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位
重新定义了业界手机评测
的Awesome前辈入职格力以来,格力手机的新消息就成了所有数码爱好者万众瞩目的焦点。
没人在意他的职位,其实是和手机毫不相关的
市场营销主管
,人们总愿意去相信,一个数码评测博主的跳去到某某大厂,多半是去做手机的。
就比如那位现已离开锤科入职OPPO的前科技美学主持人。_
但入了就是入了,前阵子格力发布了大松G7这款新手机之后,网上讨论的热点,也都成了
“自如入职之后格力发布的第一款手机
云云。
管他和手机有没有关系,就硬蹭。
嘿嘿嘿,托尼做评测也不嫌事儿大,买了一台回来想测给大家看看,格力的这台新手机到底是个啥水平。
可在上手之后,托尼是一点都WOW不出来。
不知道差友们还记不记得,在上一篇评测魅族18X的文章里,托尼有提到说:
“魅族18和董**家的新手机,用的是同一套闻泰公模。
原本我以为这是个传闻,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但仔细想想,同为珠海大湾区的生力军,格力在早手机这块,咨询一下小老弟魅族,也没啥奇怪的。
不夸张的说,这两台手机除了系统和外观上一些细微的差异,根本就是如假包换的一台手机,连手感都不带变的。。。
大松G7和魅族18X就是同父异母的孪生俩兄弟。_
手机不管是在按键开口位置、Logo位置还是摄像头的排布上,托尼几乎找不出有什么差别。
底部电源接口位置_
摄像头的闪光灯、排布位置完全一样。_
这两天机器外观上为数不多的区别在于,同样是白色,魅族18X在正面安排上了一体性极强的白色边框,而大松G7则还是传统的黑色边框。
从正面看给人感觉是两款手机。_
而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大松手机因为系统适配的原因,没能像魅族一样打磨的那么精致,甚至给了人一种很强的粗糙感。
比如在屏幕圆角的处理上,会有明显可见的锯齿切割问题。
左边是大松G7,右边是魅族18X_
当然了,硬件用的一模一样,软件上格力大松是不是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emmm,大松的“HALO系统,和Flyme对比的唯二优势,可能是它系统比较干净。
干净到啥都没有的那种干净。
首先在系统的选择上,不得不说格力在UI的挑选、商店的纯净度上,做的还不错。
负一屏也有基本的本地化功能以及格力自家智能家居的控制。
可除此之外,托尼没有看到HALO这个系统独有的功能特性或是优点,
它有的功能别人全有,别人有的功能它不一定提供。
甚至是浏览器这个国产系统都会定制的App,HALO系统给出的答案竟然是UC。。。
即便是这样,托尼还抱着希望,打算看一看最新的董**开机画面是什么样的。
没有董**的开机画面,还能叫格力手机?_
结果我开关机了好几次,在洞黑的画面过后,都没有跳出董**美丽的面庞。
两个字,失望。。。
有意思的是,大松G7的另外一个优势,竟然是安兔兔,它的跑分要比魅族18X来的要高。
这部分的差别,托尼觉得可能是魅族的调教问题了。
至于其他的使用体验,排除拍照的水印和滤镜之外,大松G7和魅族18X几乎没有区别,想了解的差友直接看之前托尼写的魅族18X评测。
总的来说,这台公模手机,并没能达到托尼心目中
“格力造,好手机
的及格线,更多的是失望和无奈。
其实对于格力的空调,托尼一直是有好感的。
记得大二的暑假,我跑去了一家日企空调做售后实习,去的第一天就听见主管在那边训导员工说。
“我们的空调现在已经卖不过格力美的这样的国产牌子了,人家卖的比我们便宜还不容易坏,你们要拎拎清楚,买我们空调都是什么样层次的人。。。
果不其然在托尼之后实习的几天中,我接起的售后电话,十个里面有四五个都在抱怨说,为什么日本品牌空调卖这么贵,还没隔壁XX家新买的格力空调凉这样的问题。
在那会儿,大家对格力空调以及它包装上印着的成龙大哥,印象还没这么Duang。
董**在广告里说一句:
“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那应该是真有核心科技握在手里。
可似乎在那场十亿赌约之后,格力就开始在
转型、跨界
两件事儿上放飞自我了起来。
除了传统的三大件冰箱、空调洗衣机之外,格力也开始尝试
电饭煲、手机、智能门锁、网关
等新产品。
但不知道是步子迈的不够大,还是没掌握手机行业的
“核心技术
,在托尼看来,格力跨界做出来的手机,就是企业内需的定制机。
而小米跨界做的空调,已经搞的有声有色了。
撰文
:jihao
编辑
:面线
美编
:焕妍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格力出了5G手机,当有人将格力造手机当成一个笑话看时,董明珠却认真且执着,她从不认为格力手机失败。
2、上市半个月后,格力5G手机官网销量才破2000台,2018年上市的格力三代手机也已在官网下架,这款手机上市3年,只卖出1万多台,甚至不敌小米手机部分款式一个月或一天的销量。
3、为何董明珠对手机念念不忘?是跟雷军赌气,还是要布局智能家居的入口?格力5G手机,又一个认真的笑话?
