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第一位金发美女,每周染发一次,3次婚姻,26岁去世

好莱坞第一位金发美女,每周染发一次,3次婚姻,26岁去世,第1张

玛丽莲·梦露曾经说过: “珍·哈露是我的偶像。”

玛丽莲·梦露的一头金发和嘴边黑痣,是对前辈珍·哈露的效仿。

珍·哈露也是麦当娜的偶像,麦当娜的金发造型受到了她的启发,还在MV和唱片封套中模仿她的形象。

珍·哈露在短短26年的生命里,就像是一道耀眼的烟火,照亮了上个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她是好莱坞性感女星的开山鼻祖,是银幕上第一个金发美女。

1911年3月3日,珍·哈露诞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牙医家庭,原名哈莉安·哈露·卡朋特。

她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牙医,而母亲是一位绝望的主妇。他们是包办婚姻,没有爱情,哈露的母亲用小说和诗歌来填补生活的空虚。

母亲一直有当演员的梦想,曾经多次试镜,但都以失败告终,她将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

母亲对哈露百般溺爱,从不说一个“不”字。但是哈露从小体弱多病,身体免疫力很差,5岁时感染上猩红热,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到户外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不过读书的爱好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口,书中的故事激发了她表演的欲望。

1923年,珍·哈露的父母离婚了,妈妈带着她投奔外公家,并拒绝哈露的爸爸探望孩子。母亲很快再婚,搬到芝加哥。

外公是个保守而霸道的人,管束很严厉,哈露15岁时被送去一家贵族寄宿学校就读。

豆蔻年华的珍·哈露出落成风姿绰约的小美女,好友曾这样描述她: “她是我毕生仅见的绝色。毫无瑕疵的皮肤,白得简直透明。她才五英尺两英寸(156米)高,但全身骨肉匀称,笑容可掬。我们走在街上,众人争睹,道路为之堵塞,男人们纷纷爬出车门,跟随在她身后。”

同学这样形容她: “她让人一见难忘,即使她穿着校服,也同样充满魅力,全校没有人能将水手式上衣穿得像她这样服帖。”

同学的父亲看到她之后对自己的女儿说:“其他同学走路就是走路,只有这个女孩走得风姿绰约。”

外公对哈露的管教让她成为一个叛逆少女,她唯一的心愿是赶快到16岁法定结婚年龄把自己嫁了,离开这个让她窒息的家。

到了16岁,早熟的珍·哈露嫁给23岁的商人查尔斯·迈古,婚后不久搬到好莱坞的贝弗利山。

他们的婚姻并没有得到家人的祝福,也没有想象中的美满和自由。一年后,他们就离婚了。

19岁的哈露为了生活,开始在好莱坞做临时演员,并给自己取名“珍·哈露”,“珍”是她母亲的名字,她以这种方式完成了母亲的梦想。

珍·哈露涂着厚厚的眼影和口红,穿着薄纱裙,浑身散发着廉价香水味,和好莱坞众多无名女演员一样,等待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机会。

1929年,当红女星克拉拉·鲍在拍摄现场遇到珍·哈露,哈露身上穿着一件黑色的钩针编织裙,里面什么都没穿。

克拉拉立刻命令导演:“让她离开这里,永远不要回来。”

“为什么?她只是无名小卒。”

克拉拉回答: “如果她穿成这样接受采访,谁还会看站在她旁边的我?”

