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刚买了新手机,打算将车上的手机支架换掉,之前用的是那种粘在中控台上磁吸式的,用了三年了,期间手机只掉过一回,非常方便也没有发现磁铁对信号有什么影响,唯一不满意的呢就是得在手机壳子后面粘一张奇丑无比的引磁片(就是张铁片片,哈哈),非常影响美观。好吧,既然圣上下了旨意,臣妾只有领旨了。只要淘宝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开淘~当然也绝不会放过试用平台的每一次机会,哈哈哈~ 就在我对购物车里的几种类型的手机支架纠结的难以取舍的时候,在试用平台发现了一款新奇货,纳米吸附手机支架,这是个什么鬼?管他呢先点了再慢慢研究,哈哈哈哈~原来这个手机支架的造型和磁吸式的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吸附方式,磁吸式靠的是接触面内的磁铁吸住手机背后的引磁片(贴片),而纳米式的则不需要引磁片就可以直接吸附手机本身,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就是手机背后必须是光滑平整的平面,如:玻璃材质的后盖、平整的塑料后盖等;当然金属和磨砂的后盖也是可以通过在后盖上贴张透明的引吸片来达到吸附的效果的,这真是太神奇了。接下来就是等待中奖的消息啦!万能的淘宝又一次感知到了我的需求,哇哈哈哈~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了我!“我中啦~~~”事实再一次印证了“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坚持了虽然不一定有成果,但不坚持一定没有成果”这个道理。心里实在是太激动啦!话不多说,该介绍基本情况了!
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种新奇的玩意,真是太神奇了。纳米膜表面摸着有点像橡胶但又比橡胶软,又有点像3m泡沫胶但又没有粘性。接触面直径比之前用的磁吸式的要大些,吸附的应该会更牢固些吧。
印有3M字样的一头就是底座,底座的直径要比吸附头的小一点,采用的是3M胶,大家都知道3M胶的质量那是杠杠的,之前那个磁吸式的支架用的也是3M胶,从未掉落过。
经常的吸附势必会使纳米膜表面粘上灰尘,不管是自然沉积的还是手机机身上的,灰尘多了也会减弱吸附力。细心的厂家还特意配了一个防尘盖,这样可以在不用的时候盖上以免落灰。
附带一本使用说明书,上面有明确写明适用于那些材质的手机后盖,不适用的材质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达到吸附效果。还有就是一些使用的注意事项了。建议大家还是认真看完再使用此支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一款塑料材质的手机保护壳,四边是橡胶的,背后是PC材质的,非常的光滑平整,吸附的非常牢固,不管怎么晃动都没有掉落。
这是一款TPU材质的超薄透明手机保护套,这种也是现在大多新手机随机附赠的一款手机壳,非常的轻薄柔软,依然光滑平整。可以看到由于手机壳较柔软,由于重力的原因,吸附面四周已经被拉隆起了。但依然还是没有掉落。当然我们实际的使用场景也不会将它吊着放。
这个就是没有加任何保护壳的玻璃后盖材质的手机本身了,光滑平整依然牢牢的吸附,不管怎么晃动也没有掉落。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手机保护壳都可以,此照片中最右边的那种凹凸有致的硅胶保护壳就没有办法吸附,非要让他吸附呢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在贴张丑陋的引磁铁片吧,使其表面具备光滑平整的特性就可以用啦,哈哈哈!
优点:科技的发展是飞速的,这款纳米手机支架真是太神奇了,基本不用任何辅助材料就可吸附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手机,只要你的手机后盖、保护壳后盖平整、光滑就可以直接吸附,而且吸力也很大,只要不是斜着撬绝不会掉。再也不用再手机后盖贴张丑陋的贴片了。真是一项伟大的创新。通过测试各种手机壳和手机的过程发现,玻璃材质后盖是吸附能力最强的,这也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手机采用的机身材质,看来这款纳米吸附手机支架日后必定是有市场的,而且很有可能会颠覆吸附式车载手机支架的行业标准。
缺点:要说它的缺点嘛,那就是转动的球头实在是太紧了,转动角度需要很大的劲,很有可能将底座从中控台上撬下。希望这个在日后的生产中能够改进。(后记:负责任的商家看到我的报告后专门给我打电话来讲解如何调整松紧的方法,真是太让我意外了,毕竟现在这样的商家真的是不多了,必须给商家个大大的赞。原来那个吸附盘是可以拧下来的,逆时针转动吸附盘就拧下来了,里面是个厚实的橡胶圈包裹着那个可以转动的球头,只需将那个橡胶圈用刀削薄点就松很多了。所以我提的这个缺点也不能算是缺点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