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板 wacom 的口碑比较好 但是也稍微比国产的贵一点。。
1.压感笔(无线、无源、精确定位技术)
市面上有不少手写板产品,大部分不是有连接电缆就是需要电池供电;这些Wacom的压感笔都不需要。那么两者在实际使用中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有线的笔就不要考虑了,时间一长你一定会被那根讨厌的连线烦死。要换电池的那种呢,隔一段时间就要换电池、多出成本不说,剩余电量的不同也会影响笔的感应效果,最关键的问题是:电池的存在影响了笔的重心,使用时手感十分别扭。
Wacom向来注重压感笔的开发,独创无需导线的设计和电磁感应的读取方式,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永久、稳定的手感,这点对用户来说至关重要的。
2.高感应速度和敏锐压感
感应速度也是绘画应用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有些产品往往只标压感级别而不标感应速度,这就是在迷惑不知情者。很多朋友都反映过,一些手写板产品在使用时会产生“断线”、“折线”的现象,这一般是笔感应速度达不到手的运动速度时造成的,感应速度一般用pps(Point Per Second)来标称。以影拓2为例,高达200pps的感应速度,基本可以应付所有人的绘画笔速,而不会出现断线或折线问题。当然感应速度也需要完善的驱动程序来匹配,才能综合体现效果。
再说说压感,压力感应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识别绘画时手给予接触表面压力程度的指标,一般用级来表示,级越多,对压力的分辨力就越高,所画的笔触就越能表现细腻的手感。一般来说512级的压感已经可以应付大部分的需要,影拓系列更用了1024级压感,可以表现更多的绘画细节。
大家还要注意的是,某些产品的指标数值一样不等于东西就一样,厂商的制造工艺也至关重要,压敏元件本身非常敏感,要求产品在模具、做工上都非常考究才能达到设计时的压感要求。我就曾经用过一些做工一般的手写笔产品,标称不低,可甚至连条线画出来都发抖。所以,只有仔细观察产品的做工,实际试试笔的反映速度和灵敏度,多比较才能真正感受压感笔之间的不同。
3.软件兼容性
既然是主要用于电脑绘图,良好的软件兼容性是必备的条件,离开软件的支持,硬件就成了摆设。目前,基本上所有支持数位板技术的软件产品都支持WACOM数位板,而且作为推荐硬件,很多软件在设计时就是在用Wacom的产品和技术做测试。
问题三:Wacom数位板有哪些系列?
先来了解一下Wacom数位板的产品线吧,在中国地区销售的Wacom产品主要分影拓、非凡和新帝三个系列。大概包括:
·非凡系列:J-420、F-420、F-510、F-430、F-630
·影拓2代系列:影拓2代-4x5、影拓2代-6x8、影拓2代-9x12、影拓2代-12x12、影拓2代-12x18、影拓2代-白金版(最新推出)
·新帝系列:Cintiq(新帝)18SX、Cintiq(新帝)PL-550、PL-510
新帝系列是液晶数位屏产品,也是每个Cger都梦想拥有的高端产品,直接在屏幕上绘画自然是最理想的,尤其是最近低价推出了PL-510,使用液晶数位屏的梦想似乎离我们更近了。不过,在国内恐怕连专业制作公司都较少购买此款产品,还是解决“温饱问题” 先,介绍和对比一下非凡与影拓2系列吧。
非凡和影拓系列的区别体现在三大方面:输入面积、识别技术和扩展性(当然还有价格)。
1)面积
有人说,面积当然越大越好了,对,但不全是这样。由于Wacom数位板使用是绝对坐标定位技术,将屏幕上的点区域与数位板的输入区域精确地进行定位。所以当数位板的有效输入面积大的时候,一方面绘画的空间更多、动作更自然,另一方面就是画细节时,数位板的面积越大,单位面积上能够用来控制一个区域的识别点就越多,笔触也就能体现得越细腻;此外就是手感,在采用绝对坐标的模式下,如果数位输入设备的面积与屏幕大小相差很多,那手实际上所画的大小与屏幕上看到的大小会按比例有很大差距。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绘画的手感。
于是理论上与屏幕等大的输入面积就应该比较理想,对于一般的17寸显示器来说,基本等大输入面积大约是一张A4纸的大小,恰好是影拓2代9×12这款的面积,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Wacom在销售这款产品的时候特意加带一个电磁4D鼠标,提高了该款产品的性价比。
说到这里记得有朋友问过,既然9×12和12×12的报价差不多,当然应该选择面积更大的12×12。其实是他没有注意产品配件注明的内容,影拓2产品的附件中,9×12这款自身带有一个4D鼠标(一个4D鼠标的零售价格估计在700元左右),所以9×12和12×12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价格差。