当时克拉拉·鲍是派拉蒙最大牌的明星,她后来和珍·哈露成为好朋友,带着哈露到处拍照。当宣传人员提出她不该和这种不入流的演员拍照时,克拉拉的回应是: "她很快会星光灿烂。"

幸运终于眷顾了哈露,**《地狱天使》因拍摄耗时过长,后期出现资金困难,导演霍华德·休斯对女主角不满意,想换掉她。因为没有多余的钱请大明星,打算在新人中寻找合适的人选。珍·哈露凭火辣的身材挤掉了卡罗尔·隆巴德,获得了这个角色。

珍·哈露扮演的是一个抽烟喝酒、放浪形骸的女人,休斯对女主角的要求就是性感,哈露的每一件戏服都极致性感。

珍·哈露性感诱人的**宣传照出现在各大报纸上,先吸引了一波眼球。

1930年,《地狱天使》公映后轰动了影坛,珍·哈露一举成名。

在珍·哈露出现之前,好莱坞是黑发女郎的天下,《地狱天使》中珍·哈露的一头金发和媚惑众生的笑容,打破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原来金发女郎是如此迷人。

珍·哈露成为当时最性感的女明星,开启了金发女郎的时代,大家亲切称她为“宝贝儿”。她迷离的眼神,曼妙的腰身,是上个世纪30年代男人入梦的遐想。

珍·哈露一直拒穿文胸和内裤,她有一句名言: “胸罩是一种没有必要的衣服,事实上它是不 健康 的。” 女人们纷纷效仿她,让内衣厂商叫苦不迭。

哈露最佳银幕搭档是好莱坞**皇帝克拉克·盖博,两人合作了5部**,戏外也成为密友。所有人都叫哈露“宝贝儿”,只有盖博称呼她“妹妹”。

克拉克·盖博这样评价她: “她不想出名,她更希望得到的是快乐。”

哈露虽然在银幕上以魅惑大胆的形象颠倒众生,但她的私生活并不放荡,拒绝了米高梅老板路易斯·梅耶的潜规则要求。她是那个年代唯一敢这样做的女明星。

1932年,珍·哈露又嫁给了米高梅制片人保罗·伯恩。保罗·伯恩已经42岁,其貌不扬,和很多女演员约会过,还有一个神经失常的前情人。

哈露婚后几个小时,经纪人兰多接到她的电话,电话那头的哈露歇斯底里到崩溃,兰多赶到他们的新房,看见哈露正掩面嚎啕大哭,身上有被虐待的痕迹。

哈露在新婚之夜才发现,丈夫是个性无能,他和哈露在一起,是希望哈露能治愈他。

不幸的婚姻让珍·哈露把注意力转到事业上,然而在她拍摄**《红尘》期间,保罗·伯恩开枪自杀了,留下了一张便条,希望哈露能原谅自己。

坊间流言四起,说珍·哈露谋杀亲夫,她在银幕上塑造的风骚坏女人形象也被视为“本色演出”。

3天后,伯恩神经失常的前女友被发现死在了郊外,警方判定伯恩死于与前女友的争执,珍·哈露终于洗脱了冤情。

米高梅公司把珍·哈露打造成受害者的形象,甚至重拍了《红尘》的部分镜头,将她裙子的胸线拉高,以给人“良家妇女”的印象。

但舆论并不买账,认为是米高梅老板路易斯·梅耶的营销手段。

伯恩死后给珍·哈露留下了巨大的债务,她的生活开始失控,寻找情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还想找个男人怀孕生个孩子,这样她就可以享受真正的家庭生活。

珍·哈露短短26年的人生就经历了3次婚姻,每一次都以悲剧收场。

婚姻的不幸和经济的压力彻底压垮了她的身体,各种各样的疾病找上门来。

这时演员威廉·鲍威尔进入了她的生活,鲍威尔是女明星卡罗尔·隆巴德的丈夫,这段感情注定不被祝福,受到舆论的批判。

1937年,珍·哈露出现了头疼、乏力、恶心、腹痛等症状,昏倒在**《萨拉托加》的片场,经过医生的抢救醒了过来。此时的珍心中仍怀着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等待着鲍威尔的求婚。

然而珍·哈露没有等到爱人的求婚,1937年6月7日,哈露因尿毒症和肾功能衰竭病逝,生命永远停留在26岁的花样年华。

哈露得尿毒症的原因据说是滥用染发剂,她每周就要染一次发,这种发色被命名为“白金”,引领了当时的 时尚 潮流,人人以染白金色头发为美,她的粉丝甚至组建了一个“白金”俱乐部。

