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建议可以用点补益气血的药物来调理的,如健脾生血颗粒或驴胶补血颗粒,效果都不错的。
另外,要注意治疗期间饮食上一定要以清淡为主,生活上注意不要长期熬夜,一定要规律作息
可选用的西药
1.抗酸剂:浅表性胃炎因胃泌素刺激后胃酸较高得,为了减少氢离子弥散入有炎症的胃粘膜。可选用下列药。
(1)硫糖铝(胃溃宁):每次1g,一口3次一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2)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用。
2.解痉剂:用于减轻痉挛性疼痛。但不可长期服用。
(1)复方颠茄片:每次口服1—2片,一日3次。
(2)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每次口服
15—3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助消化药:重度食欲不振者可以选用。
(1)乳酶生:口服,成人每次0.3—0.9g,一日3次,饭前服用。6个月至2岁的儿童每次服用0.1—0.2g,2—5岁儿童每次服用0.2—0.5g,5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0.3—0.6g。
(2)多酶片:口服,每次2—3片,一日3次,饭前吞服。
(3)胰酶(胰液素,胰酵素):口服,每次0.3—1g,一日3次,饭前服用。
4.补酸剂:用于萎缩性胃炎低酸或无酸者。
(1)1%稀盐酸:每次2—5ml,一日3次,饭后服用。
(2)胃蛋白酶(胃酶):片剂每次口服0.3—0.6g,需同时加服稀盐酸0.5—2ml。合剂每次口服溶液10ml,一日3次,饭时或饭前服用。
5 弱安定剂:
(1)地西泮:一次口服2.5mg,一日3次。
(2)谷维素:一次口服10mg,一日3次。
6.促胃排空剂:可减轻胃酸及胆盐对粘膜的侵袭。
(1)甲氧氯普铵(胃复安):每次5一10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
(2)多潘拉酮(吗丁啉):每次10—2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每次5—10mg,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7.抗菌素:
(1)链霉素:一次0.5g,一日2次。
(2)黄连素:一次0.3g,一日3次。
(3)呋喃唑酮(痢特灵):每次口服0.1g,一日2—3次。
(4)庆大霉素:每次口服8万单位,一日2—3次。
可选用的中成药
1,饮食停滞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2)开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山楂内消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4)山楂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木香槟榔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沉香化滞丸:每次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槟榔四消丸:水丸剂每次6g,或大蜜丸每次1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8)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寒凝停滞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肝胃不和型:
(1)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g,3一
7岁儿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木香顺气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剂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
2。
(5)沉香化气丸:每次3—6g,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健胃片:每次6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舒肝和胃丸:每次1丸,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沉香舒气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9)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4.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胃益胶囊:每次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脾胃虚寒型:
(1)理中丸:蜜丸剂每次1丸,或水丸剂每次5—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附理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12丸,均为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4)参桂理中丸:次1—2丸,一日1—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5)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6)温中健胃丸:每次6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7)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枳术丸:每次6—12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开胃健脾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10)枳实消痞丸:每次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1)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12)温胃舒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
6.胃络瘀血型:
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胃阴亏虚型:
玉竹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三、手术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异型增生在目前多认为系癌前病变,有人主张应考虑手术治疗。
温里祛寒中药称为温里药,药物性质温热,以 温里散寒 为主要功效,可治疗 寒邪 所致的各种 里寒 病证,如 寒凝气滞,或脾胃虚寒, 或亡阳欲脱等。一起来认识5种常见的温里药的应用。
附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本品为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壮肾阳,治亡阳及阳虚诸证每用;可 散寒止痛 ,用于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寒湿痹痛,阳虚外感,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注意事项: 附子辛热有毒,尤其是心脏毒性,宜先煎至口尝无麻辣感为度,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水解后形成的乌头碱毒性大大降低。生品外用,内服须炮制。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附子还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如酚妥拉明、六烃季铵、普萘洛尔、利舍平、嘌呤类药物等;不宜与半夏、贝母、白蔹、瓜蒌、白及同用。孕妇忌用。
