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什么牌子的防晒霜好用 防晒霜比较受欢迎的品牌还是挺多的,我现在用的妮维雅的,特别是夏天用这种控油保湿还是挺好的当然好的品牌不止一种,十大品牌门户网站买购上介绍玉兰油OLAY,资生堂Shiseido,欧莱雅L'OREAL,露得清Neutrogena等等这些牌子的防晒霜也是比较不错的,你可以去看看
问题二:防晒霜什么牌子好? 我不是商家,不给提供牌子,一、防晒
紫外线是造成黑色素沉淀皮肤变黑,形成黑斑,生成皱纹的直接元凶,所以要预防皮肤变黑生斑,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避免暴晒。尽量避开阳光最强烈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以及海边、沙滩、山顶等处。
2、随身携带防紫外线伞、帽子、太阳镜、穿着棉麻制长袖衣服。但这些只能阻挡一部分紫外线,而且遮阳伞,太阳帽无法阻挡来自地面反射的紫外线
3、正确使用防晒霜。
很多人觉得使用防晒霜并没有什么效果,这主要是使用方法不得当,正确使用防晒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⑴、根据所处场合选择具有不同SPF 值的防晒霜。所选用防晒霜不仅要有防中波紫外线UVB(晒黑晒伤皮肤)功能,也要有防长波紫外线UVA(使皮肤衰老长皱纹)的功能。
防晒值越高,对皮肤的负担越大,越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所以选用防晒霜,并不是防晒系数越大越好。并且最好在回到家中后,将防晒霜及时清洗。
日常生活可选用SPF值在10-15之间,SP+的防晒霜,逛街购物可选用SPF值在15-20之间,SP++的防晒霜,旅游可选用SPF值在20-30之间,SP+++的防晒霜,游泳、日光浴需选用SPF值在30以上的防晒霜(防水型),并且2-3小时补用一次,若进行水下活动,则需80分钟补用一次。
⑵、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即使在冬天,在室内,在阴天都会存在在阴天或者树荫下,紫外线强度只会减少大约30%。所以防晒霜的使用要四季坚持,风雨无阻。
⑶、防晒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吸收并发挥作用,所以应在出门前20-30分钟涂抹。
⑷、SPF 值不可累加,并且不能在上彩妆前使用,在补用防晒霜时,需先卸妆后再涂抹。
⑸、防晒霜使用需达到一定厚度才有效果。太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太厚又会给皮肤造成负担一般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一双手臂一次应涂抹2-25克,面部一次应该涂抹1-15克。
4、阳光的伤害具有累积性。成年人的黑色素大多起因于儿时所受的暴晒。美白抗斑防晒要从儿童做起,永不嫌早。6个月的婴儿不能进行海滨浴,7岁前幼儿要穿上T恤衫,涂抹儿童防晒霜,18岁以前是防晒的关键。
5、及时进行晒后修复。晒黑是一种烫伤状态,对于已经暴晒过的皮肤,要及时做晒后修复。可用冷水或冰水冷敷,或用超声波冷喷20分钟,以降低黑色素与自由基的活性,并补充水分,最大程度的减轻紫外线的伤害。也可使用含芦荟,薄荷等成分的晒后修复产品进行修复
二、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律,适当运动。
精神上的干扰会产生激素分泌异常。心情紧张、焦虑、脾气暴躁、失眠疲劳,都会加重黑斑的产生与扩大。激素失调,导致黑色素细胞分子分布不均匀,而适当的运动可预防疾病,加速血液循环,调节气血与内分泌,有一定的防斑作用。
三、营养均衡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营养摄取不足易引发营养缺失,会导致肠胃功能失调,肝脏功能不佳,使黑斑更加严重。而 性食物,尤其是咖啡、可乐、浓茶、烟酒等,会引致黑色素分子浮在皮肤表层,形成并扩大黑斑。南方老年人长老年斑的情况多于北方,与他们多养成喝浓茶的习惯是不无关系的。
相反,Vc及VB3能有效抑制黑色素形成,减少黑色素向角质细胞传递,促进黑色素细胞脱落,促进表皮蛋白质合成,以增强肌肤自身防御能力。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富含Vc及VB3的水果、蔬菜,并避免在日晒前食用柑桔、柠檬、胡萝卜、芹菜、香菜等光敏性食物。
四、避免使用劣质化妆品及某些药品。
>>
问题三:什么牌子的防晒乳比较好用? 你好,我不知道你有多大年纪,只好暂时把你想成18-25岁来说一下。
我个人认为羽西的防晒比较好。因为我们班里有一个女生她用佳雪芦荟霜。羽西的防晒,兰亭的去角质。皮肤相当不错。当然了,她本身皮肤底子就不错。
玫琳凯的东西还不错。很全。但是价格会有一点贵。
防晒,曼秀雷敦的新碧防晒霜还不错。不油也不会显得太白很难看的样子。我知道的好的防晒产品还有DHC、ZA也还不错。还有旁氏的会有一点白。还有徽姿清爽型的。不油!资生堂的安奈晒,很清爽。 雅漾的贵了一点,但是品质还不错。如果你不是天天在外面曝晒的话,就用羽西或者曼秀雷敦或者资生堂的吧。而且要隔两三个小时就要重抹一次哦。
白天要做到防晒,晚上回去要做睡眠面膜。或者晒后舒缓面膜。好的面膜牌子,我也推荐你几个,你可以试一下自己看一看适不适合你。
