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文化含义
筷子的文化含义,筷子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称为箸,最原始作用是帮助进食,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出现在距今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以下为大家分享筷子的文化含义,快来看看吧。
筷子的文化含义1筷子的精神象征意义
送情人筷子,表达成双成对、永不分离的决心。送亲朋筷子,表示关注、关心对方的生活。
送合作伙伴筷子,代表的是相互依存的协作关系。十双筷子在一起代表的是十全十美。
一根筷子用处不大,容易折断。但是当十双筷子紧紧地簇拥在一起的时候,便有了韧性,也就不容易折断。
农耕文明的产物
关于筷子的起源,有一个小故事。相传,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水灾泛滥,大禹受命于舜治理水患,十分繁忙。一日,大禹在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锅煮肉。肉在水中煮熟后,因太烫而无法用手直接拿起食用,大禹为节省时间,不愿待肉冷后再取食。于是找来两根树枝,将肉夹起,吃完后就又奋战于凶涛恶浪中去了。大禹手下的人见首领这样取食,便纷纷效仿,传播开来,于是便有了筷子。
其实,筷子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起初,先民直接用手取食,后来出现了烧烤的肉食,不能直接用手抓取,先民便用树枝、竹条一类工具翻动、捞取食物。随社会发展,先民由采集狩猎转向固定农耕,人们将植物的种子、蔬菜或者肉食加水做成“饭食”或“羹汤”,而羹汤中的菜肴必须要借助工具“夹起来”,于是筷子便逐步成为必备的餐具。
最早关于筷子的记载是《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可见,祖先使用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古代典籍里,筷子称为“箸”,很少叫作筷子,由“著”到“筷子”的变化,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提供了一个说法:“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庄’,讳‘翻’,以‘箸’为‘快儿’。原来,‘箸’和‘住’同音,船家最怕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箸’为‘快儿’,意为让船快行。今因流传已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由箸向筷子这种称谓的变化也是吴中地区船家民间禁忌的一种。
筷子与阴阳变易
一双筷子有两根,使用筷子时,一根主动,一根从动,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主动的筷子主动,代表阳,从动的筷子主静,代表阴,在上的筷子为阳,在下的筷子为阴。两根筷子阴阳皆备,代表一个太极。只有两根筷子同时使用时,才能够夹起菜肴,两根筷子分开,便无法正常使用,意即只有阴阳和谐时才能够成就事业,阴阳分离,便太极不存。主动的筷子和从动的筷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变化,意即阴阳并非一成不变,阴阳相互转化。
筷子一端呈圆形,另一端呈方形,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故而圆形一端代表天,方形一端代表地,人的手指握于其中,天地人三才俱备。以圆形一端入口,意即民以食为天。圆形一端为天,为乾,方形一端为地,为坤。坤上乾下,即地天泰,阴阳交感、上下互通,代表吉祥、顺利,这样使用筷子才拿得住(手握方形一端不易打滑)、吃得顺(圆形一端入口才舒适)。如果倒拿筷子,则为乾上坤下,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天地否,这样使用筷子便拿不住、吃不顺。
筷子随处可见,两根细长形的小棍儿,天天用,稀松平常,这便是“简易”;筷子的材质多样,竹、木、金、银、象牙等,皆可为箸,但不论是什么材质的两个棍儿,用于取食,便都是筷子,这就是“变易”;尽管筷子的材料繁复多种,但终究是两根为一双,直而长,上方下圆,作为取食工具的本质不变,这就是“不易”。“简易、变易、不易”,便是筷子所包含的《周易》“三易”之理。
筷子的人生启示
筷子两根为一双,两根筷子相互配合、协调使用方可取舍自如,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根筷子如何也不好夹起菜肴来,可见互助、协作是筷子的精神之一。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深入,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个人所涉及和擅长的领域也越来越专业,因而团体与团体间、个人与个人间的互助、协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加强互助协作,集体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大,更易达到双赢的理想局面。
筷子虽是细长形的小棍,却方圆兼具,筷头为圆,筷尾为方。筷子对方和圆的问题处理得很好,方圆各居其位,各司其职,绝不混乱。一定意义上说,处理好方、圆的问题,是我们做人的一大诀窍,所谓“方圆做人,成功做事”,处理好方圆问题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一大根本。所谓方,即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应该保有自己的操守,正确的原则应当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所谓圆,即处理问题要灵活,不能死板,要学会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现代教育家黄炎培对外圆内方有过这样一个解释:“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和若春风”即是“圆”,待人接物要像春风一样友善可亲,但是面对原则问题,则应“肃若秋霜”,板起面孔,寸步不让。方圆得宜,就容易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好比倒拿筷子吃饭了,不仅方形的筷尾会让口舌难受,也很有可能握不住筷子而“落地惊神”!
筷子的文化含义2“衣食住行”,“衣”为先,“食”随其后,这是古人感性的体现,但“民以食为天”,以古人对生活的感性来看,他们是决不会允许自己用手来抓取食物的——那实在太不雅观。
于 是筷子应运而生。筷子是伴随着人们推开野蛮而获得的战利品,从它出现至今,至少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筷子沿着历史的长河一路走来,其形制自诞生以来, 少有变化,不过是一双七八寸长短的竹棍儿(或者木制的),但作为长期与人们相伴的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筷子还是产生了属于它的丰厚的文化。筷子是怎样产生 的呢?这大约两个方面促成的。
据《白虎通》的记述,“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打不到足够的猎物,人们被迫告别大口吃肉的时代,只能转向吃素。这种素食,《礼记·王制》中称为“粒食”,指的就是“粟”,但取食粟非常不方便,于是人们发明了筷子来辅助进食。
人 类文明早期,人们过着的还是“茹毛饮血”的生活,到后来发现了火,人们开始进食熟食。人们制作、进食熟食的时候,无法用手直接操作,于是用木棒、枝条等辅 助,这些木棒和枝条,就是筷子的前身。先民们在用陶器等烧制食物时,筷子也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渐渐的,筷子就在与人们的食物相伴相生中保存了其形制,被后 人继承了下来。