哈露的染发配方里含有超标的有毒物质,对发质损害极大,以至于她后来不得不佩戴假发。频繁染发损害了她的 健康 ,让她为美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她母亲坚信基督教科学派的理论,拒绝把女儿送往医院治疗,当她的经纪人兰多把她送到医院时,已经太迟了。

珍·哈露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里,手中捧着一本《飘》,她曾经对朋友说打算一个月内读完《飘》,看看斯嘉丽如何勇敢掌握命运,把握爱情,但书签永远插在了第5页。

鲍威尔悲痛万分,在哈露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花束的纸笺上写着: “晚安,我最亲爱的宝贝儿。”

好莱坞为她举行盛大的丧礼,她所属的米高梅**公司停工一天,其它**公司的员工也集体默哀一分钟。

珍·哈露去世后,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兴起了一股“珍·哈露热潮”,她的传记和以她为生平改编的**纷纷面世,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红颜薄命的好莱坞头号性感美女。

1999年,珍·哈露被美国**学会选为百年来最伟大女演员第22名。

珍·哈露从1930年出道到1937年去世,从影只有短短7年的时间,却开创了一个金发性感女郎的时代,之后的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和麦当娜都受她的影响,成为**史上不朽的美丽传奇。

一代妖姬白光的几段情,曾恋日本特务与美国飞行员,最后嫁小鲜肉

胡亚捷的婚姻故事:三次闹离婚,越闹感情越深

朱迪嘉兰的悲剧人生:被老板压榨,5次不幸婚姻,2位丈夫是同性恋

她是4届奥斯卡影后,做了27年小三,与原配和平共处,活了96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十年间,在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的引领下,黑帮**真正成熟了。在那之前的美国社会中当然也有黑帮分子和犯罪行为存在,可以追溯到臭名昭著的纽约五点区(Five Points district),黑帮分子作为典型人物也已经出现在**里,最著名的要数1927年由派拉蒙公司拍摄的、约瑟夫·冯·斯坦伯格(Josef von Sternberg)执导的默片《黑社会》(Underworld),影片描写贩禁酒令颁布初期黑帮与警方对抗的故事,这是影史上第一部以罪犯当主角的影片,是银幕上的匪徒形象的一大推进。尽管《黑社会》好评如潮,也是票房赢家,却被后人遗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十年是美国飞速发展繁荣的十年,像高速行驶的汽车一般令人惊心动魄;但随着1929年股市崩盘,汽车嘎然而止,把乘客们摔进了阴沟,没有食物、工作、家园或希望。经济大萧条期间,许多匪徒如“靓仔”弗洛伊德(Pretty Boy Floyd)、“娃娃脸”尼尔森(Baby Face Nelson)、“贝克妈妈”(Ma Barker)、阿尔文·卡帕斯(Alvin Karpis)、“机关枪”凯利(Machine Gun Kelly)以及臭名昭著的“头号公敌”约翰·迪林杰(John Dillinger)等横行一时。这些匪徒通常是移民出身,从社会最底层起家,凭着坚韧和狡诈取得金钱与地位上的成功;在一个政客、警察、银行家和所有当权者都贪腐的年代,他通过触犯法律做到这一切被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1931-1933年美国中西部疯狂的犯罪活动如此之多,以至于像约翰·迪林杰这样的头号通缉犯都没那么耀眼了。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些匪徒被媒体和大众浪漫化,大肆宣扬,让饱受经济衰退之苦的民众把他们视作劫富济贫的侠盗。这种局面激怒了胡佛(John Edgar Hoover),他领导司法部调查局(BOI)发起了一场打击银行劫匪的浩大行动,被称为“国民公敌”时代。调查局也正是借着一系列大案的告破,从一个小型侦探机构升级为美国司法部下属的独立部门,更名为联邦调查局(FBI)。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好莱坞**创作的绝佳素材。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盗匪成为了那个时期大银幕上的闪亮人物。像《小凯撒》(Little Caesar,1931)和《国民公敌》(The Public Enemy,1931)之类的黑帮影片屡屡打破票房纪录,并不是一种巧合。