喜欢追赶潮流的人一定会嗅到5G换机潮的味道,不论是炙手可热的iPhone 12还是接地气的千元机,都先后挂上了5G的前缀。
然而当格力电器这家明星企业也赶上这趟5G元年末班车,推出以子品牌大松命名的5G手机时,迎接的却是其在手机界的又一次销量滑铁卢。
时尚 圈的名言“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似乎在制造业的格力掌门人身上也颇为适用。上个月才因为一篇《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硕士论文成为话题人物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最近又被刚上市的大松5G手机带上了“董明珠不认为格力手机失败”的热搜。
造车、造手机、造芯片,即使格力的诸多跨界尝试都引发了大量舆论争议,董明珠也从不曾质疑过自己的决策。继2015年发布首款手机以来,格力从未在业界打响过自己的名号。如果这一次格力5G手机也“翻车”了,那diss它的理由又会是什么?
2019年11月,格力电器修订了公司章程,删除了“经营电信业务及增值电信业务”。对于这样的调整,外界不禁猜测格力电器准备放弃手机业务。
然而官方回应称,他们并没有放弃做手机,只是将手机业务交给旗下子公司负责,格力不仅会继续造手机,还会造5G手机。
一年多过去,格力蹒跚地兑现了5G手机的承诺。12月7日,格力官方商城上线了一款由其子品牌大松打造的大松5G手机。
12月8日格力大松5G手机截图,图源:格力官方商城
搭载骁龙765G极速5G芯片,支持4频段双模5G全网通,最高支持8GB+256GB内存,并配备681英寸FHD+全面屏以及后置6400万像素旗舰四摄,售价则分为2699元和2999元两个档次。
骁龙765G是一款中端处理器,被普遍应用于高性价比机型中,例如Redmi K30、vivo Z6、小米10青春版等,价格大多处于2000元区间。
以Redmi K30为例,主要配置与大松5G手机相同,售价仅为1999元,比同档次的大松5G高配版便宜1000元。
据媒体报道,大松5G手机第一天销量还不足30台,上架一周后也没能破千。 截至12月21日,上市15天后,大松5G手机在格力官网的销量是1956台,格力董明珠店小程序的销量则是2284台,其中魅夜极光两款手机的销量,小程序与官网一模一样。
截止12月21日14:00,官网显示大松5G手机共卖出1956台,图源:格力官方商城
“低配高价”的吐槽,自2015年第一代格力手机问世以来就从未间断。
格力一代手机采用了骁龙410四核处理器、1GB+8GB内存、后置800万像素以及Android 444操作系统,售价1600元。
这样的性价比连2014年发布的第一代红米Note手机都比不过,红米Note 4G增强版搭载联发科MT6592八核处理器、2GB+16GB内存、后置1300万像素,仅售999元。
到了2018年上市的格力三代手机,配置依然落后于同期市场。在硬件层面,彼时骁龙855处理器以及6GB+128GB的手机已经满大街,格力三代手机却仍在使用2016年发布的骁龙821处理器以及4GB+64GB的储存组合,同配置的乐视Pro3、小米5S等采用骁龙821的机型正被市场淘汰。
在软件层面,格力三代手机采用的Android 712系统也比当时普遍的Android 90系统落后了整整两代。
格力手机的另一大与众不同之处是,预装了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的照片。
格力一代手机面市后,董明珠的照片被作为开机画面。
图源:网络
对此,董明珠表示:“为什么格力手机用我的照片做开机画面? 不是因为省广告费,是我要告诉消费者,我是格力手机创始人,这是尊重消费者。 ”在她看来,格力手机不以价格战冲销量,正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没有市场,没有口碑,谈对消费者负责是否为时过早?