筷 子在其出现的早期,被称为“箸”,最早的对“箸”的记述,出现在《韩非子·喻老》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也记载了这个 故事,即“纣为象箸,而箕唏”,这里的“象箸”,指的就是象牙筷子。纣王不听贤臣箕子的劝告,在生活上务求隆重华贵,用上了象牙筷子,自然就不会再配寻常 瓦器(盛食物),而是要犀角杯,也不再吃寻常的食物,山珍海味……后来他就酒池肉林,这些当然是建立在百姓的疾苦之上,民众不堪忍受,终致亡国。虽然将商 纣的灭亡“归功”于一双象牙筷子有些夸大,但窥一斑而知全豹,象牙筷正是商纣王个人生活腐化的明证。
我 们的先辈在世界历史上打下了文明古国的名头,是有着他们完整的生活、文化及礼仪等各方面的体系的,筷子也不例外。筷子在古人而言,有着一整套完整、繁复的 使用规定,这些礼俗文化,在今人看来,更多的是“繁文缛节”,但它却在各个方面反映了古人的思想、抱负和气度,我们来看看古人与筷子的奇闻轶事。
筷 子既然作为进食用具,它在礼仪之上的讲究,也是非常之深的,在我国古代,甚至有官员因为不重视用筷的礼仪而被治不敬之罪罢官的`——这就是非常严肃的问题 了。明代徐祯卿《翦胜野闻》里记载的故事,翰林应奉唐肃,明太祖和他一起吃饭,他吃好了就“拱箸致恭”,这是民间的礼仪,太祖认为不可施于天子,于是给唐 肃来了个“罪坐不敬,谪戍濠州”的“奖励”。《礼记·曲礼》中有这样的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可见前人的睿智,不过明太祖那民间之 礼不可施于天子的理论,甚至因此而贬谪一个有才能的官员,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我 们来看看用筷的一些礼仪和禁忌,当然,握筷这种地球人都知道“技能”就不赘余了。在等待就餐时,要将筷子放在饭碗的右侧,不能交叉,不能掷在桌子上,用餐 时,不能挥舞筷子,也不能用筷子敲打餐盘。据说敲打餐盘与一种恶毒的诅咒有着相通之处,所以为人所禁忌,等待就餐时敲打餐盘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在一些地区,人们在婚嫁时借助“筷子”的谐音,让新娘用红筷子取食桂圆等方式来表达“早生贵子”之意,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筷子已经不只是一种工具,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它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
筷子的文化含义31、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的象征天,方的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中国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方的在上,圆的在下,直接接触食物,代表“民以食为天”。
2、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中国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3、一双筷子分为两根,代表中国人遵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
太极是一,阴阳是二,一分为二,这代表着万事万物都是有两个对立面组成的;合二为一,这阴与阳的结合,也意味着一个完美的结果。
4、《周易》中有明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暗八卦: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筷子有两根就是二,对应到八卦就是“兑”卦,是“口”的意思。
筷子本身直,长对应八卦的“巽”卦,是“入”的意思。
5、使用筷子时,一根为主动,另一根为从动;主动为阳,从动为阴,此为两仪之象。
6、一双筷子躺在餐桌上,就如同一支笔躺在书桌上,这是文雅的表现。
7、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
8、筷子还有点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
旧时人们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双筷子,有什么毛病都能自己搞定,即便忘了带,随手掰根树枝或芦苇,折断了,在石头上磨一磨,在水里洗一洗也能用。
杨佩璋,在长葛历史上,应该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人。论学识,进士出身,主考江南,一代帝师,可以说是当时出类拔萃,凤毛麟角的大学问家:论职位,在清代也是朝廷大员;论人品,身处腐败透顶的清未官场,能“以清真雅正为宗”,不攀附,不阿谀,不追名,不逐利,洁身自好,潜心学问,寄情林泉,以至“门可罗雀”,矢志不移,直至告老还乡,乐为布衣,诚属难能可贵。
杨佩璋的宦海生涯,刚好是清王朝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最后几十年,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的弥留之际。此时此刻,像杨佩璋这样由孔孟之道造就的正人君子,靠自己的人品学识在清廷得以生存,为最高统治阶级效劳已经很不容易,至于治国安民,真的是难有所为。他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就只有“独善其身”。或许正缘于此,在国史文献中,很少见杨佩璋的踪迹。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杨佩璋朝廷大员几十年,个人竟无什么家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由京城带回家乡并留给后世的唯一遗产就是他收藏的字画古玩。而这笔令人视为价值连城的珠宝,他监终时告诉后人要“挥霍净空”。又是为何呢?这也许就是杨佩璋的为人。
杨佩璋的父亲杨炳煌曾在江南为官,母亲张氏也是一位江南女子。咸丰癸丑(公元八五三年正月十十六),杨佩璋出生于江南。在他五岁时,父亲经常忙于公务,很少帮他读书识字,但张氏却不停地教导儿子。三岁那年,他已经能够熟背《千字文》、《百家姓》,四岁会背诗经百首。聪慧好学的天资着实让大人们惊讶。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杨佩璋天资勃发、学业猛进之时,杨炳煌因病离任。回乡不足半年便丢下娇妻爱子,带着望子成龙的遗憾离开了人世。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张氏痛不欲生,几次都想随夫而去,但丈夫的临终嘱托,爱子的天资聪慧,使她抱定了将小佩璋抚养成人,让丈夫九泉安息的意愿。
世态的炎凉,使孤儿寡母受尽了人间的磨难。杨炳煌在任多年,两袖清风,并没有给娇妻爱子留下什么财产。因此,分家不足一年,钱财都花完了。偶尔生病,只有靠乡邻资助。为维持生计,张氏只得替人纺线、织布等以解燃眉。
本族同龄的孩子都上了学,并且足不出户,请先生住家,十分方便,但却没有杨佩璋的份儿。孩子闹着要上学,但是没有钱粮交费,为此,张氏也是哭了一场又一场,没办法!但她仍有一个信念:再穷也要让孩子读书,不辜负丈夫的遗愿。当时,镇北的李家请了位任先生,李家曾受过杨炳煌的资助,当得知张氏的遭遇及佩璋要求读书时,便提出收佩璋入学,不要学费,以报滴水之恩。佩璋背着母亲连夜缝制的书包,在张氏的带领下拜见了先生。几天来,天不亮张氏就做好饭及时送孩子上学,傍晚在村口等孩子回家。略懂事理的佩璋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几天后便拒绝母亲接送,一个人独来独往。杨佩璋也是发奋读书,分外用功。晚上,母亲在灯下纺线,小佩璋也跟着灯光读书。儿子趴在书桌上睡了,母亲将儿子抱到床上,继续防线。在那里读书虽不交学费,但每天三趟六回少不了,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增加读书时间,他向母亲提出了每天回家一次的要求。那年家里收了几斗黑豆,他便让母亲将黑豆炒一些当作午饭,母亲同意了。
