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超频了,怎么降频?

电脑超频了,怎么降频?,第1张

提高但闹性能但是会减少使用寿命,

一.BIOS设置篇

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一块好的主板,如果没有好的BIOS支持,想进行超频是很困难的。捷波为悍马HA01-GT2主板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多种版本BIOS,使得大家在对CPU、内存等进行超频时非常方便。下面为大家讲解常用的BIOS超频选项及推荐值供大家参考。

(一)BIOS主界面

在BIOS主界面中,与超频有关的选项主要有以下几项: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置)项; PC Health Status(计算机状态监控)项;Thermal Throttling Options(散热保护设置)项以及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高级用户超频设置)项等。

1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置)

选中CPU Fearure项回车

其中的“K8 NPT C1E Support”(自动降压降频),超频时从系统稳定考虑,建议关闭;AMD K8 Cool&Quiet coatrol(CPU冷又静),建议关闭。

2 PC Health Status(计算机状态监控)

该部分主要显示系统各项电压值、温度及各风扇运行状态状态

其中,“Show PC Health in Post”用于设置系统引导时是否在开机界面显示电压、温度、风扇工作状态等信息;

“Shutdown Temperature”项用于设置是否启用系统保护,如选择启用,则当CPU温度超过某一设置值时,系统将自动关闭以保护CPU不致损坏;

“SMART FAN Configuratlon”为智能风扇控制台,可以设置根据温度自动控制风扇转速,以减小噪音。选择此项回车

在这里可以设置CPU达到何种温度时,风扇全速或低速运转,如果选择为“关闭”,则CPU风扇一直保持全速运转,建议超频时将其关闭以加强散热;

SFAN1(SFAN2) speed select用于选择主板风扇的运转速度,以百分比表示。

3Thermal Throttling Options(散热保护设置)

散热保护项用于设置CPU达到设定温度时,CPU自动降频,以及降频比例。其中的“CPU Throttling Beep”项如开启,则CPU温度达到设定值时,会启用声音报警。

此项设置在极限超频时建议关闭。

4 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高级用户超频设置)

此项为超频设置中最重要的部分,超频成绩与此项设置关系密切,需重点掌握。

Electricty Master:CPU降压设置,以百分比显示。

K8<->NB TH Speed:设置HT总线运行频率,根据CPU实际外频,建议设为3X或2X,超过1000Mhz的HT的设定,有可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或是北桥芯片过热。

K8<->NB TH Width:设置CPU与HT总线传输位宽,为提高性能,建议设置为“16”。

PCIE Clock:PCIE运行频率,默认锁定为100,不需要更改。

CPU Ratio:CPU倍频设置,K8系列只可下调不可上调(最新的黑盒子除外)。

CPU Frequency:CPU外频设置,范围从200~500,先不要设置太高,进系统后再用软件拉高。

DRAM Clock setting:内存档位设置,想找CPU极限的就设400档(有NB米条的除外),想找内存极限的设800档试试,根据你内存体质,也可以选用667档以兼顾性能与稳定。

Lock PCI Clock 33MHZ:默认锁定PCI设备工作频率为33;

CPU OverVoltage Setting:设置CPU电压,根据CPU类型和体质来设置,别太贪心哦,搞死CPU本鸟是不负责滴…

DIMM OverVoltages Setting:内存电压设置,同样不可贪心,常见的白菜价内存最好不要超过225V,烧掉就得不偿失了;

下面两项就不多说了,加不加压的对超频影响不太大,自已看着办吧。

接下来,选中“DRAM Configuration”回车,进入内存参数设置

各位XDJMS注意,很多时候CPU超不上去,跟这里的设置有很大关系,请想睡觉的同学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注意听讲。

DRAM Latency:预充电时间(TCL),一般简称CL,表示系统自主内存读取第一笔资料时所需的准备时间。在内存可以承受的情况下越快越好,开不了机或蓝屏的话放宽些吧。

RAS to CAS R/W Delay:列控制器至行控制器传输延迟(Trcd),内存控制器会先送出列(ROW)的位址,然后RAM收到列的位置后,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再传送行(Column)的位址,而这一段时间就是RAS Delay。设置原则同TCL。

Row Precharge Time:内存行地址控制器预充电时间(Trp),预充电参数越小则内存读写速度越快。

Mini RAS Active Time:内存活跃延迟(Tras),一般内存模组有分1bank跟2bank,当CPU在Bank1找完资料,Bank1便需要一段时间恢复才能再供利用,这一段时间就是RAM Active Time,根据内存体质越小越好咯。

DRAM Command Rate:传送、读取 “定址内存模组和内存芯片的频率循环”所需时间。可设置为“1T”或“2T”。1T拥有较少的延迟,较佳的系统内存性能,但稳定性较差;2T拥有较长的延迟、差很多的内存效能,但比较稳定,超频时建议设置为“2T”。

