中应用
蜂蜜粉有效的改善了面包的质构特性、有效提高面包的弹性、内聚性及回复性,并能降低面包芯的硬度,改善面包的品质。蜂蜜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大面包的比容,改善面包的口感,降低成本的同时,品质更佳。
在蛋糕中应用在蛋糕中使用蜂蜜粉可以显著改善蛋糕的口感和香气,掩盖蛋腥和油腻味,可以显著改善蛋糕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和回复性,添加蜂蜜粉的蛋糕整体组织结构较松软,内部色泽呈金**,可明显缩短返油时间,同时提高蛋糕上色速度,所以添加蜂蜜粉的蛋糕在烘烤是应适当调整烘烤时间和温度。
在饼干中应用添加蜂蜜粉能够显著地改善韧性饼干和酥性饼干的气味和口感,适当比例的蜂蜜粉于奶粉的组合能够使得饼干具有浓郁的奶香,使产品变得香脆。向韧性饼干中添加蜂蜜粉后硬度显著增加,同时蜂蜜粉能促进韧性饼干的上色,并且能够显著地改善韧性饼干的气味和口感使得韧性饼干的口感更佳酥脆。
在月饼中的应用
⑴、表皮晶莹剔透,色泽亮丽诱人,口感棉沙;
⑵、返油迅速,添加蜂蜜粉的月饼返油时间可缩短一半以上;
⑶、改善月饼的质够使其感官指标得到改善;
⑷、有效减少蔗糖使用量,适合更多人群食用;
2、在乳制品和冷饮制品中
⑴、 它能最佳的融合产品中若干不同配料的风味,凸显并达到最终产品所追求的特色。尤其对中低档产品中的粗糙口感、不良风味有明显的掩盖、抑制和修饰的良好功能。同时能间接的起到底料香基的作用,使其最终产品口感饱满、醇厚、细腻爽滑、回味自然。该产品就其综合优势和功能是任何一种添加剂所无法比拟的理想辅料。使用蜂蜜粉,针对液态奶、冷饮类产品中的纯奶香味,花生风味,麦香风味的产品和巧克力风味、香芋、坚果风味、五谷杂粮类等产品均会得到最佳的口感和自然风味。
⑵、 对冷饮制品还具有表面收干快,冰晶小,组织结构更为细腻,质感更有嚼劲及增强抗融性等优点。
⑶、 蜂蜜粉与传统意义中的液体蜂蜜在功能和优势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蜂蜜粉较液体蜂蜜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有其特别的优势,如液体蜂蜜中肉眼看不见的杂质,大量存在的耐糖酵母菌,各种花粉对过敏源人群潜在的风险,对最终产品造成不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均会导致液体蜂蜜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连续生产的需要蜂蜜子粉在冰淇淋产品中的应用和效果。
3、在冰淇淋里中
蜂蜜粉应用于冰淇淋产品中源始于美国,在北美和欧洲的冰淇淋行业中历经多年的应用实践,形成固定成熟的生产加工工艺,在产品中替代部分鲜奶及奶粉。蜂蜜子粉在冰淇淋产品应用中集天然、'营养、保健、功能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于一身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
⑴、 改善和提高冰淇淋产品的口感和风味,蜂蜜粉间接的起到了底料香基的作用,使产品产生的口感和风味是任何人工香糖香料所无法比拟的,真正达到入口清爽、软糯、回味持久;
⑵、 增强产品的抗溶性由于天然蜂蜜有其独特的持水保湿性,从而使得产品的抗溶性有所提高,同时蜜蜂干粉还具有增稠剂、粘结剂、稳定剂的功效,同时也是最佳的增量剂;⑶、 由于天然蜂蜜的PH值趋于酸性,在冰淇淋产品中使用蜂蜜子粉,能有效地抑制部分有害微生物的产生;
⑷、 使冰淇淋产品组织结构更为细腻,同时具有表面收干快、冰晶小等功效;
