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身边的好多人都入手了丸美的护肤品,听她们说丸美的护肤品还是挺不错的,那丸美适合什么年纪用的?丸美属于什么档次?
丸美护肤品适合什么年龄
丸美的护肤品大多适合20岁以上的人用,然而不同的系列又分别适合不同的人群,它主要有五大系列,分别是纯净保湿系列、巧克力丝滑系列、氧气泡泡系列、冰肌雪肤系列、凝时紧致系列。其中纯净系列适合20岁后用;巧克力和氧气泡泡系列适合24-30岁用;冰肌雪肤适合任何年龄段;凝时紧致适合30岁以上用。
丸美属于什么档次
丸美是中国的品牌,属于中端档次,丸美是在中国上市多年的护肤品品牌,作为一个老牌国产护肤品,丸美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是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
丸美护肤品怎么样
丸美系列护肤品全套下来,只能说无功无过吧。毕竟人家品牌最出名的其实还是眼部系列的护肤产品。每一个套装里,最好用的一定是眼霜和眼部精华。其余的护肤品只能用无功无过来形容了。
丸美什么时候成立的
MARUBI丸美,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拥有专业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在中国拥有超1000个百货公司专柜,超15000个精品加盟店,商业版图遍布全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全球100大美容品企业。2013年,LVMH旗下的LCapital基金战略投资丸美, 进一步推动了丸美国际化品牌梦想的实现。
3月20日,丸美股份在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新版招股说明书,公司计划在上交所上市,募集资金约584亿元,投向彩妆产品生产建设等项目。
2019年7月25日,丸美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A股主板上市,股票代码为603983。
停产了,在2014年下半年就已经停产了,替代它的是丸美巧克力青春丝滑系列,推荐使用这里七折
丸美不再“完美”!
说到“丸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都是那句洗脑的广告词“弹弹弹,弹走鱼尾纹”。
凭借这句广告词“丸美”不仅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妆品牌,还收获了一个“眼妆第一股”的称号。
2019年7月25日,顶着“眼霜第一股”的名号,“丸美”成功在上交所完成了上市,并在短短2个月之内再一次展现了A股的造富神话!
上市后的“丸美”股价一路狂蹦,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市值就达到了230多亿成功超越曾今的A股第一日化股“上海家化(600315SH)”,成为了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狂奔后的“丸美”却不再“完美”了。当整个美妆行业业绩都在高速增长时,“丸美”这只曾经的“领头羊”却逐渐的掉队了,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上市即巅峰”。
前几日,“丸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可谓糟糕透顶,让人无法相信今天的“丸美”和两年前上市狂奔的“丸美”是同一家公司!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丸美”遭遇了营收、利润的双重下滑,其中单季度收益仅有264亿,同比下滑了2319%;净利润为-471457万,同比下滑16751%。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上市后“丸美”交出最差的一份成绩单,第一次出现了单季度的业绩亏损。
这也不禁让人想问,曾经那个“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如今是怎么了?
壹
“丸美”一家自创立就充满了谎言的公司。
和现在很多商品喜欢打上“伪日货”的标签一样,“丸美”自诞生之日起就打起打出了日系的标签。
“丸美”是由孙怀庆在2002年左右创立的。当时国内的美妆市场上可谓日货横行,年轻人纷纷都被日韩风所吸引,以资生堂为首的众多日本品牌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致使国产化妆品寸步难行。
看中了这一点的孙怀庆便编织了一个弥天大谎,一直对外声称“丸美”也是来自日本的品牌。不仅如此,“丸美”自昭和54年就诞生了,与资生堂这一类日本的老字号属于同一级的品牌。
为了让这个“谎言”显得更加真实,孙怀庆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小林庆夫”,并在所有对外活动中都以这个日本名字出席,生怕别人不知道“丸美”是“来自日本”。
打着“日系”的招牌,“丸美”也果然在美妆这条赛道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越做越好。但作为“伪日货”的“丸美”此时已经无法收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编织谎言。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职业打假人王海还曾揭发了“丸美”的谎言,但面对王海的揭发,孙怀庆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咬死不承认。到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孙怀庆又编了一个谎称“丸美”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因为,孙怀庆深知一旦承认“丸美”和日本没关系,那么公司就完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孙怀庆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国内发生了“抵制日货”的事件,这件事情使得一直号称自己是日系的“丸美”受到了重创。
面对这种情况,孙怀庆再次话锋一转,自己戳破了自己编织多年的谎言,向消费者彻底摊牌称,“丸美”一直都是一家中国企业。
这事一出,就彻底将“丸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了“丸美”创立以来最大的污点。但凭借孙怀庆多年在营销上的运作,此事后来也逐渐被洗白。
早在2014年“丸美”就正式向IPO发起了冲击,但最终“丸美”的这次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
2017年,“丸美”二次向IPO发起冲击,最终再次失败。
而前两次IPO的失败,大致都归结于“丸美”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据悉,2016年-2017年“丸美”旗下产品多次被检验出不合格。但面对这些产品问题,“丸美”都将“锅”甩给了第三方假冒发行人。
直到2019年,“丸美”三次冲击IPO才最终过会,完成上市!