美即面膜。 红花。还有可采。还有佳雪。我用着感觉都不错。当然是长期的面膜就是营养。你也不要做一两次就有太大的希望。
嘻嘻。祝你能永远漂亮。
问题四:防晒霜什么牌子好; 名称:兰蔻柔防晒乳 防晒值:SPF50 PA值:+++ 适用部位:面部 是否防水:是 清爽度:无油 价格:30ml/RMB450 产品特点:专利Mexoryl SX+XL ,是性能极佳的UVA/UVB过滤系统,双重超强保护肌肤10小时以上 名称:欧莱雅多重防晒隔离露 防晒值:SPF30+ PA值:+++ 适用部位:面部 是否防水:是 清爽度:无油 价格:30ml/RMB145 产品特点:含专利高效紫外线A、B过滤膜专利肌肤活力素,完美抵御UVA/UVB16小时以上,预防肌肤老化 名称:倩碧智慧型身体防晒乳 防晒值:SPF15 SPF30 适用部位:身体 是否防水:是 清爽度:无油 价格: 150ml/RMB290 150ml/RMB310 产品特点:抗氧化成分,阳光照射越强,保护力越强,有效保护肌肤免受外界损害。 名称:欧珀莱柔滑防晒霜 防晒值:SPF20 PA值:+ 适用部位:全身 是否防水:是 清爽度:无油 价格: 80g/RMB135 产品特点:阻断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线,使肌肤持久保持滋润。 名称:薇姿面部防晒霜 防晒指数:SPF25/UVA12 PA值:+++ 适用部位:面部 清爽度:无油 价格: 50ml/RMB178 产品特点:富含专利分子Mexoryl XL:一道专业的紫外线保护屏障,能有效防止UVA和UVB对皮肤的伤害,防止皮肤晒黑及晒伤。 名称:娇韵诗抗皱防晒修护霜 防晒指数:SPF30 PA值:无 适用部位:全身 产品性能:无油 价格: 75ml/RMB280 产品特点:富含创新植物性阳光防护元素Phyto Sunactyl plex,预防日晒带来的皱纹和幼纹 名称:羽西防晒防水哩 防晒指数:SPF15 SPF30 PA值:无 适用部位:全身 产品性能:防水 价格: 50ml/RMB 产品特点:添加中草药精华;者喱状膏体,轻盈易吸收;尤其适合水上运动使用。 名称:玉兰油新生护理防晒露 防晒指数:SPF15 SPF30 PA值:无 适用部位:全身 产品性能:无油 价格: 75ml/RMB179 产品特点:氨基酸肽复合系统+玉兰油(OLAY)滋润成分,保护肌肤免受紫外线伤害。令肌肤紧致,皱纹、细纹明显消褪,均匀肤色,淡化色斑, 激发肌肤新生。 CHANEL净白防护妆前乳SPF30PA++ 不只防晒,也能使肌肤变得明亮,焕发出清新气息。其液状、略带浅粉色的轻盈质地会在你的脸上形成保护膜,并能在上粉底前先修饰痘疤与均匀肤色。它的持久性也使底妆更持久,一天当中无须再补妆。 30ml SHU UEMURA全方位防护乳 不但防止氧化、干燥、压力及避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更具有维持润泽、健康状态的滋润效果,浅紫色乳状质感尚能为肌肤带来透明感。此外,更能防止暗沉、粗糙,让肌肤在上妆前拥有最佳的肤况。 30ml CLINIQUE Sheer Shimmer Face Protector SPF15 有着淡淡光感色彩的脸部防晒隔离乳,不仅防晒,还让脸庞自然散透健康光泽,是连敏感肌肤都适用的防晒品,即使不上底妆也能呈现漂亮质感! US$ 1550
问题五:男士防晒霜什么品牌比较好? 妮维娅的比欧莱雅的便宜,不过我感觉还是欧莱雅的防晒舒服点,我老公用的就是欧莱雅的,不过建议楼主MMjjdd/gg,不是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男士不需要用防晒得的,欧莱雅有款男士保湿很不错了,这款也有控油的,价格我不记得了,貌似是100,强烈推荐~
问题六:防晒霜什么牌子好} 1最喜欢的是 契尔氏Kiehl's 家的
这款的特点就是 真的超级清爽~~擦上去不会白白的 之前什么样 擦了还是什么样
也不会太厚之后上粉或者其他的有问题 就类似抹了一层乳液吧 很好吸收~
而且SPF50 防晒效果很好~之前带了它去巴厘岛玩 完全木有黑~
商店卖的一般是30ml的 貌似国外还是T3忘了有60ml的 会划算好多=W= 价格可爱多了
更新:
今年出去玩又入了这个60ml的
一点也没黑!朋友包括我娘都问我为啥你没黑
724你值得拥有!
2烈日or海边 晒 推荐这个
安耐晒金瓶
不得不说 日本的防晒做的还是很专业的=W=
这个好处就是 防水抗汗 像前面说的 只是暴晒是OK的 但是下水就可能不太给力
这个下水也不怕~防止晒伤口碑超级好~
而且也便宜好多 60ml大概是200之内吧淘宝的话
缺点就是 不太适合日常。。
还是挺油挺闷的感觉=W=
她家其他的我也试用过 感觉不太好- -|||
还是这款比较明星
(这里更新下
新版安耐晒清爽很多了 也好卸很多
没有那么油焖 感觉出去玩海边暴晒还是安耐晒来的靠谱
出去一定要推荐这个啊!
3理肤泉的防晒
这个是面部的 蛮清爽的 防晒力基友一直用她强力推荐说效果很好
如果购买724不方便或者觉得那个牌子政治方向有问题的
可以买这款也很好!
法代比较便宜 大概一百多点?
4日常身体
这里身体强烈推荐下allie的
如果日常的话 那allie家的确实算是很清爽了~涂起来感觉很水
今年出去玩暴晒八天(日常的山里和景点路上)
感觉没有晒黑!
但是可能防水一般 脚上经常冲水 就黑了
胳膊腿都没有黑~~~
她家好多款 具体可以搜下功课选适合自己的 我是看这个搞了2支加量就买了
据说还不算她家最清爽的 但是感觉已经蛮清爽了~
但是如果海边暴晒的话 还是建议安耐晒吧 那个防水抗汗确实NB点
ALLIE据说防护的不算很全
小蛮推荐的小熊防晒
红色的貌似是防水抗汗的 **的适合婴儿 貌似还有个粉色适合敏感皮肤?