⑸、 添加方便,容易定量,确保产品卫生指标要求。不改变、不影响现有的生产工艺流程,尤其适用于大型规模化食品工业生产使用蜂蜜粉肘,在综合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针对高品质冰淇淋产品尤为突出。
4、在肉制品类中
蜂蜜粉在肉制品行业中的应用,是传统生产配料的革新,不仅能起到改善肉制品滋味、质感和色泽等作用,而且能祛腥、提鲜、解腻等从而达到理想目的,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出品率。蜂蜜粉表现出较好的持水效果,使产品的硬度降低,水分含量提高,口感嫩度改善,使得制品质感美观。蜂蜜粉中所特有的天然果糖、葡萄糖及多种天然氨基酸的组成,在肉制品生产结合过程中能使产品色泽自然,鲜亮诱人,护色持久。
5、其他产品中
如植脂奶油、花生酱、保健品等,蜜干粉应用于该类产品中,可以调整和修饰产品香气,使其自然,醇厚,同时还可以起到掩盖不良气味的作用,使产品爽滑细腻、口感饱满、回味自然,显著提高产品的口感和风味。
蜂蜜粉既保留了蜂蜜的营养价值,又克服了液体蜂蜜在使用过程中的种种不便,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健康的食品配料被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烘焙,冰淇淋,乳制品,肉制品,调味品,谷物早餐,营养麦片等,也可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等多个行业。
外观色泽为金**粉末或颗粒,
颗粒大小:20~40目
总
糖含量: 65%
各项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如下: 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外 观 棕**无定型粉末, 感官检验 无异性杂质,无结块 感官检验 气 味 蜂蜜特有的气味与滋味 感官检验(口尝) 色 泽 淡** 标准比色卡 细 度 ≥20目 标准筛法 水 分 ≤5% 105℃,5hr减量法 灰 分 ≤05% 800℃,3hr减量法 蛋白质 ≤20% 凯式定氮法 杂 质 不得检出 挑选 总糖含量 ≥600% 滴定法 砷含量 ≤1ppm 原子吸收法 铅含量 ≤1ppm 原子吸收法 细菌总数 ≤1000个/g GB/T 4789 2-2008 霉 菌 ≤200个/g GB/T 4789 15-2008 大肠杆菌 不得检出 GB/T 4789 3-2008 沙门氏菌 不得检出 GB/T 4789 4-2008
1蜜蜂自然跑掉了。当外界温度适宜,花蜜来源丰富时,蜂群就会成为自然之王。如果不注意检查,老蜂王会带领一部分蜜蜂分钟的蜜蜂飞走。如果不清理自然之王露台,蜜蜂蜜蜂会被分割,蜜蜂一下子少很多。因此,当外界温度适宜,粉蜜来源充足时,注意检查蜜蜂以避免蜜蜂飞走造成损失。
2中毒。蜜蜂中毒会杀很多蜜蜂,有些蜜蜂会在采集回来的路上死去,但通常蜂窝门口会有死蜂。中毒死亡的蜜蜂舌头会舒展,死亡时身体会蜷曲,从这一点可以观察到。如果是农药中毒,蜜蜂要尽快搬走,谈什么药物治疗都没用。还需要清除巢脾中的有毒饲料。吃有毒饲料的幼蜂也会变成“空军”。也就是说,即使你能正常离开房间,你也不能飞。
3偷蜜蜂。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外界没有蜂蜜来源,蜜蜂缺乏蜂蜜的时候。或者在蜜源末期,养蜂人割蜜时造成漏蜜,导致蜜蜂被盗。万一偷蜜蜂,蜜蜂会互相咬人,也有人互相偷。盗蜂使得蜜蜂自相残杀,也会减少蜜蜂。所以养蜂人一定要注意。