可以说,“丸美”一路走来靠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孙怀庆的营销和公关能力,无论是当初假冒日货,还是后面为“丸美”洗白。
也是因此,也有人说“丸美”是一家靠营销推起来的公司。确实,在“丸美”的营销上孙怀庆丝从来不手软,从2000年成立以来,“丸美股份”先后邀请了梁朝伟、周迅、陈鲁豫、杨子姗、彭于晏、周冬雨在内的一线明星成为其形象代言人,并通过电视台、时尚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大量投放广告。
据招股书显示,2016-2108年,丸美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338亿元、290亿元和390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158%、6212%和7287%。
贰
是泡沫早晚都会破裂!
今年的双十一成为了各大主播的秀场,在带货直播的风口下,美妆行业保持着高增速的增长。仅李佳琦和薇娅就在双十一中拿下了189亿的销售额,由此可见美妆市场的风靡。
但面对整个行业的狂欢,“丸美”却显得很特立独行。就是今年11月1日双十一活动一开始那天,“丸美”在资本市场就遭遇“跌停”的惨状,股价更是创下了今年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上市时最巅峰的370亿市值,此时的“丸美”市值已经跌去了240亿!
除此之外,在几天后的“丸美”第三季度的财报上,“丸美”也收获了第一次单季度的营收、利润双下滑的成绩单。
作为曾经的“眼妆第一股”,“丸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线上销售的薄弱导致的。
虽然,孙怀庆作为一名营销大师在“丸美”的营销费用上还不手软,但不得不说,这一次孙怀庆还是押错了宝。
一直以来,“丸美”都将大部分的销售渠道放在了线下。有一组数据显示,上市前“丸美”在全国有将近200个经销商和15万多个零售网店,这些渠道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0%以上。
但“丸美”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美妆市场的格局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疫情对于美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催生的电商直播风口却重新点燃了美妆赛道。
而碍于对线上渠道的不重视,也让“丸美”几乎错过了直播带货的整个红利期。
据悉,为了补救线上渠道的差异,从今年起“丸美”也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不仅把之前第三方代运营的天猫旗舰店改为自营模式,还同时大力布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为了迅速打开线上渠道,“丸美”还不惜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幅度的打折优惠力度,吸引顾客。根据“丸美”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丸美”的线上营收占比才刚刚超过一半,达到5922%。
可见,虽然“丸美”亡羊补牢略有成效,但依旧不够理想。对此,就连“丸美”自己都表示,“公司的业务转型未如预期般顺利。”
所以,当前摆在“丸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丸美”不能加速线上转型,那么亏损将会变为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在公告中显示,最近12个月内,“丸美”母公司已经连续19次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高达2166亿,目前的实际收益为158317万,还有19亿本金尚未赎回。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企业收益是无可厚非,但对于“丸美”来说目前如果无法重振主营业务的话,那么买再多的理财产品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凤毛麟角。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不加速完成转型,那么再厉害的营销手段也无法拯救“丸美”。
长此以往,未来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中“丸美”也势必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沪股通股票的范围包括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等上交所上市A股。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每年会按照指数管理基本规则对上证指数成份股进行审核并调整指数样本。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及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20年11月27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等指数样本的公告》显示,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被调出上证180指数样本名单。公司目前经营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将坚持秉持“用世界最好,做中国最好”理念,坚持“长期主义战略”,持续致力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改进经营质量,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报各位股东
本文首发公众号 -众研会-, 关注后回复“1”,可获取各板块精选个股!作者丨等来暖气的小晗。
“它这不就是画了一个大饼,一年多了没和面结果还把面粉拿去干别的事了。”——来自如如的神级吐槽。
我是真的很想说一句,太精辟了,丸美股份的这波操作有点随意。
11月13日和16日,丸美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将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将原先的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变更为化妆品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
按照丸美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计划,原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将花费两年建设期,主要生产用于美化和改善皮肤功能的丸美彩妆产品,主要包括脸部、眼部和唇部彩妆三大类,细分为卸妆膏、卸妆液/乳、口红和粉饼四大品类。
该项目早在2017年便已完成备案,彼时丸美刚刚推出子品牌恋火,还不具备独立生产彩妆品的能力,产品均是由韩国代工厂生产。
丸美基于当时的化妆品市场状况及自身的生产研发技术,将彩妆品定位成公司未来发展的重大方向。同时也是为了缓解公司发展的瓶颈,做出了彩妆产品扩产的决定。
不得不说,近年来国货彩妆发展势头一路向好,消费者对于国货的观念也从粗制滥造逐步向大牌的平价替代转变,到如今成为国货之光。制作精美、性价比高、产品使用感好等形容词也慢慢地冠到了很多国产彩妆品牌的前面。
完美日记、花西子、小奥汀等国产彩妆品牌也逐渐出现在很多年轻姑娘的购买清单里,再加上与头部KOL合作在全平台推广、出联名。当初我也去抢了完美日记和李佳琦合作出的小狗眼影盘,不过用没用就另说了。
当然,在资本市场里美妆也是打得火热。爱美客自九月底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60%,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赴美上市,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冲击IPO。
根据CIC的数据,2019-2025年彩妆品CAGR预计为142%,护肤品的为88%,彩妆依然是发展更快的品类。那么在国货盛行的当下,丸美为何放弃彩妆扩产转而回到护肤品了呢?
