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宇宙本来就是一个被设置好的,里面的所有法则,规律都是设置好的。就好像1+1等于2也是设置规律。 一切都这么有规律,证明背后有神的存在。 所以人不是这么容易解得开宇宙的奥妙,除非伟大的神让人类知道,人类才有能力解开宇宙的奥秘。这是个人的想法,希望同意我的观点的给我一个赞。
现在护肤的产品越来越多样,有很多不同的品牌,推出不同的护肤产品,面膜是很多人会用到的护肤产品,有些面膜的片状质地,有些是面霜质地的,还有些面膜是泡沫状的,用起来很有趣,那么有哪些好用的泡沫面膜?好用又好玩的泡沫面膜有哪些?
1、好用的泡沫面膜推荐
1、雅诗兰黛璀璨泡沫面膜
优点:它能够迅速清洁肌肤,使肌肤即刻展现耀人光彩。它独特的有效成分轻松淡化肌肤表层色斑,清洁毛孔,溶解正在形成的黑色素构成,呈现肌肤光滑亮白神采!
小编点评:这款面膜不仅具有神奇功效,并且性质格外温和,它独具匠心地采用了舒适的丰富泡沫配方。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泡沫给你的闺蜜网专有内容肌肤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清爽体验。
2、SOFINA芯美颜泡沫按摩润肤洁面乳
优点:浓密的奶油状碳酸泡沫的洁面产品。洁面的同时进行按摩,改善肌肤微循环,配合肌肤芯部护理成分,保持充满滋润的健康肌肤。
小编点评:不刺激,香味也很清淡,泡泡按摩起来也很好,好像碳酸分子真的有进入血管。洁面后也没有一点紧绷的感觉。
3、彼得罗夫亮白透亮泡泡面膜
优点:含有SYMWHITE,GIGAWHITE和多种植物精华,在将氧气注入真皮层的同时,带出二氧化碳,从而让皮肤立即变得亮白清透。长期使用还可以淡化色素沉积,减淡幼纹,抗氧化。
小编点评:最好玩的一款面膜,涂上去是以乳状的,然后慢慢变出一大堆面膜来,肌肤有瞬间吸氧的感觉哦。
4、高丝超微细保湿泡沫洁面摩丝
优点:特殊的5大草本精华更能同时赋予肌肤弹性、深层保湿,光洗脸就可以洗出光透美肌清爽的淡淡花香,更让_充分享受在洗颜洁净的乐趣之中。
小编点评:使用前先轻轻摇瓶身几下,在手心挤压出泡沫,泡沫非常的丰富,而且每按压一次就是整脸的用量哦。
5、碧欧泉净肤细致泡泡棉
优点: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使用,即刻收敛毛孔控制油光,肌肤变得紧致细腻,柔滑无油,维持一整天的粉嫩和清爽。
小编点评:每次用完都能看见毛孔明显的细致缩小了,控油能力也还可以,可以维持脸部整个妆容一整天的清爽。
6、奥蜜思ORBIS蒸气泡泡面膜
优点:温感的蒸气泡泡面膜,利用会自动发热的泡泡,除了促进血液循环,并将水分锁在泡泡和肌肤角质层间,让珍贵滋养更加渗透,提升肌肤润泽,并促进肌肤弹力。
小编点评:泡沫非常的绵密,而且用起来有温热的感觉,非常适合在干冷的秋冬季节使用。
7、宝丽POLAPDC碳酸亮颜泡泡面膜
优点:促进血液循的按摩效果,含有碳酸成份的浓密泡泡,含有多种滋润的美容成份。
小编点评:温和的去角质产品,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肤色。再者喜欢它挤出来像奶油蛋糕一样,超绵超细腻超浓密。
2、洁面泡沫推荐
1、海蓝之谜净透洁面泡沫RMB75000/125ml
推荐理由::泡沫非常丰富而且泡沫细密度也较佳,清洁力真的没话说,能够温和地去除肌肤表面的污垢和彩妆,使用后肌肤感觉非常细腻,温和无紧绷感,而且还能为肌肤快速即时保湿,保湿的持久性也不错,虽然有点小贵但是物超所值!