       在整个二十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华纳兄弟**公司被认为是“工人制片厂”(Working Man’s studio),制作的**与美国社会经济较低阶层的大众有关。与米高梅之类的制片厂把明星拍得像神一样相反,华纳兄弟把爱德华·罗宾逊(Edward G Robinson)和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之类演员塑造成的明星不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英俊”,但却带有平民的真实性。詹姆斯·卡格尼曾说,他赋予他的角色们的主要元素是“贫民窟风格”(touch of the gutter)。华纳兄弟出品的**通常是嘈杂的、快节奏的,所拍影片的主题与普通人有关——比如1932年的《我是逃犯》(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里被铁链锁住的一群做苦工的囚犯、1940年的《卡车斗士》(They Drive By Night)里卡车司机们的生活,或者是1931年的《国民公敌》里展现的黑帮分子的沉浮。

      《国民公敌》由获得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翼》(Wings)的导演威廉·韦尔曼(William A Wellman)执导,他以15万美元的投资,26天的拍摄周期和高达百万美元的票房回报成为好莱坞黑帮片的榜样。而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主演的汤姆·鲍尔斯(Tom Powers),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人对黑帮人物的态度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快照(人物原型来自黑帮老大艾尔·卡彭 Al Capone的宿敌迪恩·奥班农 Dean O'Banion )。汤姆是一个来自中下阶层家庭的年轻爱尔兰人,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美国梦所包含的一切——物质利益、金钱、社会认可等都与他无关,而为了得到这一切他选择了走向犯罪人生;事实上,这个黑帮分子的生活方式几乎可以说是反映了美国梦的“阴暗面”:他以肮脏的手段获得它们,沉迷于对美酒、女色和金钱的虏获。

       作为爱尔兰移民的儿子,汤姆与好友马特(爱德华·伍兹 Edward Woods饰)在生活中可作的选择很少,为了不像其他人一样苦哈哈的通过打工维持生计,他们参与到了边缘的犯罪活动,为黑帮组织头目偷手表以转手再卖。在**这一部分中唯一的权威人物是汤姆的父亲,他是一个苛刻、冷酷的人,常用皮带教训汤姆,这个人物形象被后世很多**效仿。

       当犯罪生涯带给汤姆和马特比普通人更多的利益时,他们喜欢上了这种偷蒙拐骗抢的生活方式。汤姆的哥哥迈克(唐纳德·库克Donald Cook饰)是一个本分的人,努力挣扎着过活,白天为有轨电车公司工作,晚上去读夜校;汤姆鄙视地称他为“傻瓜”、“整天忙着上学——学习怎么做穷人。”与《小凯撒》里的“瑞克”(爱德华·罗宾逊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瑞克很快上位到老大,而汤姆和马特则一直在“辛苦付出”——他们抢皮货店、偷汽油、进行各种小偷小摸,从未像黑帮老大艾尔·卡彭那样光鲜亮丽;他们只是两个努力工作、试图在他们的行业内获得成功的人——只不过这个行业碰巧涉足了谋杀和盗窃。可能正是这种特质把汤姆——以及卡格尼饰演的所有罪犯形象与这个时期的众多罪犯形象区分开来:卡格尼一般不演黑帮头目或老大,他只演小混混,通过勤奋和执拗努力向上爬。在《国民公敌》里,汤姆在一系列黑帮大佬手下干活,但他自己却从来没当过“老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汤姆是一名平民罪犯,如果把他的工种改一改、去掉他的反社会倾向,你就会看到一名努力工作的卡车司机或工厂工人。观众们因此对他获取权利和财富的经历感同身受,也把自己与他联系起来,因为他来自他们同样的背景、开他们所开的玩笑、也可能像他们那样乱花钱,所以这个角色被大萧条时期的观众们所喜爱——在一个银行排斥穷人的年代,汤姆从银行家和有钱人那里把钱又拿了回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汤姆再现了华纳兄弟公司一直关注的、以工人阶级为主角的较为阴暗的一面。