4养蜂人造成的。当蜂蜜短缺时,一些养蜂人会喂它们。如果在天黑左右但天黑前喂食,会引起蜜蜂兴奋,很多蜜蜂巢会一下子出来。这些蜜蜂巢出来后,会飞到附近开灯的地方,最后变成壁虎的食物。蜂群很弱。
5蜂蜜来源少。蜂蜜来源过少,蜜蜂的收集效率降低,蜜蜂集中在蜂巢内外的数量减少。
6蜂王不下蛋。如果蜂王停止生产,工蜂也不会故意进入花粉。
7粉源不足。8月底,这个季节很多地方蜂蜜来源不足,外面没有粉也没有蜜可以收割。这时候就需要检查蜂群内部的蜂蜜和粉末储存情况。如果短缺严重,建议补贴饲养。
暑假过后,蜜蜂蜜蜂受损,需要检查一下是否变成了卵群。一般这是因为夏季缺乏管理,没有及时的防暑降温措施,没有及时的抽脾来调整蜂数与窝脾的合理搭配。
1、从季节出发春天在分蜂季节,选择地方干燥避雨的,附近没有障碍物,眼前是开阔的,向阳的地方。夏天向风,冬天背风。\x0d\2、从地理位置,沿着林子边缘,以空心有洞的大树为搜索目标,认真寻找,选择有石头比较多的地方,大老树,坎坷的堤坝,围墙边脚,废旧房屋。\x0d\3、从观察跟踪踩水,踩蜜工蜂,水蜂500米范围,蜜蜂3公里,看圈数1圈1公里范围,2圈是2公里范围,3圈是3公里范围,加上工蜂飞行方向。采水蜂大部分是老蜂,飞行路线不会很远。入山找蜂时,要留心水源边沿,如果发现有采水蜂,就表明附近有蜂巢。采水蜂在下降和起飞时,都是绕圈子飞行的。如果飞来时打圈是逆时针方向,而回去时是顺时针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边;如果打圈的方向与上述相反,则表明蜂巢在山的右边。\x0d\4、工蜂在认巢飞翔或爽身飞翔时,常在蜂巢附近排下许多粪便。采集蜂在出巢起飞时,也常先排掉粪便后才飞往采集。因此,在蜂巢周围的树叶、杂草上,必有很多蜂粪。蜂粪呈**,一头大,一头小,通常大的一头总是朝着蜂巢的方向,应按照这个方向去寻找。若发现峰粪逐渐密集,那么附近就必有蜂巢大约在3/400米范围内了。\x0d\5、听声音,和看天上的工蜂飞行方向,判别工蜂远近,一般也500米左右,这些声音和飞行方向可以在两边都有障碍物,你站中间就容易听到和看到。\x0d\6、选择时机,分蜂季节蜜蜂勤奋出工多,秋天干燥不下雨容易看到大便,春天下午2点左右,秋天下午3点左右新蜂试飞。下雨过后第一次天晴。\x0d\7、找到一个蜜粉源基地,归巢蜂飞行速度慢、声音混浊、尾部下垂或两腿带有花粉团,行径成直线。后者是我们追踪的目标。\x0d\8、根据幼蜂试飞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荐。晴朗的天气,每天下午2—3点,幼蜂会出巢在巢前试飞半小时左右。这种飞行混乱无序,声音大且嘈杂。听到这种声音寻觅而去,可找到蜂巢。\x0d\9、采用沿途追踪工蜂的方法,寻找蜂巢。其方法有多种。\x0d\①跟踪采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处观察回程蜂的飞行路线,也可以观察花上采集蜂的动向。如果有数只回程蜂飞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跟踪,每次前进30~50m,最后就可能找到蜂巢。\x0d\②挂蜜燃脾引蜂跟踪法 在高地的上风处,把带叶的树枝蘸上蜂蜜挂在离地2m高的地方,并燃烧一些旧巢脾,使蜂蜜和蜡的气味散发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后注意吸饱蜂蜜的野生蜂的飞行路线。与此同时,在相距数十步远的地方的另一个高地上,也用同样方法的招引并观察蜜蜂的飞行路线。这2条飞行路线相交叉的方位,往往就是蜂巢的所在地。\x0d\③煮蜜引蜂跟踪法 在晴暖的天气,在山中的高岗处,支起锅灶点燃火堆,把高浓度的蜂蜜放到锅中煮至沸腾,用蜂蜜的香味吸引野生中蜂来采集。