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Esfahan),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人口927万(1982),居民以波斯人为主,还居住着少数巴赫蒂亚里人和亚美尼亚人。伊朗第三大城市,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
伊斯法罕皇家广场约500米长、150米宽,左侧是重建过的草坪和大池塘,最初的纪念碑依然耸立,在广场公园的门口就有两块古纪念碑。在阿拔斯一世大帝重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之前,在广场旧址周围分布着一些小广场。伊斯法罕皇家广场中保存了从公元
11~19世纪的各式各样的伊斯兰风格的建筑。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小巧玲珑的伊斯兰式的圆屋顶,更远处是皇家集市的入口。据说,该集市是当时最大的集市,它的南入口处位于伊斯法罕皇家广场最北边,往南一直延伸到皇家清真寺。现在沿着广场,可以看到尚存的古代皇家集市的一部分店铺。最引人注目的是广场上的铁铺,在离广场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得见铁匠艺人们嘹亮的吆喝声。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Masijid—i—Shal)建于1629~1638年,创建者为国王阿拔斯,位于伊朗伊斯法罕市中心皇家广场南面,其正轴线朝向麦加,由礼拜殿、内院,正殿的高大的穹隆顶和华丽的门殿组成,左右是秀美的光塔,高44米,均饰有各色釉瓷、琉璃镶嵌。这个清真寺的造型与装饰均居波斯伊斯兰教清真寺之首,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建筑。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
伊斯法罕是一座古城,至今已有 2500年的历史。公元11~12世纪,它曾经是波斯塞尔柱王朝的首都。16世纪,这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当时南来北往的客人云集在这里,城市十分繁荣,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说。1597年,波斯萨非王朝的君主阿拔斯一世决定迁都伊斯法罕。他下令重修此城,以宽阔的广场为中心,建造一系列雄伟华丽的建筑群,将伊斯法罕变成一座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的名城,显示了帝国的强盛与威严。
伊斯法罕是一座古城,至今已有
2500年的历史。公元11~12世纪,它曾经是波斯塞尔柱王朝的首都。16世纪,这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镇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当时南来北往的客人云集在这里,城市十分繁荣,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之说。1597年,波斯萨非王朝的君主阿拔斯一世决定迁都伊斯法罕。他下令重修此城,以宽阔的广场为中心,建造一系列雄伟华丽的建筑群,将伊斯法罕变成一座富丽堂皇、精美绝伦的名城,显示了帝国的强盛与威严。
伊斯法罕这样读
如下:(普通话拼音读法)
伊(yī)斯(sī)法(fǎ)罕(hǎn)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
把声母、介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伊斯法罕不但是一座美丽而富足的城市,还拥有公元11~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风格众多的伊斯兰建筑围绕阿拔斯一世建于17世纪的皇家广场四散分布。皇家广场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罗图福拉清真寺、盖塞尔伊耶希华丽的门廊和15世纪的提姆瑞德宫而闻名。广场四边是纪念碑建筑,它们与一组两层拱廊相连。许多建筑采用陶瓷装饰,装饰手法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即充满了回纹、镂饰和密集繁杂而有规律的立体形状。所有这些反映了萨非王朝时期波斯的社会文化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