       如果美国梦许诺所有人都可以拥有成功和财富,那么汤姆和马特就是那个理想投下的阴影。在冒险贩运禁酒赚到一大笔钱后,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花钱买了高档礼服,开着辆新车来到一家豪华夜总会纵情狂欢。当黑人泊车员泊车时,汤姆大声呵斥道:“嘿,驼子,那车能换挡!它可不是福特!”——立刻把他们的车同当时无所不在、任何人都能开的福特T型车区别开来,俺们可不是一般人,俺们是大腕。在夜总会里,汤姆和马特穿着昂贵却俗气的礼服和“一毛钱一支舞”的**们调笑,毫无顾忌地争抢看上眼的两位姑娘(琼·布朗德尔 Joan Blondell和梅·克拉克 Mae Clarke饰)。后来汤姆又用其中一位姑娘“折价换取”了一个新女友“格温”(珍·哈露 Jean Harlow饰),格温以一袭华美的长裙登场,立刻吸引了汤姆,肯本不在乎她“和几十个男人睡过觉”。

       在当时那段大多数人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的时期,汤姆通过不法手段过上了鲜衣怒马的好日子。他把一沓钱塞给母亲,然后在与哥哥发生争吵时,又把那沓钱一撕两半扔向哥哥的脸,大喊:“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哥哥对此回答道:“是的,我想也是,但对于没有良心、没有头脑的你来说,钱就是你拥有的一切。”

       汤姆这个角色身上的桀骜和残暴则让影片具备了更多的观赏性,甚至有不少观众对片中的暴力场面感觉不适。比如汤姆猛揍一个不愿缴保护费的酒吧店主,警告他“如果不交钱,把你的牙一颗一颗踢出来”;在另外一场戏里,他把一个切开的柚子砸在女友脸上的桥段曾被媒体广泛批评,以至于随后的几年卡格尼去餐厅吃饭时,经常会有人献上一个柚子,而他总是欣然接受。作为演员,卡格尼赋予了“汤姆”这个角色经久难忘的艺术魅力。

        当然,善必报,恶必惩,尽管观众乐于接受黑帮分子的阴暗面,但同时也知道他们终归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或许来自好莱坞四处宣扬的法律与秩序,或许来自被他们的敌人残忍地杀掉。所以,在影片结尾汤姆必须死,就像《小凯撒》里的瑞克和《疤面人》(Scarface,1932)里的托尼一样。但即使是按黑帮片的标准,汤姆的死也是凄惨而恐怖的——汤姆的尸体像一袋垃圾一样被丢弃在他母亲家门前。

       影片一段附加的编后记告诉观众:“汤姆·鲍尔斯的结局是每一个黑帮分子的结局。‘国民公敌’既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角色——它是一个我们全体公民迟早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类信息的目的明显是为了规避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逐渐开始严格执行的《**制作守则》的审查,那个时期的黑帮**早被家长团体和宗教委员会把它们视为令人厌恶和不道德的、是所有腐蚀美国年轻人的恶行的化身。黑帮**中的另一部经典之作《疤面人》就是被这种舆论和越来越严格的电审制度给毁了,它在当时受到太多的谴责,不得不推迟了一年才发行。相比起来《国民公敌》的境遇就好多了,它在观众中大获成功,而且,尽管它是一部黑帮片,却也得到了评论界的赞许,尤其是针对卡格尼的表演。尽管如此,《国民公敌》仍被当作好莱坞一切令人厌恶和不道德影片的聚焦点,当影片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与《小凯撒》以双片方式重新发行时,有几组镜头被认为太过性暗示而被剪掉以安抚电审委员会。正是这再次发行的影片被年轻的马丁·斯科塞斯注意到,他被威廉·韦尔曼**的写实主义和坦率所震惊,称《国民公敌》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为我们所有人指明了方向”。