根据蜜蜂返回的飞行路线追踪,寻找蜂巢。在追踪过程中,若失去踪迹,在蜜蜂飞行路线的附近再煮蜂蜜,吸引蜜蜂。反复数次定位寻找,就可准确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x0d\④欲擒故纵跟踪法 捉住即将归巢的采集蜂, 在蜂腰上绑1根 300~400 mm长的细线,另一端粘上1片宽10mm、长数厘米的纸片,然后释放跟踪。通常重复几次,就可以找到蜂巢。\x0d\⑤根据采集蜂回程打圈和飞行高度判断蜂巢距离 当蜜蜂采好粉蜜后,起飞时往往会打1~3个圈子,然后才按一定的高度笔直地飞向蜂巢。根据回程采集蜂起飞时打圈的次数和飞行的高度来判断蜂巢的远近。起飞时只打1个圈子,蜂巢不会很远;打 3个圈子的,蜂巢处于25km以外,追踪比较困难。如回程蜂在离地3m左右的高度飞行,说明蜂巢约在250 m的地方;若飞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说明蜂巢较远,不可盲目追踪。\x0d\10、此外,可以向山区的药农、猎人等这些经常在山中活动的人等了解野生蜂的踪迹,为猎捕提供线索。\x0d\二、诱引野蜂\x0d\(一)临时诱引,短期\x0d\养蜂的人都会去找野蜂,利用临时引诱法将蜜蜂直接当天引诱到你的蜜蜂箱中。\x0d\诱引箱中放入适量的蜂蜜或白砂糖等糖饲料,找一个侦察蜂常出没的地方,以及上午10时左右在诱引箱附近燃烧旧脾,有助于诱蜂。如果发现常在墙壁等处飞飞停停寻找巢穴的侦察蜂,可将诱引箱放置在附近,并在诱引箱巢口涂抹少许蜂蜜诱引侦察蜂;或将侦察蜂捕捉后放人诱引箱中关闭10min, 然后再将此侦察蜂放出,应注意不得损伤侦察蜂。侦察蜂飞走后不得变动诱引箱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有分蜂群时,一天便可成功。\x0d\(二)定点诱引,长期\x0d\1、夏季诱引野生蜂,应选择阴凉通风的场所,冬天应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在座北朝南的山腰突岩下,不受日晒、雨淋,而且冬暖夏凉,是最为理想的诱引地点,宜四季放箱诱引。另外,南向或东南向的屋檐前、大树下等也是较好的地点。根据蜜蜂的迁栖规律,诱蜂地点春夏季节设在山上,秋冬季节设在山下。\x0d\2、诱引箱放置的地点必须目标显著,这才容易为侦察蜂所发现,而且蜜蜂飞行路线应畅通,如山中突出的隆坡、独树、巨岩等附近、都是蜜蜂营巢的天然明显目标。\x0d\3、诱引箱要避光、干燥、洁净,没有木材或其它特殊气味。\x0d\(1)有“疤”箱:具有脾基的有“疤”箱桶。经过蜜蜂投居1~2天后过箱,留着新筑脾芽的箱桶尤其理想,巢门保留几个小孔即可。常见的蜂桶下口的口径约30厘米,口边打几个手指大的缺口作巢门,离口约20厘米处纵横串几根竹条,竹条上面铺棕皮。棕皮上面再塞紧稻草或麦粮草,然后安置在乎坦石块上面,桶的上口用棕皮封住,并覆盖树皮石块。\x0d\(2)新式蜂箱:为使诱引到的野生蜂同时接受新法饲养,可采用新式蜂箱。在箱内先排4—5个穿上铁线及窄条巢础的巢框,不宜用全框巢础,隔板外的空间应用软草塞满。如巢础经蜂群筑成脾芽,效果更好。新式蜂箱巢门只留3.3厘米宽、1.1厘米高,在排放以前,先把巢框和内盖钉牢。蜂箱排放最好依附岩石,并把箱身垫高,左右迭好石块保护,箱面加以覆盖,并压石头,以防风吹、雨淋及黄褪等的侵害。\x0d\(3)定时检查。放箱诱引,要定时进行检查。分蜂季节一般3天检查1次。久雨初晴,要及时检查。发现野生蜂进箱,待傍晚蜜蜂归巢,闭好巢门搬回。旧式箱、筒最好当晚借脾过箱。\x0d\4、巧诱野蜜蜂\x0d\ 配方:白糖250克,新鲜蜂蜜10克。