蓝色的我最喜欢~因为涂了凉凉的~夏天燥热了补防晒涂这个好开森=W=
SP50 用来涂身体和补防晒都很适合~小小的一只~包里随身带很方便 而且看起来挺萌的!
另一种是类似碧柔黄瓶和曼秀雷敦那种 比较水润的 但我个人一直比较怕这种
觉得防晒效果一般般的感觉=W= 一般防晒值也不太高 优点是使用的感觉很好
但是个人比较看重效果啦 如果出门比较少的 可以用这个~
5防晒喷雾
这个就更好了 适合男士神马的 因为男的再皮糙肉厚不说晒黑 其实也会晒伤
喷雾比较没有涂防晒那种娘娘的感觉 就最好啦
补喷也超级方便啊~
我比较喜欢露得清的 曼秀雷敦的也出了 但是 嘛 个人不太喜欢=W=
大概长这个样子吧 似乎版本挺多的 国产国外版啥的 大家自己搜搜~
问题七:男士防晒霜哪个牌子的好点 其实不用太在意牌子,男士的防晒霜最好选择化学防晒,摸完物理防晒霜之后整个人白白的会比较娘娘腔哦,区分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只要看成分就知道啦!物理防晒剂主要是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化学防晒剂比较难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Octinoxate(Octylmethoxycinnamate)甲氧基肉桂酸辛酯
这是最广泛使用的UVB防晒剂(后面不专门指出的都是UVB防晒剂),对皮肤的 性小,但在动物试验中观察到对雌激素的影响。
2Oxybenzone二苯酮-3
与光过敏反应相关,并且会通过皮肤有显著量的吸收。在对90名6到8岁的女童的尿液检测中有86名发现该物质。
3Octisalate水杨酸辛酯
这是个弱的UVB吸收剂,但比较安全,会增加其他成分的皮肤吸收量。
4Titanium dioxide 二氧化钛
几乎不被皮肤吸收,也未见对健康有害的报道,超过70%的防晒霜中使用。5 Avobenzone 4-叔丁基-4’-甲氧基二苯酰甲烷
一种主要的UVA吸收成分。但阳光会使这种物质分解为未知化合物,特别是在其他活性成分Octinoxate存在的情况下会更严重。
6Zinc oxide 氧化锌
氧化锌在皮肤护理产品中有很长的历史,使用范围也广泛,目前没有有害健康的报道。有超过30%的防晒霜中使用。
问题八:什么牌子防晒霜好用? 防晒霜其实对皮肤的危害都有点 只是人体差异危害也不一样 因为防晒霜都比一般霜类厚重 就算是轻盈质地的都还是会多多少少堵塞毛孔 所以选的时候要注意 一般物理防晒的比其他类厚 化学防晒稳定性 和抗过敏性较差 防晒指数不高 物理防晒推荐碧欧泉的 用过后 也不油腻 化学防晒推荐理肤泉 不会过敏 而且质地轻盈 兰蔻的用过很厚重 “(其他本人没用过,所以也不能很好的推荐)
问题九:身体防晒什么牌子好用 建议用韩后的
问题十:什么牌子的防晒霜最好?其次呢?多推荐几个牌子吧 不管是什么样的防晒霜,它最主要是要适合自己,
以下是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
碧柔倍护防晒乳液是比较好的。价格也还便宜
羽西完美隔离防晒乳液还不错,就价格贵了点
旁氏也不错!
通常来讲,紫外线分为UVA,UVB,UVC,因为波长不同,它们对人体伤害也有区别
UVC,可能是大家最陌生了,它的波长最短,为100-290纳米,所以无法穿透臭氧层到达地面,我们通常使用的防晒品都基本忽略它,不设相关保护功能
VUA,波长较长,为320-400纳米,一年四季活跃于空气中具有高度的渗透力,能穿过墙壁或玻璃而袭击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纤维断裂而失去弹性,同时又激活硌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最终结果是使皮肤过早衰老,造成长期,慢性和持久的损伤,所以UVA又被称为老化射线(UA Aging)
UVB,波长约290-320纳米,较UVA要短它能直接作用于皮肤层,引起即时,严重的对皮肤损伤,例如红斑,晒伤等,同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UVB的渗透力虽不及UVA,但会过分曝晒而令皮肤容易患皮肤癌,因此UVB也被称为晒伤射线(UV Burn)
以上内容让我们知道,选择防晒品时一定要选择能防御UVA和UVB的防晒产品
SPF:人们熟悉的防晒系数SPA(Sun Protection Factor) 主要是用于评估防晒制品对UVB抵御效果的国际标准,通常在SPF后面还带一个数字,该数字代表是在使用防晒产品后,未经保护的皮肤防晒时间延长的倍数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皮肤防晒保护情况下,皮肤在20分钟之后开始被灼伤,当涂抹SPF15的防晒产品,在相通情况下,产品对皮肤的保护时间是20X15=300分钟,也就是说300分钟之后,皮肤才呈现灼伤现象
SPF值的高低决定了皮肤可以承受日晒的时间长短,而不是紫外线的强度以下的小公式可以帮助你很快地得出大概的防晒效果
公式:(SPFxx-1)SPFxx X100%
例子:(SPF15-1)SPF15 X100%=9333%
根据以上所得:SPF15可以抵御93%以上紫外线,而SPF30只比它多3%左右,而不是两倍同时SPF值高的产品会增加皮肤负担,SPF15左右的防晒系数已经能够满足平日工作和生活的防晒需要
这里要强调的是,任何防晒品都要几个小时涂抹一次,即使它是世界最大的品牌也是一样再有千万不要认为倍数越高的防晒效果越好
PA: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有关UVA防晒效果鉴定标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引用,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和认同这个新的防晒指标它与SPF不同,在PA的后面带的不是数字,而是"+"号后面的"+"越多,代表抵御UVA的效果越强,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防晒系数是"PA+++"
PA值是跟据PFA结果而定的:
PFA= 涂抹有防晒品部分的MPPD值/没有涂抹防晒品部分的 MPPD值
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紫外线UVA防护因子
MPPD(Minima Persistent Pigmentation Dose):最小晒黑剂量
第一等级:PFA1-2(不包括2),代表不具备防护UVA的效果,没有PA值;
第二等级:PFA2-4(不包括4),代表具备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三等级:PFA4-8(不包括8),代表具备较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四等级:PFA>8,代表具备非常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的皮肤在没有任何防晒保护的情况下,通过阳光照射1个小时后晒黑,涂抹了PA++产品,在同等情况下,皮肤在4-8小时候后才会出现被晒黑现象,由此可见,含PA++的防晒成份的滋润产品已经足够日常生活所需
