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更流畅。如果要深入的了解,那么你需要了解其中的原理
以下是个人见解:
1 首先看看安卓中的RAM情况,这个就是电脑里的内存了,一般启动后系统会占用一部分,剩下的是可用内存。我想说的是,由于安卓悲催的多任务。很多人并没有真正退出程序了,只是以为自己退出了。有些人直接按了主屏幕菜单,离开了程序。还有些程序喜欢自动联网检查更新。这时候,这些程序只是转入了后台。他们留下了2个麻烦,第一,占用了可用RAM,也就是其它后来程序的可用内存越来越少,速度自然慢了。第二,是耗电,这点,以前有同事跟我说这种后台程序不耗电的,只是记录了程序的运行状态,比如处于程序中的哪个屏幕,书本的哪一页,但我想,这是肯定耗电的。因为如果想记录程序状态,你就必须要靠电力,保持RAM中这部分数据0和1的位数和位置,这比RAM中无数据时应该是要费电的。
2 然后看看后台服务,我一直觉得安卓中那些自动启动,联网检查更新的程序,是一个耗电耗流量耗内存的主。可以通过设置-》应用程序-》正在运行的服务查看。这些服务,除了系统必须的,就犹如360安全卫士的自动更新下载病毒库功能,唯一不同的是,PC的内存大,电力没问题!所以我就一直想,难道google就不能做出一个可以自启动程序列表,让我把淘宝,百度输入法,安卓市场那些时不时自己启动的程序全禁止掉?关键问题在于系统怎么判断是人为启动的还是程序自启动的。。。
3 接着再看看安卓中ROM的情况,这个相当于电脑中的C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安卓22以上提供了设置-》应用程序-》管理应用程序,选择每个应用程序后,你都可以将其移至TF卡,这个操作,相当于你把程序装在了D盘E盘,而不装在C盘。21可以使用app2sd和link2sd软件实现。当然,要注意,有些程序是无法移到TF卡上的,有些程序即使移了,它的有些关键数据还是要存在ROM中的,正如你在电脑上将程序安装在D盘,一些关键程序数据还是保存在了C盘的program files下一样。C盘可用空间少了,速度自然慢了,还是需要经常整理的,或者不要装太多的不常用程序。。。
4再看看应用程序开发语言,安卓选择的是JAVA,在美国最流行的语言。但是它是要运行在虚拟机上的;而IOS用的是面向对象的C,直接贴近硬件的语言,C语言的操作速度比java快得多,打个比方,就如你吃晚饭,直接拨饭店订座快,还是先拨114查号快?更加悲催的是,安卓中,每启动一个程序,就会启动一个独立的虚拟机,想法特美好,为了做到一个程序的崩溃不影响另一个程序。比如计算机上,IE的崩溃不会影响打开的PDF,如果把所有的程序运行在一个虚拟机上,就犹如IE7中的所有标签页,一个标签崩溃了,所有标签over了。但是一个优点总会带来一个缺点,每个程序独立一个虚拟机,程序越多,启动的虚拟机越多,自然耗电和占RAM。当然,我觉得google选择java还是有道理的,因为手机发展速度很快,CPU和RAM迟早不会成为问题,而选择一种最多人用的语言,就有更多的人来开发应用程序,比C和C++开发难度小。因为安卓的程序都是免费的,不像苹果是收费的,开发者基数大,才能有更多程序可用。
Android60退出后,用户反响不错,它主要做的改进如下:
改进Android for Work
既然谷歌在对Android M当中率先提到了工作和企业,那么就不得不提Android for Work。Android for Work的确是为个人将设备带入工作场合很好的解决方案,将工作环境和个人环境完全区分。但是,真正在企业中使用Android设备的用户,很少听说此方案,而且使用该方案的配置过程相当繁杂,操作管理界面也很简陋,只能靠猜测完成。
因此,谷歌将会对Android for Work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毕竟谷歌的目标在于“将数以亿计的Android设备带到企业中”,方便用户不需要再随身携带两台设备,保证工作和生活既可以一体化,也可以轻松分离开来。
整合Android Wear
当Android L正式发布时谷歌已经表达了Android统治世界的野心,并表示下一代Android操作系统将把Android Auto内置其中。所以,我们也期待Android Wear能够集成到下一个版本的Android操作系统当中。
以往用户总数需要在手机上安装Android Wear应用程序,接着与智能手表配对之后才能下载和安装应用。如果Android Wear能够整合,那么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避免如此复杂的步骤。不过,Android Wear自然无法很好地运行未经优化的传统应用程序。
