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的种类和生物学基本知识
(一)蜜蜂的种类
(二)蜂群的结构和蜜蜂的发育
(三)蜂群的生活
二、蜂箱和养蜂常用管理工具
(一)蜂箱
(二)养蜂常用管理工具
三、蜂群的基础管理
(一)蜂群的选购
(二)养蜂场址的选择和布置
(三)蜂群的开箱技术
(四)蜂群的检查
(五)蜂群的饲喂
(六)巢脾的修造和保存
(七)蜂群的合并
(八)蜂群的调整
(九)人工分群
(十)自然分蜂群的控制和处理
(十一)蜂王和王台的诱入
(十二)盗蜂的防止
(十三)蜂群偏集的预防和处理
(十四)蜂群的近距离迁移
四、蜂群的四季管理
(一)春季管理
(二)流蜜期管理
(三)夏季管理
(四)秋季管理
(五)越冬管理
五、蜜蜂产品生产
(一)蜂蜜的生产
(二)蜂蜡的生产
(三)蜂王浆的生产
(四)蜂花粉的生产
(五)蜂胶的生产
(六)蜂毒的生产
(七)雄蜂虫蛹的生产
六、蜜蜂病敌害的基本常识
(一)病敌害概况
(二)蜜蜂病害的分类
(三)蜜蜂传染病发生发展的规律
(四)蜜蜂病害防治
(五)蜜蜂病害的诊断
(六)蜂药概况
七、蜜蜂寄生螨及其防治
(一)大蜂螨
(二)小蜂螨
(三)其他螨类
八、蜜蜂病毒病及其防治
(一)蜜蜂囊状幼虫病
(二)蜜蜂蛹病
(三)慢性麻痹病
(四)急性麻痹病
(五)蜜蜂其他病毒病
(六)爬蜂病
九、蜜蜂细菌病及其防治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三)败血病
(四)蜜蜂副伤寒病
十、蜜蜂真菌病及其防治
(一)白垩病
(二)黄曲霉病
(三)蜜蜂的其他真菌病
十一、其他病原物引起的蜂病及其防治
(一)螺原体病
(二)原生动物病
(三)寄生性昆虫
(四)线虫
十二、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及其防治
(一)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十三、蜜蜂中毒及其防治
(一)农药中毒
(二)甘露蜜中毒
(三)花蜜中毒
(四)工业烟雾中毒
十四、蜜蜂敌害及其防治
(一)巢虫
(二)胡蜂
(三)蟾蜍
(四)其他敌害
《正版图书——中蜂科学饲养技术》图书(购买光盘时赠送)内容包括:概述、中蜂的基本生物学知识、饲养中蜂的条件、中蜂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中蜂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维持中蜂强群的饲养管理技术、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野生中蜂的收捕与过箱技术、中蜂主要病敌害的防治及蜂群的合理用药等。
第一章 概述
一、蜜蜂的起源与分类
二、我国饲养中蜂的历史和现状
三、中蜂的优缺点
(一)中蜂的优点
(二)中蜂的缺点
第二章 中蜂的基本生物学知识
一、中蜂蜂群的组成与行为
(一)蜂群的组成
(二)蜂巢
(三)蜂群的信息传递与采集行为
二、中蜂的特殊习性
三、中蜂蜂群的周年变化规律
(一)越冬蜂更替时期
(二)蜂群生长期
(三)自然分蜂期
(四)秋更期
(五)越冬期
第三章 饲养中蜂的条件
一、饲养中蜂的工具
(一)蜂箱
(二)育王器具
(三)其他常用工具和用具
二、饲养中蜂的蜜粉源条件
第四章 中蜂的一般饲养管理技术
一、放蜂场地的选择
(一)蜜粉源条件
(二)场地条件
二、蜂箱的排列
三、蜂群的饲喂
(一)补助饲喂
(二)奖励饲喂
(三)饲喂花粉
四、蜂群的检查
(一)开箱检查
(二)箱外检查
(三)检查记录
(四)根据检查预测群势