2、兰蔻菁纯臻颜洁面泡沫RMB75000/150g
推荐理由:采取丰盈、细腻、奢华的弹性泡沫,将微细清洁分子,均匀分布肌肤表面,轻柔接触,亦能深入清洁毛孔内污垢、多余油脂以及岁月浊迹。融合菁纯系列至臻护肤成分,洁面后,肌肤清爽净透、晶莹明亮,水润柔嫩。适用于混合性敏感肌肤。
3、欧舒丹净颜洁面泡沫RMB19000/150ml
推荐理由:泡沫细腻丰富,能有效的达到深层洁肤的目的,性价比很高的。密细致的慕斯状泡沫,能温和洁净肌肤,深层洁净毛孔,清洁脸部的同时去除多余油脂。使用后肌肤清透清爽,无干燥紧绷感,呈现自然纯净健康的透亮感。
4、科颜氏集焕白净肤泡沫洁面乳RMB23500/150ml
推荐理由:科颜氏家的产品是出了名的口碑好,这款洁面泡沫也是一如既往的好!温和清除脸部肌肤表面的污垢,显著提亮肤色,带给肌肤平滑与透亮感。
5、谜尚花香洁面泡沫(樱花)RMB6800/100ml
推荐理由:尚花香洁面泡沫(樱花)这瓶洗面奶是我最爱的一瓶,深层清洁的同时还能美白,而且很容易就能清洗干净了,还有我最喜欢的樱花香味,很值得推荐!
6、梦妆清透净颜洁面泡沫RMB8900/100ml
推荐理由:梦妆清透净颜洁面泡沫,去除老废角质,清洁毛孔内部多余油脂及吸附的不洁物,预防痘痘,油光等肌肤问题的洁面泡沫。
7、菲诗小铺草本樱桃泡沫洁面膏RMB3000/170ml
推荐理由:采用天然樱桃精华素精制而成,特别加入了天然植物润肤成分,性质温和,它既能为你滋养肌肤,又能清除细菌的污染~产品具有保湿,收毛孔功能,洗得很干净哦,还有甜美的樱桃味道。
8、薇诺娜舒缓控油洁面泡沫RMB15800/150ml
推荐理由:薇诺娜舒缓控油洁面泡沫,温和0刺激,去油不紧绷。早晚取适量本品于掌心,加水搓揉至起泡沫,避免接触眼周肌肤,涂抹于打湿的面部,加以按摩,最后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就可以啦!
对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球化学博士丁抗来说,自从20年前他选择了研究海底热液这一科研方向后就再没有离开过这一领域。10年前,他乘坐阿尔文深潜器下到2000多米以下的深海,目睹了海底热液系统喷发时生命涌现的壮丽景观,他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到达千米以下海底的中国人。不久前,笔者在上海有幸听到丁博士报告他对洋中脊热液系统的研究心得。会后,丁博士专门接受了笔者的访问。
潜心十年准备下潜
1977年,科学家首次在Galapagos一直被认为是荒漠一片的深海海底发现管状生物群,1979年又发现了高温热液(100℃以上的黑烟囱)并追踪发现海洋热液系统。以此为标志,引发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涉及海洋、生命等学科的革命。其时,正在贵阳中科院地球化学所涂光炽门下读研究生的丁抗听说了这件事,很有兴趣,并定下了这个学科方向。在涂先生的支持下,1988年,丁抗冲着在该领域走在最前沿的明尼苏达大学而去。
“当时,科学界正力图弄清海底的高温热液是怎么来的?它的制约因素、在什么温度、压力下能生成热液?不同地区的热液为何不同?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那时已经知道,热液中生命的存在与氢气、硫化氢有关,其含量的多少对热液体系中生命的发生与否有着很关键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到美国后的最初5年,丁抗的主要精力就放在研究热液中氢气及硫化氢的含量,试图找出什么因素在制约着它们的量变?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这些问题还涉及到一些很基本的化学问题。譬如要确立这两个化学组分在热液中的活度系数。他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工作,最终解决了这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难题。
在做实验时他意识到,由于海底和地面实验室的环境的不同,在实验室测得的热液样品的pH值并不准确。那时,科学界尚无在海底直接测定热液pH值的能力,为此丁抗做了2年的实验,设法通过搞清铁和氢气、pH值之间的关系来间接获得结果,由此建立了计算洋中脊中热液原位pH值的热力学公式。1992年,他首次获得了几个主要热液活动区中热液的pH值。
尽管实验工作很漂亮,但这些都还是间接推断。接下来应当直接到海底热液口测定,而这一工作的关键是原位传感器技术。这种能经受海底热液口高温高压酸性溶液环境的化学传感器当时只能自己研制,为此,丁抗从1993年开始挑战这一化学传感器技术的禁区。连续3年,相继攻克了机械、电子、材料以及理论热力学等难关后,他终于研制成世界上首个在超临界水中能分别测氢气、硫化氢和pH值的原位传感器。这几样化学成分对海底热液中的生命都有着很关键的作用,尤其前两项是热液中生命存在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1996年,他对于相关的高温原位pH值的研究结果在《Science》(科学)杂志上发表,给出了热液的原位酸碱度和在实验室测定值之间的关系。
十年下潜探究生命
正因为有了以上的贡献和经历,也因为有了非常清晰的研究目标,1998年,也就是丁博士到明尼苏达大学10年后,他获准第一次进入深潜器阿尔文号,第一次到了海底。
这以后的10年,丁抗和他的同事们考察了北太平洋的所有热液点,他自己17次深潜海底,用他研制的传感器一一去测,通过上百次地应用、改进,不仅证明了这种传感器是有用的、可用的,而且可用来解决科学问题,如了解热液的演化,从幼年到成年,再到老年,随着这些变化,氢、硫化氢、酸碱度等等怎样变化的,这些决定了热液生物群的变化。
对于首次下潜经历,丁抗这样描述:“随着潜艇下降到150米以下,窗外就一片漆黑了,透过舷窗看海底,感觉完全是一片漆黑,然后感到星星点点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水母等浮游生物游过时也能发光,就像星星的蓝光。再往下到了千米以下再无任何波浪,会感觉极其宁静,这是任何诗人无法表达的。海洋的波涛多被视为是力量的象征,实际上它的力量更多来自其宁静的主体。海底世界不仅宁静,而且很干净,看不到水草,绝大多数情况下看不到鱼和任何生物,偶尔会看到海绵,而当你看到有生命迹象时,如螃蟹等,就离热液很近了,然后看到热液时就是另一个世界了,非常壮观!”