改进通知
虽然Android Lollipop的通知栏已经更加出色,整个通知栏相比之前更加简洁,采用的是下拉的两段式结构,但是我们预计通知栏还会是每一代Android操作系统必改进的特征之一,而且也十分值得改进。因为有用户反馈称,同一账户的两款Android设备,手机上已经滑动清除了通知,但平板上依然存在,这种跨设备的同步体验并不出色,而且只有GoogleApp完成了同步清除通知。
另外,说到快捷通知,Android 50在解锁界面下也会弹出预览小窗口,无需解锁也能进行相应的操作,但正如iOS,通知多了非常烦人,尤其是喜欢极简的用户,因此这方面也有待改进,提供一个适合更多用户的解决方案。
另外需要说明,从Android50开始,系统占用内存,反应速度都得到了质的提升。Android60官方的说法,可以和IOS流畅度相匹配,当然也是需要有足够优秀的硬件,和手机厂商的优化为支持。
进入安卓50时代,谷歌开始试图改善安卓系统跑虚拟机、执行效率低下的底层设计,于是开始有了Art模式,安卓的流畅度从此起飞…就连优化比较到位的千元机都能够流畅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安卓50拯救了安卓。
进入安卓60时代,越来越多,铺天盖地关于安卓60用户体验完胜ios92的新闻曝出…安卓60似乎比安卓50更优秀、更强大了…
最流畅的安卓系统是什么,什么手机?
流畅是相对性的,不同的手机不同的系统流畅程度是不一样的。高配的机子无论装什么安卓系统都是那么流畅,低配的就不一样了。公认的最流畅的安卓版本是44,因为有art模式。其次系统的流畅也要看优化。好马配好鞍,手机配置也是决定流畅的关键。不是楼下说的什么MIUI和htc就一定流畅。现在的主流机型例如米3、Mx3、S4、ONEM8、努比亚都很流畅了,优化也做得不错。
那个安卓手机的系统最流畅?
乐视1 Pro,乐视2 Pro,360 N4S
2015年哪个牌子的安卓系统最流畅
楼主的提问已经指明是安卓系统了,不同品牌的安卓系统设备只是用户界面不同而已。再相同的系统上应该考虑的是硬件。重要是处理器的 品牌 构架 核数 频率,还有rom内存 ram运行内存的大小,还有gpu图形处理能力而决定流畅性
安卓60系统,最大优点是什么,在流畅度上,听说不再越用越卡了,
你好,改变如下\
安卓权限系统被重新设计了。在android60棉花糖,app将不会在安装的时候授予权限。取而代之的是,app不得不在运行时一个一个询问用户授予权限。
全新的Android M相比目前的Android Lollipop(50)有六项重大的改进:
1App Permissions(软件权限管理):在Android
M里,应用许可提示可以自定义了。它允许对应用的权限进行高度管理,比如应用能否使用位置、相机、麦克风、通讯录等,这些都可以开放给开发者和用户。
2Chrome Custom
Tabs(网页体验提升):新版的M对于Chrome的网页浏览体验进行了提升,它对登陆网站、存储密码、自动补全资料、多线程浏览网页的安全性进行了一些列的优化。
3App Links(APP关联):Android M加强了软件间的关联,谷歌在现场展示了
一个例子,比如你的手机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内文里有以个Twitter链接,用户点击该链接可以直接跳转到Twitter应用,而不再是网页。
4Android Pay(安卓支付):终于来了!Android支付统一标准。新的M系统中集成了Android
Pay。其特性在于简洁、安全、可选性。Android Pay是一个开放性平台,使用户就可以选择谷歌的服务或者使用银行的APP来使用它,Android
Pay支持44以后系统设备,在发布会上谷歌宣布Android
Pay已经与美国三大运营商700多家商店达成合作。支付功能可以使用指纹来进行支付,这意味着今年基于安卓M的Nexus产品肯定会有指纹识别了。
5Fingerprint Support(指纹支持):Android
M增加了对指纹的识别API,谷歌开始在M里自建官方的指纹识别支持,力求Android统一方案,目前所有的Android产品指纹识别都是使用非谷歌认证的技术和接口。
6Power & Change(电量管理
):新的电源管理模块将更为智能,比如Android平板长时间不移动时,M系统将自动关闭一些App。同时Android M设备将支持USB
Type-C接口,新的电源管理将更好的支持Type-C接口。Android 60
引入“Doze”模式,手机会在一段时间未检测到移动时,让应用休眠,当屏幕处于关闭状态,平均续航时间长30%。
安卓哪个版本的系统最好最流畅?
