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蜂(学名: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是膜翅目蜜蜂科动物。该类动物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全球均有分布。 意大利蜂腹部细长,吻较长,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该类动物的绒毛亦具**,这在雄蜂上特别易于区别。其覆毛短,绒毛带宽而密,肘脉指数中等或偏高,平均为22~25。意大利蜂一般比较温顺,育虫力特强,分蜂性非常弱,清巢能力强。
中文学名
意大利蜂
拉丁学名
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
别称
意蜂、意大利蜜蜂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更多
物种起源

意大利蜂
意大利蜜蜂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属**蜂种。该半岛的西北面是欧洲黑蜂的广袤的分布区。其东北面则是卡尼鄂拉蜜蜂的分布区,卡蜂也是属于黑色蜂种。另一方面,靠近半岛西南端的西西里岛的原产蜜蜂也是黑色的。意大利养蜂学家Giogio Celli1983年在《LeApi》书中介绍,西西里岛蜜蜂很可能是欧洲黑蜂的一个品系(生态型)。那么,长期处在黑色蜂种包围圈中,何以出现着**的蜂种呢?这可能是,当今的意大利蜜蜂是亚平宁半岛上原有的欧洲黑蜂与相当时期前引进的塞蜂自然杂交而形成的。其根据是:
第一,塞普路斯蜜蜂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普路斯岛上,表型为鲜艳的橙**,非常醒目,惹人喜欢。其工蜂个体比意蜂小,腹部前3节背板呈橙**,其上各有一条黑色环带,后3节背板为黑色,腹部腹板除最后两节外,通常呈鲜明的橙**,这是塞蜂最明显的特征。其蜂王腹部为浅**,每节背板都有一条新月形的黑环,其产卵力强,分蜂性弱,性情凶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于1973、1974年曾引入过两批塞蜂蜂王,由于蜂性凶暴异常,已被淘汰。而体色黄,产卵力强,分蜂性弱正是当今意大利蜜蜂的3个重要特点。
第二,早在1935年出版的《ABCandXYZofBeeCulture》621页中提到:“大致上可以说,塞普路斯蜜蜂不但是叙利亚蜜蜂和巴勒斯坦蜂,而且也是意大利蜜蜂的祖系”。
第三,蜜蜂体色遗传规律属于中间遗传。意蜂体色的表现正是塞蜂与黑蜂的中间型。
第四,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地中海航运就已十分发达,冬季塞蜂通过航运到达亚平宁半岛港口是十分可能的。
意蜂1853年首次引到法国。1859年,又引到了美国,并且也和其他国家一样,成为企业化蜂种。自从意大利和美国的育王企业建立之后,意种蜂王便不断地发送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养蜂业的发展。
外形特征
个体比欧洲黑蜂略小。腹部细长,腹板几丁质为**。工蜂腹部第2~4节背板的前缘有**环带,在原产地,**环带的宽窄及色调的深浅变化很大;体色较浅的意蜂常具有**小盾片,特浅色型的意蜂仅在腹部末端有一棕色斑,称为黄金种蜜蜂。绒毛为淡**。工蜂的喙较长,平均为65毫米;腹部第4节背板上绒毛带宽度中等,平均为09毫米;腹部第5背板上覆毛短,其长度平均为03毫米;肘脉指数中等,平均为23。
产育力强,育虫节率平缓,早春蜂王开始产卵后,其产卵量受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大,即使在炎热的盛夏和气温较低的晚秋,也能保持较大面积的育虫区。分蜂性弱,易维持大群。对大宗蜜源的采集力强,但对零星蜜粉源的利用能力较差;对花粉的采集量大。在夏秋天两季,往往采集较多的树胶。泌蜡造脾能力强。分泌王浆的能力强于其它任何品种的蜜蜂。饲料消耗量大,在蜜源贫乏时,容易出现食物短缺现象。性情温驯,不怕光,开箱检查时很安静。定向力强,不易迷巢,盗性强。清巢习性强。以强群的形式越冬,越冬饲料消耗量大,在高寒地区越冬性能差。抗病力较弱,易感染美洲幼虫病、麻痹病、孢子病和白垩病;抗螨力弱,极易遭受螨害。抗巢虫的能力较弱。蜜房封盖为干型或中间型。