说说附子常见的配伍和中成药应用
附子配伍白芍:可加强温阳散寒、养阴和营功效,对于血虚寒凝之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寒滞肝脉之胁痛;寒凝胞宫之痛经等症适用。
附子配伍白术、茯苓:可温肾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湿浊聚集之水肿、小便不利、慢性泄泻等。
附子配伍干姜:附子走而不守,助肾阳而破阴寒;干姜守而不走,暖脾胃而散寒邪;两者相须为用,可湿补脾肾、助阳散寒,对于脾肾阳虚之畏寒肢冷、下利清谷、脘腹冷痛、五更泄泻,或阳虚欲脱之四肢厥逆、汗出湿冷、脉微欲绝者适用。
附子配伍细辛、麻黄:可用于阳虚外感风寒。
相关常用的中成药有 附子理中丸、参桂理中丸、济生肾气丸、固肾定喘丸、益心丸 。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本品可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为温中祛寒之要药,实寒虚寒证皆适用 。主治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泄泻等,亡阳欲脱,寒饮咳喘症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等。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干姜的临床配伍应用:
干姜配半夏,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如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
干姜配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可健脾益气,温中散寒,如理中丸,治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吐逆下利;
干姜与附子相须为用,可辅助附子增强回阳救逆功效,减低毒性,如干姜附子汤,治亡阳欲脱所致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干姜与苍术、独活、乌头等同用,可增强散寒除湿之效,可用于寒湿痹痛。
区别干姜、生姜、高良姜:
三者 相同点 是均可散寒温中,止痛止呕; 区别在于 : 干姜 长于温脾阳,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生姜 善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高良姜 长于散胃寒, 为治中寒腹痛吐泻之要药。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本品缓补肾阳而 补火助阳或引火归元; 消沉寒痼冷而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而 活血化瘀。
可应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畏寒肢冷;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阳虚中寒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寒疝腹痛,寒湿痹痛,腰痛等;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慢性肾炎、糖尿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属 肾阳不足证者; 冠心病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属 寒凝血瘀证者 等。
注意事项:肉桂能助阳动血,凡阴虚阳盛,有出血倾向者忌用。孕妇慎用。
肉桂的配伍应用
肉桂配黄芪:可温阳益气、通畅血脉,适用于气虚、阳虚及气血不足、阴疽等;
肉桂配熟地黄:可滋阴助阳、温补肝肾,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者;
肉桂配独活:可增强祛风除湿,温补肝肾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者;
肉桂配当归:增强温阳散寒,活血调经,行瘀止痛的作用,适应用冲任虚寒,经寒血滞,经闭痛经等。
相关应用代表的中成药有 桂附地黄丸(胶囊、浓缩丸)、痛经宝颗粒、桂附理中丸 等。
吴茱萸味辛、苦,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本品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燥湿止泻的功效, 善治肝寒气逆气滞夹湿兼阳虚诸证。 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 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治脾肾阳虚,为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注意事项:吴茱萸有小毒,辛热燥烈,易耗津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服用本品忌食寒凉留湿之物。恶牡蛎肉,忌猪心。
临床应用举例:
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可配伍生姜、人参等,如吴茱萸汤;
治寒疝腹痛,可配伍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如导气汤;
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可配伍桂枝、当归、川芎等,如温经汤;
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可配伍黄连,半夏、生姜等,如左金丸;
治脾肾阳虚久泻,五更泄泻,可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如四神丸。
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本品 善温中散寒而止痛 ,并兼燥湿,治中寒腹痛吐泻;能杀虫,治虫积腹痛尤其是蛔虫、蛲虫;及湿疹瘙痒,妇人阴痒等。临床应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胆道蛔虫症、肠道蛔虫症、慢性菌痢属 寒湿内蕴者 ,真菌性阴道炎属 寒湿下注者 。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禁服。孕妇慎服。控制内服剂量,一般可预防中毒
临床配伍应用举例:
治外寒内侵,胃寒腹痛、呕吐等症,可配合生姜、白豆蔻等;
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不思饮食等,可配伍干姜、人参等,如大建中汤;
治虫积腹痛,烦闷吐蛔等,可配伍乌梅、干姜、黄柏等,如乌梅丸
治妇人阴痒不可忍,可配伍吴茱萸、蛇床子、藜芦、陈茶、烧盐等水煎外熏用,如椒茱汤;
治湿疹瘙痒,可单用或配伍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等煎汤外洗。
相关应用代表的中成有 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紫花烧伤膏、康妇软膏 等。
以上就是常见的5种温里中药,这类单药性温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对热证、阴虚证、阴津亏虚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部分药物有毒, 应掌握炮制、剂量及用法 。辩证论治,按需用药,请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合理安全用药。
桂附理中丸补肾助阳,温中健脾。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四肢厥冷。仅仅从症状上来看,对你是合适的。但是我多说一句,有的时候症状只是个假象,真相往往隐藏在脉象、舌像之中,而这些是网上看不到的。你可以先服用这个药一段时间,如果症状没有改善,还是要当面看医生的。
补充:恩,所以我说症状有时候只是假象呢,如果你确定你的情况是心阳不振,那正确的药物应该是桂枝甘草汤,你是舌质淡或紫黯,脉微弱或结代吗?这个证是你自己认为的,还是有医生给你看了的?