\x0d\ 使用方法:将药物按配方比例混合搅拌均匀,撒在禾草上放入蜂桶内,然后,把蜂桶放于野外山顶上,大约5天后,周围七八里的蜜蜂都会飞来群集蜂桶内。\x0d\ \x0d\三、捕蜂方法\x0d\(1)树洞、土洞:先封洞口,避免蜂涌出螫人,再凿开树洞或挖开土洞。巢脾暴露后,立即熏烟驱蜂,由下而上、自左而右驱蜂群离脾结团,接着割取巢脾装框,再收蜂人箱,巢脾割完后,蜜蜂都已吸饱不易螫人,可用手捧取蜂团进箱,移人大部分蜂团后,因蜂不离群,可将洞内余蜂驱散,把巢门靠近原巢口,蜜蜂自动纷纷人箱,操作中如未发现蜂王,要仔细检查洞内和周围。\x0d\(2)岩洞:住岩洞的野蜂,如凿洞困难,可智取:保留一个主要进出口,其余全用泥封闭,然后用脱脂棉花蘸石炭酸塞进蜂巢里面的下方。洞口插入一条玻璃管,管口通人转运蜂箱。蜜蜂被石炭酸味所驱迫,纷纷通过玻璃管进入转运蜂箱。见到管中蜂王通过,且洞内蜜蜂基本脱尽,就可搬回处理。\x0d\(3)收蜂团:分蜂群飞出先团集在树枝、屋角等处,作短暂的停留,此时最易捕获。其收捕方法是:先向分蜂群微喷水花,使蜂团安静,用收蜂笼置于蜂团上方,下面用手或软帚轻赶,利用蜜蜂向上性,蜂团就会很快进入收蜂笼,然后拌进蜂箱,如蜂团栖集的树枝不大,可直接震落于纱袋中,带归人箱。如发现过境分蜂群,可用水或沙迎击,蜜蜂受阻即坠落结团,从而捕获。
蜂花粉和蜂蜜的区别:形成条件不同、成分不同、营养价值不同。
1、形成条件不同
蜂花粉来源于大自然,是蜜蜂从显花植物(蜜源植物和花粉源植物)花蕊内采集的花粉粒,并加入了特殊的腺体分泌物(花蜜和唾液)混合而成了一种不规则扁圆形状物。
蜂蜜是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75%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多种转化的作用下,经过15天左右反复酝酿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丰富到一定的数值时;
同时把花蜜中的多糖转变成人体可直接吸收的单糖葡萄糖、果糖,水分含量少于23%存贮到巢洞中,用蜂蜡密封。
2、成分不同
蜂花粉花粉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30多种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活性蛋白酶、核酸、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它活性物质。
花粉富含的蛋白质多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存在,含量超过牛奶、鸡蛋的5-7倍;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新鲜水果和蔬菜,被称为天然维生素之王。
蜂蜜的主要成分为糖类,其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主要作为营养滋补品、药用和加工蜜饯食品及酿造蜜酒之用,也可以替代食糖作调味品。
3、营养价值不同
蜂花粉主要是促进睡眠,调节胃肠系统功能,促进消化,治疗习惯性便秘;在调节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改善性功能等。
排毒瘦身养颜,蜂蜜含有优秀的杀菌效果和解毒效果,它能够让体内停留下的废物排出体外,使全身的新陈代谢功能得到改善,使得那些由于不能很好地消耗而在体内积聚下来的多余脂肪作为能量而得到燃烧。
蜂蜜的糖份如能从胃运送到血液中,就能变成能量,很快地消除疲劳。由于血糖值的上升,饱腹感得到增加,饥饿感也就随着消失了。