从此,在李家塾堂,佩璋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读书,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本来就喜欢佩璋的先生见他朝朝如此,觉得很奇怪,决定看小佩璋用了什么样的绝招,中午放学了,同窗大都离开教室,杨佩璋手捧书本默默的读着。待同窗走完以后,他才独自一人向小河走去。他来河湾内,蹲在地上,从腰间解下布袋,倒出炒豆,咀嚼一会儿,便捧起河水喝上几口。这一切都让任先生站在河湾上看得清清楚楚,禁不住喊声:“佩璋”,便把他拉回教室。从此,先生总是给他准备午饭,对此,他日后常常感恩不尽,并以优异的成绩为先生和母亲争了光。
杨佩璋少年时就非常聪明。后河镇的北门里有一家客栈(旅店)是杨佩璋去榆林读书的必经之地。店主韦三为人诚恳、勤劳,铺面也很整洁,因此南北来往的客人经常来此小住。那天晚钣后,来了两位客人,韦三热情迎接后认为二人同行,没有多问便把二人安排在同一房间。第二天一早,二人的房间传来了一阵阵争吵声,韦三打开门一看,二人正在扯着一条被子东拉西拽,互不相让,都说被子是自己的。见店主走来,二人争着陈述自己的理由。原来,二人并非同行,一个是禹洲的店伙计赵成,一个是山北的刘赖,只不过是一同进店而已。昨天休息时,善良的赵成见天气有些凉,提出二人合伙休息,并把自己带的被子展开搭在上面,刁钻的刘赖在意了。半夜里,他起了抢被的歹心,趁赵成酣睡时用绳将被角烙下一个小洞,以此作为自己的证据,将被子拒为己有。善良的赵成做梦也没想到好心竟有如此的回报,大喊冤枉,拉着刘赖要上公堂,店主左右为难。
杨佩璋早上上学刚好经过,他把店主拉到一边,听完叙述后,说这个案子不用去公堂,一句话就完事了。见三尺顽童判案,一会儿围了一大群人。赵成只有听天由命,刘赖则喜上眉梢,稳站一旁。开始断案了,原告、被告各自陈述后,杨佩璋又过目了刘赖所谓的证据,随后说:“原告、被告的陈述都是事实,请二位扯起被子听从本官判决”。只见杨佩璋用手柞量了被子的长度并取了中线,判道:“此被一分为二”。说着他从让主手中取过剪刀要剪,赵成一听判决急忙松手,被子掉在地上,杨佩璋无法下剪,而刘赖则紧抓不放。这时杨佩璋仍下剪刀,将被子扯入怀里,递给赵成,说:“被子是你的,赶快上路吧!”又对刘赖说:“如果不服判决,可随我公堂上见”。刘赖见事情败露,便灰溜溜地从人群中逃走了。众人问其原由,杨佩璋说:“自己的东西必然爱惜,赵成当然不忍心;侥幸得来的必然庆幸,能得一点是一点,刘赖就是这样。”众人恍然大悟。杨佩璋揭露了刘赖抢夺手段后,便背起书包向学校奔去。
正当杨佩璋发奋苦读,立志为父母争光之时,张氏大病卧床。佩璋知道,母亲的病纯属劳累所致,大部分都是为了自己。因此,为宽慰母亲,他日夜守侯在病榻前。张氏知道自己不能看着儿子成材,因此每当她清醒之时总要教导儿子认真读书,不能辜负父母重望。几个月来,佩璋不能入学,就在母亲床前学习功课。没有钱抓药,他常趁母亲熟睡或病轻时,上山砍柴,换回药钱。为了使佩璋不误学业,张氏也忍病坚持劳作,笑脸送儿子上学。母子俩相依为命,受尽了人间煎熬。天难随人愿,张我带着望子成龙的遗愿,撇了不满十岁的佩璋离开了人世。
母亲去世后,小佩璋在悲痛万分的同时,更坚定了立志成才的决心。天不亮他就起来作早饭和午饭,中午放学匆匆吃过又奔回教室。晚上一直学到深夜,周而复始,从来没有耽误过他的学业。买不起灯油,他借炉火之光;粮食不够,他一天两餐;买不起纸墨,他便在院内、屋内堆积粉尘,以备习书练字。这就象《孟子》里面说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父母虽然没有留下万贯家业,却留下了许多书籍。每天,佩璋完成学业之后,便饱览群书。因此,文章、诗文、书法都有所进步。书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使他忘记了人间的一切烦恼。
当时,他的叔叔杨丙昌在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任教渝(县学的教官),当得知侄子的遭遇及才智后,专程回到后河接杨佩璋到浚县读书。一年后,佩璋回长葛参加县试。榜单贴出后,杨佩璋名列县首。同治癸酉年间,杨佩璋取中拔贡第一名,甲戌朝考第一名,钦点七品小京官。光绪丙子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的考试,考中的称举人)中式第二十六名,复试(分两次进行的考试的第二次考试)一等第八名。光绪丁丑年(1877年)杨佩璋以会试(科举时代,聚合各省举人在京城进行的考试)中式第二百三十四名,复试二等第五十名,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皇帝亲临主持)第二甲第七名,朝考二等第二十八名入翰林院。清朝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分为三等:一等为编修,二等为庶吉士,三等为待诏。杨佩璋入翰林院后初为庶吉士,第二年为编修。翰林院俗称“官铺”,多为候缺(官吏等候某官位空缺时顶替或上任),至于候到何时,那就看个人的经营与机遇了。如果善于经营或朝中有人提携,在翰林院内凳子做不热就可出任,或者一辈子守在“院”内。而杨佩璋这个人,不喜欢参与政治,更多的是研究学问,因此,这个杨佩璋在翰林院当编修整整二十四年。
光绪辛丑年(1901年),杨佩璋升迁侍讲学士(学位的一种,通常是初级或最低级学位)、旋补内阁(中内政务机构)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癸卯(1903年),杨佩璋由内阁学士兼礼部(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文学贡举的政令)侍郎(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升迁至兵部右侍郎、吏部(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右侍郎等。几年来的连续升迁,却并没能改变他的天生秉性。仕途的沉浮更让他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王朝失去了信心。因此,他经常与志同道合之友畅游北京城的名山胜水,有时激扬文字,有时把酒消愁,以此宣泄胸中之闷。但是,杨佩璋从来不愿与奸佞之人为伍,也不愿参与文治武力的活动。但是,对于乡亲们的拜访,他都乐意相陪,并救人于危难之中。一次,家人报有乡亲来访,杨佩璋亲自出门迎接。他看到来的人手里掂着礼物,衣服破破烂烂,口吐乡音,便把他们急忙请入客厅。这是老家石固送京粮的几个农民。十几天前,他们一行几十人辛辛苦苦把京粮送到了京城。乡下人老实,总认为自己的粮这么好,准会及时入库,早日与家人团聚。谁知道那一个个收粮人硬是鸡蛋里面挑骨头,一天天往后托。眼看别人那么次的粮都入了库,却也轮不到他们,心里别提有多么的着急了。一晃十几天过去了,盘缠快用光了,住客栈的钱也无法支付。后来,店主说出了交粮的秘决:交粮要“送礼”。明白了为什么,可这“礼”又从何来?行中有人想到了杨佩璋。他们拿出了所有的盘缠,准备了礼物钱,来到了老乡家中。杨佩璋心明如镜,乡亲们如果不是遇到困难是不会找自己的。但他的规矩是,先吃饭(看病)后说来由。午餐上来了,众人一见饭菜,心里凉了半截:只见咸菜丝,红薯叶,外加一盘豆腐和猪血,不见酒肉,馒头如铁。心想:这是看不起我们吧?这么大的官,不说山珍海味,起码得有酒有肉呀!管家看出了他们的心思,急忙解释道,这是大人招待乡亲特意改善了生活,平时只有萝卜咸菜。大家一下子明白了,端起碗拿起筷子共同进餐。饭后,众人说明了来意。他一面安慰众人,一面暗中派人到店中查看。禀报说,所送粮食如珠似玉。杨佩璋听后大为气愤,安排大家店中等候,立刻奏了皇上,不法的收粮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乡亲们顺利交完粮食后,对杨佩璋感激万分。