我们来看看恋火的表现如何,自2017年四季度上市以来,恋火的营收贡献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266725万元降到今年前三季度仅82955万元。彩妆品类的发展显然非常不好,与当初项目计划里的56亿相差甚远。
这哪是画了个饼,根本就是吹了个泡,现在丸美自己把它戳破了。看丸美是怎么说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恋火彩妆品牌的经营情况并未达到公司对彩妆品类拓展预期。由于彩妆品类产品多、色号多、流行趋势变化快,其运营模式和护肤品有着一定的差异,倘若没有能够及时并准确把握最新流行趋势,容易形成滞销库存,影响资金周转及盈利能力。公司综合考虑后适时调整了对彩妆品类的发展策略,未来公司业务将仍以擅长的护肤品品类为主,彩妆品类将作为辅助品类发展。”
看完这段认怂的独白,我内心只有一个想法,彩妆品类色号多、变化快不是一直都是这样子吗?这也不是什么行业特性没显现出来的新兴行业,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不合适了?早先在做项目的时候没有充分评估风险吗?
其实无论是在当初的文章里还是在文末的福利中我都提到过,特别是在今年十月份的时候丸美募投项目半数进度为0,现在便出现了这样的一个转换。
此次调整后,项目原先1200吨的彩妆产能目前仅保留200吨,其余仍是生产护肤品。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在节假日或促销期间因产能不足需要委托第三方加工生产的情况。
虽然看似是悬崖勒马及时止损的动作,但这背后依然暴露了丸美存在的问题。丸美目前的产品结构依然十分单一,对于大单品的依赖仍旧很重,丸美品牌营收占比依然占据了超过90%的份额。眼霜仍是业绩支撑品类,除原有的弹力蛋白眼精华之外,今年表现尚好的产品小红笔眼霜仍未能摆脱这一品类。
就像之前说的,丸美这样的业务结构可以说它牢固也可以说它脆弱。牢固在于作为国产品牌的眼霜绝对龙头,维持固有市场便可生存。同样地,单一品类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则会大打折扣,一旦出现爆款商品,丸美如何抵消冲击才更值得思考。
新官上任三把火,上海家化的新董事长也玩起了跨界,从明星手里“抢活”。
近日,上海家化董事长潘秋生宣布为旗下高端孕婴童个人护理品牌启初魔发瓶代言,这也是日化领域首次出现董事长为旗下产品代言的情况。
面对公司的净利大幅下滑、明星产品亏损,这位上任不到三个月的新官试图依靠一己之力,挑起扭转上海家化“败局”的重担。
其实董事长代言在企业界并不罕见。像陈欧、董明珠、陶华碧以及前段时间频频出现在大众眼前的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他们也都是董事长代言企业的典型代表。
品牌专家蒋代贵认为,在中国的营商环境下,董事长基本上是企业的顶梁柱,是信仰所在。一把手代言企业是有很大好处的,可以让老板的个人品牌和产品品牌的势能同时放大,形成更大的话题和更大范围的传播。
七年三次换帅,新董事长压力巨大
潘秋生和其他代言企业品牌的董事长不同的是,他空降到上海家化还不到三个月,尚未牢牢掌控公司,且面对的是一个全新而复杂的局势。
作为旗下拥有佰草集、六神、玉泽、美加净等知名国产品牌的日化企业,上海家化在最近七年多次动荡,已历经三轮“换帅”。
这还要从平安入主开始说起。2011年11月,平安信托旗下的平浦投资以5109亿元获得家化集团100%股权,成为上海家化的实控人,也由此开启了上海家化的换帅之旅。
2013年11月,曾带领上海家化走向辉煌的葛文耀被资本“赶出”了自己坚守了多年的公司。在葛文耀离开后两个月,平安空降原强生医疗中国区总经理谢文坚,担任上海家化董事长。至此,上海家化正式告别葛文耀时代,迎来谢文坚时代。
从这时开始,上海家化也开始由盛转衰,走向下坡路。谢文坚当了三年董事长,业绩一路下滑,直到2016年滑入低谷——公司营业收入5962亿,同比下滑了898%;净利润201亿,同比下滑9091%。
前任葛文耀曾发微博爆料,谢文坚年薪一度高达五六百万元,他的“亲信”也进入公司任职,月薪达10万元以上。业绩下滑再加之有管理不当之嫌,谢文坚被迫离职。
2016年11月底,上海家化迎来新董事长兼 CEO 张东方女士。张东方曾任维达国际 CEO,具有丰富的快消品行业经验。
据媒体报道,张东方在职期间不断完善家化的公司治理,确定了“研发先行、品牌驱动、渠道创新、供应保障”的十六字经营方针,并把旗下品牌分成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其中,六神和佰草集是第一梯队,玉泽、高夫、启初、美加净为第二梯队。
与此同时,张东方发力线上渠道。据了解,2019年,上海家化线上收入占比提升至34%,但这一比重仍落后于丸美股份和珀莱雅这些后起之秀。
数据显示,在张东方任期内,2017-2019年上海家化的营收分别为6488亿、7138亿、759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882%、1001%和643%;净利润分别为39亿、54亿、557亿,同比增长9395%、3863%和309%,虽然相比前任已经成绩斐然,但远未达到2013年葛文耀时代的高峰——年净利润8亿元。
今年4月24日,张东方选择离职。一位知情人士告诉AI 财经 社,张东方的离职原因是因业绩问题而“被下课”。
据悉,原董事长葛文耀在个人微博评论称,张东方主观上还是想搞好家化的,无奈她接手的家化己被前任“破坏得很厉害”,她也不能力挽狂澜。
张东方走了,潘秋生来了。
据上海家化董事会表示,聘任潘秋生主要原因是其对消费品尤其是化妆品行业有独特的见解,并擅长转型变革。显然,在经历了谢文坚、张东方两任掌舵者之后,目前的上海家化“千疮百孔”,亟需一场改革。
资料显示,潘秋生在2015到2019年任欧莱雅集团大众化妆品部中国商务总经理及亚太区商务总经理。任职期间,潘秋生帮助欧莱雅实现线上渠道转型,使得欧莱雅(中国)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2019年到2020年4月,潘秋生担任美泰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任职期间也帮助公司创下过去五年最佳运营纪录。