五、巢脾的修造
(一)造脾的最适时期
(二)造脾前的准备
(三)造脾的方式和方法
(四)巢础框加入蜂群的位置
(五)加础造脾的注意事项
六、培育适龄采集蜂
七、盗蜂发生的识别与处理
(一)预防盗蜂的发生
(二)盗蜂的识别
(三)发生盗蜂时的处理
八、飞逃及其处理方法
(一)引起中蜂飞逃的原因
(二)蜂群飞逃时的处理
(三)飞逃蜂群的收捕
九、蜂群的合并
(一)蜂群合并的障碍
(二)蜂群合并的原则
(三)蜂群合并的方法
十、蜂群的人工分蜂
(一)人工分蜂的方法
(二)新分群的管理
十一、蜂王或王台的诱入
(一)储养新王
(二)诱入蜂王
(三)围王的解救
十二、维持适当的蜂脾关系
(一)繁殖期的蜂脾关系
(二)流蜜期的蜂脾关系
十三、转地放蜂的饲养管理
(一)场地的选择
(二)蜂群的包装
十四、工蜂产卵的处理
第五章 中蜂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流蜜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采蜜群的组织和蜂蜜的生产
(二)控制和消除分蜂热
(三)解决育虫与贮蜜的矛盾
(四)流蜜后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越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三、秋末冬初流蜜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四、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长江流域地区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二)黄河以北地区越冬期的饲养管理技术
第六章 维持中蜂强群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采用优质蜂王
(一)选用良种
(二)采用新王
(三)防止中蜂蜂种退化
二、采用双王群或主副群饲养
(一)双王群饲养
(二)主副群饲养
三、保持群内饲料充足
四、保持蜂群旺盛的繁殖力
(一)奖励饲喂
(二)采用新巢脾
(三)适时扩大蜂巢
(四)加强蜂群保温
(五)预防和解除分蜂热
(六)综合防治病敌害
第七章 中蜂人工育王与换王技术
一、人工育王技术
(一)人工育王的条件
(二)种用蜂群的选择
(三)育王群的组织
(四)人工育王的具体操作方法
二、换王技术
(一)换王时期
(二)换王的方法
第八章 野生中蜂的收捕与过箱技术
一、野生中蜂的收捕
(一)收捕前的准备工作
(二)收捕方法
二、收捕后的过箱
(一)中蜂过箱的最适时期
(二)过箱前的准备工作
(三)过箱方法
(四)中蜂过箱后的管理
第九章 中蜂主要病敌害的防治及蜂群的合理用药
一、主要病敌害的防治
(一)中蜂囊状幼虫病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三)蜜蜂微孢子虫病
(四)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
(五)大蜡螟
(六)小蜡螟
(七)胡蜂
(八)农药中毒
(九)植物中毒
(十)高温和低温的伤害
(十一)工蜂产卵
(十二)两栖类动物
二、蜂群的合理用药
(一)引起蜂产品抗生素污染的原因
(二)如何避免蜂产品的抗生素污染
春天。
引蜂方法:
(1)树洞、土洞:先封洞口,避免蜂涌出螫人,再凿开树洞或挖开土洞。巢脾暴露后,立即熏烟驱蜂,由下而上、自左而右驱蜂群离脾结团,接着割取巢脾装框,再收蜂人箱,巢脾割完后,蜜蜂都已吸饱不易螫人,可用手捧取蜂团进箱,移人大部分蜂团后,因蜂不离群,可将洞内余蜂驱散,把巢门靠近原巢口,蜜蜂自动纷纷人箱,操作中如未发现蜂王,要仔细检查洞内和周围。