杨佩璋因为有为人清正的品性,所以光绪癸卯(1903年)皇太后让杨佩璋出任江南主考。杨佩璋得此要差,原因有二:一江南有卖官、营私舞弊的坏风气,杨佩璋为人正直,太后派他去治理一下;二、皇太后派杨佩璋主考江南,也想让他替父亲重游故地。杨佩璋也曾在太后面前表过此意,因此,这也是皇太后送的一个顺水人情。此次江南放考的副主考是杨佩璋的豫东老乡邵以廉,二人虽然是老乡,但是在京城多年并无什么来往。主要原因是杨佩璋看不惯邵以廉的媚骨、贪婪。至于邵以廉是如何出任副主的也无从知晓。然而几天来,邵府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邵大人是不论官职高低,都是来者不拒。杨府门前也有人问津,但杨大人的为人大家都清楚。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一位刘侍郎登门拜访,杨佩璋两三句就把他给打发走了,根本就不吃他那一套。第二天一大早出发,除了随身物品以外,杨佩璋仅仅带了两只皮箱,里面装的是太后赐的几百把折扇。这种折扇极其普通。但是如果能把折扇顺手送人,回报的将是万贯钱财。京城距江南千里之遥,一行人虽然按照杨佩璋指定的路线行走,但是仍然躲不过沿途官府,每一次他们都是热情款待,力尽东道之谊,借机攀附。顾面子的以购买折扇为由变相行贿,厚颜之徒则公开地在居室摊摆银两、字画、古董,无奇不有。杨佩璋告诉他的左右随从,凡居室一草一木,损一赔十;吃饭、住宿公平交易,折扇不得出售一把。再看那邵以廉,凡途中居室字画、古董等一扫而空,车向江南去,财向京内流。杨佩璋的随从看不惯、想不通,暗示杨佩璋。他却笑道:财能使人升天堂,也能使人入地狱。杨佩璋已经知道那邵大人的命运了。
杨佩璋一行来到了江南。开考之前,他并没有见那些举子。第一场开考了。杨佩璋面容慈祥,态度和蔼,迈着那四平八稳的官步,环视考场。众举子们是早已心急如焚。考官手举题牌,揭下黄布,高喊:“学而时习之”。一言既出,举子们全蒙了:如此的场合,如此的官级,却出了如此的考题。这个题在那个时代类似今天的“一件小事”,可以说是路边题,凡进学之人没有不会做的,甚至能背诵如流。片刻的议论之后,众举子就开始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个个面带喜悦之色,人人见仕途有望。结束之后,大家对考题和主考是议纶纷纷,褒贬不一。
第二场开考前,众举子若有所思,但他们唯一的共识是:绝对不会再出熟题(路边题)了,说不定这回特别特别的难。他们都想看看,主考究竟卖什么关了,众举了拭目以待。开考后,杨佩璋照例巡视一遍,考官手举题牌,高喊:“学而时习之”。题未喊完,众举子傻子:主考记错场次了?还是没题了?再看主考那若无其事的样子,只得闷头应试。当然,饱学之士仍然是奋笔疾书,按部就班。那充数的南郭已经开始挠腮抓耳,满腹牢骚,可也总不能和上一篇一样吧?只好糊里糊涂,一写了之,硬 着头皮出了考场,门外遇到主考也是哑巴吃黄连。二试之后,杨佩璋大致看了一下试卷,见既有南郭之人,也有饱学之士,心中甚感安慰,从而坚定了他以才取仕的决心。
第三场开考了。众举子都提前到了考场,商量着如果考题还是一样如何如何。杨佩璋仍是倒背双手,迈着四平八稳的官步,不紧不慢。这次,他亲自揭下黄布,才官高喊:“学而时习之》”话还没有说完,如巨石落水,冲破水中之月,唏嘘四起,连成一片。部分举子仰天望地,搓笔操纸,那有怨也有悔的心情也只好埋在心中。而众多举子则是猛然醒悟:“学而时习之”不愧为千古名句,位居《论语》之首,它的内涵已大超过了“学”与“习”,它是对高尚情操的陶冶,治国安邦的高度概括。五个字,博大精深,耐人寻究,决非我等千言万语能够表达。用心良苦的主考啊!他们现在才懂得了主考命题的妙与绝!
考卷收回后,杨佩璋准备回府休息,众举了挡住大门不让走出,他们怎能善罢甘休?一举子说:“大人能否以本题连作三篇,也好让我等一饱眼福?”杨佩璋爽口签应。随即便抬来了一张方桌,那出了文房四宝。只见杨佩璋提笔而起,躬身伏案,眉头紧锁,二目圆睁,紧跟笔锋,时而眉头又舒展开业,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朗朗千言一气呵成。当众举子传阅第一篇时,三篇已脱手而出。只见杨佩璋立身将笔稳稳放在砚台边,双手微搓。 一 时间,周围传来的是众举了的啧啧赞叹声:三篇文章各有千秋,笔法相异。篇篇观点鲜明,论据别致有力。千古典故,万世睿语跃然纸上。江南举子自愧不好,无不拍手叫绝,纷纷让路送主考回府休息。
回京前一天,江南府为杨佩璋。在京城时,杨佩璋也见过这样的画,特别喜欢,但是标价白银六千量。杨佩璋乃两袖清风之人,这个价格使他望画兴叹,带着遗憾离开了。今天见到江南府以画相赠,异常兴奋,其实,作为主考,收下这样的礼品,再平常不过了。然而杨佩璋一扬手拒绝了。无奈,江南府尹提出让他在此画上作一首诗作为纪念,杨佩璋便答应了。作完之后,众人一片赞叹,但是,一位江南才子指着身后的两层阁楼,说:“大人能否从下至上留下佳句?”见如此情景,杨佩璋只好答应,便转身上楼。
杨佩璋脚踩台阶,一步步向上登去,众人目光随他上升,然而楼梯都快没有了,却没有听到他说一个字,众人焦急的等待着。将要踏尽最后一个台阶时,他才吟出了第一句:“一上上到顶上头。”众人哑然失笑,这也算诗?这是杨佩璋离开楼梯,手扶栏杆,仰天长育“玉石栏杆接斗牛”。众人一下子惊呆了,竖起了耳朵。只见他目光远眺,右手挥起,抡至半空收回:“伸手揽下天边月,眼观江南八百洲。”众人叫绝。江南才子更是无话可说,他们都被着气魄宏大的诗句折服了。
第二天,杨佩璋一行告别江南,返回北京,杨佩璋和随从在前,两辆车中拉的东西来回都一样。邵以廉在后,来时一辆车,回去时三辆车,后两辆的财物都是此行所获。他的随从各个喜笑颜开,不时的向走在前面的同行炫耀,有代主子压过主考之意。杨佩璋毫不理会,一忍再忍。
一踏进京城大门,皇太后已派人专程等候。邵以廉随即被拖出午门,斩首示众。原来,杨佩璋江南之行,皇太后已派人暗中查访,得知杨佩璋以自己的言行纠正文风之后,非常钦佩。可是邵以廉的所作所为使太后十分恼火 。实质上,杨佩璋发送折扇本是太后之意。邵以廉借机招敛钱财则是他贪婪本性的又一次暴露,最终招来了自己的杀身之祸。
江南放考一任,皇太后对杨佩璋信任有加。此时,杨佩璋如果能治理从政,一定能飞黄腾达。然而,朝廷内外、宫廷上下的耳濡目染,使他对大清失去了信心。因此,归隐山林之心早已萌生,但终因才华与耿直受宠于皇太后而未能如愿以偿。辛亥革命爆发后,年过花甲的杨佩璋携全家离开了居住近四十年的京都,回到了他朝思暮盼的家乡。
杨佩璋看不惯那些以势压人的官僚、地痞、劣绅。通俗地说,他不愿与人争斗,总是以礼让人。因此,他常常教诲亲属与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 对他人无礼,更不允许他的名义欺压乡里。杨佩璋的贴身厨师姓郭,名子兴,为人老实,从不招惹是非,身受杨佩璋器重,人称郭二爷。杨佩璋走到何处,身边总少不了这个郭二爷,直到杨佩璋去世。后河镇的古集由来已久。清明节前,郭子兴一早出来 ,来到集市上购买祭祀用品。他走到肉架前,人们在争先购买,他便提着蓝子回到府中,刚好碰到杨佩璋起床散步,向子兴询问后说,后河没有坡胡有,不能 人熟就占人家的光,生意人不容易呀!子兴领会了大人的意思,提着篮子向坡胡走去。坡胡距离后河有八里地,集市也没有后河大,主要原因是市面上地痞太多,欺行霸市是常事,因此,在那里摆摊的一般都有来头,在京多年的杨佩璋是不知道些的。赶完集市以后,杨佩璋交代:后河集市上的东西尽量不买。从此,郭子兴除了刮风下雨以外总是坡胡赶集。渐渐地坡胡人认识了郭子兴,但却不知道郭子兴的底细,因为杨佩璋有交代。端阳节前,郭子兴去赶集,杨佩璋交代割一些瘦肉。来到坡胡,子兴买了肉,刚要付钱,从东边过来一人,不分青红皂白,掂肉就走,郭二爷责问抢肉之人,话声没落,那十斤大肉当面飞来,郭子兴来不及躲闪,被砸个正面,人随肉倒,满脸肉屑、血迹。子兴哪能忍耐的住?但是想到大人说的话,擦了擦脸,付完钱后提着肉便回家了。刚进门,与杨佩璋碰个正着。杨佩璋问:“二爷为何与他人生事?”“没…………有。”郭子兴回答道。“何必说谎,脖子上还有血迹,还说谎话。”无奈,郭子兴便将坡胡受辱之事原本诉说了一遍。当时有几个家人在场,都是义愤填膺,纷纷提出为二爷出气。谁知杨佩璋却阻拦道:“消灾免事,不伤筋骨就是福气。”郭子兴一脸委屈走回厨房,杨佩璋紧跟其后,问:“二爷,沂水寨离后河几里?”“八里。”杨佩璋拍着郭子兴的肩膀说:“同是八里,坡胡人又不好惹,倒不如到沂水寨赶集,惹不起咱总会躲得起吧!”以后的几天,郭子兴一直往返于后河———沂水寨之间 。六天之后,那抢肉人的父亲亲自带着儿子和礼品到杨府赔罪。然而杨佩璋却不承认坡胡之事,这样便可以平息是非。事虽然平息了,但杨佩璋仍然执意让郭子兴到沂水寨赶集。
杨佩璋通天文,晓地理,每次回家乡他都通过观天象告诉父亲们如何下种,而且每次都象他所说的一样,所以乡亲们就把他奉为神灵。杨佩璋于1922年春去世,享年69岁,至今已有85年,现在人们看到他身后确实没有留下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倒是留下了“杨大人”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称谓和众多的传说。可以说“国史出于人手,口碑发自心田”,正是这些传说,把个刻苦发奋、饱学多识、居官清正、心系百姓的“杨大人”一代一代往下传。在没落的封建王朝,杨佩璋能清正自律、洁身自好,不能不承认他”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就是杨佩璋。
子古今谈
安徽省博物馆 卢茂村