再补充:你应该听过医不自治这句话吧,从心理上来说,事不关已,关已则乱,这非常影响判断。从技术上说,自己给自己把脉是不准确的,更何况你初学。所以我的建议是,即便是算做找个商量的对象也好,都该找个大夫一起看一看。当然,心阳虚的辨证应该是没错,但成药没有太合适的。桂枝甘草汤虽然只有两味药,但是你可能会有一些兼证自己判断不清楚,请别人看看,方子化裁的时候就会更符合你的具体情况,你说呢?
1、一上火就烂嘴角长溃疡——收藏——黄连上清丸
「功效」清热通便,散风止痛
「主治」上焦内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2、脑袋不能见冷风,一吹头疼病就发作——“保存”——复方羊角颗粒
「功效」平肝、镇痛
「主治」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也可用于神经痛
3、长期便秘、大便干结—— 以补治秘 —— 首荟通便胶囊
「功效」养阴益气,泻浊通便
「主治」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兼毒邪内蕴证者,症见便秘,腹胀,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五心烦热,舌质红嫩或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沉细或滑数
4、没怎么吃东西就是总打嗝,不吃饭也肚子饱胀——必备——开胸顺气丸
「功效」消食逐水,调气化滞
「主治」食积湿热。胃脘刺痛,进食则甚,痞闷胀满,呕吐酸腐,不思饮食,口干,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黄
5、右胁下隐隐作痛,食欲减退,舌苔白腻或薄黄而干——收藏必备——结石通片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
「主治」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6、失眠梦多不容易入睡,睡觉不安稳总是醒——收藏留用—— 安神补脑液
「功效」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
「主治」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神经衰弱症见上述证候者
7、湿气重,大肚子,大便粘马桶——必备——香砂六君丸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8、妇女血寒,来月经时小腹会疼痛,手脚冰凉——收好——参桂理中丸
「功效」温中散寒,祛湿定痛
「主治」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引起的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血寒,行经腹痛
9、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体弱肢冷——“收好”——归参补血片
「功效」温补脾肾,益气荣血
「主治」脾肾两虚引起的虚劳贫血,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体弱肢冷,心悸
10、白天感觉很困,晚上躺床上睡不着——收藏留用——刺五加颗粒
「功效」益气健脾,补气安神
「主治」脾肾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失眠多梦
11、轻中度脂肪肝,身体肥胖——收藏——清肝健脾颗粒
「功效」健脾化湿,清肝祛脂
「主治」肝郁气滞、痰浊内阻型脂肪肝所见的胁肋胀痛,胸腔满闷,食少纳呆,全身乏力等症的辅助治疗
12、体型瘦弱吃东西不长胖——存好——归脾丸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脾不统血所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13、胸口正中间部位钝痛,心前区刺痛——备用——速效救心丸
「功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14、个子不高也不胖,吃东西不吸收就排出来了——收藏——当归补血丸
「功效」补养气血
「主治」身体虚弱,气血两亏
15、一睡觉就不停做梦,惊醒后就很难再睡着——必备——刺五加片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主治」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16、经常抽筋,手脚麻木——“不贵实惠”——天麻丸
「功效」袪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
「主治」风湿瘀阻、肝肾不足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痠痛
关注@番茄 健康 学习更多中医、中药小常识 #每日 养生 小常识# #用药小科普#
01
复方春砂颗粒
处方组成砂仁叶油、白术、化橘红、枳壳。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行气开胃、止痛消胀。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凉痛、喜温喜按、消化不良、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调节胃肠运动、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以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口淡乏味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温中行气,兼能燥湿健脾、消胀开胃。用药偏于温燥,兼以甘温补益,具有温中行气兼顾的特点。适用于虚寒气滞型胃痛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3次。
使用注意孕妇、糖尿病患者慎用。阴虚火旺胃脘者慎用。忌食生冷、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规格贮藏10g/袋。密封。
02
小建中合剂(胶囊、颗粒、片)
处方组成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现代药理具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调节肠运动、镇痛、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结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以脘腹隐痛、暖则痛减、嘈杂吞酸、食少纳呆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为桂枝汤加饴糖而成,重在补虚缓急,柔肝益脾和营,用药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并用。适用于胃脘疼痛属于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合剂:口服。一次20 30ml,一日3次。用时摇匀。胶囊:口服。一次2 3粒,一日3次。颗粒:口服。一次15g,一日3次。片:口服。一次2 3片,一日3次。