  英文名:marilyn monroe (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

  玛丽莲·梦露

  原名:诺玛·简·贝克(玛丽莲·梦露实则是艺名)

  生日:1926年6月1日

  祭日:1962年8月5日

  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死亡地点: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死因:36岁时死于药剂过量(有人说谋杀)

  星座:双子座

  身高:166cm

  体重:52kg

  三围:94厘米-56厘米-89厘米

  名言:你无法接受我差的一面,也不配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配偶:

  Arthur Miller (29 June1956 - 20 January1961) (divorced)

  Joe DiMaggio (14 January1954 - 27 October1954) (divorced)

  James Dougherty (19 June1942 - 13 September1946) (divorced)

  兴趣爱好

  度假照(20张)

  最爱喝的酒:香槟、马丁尼和伏特加

  最喜欢唱的歌: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最喜欢的雕塑家:罗丹

  拥有的汽车:黑色“雷鸟”跑车、 黑色凯迪拉克敞篷车 

  成名作品:《飞瀑怒潮》(1953)

  代表作品:《热情似火》(1959)

  荣誉:“AFI百年百大明星”之一

  名言:Hollywood is a place where they'll pay you a thousand dollars for a kiss and fifty cents for your soul(在好莱坞,人们愿意用一千元交换你的吻,但只愿意付5毛钱买你的灵魂);

  I'm selfish,impatient and a little insecure I make mistakes,I am out of control and at times hard to handle But if you can't handle me at my worst,then you surely as well don't deserve me at my best(我自私、缺乏耐心和安全感。我会犯错,也常会在状况外而难以控制。但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明星特质:“金发炸弹”;经典的标志性金发碧眼美女;传奇的**明星;气喘吁吁的嗓音和令人极度羡慕的身材;天生的喜剧天才

  颜色:米**、黑色、白色和红色

  男演员:克拉克·盖博、查理·卓别林、查尔斯·劳顿、Will Rogers、加里·格兰特、约翰·巴里摩尔、泰隆·鲍华和理查德·威德马克

  女演员:葛丽泰·嘉宝、珍·哈露、琴裘·罗杰丝、玛丽·杜丝勒和奥丽薇娅·德哈维兰

  梦露

  艺术家:Goya、毕加索、El Greco、米开朗基罗和波提切利

  饮料:Dom Perignon香槟

  书:How Stanislavsky Directsby Michael Gorchakov

  女歌手:艾拉·费兹洁罗

  男歌手:弗兰克·辛纳特拉

  自己的**表演:夜阑人未静、无需敲门

  照片:Cecil Beaton拍摄的梦露穿白色裙子的照片

  音乐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Earl Bostick、贝多芬和莫扎特

  剧作家: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

  诗人:济慈和惠特曼

  餐厅:Romanoff's(in Hollywood)

  商店:Bloomingdale's

  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罗姆·大卫·塞林格、乔治·萧伯纳和托马斯·沃尔夫

  个人慰问:朝鲜

  香水:香奈尔5号

  化妆品:妮维雅润肤液

  小结 关于梦露

  梦露的一生是短暂的,她16岁结婚,36岁去世,死因至今还众说纷纭。她是美国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金发,红唇和被风吹起的裙子已成为了她的标志。芭比娃娃的样子就是根据她来设计的。她还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20世纪十大英雄偶像第二名。梦露的童年生活几乎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为了摆脱这种不幸,她刚满16岁时就匆匆嫁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41070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4-13
下一篇2024-04-13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