12×12与12×18的两款产品意味着更大的输入面积,尤其是在双工具操作的时候,更大的面积带来更多的自由,12×12英寸的输入面积意味着你拥有了长宽都为A4纸长度的一个方形绘画区域,同时也带来了更高输入面积与展现想象力的空间,这种挥洒自如的绘画感觉自然是小面积的数位板子无法替代的。
2)识别技术
大体来说,影拓2大多数方面似乎不比非凡强到哪里去。就压力感应而言,影拓2的1024级比非凡的512级只更精确一点而已,单凭感觉不会相差太多;读取速度方面,影拓2为了支持更大的输入面积,将读取速度提高到了200pps,即使很快在板子上做涂抹等动作也一样可以轻松表现。
但是,仅仅有位置和压力识别还不能精确地描述我们的下笔意图,例如当我们想表现用笔的侧锋快速地勾细线的效果时,或者要用喷笔画四射的水滴效果时,非凡系列就捉襟见肘了。影拓2则加入了笔倾斜识别和角度识别技术。
倾斜识别是指识别笔与板子的垂直夹角的技术,角度识别则探测笔尖在水平面上的方向。综合这两种技术,就可以轻松表现喷笔的方向、喷嘴角度以及各种笔(刷)的顺峰行笔、侧峰行笔乃至逆峰行笔的不同了,这在刷形笔和刮刀类的笔触上都有很丰富的表现。
3)扩展性
影拓2的可扩展产品非常丰富。Wacom设计了喷枪笔、墨水笔、描画笔、2D 鼠标、4D 鼠标、十字定位鼠标等专门工具,能够满足CAD绘图、电脑手绘、3D制作等高级应用领域不同的特殊需要。
问题四:介绍一下影拓2的具体情况吧。
影拓2的颜色有冰晶兰和紫罗兰两种,按照面积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型号(笔者持有的是9×12的)。
先说说板子,比我想象的要大一圈,厚度却不大,平滑的边缘造型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在使用和移动的时候相当自如。正面上方有一个指示灯,平常状态下为橘红色,有工具按键输入的情况下会变为浅**,随时提示用户的工作状态。输入区由一块半透明塑料膜覆盖,可以方便的掀开,放入想临摹或参考的。覆膜下有快捷菜单条,可设置各个键的快捷功能,还可取出,自己修改上面的内容。
必须提到的是影拓2重新设计过的、超棒手感的压感笔。拿在手里明显感觉比原来的粗,十分有满足感,运动自如又稳定,每天长时间画画也不会有劳累、握不住的感觉,这得归功于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高级的用料和精心的做工。另外,橡胶皮笔套、侧面开关、笔尖均能灵活拆除、更换,非常方便。
问题五:购买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
首先,想好了才买,拿好主意并坚持到底,省得买错了后悔。
其次就是要货比三家、认清行货,虽说没听到过国内有Wacom水货,但谨慎一些没坏处,到Wacom网站所指定的销售代理处购买比较保险。
此外,注意细节。例如配件是不是齐全(参看内含的物件清单),票据是不是开齐(一式三联保修卡)。如果有USB和串口两种可选,当然尽量选择USB接口的版本(主要指影拓2)。
使用小窍门
1.板子打滑的解决方法
从纸绘过度到数位板绘画的朋友恐怕会感觉数位板的塑料膜过于光滑,描线的时候容易产生微弱的颤抖。不要紧,Wacom数位板有较大的感应距离,凌空作画?当然不是,你可以把习惯用的绘画纸张铺在数位板的表面上用。不过普通纸的表面都比较粗糙,长时间拿它们垫在板子上画,会加大磨损,缩短笔尖的寿命。
这里推荐两个其他选择:塑料压膜的杂志封面,这种表面可以模拟动画Cel胶片等材质,对笔尖的磨损也很小,需要细致的润色时尤其推荐,就是厚了点,不过小Case,可以解决(千万别撕CG啊);还有就是漫画专用稿纸,尤其推荐日、韩原产稿纸,不用多,只需要一张,垫在板子上,画起来的手感可以模拟大部分纸面绘画,同时对笔尖的伤害也要比普通纸小一些,这种方式推荐用于需要精确描线的情况下,因为这种纸有一定的摩擦力,笔迹更容易控制。
顺便说一句,我不赞同一些朋友所说的“保护笔尖”的做法,也就是给笔尖套上塑料帽之类的东西,这样看似保护了笔尖,但一方面可能会损坏板子上的塑料膜,另一方面会使压感笔内的机械结构受力不正常,容易造成笔寿命的缩短,反而得不偿失。
2.数位板的保养
和所有硬件产品一样,最好的保养就是正确的使用。首先,要提醒那些用力比较大的朋友平时尽量用适当的力量来画,数位板的压感应是很敏感的,保持良好的绘画力度控制对维护数位笔的压感部件会有很大的帮助;各种饮料什么的要离数位板远远的;还有,多清洁数位板及压感笔有好处,但不要使用对塑料有腐蚀性的溶剂。
ipad pro 适合个人画画,个人练习,更偏娱乐一点的。 专业绘画用Wacom数位屏比较好。原因如下:
ipad pro防误触、压感等功能达不到专业水平:
(1)防误触是数码创作工具的基本功能,就像是触控是智能手机的基本功能。没有的话iPad Pro不被创作者纳入考虑范围。
(2)即便有防误触,压感级数是第二道门槛。压感级数达到1024,才符合一个2015年全职数码创作工具的要求。要知道现在Wacom的入门产品、400元的Intuos就已经有了1024压感。
(3)过了压感的门槛,还有Wacom长年累积下来的:延迟控制、偏移控制、强大的驱动软件、无源笔(这个iPP是确定没有了)等。iPad Pro一口气全面达标是比较难的。而专业创作需要的AdobeRGB色域显示,对iPad更是遥远。 至于倾斜感应,这种Wacom玩了半辈子的技术就不用大肆宣传。