从公司经营上,拥有如此优秀业绩的潘秋生无疑是难以挑剔的。但从幕后到台前,担任上海家化品牌的代言人,或许是对潘秋生最大的挑战之一。
一把手代言,有利也有弊
潘秋生作为上海家化董事长为旗下品牌代言,会为公司带来些什么呢?这或许能从潘秋生的“前辈”中看出一二。
作为一把手代言的“先驱”之一,董明珠是其中最为声势浩大的一个,且董明珠也的确为格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在今年上半年,格力业绩承压,就连自己的王牌产品空调也落后于自己的老对手美的。但董明珠在今年上半年仍使出了自己的号召力,搞起各种直播。有网友评论,如果不是上半年董明珠直播带货,可以肯定,格力电器的下降会更加明显,财务可能也会更难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董明珠共进行五场直播带货。4月底首场直播销售额为2253万元,此后成交额分别达31亿元、703亿元、654亿元、1027亿元,上半年直播带货贡献超17823亿元,相当于占总营收26%。
不过一位家电行业资深从业人员表示,从整体来看,董明珠直播带货强劲表现也未能变成新的增量,相反也进一步打乱了市场价格体系、渠道体系,也换来了净利率的进一步下滑。
不过从营销方面看,董明珠为格力带货却为其提高了品牌声量。一位资深广告营销从业者告诉AI 财经 社,董明珠的直播与其说是带货,不如说是带品牌。董明珠的直播形态和其他卖货主播的形态完全不一样,内容是带你看展厅,和你聊品牌故事,给你讲讲产品设计等等。
董事长代言能为公司在危急时刻递上一根救命的稻草。不过事有正反面,有好处必然也有坏处。在一位资深品牌研究者看来,董事长代言往往能引来高关注度和话题量,但随着大家对其本人的讨论增加,背后的品牌与商品却会相对弱化,而这对于企业来说,价值增量并不明显。
此外,企业和品牌的发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创始人的形象一经树立,就难以改变,很容易固化大家对品牌的认知,毕竟商品和产品策略都会因为市场环境改变作出调整,过于死板的印象会使品牌难以突破自我。比如董明珠强势代言手机,霸占手机开屏屏幕时,得到的几乎全是网友吐槽。
而且,一旦创始人和企业形成“代言”的绑定,个人形象对企业形象的影响极大,美好的形象不一定给企业加分,但如果产生负面消息却一定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例如,刘强东美国明尼苏达案件一经爆出,京东股价也随之大跌。
潘秋生如何打好这张牌,消费者认不认,接下来有还待市场考验。起码可以肯定的是,当下的上海家化确实需要鼓舞士气,摆脱掉队形象,同时对外界释放更多变革的信号。
—End—
这是一篇让你少走大量弯路的回答。随着A股上市门槛降低,上市股票早已突破了4000支。上市公司数量的井喷,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股价开始分化。表面上看,市场整体没什么动静。但其中不同公司的股价走势完全不同。资本永远是最聪明的。可供选择的公司变多,自然会去拥抱真正优秀的公司。那些妖股吸引不到足够的资金,再也不能兴风作浪。A股越来越理性,价值投资成为主流。在这样一个选股的时代里,你反而不用花太多时间关注太多股票。你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方向聚焦,集中精力挑选出不超过5个优质公司,并且坚定持有。这足够让你的财富迈上一个台阶。你也有很大概率击败机构投资者。就像最著名的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说的:选股就是选公司,选公司就要先选行业。因为行业是公司所在的赛道,是公司生存的基础,也决定了公司的格局。所以我会从行业的角度出发,梳理出各优质赛道的主要玩家。只要耐心看完,你就会知道未来哪些行业的成功率更高,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在这些优质行业里有哪些主要玩家,它们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又是什么。OK,我们这就发车。文章很长,干货很干,但全文没有多余的废话,请一定一定,耐心读完。以下是目录:第一部分:长牛黄金三赛道1、消费行业2、科技行业3、医疗行业第二部分:风险排雷1)不符合常识2)财务数据过于优秀3)关联交易4)存贷双高5)商誉过高第三部分:选股的注意事项第一部分:长牛黄金三赛道好行业必须符合两个标准:1)市场需求要足够大,而且能长久。不管经济好坏,人们都离不开吃穿住行,生老病死,这些才是永恒的“黄金赛道”。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甚至是爆发式增长股价反应的永远是公司未来的业绩。如果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却不增长,那股价也没办法上去。比如高速公路,看起来是个躺着收费的好生意,但每年的过路车辆就那么多,还不敢随意提价。那股价自然也不会上涨。而在科技领域里,关键技术的突破,新产品的推出,往往能刺激人们的需求,获得爆发式增长,股价也会一飞冲天。综合以上两点,你就很容易想明白,翻倍股往往会在三大领域出现:消费,科技和医药。1、消费行业在很多老司机眼里,消费才是大A股真正的核心资产。消费公司的投资逻辑也很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因素:产品和销量。产品包括质量和品牌,质量好,品牌响,价格自然就高,这是毛利率的来源。销量则代表了这份毛利能被复制多少遍。消费行业很广,可以拆解为三大类,具体可以看下面这张我总结的图。其中标红的领域,是大牛股出没地,值得重点关注。woc,真的,就这张图,绝对值得你一个赞1、白酒白酒是天生的命好行业,毛利率高,每年闭着眼睛涨价,从来不愁销量。