生活习性

意大利蜂的体形比黑蜂略小,腹部细长,吻较长(63~66mm);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在第2至第4腹节背板的前部具**环带。但**区域的大小和色泽深浅有很大变化,有的蜂群较宽而浅,有的窄而深。浅色的蜂种,常具有**的小盾片,类似塞普路斯蜜蜂。意蜂的特浅色类型,就是众所周知的“黄金种蜜蜂”,仅在腹部末端具有黑色小斑。意蜂的绒毛亦具**,这在雄蜂上特别易于区别。其覆毛短,绒毛带宽而密。肘脉指数中等或偏高,平均为22~25。
蜜蜂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关于蜜蜂的求购,建议在本网“市场信息”的“供求热线”栏目中查询或发布求购信息。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
养蜂需要:1、蜂箱 2、蜂具 3、蜂种 4、四季管理 5、病害防治等。
一、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二、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
(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入巢内。
(2)框式饲喂器
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3)巢顶饲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
9.蜂王诱入器
常用的蜂王诱入器 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
(1)木套诱入器
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
(3)全框诱入器
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笼
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
三、蜂种
选择蜜蜂了。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绒毛。
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都属于欧洲类型,我们常称它们为欧洲蜜蜂。
1、意大利蜂 为**品种。工蜂腹板几丁质**,第二至第四节腹节背板前缘有**环带。体长12~14毫米,绒毛淡**;喙长 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造脾快,产蜡多。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抗巢虫力强。意蜂易迷巢,爱作盗,抗蜂螨力弱。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分泌蜂王浆多,哺育力强,从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积子脾,维持强壮的群势。
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的越冬性能不如东北黑蜂和其他欧洲黑蜂。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体型与意蜂相似,腹板黑色,体表绒毛灰色,喙长6.4~6.8毫米。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 3.喀尔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卡蜂相同。
