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开始了锅巴的制作。1992年我国科研人员在河南济源黄河小浪底施工区调查文物时,在河清口半坡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陶鬲片上有一层熟食遗物(即俗称的锅巴),其厚度如纸,面积约十平方厘米,呈黄色。据专家考证,古人在刷锅前把鬲取出,经晒干后,堆积在干燥处保存下来,可见我国锅巴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
锅巴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营养丰富,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和传统的产品配方(白芝麻、白砂糖、食用植物油),使芝麻锅巴产品不仅具有薄、脆、香的特色,而且保留了芝麻原有的各种天然营养成分,是纯正的天然绿色产品。相传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路过湖州的一家茶食店,看到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的芝麻锅巴,就点上一盘品尝,觉得香脆可口,食趣盎然,吃后赞不绝口。第二天,乾隆的侍卫来到这家小店铺,开口就说:“掌柜的,你的大福来了!搞得店家莫名其妙。
锅巴,就是“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它又香又脆,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有特色的食品。可是,传说中锅巴的发明,却是由一个小和尚烧饭不慎引起的,你想到了吗?
据说是好多年前,大约宋朝的时候,南京城外有座寺庙。每天由一个大和尚领着几个小和尚“做斋”。古时候,庙里和尚比较清苦,顿顿喝粥。用一大锅水,倒入一些米,煮成稀饭。有一年春天,一个煮粥的小和尚,向锅里倒的水少了一些,在灶下添了几根柴火之后,大白天发困,竟不知不觉地靠在灶边睡着了。大觉醒来,日近中午,下田、念经的和尚都回来用斋了。大和尚走过来揭开锅盖一瞧,顿时傻眼了:稀饭焖成了干饭,一个板桶也装不满,怎么够吃?更可气的是,锅底还有一层硬梆梆的焦饭粒,谁吃?小和尚眼里含着泪花,默不作声地站在锅边,他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大和尚很生气,用责怪的眼光瞪了小和尚一眼,说道:“那么,今天中午你就不用吃了。”等到其他和尚回屋休息时。饭桶已经底朝天,空空如也。这时,小和尚饥肠辘辘,难以忍受。他望了一下锅底的硬东西,这东西能不能吃?吃了肚子疼不疼?他有点害怕,但是他实在太饿了。就用手掰下一块,塞进嘴里。呵!好香啊!不禁转悲为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小和尚还俗之后,他就在南京夫子庙前摆小摊,专门出售这种焦黄、香脆的食品,一时传为趣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