扩展资料:
ipad pro与Wacom数位屏相比缺乏拓展性|:
(1)首先专业软件的缺乏。动辄数百M上G的PSD文件,和iOS上目前所谓创作软件的创作规模远不是一个级别的。
(2)电脑配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更改而不替换技术更新较慢的数位板数位屏,数位板数位屏技术进步也不需要替换电脑配置,这对创作者非常重要。
摘要:触摸屏技术给消费电子领域带来的巨大的变化,设备的界面变得更加友好而易用。然而对于手指不那么纤细的触屏手机用户来说,在袖珍的屏幕上把玩手写功能时,常会倍感吃力,因而触控笔就出现了。触控笔的原理与触摸屏技术差不多,自制触控笔也不困难,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触控笔的原理是什么
触控笔的原理与触摸屏技术差不多,目前,市场上各种触控笔大概可归为电阻式触控笔和电容式触控笔这两种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电阻式和电容式触摸屏终端。电阻触摸屏主要是通过压力感应原理来实现对屏幕内容的操作和控制的,因此电阻式触控笔只需要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就行了,大部分普通的手写笔也能达到要求。
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因此电容式触控笔必须采用导体材料制作,要有导电特性。当触控笔接触到电容式触摸屏时,人体会通过触控笔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触控笔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摸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从而得出触摸点的位置。
如何自制电容触控笔
1、事先准备好材料,包括胶带、剪刀、铝箔纸、棉签、锡纸、圆珠笔等等。
2、将圆珠笔的笔芯取出,只留笔筒待用。
3、将棉签一头带棉的部分剪断,试着把这一头棉签插入笔头处的孔,如果孔太小,就用小刀切掉一小块来扩大孔的范围。
4、棉签头塞进笔头后,将笔头拧紧,把锡纸包在笔头上,将锡纸拧紧,笔头保持平整。之所以用铝箔纸,是因为它能传导人体电流,且比较结实耐磨。
5、用胶带固定好笔头,笔杆用铝箔纸包紧,接头处也要用胶带缠紧,这样自制触摸笔就制作完成了。
:
该图为网友DIY的,看图上应该为电感线圈加电容然后控制鼠标。
望高人指点。能提供电路图和制作方法最好!我现在不清楚具体要用什么样的电感和多大的电容才能构成电脑屏幕发出的频率一致。在网上查询到的频率是500KHZ。但是这个不一定就是准确的,是否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出屏幕的频率呢?
第一步,准备材料。闲置的笔一只,烟盒里的锡纸一块,小刀一把,胶布,大一些的棉签,烤箱用铝箔纸或者锡箔纸一块,(这里我用的是铝箔纸)
第二步,试着把棉签插入笔头处的孔,如果孔太小,就用小刀切掉一小块来扩大孔的范围。
第三步,把棉签插入笔头的孔,稍用些力按紧。
第四步,把铝箔纸裹在笔杆上,轻轻的裹紧,不要太用力,因为铝箔纸很容易破裂,裹好后可以稍稍用力给它捋捋让它更紧一些。
棉签头要露在外面。
第五步,用胶布把裹好的笔杆缠一下来固定铝箔纸。
第六步,把烟盒里的锡纸裹在棉签头上,尽量把笔头处捋的圆滑些。
第七步,用胶布把裹好的烟盒锡纸缠好,这样电容笔就做好了。
之所以笔杆用烤箱用的铝箔纸是因为它能传导人体电流,且比较结实耐磨。
笔头处用烟盒里的锡纸是因为它有纸的成分,比铝箔纸柔软,不会划伤屏幕,而且可以传导电流。
第八步,测试电容笔效果。OK。
goodnotes可以用手指,goodnotes可以用手指或手写笔在数码纸和导入的文档上书写和素描。可以在页面上添加图像,键入的文本和完美的形状,并根据需要对其重新排序和调整大小。
对于刚刚接触电子笔记或电子手帐的人来说,《GoodNotes》是很好的入门工具。它界面十分简洁,功能也很清晰,新建功能可以快速新建笔记,也可以直接导入外部 PDF 文件格式的手帐本。
功能特点
《GoodNotes》提供三种笔触,分别是钢笔、圆珠笔和画笔,虽然可选择性不多但足够日常使用;它的各项功能排布在最上方一栏中,选用起来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搜索功能,《GoodNotes》的手写文字搜索十分强大,比较潦草的字迹也能保持高识别率,用这个功能非常适合搜索手写笔记中的重点内容。GoodNotes为用户的文件库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封面,以及适合各类用途的页面模板。可以导入这些自制模板,并永久地使用它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