防晒成分通常分为化学性(含紫外线吸收剂)和物理性(含紫外线屏蔽剂)两种。
1化学性防晒成分(含紫外线吸收剂)
防晒护肤品中通常都含有防晒剂。目前以化学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为主,它能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紫外线吸收剂为皮肤组织所吸收后,由人体代谢。具体是指让防晒品中的化学成份进入皮肤角质,经皮肤吸收后,跟紫外线产生交互作用,使其转变为无害的能量。因为是在皮肤上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尤其容易产生使肌肤粗糙、刺激眼部等问题。而且紫外线吸收剂本身就是一种光敏物质,使用不当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光敏性反应等。
下面介绍防晒霜里通常使用的几种主要的紫外线吸收剂:
◎OMC(辛-甲氧肉桂酸):最广为使用的化学性防晒成份。能隔绝UVB,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Octocrylene:较新的化学性防晒成份,能隔离UVB。
◎OCS(辛-水杨酸):本身是很弱的UVB阻隔剂,所以通常将它与其它UVB防晒成份一起使用,以加强防晒效果。
◎PABA(对-胺基苯甲酸):可隔绝 UVB。曾经一度被广为采用,后因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太高,所以现在已很少使用。后来研发出Padimate-O(辛-二甲基-对胺基苯甲酸),作为其替代品,刺激性较小,也只能隔绝UVB。
◎Oxybenzone(二苯甲酮-3):可隔绝UVA,有时会引起过敏。
◎Avobenzone(帕索1789):可隔绝UVA,常和Oxybenzone(二苯甲酮-3)混合使用。有时会引起过敏。
◎Mexoryl SX:可阻隔波长较短的UVA。
2物理性防晒成分(含紫外线屏蔽剂)
通常停留在皮肤表面,不会被吸收,也不由身体代谢。具体是指利用防晒品中的粒子,阻挡、反射或散射掉紫外线,使到达皮肤的紫外线量得以减少。因为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皮肤较温和。紫外线屏蔽剂的缺点是透明感差,制成的产品涂在皮肤上像蒙了一层白霜。此外,它们的用量不受国家的任何限制,可以用来制成SPF值非常高的产品,事实上SPF20以上的产品不含二氧化钛是不可能的。
◎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钛):可完全阻隔UVB,但只能隔绝波长较短的UVA,无法阻隔长光波。
◎Zinc oxide(氧化锌):几乎可以阻隔所有波长的UVA和UVB,且安全性较高。但缺点是涂起来会发白,且较为粘腻。后来有厂商研发出粒子较小的Z-Cote(氧化锌分子),其质地更具透明感,透气性更佳,改善了上述缺点。
现在不少产品都是将化学性成份和物理性成份相结合的,也有些产品上并未标明具体成份,那就不妨向专柜的BA咨询一二。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结合自己的皮肤状况来选择。比如皮肤敏感的人,就应尽量选用不含刺激性成份、注明“通过过敏性测试”的产品。
防晒产品有水剂、乳液、霜、啫哩等多种质地。一般来说,乳霜状的产品较为温和。日常生活中,一般选择SPF15~30、PA+~++的防晒品即可。防晒指数较高或是防水型的防晒产品,只有长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或是外出度假时才有必要使用。因为防晒指数越高,对皮肤造成的负担也就越大。而且相应添加的防紫外线成分的比重也越大。
防水型产品更是较难洗净,对皮肤的负担也较大。建议皮肤较弱较敏感者尽量避免使用。
随着“健康护肤”口号的深入,不少药妆品牌推出了无刺激性不含有机化学防晒剂的。如雅漾,理肤泉,FREEPLUS等产品。优点是确实减少了对肌肤的刺激,无负担,无油腻,不必担心因长期使用含化学防晒剂而导致的皮肤老化。缺点是,此类防晒产品一般防晒指数不高,SPF20~25已算顶级,比较适用于城市上班族和每日上学放学的学生,如果需要到海边或者平原等阳光肆虐的地方,还是要选用防晒指数较高的产品,只是不要长期使用。
通常来讲,紫外线分为UVA,UVB,UVC,因为波长不同,它们对人体伤害也有区别 UVC,可能是大家最陌生了,它的波长最短,为100-290纳米,所以无法穿透臭氧层到达地面,我们通常使用的防晒品都基本忽略它,不设相关保护功能 VUA,波长较长,为320-400纳米,一年四季活跃于空气中具有高度的渗透力,能穿过墙壁或玻璃而袭击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纤维断裂而失去弹性,同时又激活硌氨酸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最终结果是使皮肤过早衰老,造成长期,慢性和持久的损伤,所以UVA又被称为老化射线(UA Aging) UVB,波长约290-320纳米,较UVA要短它能直接作用于皮肤层,引起即时,严重的对皮肤损伤,例如红斑,晒伤等,同时加速黑色素的生成UVB的渗透力虽不及UVA,但会过分曝晒而令皮肤容易患皮肤癌,因此UVB也被称为晒伤射线(UV Burn) 以上内容让我们知道,选择防晒品时一定要选择能防御UVA和UVB的防晒产品 SPF:人们熟悉的防晒系数SPA(Sun Protection Factor) 主要是用于评估防晒制品对UVB抵御效果的国际标准,通常在SPF后面还带一个数字,该数字代表是在使用防晒产品后,未经保护的皮肤防晒时间延长的倍数如果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皮肤防晒保护情况下,皮肤在20分钟之后开始被灼伤,当涂抹SPF15的防晒产品,在相通情况下,产品对皮肤的保护时间是20X15=300分钟,也就是说300分钟之后,皮肤才呈现灼伤现象 SPF值的高低决定了皮肤可以承受日晒的时间长短,而不是紫外线的强度以下的小公式可以帮助你很快地得出大概的防晒效果 公式:(SPFxx-1)SPFxx X100% 例子:(SPF15-1)SPF15 X100%=9333% 根据以上所得:SPF15可以抵御93%以上紫外线,而SPF30只比它多3%左右,而不是两倍同时SPF值高的产品会增加皮肤负担,SPF15左右的防晒系数已经能够满足平日工作和生活的防晒需要 这里要强调的是,任何防晒品都要几个小时涂抹一次,即使它是世界最大的品牌也是一样再有千万不要认为倍数越高的防晒效果越好 