哪怕一时间卖不出去,积压的库存不但不会坏掉,还TM能升值。不过要注意的是,白酒也分档次,大致可以分为三档,不用档次的白酒有不同的投资逻辑。一线白酒:一线白酒是酒桌、送礼场合的硬通货,花多少钱都有人愿意买,根本不愁卖。所以一线白酒业绩增长的逻辑是投资人最喜欢的“量价齐升”。每年闭着眼睛涨价,还不断扩产。贵州茅台:高端白酒第一品牌,A股股王,“酱香型科技龙头”。不过茅台酒的产量已经基本达了上限,茅台镇的窖池就那么多,之后只能靠提价来提升业绩。五粮液:“浓香型科技龙头”,深交所的股王。泸州老窖:稳坐高端白酒第三把交椅,国窖1573打响了新年提价的第一枪。二线白酒:二线白酒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它有两个成长逻辑,一是跟随一线白酒涨价,二是跨区域的拓展。洋河股份:江苏省内白酒龙头,加速布局全国。山西汾酒:清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山西省内白酒龙头,加速布局全国。酒鬼酒:馥郁香型白酒第一品牌,子品牌内参不断跻身高端品牌。三线白酒:三线白酒走的是亲民路线,靠薄利多销,就看广告投入和渠道铺设给不给力。顺鑫农业:牛栏山二锅头通过大规模铺设渠道,已经成功超越红星二锅头,成为国民二锅头头牌。老白干酒:独有的老白干香型二锅头,在河北地区站稳脚跟。2、乳制品乳制品是人体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我国目前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只有亚洲平均水平的2/3,跟欧美相去甚远,所以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乳制品具体可分为常温奶,低温奶,奶粉和奶酪。常温奶不容易坏,拼的是上游奶牛场资源和运输渠道。伊利和蒙牛是绝对的霸主。低温奶添加的防腐剂少,更加新鲜,毛利率也更高,但有运输半径的限制,呈现出地域性。比如,光明乳业就牢牢占据了长三角地区。奶粉方面,中国飞鹤是奶粉龙头,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抓住宝妈们买贵就是买好的心理,卖出了比国外奶粉更高的毛利。奶酪是个增长很快的细分市场,奶酪渗透率正快速上升,妙可蓝多抓住机遇,成为这个赛道的龙头。3、休闲食品随着消费升级,休闲食品的消费也越来越高,行业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桃李面包:短保质期面包龙头安琪酵母:酵母是烘焙的必需添加剂,市场需求极大,而且行业对安全要求极高,构成了很高的壁垒,安琪酵母是行业寡头。洽洽食品、来伊份、盐津铺子:主打瓜子的传统零食零售店。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零食界新秀,走互联网销售路线。良品铺子定位高端,三只松鼠更加亲民农夫山泉:凭借一句“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成为了“水茅”,创始人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除了这些,可能有人会提到软饮料,比如奶茶。但事实上,除了可口可乐和星巴克,绝大部分软饮料的生命周期太短,顾客口味变化太快。大家现在只看到忙着开店的喜茶、奈雪,却完全忘了曾经能一年卖3亿杯的国民奶茶香飘飘。4、调味品“油、盐、酱、醋”是老百姓最基本的刚性需求。从邻国日本消费升级的20年经验来看,调味品规模上涨了8倍,几乎是增速最快的领域。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同样增长迅速,而行业集中度又远低于日本,这也意味着行业龙头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酱油龙头,酱油是调味品里最大的赛道,海天味业的市值曾超过万科+保利的总和。恒顺醋业:醋业龙头,醋是调味品里仅次于酱油的第二大赛道。金龙鱼:米面油龙头,米面油属于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严格控价,毛利率比酱油低很多。涪陵榨菜:榨菜龙头,也被当成经济的反向指标5、美妆直男我很晚才理解,为什么美妆属于必需消费品。不但是刚需,还迅速增长,其中最大的趋势,就是国货崛起。完美日记:依靠小红书和朋友圈迅速崛起的国货之光,出了几个爆款口红,主打性价比珀莱雅:国产护肤品龙头之一,同样主打性价比,业绩增长较快。丸美股份:主打眼霜系列上海家化:曾经国产美妆龙头,却陷入内耗6、家电家电是个很大的消费赛道,而且中国企业很早就掌握了家电的全套技术。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两个:1、海外扩张,2、消费升级下的个性化需求井喷。美的集团:家电龙头,美的很早就走多元化和海外扩张的路线,市值上成功拉开跟格力的差距格力集团:空调龙头,老大是大家都熟悉的国民铁娘子董明珠。格力的成功主要靠质量过硬和销售铁军,但目前在多元化和海外扩张上的进展并不顺利。海尔智家:冰箱、洗衣机龙头,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小熊电器、苏泊尔、九阳股份:小家电三巨头,受益于居民消费升级下喷涌的个性化需求。老板电器:厨电双雄之一7、家居虽然房地产发展已经缓和,但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肯在自己家花钱。顾家家居:软装设计龙头索菲亚:定制衣柜第一品牌欧派家居:橱柜龙头品牌喜临门、梦百合:床垫双雄,梦百合走记忆床垫路线,目前以出口为主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家居展示卖场龙头8、餐饮民以食为天,餐饮占据了我们消费的很大比重。但餐饮却通常不是个好赛道。因为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所以餐饮企业没办法大量复制,也就做不大。