(2)岩洞:住岩洞的野蜂,如凿洞困难,可智取:保留一个主要进出口,其余全用泥封闭,然后用脱脂棉花蘸石炭酸塞进蜂巢里面的下方。洞口插入一条玻璃管,管口通人转运蜂箱。蜜蜂被石炭酸味所驱迫,纷纷通过玻璃管进入转运蜂箱。见到管中蜂王通过,且洞内蜜蜂基本脱尽,就可搬回处理。
(3)收蜂团:分蜂群飞出先团集在树枝、屋角等处,作短暂的停留,此时最易捕获。其收捕方法是:先向分蜂群微喷水花,使蜂团安静,用收蜂笼置于蜂团上方,下面用手或软帚轻赶,利用蜜蜂向上性,蜂团就会很快进入收蜂笼,然后拌进蜂箱,如蜂团栖集的树枝不大,可直接震落于纱袋中,带归人箱。如发现过境分蜂群,可用水或沙迎击,蜜蜂受阻即坠落结团,从而捕获。
在7-8月通常还能诱到蜂,因为此时的食物比较缺乏,因此多数蜂群会为了寻找食物弃巢迁飞。在诱捕野生蜜蜂时可在蜜粉源比较丰富的地方放置蜂箱,要求蜂箱中没有刺激性比较大的味道,比如大蒜味或者烟熏味,随后在蜂箱的门口涂上蜂腊,诱到蜜蜂后便需要尽快过箱饲养。
一、7一8月份还能诱到蜂吗
1、诱到蜂的几率
在7-8月一般还能诱到蜂,因为该阶段处于食物缺乏期,所以多数蜂群会为了寻找食物而弃巢迁飞。
2、诱蜂的方法
(1)地点:以诱捕野生蜜蜂为例,可以在蜜粉源比较丰富、附近有水源、朝阳的山麓或者山腰上放置蜂箱,一般可以把蜂箱放在大树下、岩石旁。
(2)使用工具:一般可用旧蜂箱来诱蜂并在蜂箱的门口涂上一层蜂腊,因为旧蜂箱中带有蜂胶和蜂腊,诱蜂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3)过箱饲养:通常把蜂箱放置几天后就可诱捕到蜜蜂,可以在晚上蜜蜂归巢后将巢门关上,随后搬回家尽快过箱饲养。
(4)注意事项:要求诱蜂箱中不能有蜜蜂讨厌的气味,比如大蒜味、烟熏味、酒味、汽油味、醋味等刺激性比较大的味道;可以多放一些诱蜂箱,以此来提高诱蜂的成功率。
二、诱蜂是什么原理
1、诱蜂的基本原理是为蜂群提供一个合适的生活地点,即准备没有异味的诱蜂箱,蜂箱中有蜜蜂喜欢的蜂蜡,随后选在蜜蜂的分蜂季节把诱蜂箱放在蜂群常出现的地点即可。
2、蜜蜂一般多在春天的3-5月进行分蜂,因为此时蜜粉源丰富、气候适宜且蜂群强盛,因此原群中的蜂王便会带着一些工蜂以及雄蜂飞离原巢寻找新居,有时也会在秋季分蜂。
3、蜜蜂除了会在有丰富蜜粉源的时候分蜂外,也会在生活环境出现了蜂巢拥挤、通风不良、巢温过高、供蜂王产卵的巢房不足等问题时分蜂。蜜蜂在分蜂前的2-7天会逐渐少喂或者不喂蜂王,使蜂王的腹部缩小,为飞行做好准备,而在分蜂前的1-2天,工蜂消极怠工,蜂群骚动不安,而且一部分工蜂会直接在蜂箱外的某个地方结团,待侦查蜂找到合适的新居后,蜂群就会迁飞。
蜜蜂常在有空洞的树干内营巢
所以找到野蜜蜂就仔细找空洞的树和树干上的蜂巢。
如果发现树叶,杂草有**的蜜蜂粪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
1、寻找蜜蜂粪便蜜蜂在集团飞翔(认巢飞翔)或者爽身飞翔时,常将粪便排在蜂巢附近。如果发现树叶,杂草有**的蜜蜂粪便,就表明附近有蜂巢。
2、追踪采水蜂蜜蜂常在蜂巢附近有水源的地方采水,因此细心观察溪边,田边或者有积水的洼地,如果发现采水蜂,就表明蜂巢距此最远不超过1千米。
3、追踪采蜜蜂在晴天上午9~11时,进山注意搜寻采蜜蜂,观察它们回巢时的飞行活动和方向。
4、搜索树洞蜜蜂常在有空洞的树干内营巢。可以请药农和猎人等经常进山的人提供线索。沿着林边,认真搜索有洞的大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