PA: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有关UVA防晒效果鉴定标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引用,消费者逐渐开始接受和认同这个新的防晒指标它与SPF不同,在PA的后面带的不是数字,而是"+"号后面的"+"越多,代表抵御UVA的效果越强,目前市面上最高的防晒系数是"PA+++" PA值是跟据PFA结果而定的: PFA= 涂抹有防晒品部分的MPPD值/没有涂抹防晒品部分的 MPPD值 PF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紫外线UVA防护因子 MPPD(Minima Persistent Pigmentation Dose):最小晒黑剂量 第一等级:PFA1-2(不包括2),代表不具备防护UVA的效果,没有PA值; 第二等级:PFA2-4(不包括4),代表具备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三等级:PFA4-8(不包括8),代表具备较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第四等级:PFA>8,代表具备非常强防护UVA的效果,等于"PA+++" 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的皮肤在没有任何防晒保护的情况下,通过阳光照射1个小时后晒黑,涂抹了PA++产品,在同等情况下,皮肤在4-8小时候后才会出现被晒黑现象,由此可见,含PA++的防晒成份的滋润产品已经足够日常生活所需 防晒成分通常分为化学性(含紫外线吸收剂)和物理性(含紫外线屏蔽剂)两种。 1化学性防晒成分(含紫外线吸收剂) 防晒护肤品中通常都含有防晒剂。目前以化学合成的紫外线吸收剂为主,它能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紫外线吸收剂为皮肤组织所吸收后,由人体代谢。具体是指让防晒品中的化学成份进入皮肤角质,经皮肤吸收后,跟紫外线产生交互作用,使其转变为无害的能量。因为是在皮肤上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尤其容易产生使肌肤粗糙、刺激眼部等问题。而且紫外线吸收剂本身就是一种光敏物质,使用不当还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引起光敏性反应等。 下面介绍防晒霜里通常使用的几种主要的紫外线吸收剂: ◎OMC(辛-甲氧肉桂酸):最广为使用的化学性防晒成份。能隔绝UVB,不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Octocrylene:较新的化学性防晒成份,能隔离UVB。 ◎OCS(辛-水杨酸):本身是很弱的UVB阻隔剂,所以通常将它与其它UVB防晒成份一起使用,以加强防晒效果。 ◎PABA(对-胺基苯甲酸):可隔绝 UVB。曾经一度被广为采用,后因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太高,所以现在已很少使用。后来研发出Padimate-O(辛-二甲基-对胺基苯甲酸),作为其替代品,刺激性较小,也只能隔绝UVB。 ◎Oxybenzone(二苯甲酮-3):可隔绝UVA,有时会引起过敏。 ◎Avobenzone(帕索1789):可隔绝UVA,常和Oxybenzone(二苯甲酮-3)混合使用。有时会引起过敏。 ◎Mexoryl SX:可阻隔波长较短的UVA。 2物理性防晒成分(含紫外线屏蔽剂) 通常停留在皮肤表面,不会被吸收,也不由身体代谢。具体是指利用防晒品中的粒子,阻挡、反射或散射掉紫外线,使到达皮肤的紫外线量得以减少。因为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皮肤较温和。紫外线屏蔽剂的缺点是透明感差,制成的产品涂在皮肤上像蒙了一层白霜。此外,它们的用量不受国家的任何限制,可以用来制成SPF值非常高的产品,事实上SPF20以上的产品不含二氧化钛是不可能的。 ◎Titanium dioxide(二氧化钛):可完全阻隔UVB,但只能隔绝波长较短的UVA,无法阻隔长光波。 ◎Zinc oxide(氧化锌):几乎可以阻隔所有波长的UVA和UVB,且安全性较高。但缺点是涂起来会发白,且较为粘腻。后来有厂商研发出粒子较小的Z-Cote(氧化锌分子),其质地更具透明感,透气性更佳,改善了上述缺点。 现在不少产品都是将化学性成份和物理性成份相结合的,也有些产品上并未标明具体成份,那就不妨向专柜的BA咨询一二。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结合自己的皮肤状况来选择。比如皮肤敏感的人,就应尽量选用不含刺激性成份、注明“通过过敏性测试”的产品。 防晒产品有水剂、乳液、霜、啫哩等多种质地。一般来说,乳霜状的产品较为温和。日常生活中,一般选择SPF15~30、PA+~++的防晒品即可。防晒指数较高或是防水型的防晒产品,只有长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或是外出度假时才有必要使用。因为防晒指数越高,对皮肤造成的负担也就越大。而且相应添加的防紫外线成分的比重也越大。 防水型产品更是较难洗净,对皮肤的负担也较大。建议皮肤较弱较敏感者尽量避免使用。 随着“健康护肤”口号的深入,不少药妆品牌推出了无刺激性不含有机化学防晒剂的。如雅漾,理肤泉,FREEPLUS等产品。优点是确实减少了对肌肤的刺激,无负担,无油腻,不必担心因长期使用含化学防晒剂而导致的皮肤老化。缺点是,此类防晒产品一般防晒指数不高,SPF20~25已算顶级,比较适用于城市上班族和每日上学放学的学生,如果需要到海边或者平原等阳光肆虐的地方,还是要选用防晒指数较高的产品,只是不要长期使用。
参考资料:
楼主,我要么懒得回答问题,但是如果一旦回答了,就会答得很仔细。内容可能有点长,但是请你耐心仔细看完噢~
-----------------------------------------------------------------------------------------------------------------------
我从高中一年级,也就是2000年,那年的5月,买了人生的中第一瓶防晒霜,现在我正好也是在一个全年皆夏的热带国家,到现在十年多,用过的防晒产品,可以说也不算少了。
年少时无知,只会看广告选产品,哪家广告做得好看,做得多,就跟风买。
后来觉得作为一个消费者,对自己消费的产品,尤其是自己每月必须消费的产品,还是去多了解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比较好。其实也不难,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嘛。高中时语文老师就在课上抱怨,说看看你们,书本上的知识背好多遍都记不住,而那些你们感兴趣的东西,如明星,八卦,美容,不要说是有人特意教你们了,就算是你们和别人擦肩而过,只到听别人谈话的一点点风声,就会永世不忘!哈哈,这句话太经典了。所以就算没有时间去专业的科研机构查阅相关的书籍和专业文献,平时有空看杂志,在网上搜索,也能积少成多,可以成为一个“民间防晒达人”!