手机原来配置的系统最流畅、因为手机出厂配置和系统版本是相搭配的。
手机,三大系统中哪个系统最流畅
目前手机系统主流的是IOS,安卓,微软系统这三个系统,这三个系统各有优势,无法确定谁好谁坏。
苹果的IOS系统,只有自己的产品在使用,有点系统封闭,优化好,可以发挥手机的最大性能,用户体验感好。
安卓系统,系统开放,自由度高,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手机。
微软系统,目前用户使用相比其它连个系统要少很多,有点可以与电脑等微软系统设备进行互通,方便用户使用。
ios与安卓的区别 浅谈ios为什么比安卓流畅
ios与安卓的区别 浅谈ios为什么比安卓流畅 - 手机知识 - 电脑百事网:
pc841/shoujizhishi/9425
安卓系统运行不流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手机后台太多,还有可能是手机内存不是太多,再就是手机的配置不是太理想。
安卓和windows phone,哪个运行速度更流畅?
不懂原理是怎么怎么回事。
通过使用wp75和安卓41对比。wp的配置略弱一些,但是速度完全比安卓的快。
苹果的ios为什么会比安卓系统更流畅
因为两种系统的运行机制不同,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IOS是伪多任务这一点给它的系统带来了很大好处,当按下HOME键时候,返回菜单,你刚才使用的程序已经不在再运行只是占用一定内存,当你双击HOME键时候切换到那个程序时它可以更快的启动,但当你重新运行其他程序时,如果内存不够用,IOS会删除那部分占用内存来满足你现在的任务需要,所以一般情况下,IOS运行时基本不存在因为内存少而卡,而且它的CPU也只运行当前屏幕上的程序,所以IPHONE的伪多任务相当于每次只运行一个程序,所需要得内存可以通过删除其他程序的占用的内存而得到你,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玩了一会大型游戏然后双击HOME键调出近期任务切换程序那个程序需要重新打开,因为CPU只工作当前屏幕所显示的程序,所以CPU足够用(当然系统程序它也一直运行),这就是苹果的IOS为什么比安卓流畅不卡的最大原因,安卓,塞班,这个大家都知道,他们都是真多任务处理,如果你不手动关闭一些后台它的系统本身不会主动关闭,你又重新开启新的任务渐渐的内存与CPU告急……那么——就死机了……………,除此之外苹果的图形处理能力非常强,iPhone3GS那时候都已经能运行3D游戏画面流畅,更何况如今,iPhone的画面卡顿不能说没有,但是我感觉不多比安卓之类更是好不少,CPU,内存,图形处理能力,这三中都跟的上这个手机一般就不会卡了,还有WP也是伪多任务系统。苹果每一代都是高端机配置都很好,配置强大不容忽视。据说IOS的流畅性两倍与同等配置的安卓手机,这不是我说的,不要喷我。优秀的运行机制与强大的配置,综合起来,苹果的iPhone流畅性达到最高,IOS是现在最好的系统。我的4S有过小卡但是从未死机
51和601 区别不大,都很流畅。71可以说是质的飞跃。1安装软件速度很快。比起60有明显提升
2内存占用量少了很多,也没有杀后台的问题了。
3流畅度比60更强。
4耗电稍微大了点。
细小差异只能通过专业软件,像鲁大师等来进行测试对比。
个人不是很建议升级,如果升级建议用360手机卫士关闭后台程序及服务,减少卡顿及耗电量。
虽然Android 60版本肯定会在Nexus 5X与6P上正式与世人见面,不过幸运的是之前的老机型Nexus 5和6也同样支持升级,于是我们在第一时间对于这套全新的系统进行了升级与测试。
Google Now的点按新功能
苹果在iOS 9中提升了Siri对于用户下一步操作预判的能力,某种程度来说,你的操作流程将更加便捷,不过要是与谷歌新推出的必杀大招——Google Now点按预测来说,苹果明显要落于下风。
在Android 60版本中,Google Now依然可以通过主界面右滑出现,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与习惯定制一套个性化信息,其中包括天气、下一站目的地导航、今日头条新闻等等。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当你在浏览网页、查阅电子邮件短信等操作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按住手机的home键来呼出系统对你下一步操作的预测信息。