在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申,每天都离不开筷子、筷子在我国起源甚古,与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据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筷子的国家,远在商纣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使用筷子。目前出土最早的实物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侯家庄M1005的铜箸和湖南省香炉石遗址的骨箸。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另据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唏,哀叹)”。说的是箕子认为纣王用象牙筷子吃熊掌,极度奢侈,乃亡国之兆。与殷墟的文物相呼应,都说明商代已经有了箸。既然商代就有铜箸、象箸和骨箸,那么使用竹木材料制成的箸当早于商代。学者们都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使用竹木制成的箸。其实,商纣王所用的象箸,并非中国第一双筷子,箸的诞生应早于商纣若干年。《札记》郑玄注云:“以土涂生物,炮而食之。”即把谷子以树叶包好,糊泥置于火中烤熟。而更简单的方法,是把谷粒置火灰中,不时用树枝拨动,使其受热均匀而后食之。先人大概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启发,天长日久,最原始筷子也就出现在先民手中。
那么“箸”是如何演变咸“筷子”的呢说来话长,一般人类进食主要是用手指、叉子和筷子三种方式。但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自然是用手抓着吃的,自从“人猿相揖别”之后,人们发现把食物做熟了吃更有滋味。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札记·曲礼上》:《毋抟饭》(持,是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一团。)可见当时是用手把饭送入口内的。先民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木棒、枝条或竹枝、竹片来放置和翻动食物,进食时为了避免烫伤手指,聪敏的祖先也就利用它们代替手指进食。在炊具中烧煮肉决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挑取,逐渐学会用两根木棒或竹条来夹取。在煮粥时用它们来搅动,以免米粒附着陶器底壁而烧焦。在吃粥时也可以用它们来拨食,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可以说箸的产生是和用陶器烹煮食物的方法是密切相关。所以它也成了以粒食为主的东亚农耕的民族最具特色的进食工具。筷子的出现是我国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据考证,筷子在中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代,筷子叫做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箸,饭[危+支]也。……[危+支]者倾侧意,箸必倾侧用之。”另外,箸还被称为“梜”。《急救篇》说:“箸,一名梜,所以夹食也。”《札记·曲礼上》说:“饭黍毋以箸。”即吃饭粥不能用箸,应该用匕。又说:“羹之有菜者用祛,其无菜者不用梜。”梜就是木头筷子。梜即策,《广雅·释器》:“荚谓之箸。”说明箸在古代是用来夹取羹汤中的菜食的。东汉郑玄注:“夹犹箸也,今人或为箸为夹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而夹从木。北方多木,南方多竹,我们的祖先就地取材,故竹木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是可能的,大约到了汉代以后,才普遍使用筷子。后来,“箸”又演变为“筷”,这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民俗讳言有关。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民间俗讳……。行舟讳言住,住箸同音,故谓箸为筷儿。”从字音上听、称“筷”,是希望船快的意思忌讳语变成了吉祥语,从此“箸”改称“筷”,但还有少数地区至今仍叫“箸”。明人《推蓬寤语》书载:“世人误恶宇而呼为美,字者,如立箸讳滞,呼为筷子,今囚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筷子者,忘其始也。”民间行船最忌“住”和“蛀”,故反其道而改箸呼为筷(快)。而日本则没有这种禁忌的,自唐代传入至今仍称“箸”。筷子在古代还叫“筋”和“梜”,因为它们都不如“筷子”一词琅琅上口而又吉利,“筋、梜”二字早已被淘汰。筷子的悠久历史,还有考古实物作证。1961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省祥云县大波那发掘了一座罕见的铜棺墓,其中出土了三根圆柱形的铜筷,经放射性碳素测定,为公元前五百年左右东周中期的遗物。1977年8月,安徽省贵池县东北约7.5公里的里山公社红旗大队徽家冲,出土了一批东周青铜器。青铜器是埋藏在一个土坑里。内中出土生活用器铜筷一双。该筷为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看来,青铜不但制成鼎、鬲、尊等炊器、祭器,也制成箸等小餐具。1978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州市西北约三公里的擂鼓墩,发掘了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群,出土文物有食品箱和酒器箱。食品箱里除了铜鼎、铜盆、铜罐、铜勺等,还有竹策一件;酒器箱中除装耳杯161件及圆、方木盒、大勺等,也有竹策两件。竹策,就是现代的竹筷。先秦古籍《管子)称筷为“策”。三国魏人张揖撰《广雅·释器》栽:“策谓之箸。”经考证,食箱、酒箱为墓主人生前外游的野餐食具。看来,我国2400年前已有设计合理的旅游餐具箱,而筷箸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汉书·王莽传》有“以铁箸食”的记载。唐代名医陈藏器认为: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事实证明,铜氧化就会产生铜腥味,铁氧化锈迹斑斑,都难以进食。故铁箸铜箸渐渐为漆器所替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群出土的随葬品申有一双朱漆箸。墓申有落葬纪年木牍,文为“十二年二月乙己制。”经考订为汉文帝十二年。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68年以前已有竹胎漆筷了。
而在欧洲,直到十五世纪,很多国家的平民还在用手抓取食物,只有贵族才用得上金属制的刀、叉、勺等餐具。在封建王朝时代,有不少王侯、贵族使用银制的筷子,金箸则为皇家所独占,因而银筷便在王公、贵族的餐桌土风靡一时。黄金餐具器皿向为皇宫所垄断。北魏王朝曾规定上自王公下自百姓、不许私养“金银工巧之人”,私造金银器皿是犯法的。银箸之所以走俏,主要有银筷可以防毒之说。据说银遇到含硫的毒物会产生化学反应,使表面变黑,从而就能判断食物内是否有毒等,当时富豪士绅,达官贵人,因贪污受贿,制造冤案太多,怕人投毒,故求助于银筷。其实银筷防毒之说并不科学。从这些历史记载申,可以看出古代筷子有多种名称:英、提策、櫡、梜、筋,魏时又称筲或赢,隋唐时统一以箸字为名。