下面言归正传,说到防晒,市面上有太多太多的牌子了,从十几元到两千多,其中光是同一个公司,欧莱雅旗下的兰蔻,碧欧泉,巴黎欧莱雅等十多个品牌加起来就有近百种防晒,怎么去选择呢?
虽然各种防晒产品玲琅满目,但是不要忘了,防晒产品中最最重要,发挥本职作用的“防晒剂”,到目前来说,常用的应该可以说只有十几种。
防晒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
物理防晒剂到现在全世界也仅仅研发出了两种:二氧化钛,还有氧化锌。
化学防晒剂的种类较物理防晒剂多,常见的有:Avobenzone,Homosalate,Octinoxate,Octisalate,Oxybenzone 等。以上化学防晒剂因为发明时间已经很长,不需要再缴纳专利使用费,所以每个品牌都可以使用。还有欧莱雅集团自己研发的 Mexoryl SX 和 Mexoryl XL,则只允许自己公司旗下的品牌使用,如兰蔻,碧欧泉,巴黎欧莱雅等。另外还有欧洲制药巨头诺华(视康隐形眼镜就是诺华旗下的噢)研发的新防晒剂 Tinosorb M 和 Tinosorb S,只要缴纳相关的专利使用费,任何品牌也是可以选用的,如SK-Ⅱ,雅漾,优色林就有部分使用,甚至连欧莱雅也像诺华购买了使用权,加在了自己旗下的牌子里。还有欧洲另一制药巨头 BASF 研发出的 Uvinul A Plus,曼秀雷敦,还有资生堂国际柜等也有部分产品使用。
下面再来谈谈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区:
一,作用原理的区别
物理防晒:作用原理是类似很多很小的镜子的矿物留在皮肤的表面,以光学效应来反射和散射紫外线。
化学防晒:作用原理是吸收紫外线带来的能量,从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一般对皮肤没有害的物质。
二,物理防晒的优缺点
物理防晒的优点:
1,因为都是选用天然矿物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两种成份连食品中都可以添加,所以安全性非常高,极少有人过敏,一般六个月以上的婴儿都可以用。
2,防晒效果持久,不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物理防晒的缺点:
1,油腻程度高,因为需要相当量的油性容积使矿物成份均匀地分布在皮肤上。
2,泛白,因为物理防晒剂本身就是白色矿物粉末。
3,防护 UVA 不全面,因为物理防晒剂只有两种,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二氧化钛可以防护波段 250—340NM 的紫外线,氧化锌可以防护的波段为 290—380NM,而紫外线 UVA 的波长为 320NM-400NM。由此可见,物理防晒对 UVA 还是有一小部分的波段防护不了。这个就看个人的要求了,有的人不在意这一小波段的漏洞,而有人还在意。(目前有少数欧洲品牌宣称采用了最新纳米化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可以防护全波段的紫外线,但是这种新成份到目前还是存在着争议,有人质疑纳米化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有毒性,到目前为止还尚无定论,)
4,因为作用效果是类似光学的反射和散射,所以需要涂很厚,确保分量充足,而且难免还会有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漏洞,会让部分紫外线趁机而入。
三,化学防晒的优缺点:
化学防晒的优点:
1,相对物理防晒较清爽(注意只是“相对物理防晒”较清爽,并不是“绝对”清爽)。
2,无色透明。
4,防护波段全面,不像物理防晒对一小波段的 UVA 不能防护。
3,覆盖度也好过物理防晒,而且是通过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来达到防晒效果,所以不需要像物理防晒那样涂很厚(但是也要足量),所以给皮肤油腻的负担相对较轻。
化学防晒的缺点:
1,部分人会过敏。
2,因为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来吸收紫外线,所以防晒效果会随着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些牌子研发出了能使化学防晒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技术,而且几个新研发出来的防晒剂,也能做到长时间耐久稳定)
所以现在的主流防晒产品,一般都是采用物理加化学的配方,我本人建议,如果你不是敏感皮肤,最好还是不要用纯物理的防晒,一来油,二来泛白,三来对紫外线的防护有一定的漏洞。
关于防晒多久补擦一次:
市面上,就算是 SPF 超过 100 的防晒,一般在说明上都会说要两到三个小时重新涂抹一次。但是这个还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而言。
理论上来说,物理防晒剂,不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自身的性质,只要是还留在皮肤上,就一直会有效果的。但是这只是理论上,实际使用的时候,人的皮肤会运动,会出汗,本身也会有新陈代谢,这些都会造成物理防晒成份的脱落,尽管肉眼看不见。所以物理防晒也是要补擦。而化学防晒,经过实验证明,将几种常见的化学防晒剂连续用紫外线照射,经过数小时后,最高的分解了60%,最低的也有40%,所以化学防晒,是会因为日晒的时间而防晒效果变弱的,所以也是要补擦。
一般来说的两到三小时的补擦,这里的“两到三小时”,是指你“总的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而不是指你涂到皮肤上的总的时间。比如说你早上八点出门上班,用了防晒,一小时路程,(假设你的办公室里的窗帘很厚,能完全隔绝紫外线,你在里面离节能灯的距离也在三十厘米以外),然后你傍晚下班一小时路程,这样你一天合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也就是两个小时,一般来说无需补擦。但是,这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言,以我自身举例,我早上出门,在脸,颈,还有手臂,手背这些暴露在外的地方用了翻晒。半个小时到学校,但是在学校里写作业,拿纸张,动来动去,脸部和颈部的防晒虽然没有碰到,但是手侧,肘关节这一带经常在拿纸张,还有换座位时被摩擦到,所以虽然肉眼看不见,但是防晒也是会变薄的,所以在我离开学校的时候,我会在手侧,还有肘关节这些经常跟别的物体发生摩擦的地方补擦一下。具体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你感觉到因为摩擦到,还有碰到水了,最好就要补擦。
接下来是关于防晒霜“油”还有“闷”的问题:
一开始就很开门见山地说,全世界任何一个牌子的防晒,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不油,没有哪个公司敢百分百保证自家的防晒不会致痘!(本人哀叹,如果有谁能研发出真正不油腻的防晒产品,真的可以去领诺贝尔医学奖了!就算三千元一瓶我也愿意买,本人也是很怕油的人!在热带国家每天出门都要使用高系数的防晒,痛苦啊!)
