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野生动物组织列举的世界上几种最毒的动物是:
1.澳大利亚水母,它可能是这几种动物中最毒的动物了,30秒钟即可致人于死地。
2.澳大利亚痈类掘地蜘蛛,这种蜘蛛的钩牙能够咬穿皮鞋。
3.澳大利亚的身上带蓝色圆圈的小章鱼,其身长仅有18厘米,可对其它鱼类的杀伤力却极强。
4.澳大利亚棕色蝰蛇,这种蛇一有人接近就立即予以还击。
5.热带海洋中的石鱼,其毒液保留的时间是各种动物中最长的,它很少立即使人毙命,而是在好几个月之后才致人丧命。
6.热带丛林的毒蝎子,它身体中分泌出的毒液杀伤力极强。
7.热带海洋中的海蛇,这一家族共有51种蛇,全部是毒蛇,其中有一些毒蛇分泌的毒液比非洲毒蛇分泌的毒液还要毒,被海蛇咬伤是特别危险的,因为直到出现死亡迹象以前,人们也难以发现是被海蛇咬伤的,幸运的是海蛇并不十分具有攻击性。
8.亚洲眼镜蛇和非洲毒蛇,同人们所想象的相反,它们都不是世界上致人死亡最多的蛇,它们都是在受到人们攻击的时候才咬人的。
世界上最毒的树
人们往往形容坏人“毒如蛇蝎”,其实比蛇蝎还要毒的动物为数并不少,而有毒性的植物就更多了。
据统计,有毒的植物不下上千种,最毒的植物是什么呢?有一种植物,如果它的汁液溶入人的伤口与血液相触,那么这人的心脏就很快被麻痹,血液凝固,必死无疑。如果将汁液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就会立刻失明。
这是什么植物?它叫箭毒木,是一种桑科植物,产于我国广西、海南和云南南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它树干粗壮、高大雄伟,远远望去与一般乔木别无二样。这种树能分泌一种乳白色的汁液,含有剧毒成份。这种含有剧毒成分的树液,即使没有击中猎物的要害,只要猎物负了伤粘上一点,也会必死无疑。傣族地区有一个“贯三水”的说法,意为用这种树液制成的弓箭射中野兽后,任凭它多么凶猛,跳不出三步,必然倒毙。所以,箭毒木又叫“见血封喉”。
据传最早发现箭毒木汁液有剧毒的是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这位傣族猎人在森林守猎时被一只硕大的狗熊追赶,迫于无奈,爬上了树。在狗熊也要爬上树的紧急关头,猎人顺手折断了树枝,猛然刺向狗熊。不料,狗熊即刻倒毙。这时人们发现这种树是有毒的。此后傣族猎人便用箭毒木汁液涂在箭头上守猎。当人们说起箭毒木时尤如大祸临头,称它为“死亡之树”。据史料记载,1859年,东印度群岛的土著人在抗击英军入侵时,就是用带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敌军,其杀伤力令英军心惊胆战。英军莫名其妙,不知这是何等先进武器,搞的他们一筹莫展,不敢再贸然反击。
箭毒木虽然剧毒,但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也发现了它的用途。箭毒木的皮厚实而多纤维,柔软而富有弹性。傣家人把伐来的箭毒木用水浸泡,除去毒液,将皮捶松,凉干后做成的床上褥垫极为舒适耐用,睡几十年没问题。
此轮埃博拉疫情从2014年2月份在几内亚被发现。
一、病毒最初发现
“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
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二、最新一轮大流行
此轮疫情从2014年2月份在几内亚被发现。
2014年8月8日,世卫组织发表声明,宣布埃博拉疫情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对其它国家造成风险,需要做出“非常规”反应,所有报告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据世界卫生组织10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字,今年2月份以来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的人数已达4033人,首次超过4000人大关。联大主席库泰萨警告称,埃博拉有可能从区域扩展为国际危机。
亲,你好。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刚果(金)的旧称)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摄氏度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及其感染性。[2]
埃博拉病毒通常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等途径传播,迄今尚未有确认的通过空气传播的情形,感染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患者的最初症状是突然发烧、头痛,随后是呕吐、腹泻和肾