使用注意阴虚内热者慎用。糖尿病患者慎用。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合剂:180ml/瓶。密封,遮光。胶囊:04g/粒。密封。颗粒:15g/袋。密封。片:04g/片。密封。
03
理中丸(片)
处方组成炮姜、党参、白术(土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畏寒肢凉、喜热饮食、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口淡乏味、纳少脘胀、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消化性溃疡、改善胃肠运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以胃脘冷痛、温则痛减、呕吐泄泻、胸满腹痛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健脾温中。用药甘温补益,具有健脾与温中并用的特点。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小蜜丸:口服。一次9g,一日2次。水蜜丸:口服。一次1袋,一日2 3次。浓缩丸: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片:口服。一次5 6片,一日2次;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阴虚内热,感冒发热忌用。湿热中阻所致胃痛、呕吐、泄泻者慎用。忌食生冷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
规格贮藏大蜜丸:9g丸;密封。小蜜丸:6g/100丸。密封。水蜜丸:6g/袋。密封。浓缩丸:3g/8丸。密封。片:03g/片。密封。
04
香砂理中丸
处方组成干姜(炮)、党参、白术(土炒)、木香、砂仁、炙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温中理气。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腹冷痛、或胀痛、喜按喜暖、不思饮食、反胃泄泻、泛吐清水、纳差神疲、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或弦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溃疡、调节胃肠运动、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慢性肠炎。临床以胃脘冷痛、反胃泄泻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温补脾胃,兼有理气止痛,化湿和胃。用药健脾、温中、行气并重,重在温补,兼有辛温。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脾胃虚寒气滞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胃阴不足,内热壅盛者慎用。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宜服用藜芦及其制剂。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规格贮藏9g/丸。密封。
05
附子理中丸(片)
处方组成附子(制)、干姜、党参、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畏寒肢凉、喜热饮食、呕吐清水、或大便稀溏、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细弦。
现代药理具有增强抗寒能力、镇痛、调节肠运动等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炎、慢性肠炎。临床以脘腹冷痛、暖则痛减、呕吐清水、手足不温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温中,兼能健脾益气。用药辛甘温阳与甘温健脾同用,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脾胃虚寒,以寒为主者。
用法用量水蜜丸:口服。一次6g,一日2 3次。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 3次。小蜜丸:口服。一次9g(相当于45丸)。浓缩丸:口服。一次8 12丸,一日3次。片:口服。一次6 8片,一日1 3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儿童慎用。不适用于急性肠胃炎、泄泻兼有大便不畅肛门灼热者。不宜大量、久服。忌不易消化食物。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见大便干结,口干、口腔溃疡;极个别患者可见心悸、甚至偶发心律失常。
规格贮藏水蜜丸:6g/袋。密封。小蜜丸:20g/100丸。密封。大蜜丸:9g/丸。密封。浓缩丸:3g/8丸。密封。片:025g/片,密封。
06
参桂理中丸
处方组成附子(制)、干姜、人参、肉桂、白术(炒)、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祛湿定痛。主治脾胃虚寒、阳气不足证。症见腹痛泄泻、手足厥冷、胃寒呕吐、寒湿疝气、妇女虚寒痛经、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现代药理具有抗炎、镇痛、提高肾上腺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功能性呕吐、腹股沟斜疝、原发性痛经。临床以脘腹冷痛、寒则加重、腹泻厥冷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温中益气、散寒止痛,兼能健脾燥湿。用药甘温为主,具有脾肾同治的特点。适用于阳虚寒凝所致的胃脘痛、泄泻、痛经、疝气等。
用法用量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 2丸,一日1 2次。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实热证慎用。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6g/丸。密封。