DRAM Bank Interleaving:存储区块交错式运行模式。默认为开启,目前的内存都支持这一工作方式,不需要更改。

DQS Training Control:数据信号时间差控制,一般不需要更改。

Memc Lock tri-stating:默认为关闭,没搞懂也没试过。

Memory Hole Remapping:内存孔洞重映射,使用32位操作系统的可以无视它。

Auto Optimize Bottom IO:自动优化底层IO,默认开启,不用理会。

DDRII Timing Item:开启此项,才可以调整内存每个内存通道的延迟。

TwTr Command Delay:内存读到写延迟,建议设成2或3。

Twfc(0~3)For DIMM(0~3):CPU与内存槽的连接延时,建议都先设成195,稳定后再逐步收紧,可以跑75最好。

(Twr)Write Recovery Time:写恢复延迟,可以设为4~6。

(Trtp)precharge Time:内存预充电时间,默认值为3,也可以设为4。

(Trc) Row Cycle Time:内存的行周期时间,取11~26之间均可,内存运行一个完整周期的时间越快越好。

(Rrrd)RAS to RAS Delay:预充电时间,延迟越低,表示下一个BANK能更快地被激活,进行读写操作。

BIOS里有关超频的设置基本上就是这些,退出时记得保存,否则又要重新来过。OK,现在进入超频实战阶段。

二.实战超频

理论方面的东西大家都知道,下面进行实际操作。此次我们将一颗默认频率为2G的AMD 3800+超频到35G,测试其SUPER PI的成绩。

1 进BIOS中关闭AMD冷又静、自动降压降频等功能。

2 进BIOS中关闭智能风扇控制、高温自动关机等功能。

3 进入Power User Overclock Settings

设Electricty Master项为默认;

K8<->NB TH Speed项设为3X;

K8<->NB TH Width项设为16;

CPU Frequency项设为300外频起步;

DRAM Clock setting项设内存档位为667档起步(内存体质不好的同学还是设成533档吧);

CPU OverVoltage Setting项设CPU电压为148V

DIMM OverVoltages Setting项设内存电压为24V

4 进入DRAM Configuration项,设内存参数为5-5-5-12-2T

Twfc(0~3)For DIMM(0~3)项全部设为75。

设置完成,保存后重启进入操作系统,打开ClockGen,打开两个CPU-Z,一个用于监视内存频率、参数;一个用于监视CPU频率及HT总线。再打开一个MyGuard,用于监视各系统电压、温度

众所周知,Cortex A系列的大核心一直以来功耗都相当令人感动,所以ARM才会研发对应的小核心,推出异构多核方案来解决综合续航问题。高通则走的是小核高频策略,依靠小得多的Krait核心,配合接近25GHz的频率,相对而言兼顾了效率和功耗。这一直以来是高通产品的竞争优势,但是既然骁龙810选择了Cortex A57+Cortex A53,这一优势自然也无法继续,那么如何解决Cortex A57的高功耗?一部分靠软件优化,一部分靠硬件优化,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工艺。所以骁龙810成为了高通产品线上唯一一个应用了TSMC 20nm工艺的产品。

只可惜TSMC又一次坑了高通。

由于28nm上的大放异彩,TSMC很早就决定提前研发16nm节点,后者会是台积电首次引入三栅晶体管,也就是FinFet,简称FF的工艺节点。FF可能是近几年来半导体工艺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当然也是最大的一道槛,在当时只有Intel掌握,其他厂家都还在摸索。TSMC认为提前研发16FF工艺,可以继续维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因此对于20nm工艺的态度显得非常随意,仅仅是28nm工艺的线宽缩小,并没有引入任何新的技术。一个没有引入任何新技术的工艺节点,仅仅缩小了线宽,能有多大的性能提升是可想而知的,就好比当年40LP工艺进化到28LP工艺一样。

与此同时,作为TSMC主要竞争对手的三星,也在全力研发14nm FinFet工艺,但是与TSMC稍有不同的是,由于在28nm HKMG工艺上相对落后,三星在20nm HKMG工艺节点上引入了Gate Last流程,这个改变让三星在20nm HKMG节点上可以分开处理NMOS和PMOS,结果是NMOS的性能提升了大约15%,而PMOS的性能提升了大约90%——这个事情TSMC在28nm工艺上就已经做了,三星虽然做的晚了一代,但是这也客观上导致三星的20nm HKMG工艺相对于自家28nm HKMG工艺的提升,要比TSMC 20SoC工艺相对28HPM工艺来得大。而两家的28nm工艺性能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因此结果就是,三星20nm工艺的总体性能要超越TSMC 20nm。那么TSMC 20nm到底是个什么水平呢?山寨分析师尝试了一系列对比,希望能得到一个大致的结果。

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华为麒麟920处理器与三星Exynos 5430处理器。这两颗处理器的大核心都是r3p0版本的Cortex A15,前者工艺为TSMC 28HPM,后者为三星20HKMG。根据外媒测试结果,麒麟920在工作频率为17GHz时,Cortex A15单核功耗大约为15W,而工作在18GHz的Exynos 5430,单核功耗则是075W,三星20HKMG工艺的同频功耗比TSMC 28HPM要低了50%还多一点。考虑到麒麟920是华为的第一枚Cortex A15,而Exynos 5430已经是三星的至少第六枚Cortex A15产品,经验差距太明显,因此工艺带来的差距山寨分析师姑且认为是40%左右。