自然界的完美杀手——埃博拉病毒
功能障碍,最后是体内外大出血,死亡。[3]
埃博拉病毒属包括5个不同的属种:本迪布焦型(Bundibugyo),扎伊尔型(Zaire),雷斯顿型(Reston),苏丹型(Sudan),塔伊森林型(TaïForest,即科特迪瓦型)。其中本迪布焦型、扎伊尔型和苏丹型与历年来非洲埃博拉病毒病大型疫情相关,而雷斯顿型和塔伊森林型则对人类没有严重危害。其中扎伊尔型是其中最易致病且致死的,致死率将近90%。此次疫情爆发的就是这一病毒分型。[4]
由此可见,不是一样,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在海南万宁拍摄的,剧名是《埃博拉前线》。
因为博拉病毒是发生在非洲,海南天气炎热,选择再海南拍摄比较合适。剧中的非洲色彩非常浓厚真实,剧中非洲的民居、道具、非洲的草木都非常真实,特别是菜市场,非洲气息更是浓厚。真的看不出该剧是在我国海南搭景拍摄的,可以看出该剧的良苦用心。
场景设计:
电视剧《埃博拉前线》美术指导王力刚表示,原计划是想去非洲拍的,但是因为疫情没办法去,所以只能在国内解决。在国内解决的话,必须要如实地来还原那个生活状态,演员演戏的时候我要给他一个大的空间,让他进到这个空间以后,他就身临其境。一定是细节能打动他,这些细节其实也能打动观众。
无论是医院内景、医生宿舍还是周围外景,美术团队都严格参照当年援非医疗队所在的医院进行设置,中国援非的医疗物资随处可见。错落分布的房屋、废弃的轮胎和油桶遍布街道,屋外晾晒的色彩斑驳却破旧的衣物,随意停放在村边的破旧车辆以及家家户户中颇具非洲特色的五彩水盆,让人仿佛置身于非洲6年前的那场抗疫战斗之中。
中东呼吸综合征死亡率为40%,埃博拉在50%至90%之间。从死亡率来看,不如埃博拉厉害·····
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属于冠状病毒科,β类冠状病毒的2c亚群,是一种具有包膜、基因组为线性非节段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120-160 nm。基因组全长约30kb。目前已经完成多株MERS-CoV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从基因组序列分析, MERS-CoV与SARS基因组相似性为55%左右。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受体同SARS完全不同,SARS冠状病毒受体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表达该受体的细胞主要位于人的肺部组织,而人的上呼吸道组织很少分布。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受体为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 也称为CD26),该受体与ACE2类似,主要分布于人深部呼吸道组织,可以部分解释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临床症状严重性。2014年分别从沙特地区一个MERS-CoV感染病人及其发病前接触过的单峰骆驼体内分离出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的MERS-CoV,同时在埃及、卡塔尔和沙特其他地区的骆驼中也分离到和人感染病例分离病毒株相匹配的病毒,并在非洲和中东的骆驼中发现MERS-CoV抗体,因而骆驼可能是人类感染来源。但不排除蝙蝠或其他动物也可能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由于该病毒被发现时间较短,其病原学特征尚不完全清楚,病毒结构、性状、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间,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对生命体的衰老的本质研究透彻,现在的研究表明,衰老是必然的,是生物生生不息,不断进化的必然,所以,人类也不可能永生不死,但可以延长生命。如果人永生不死了,那就不用繁殖了,毕竟地球就这么大,能容纳的人口就那么多。 人是生物,由细胞构成,纵然随着医学进步,可以活的时间长点,但总有衰老死亡的一天,这是自然规律。 如果我的回答帮到你,通过生活的改善和科技的发展是有可能让自己活的更久一点,但是不死是绝对不可能的。 两千年前秦始皇还相信炼丹能让他不死呢。 你觉得爱博拉病毒这么强悍,它会不会被人类彻底杀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