比如说,我在阅读的邮件或短信息中包含了某个时间或者地点信息,当我按住home键的时候,系统就会提示我创建一个相应的日历信息。如果邮件或短信的内容中包含了某个人对于某个饭馆的推荐,当你按住home键时手机则可以自动弹出该餐馆的菜单和导航信息。
才上手没几天,我就完全沉浸在这项新功能所带来的愉悦中。当我在读有关于希拉里克林顿的文章,手机可以提示快捷的找到她的社交网络账号。而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只需要按住麦克风图标,并询问“她今年多大年纪”,手机就能够自动回答“希拉里克林顿今年67岁了。”但是整个过程我却完全没有提到我所说的“她”是谁。除了原生的网页、邮件、信息外,这项预测功能同样可以使用在一些第三方应用中。
不过话不能说得太满,现在Android 60的预测功能还有着提升的空间,比如我其实挺希望系统可以能够根据屏幕内容来添加提醒事项。谷歌表示对于这项功能,他们已经在开发了。
从我目前的使用体验来看,Google Now的表现要比苹果iOS 9上的Siri高级很多。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由于谷歌通过百万级的用户搜索行为收集到了大量信息,同时也是由于苹果在搜索隐私权限上限制的过于严格导致的。与谷歌所收集的信息相比,苹果确实不太愿意从用户身上获取过多信息。
关于隐私这一点,谷歌的发言人也提到,他们绝对不会私下保留用户所浏览的内容,以上的操作都仅限于操作的那一个时刻。
虽然苹果用户也可以使用谷歌的一些应用服务,比如说谷歌邮箱、谷歌地图、谷歌搜索等等,不过毕竟在iOS系统上这些都是第三方,没有系统层级的集成,使用体验也大打折扣。
预测你的下一个应用
在最新的iOS与Android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系统都已经加入了对于用户最常用应用的提示。
和Siri一样,Android 60中在应用列表中的最上方区域加入了你可能想要寻找的常用应用。通过我几天的使用,这种对常用应用的预判相当准确,但是我还是更希望能够像Siri那样,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对我有不同的常用app预测推荐:比如iOS 9中在早上预测我会使用Google Docs,而在下午预测我会使用Instagram。谷歌表示随着使用时间越来越长,系统会越来越熟悉用户的习惯,不过从我现在的使用来看,还差那么一点意思。
在app的使用上,Android 60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隐私需求来做出授权,而不用像之前几代系统中一样,选择一个app,你就得接受他的所有隐私授权需求。
而最新的勿扰模式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你不想被打扰的时间长度,比如一个小时的会议中静音,在一个小时之后系统会自动恢复到铃音模式,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忘了关闭勿扰模式。
内核的提升
Android 60系统其他方面的提升,其实和iOS 9差不多,更多的是对于使用速度体验与电池待机方面的优化。
在我使用的这段时间里,我还不能断言60系统让我的手机待机变得更好或者更差,因为我测试的过程中手机使用保持高功耗的工作状态,与普通用户的使用习惯还是有着明显差别的。
至于新系统在性能方面的提升,我并没有觉得很惊艳,和之前Android 50系统的响应速度对比来看,仅仅是有一点点提升,在某些测试中,60系统还会出现一些延迟,可能是系统优化还不够到位,这样的系统表现对于我来说多少有些失望。
在新系统升级方面,如果你现在手头有Nexus 5或者6,那么你大可以立刻更新。不过如果你的手机是三星、摩托、HTC或者LG,那么现在新系统还离你很远。在我询问厂商后得到的答案普遍是“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我们不会立刻推送系统升级。”如此说来,这些厂商的旗舰机型可能也要等到2015年年底或者2016年年初了。