因为防晒霜中的防晒剂,虽然本身不是很油,但是这些防晒剂需要比较油腻的溶剂来让它们均匀地分布在皮肤上,所以导致油腻的,其实是这些油性溶剂。遗憾的是,就是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还没有哪个牌子能研发出不需要油性溶剂,真正清爽无油的防晒产品。只能说是有的牌子比别的牌子相对的清爽一些,但是也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油的。还有一些牌子推出的一些“控油防晒”,其实说穿了还是在里面添加了很多能吸收油脂的粉状物,这样涂到脸上之后油是可以吸掉一点,但是换来的却是厚重,不透气的感觉。
最后来具体给楼主推荐本人建议的产品:
鉴于楼主是要去海南,那里阳光强烈,还有可能会出汗,所以防晒产品一是要高系数,而是要防水防汗。所以我为楼主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案。
一,最最经济的方案:
曼秀雷敦新碧 SPF130(现在国家规定国产防晒产品SPF最高只能标30+),但是曼秀雷敦还是和政策打了擦边球,虽然SPF标的是 30+,但是在包装上却用很明显地印着大型字体“130”,就是在暗示消费者,这个就是新政策出台之前的 SPF130 呀!
因为这款产品是物理加化学,因为添加了大量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以涂的时候有点容易泛白,要注意涂抹均匀,而且也有化学防晒剂,不仅使用了传统的抵御 UVA 能力优秀的 Avobenzone,还另外添加了能同时抵御 UVA 和 UVB 的最新防晒剂 Uvinul A Plus。
二,中等价位的方案
理肤泉,雅漾,依泉,ROC等 SPF50 或以上的防晒,因为种类太多,就不一一具体说明,总之购买时不但要挑选 SPF50 或以上的,还有选有注明是“防水防汗”的。
以上品牌的高系数防晒,每种里面添加的物理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就有五六种之多,尤其是理肤泉,是属于欧莱雅集团旗下的,不仅使用了传统的防晒剂二氧化钛,氧化锌,和Avobenzone,还用了自家集团研发的 Mexoryl XL,这还不够,还另外向诺华购买了 Tinosorb S 的使用权,也添加在了里面,这叫强悍啊!另外强生旗下的 ROC 也不甘示弱,也是能用防晒剂的几乎都用上了!
(以上品味归为成“中等价位”我实在有点汗颜,因为国内对进口化妆品的税实在是太高了,我在国内念书时是从来不去专柜买的,都是在淘宝买,虽然也有买到假货的危险,但是仔细观察卖家的购买记录,宝贝(是直接从官网下的,还是自己亲自拍的),还有和卖家好好沟通,自己留一手后路保留双方旺旺聊天记录的截图,收货时请快递员作证,自己平时去了解一些与网购有关的法律知识,都是能将在淘宝上买到假货的风险降到最低的。本人淘宝多年,只买过一次二十多元的假货,后来我有一定的威严,也给卖家面子和台阶下,卖家还是同意退款了。不好意思,扯远啦!楼主可以去另外看淘宝购物心得啦!)
三,高等价位的方案
资生堂国际柜的蓝色瓶子的艳阳夏,或者金色瓶子的按奈晒系列,选 SPF50 再加防水防汗的。里面也是添加了多种防晒剂,不但可以做到全面防护紫外线,更加重要的是,它们的防水效果简直强悍得可怕!我用第一瓶时,由于是去游泳,所以不光是脸部,连全身都用了。后来回来洗澡,因为卸妆油很贵,所以我只舍得在脸和脖子上用了卸妆油,身体就没舍得用,就用沐浴露对付。因为之前用过很多牌子防水防汗的防晒,涂在身体上的也都是用沐浴露来洗的,也没咋样。但是万万没想到,资生堂的,我用沐浴露洗了三遍!是三遍啊!还是洗不干净!!!可见其防水效果,有多恐怖了!最后还是得用卸妆油来对付(荷包啊!)