面对惨淡的销售数据,“铁娘子”采用了“自产自销”的方式来消化。2017年初,格力二代手机就被列入了员工的年终奖,春节之后所有员工还被要求必须使用格力手机,否则进不了公司。
图源:网络
除员工外,格力手机也曾被“捆绑销售”给采购空调的供应商,并强行“安利”给安装工人,否则就无法正常登录系统接收工单,令后者直呼“用不起”。
图源:网络
时任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曾表示,格力并没有强迫供应商采购手机,只是互利合作。而董明珠的回应则更加霸气:“ 你是我的员工有什么理由不用我的手机,你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信心,凭什么让市场认可? ”
外界的“看衰”并没有动摇董明珠做手机的决心。她认为,格力手机没有失败,做手机能带来很多技术延伸,格力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格力手机的技术延伸将会指向哪里?开机画面似乎就是答案,掌门人的照片下方是一段“雄心勃勃”的问候语:“ 这是格力跨进全球500强之后推出的首批手机之一,不仅能拥有人际沟通,还能开启格力‘智能环保家居’的大门。 ”
主营空调业务的格力何时开始参与智能家居的蓝图?2018年,“格力零碳 健康 家”全球首发,集“节能”“智能”两大特色智慧家居系统于一体,可让家居自主实现一站式能源管控。
早在2014年年报中,格力便表示未来会进入智能家居领域,而且会以格力手机作为连接智能家居的中心。
图源:格力2014年年度报告
根据家电工业信息中心测算,到2020年,白色家电、生活电器、厨电的智能化率将分别达到45%、28%和25%,保守预计智能家电未来3年将带来1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格力并没有选错航向,只是相比之下,产品多元化更成功的美的和海尔也许更有话语权。
在美的集团的收入构成中,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分别占比4312%和3572%,2018年美的推出AI 科技 家电高端品牌COLMO,据官方战报COLMO今年双11销售额同比增加2994%,已获部分品类高端市场突出份额。
海尔则凭借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让用户全流程参与智能制造体系,海尔智家App于2019年12月上线,把“卖单品”变为“卖场景”,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购买商品,还可以进行智能家电操控。
虽然格力旗下子品牌中既有主营取暖器、电饭煲、加湿器、电风扇等生活电器的大松,也有聚焦冰箱、洗衣机以及厨卫大电器的晶弘,但是市场声量都不算大。抛开空调,格力的生活电器收入占比仅为319%。
格力电器营业收入构成分产品占比,图源:2020年半年度报告
在家电品类上尚且难以扩张版图,又该如何靠手机撬开智能家居之门?
与其说看到了智能家居的前景,格力对手机的执着更像是一场由“十亿赌约”引发的“惨案”。
图源:网络
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押注十亿,约定五年后哪家公司营业额高就算谁赢。
自那以后格力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可惜身负“低配高价”的标签,格力手机至今都没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官方商城“格力董明珠店”里,3400元起的格力三代手机 截至12月16日的3年总销量仅为1万多台,甚至不敌小米手机部分款式一个月或一天的销量。
尽管如此,在与小米的较劲上,格力始终不服输。
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发明专利排行榜”显示,格力以219件专利数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小米则以121件专利数排名第三。
今年8月,董明珠还曾在央视《相对论》对话节目中谈起“十亿赌约”时表示,小米产品基本是贴牌生产,属于轻资产,而格力的家电一直坚持自己做,属于重资产,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上。五年之期时,格力胜出了。
图源:网络
有趣的是,就在赌约到期后的第二年,小米的营收反超了格力。不过董明珠并未将第六年看作是小米的险胜,笑称这才是第二个“五年”的开始。
如果真的从2019年开始计算第二个“五年”,那格力的智能家居故事也才刚刚开头,还能靠空调的核心技术抢跑吗?