但是有一个赛道很特殊,那就是火锅。火锅通过统一的食材和酱料,做到了标准化,又因为兼容所有食材,能满足任何人的需求,从而成为餐饮里的最大单品。不过,头部的火锅公司都在香港上市。比如服务制胜的海底捞,主打一人食的呷哺呷哺。以上就是消费品的主要赛道和玩家,不过随着消费升级,新的品类正不断创造出来,这是个永远有机会的赛道。说完了消费行业,我发现已经写了3000字。认真的你能读到这里,就说明你是一个能够保持沉浸式学习的人,请双击屏幕,为自己点个赞,然后休息一下,我们接下去就步入深水区,聊聊更加硬核的行业。2、科技行业说到科技行业,大家都会兴奋起来,因为它陡然向上的曲线真的很性感。不过,投资科技行业要注意,大部分科技股表现性感的时间很短,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年。毕竟很多产业周期只有三五年的时间。所以,我就在这里讲两个至少能发展10-20年的方向,新能源车和光伏。新能源车在很多专业投资人看来,新能源车是未来20年里最大的机会。因为它相比传统车有太大的优势。不但环保节能,而且体验感更好,悄无声息地完成了百米加速。最重要的是,电动车的智能化更高,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在自动驾驶下,你可以在车里开会,看**,睡觉,干任何事情,当然也可以“开车”。如果你买了特斯拉股票,或者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的股票,那么你现在可以点个赞后出去了,因为你已经自由了。看好电动车行业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掌握了新能源车中上游的大部分技术,跟芯片不一样。这点很重要,这不但意味着不会被卡脖子,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能把利润留给自己,也留给广大A股股民。新能源车产业链很长,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下游整车厂,都有投资机会。投资中上游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术路线的变化,因为踩对和踩错是完全两个世界。上游材料: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锂,钴,镍),以及电池的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天齐锂业、赣锋锂业:锂矿龙头。其中,天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锂矿资源,但由于跨境收购的步子迈得太大,陷入了债务危机,不过到底是手里有矿,股价跌了一下就全涨回来了。华友钴业、寒锐钴业:世界钴矿龙头。不过要注意的是,电动车电池路线仍有变数,无钴电池可能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钴矿的确定性没有锂矿那么强。当升科技、容百科技:锂电池正极龙头璞泰来:锂电池负极龙头,进入LG化学、三星的供应链天赐材料、新宙邦:锂电池电解液龙头。我见过至少有2个私募基金经理,就靠这两个公司,在2020年获得了超过5倍的收益。不过,电池正往固态化的方向发展,最终不再需要电解液。但这个过程会非常漫长,而且电解液龙头也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和研发,做了提前布局。恩捷股份:隔膜龙头,同样,固态电池也不会有隔膜,恩捷股份也在寻求转型。中游电池:宁德时代:正与LG化学激烈角逐全球动力电池的老大,国内动力电池无可争议的一哥。公司技术投入非常坚定,虽然也付出代价,子公司接连爆炸,但无伤大局。比亚迪:研发出刀片电池,极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也引爆了汉系列车的销量。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动力电池生产巨头,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一起,常年霸占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前4名。下游整车:下游整车厂有很多,包括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的转型。这里只列举在A股上市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比亚迪:比亚迪上面已经提过,它主要的营收还是来自整车销售,推出了好几个朝代系列,刚推出的汉系列纯电动车非常火爆。上汽集团:叫过滴滴的应该对满大街的荣威不陌生吧,上汽最近和阿里巴巴、浦东新区一起打造高端系列“智己汽车”。长城汽车:根据业界调研,出乎很多人意料,长城汽车目前是自动驾驶技术积累最好的公司。三花智控:电动车热控制供应商龙头。特锐德:充电桩龙头。随着电动车的普及,充电桩将取代加油站,成为真正的刚需。光伏光伏行业的投资逻辑和新能源车很像。作为成本更低,更环保的发电方式,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在未来社会中的发电占比会从目前的17%上升到23%,是增长最快的领域。目前,光伏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商业模式彻底跑通,不再像几年前那样需要大量补贴,更不会发生无锡尚德那样外国不补贴就只能破产倒闭的事故。而且,中国企业同样在整条光伏产业链中拥有话语权。光伏的产业链比较简单,从上到下可以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发电组件——》电能传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电技术目前还有路线之争,最大的争论有两个,一个是电池片环节,有PERC和HJT两种发电技术。