4.东北黑蜂 黑龙江省饲养的东北黑蜂。是卡蜂和欧洲黑蜂的杂交种,并混有意大利蜂的血统。体型与卡蜂相似,腹节背板黑色,绒毛灰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弱,耐寒,性温和,不怕光。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善于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5.欧洲黑蜂 工蜂体长12~15毫米,腹部粗壮,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节背板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胶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国新疆伊犁一带饲养的欧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经与意大利蜂混杂。
蜜蜂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蜜蜂生活的最适合气温15~25摄氏度。气温在5~35摄氏度时(白昼荫处气温,下同)蜜蜂就能出巢活动,蜂王在巢内产卵,工蜂哺育幼虫,整个时期可称为繁殖期。这个时期外界往往有蜜粉源,也是生产各种蜂产品的生产时期。气温长时期在10摄氏度以下时,蜂王停止产卵,蜜蜂减少或停止出巢活动,在蜂巢内结成蜂团,转入断子越冬期。在温带地区,冬季蜂王停止产卵,只有老蜂逐渐死亡,没有新蜂羽化,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渐渐减少;夏季蜂王每日的产卵量往往超过1500粒,新蜂的羽化数大大超过老蜂的死亡数,蜜蜂的数量逐渐增多,蜂群发展到高峰。蜂群中蜜蜂和子数量的变化,每年都有相似的顺序和速度,它主要取决于气候和蜜蜂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蜂群在一年中的生活,一般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特点,但是在这些时期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1、恢复期早春从蜂王开始产卵,蜂群又开始哺育蜂子起,到蜂群恢复到越冬前的群势为止。北方蜂群越冬期长,蜂王在2月底至3月开始产卵;长江中下游地区,蜂王在1月开始产卵。通常,越冬蜂经过排泄飞翔后积极培育蜂子。大约经过1个月,当年培育的新蜂将大部分越冬蜂更替,新蜂比越冬的老蜂哺育蜂子的能力提高 2~3倍,为蜂群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蜜蜂哺育蜂子能力迅速提高,蜂王产卵量增加,每天羽化的新蜂超过了老蜂的死亡数,蜂群发展壮大,蜜蜂和子脾数量都持续增加。有的蜂群出现雄蜂子和雄蜂。蜂群发展到8~10框蜂(蜜蜂在2万只以上),便进入强盛时期。 3、强盛时期北方一般出现在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在春末夏初。这个时期,蜂群可发展到20~30框蜂(3万~6万只蜂),子脾8~12框,群势相对稳定,蜂群往往出现分蜂热(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作自然分蜂的准备)。强盛时期,常有主要蜜蜂源植物大量开花、流蜜,是蜂群突击采集饲料的时期,也是养蜂生产的时期。 4、秋季蜜蜂更新时期秋季,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结束后,蜂群培育的冬季蜂更替了夏季蜂,冬季蜂主要是没有哺育过的工蜂,它们的上颚腺、舌腺、脂肪体等都保持发育状态,能够度过寒冬,到来年春季仍然能够哺育幼虫。 5、越冬时期晚秋,随着气温下降,蜂王减少产卵,最后完全停产。气温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蜜蜂周围温度接近6~8摄氏度时,蜜蜂结成越冬蜂团。周围温度继续下降时,蜂团就收缩,同时中心的蜜蜂产生热量,使蜂团内部温度升到14~30摄氏度,表面温度保持在6~8摄氏度。越冬期间没有新蜂羽化,只有老蜂死亡,蜜蜂数量逐渐减少;早春蜂群中的蜜蜂数量减少到最低点。实践证明,秋季培育的越冬蜂多,强群越冬,蜜蜂死亡率低,饲料消耗少,能保存实力,来年春季蜂群恢复发展快,能够利用早期蜜源。强群哺育的蜜蜂体格强壮、器官大、寿命长,采集力强,而且强群抗病力强,管理省工,是取得高产、稳产的基础。 6、亚热带地区的蜂群越夏亚热带地区的7~9月,气温常在35摄氏度以上,并且缺乏蜜源,蜂王停止产卵,蜜蜂只在早晚出巢活动。为维持适宜的巢温,蜜蜂扇风,加强通风,采水降温,体力消耗很大,很快衰老死亡,群势迅速下降。 10月气温下降,有桉树等蜜粉源,蜂王恢复产卵,蜜蜂又开始育虫,蜂群进入恢复发展时期。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4饲喂水分及盐类: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病虫害防治:1、蜂螨 小蜂螨严重,而且封盖子脾又较多时,应将所有封盖子脾抽出,用硫磺烟熏3-5分钟,熏后通风10-20分钟将子脾送回原箱。