招银国际12月的研报指出,目前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苹果和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均有布局,其中小米享有先发优势,采用“智能手机+AIoT”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完善的产品结构,并以拓展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家电系列产品为下一阶段目标。
声称要以手机为载体连接智能家居的格力,是否有模仿小米的意味?
纵观小米的产业链布局,手机制造、智能硬件、生活耗材、通信、芯片、金融等均有涉猎,几乎覆盖所有IoT产品。
光是手机制造生态链就囊括了屏幕、电池、显示器主板、玻璃、陶瓷外观、ODM等在内的多家企业。
图源:网络
兴业研究表示, 截至2020年Q2,小米累计投资超过300 家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税后净利润人民币116亿元 ,环比增长413%,如今已由“播种”进入“收获”期。即使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情况下,IoT收入依然维持21%的同比正增速。
反观格力,即使近年来频频跨界,也不见在手机技术及产业链领域进行投入,最近的对外投资还集中在医疗装备和能源方面。
因此关于“格力造手机打水漂”的质疑声总是不绝于耳。针对最新推出的大松5G手机,虽然格力电器方面称之为集团层面的部署,希望借此将旗下二级子品牌更好地推向前台。
联想到董明珠曾经宣布格力会陆续投资500亿元进军自主芯片领域,以及“华为(手机)卖第一,我们就第二”的豪言,何时能见到格力手机的“得意之作”恐怕还很难说。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东方IC、格力官方商城、格力财报、前瞻产业研究院、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下一部手机小编应该不会买格力大松5G,因为这部手机很多的性能都弱于其它的手机厂商,配置也比较平淡无奇。这部手机的价格在小编看来有些偏贵,小编可以拿这个钱去买一部性能比较好的手机,格力它们可以再发展一下,配置如果能够提高,而且价格稍微能够降低一点的话,应该会选择购买。
一、应该不会购买
以前只知道格力是做家用电器的,但是不知道现在竟然已经进军到手机行业了,并且格力方面已经发布了几款手机。格力大松5G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小编应该不会去购买,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手机它的配置以及其它的性能都弱于现在比较常见的手机。大松5G手机用的也是骁龙处理器,但是这部手机跟其它的手机相比,价格要贵了将近700多块钱,所以小编就觉得这个价钱有点不值得。
二、价格比较贵,但是配置却没有那么高
大家有没有看过格力大松5G的手机这部手机,它显示屏用的是LCD屏,不管是像素或者硬件配置,都显得十分的平淡无奇。董明珠她一直都没有放弃对于手机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多么令人惊艳的手机。格力手机是跨界产品,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让我们去购买的话,有些不太现实。
三、继续研发,后期购买的人应该会比较多。
这部手机的价格其实一点都不便宜,跟其它的手机相比它的价格更加昂贵,但是配置等各方面根本达不到我们心理的期望。因此现在想要购买手机的愿望并不是很大,当然了,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它们只要不断研究,将手机配置搞好,将手机各个方面做好,购买的人应该也不少。
继春节 手机 风云榜之后,4月6日,闲鱼再度发布3月手机风云榜,希望为用户提供大数据作为消费参考。从成交规模来看,此次苹果、三星、华为仍然强势延续了春节榜单中手机成交的三强排序。最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榜单中闲鱼官方首次引入了保值率的概念,采用2016年的部分主流机型为样本,选择在相同的一段时长内(5个月),以新机发布时的官方价和机第5个月在闲鱼的成交均价做对比,从而来衡量手机的保值程度。比如去年9月以官方指导价6188元发布的 苹果iPhone 7 (128G),到2017年1月闲鱼成交均价为506590元,保值率即为82%。
按照这一算法,闲鱼公布的手机样本还包括: 华为Mate9 (32G)保值率为86%,小米5保值率为71%;而以指导价3300元发布的格力二代,5个月后保值率仅为47%闲鱼数据还显示,在新机发布5个月后,大多数手机可以用5到7折的价钱买到。比如新机发布4个月的 魅族PRO 6 Plus (64G),目前在闲鱼上的成交均价为原价的75折,而发布5个月的 OPPO R9 ,目前成交均价则为原价的6折。
