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物理……………,第1张

高考完了,分析资料

理综物理第一题常考的物理学史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2、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3、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4、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四、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五、波动学(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六、光学(3-4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七、相对论(3-4选做)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八、波粒二象性(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十、原子物理学(3-5选做)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同学,你是不是想问的是高考理综第一题,物理学史的题目,我可以帮助你。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 )

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电磁学: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II.选考部分:(选修3-3、3-4、3-5 )

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波动学、光学、相对论(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相对论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动量、波粒二象性、原子物理(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如果还有其他方面问题,请随时咨询我,记住通过百度私信联系

一、电学知识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力学知识

1、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3、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4、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热学知识

1、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2、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3、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4、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5、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6、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中国古代的热学知识

答:根据历年高考涉及到的物理学史内容,以及教学中遇到的有关重点内容来总结,应该掌握的有以下一些:

伽利略 理想实验、自由落体运动

牛顿 万有引力

卡文迪许 用扭秤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数G

布朗 布朗运动

库伦 库伦定律

安培 发现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奥斯特 导线通电产生磁效应

法拉第 电磁感应

普朗克 量子理论

德布罗意 物质波

迈克斯韦 电磁波理论

赫兹 发现电磁波

菲涅耳 折射反射定律泊松亮斑

迈克耳逊 光速精确值

托马斯·杨 用干涉法测光波波长

汤姆生 发现电子

查德威克 发现中子

伦琴 X射线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试验发现质子

爱因斯坦 相对论光电效应质能方程

约里奥-居里夫妇 γ射线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

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四、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五、波动学(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六、光学(3-4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七、相对论(3-4选做):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八、波粒二象性(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十、原子物理学(3-5选做):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附高中物理学史(旧人教版)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伽利略的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和牛顿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③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周期只与摆的长度有关),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1752年,富兰克林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2)命名正负电荷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8、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9、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0、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3、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4、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5、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8、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19、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0、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2、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5、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2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2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28、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9、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0、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1、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2、1932年查德威克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或 。

34.密立根

测定电子的电量

35瓦特在1782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向蒸汽机。

36人类对天体的认识从“地心说—托勒密”到“日心说—哥白尼”到“开普勒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

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四、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五、波动学(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六、光学(3-4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七、相对论(3-4选做):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八、波粒二象性(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十、原子物理学(3-5选做):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附高中物理学史(旧人教版)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伽利略的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和牛顿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③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周期只与摆的长度有关),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1752年,富兰克林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2)命名正负电荷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8、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9、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0、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3、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4、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5、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8、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19、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0、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2、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5、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2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2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28、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9、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0、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1、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2、1932年查德威克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或 。

34.密立根

测定电子的电量

35瓦特在1782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向蒸汽机。

36人类对天体的认识从“地心说—托勒密”到“日心说—哥白尼”到“开普勒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四、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五、波动学(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六、光学(3-4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七、相对论(3-4选做):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八、波粒二象性(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十、原子物理学(3-5选做):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新人教版)

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 )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

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9、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

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10、1957年10月,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东方1号”带着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11、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12、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1846年,科学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

选修部分:(选修3-1、3-2、3-3、3-4、3-5)

二、电磁学:(选修3-1、3-2)

13、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4、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5、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6、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7、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8、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或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9、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楞次定律。

20、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21、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2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23、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指出:阴极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24、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5、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中的回旋周期发生变化,进一步提高粒子的速率很困难。

2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定律。

27、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8、1835年,美国科学家亨利发现自感现象(因电流变化而在电路本身引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即为其应用之一,双绕线法制精密电阻为消除其影响应用之一。

四、热学(3-3选做):

29、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30、19世纪中叶,由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尔、德国学者亥姆霍兹最后确定能量守恒定律。

31、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克劳修斯表述。次年开尔文提出另一种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称为开尔文表述。

32、1848年 开尔文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指出绝对零度(-27315℃)是温度的下限。T=t+27315K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

五、波动学(3-4选做):

33、17世纪,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单摆周期公式。周期是2s的单摆叫秒摆。

34、1690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机械波的波动现象规律——惠更斯原理。

35、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相互接近,f增大;相互远离,f减少

3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的论文,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电磁波是一种横波

3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8、1894年,意大利马可尼和俄国波波夫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揭开无线电通信的新篇章。

39、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赫歇耳发现红外线;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紫外线;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并为他夫人的手拍下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的人体照片。

六、光学(3-4选做):

40、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找到了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4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42、1818年,法国科学家菲涅尔和泊松计算并实验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43、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1887年,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光是一种电磁波