2、美洲幼虫病 每框蜂可喂3万单位四环素,或先锋霉素。发病治疗,可用磺胺噻唑纳和土霉素片交替或混合使用,每片混合稀蜜液喂蜂16框,连续喂7-10天。
3、大肚病 又叫痢疾病,大多是蜜蜂消化不良和没有及时排泄所致。可用氟哌酸、酵母片一定剂量混合在40-50%的稀蜜水中饲喂2-3天。
4、黑蜂病 又叫瘫痪病。主要由于低温和环境潮湿引起,可用20万单位金霉素或新生霉素糖浆治疗,每隔2天喂1次,连续3-4次。
5、白垩病 可用浙农大蜂研所研制的白垩净二号,每个幼虫脾喷04克,有较好的疗效。
中华蜜蜂的逃跑原因:
1、中蜂逃飞无非就是分蜂,中蜂具有非常强的分蜂性,一有点控制不好就分蜂,有的蜂一群连一群分,所以有的人始终都是养弱群,产量不高。保持强群的方法就是培养质量好的蜂王,一般中蜂王也是一年换一次。
2、温室环境恶劣,管理措施不到位,有时会出现蜂群飞逃现象,尤其在中华蜜蜂授粉时更易发生。
如何防止中锋逃跑:剪掉蜂王2/3翅膀,防止蜂群飞逃。
:
蜂场选择与放置:中蜂蜂场要选择安静、背风向阳、干燥的地方,而且要临近清洁的水源;蜂箱下打木桩支撑,高度不低于05m,蜂箱上面常年盖杉树皮等覆盖物防晒,尽量避免外界气温对蜂巢的影响;夏季更要做好防晒工作,将蜂箱放在有树荫的地方搭棚遮荫。
蜂群的管理:中蜂的管理要根据群势、蜜源、气候等条件作相应调整,只要抓住关键,就能达到轻松愉快的管理效果。可归纳为6个字:两紧、两松、两少。“两紧”是从晚秋到早春紧缩蜂巢,使蜂多天脾,加强蜂群的保温护子能力;越夏期间,抽出多作巢脾使蜂略多于脾,这样蜂群能更好地护脾,防止巢虫侵害。“两松”是从油菜到板栗花期,适时造脾、扩大蜂巢,使蜂脾相称,并适时培育新生王和分群。“两少”是平时无事烽开箱,越夏和越冬期也尽量少开箱,只作箱外观察和贴听箱内动静,以此来判断蜂群是否正常。
蜂群的全面检查应选择在风和日暖,气温超过14℃以上时进行。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侧,打开蜂箱,按蜂群检查的内容全面查看蜂群。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动作要轻、快、稳。如果蜂箱已装满巢脾,可先取出第二框巢脾放在蜂箱旁边,或放在备用继箱内。如果不满箱,可以将边脾向外移动一框多距离,再逐一提脾检查。提脾时两手要紧握框耳,垂直提出蜂箱,巢脾位于巢箱上方,不要过高,巢脾的被查面对着视线,与眼睛保持约30厘米的距离。看完一面以后,将上梁竖起,并以上梁为轴向外翻转180度,然后平放,查看另一面。检查完放回巢脾时,注意不要挤压蜜蜂,脾距要宽窄适当。
要了解蜂群的某些情况,或在外界气温低、缺少蜜粉源易发生盗蜂时,可进行局部检查。只需按目的提出少数巢脾,做局部查看。如检查蜂群饲料状况,只需提出边脾,查看存蜜状况,便知群内饲料是否缺乏,或严重缺乏。要检查蜂王产卵状况,可提出靠中间的几张脾,查看卵的数量便达到其目的。局部检查适于早春、晚秋气温低,蜜源少时。检查要注意快捷,开箱时间要短,以避免子脾受冻或蜂群发生盗蜂。
中国南方各省区,气候温暖,蜜源植物极为丰富。常见的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柑桔、乌桕、棉花、胡枝子、枣树、向日葵、荞麦、茶叶树、柃木、刺槐、椴树、荆条等。
此外,还有辅助蜜粉源植物大约50余种,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有,早春流蜜的有野桂花、山茶花、早油菜、蚕豆、豌豆、油桐和泡桐等,这些蜜源对早春繁殖好蜂群很有价值。以柑桔为主的果树蜜源有:柑桔、杨梅、桃、李、杏、梨、柿等,花期衔接,可满足定地及小转地饲养的蜂群采集利用。枣树、板栗蜜源期,同时还有拐枣、女贞等优良的辅助蜜粉源,花粉丰富,利用这些蜜源,以生产王浆为主。秋冬蜜源期主要是茶花、荞麦、野菊花、枇杷,各花期相接近2个月,是重要的晚秋蜜源粉源植物,可繁殖适龄越冬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