同时。可知汉代箸不仅相当普及,并向多品种发展。《云仙杂记》载:“向范待侍,有漆花盘,科斗箸,鱼尾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博陵崔元晖家有银匙箸。在谈到筷子时,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热衰于讨论它。西方有的学者认为,因为中国的食物精美细巧,筷子是适应了这种的情况而发明的。但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正由于筷子的精巧,才使中国食物发展得如此精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类“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自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食物是精美的,中国的筷子是细巧的,两者的结合,可以说是完美元缺。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是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长期用筷子吃饭可以使人心灵手巧,聪明玲俐,头脑反应敏捷。有一位日本学者曾从生理学的观点对筷子提出一项研究成果,他认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从而刺激神经系统的内在活动,大大有助于人的动作灵活、思维敏捷。可见,中国人使用筷子对健康有益。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小林恩。怀特,在1983年发表一篇题为《手指、筷子和叉子一一关于人类进食技能的研究》的学术论文,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在论文中断言:“人类选择筷子进食确实是一种最佳方式。”从而使筷子的身价大增,备受称赞。
一件小小餐具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因为它是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不少专家学者曾对此进行过科学的论证。对筷子真正作出精辟论断的是我国“学界泰斗”蔡元培。1924年2月,中法大学董事会在法国里昂召开,中方董事长邀请法方董事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吃中国莱。欧乐见宴席上放的是中国筷子和汤勺,便对蔡说:“你们中国人用筷子不用刀叉,不方便吧”蔡元培笑着回答:“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也用刀叉,不过,我们中国人是酷爱和平的民族,总觉得刀又是杀人的武器,使用它吃饭菜太不文雅,所以从商朝时起就改用‘匕’割肉,用箸夹菜。后来烹饪改进,筷子可以夹肉,‘匕’就不再用于席上。”蔡元培说出了筷子的演变历史和它美好的象征,使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和筷子。如今,筷子已进入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的功能价值又怎样呢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一位日本记者采访时,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西方人在十六、七世纪才学会使用的刀叉,又怎能跟筷子相比呢原来人们在吃饭时使用筷子,能施展出钳夹、拨扒、挑拣、剪裁、合分等代替手指的全套功能。据科学测定,人们在使用筷子时,五个手指能很好地配合,而且带动手腕、手掌、胳膊和肩膀的几十个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并与脑神经相连.给大脑皮层一种有益的锻炼。可见,李政道博士对使用筷子的论证,蕴藏着许多科学的道理。因此,不少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以学会使用筷子为他们旅游中最大的乐趣之一。
中国的筷子不仅仅是一种餐具,它还作为一种与文化有关的器物,在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记载。楚汉相争年代,高阳酒徒鄙食其向刘邦献“强汉弱楚”,谋士张良知道后即顺手拿起刘邦刚放下的筷子,在餐桌上以箸为图,说出郦食其的错误,并献出自己的剪楚兴汉的战略良策。这就是《汉书·张良传》记载的“臣请借前箸以筹之”的故事。成语“借箸代筹”即由此而来。历代文人骚客曾写过不少咏筷诗。诗人李白在《行路难》中有“停杯投箸不能食”之句,那是他在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因受权贵谗毁,丢掉“供奉翰林”之职而落魄离京时食不下咽之忧郁心情的真实写照。唐代大诗人杜甫《丽人行》云:“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诗申“犀筋”,当指犀牛角制的筷箸。朱淑贞《咏箸》曰:“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前两句将筷子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后二句似乎又寄寓着这位宋代女诗人抑郁不得志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明代诗人程良规《咏竹箸》诗中有:“殷勤向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去忙。”借箸喻人,亦别有意味。相传,刘伯温初见明太祖时,太祖方食,即以筷为题让他作诗,以观其志。刘见太祖所用筷子乃湘妃竹所制,即吟曰:“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他见太祖面露不屑之色,遂高声续吟:“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诗借楚汉相争时,张良曾“借箸”替刘邦筹划战局的,道出自己之政治抱负,最终博得明太祖赏识。今有赵恺诗人写《西餐》诗进而怀念起筷子:“举得起诗情画意,放不下离情别意。两枝竹能架起一座桥,小桥召示归去。”构思奇巧、意味深长。作家冯骥才曾手书咏箸诗赠上海藏筷名家兰翔:“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民间还流传着一首以筷子为谜底的灯谜诗,饶有风趣。诗曰:“姊妹两人一般长,厨房进出总成双,酸咸苦辣千般味,总是她们先束尝。”
在中国古典小说里,筷子的身影时现,小说家常借它来达到刻画的人物性格的目的。据《秦馔古今谈》及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中突然将手中的金箸赐给宰相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愕在坍陛前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非赐汝金,盖赐卿以箸,表卿之直耳。”赞扬宋璟的品格像筷子一样耿直。而永福公主在自己的婚事上拒不从父皇之命,以折断筷子表示宁死不屈的决心。在《三国演义》中,筷子又成为罗贯中笔下的精采一笔。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意识到曹操的真实用意,赶忙巧借惊雷响声,佯装害怕将筷子失手落地,以表白自己是个胸无大志的庸人,从而消除了曹之戒心、保全了自己。关于筷子在文学作品中也颇多描绘。曹雪芹的《红楼梦》即有“乌木三镶银箸”,又有“四楞象牙金筷子”出现在大观园的餐桌上。《红梦梦》第四十回中写道:“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乌木镶嵌银筷,按席摆下。”由此可见贾府的荣华富贵。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四回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恰在这时汤知县请他赴宴,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配有“银镶杯箸”。范进却退前缩后不肯入席。汤知县不解其故,经张静斋点拔,“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但范进仍不进餐,再换上一双白色竹筷,“居丧尽礼”的范单人才用之在燕窝里捡了个大虾圆子送进嘴里。原来,在这个装腔作势的守孝单人眼中,唯有白竹筷才最合乎“孝道”,至于是否大吃荤腥有碍“孝道”反倒是无关紧要的。