-蜂花粉
-蜂蜜
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每晚从箱底进行奖励饲喂蜜蜂。糖水或蜜水盛人箱底饲喂器中。第一次饲喂可稍多些,一般每群喂350~400ml,以后看蜂数多少和产卵圈大小而定,以脾上有少量角蜜为宜。
扩展资料
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
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蜜蜂 (昆虫纲动物)
蜜蜂有时候喜欢蛰人,跟以下几点有关:
1、蜂种的问题。在海南,有一种本地的中蜂,小小只的,这种蜂种特别喜欢蛰人。
2、天气原因。有时候在阴天或者在下雨天时检查蜜蜂,蜜蜂也特别喜欢蛰人。
3、缺粉缺蜜时。养蜂的朋友都知道,在粉蜜源充足的时候。蜜蜂就特别温顺,有的养蜂人在粉蜜源充足时检查蜜蜂,甚至不用做任何防护措施。但是在蜜蜂缺蜜缺粉时,又特别爱蛰人。
4、检查蜜蜂的时候,把巢框放回去时。经常不注意就会压死蜂,这时候死蜂就会传达出信息。蜜蜂就变得特别凶。我常常因为这个被蛰。
5、打开蜂箱的时候,动作过大,振动到了蜂箱,这样也会让蜜蜂爱蛰人。有次我检查蜜蜂,打开蜂箱不小心震动到了蜂箱。一打开蜂箱就被蛰了二十多次,最后就没敢检查。直接盖好蜂箱了。
当蜜蜂发现蜜粉源时,它便采集一些花蜜、花粉,带回蜂巢,与此同时,花的香味也就留在它的身上。采集归来的蜜蜂可以用舞蹈的形式告诉同伴蜜粉源的距离和方位。
在跳舞的过程中,跟随在它身旁的蜜蜂能感觉到跳舞蜂身上留下的花的香味,并将其保留在记忆中。等它们飞出蜂巢后,就会向着附近有这种气味的目标飞去。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
问题一:蜜蜂喜欢在什么地方住巢 阴凉干燥的地方,
问题二:蜜蜂窝喜欢做在哪里呢 蜜蜂不会自己做窝的,只会筑巢!它们用的都是蚂蚁残留的窝或者一些自然洞穴,喜欢向阳比较温暖的地方!
问题三:野蜜蜂喜欢在哪种环境安家 野生蜜蜂栖息场所,要求是很严格的,常选择在既适宜寒冬居住又适宜炎夏生活。
侵袭因此,常常巢居背北向南的山麓,山腰中的树洞,岩洞,土洞内
根据气候和蜜源条件,野生蜂的自然分蜂盛期多在春夏季,这个季节有兴趣的可以做些诱蜂桶放山里,等然也可以挖洞做诱蜂洞 跟踪采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处观察回程蜂的飞行路线,也可以观察花上采集蜂的动向。如果有数只回程蜂飞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跟踪,每次前进30~50m,最后就可能找到蜂巢。
②挂蜜燃脾引蜂跟踪法 在高地的上风处,把带叶的树枝蘸上蜂蜜挂在离地2m高的地方,并燃烧一些旧巢脾,使蜂蜜和蜡的气味散发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后注意吸饱蜂蜜的野生蜂的飞行路线。与此同时,在相距数十步远的地方的另一个高地上,也用同样方法的招引并观察蜜蜂的飞行路线。这2条飞行路线相交叉的方位,往往就是蜂巢的所在地。
③煮蜜引蜂跟踪法 在晴暖的天气,在山中的高岗处,支起锅灶点燃火堆,把高浓度的蜂蜜放到锅中煮至沸腾,用蜂蜜的香味吸引野生中蜂来采集。根据蜜蜂返回的飞行路线追踪,寻找蜂巢。在追踪过程中,若失去踪迹,在蜜蜂飞行路线的附近再煮蜂蜜,吸引蜜蜂。反复数次定位寻找,就可准确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