44、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45、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

46.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及其弟子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47.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斐索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密的方法测定光速,如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法。(注意其测量方法)

48.关于光的本质:17世纪明确地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另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这两种学说都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

七、相对论(3-4选做):

49、物理学晴朗天空上的两朵乌云:①迈克逊-莫雷实验——相对论(高速运动世界), ②热辐射实验——量子论(微观世界);

50、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的发现,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

51、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不变。

52、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能量子假说: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即能量子;

53、激光——被誉为20世纪的“世纪之光”;

八、波粒二象性(3-5选做):

5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受其启发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55、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中的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的粒子性。(说明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同时适用于微观粒子)

5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大胆预言了实物粒子在一定条件下会表现出波动性;

58、1927年美、英两国物理学家得到了电子束在金属晶体上的衍射图案。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相比,衍射现象影响小很多,大大地提高了分辨能力,质子显微镜的分辨本能更高。

十、原子物理学(3-5选做):

59、1858年,德国科学家普里克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阴极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60、1906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62、1897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6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助手们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m。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被其学生查德威克于1932年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64、1885年,瑞士的中学数学教师巴耳末总结了氢原子光谱的波长规律——巴耳末系。

65、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

66、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有两种衰变(α、β),三种射线(α、β、γ),其中γ射线是衰变后新核处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衰变快慢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67、1896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夫妇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钋(Po)镭(Ra)。

68、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发现了质子,

并预言原子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中子。

69、1932年,卢瑟福学生查德威克于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70、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71、1939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63、1942年,在费米、西拉德等人领导下,美国建成第一个裂变反应堆(由浓缩铀棒、控制棒、减速剂、水泥防护层等组成)。

72、1952年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聚变反应、热核反应)。人工控制核聚变的一个可能途径是:利用强激光产生的高压照射小颗粒核燃料。

7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三大类: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重子(质子、中子、超子)和介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

物理学史专题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发现摆的等时性

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

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

经典题目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经典题目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对)

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对)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对)

★卡文迪许

贡献: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

典型题目

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错)

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对)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观点:

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经典题目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对)

★开普勒(德国天文学家)

对物理学的贡献 开普勒三定律

经典题目

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错)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

观点: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观点: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贡献:测量天体的运动

威廉赫歇耳(英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七颗行星——天王星

汤苞(美国天文学家)

贡献:用“计算、预测、观察和照相”的方法发现了太阳系第九颗行星——冥王星

泰勒斯(古希腊)

贡献:发现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头发等轻小物体

★库仑(法国物理学家)

贡献:发现了库仑定律——标志着电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

典型题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对当时的电学知识(如电的产生、转移、感应、存储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②统一了天电和地电

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

昂纳斯(荷兰物理学家) 发现超导

欧姆: 贡献:欧姆定律(部分电路、闭合电路)

★奥斯特(丹麦物理学家)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经典题目

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

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错)

★法拉第

贡献:

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经典题目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

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对)

奥斯特对电磁感应现象的研究,将人类带入了电气化时代(错)

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对)

★安培(法国物理学家)

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经典题目

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对)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错)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预言磁单极必定存在(至今都没有发现)

★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贡献:1895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洛伦兹力)

阿斯顿

贡献:

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楞次 发现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汤姆生(英国物理学家)

贡献:

①发现了电子(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②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枣糕模型

经典题目

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对)

★卢瑟福(英国物理学家)

指导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记住实验现象)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记住内容)

发现了质子

经典题目

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后来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错)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错)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对)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对)

★波尔(丹麦物理学家)

贡献:波尔原子模型(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经典题目

玻尔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运用于原子系统上,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对)

玻尔理论是依据a粒子散射实验分析得出的(错)

玻尔氢原子能级理论的局限性是保留了过多的经典物理理论(对)

★贝克勒尔(法国物理学家)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

经典题目

天然放射性是贝克勒尔最先发现的(对)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错)

★伦琴 贡献: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查德威克 贡献:发现了中子

★约里奥居里和伊丽芙居里夫妇

①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

②发现了正电子

经典题目

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电子(错)

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正电子(对)

★普朗克 贡献:量子论

★爱因斯坦

贡献:

①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

②相对论

经典题目

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用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对)

是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普朗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提出了光子说(错)

爱因斯坦创立了举世瞩目的相对论,为人类利用核能奠定了理论基础;普朗克提出了光子说,深刻地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连续现象(错)

★麦克斯韦

贡献:

①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

②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且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赫兹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

经典题目

普朗克在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理论(对)