另一个目前无法令人满意的是点是安全性。众所周知,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一直落后于iOS,而在60系统中也并没有看到太大的提升。不过我得到的消息是,一些安卓手机厂商已经准备开始对手机安全性下手。
总的来说,如果你选择Android而不是iOS,那么以上提到的系统响应速度与安全性将是最大的两个弱点。当然,你可以选择Android系统的手机,现在对于Google Now的应用,谷歌确实要比苹果更加强悍,不过谁知道苹果会在什么时候把这个功能“借鉴”过来呢
Google定义:界面呈现是指从应用生成帧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的动作。要确保用户能够流畅地与应用互动,应用呈现每帧的时间不应超过16ms,以达到每秒60帧的呈现速度(为什么是60fps?)。
如果应用存在界面呈现缓慢的问题,系统会不得不跳过一些帧,这会导致用户感觉应用不流畅,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卡顿。
来源于: Google Android的为什么是60fps?
16ms意味着1000/60hz,相当于60fps。这是因为人眼与大脑之间的协作无法感知超过60fps的画面更新。12fps大概类似手动快速翻动书籍的帧率, 这明显是可以感知到不够顺滑的。24fps使得人眼感知的是连续线性的运动,这其实是归功于运动模糊的效果。 24fps是**胶圈通常使用的帧率,因为这个帧率已经足够支撑大部分**画面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能够最大的减少费用支出。 但是低于30fps是 无法顺畅表现绚丽的画面内容的,此时就需要用到60fps来达到想要的效果,超过60fps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我们的应用没有在16ms内完成屏幕刷新的全部逻辑操作,就会发生卡顿。
首先要了解Android显示1帧图像,所经历的完整过程。
如图所示,屏幕显示1帧图像需要经历5个步骤:
常见的丢帧情况: 渲染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渲染大于16ms和小于16ms的情况:
上图中应该绘制 4 帧数据 , 但是实际上只绘制了 3 帧 , 实际帧率少了一帧
判断APP是否出现卡顿,我们从通用应用和游戏两个纬度的代表公司标准来看,即Google的Android vitals性能指标和地球第一游戏大厂腾讯的PrefDog性能指标。
以Google Vitals的卡顿描述为准,即呈现速度缓慢和帧冻结两个维度判断:
PerfDog Jank计算方法:
帧率FPS高并不能反映流畅或不卡顿。比如:FPS为50帧,前200ms渲染一帧,后800ms渲染49帧,虽然帧率50,但依然觉得非常卡顿。同时帧率FPS低,并不代表卡顿,比如无卡顿时均匀FPS为15帧。所以平均帧率FPS与卡顿无任何直接关系)
当了解卡顿的标准以及渲染原理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只有丢帧情况才能准确判断是否卡顿。
dumpsys 是一种在设备上运行并转储需要关注的系统服务状态信息的 Android 工具。通过向 dumpsys 传递 gfxinfo 命令,可以提供 logcat 格式的输出,其中包含与录制阶段发生的动画帧相关的性能信息。
借助 Android 60(API 级别 23),该命令可将在整个进程生命周期中收集的帧数据的聚合分析输出到 logcat。例如:
这些总体统计信息可以得到期间的FPS、Jank比例、各类渲染异常数量统计。
命令 adb shell dumpsys gfxinfo <PACKAGE_NAME> framestats 可提供最近120个帧中,渲染各阶段带有纳秒时间戳的帧时间信息。
关键参数说明:
通过gfxinfo输出的帧信息,通过定时reset和打印帧信息,可以得到FPS(帧数/打印间隔时间)、丢帧比例((janky_frames / total_frames_rendered)100 %)、是否有帧冻结(帧耗时>700ms)。
根据第2部分的通用应用卡顿标准,可以通过丢帧比例和帧冻结数量,准确判断当前场景是否卡顿。并且通过定时截图,还可以根据截图定位卡顿的具体场景。
如上图所示,利用gfxinfo开发的检查卡顿的小工具,图中参数和卡顿说明如下:
根据上面对gfxinfo的帧信息解析,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一帧的耗时。从而可以开发出满足腾讯PerfDog中关于普通卡顿和严重卡顿的判断。
依赖定时截图,即可准确定位卡顿场景。如下图所示(此处以PerfDog截图示例):
通过第3部分的卡顿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定位到卡顿场景,但是如何定位到具体卡顿原因呢。
首先了解卡顿问题定位工具,然后再了解常见的卡顿原因,即可通过复现卡顿场景的同时,用工具去定位具体卡顿问题。
重点就是,充分利用gfxinfo输出的帧信息,对卡顿问题进行分类。
了解了高效定位卡顿的方法和卡顿问题定位工具,再熟悉一下常见的卡顿原因,可以更熟练的定位和优化卡顿。
SurfaceFlinger 负责 Surface 的合成,一旦 SurfaceFlinger 主线程调用超时,就会产生掉帧。
SurfaceFlinger 主线程耗时会也会导致 hwc service 和 crtc 不能及时完成,也会阻塞应用的 binder 调用,如 dequeueBuffer、queueBuffer 等。
后台进程活动太多,会导致系统非常繁忙,cpu \ io \ memory 等资源都会被占用,这时候很容易出现卡顿问题,这也是系统这边经常会碰到的问题。
dumpsys cpuinfo 可以查看一段时间内 cpu 的使用情况:
当线程为 Runnable 状态的时候,调度器如果迟迟不能对齐进行调度,那么就会产生长时间的 Runnable 线程状态,导致错过 Vsync 而产生流畅性问题。
system_server 的 AMS 锁和 WMS 锁 , 在系统异常的情况下 , 会变得非常严重 , 如下图所示 , 许多系统的关键任务都被阻塞 , 等待锁的释放 , 这时候如果有 App 发来的 Binder 请求带锁 , 那么也会进入等待状态 , 这时候 App 就会产生性能问题 ; 如果此时做 Window 动画 , 那么 system_server 的这些锁也会导致窗口动画卡顿。
Android P 修改了 Layer 的计算方法 , 把这部分放到了 SurfaceFlinger 主线程去执行, 如果后台 Layer 过多,就会导致 SurfaceFlinger 在执行 rebuildLayerStacks 的时候耗时 , 导致 SurfaceFlinger 主线程执行时间过长。
主线程执行 Input \ Animation \ Measure \ Layout \ Draw \ decodeBitmap 等操作超时都会导致卡顿 。
Activity resume 的时候, 与 AMS 通信要持有 AMS 锁, 这时候如果碰到后台比较繁忙的时候, 等锁操作就会比较耗时, 导致部分场景因为这个卡顿, 比如多任务手势操作。
应用里面涉及到 WebView 的时候, 如果页面比较复杂, WebView 的性能就会比较差, 从而造成卡顿。
如果屏幕帧率和系统的 fps 不相符 , 那么有可能会导致画面不是那么顺畅 比如使用 90 Hz 的屏幕搭配 60 fps 的动画。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对象分配、垃圾回收(GC)、线程调度以及Binder调用 是Android系统中常见的卡顿原因,因此卡顿优化主要以下几种方法,更多的要结合具体的应用来进行:
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帧是一个包括“帧同步串行”的数字数据传输单元或数字数据包。
在视频领域,**、电视、数字视频等可视为随时间连续变换的许多张画面,其中帧是指每一张画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