④欲擒故纵跟踪法 捉住即将归巢的采集蜂, 在蜂腰上绑1根 300~400 mm长的细线,另一端粘上1片宽10mm、长数厘米的纸片,然后释放跟踪。通常重复几次,就可以找到蜂巢。
⑤根据采集蜂回程打圈和飞行高度判断蜂巢距离 当蜜蜂采好粉蜜后,起飞时往往会打1~3个圈子,然后才按一定的高度笔直地飞向蜂巢。根据回程采集蜂起飞时打圈的次数和飞行的高度来判断蜂巢的远近。起飞时只打1个圈子,蜂巢不会很远;打 3个圈子的,蜂巢处于25km以外,追踪比较困难。如回程蜂在离地3m左右的高度飞行,说明蜂巢约在250 m的地方;若飞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说明蜂巢较远,不可盲目追踪。
问题四:秋天蜜蜂一般躲在什么地方 糖浆的浓度要适当。一般用于繁蜂等季节的奖励饲喂采用糖水1:1的浓度;在缺少饲料和作越冬饲料时采用2:1的浓度
问题五:蜜蜂最喜欢出没在什么地方 鲜花盛开的地方
问题六:在山上蜜蜂喜欢在什么地方做巢 棕榈树叶子下面 松树上 土里 土坡断层 树洞 悬崖壁上
问题七:为什么男人喜欢蜜蜂多的地方? 呵呵,因为男人都比较花心,蜜蜂多的地方肯定花也多!爱花采花人皆有之嘛!
问题八:蜜蜂喜欢在什么地方建巢 房檐 窗户 房梁 屋顶 墙壁隔层 棕榈树叶子下面 松树上 土里 土坡断层 树洞
问题九:蜜蜂喜欢在什么地方住巢 阴凉干燥的地方,
问题十:野蜜蜂喜欢在哪种环境安家 野生蜜蜂栖息场所,要求是很严格的,常选择在既适宜寒冬居住又适宜炎夏生活。
侵袭因此,常常巢居背北向南的山麓,山腰中的树洞,岩洞,土洞内
根据气候和蜜源条件,野生蜂的自然分蜂盛期多在春夏季,这个季节有兴趣的可以做些诱蜂桶放山里,等然也可以挖洞做诱蜂洞 跟踪采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处观察回程蜂的飞行路线,也可以观察花上采集蜂的动向。如果有数只回程蜂飞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跟踪,每次前进30~50m,最后就可能找到蜂巢。
②挂蜜燃脾引蜂跟踪法 在高地的上风处,把带叶的树枝蘸上蜂蜜挂在离地2m高的地方,并燃烧一些旧巢脾,使蜂蜜和蜡的气味散发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后注意吸饱蜂蜜的野生蜂的飞行路线。与此同时,在相距数十步远的地方的另一个高地上,也用同样方法的招引并观察蜜蜂的飞行路线。这2条飞行路线相交叉的方位,往往就是蜂巢的所在地。
③煮蜜引蜂跟踪法 在晴暖的天气,在山中的高岗处,支起锅灶点燃火堆,把高浓度的蜂蜜放到锅中煮至沸腾,用蜂蜜的香味吸引野生中蜂来采集。根据蜜蜂返回的飞行路线追踪,寻找蜂巢。在追踪过程中,若失去踪迹,在蜜蜂飞行路线的附近再煮蜂蜜,吸引蜜蜂。反复数次定位寻找,就可准确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
④欲擒故纵跟踪法 捉住即将归巢的采集蜂, 在蜂腰上绑1根 300~400 mm长的细线,另一端粘上1片宽10mm、长数厘米的纸片,然后释放跟踪。通常重复几次,就可以找到蜂巢。
⑤根据采集蜂回程打圈和飞行高度判断蜂巢距离 当蜜蜂采好粉蜜后,起飞时往往会打1~3个圈子,然后才按一定的高度笔直地飞向蜂巢。根据回程采集蜂起飞时打圈的次数和飞行的高度来判断蜂巢的远近。起飞时只打1个圈子,蜂巢不会很远;打 3个圈子的,蜂巢处于25km以外,追踪比较困难。如回程蜂在离地3m左右的高度飞行,说明蜂巢约在250 m的地方;若飞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说明蜂巢较远,不可盲目追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