我们不用管这英文代表的意思,只要知道PERC是现在的主流技术,但能量转化效率已经达到上限。HJT技术的上限更高,但目前成本不低,业内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另一个就是硅片尺寸之争,目前主流的是180寸大小硅片,但210寸大硅片正迅速崛起。每次技术和标准路线选择的背后,都是胜利者的无上荣光和无数失败者的黯然退场。所以,在投资时尽量选择多方下注的龙头。上游原料和设备:福莱特:光伏玻璃生产龙头福斯特:光伏玻璃的背板和胶膜龙头通威股份:硅料和电池片生产双料龙头隆基股份:硅片生产龙头,并布局全产业链,成为光伏真正一哥中环股份:硅片生产龙头捷佳纬创、迈为股份:电池片制造核心设备龙头,往HJT方向大力布局中游组件:隆基股份:全产业链布局,不解释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光伏组件龙头金辰股份:组件设备龙头下游传输: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逆变器龙头,光伏发出的是直流电,在运输时为减小损耗,需要转化为交流电,这就需要用到逆变器。晶科科技:光伏电站运营商龙头3、医疗行业人离不开生老病死,一旦自己身体有事了,会不计成本的花钱。所以医药行业也是刚需,是永远的朝阳行业。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医药行业的潜力很大。投资医药行业要注意两个地方:第一,部分医药细分领域有一定不确定性,体现出科技行业的属性,比如创新药研发。第二,医药受监管的影响比较大,要注意政策带来影响。下面是我整理的医药行业图,同样,重点关注红色区域。1、创新药创新药领域经常出现爆款单品的现象,研发一个成功的大单品,加上专利的保护,足以养活一家几百上千亿市值的公司。当然,也有用力过猛的,比如著名的吉利德公司,发明的丙肝神药彻底治愈了丙肝,结果病人没了,自己的生意也黄了。看创新药企业,除了看它的成熟药品,还要重点关注正在研发中的药品和进度,也就是业内俗称的管线,因为这些才是业绩增长的根本来源。恒瑞医药:创新药龙头,肿瘤病和心血管病是创新药最大的市场,恒瑞是最大的抗肿瘤药生产商,主要针对胃癌、乳腺癌。贝达药业:深耕肺癌领域,在研药品数量非常多。君实生物:深耕鼻咽癌和肺癌领域,仍处于商业化早期。中国生物制药、瀚森制药、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抗肿瘤细分龙头,但都在港股上市。华海药业、天宇股份:心血管疾病原料药生产龙头。人福医药:麻醉剂绝对龙头。几年前有所膨胀,收购安全套厂家杰士邦,结果股价一落千丈。之后重新聚焦主业,股价迅速反弹。杜蕾斯:还是要摆正位置。康弘药业:眼科血管疾病细分赛道龙头甘李药业:治疗糖尿病类胰岛素的生产龙头华东医药:业务横跨创新药、医药流通和医美,但创新药能力一般。复星医药:业务较杂,靠投资收购覆盖了医药全产业,但都不精,后来研发成功淋巴瘤药品,开始受市场重视。新和成:这个严格来说并不是创新药,但它是维生素生产的龙头。2、外包服务创新药研发的成本越来越高,还有很高的失败概率。但研发和测试的过程却越来越标准化。因此,很多创新药公司试图把研发试错的过程给外包出去,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这也就诞生了一个黄金赛道,外包服务。跟卖铲子给挖金矿的人是一个道理,自己收取稳定的服务费,而且没有任何的风险。随着专业度的提升,外包也越来越精细化,具体可分为研发外包(CRO)、生产外包(CMO)、定制研发生产外包(CDMO),这些都统称CXO。药明康德:综合性的医药研发外包龙头,覆盖CRO和CDMO领域。康龙化成:CRO行业龙头泰格医药、昭衍新药:临床前CRO行业龙头药石科技:药物分子砌块领域CRO龙头凯莱英:小分子制药CDMO行业龙头药明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龙头普洛药业:专注CDMO领域博腾股份:CMO行业龙头3、中药中药股的投资逻辑比较特别,除了中药本身的价格提升,业绩增量主要来自围绕中药养生功能开发的周边消费品。片仔癀:中药一哥,生产用于活血的国宝神药片仔癀,配方受国家保护,其中的野生麝香别人无法获得。片仔癀切入日化领域,面霜受很多年轻女性喜爱。云南白药:用于跌打肿痛活血的神药,它是国内最大的牙膏生产商,利润也主要来自牙膏。4、疫苗疫苗分为一类苗和二类苗,一类苗是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比如卡介苗,乙肝疫苗。二类苗是自主选择性接种的,比如HPV(子宫颈肿瘤),流感疫苗。一类苗的价格受政府限制,并且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二类苗没有限价,市场还未完全普及,潜力很大。所以,疫苗股的主要看点在二类苗。智飞生物:靠独家代理HPV疫苗,成为疫苗一哥。康泰生物:肺炎和狂犬疫苗生产龙头沃森生物:主打肺炎疫苗和HPV疫苗,但前段时间有个神奇的操作,公司突然想把研发顺利的HPV疫苗低价卖给别人,引来无数基金经理骂娘。面对质疑,董秘爆出金句:你可以质疑我们的管理能力,但不可以质疑我们的人品。华兰生物:血液制品公司,切入流感疫苗领域。顺便讲一讲COVID疫苗,其实我国的COVID疫苗生产不难,国家委托上面这几家都在生产,但由于出了免费接种的政策,反而打压了这几家的股价。毕竟国家肯定是以很低的成本价采购。5、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一直是医药业的热门领域,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药不如械”。因为医药需要经历漫长的临床试验和审核,而器械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但器械同样受政策影响比较大。最近的集中采购政策,就瞄准了昂贵的器械行业。原本2万元的心脏支架,被硬生生杀到700元一套。利润被扒干,股价自然也一起趴下。