十年的海底深潜探测过程中,丁博士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际使用,不仅把传感器从样机不断完善成为实用装置,而且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问题。其中,有些已找到答案,更多的还是未解之谜。
譬如:这种分布在海底大洋中脊汹涌壮观的热液在其深部产生的端点上究竟是何状态?具有何种物理和化学的特征?热液生物体系是如何随着热液的演化而从弱到强进而消亡的?
丁博士说,深海隐藏着无穷的奥秘,仅以我们目前对10%的洋中脊的考察,就已经产生了很多与常识不同的看法: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原来认为生命都是依赖光合作用的,现在发现有另外一类生物的化合作用,完全是通过溶液中的化学成分的反应产生能量,这种能量能被这些生物获取,形成新陈代谢的能量来源。这一发现大大有助于人们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地球上本无氧气,这些氧气是生物活动的产物,所以对这部分热液生物的研究有可能帮助人们揭示生命起源的奥秘。
“另外,海洋中的化学成分,过去认为主要是受江河流入而致,现在发现不完全正确,它还受热液的影响。海水在洋壳中不断进行循环,大约每几千万年要完全轮换一遍。所以热液连接着处于低温或常温的海水和它下伏的高温岩石。
“另一个奇怪现象是海底热液生物中有一些仍是靠着光来获取其生命能量的,而那个世界里漆黑一团似乎并无光亮,其中之谜尚有待揭示,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热液在形成时可能会带来一些光线,由此支持了这些生物的存活。
“另外对生物学的一些基本认识也会因为对热液生物的研究而有所突破和颠覆,现在差不多平均每个月就有两个新物种被人们发现证实,现在已发现500多种了。对搞基因工程的人而言,这是个巨大的宝库,对制药界而言,这种特种基因和资源也是极好的资源。这个领域的发现和研究仅只有30年,如果发展下去,前景一定是很难估量的。”
建言中国深入海底
丁博士告诉记者,他目前做的课题包括通过氢气、硫化氢、硫酸根三样东西研究建立热液演化的序列,了解什么因素在决定着一个热液化学体系的演化?搞清什么样的化学环境使得这些生物存在,同时也要研究不仅热液决定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也改变了热液。
针对生命起源问题,丁博士谈到,在海底热液体系的研究领域有几件事可以做。一是尽可能多地发现生物,并且争取在更高的温度条件下发现生物(目前所证实的生物最高的存活温度是121℃);通过研究来确定其功能与生存环境,通过DNA测序来弄清这种生物在整个生物演化史中的位置。另外也可以在热液的高温区段,比如300-400℃高温下,研究无机二氧化碳如何在热液条件下转变成有机化合物的,这实际上一直是探索生命起源的一个基本途径。
丁博士认为,研究大西洋的热液体系与火星研究也有某种关联,火星岩石类似大西洋洋底的岩石,如果火星早期有水的话,那么条件就有相似性,为什么那时就不能有生命呢?
丁博士说,以上都还只是洋中脊研究问题中的一个点。由于对洋中脊的了解关乎人类对生命本源的了解,关乎对海洋世界的认识,从长远来讲,也关乎人类的生存。所以,国际社会对洋中脊、对深海世界的了解的兴趣日增,纷纷出台各自的研究计划。美国在早些年就有了专门的洋中脊计划。丁博士期盼中国也能尽早制定自己的洋中脊及深海探测计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