值得一提的是,在3月份的闲鱼手机出售均价的排行榜里,华为以1643元的均价排名第一。“不做大哥好多年”的诺基亚依然维持着自己的行情,紧随在成交均价97687元的 锤子手机 之后,成交均价为95795元。上个月底,据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联合闲鱼发布的《90后分享经济消费报告》显示,目前占据闲鱼55%的90后用户已成为分享经济的绝对主流,消费理性早熟的他们,买卖手机循环使用也成了家常便饭。数据显示,在2017年3月,90后人均购机花费为1376元。闲鱼方面表示,今后将定期公布“闲鱼”手机风云榜,供用户以大数据做消费参考决策。
我看好格力做手机的。
首先格力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并且可以做到持续投入。
对于格力而言他们是国产品牌的骄傲,同时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格力的家用电器销售业绩是行业领先的,所以他们每年都可以获得很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这样子这些流动资金可以拿一部分来投入研发格力手机,并且这个资金投入是可循环的,毕竟格力公司的运营状态很不错,所以每年都可以拿出充足的资金来投入研发生产,不断地精进格力手机的产品,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格力手机。
其次就是格力公司想要吸纳手机领域的人才是非常容易的。
格力本身就是大品牌的象征,高质量的象征,服务保障的象征,所以从格力这个品牌延伸到开发格力手机是可以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前来购买格力手机的,并且格力公司在吸纳手机领域的人才方面也是非常容易的,这样子一方面可以吸引顾客前来了解购买格力手机,另外一方面不断地壮大格力手机的人才储备开发出更卓越的格力手机,所以我相信格力手机可以朝着一个高质量的方向持续发展。
然后就是格力公司已经在产品软硬件方面有很多的技术积累。
格力公司现在主打的一些产品都是具备智能化的特点,并且还开发出了一些专用的app来控制格力的电器,并且格力公司的产品还具备人工智能的属性有着“聪明的大脑”,所以格力公司将自身拥有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是可以顺利延伸拓展到格力手机研发生产领域,使得格力手机具备过硬的硬件水准和相对不错的软件服务水准,毕竟这部分知识迁移的能力格力公司还是完全具备的,相信他们也是有足够的信心才会果断进军手机市场。
虽然现在格力手机所占领手机市场份额比较小,并且社会上的人群认可度不是特别高,但是由于格力手机发展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我相信格力手机在“骁勇善战”的领导者带领下和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制度下还有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的决心情况下会逐渐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关于格力,相信没有人不认识,这个品牌是我国家电品牌的佼佼者,特别是格力空调,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那是否说明格力的产品都是非常好的呢?日前,格力的董明珠在直播间盛赞了格力大松G7手机,认为这款手机非常的棒。
她表示:“格力大松G7手机手机信号稳定,相机成像色彩精准度高。而且手机在青藏高原依然能畅通无阻,加上语音后,多功能都用智能化方式满足家里所有电器产品。”,而董明珠对格力大松G7手机的评价远远不止这些,在格力大松G7手机发布不久,董明珠就表示格力手机做的不比苹果差,这充分说明了,董明珠对格力手机的肯定。
但是,由于目前智能手机的琳琅满目,而格力入场智能手机领域并不久,而且在手机系统和最新创新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滞后的,虽然格力大松G7采用了类似苹果的直角边框设计,外观颜值上也是有了提升,但是销量还是屈指可数的,可能是知名度不高吧。
那么,用过格力大松G7的小伙伴对这款手机的评价如何呢?
上次格力上热搜,是因为王自如加入格力。不过,格力最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恐怕还是董明珠与雷军的10赌约吧!近日,伴随着格力大松手机G7的问世,这一品牌又掀起了一波小热浪。格力大松手机G7不仅有骁龙870与120Hz高刷,同时还有3099元的售价。那么,很多人对格力大松手机G7表示担忧,其中最感兴趣的便是这款手机能有市场吗?