07
桂附理中丸
处方组成肉桂、附片、党参、炮姜、白术(炒)、炙甘草。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中健脾。主治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四肢厥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现代药理具有抗消化性溃疡、调整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炎、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慢性肠炎。临床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水谷不化、畏寒肢冷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温补脾肾,兼能健脾燥湿。用药具有脾肾同治的特点。适用于胃脘疼痛属于脾肾阳虚者。
用法用量水蜜丸:口服。一次5g,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肝胃郁热所致胃脘痛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肾病、咳喘、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宜长期服用。忌不易消化食物。
规格贮藏水蜜丸:024g/10丸。密封。大蜜丸:9g/丸。密封。
08
黄芪建中丸
处方组成黄芪、肉桂(去粗皮)、白芍、甘草(蜜制)、大枣。
功能主治补气散寒、健胃和中。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恶寒腹痛、心慌气短、身体衰弱、或虚寒泄泻或虚劳心悸或虚劳阳虚发热、面色无华、舌淡嫩,脉细弱。
现代药理具有抗溃疡、解痉、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增强免疫功能、镇静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临床以胃脘隐痛、恶寒腹痛、心慌气短、身体衰弱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温补中气,兼能散寒健胃,和中缓急。用药重在甘温补益,具有寒热并有,以温热为主的特点。适用于脾胃虚寒、中气不足所致的胃脘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糖尿病患者禁用。阴虚火旺者忌用。呕吐、中满、吐蛔者不可用。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9g/丸。密封。
09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处方组成三七、延胡索、香附(醋制)、川楝子、吴茱萸(醋制)、白芍、甘草、白及、枯矾、瓦楞子(煅)、氧化镁、碳酸氢钠、颠茄流浸膏。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理气化瘀、温中健脾。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痛处不移、喜温喜按、泛酸嘈杂、或有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涩。
现代药理具有抗胃溃疡、镇痛、抗炎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以胃脘冷痛、痛有定处、胃酸过多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重在制酸止痛,兼能理气化瘀,温中健脾。用药辛香苦温并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兼有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 4粒,一日3次。
使用注意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哺乳期妇女禁用。高血压、心脏病、返流性食管炎、胃肠道阻塞性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慎用。胃阴不足胃痛者慎用。忌情绪激动及生闷气。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良反应服药后可见口干、便秘、出汗减少、口鼻咽喉及皮肤干燥、视力模糊、排尿困难(老人)。
规格贮藏05g/粒。密封。
10
安中片
处方组成高良姜、桂枝、小茴香、砂仁、延胡索(醋制)、牡蛎(煅)、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和胃止呕。主治阳虚胃寒证。症见胃脘冷痛、畏寒喜暖、胃痛绵绵、泛吐清水、或嘈杂反酸、脘胁胀痛、神疲肢冷、舌淡红苔白、脉滑。
现代药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以胃痛绵绵、畏寒喜暖、泛吐清水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温胃散寒,兼能行气止痛、制酸和胃。用药偏于温燥,具有温中与酸敛并用、散寒与行气兼顾的特点。适用于胃痛属于阳虚胃寒兼有气滞血瘀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 6片,儿童一次2 3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使用注意急性胃炎、出血性溃疡禁用。胃脘热痛者不宜使用。忌食生冷寒滑、酸性及不易消化食物。
规格贮藏02g/片。密封。
11
温胃舒胶囊(颗粒、泡腾片)
处方组成党参、附子(制)、炙黄芪、白术(炒)、山药、肉桂、肉苁蓉(制)、补骨脂、砂仁、乌梅、山楂(炒)、陈皮。
功能主治温中养胃、行气止痛。主治中焦虚寒证。症见胃脘冷痛、腹胀嗳气、纳差食少、畏寒无力、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沉细。
现代药理尚未检索到本成药相关的药理资料。
临床应用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临床以胃脘冷痛、受寒痛甚腹胀纳差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温补脾胃,兼能燥湿行气,消食止痛。用药具有温补兼顾,阳中求阴的特点。适用于胃脘痛属于中焦虚寒者。
用法用量胶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颗粒:开水冲服。一次10 20g,一日2次。泡腾片:开水冲服。一次2 4片。一日2次。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胃大出血时忌用。湿热中阻胃痛者慎用。胃脘灼热痛证、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瘙痒、红肿、皮疹。