麦克斯韦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方法给予了证实(对)

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错)

附高中物理学史(旧人教版)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①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

②伽利略的通过斜面理想实验和牛顿逻辑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③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周期只与摆的长度有关),惠更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历史上第一座摆钟

2、英国科学家牛顿

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6、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1752年,富兰克林

(1)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2)命名正负电荷

(3)1751年富兰克林发现莱顿瓶放电可使缝衣针磁化

8、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9、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

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0、1841~1842年 焦耳和楞次

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1、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2、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3、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并用简洁方法描述了电场—电场线。

14、1834年,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5、1832年,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1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7、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18、公元前468-前376,我国的墨翟

在《墨经》中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面镜成像等现象,为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

19、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

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规律——折射定律。

20、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

一种是牛顿主张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

一种是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

21、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

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

22、1818年,法国科学家泊松

观察到光的圆板衍射——泊松亮斑。

23、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

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24、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25、1905年爱因斯坦

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26、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27、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28、1897年,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29、1909年-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 -15 m 。

30、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也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31、1919年,卢瑟福

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32、1932年查德威克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33、1932年发现了正电子,1964年提出夸克模型;

粒子分为三大类:

媒介子,传递各种相互作用的粒子如光子;

轻子,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电子、中微子;

强子,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如质子、中子;强子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夸克带电量可能为元电荷的 或 。

34.密立根

测定电子的电量

35瓦特在1782年研制成功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向蒸汽机。

36人类对天体的认识从“地心说—托勒密”到“日心说—哥白尼”到“开普勒定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直到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万有引力定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978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04
下一篇2024-04-04

随机推荐

  • 怀孕护肤品有哪些牌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孕期也要美美哒。在孕期除了要感受身体里小生命的一举一动之外,孕妈妈也要注意对自己肌肤的保养哦,不希望做了妈妈之后变粗糙的、就要开始使用孕期也能使用的一些护肤品吧:呼吸蓝色套装 我闺蜜在备孕期间就换了整套护肤品

    2024-04-15
    765400
  • 欧珀莱黑精灵精华怎么样?欧珀莱黑精灵精华使用方法

    欧珀莱黑精灵精华主打密实肌底,光润透亮,那么欧珀莱黑精灵精华怎么样?欧珀莱黑精灵精华使用方法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以下是针对欧珀莱黑精灵精华进行的全面分析,以了解欧珀莱黑精灵精华的其他性能,并帮助你解决更多的问题,有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2024-04-15
    26800
  • 精华水精华液精华霜使用顺序?

    精华水、精华液和精华霜的使用顺序应该是:先使用精华水,然后使用精华液,最后使用精华霜。具体步骤如下:1 首先,使用化妆水为皮肤快速补充水分,同时调节肌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和水油平衡。2 然后,使用精华液。精华液是护肤品中的核心部分,因为它含有高

    2024-04-15
    25900
  • 娇韵诗清爽控油脂精华露好用吗?

    对于脸部肌肤油脂分泌旺盛的妹纸们来说,肌肤也更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油脂会影响人的外貌形象,导致脸上长痘痘,肌肤暗沉,毛孔粗大等问题,所以油皮的妹纸可以使用这款娇韵诗清爽控油脂精华露产品哦!娇韵诗清爽控油脂精华露好用吗?1、产品介绍娇韵诗

    2024-04-15
    25900
  • 小小英雄幽灵都有哪些皮肤?

    1、暗影岛,淡绿色火焰,这是原始皮肤,很有暗影岛的味道。2、火焰,全身被红色火焰包围。3、月牙,全身被蓝色火焰包围,移动会看到幽幽的蓝色火苗。4、剧毒,全身被绿色火焰包围,绿色环保节能。5、黑暗物质,全身被紫黑色火焰包围,紫中泛黑色很神秘。

    2024-04-15
    8500
  •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

    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主打提亮保湿补水温和修护,那么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怎么样?怎么用?带着这些疑问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雅漾控油抗痘修护精华露的全面分析,了解它的更多性能,帮你解决更多的困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赶快来看看吧!

    2024-04-15
    15400
  • 神仙水和清莹露区别

    神仙水和清莹露区别如下:1、质地不同神仙水的质地是清爽不粘稠,水状;清莹露的质地是透亮清澈的水状,触感顺滑轻薄,水润感十足,没有香味。2、效果不同神仙水是一种精华水,化妆水后使用,上脸吸收快,不油腻,对闭口有一定作用,长期使用可以稳定肌肤,

    2024-04-15
    168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