通过这段不动声色“换箸进食”的描写,小说作者以辛辣的笔墨,入木三分地揭露满口“诗方”、“子曰”的斯文君子,其实都是蝇营狗苟的伪君子。诸如此类在文学作品中亦多见不怪。一把筷子(即拾双筷子捆扎在一起)难以折断,而一双筷子则易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喻为一把筷子即是一个集体,而单只筷子便显得形单影吊,难以支撑大厦。团结便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古往今来,有关筷子的趣闻逸事甚多。相传,西汉有位巨无霸者,是位勇猛武将,生得虎臂熊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习惯,就是每日进餐必用二、三斤重的铁筷,以显示其臂腕有超人之力。又据说:湘西苗族曾有位抗清英雄,他使用的武器不是别的,正是一双两尺长的铁筷,人称“筷子王。他的筷子功,又分为轻功和硬功,轻功的功夫能挟住飞翔的蚊虫,他可以挟了又放,放了又挟,不伤蚊子。他的硬功,一筷子下去,能致敌人于死地。“击箸和琴”,即是宋人何[芫+辶]在《春诸记闻》卷入中记载的一则佳话。南朝刘宋时的柳恽一次赋诗,正在酝酿之时,用笔敲琴,门客申有人“以箸和之”,奏出的哀韵使柳恽大为惊讶,于是“制为雅音”。事实上,借筷子为乐器的例子在文艺舞台上屡见不鲜。清音是流行于四川的曲艺品种之一,系清乾隆年间从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多由一个人表演,演员左手打板,右手便是执竹筷敲打竹板进行演唱。而在蒙古族人那里、筷子又被作为舞蹈表演的道具。这种舞蹈历史悠久,流行于内蒙古地区,起初多为男子独舞,解放后发展成为男女群舞。表演时,舞蹈者左右手各执一束红漆筷,伴随着乐曲的旋律,用力敲打肩、腰、腿、脚等部位,并时而击地,时而互击,时而旋转,时而跪蹲,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边打边舞,动作刚劲,节奏强烈,场面感人,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是牧民欢乐生活的反映。解放初期,蒙古族的筷子曾风靡全国,为人们喜闻乐见。民间还有用筷了敲击碟子的舞蹈,碟声悦耳,舞姿优美,别有韵味。在杂技节目中,亦有借用筷子为表演道具的。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也能觅其踪影。目连戏是一种揉合宗教、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大型娱乐活动,《刘氏出嫁》是蜀人“搬目连”所必不可少的开场戏,戏中新娘上轿时,就要撒24双筷子并唱“撒筷歌”。此乃民间借筷子讨口彩以祈求“快生贵子”的文化心理在戏曲中的艺术再现。在东北新婚洞房花烛之夜,有人就从窗外扔进一把筷子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快生贵子”的口彩。云南阿昌族娶亲接新娘时,在丈人家新郎官吃早饭用的“筷子”,必须要用足足有五、六尺长的细荆竹特制,梢子上还带着一簇簇绿叶,并拴上鲜花之类的东西。当新郎拿起这双“筷子”时,手常常抖得很厉害,有时还要用肩膀扛起来。有趣的是,新郎吃的菜,也全是特制的,如油炸花生米、米粉、豆腐、水菜之类的东西,不是细得夹不起,或是滑得夹不住,或是软得一碰就碎。这顿饭常常把那些身强力壮,神气十足新郎吃得满头大汗,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今后对妻子要体贴一点!
我国古时的筷子,大多是用竹子制作的,“筷”与“箸”都是竹字头就是明证。但也有用木材制成的。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帝王和贵族们,为了炫耀其地位及财富,又采用金、银、玉、象牙等名贵材料制成筷子,作为自己富贵的标志。现今的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里还可以见到这些筷子。筷子跟绘画、雕刻联姻,经艺人之手巧妙点化,又可制成高级精美而魅力独具的工艺品。小小筷子,方圆有致,式样精巧、或烙画、或镂刻,让人观赏把玩,爱不释手。例如,北京的象牙筷,浅刻仕女,花鸟或风景,饰以彩绘,华贵艳丽,桂林的烙画筷,烙印象鼻山,芦笛岩,独秀峰等景,白绿相间,清丽大方。如今,筷子的品种就更多了,上海豫国商场有家筷子商店,经营的品种达七十多种,而且造型也美,工艺更精巧,如杭州的天竺筷、宁波的水磨竹筷、福建漆筷、广东的鸟木筷、四川的雕花竹筷、江西的彩漆烫花筷、山东潍坊的嵌银丝硬木筷、苏州白木筷和云南楠木筷等,皆是中国筷子大家族的名品。现在,北京又制作了以硬木、紫铜、象牙、玉石等为原料,结合景泰兰、雕刻、镶嵌等工艺的高档筷子。有些竹、木筷子的上端还烤印有各种图案或名家诗句,有的还雕刻上十二生肖形象,甚为精致。明清时代,各种筷箸已由单纯的餐具发展为精美的工艺品。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清代,在云南武定县出了个烙画筷子的名艺人武恬,他能在长不盈尺的筷子上烙画唐代画家阎立本的《凌烟阁功臣图》、《瀛州十八学士图》,所绘人物须眉衣饰,栩栩如生,其技艺号称天下无双,出自他亲手制作的工艺筷亦是身价百倍。四川江安的竹簧筷驰名中外,1919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夺得优胜奖章。此筷创制于明末清初,以节长壁厚之楠竹为原料,经煮沸、制坯、露晒、打磨等多道工艺再精雕细刻而成。所刻狮头竹筷、有单狮、双狮、踏宝狮、子母狮等八十多个品种。据说,制作一双传统狮头簧筷,单是两个狮头,有时竟要雕上三百到四百刀才能完成。其做工之细,技艺之精,委实令人叹服!这筷画、筷雕,构成了中国工艺美术殿堂中独具民间特色的一员。
除此以外,筷子跟传统书法艺术也有很深的缘份。知堂老人五十年代在《吃饭与筷子》一文里,谈及西方人的刀叉和国人的筷子之异同时曾指出:“刀叉与筷子也不好说在文化上有什么高下,总之因有这异同,用筷与用笔才有密切的关系,正如拿钢笔的手势出于拿刀叉一样。朝鲜、日本、越南、缅甸、新加坡各国之能写汉字,固然由于过去汉文化之薰陶,一部份是由于吃饭拿筷子的习惯,使得他们容易拿笔,我想这是可能的。”西方人由执刀叉而拿钢笔,国人由用筷子而执毛笔,知堂老人这番立足发生学的推论,倒是饶有意味。今上海藏箸家兰翔先生更是以箸代笔,练就一手他自称“野孤禅”的“双筷书法”,名声传出,求字者纷纷上门。1994年7月2日《民族文化报》上还介绍了一位练竹筷书法甚有成就的部队文书。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今天人们使用的筷子更是多种多样。除去过去竹制的、木制的、铁制的、铜制的、象牙制的以外,还有塑料的、不锈钢的、铝合金等材料制作的,在其上面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多种书体的。当然一般平民百姓所使用的仍是木、竹制成的筷子。由于人们一日三餐都离不开筷子。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当您走进筷子商店时,在小小的筷子上,可以一览大干世界。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使人眼花缭乱。因而有人由此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聪明,皆属筷子的功劳。此话虽有点夸张,但也不无道理。时至今日,这种简便轻巧的餐具非但未成为古董进入历史博物馆,反而因科学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而倍受青睐。
但是,中国人在使用筷子时是有讲究的,一般在就餐时,一忌敲筷,也就是说,不能随意用筷子敲打碗碟盏杯,这有催主人快上菜的味道;二忌掷筷,即发放筷子时,要双手理顺,将筷子轻轻地放在每个人的面前,不能随手乱掷;三忌叉筷,也就是说筷子不能交叉摆放,要将一双双筷子头尾有序整齐地摆放着;四忌插筷,即不能将筷子插在饭碗的饭申或莱盘子的莱上,依据民间习俗,那是祭祀亡人的;五忌挥筷,即不能在菜盘里上下左右乱翻寻,如同鸡啄米一样,有食客之嫌,很不文雅;六忌舞筷,也就是说在吃饭时不能拿着筷子当刀具,在餐桌上乱舞,这也是不文明的象征;七忌搁筷,即在民间的木帆船上吃饭时,食毕,不能将筷子搁在碗上,这样就意味着船要搁浅了,这是船家之大忌!