规格贮藏胶囊:04g/粒。密封。颗粒:10g/袋。密封。泡腾片:18g/片。密封。
12
仲景胃灵丸
处方组成肉桂、高良姜、砂仁、延胡索、白芍、小茴香、牡蛎、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止痛。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食欲不振、胃脘凉痛、脘腹胀满、呕吐酸水或清水、畏寒无力、口淡乏味、舌淡苔白、脉细弦或沉细。
现代药理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
临床应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临床以胃脘冷痛、温则痛减、呕吐清水为特征症状。
用药特征本成药长于温中健脾、和胃止痛,兼能行气制酸。用药温燥,具有温中与收敛合用,行气与活血并用的特点。适用于胃脘痛属于脾胃虚寒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g,一日3次;儿童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阴虚火旺胃痛者慎用。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贮藏12g/袋。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上述内容摘取自《实用临床药物学--中成药卷》。
可选用的西药 1.抗酸剂:浅表性胃炎因胃泌素刺激后胃酸较高得,为了减少氢离子弥散入有炎症的胃粘膜。可选用下列药。 (1)硫糖铝(胃溃宁):每次1g,一口3次一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2)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用。 2.解痉剂:用于减轻痉挛性疼痛。但不可长期服用。 (1)复方颠茄片:每次口服1—2片,一日3次。 (2)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每次口服 15—3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助消化药:重度食欲不振者可以选用。 (1)乳酶生:口服,成人每次0.3—0.9g,一日3次,饭前服用。6个月至2岁的儿童每次服用0.1—0.2g,2—5岁儿童每次服用0.2—0.5g,5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0.3—0.6g。 (2)多酶片:口服,每次2—3片,一日3次,饭前吞服。 (3)胰酶(胰液素,胰酵素):口服,每次0.3—1g,一日3次,饭前服用。 4.补酸剂:用于萎缩性胃炎低酸或无酸者。 (1)1%稀盐酸:每次2—5ml,一日3次,饭后服用。 (2)胃蛋白酶(胃酶):片剂每次口服0.3—0.6g,需同时加服稀盐酸0.5—2ml。合剂每次口服溶液10ml,一日3次,饭时或饭前服用。 5 弱安定剂: (1)地西泮:一次口服2.5mg,一日3次。 (2)谷维素:一次口服10mg,一日3次。 6.促胃排空剂:可减轻胃酸及胆盐对粘膜的侵袭。 (1)甲氧氯普铵(胃复安):每次5一10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 (2)多潘拉酮(吗丁啉):每次10—20mg,一日3次,饭前服用。 (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每次5—10mg,一日3次,饭前半小时服用。 7.抗菌素: (1)链霉素:一次0.5g,一日2次。 (2)黄连素:一次0.3g,一日3次。 (3)呋喃唑酮(痢特灵):每次口服0.1g,一日2—3次。 (4)庆大霉素:每次口服8万单位,一日2—3次。 可选用的中成药 1,饮食停滞型: (1)加味保和丸:每次6g,一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2)开胃山楂丸:每次l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山楂内消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4)山楂丸:每次1丸,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木香槟榔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沉香化滞丸:每次次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槟榔四消丸:水丸剂每次6g,或大蜜丸每次1丸,均为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8)开胸顺气丸:每次3—9g,一日1—2次,温开水送服。 2.寒凝停滞型: (1)良附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1/2成人量,3—7岁儿童服1/3成人量。 (2)胃气痛片:每次5片,一日2次,早晚或痛时温开水送服。 (3)十香止痛丸:成人每次服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丸气拈痛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肝胃不和型: (1)香砂养胃丸(冲剂、口服液):水丸剂每次9g,或浓缩丸剂每次1.2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或口服液每次1支,一日2次。 (2)香砂平胃丸:成人每次服9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每次服6g,3一 7岁儿童每次服3g。 (3)舒肝健胃丸:大蜜丸成人每次l丸,或水丸每次3—6g,均为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4)木香顺气丸:大蜜丸成人每次1丸,一日2次;或水丸剂每次6—9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 2。 (5)沉香化气丸:每次3—6g,一日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6)健胃片:每次6片,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舒肝和胃丸:每次1丸,一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沉香舒气丸:每次2丸,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9)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袋,一日2—3次,开水冲化服。 