不过,由于器械本身市场潜力很大,那些能进入集中采购范围的优质企业,还是能凭借薄利多销,挤走竞争对手,最终获得业绩增长。迈瑞医疗: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主要从事呼吸机、监护仪等生产,受益于COVID疫情。健帆生物:血液灌流器一家独大,由于尿毒症无法根治,患者对仪器有长时间的依赖。乐普医疗、先健科技:研发心血管可降解支架。大博医疗、凯利泰:骨科耗材龙头。近年来,医疗行业受监管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集中采购制度。国家为了保护患者的利益,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采购,集中谈判,从而压低医药价格。一次次灵魂砍价的过程,彻底扒掉了医药商利润的底裤。也让相关医药公司股价大幅跳水。当然,还有一部分公司,是不受集中采购政策影响的,而它们的股价也往往被错杀。在这里,我特地整理了一份不受集中采购政策影响的医药公司。其中不少公司的股价已经在被错杀后开始反弹。WOC,肉都送到你嘴边了,还不赶紧点个赞,收藏一下!第二部分:风险排雷风险排雷是投资者下注前最重要的一道保险。不然的话,对于财务造假,会计师有一套专业的排雷手段,不过我们不需要懂那么多,我总结了5个常见雷区,能帮你避免90%以上的坑:1)不符合常识公司的财务数字是公司经营的结果,它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一旦有完美到不可思议的财务数据出现,我们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常识。2) 过于优秀大部分情况下,市场充分竞争,人员、资金、信息自由流动,一家公司很难取得远高于同行的效率。历史证明,很多过高的毛利率最终指向的就是财务造假。被中概股开膛手浑水公司揭发的辉山乳业,就是谎称自己生产原材料,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大大提升毛利率,却最终被无情揭穿。3) 关联交易这是个会计用语,在字面上不难理解,就是和自己人的交易。很多时候,公司看上去收入利润很高,但实际上却只是虚假交易,左手倒右手。在乐视的财务魔术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被层层掩盖的关联交易。4)大存大贷公司账上趴着很多存款,但同时,公司又拼命向银行贷款。一般来说,贷款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有很多现金,又在短期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都会选择还掉一部分贷款。存款和贷款都很高,很多时候就说明这存款并不是自己的,要么是问人借的,要么是伪造的。嗯,没错,存款也可以伪造,比如著名医药白马股康得新就伪造了300亿存款。5)商誉过高很多人一定记得18年的商誉暴雷潮。这里的商誉是个会计概念,在公司收购时候产生。举个例子,如果公司用30块钱,溢价收购了一个账面只有10块钱的东西,那么就会在账上产生20块钱的商誉。你可能会问,公司为什么要当冤大头?因为公司看好这块资产在未来能产生更高的现金流,对得起30块的价格。但如果发现这玩意最终没那么值钱呢?对不起,20块钱的商誉就要减值,从而降低公司的收益。有时候,商誉造成的亏损甚至会超过公司的资产。所以,一定要警惕商誉/净资产的比重超过35%的公司。第三部分:选股的注意事项一、公司再好,也要看价格再好的公司,也要有个合理的价格。价格太高,来不及消化业绩的增长,股价就没办法继续上涨。这时在高位进入,就会妥妥成为接盘侠。永远记住,你真正目的是赚钱,而不是单纯地“陪伴公司成长”。二、警惕估值过高的“抱团股”A股市场正越来越流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很多公募基金为了业绩排名,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一窝蜂地去抱团龙头股,导致龙头股价格被迅速炒高。一些打着科技、成长型名号的基金,一打开来,重仓股全是茅台、五粮液。说难听点,这样的机构跟散户没什么区别。而面对那些被他们炒高的抱团股,一定要有所警惕。一旦抱团瓦解,股价也是深不见底。三、挖掘细分赛道机会你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的变现。其实这句话还要再加个条件,要在市场中赚钱,你需要有超越别人的认知。因为你要挖掘信息的不对称性,那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除了我上面讲的大赛道和主要玩家,那些不被人关注的细分赛道,也大有机会。因为少有人关注,就会有大量的信息不对称。当然,在这篇文章里,我说的大多是大赛道里的主要玩家,没办法覆盖很多细分赛道。这些珍贵的市场机会,我会在每天的股市投研笔记中分享,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我哦。好了,看到这里,你已经在选股方向上超越了90%的韭菜,从此省去大量瞎捉摸的时间。在开始你的投资旅程前,我想再送你三句鸡汤:1、不懂不做,恪守自己的能力圈。——巴菲特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遵守,因为世界上的诱惑太多,赚快钱是人的本性。2、优秀的投资体系,应该是从自我出发,在自己内心先定一个框架,有一个尺子,然后再拿着这个尺子去市场丈量。“这姑娘看着不错,我要去搭讪”和“我的标准是大胸长腿,这姑娘符合,我去加微信”,是两码事儿。从历史上看,顶级投资人,都无比专一,都是现有大胸长腿标准,再去加微信。3、人是习惯的动物,习惯分为两种:习惯了去做,和习惯了不去做。看完这篇回答,不能让你赚钱,但行动可以。如果这篇9000+字的长文,还不能满足你想学投资学到上头的欲求,那么我强烈建议你看看我的这篇高赞回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