四,全力以赴方案
防晒之前涂护肤品时,选用含有强效抗氧化剂的产品,如维生素C(不好意思,我不喜欢称作维他命,维他命是国家好久之前就已经废除了的旧城,只是念起来有点外来词的洋味,近几年才死灰复燃)和艾地苯(最新最强的抗氧化剂,不多介绍了,可以百度一下)。
如杜克或仙莱施的维生素C原液,赛贝格医师的维生素C粉霜,伊丽莎白雅顿的逆时橘灿精华等。
用完护肤品之后,先涂一层露得清的 Ultra Sheer SPF50,这个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纯化学防晒之一,露德清是全世界第一个推出 UVA 吸收剂稳定技术的牌子,光 2007 年就在美国得了十七个大奖,后来导致其他防晒品牌也纷纷效仿。
用完露得清,等十分钟吸收之后,在涂一层纯物理的,或者物理加化学的防晒。这样物理的留在皮肤最外层反射和散射紫外线,而物理遗漏的部分再由内层的化学的来搞定,会相对安全。
(当然,这套方案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啦!)
关于晒后修复产品,太多选择了,本人建议使用一些口碑好,不含香料的牌子,如 Fruit of The Eerth,倩碧等。
再说使用防晒的细节
一,很多人觉得防晒产品太油,所以在用的时候,为了清爽一些,一般都不会涂很多。然而经过调查显示,目前超过 70% 的消费者,使用的防晒霜都不足量!
比如一款防晒标明是 SPF50,这个 SPF50 的数据是怎么来的?是在实验室里厚厚地涂在人造皮肤上测量出的 SPF 指数,但是换了用在人的脸上,如果厚度不够,其实是达不到 SPF50 的效果的。而且人造皮肤不会动,不会流汗,而用在人脸上,因为人会有表情,会流汗,所以防晒霜也会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下部分脱落,也会被汗水稀释。
现在已经有专家指出,以一张脸的面积来说,至少要用 06 毫升的防晒霜,差不多是半个咖啡汤匙的量,才能达到防晒霜本身的 SPF 的防护效果。也就是说一瓶 30 毫升的脸部防晒,只能用五十次,如果你用超过了五十次,就说明你的用量是不够的。网上有达人建议,涂在脸上的这 06 毫升的防晒,最好分两次涂抹,就是先薄薄地涂一层,等十分钟后再薄薄地涂一层,这样感觉既不会厚重,而且两次的“薄薄”加起来也算有一定的厚度,能达到防晒本身说标识的防晒效果了。我本人目前也是用这种方法,而且脖子,手臂等部位也是如此。
二,涂完防晒至少要等十五到三十分钟才能出门,要等防晒品和皮肤充分地结合,才能发挥效果。(这个也算是废话了,很基本的常识,绝大多数用防晒的都知道吧?)
三,防晒不能忽略了眼部,唇部,还有头发!
眼部和唇部的皮肤没有皮脂腺来保护,更加脆弱,容易晒伤,但是一般的防晒产品不能用在眼部,会刺激眼镜流泪,所以要学用专业的眼部防晒,而且楼主是要去海南,所以也要选用高系数的,防水防汗的眼部防晒。高系数,防水防汗的眼部防晒不多,我个人建议是用理肤泉的敏感部位防晒条 SPF50,可以用在眼部和唇部,这个国内暂未上市,不过淘宝上有,不贵,本人也买过。头发的防晒国产的有藏红花的,不过味道不是很好闻,淘宝上也有几种欧洲的牌子可以选择,也不算贵。
四,防晒品的卸除也非常重要!
只要是防晒产品,不管 SP F有多低,就算只有 SPF6,都一定要先用卸妆产品来卸除,再用洁面产品!!!!记住,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防晒产品里的防晒剂,用一般的洁面产品来洗,就算洗两次,都不能洗干净。有时即使你用手摸,或肉眼看起来觉得很干净,但是还是会有很多油腻的成份残留在毛孔里面。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但是日积月累,毛孔就会慢慢变大,黑头也会增多。本人2000年5月开始用防晒,那时的都是防晒产品的广告满天飞,却忽略了卸除防晒的重要性,直到 2006 年 DHC 才把卸妆重要的概念在中国推广。本人鼻子上黑头多的毛病,大概就是早年没有使用卸妆产品来卸防晒的后果,那叫一个后悔啊!
最后再说说残酷的现实:
几乎100%的优质防晒产品在说明书里都有写,即使是你涂了防晒,还是建议你出门要戴墨镜,打遮阳伞,穿深色衣物,而且尽量避免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这段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外出。这不矛盾吗?对!即使你用了防晒霜,可以隔绝 97 % 以上的紫外线,但是哪怕只要有 1% 的紫外线遗漏,虽然不会对皮肤造成立竿见影的伤害,但是日积月累,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的。不过在25岁之前,人的皮肤修复紫外线伤害的能力较强,本人年轻时曾用过不合格的防晒产品,然后出门暴晒(多年之后才发现那是不合格产品),皮肤也无大碍,但是过了25岁,就要警惕了!
还有就是,皮肤也是有记忆的,你一旦连续使用防晒几个月,你的皮肤就会习惯了有防晒产品来保护它,以后你一旦哪一天不用防晒,出门不用说暴晒了,就算晒一小段时间,都有可能晒伤。我第一次用防晒时才16岁,在之前不用防晒的日子里,就是在开始用防晒的几个月之前的暑假,火辣辣的太阳,我每天中午都出去玩,晒很久,甚至烈日下面骑自行车两三个小时去农村同学家玩,都啥事都没有。暑假结束后老师竟然还问我是不是整个暑假都在家里没出门,我叫一个晕。后来进高一军训,连续晒七天我也是啥事就没有。后来过了几个月,我开始用了防晒,用了三个月后,8月有一天我实在没时间,想想过去那么多年不用防晒晒那么长时间都啥事没有,今天就一天不涂吧。后来出门也不算晒得很久,回来竟然有生以来第一次晒伤!还竟然脱皮了!后来上网交流,确实也有很多人也有类似的经验!所以防晒产品一旦连续使用了几个月,以后都要坚持,不能停止噢!
最后再声明一下,本人在外国多年,以上的品牌都是凭良心推荐,绝非广告和某公司的托!是的话我全家死光!
最后再恳请一下楼主,我诚心写这么多,能不能追加我一点赏分啊?哈哈
最后祝楼主在海南玩的开心呢,回来之后依然拥有靓丽的皮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