4.肝胃郁热型: (1)左金丸:每次3—6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加味左金丸:每次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1/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3)胃益胶囊:每次6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5.脾胃虚寒型: (1)理中丸:蜜丸剂每次1丸,或水丸剂每次5—9g均为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2)桂附理中丸:每次1丸,一日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3)附子理中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水蜜丸每次6g,或浓缩丸每次8—12丸,均为一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小儿用量酌减。 (4)参桂理中丸:次1—2丸,一日1—2次,用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5)健脾丸:大蜜丸每次1丸,或小蜜丸每次9克,或浓缩丸每次8丸,均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6)温中健胃丸:每次6克,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7)启脾丸:每次1丸,一日2—3次,用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量的l/2,3—7岁儿童服成人量的1/3。 (8)枳术丸:每次6—12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9)开胃健脾丸:每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10)枳实消痞丸:每次6g,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11)虚寒胃痛冲剂:每次1—2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12)温胃舒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3个月为一疗程。 6.胃络瘀血型: 元胡止痛片:每次4—6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7.胃阴亏虚型: 玉竹冲剂:每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胃炎的发病多与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如:长期过量饮酒、浓茶、咖啡,长期过量食用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更重要的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不按时进餐或不进早餐,盲目减肥控制进餐或暴饮暴食使胃黏膜受损伤。主要症状有上腹饱闷感、嗳气、反酸、恶心、烧心、隐痛、食欲下降等。因此,合理的饮食调理对防治慢性胃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患者一旦发生急性胃炎应及时治愈,防止转化为慢性胃炎。 饮食治疗原则 食宜定时定量:每日三餐应按时进食,且不宜吃得过饱。正餐之间可少量加餐,但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正餐。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讲究烹调方法:宜选用的烹调方法为蒸、煮、焖、炖、烩、汆。不宜选用煎、炸、熏、烤等烹调方法,因为用这些方法加工出的菜肴不易消化,机体很难吸收。 莫忘饮食禁忌: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类也应少饮或不饮)、香烟、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调味品。不宜吃过甜、过咸、过浓、过冷、过热、过酸的汤类及菜肴,以防伤害胃黏膜。大量饮用碳酸饮料也会对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根据上述饮食原则,这里提供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食谱,有此疾患的朋友不妨试试—— 早餐:煮鸡蛋1个,蛋糕或面包50克,白粥50克,酱瓜25克。 上午加餐:甜豆浆(豆浆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软烧鱼(草鱼150克),炒嫩黄芽菜心(菜心150克)。 下午加餐:饼干25克。 晚餐:肉末菜汤面 (瘦猪肉50克,菠菜100克,切面50克),菜肉包50克。 夜点心: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全日能量2100千卡。 早餐:鲜肉包50克,白粥50克,卤豆干25克。 上午加餐:热牛奶(鲜牛奶220克,白糖10克)。 午餐:软米饭75克,太阳蛋(瘦猪肉1两,鸡蛋1个),炒嫩绿叶菜(嫩绿叶菜150克)。 下午加餐:酥点心25克(甜、咸均可)。 晚餐:馄饨或薄皮水饺100克(菜心100克,瘦猪肉50克)。 夜点心:淡藕粉25克或葛粉25克冲水做成250克羹加白糖10克,亦可用营养麦片(1小包)冲服。 全日能量2100千卡。
问题分析:你好,附子理中丸和参桂理中丸在调理脾肾阳虚方面都有着不错的疗效,但是两种药物在治疗的适应症上又有一定的区别,如在治疗妇女血寒,行经腹痛等症状上,参桂理中丸的效果要比附子理中丸好一些,所以建议患者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治疗自己病情的药物,这样会更稳妥可靠一些。
意见建议:腹泻患者忌受凉感冒,因体液和电解质丢失,常出现能量不足现象,若此时受凉,会进一步促进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加重腹泻。所以,腹泻病人更应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要保暖,以帮助胃肠功能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