硬件列表:
667英寸中置挖孔AMOLED屏幕
屏幕分辨率为24001080
支持120Hz刷新率与240Hz触控采样率
前置13MP高清单摄
后置64MP主摄+8MP广角+2MP景深
搭载高通骁龙870处理器
内置4300毫安电池
支持30W快速充电
机身采用直角边框
机身尺寸为16517635825mm
机身重190g
配有远黛灰、玉脂白、流萤彩三种配色
售价方面8+256GB,3099元
通过上面的硬件列表,我们便能知道大松手机G7是一款定位中端的机型。这款手机搭载了今年的次旗舰处理器高通骁龙870,当然这款处理器也是今年的最佳处理器。骁龙870虽然在性能方面与骁龙888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其在功耗与散热方面却非常的稳定,而且用户的性能需求也基本能够满足。除了骁龙870以外,大松手机G7的屏幕也算一大亮点,667英寸的AMOLED屏幕,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这些也基本属于目前的主流配置。
格力大松手机G7除了屏幕与处理器较为够看以外,其余亮点并不多。影像方面,3000元的价位前置一颗13MP的镜头,可以说毫无竞争力,在3000元价位段哪怕是32MP的前置镜头也比比皆是。后置镜头大松手机G7也略显逊色,主摄为64MP的三星GW3传感器,如果这一传感器出现在售价2000元出头的机型上也到没啥,但是3000元的售价搭载GW3传感器确实有些不够看,也不够用。
既然配置与价格不成正比,或许该机还有别的优势。熟悉手机的朋友肯定知道,一款手机的定价除了处理器、屏幕、相机这三大件能够决定以外,颜值也能够决定一部分。随着手机的不断发展与迭代,颜值早已没有了标准的评定标准,而且每个人的审美不同,对美的理解也就不同,所以颜值并不好评判。不过,通过这两年上市的新机来看,手机的轻薄似乎是一种流行趋势,同时轻薄的手机也能决定着手机的握持感。格力大松手机G7的825mm机身厚度与190g的重量,显然也不符合轻薄的流行趋势。
既然配置无优势,颜值也不出众,格力大松手机G7还有市场么?如果单从手机行业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没市场。因为这款手机的售价确实有点狂妄,毕竟3000元的价格能够买到很多优秀的机型,这其中不乏小米、OV、荣耀等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在手机领域都有着自己的认知与多年技术沉淀等优势。
那么,为什么格力大松手机G7没有市场还会推出呢?其实格力并不想卖手机,而是不想放弃物联网,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我们能够看到物联网已经成为了未来主流,而这其中最成功的例子便是小米。当然,我们能想到,格力也能想到。如果格力把手机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当客户去买格力电器时,再送一部价格3000元的大庆手机,听起来就似乎合理了许多。你觉得呢?
买过格力空调估计都知道,格力空调质量太差,所以放在闲鱼上,只想快点脱手。
不过我负责地告诉你,格力空调真的故障率太高。
格力为了忽悠用户,故意编造了很多空调的型号,搞了这款那款毫无意义的名头,但不管什么型号的格力空调肯定都很差,因为格力的技术和管理太次,只靠炒作,产品好不了。故障率很高。
我通过亲身体验,格力电器质量差,服务更差。反正今后我是不会再买格力产品了。
我用过两件格力产品,一台落地电扇,外罩居然用一个一毫米的螺丝螺帽来固定,拆装很不方便,很容易丢失。所有别的产品都有定式的很方便的固定方式,而它不用,非要脑残地“别具一格”。
一台格力空调,室外机居然在机外还拖有一尾巴---普通软电线连着的传感器。我的安装在六楼不到半年就被老鼠咬断了,不能开机。
可气的是报修,维修员一接电话,就告知是老鼠咬断了传感器的线(维修人员居然能准确猜中是老鼠咬断线,可见故障率高得没法说),要我自付200元维修费。第二天投诉到本地市格力分公司(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城市),答复说是我的自然环境不好造成的故障,确要收费。真不知“环境”在一楼、二楼的买了格力空调的那怎么办。
后来我还把事情的经过通过格力的官方网站向格力总公司报告了,希望能得到总公司的意见。可是总公司的售后服务方面也没有丝毫反馈。
然我用过某品牌的空调,五年后外机风扇坏了,一打电话,立马来给维修,免费调换,没有多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