中国的筷子何时传入海外,虽然尚无确考,但它远涉重洋,遍及五大洲,受到各种肤色人种喜爱的历史事实,实在也是一桩颇为微妙的话题。如今,不仅亚洲的大多数国家使用筷子,连西方那些传统使用刀叉的民族,也都相当普遍地生产和使用着筷子。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西滨城。有一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筷子制造厂,因而被誉为“筷子城”,一年的销售额高达l400万美元。在世界上,筷子除了它的实用功能外,还被作为艺术品广泛收藏。沪上筷子收藏家兰翔先生所收藏的各类名筷,不下千双,内中有一双唐代鎏金银箸,上方下圆,银皮镶包木胎,长28厘米。在筷的上端持筷处,有3厘米环形鎏金纹饰,经千年岁月的洗礼,金色依稀可辨。现在箸身虽已斑驳,但仍掩盖不住精美豪华原貌。印度尼西亚有位筷子收藏家,他的家藏珍品达900双之多,其中最名贵的一双,据说是我国明代一位皇妃使用过的金筷。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筷子的声誉也在悄悄地增长。筷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有时还会有特别的纪念意义。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尼克松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访问中国的在职总统,第一次在中国政府举行的宴会上使用了中国的餐其一一筷子。宴会刚结束,一位加拿大《多伦多环球邮报》驻北京记者伯恩斯,顺手就把尼克松用过的那双筷子拿去,在场的宾客当即对这位记者风趣的举动的报以热烈掌声。消息传出后,有人出到二千美元的高价收买这双筷子,伯恩斯怎么也不肯割爱,据说后来竟要价到5000美元。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也有一则关于筷子的花絮。英国皇家电视台在报导女王访华的特别节目中,最使英国人感兴趣的是女王在在中国国宴上纯熟使用筷子进膳的特写镜头:一家报纸刊登的大幅照片,文字题示:国宴服务员正在为女王准备的一双筷子;另一家报纸则以用筷子夹龙眼为题。报导女王出席国宴盛况。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在前几年摄制的一部科幻片申,特别设计了一个男女主角在太空船上用铅制的筷子进食的镜头,据说,因此而使这种铅筷很快成了市场上的时髦产品,每双售价达40美元。筷子,是炎黄子孙引为自豪的餐具,正如曾到上海来访问的联邦德国著名**明星科尔宾**说的那样一一“我会用中国的筷子进餐,等于半个中国人。”
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都以筷子为餐具。筷子,这种轻巧的餐具,自AL遣隋使将它引进日本后,1300余年来,筷子文化的软硬体都有不少的变化。“箸”这个战国时代便和中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古字,至今仍通用于日文中。谈到日本文字,不能不谈谈进餐前后的独特表达方式,日本人在动用筷子前必先说声‘‘领受了”,餐后放下筷子则说“蒙赐盛馔”,这些充满宗教感情的话语,实为感谢我们从山、海采撷的食物的人及天地、大自然的恩赐。
日本箸的材质,设计极为考究,乎日常见的有竹、杉、桧、瑞木、紫檀、铜、铝合金、合成树脂等造成的箸;遇有节庆喜事便使用称作“嬉箸”的柳制箸,而桑制的箸则意味着延年益寿。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即日本人使用筷子,是在四到六世纪之间,从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的,日本了是崇拜中国筷子的国家,日本人至今还保持着中国筷子古称“箸”。日本深受我国隋唐典章制度的影响,在宫庭和贵族们的宴会上,使用金属筷吃中国式的饭菜,以示尊贵。日本人非常重视筷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东京有一所筷子学校,专们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筷子,每一期学员受训时间为三个月。日本医学专家认为,儿童使用筷子还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而使用筷子的人也越来越多。世界上消费筷子最多的国家是日本,据日本税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每年全国共消费筷子七十多亿双,发展至现代,愈来愈盛行一次性使用的筷子。日本还将这种普及使用筷子的新潮视为弘扬日本文化最基本的标志。据说有位叫本田总一郎的学者,为感谢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为人们效劳,建议将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这位学者的倡议,立即得到人们的热烈响应。一九八0年八月四日,“保卫日本的节日之会’’分别在东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泻县三条市的八幡神社举办了供奉筷子的仪式。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地庆祝这一庄严神圣的节日。从此,日本有了个“筷子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以感谢筷子一日三餐地为他们服务。农村在播种、插秧、收获、生日或婚嫁的喜庆的筵席上。都的要换上新筷子,以表愉悦之情。
在日本奈良时代编纂的《古事记》中,就有关于筷子的记载,那时的筷子不像今天这样的两根细棍,16是将削细的竹子弯折成镊子状使用。平安时代,在“大尝”和其它宫庭仪式上使用竹筷;在祝贺生日或民间节日仪式上,普遍使用柳筷;八月十五日赏月的宴会上使用获筷。1986年,东京江户川区唐泉寺更恢复“箸供养”仪式,感谢支撑饮食生活的筷子,祭祀已被采伐的森林,处处显示出日本人对筷子的深厚感情;然而,现今饮食习惯日趋于西化的日本国民,其孩子已经越来越不很好地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了。现今日本人不仅消费筷子的数量大,而且对筷子的要求也高。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饮食业的发展,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