而TSMC 20SoC工艺,根据TSMC自己的PPT,同频功耗相对28HPM低了20%,即便不考虑TSMC幻灯片里满满的水分,即便这20%的数字是真实的,这也意味着TSMC 20SoC工艺相对于三星20HKMG同频功耗高了33%。

先记住这个数字,我们继续看一颗处理器,三星Exynos 5433。这是一枚Cortex A57处理器,与骁龙810相同,而工艺则是三星20HKMG。外媒测试表明,Exynos 5433运行在19GHz时,单颗Cortex A57核心功耗为15W。好,让我们应用之前的数据,就可以得出,以TSMC 20SoC工艺制造的骁龙810,单颗核心运行在19GHz时的功耗预计为199W。

要知道Exynos 5433的15W功耗,是在32位模式下得出的,而高通为骁龙810设计的最大工作频率是20GHz:这意味着骁龙810处理器如果真的可以运行在高通设计的20GHz下,那么只需要一颗核心满载,功率就可以突破2W,四颗就是8W,加上GPU,必然能突破华为麒麟920创造的115W峰值记录——要知道后者这可是整机功耗。这样大的功耗意味着什么,相信不需要山寨分析师再解释了吧。

这能不过热吗?能不降频吗?

甚至,骁龙810在没有因为过热降频之前,就会因为总功率过大而触发降频,毕竟超过8W的功率,即便来不及导致过高的温度,对于电池而言也是不可承受的。由此看来,骁龙810存在过热问题的传闻,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某种程度上说可谓空穴来风。

三、高通否认的是什么

不出意料的,高通坚决否认了骁龙810存在过热问题,一方面声称有60款采用骁龙810的产品即将问世,另一方面拉上了LG一起证明骁龙810真的不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高通否认的过热,和骁龙810的发热并不是一回事,要理解这点,需要了解半导体芯片的所谓功耗拐点。

正常而言,半导体芯片的功耗随着频率的提升,是以一个介于直线到指数曲线之间的方式提升,因为功耗和频率成正比,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随着频率的提高,电压也需要稍稍提升。但实际的芯片,当频率达到某一个特定值的时候,功耗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增幅远远超过之前正常的增幅,这个点就叫功耗拐点。

几乎任何实际芯片都有功耗拐点,这个和工艺有关,也和芯片的具体设计有关,因此绝大多数芯片都会把拐点安排在工作频率上限之外。问题是,最初版本的骁龙810芯片拐点可能实在是有些低。根据不久前流传出的某些新闻数据,最初版本的骁龙810芯片,功耗拐点可能低至146GHz——这绝对是无法容忍的,否则骁龙810的正常工作频率最高只能达到15GHz。当然,这个传言是否真实,山寨分析师无法考证,但是这可以形成一个解释的通的理论:高通通过紧急硬件修改,把功耗拐点从146GHz提升到了大约18GHz,让骁龙810至少拥有了可以工作的条件,虽然不知道这样的修改代价是什么。

因此,高通所否认的骁龙810存在的“过热问题”,实际上很可能是拐点过低导致的功耗不可控式爆发增长问题,它和我们理解的芯片正常发热量过大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否认了骁龙810存在“过热问题”,并不代表骁龙810的发热量不大,毕竟LG一方面帮高通证实骁龙810不存在过热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另外一个场合承认了骁龙810的确很热,这也从侧面佐证了山寨分析师的看法。

四、骁龙810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是结果,那就是骁龙810究竟是什么水平。对此高通这几天通过外媒放出了一组跑分和发热测试数据。

具体的数据这里不列举,只提几个关键的:高通表示,骁龙810在以固定30fps运行游戏时,发热比骁龙801要低5度——后者达到45度,前者只有40度。同时,骁龙810的各项测试结果都显著的优于骁龙805,平均增幅可以达到30%以上。

这个结果看起来相当不错,但是请注意,这个结果是用这样一台开发原型机跑出来的:

说真的,山寨分析师相信现在任何一个买得到的手机处理器,如果塞在这个机身里,一定感觉不到发热,性能也会快的飞起,因为这个机身已经足够放得下热管风扇了。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但是高通用这样一个设备来证明骁龙810的性能和发热,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太有说服力。

好在,骁龙810还是有实际手机产品的,那就是LG G Flex 2。在这台LG称骁龙810没有发热问题的机器上,骁龙810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首先看看GeekBench3的结果。测试丧心病狂的执行了9次,结果如下。

GeekBench3执行一次测试的时间差不多一分钟,9次测试不过10分钟左右,性能跌落已经超过了50%,这显然是由于降频导致的。

再来对比一下Exynos 5430,为了对比,山寨分析师也丧心病狂的跑了9次。

把这两个表的数据汇总一下:

结果很明显,Exynos 5430的性能下降速度和幅度要远远低于骁龙810,而仅仅在第一次测试中,骁龙810的成绩超出Exynos 5430,从第二次开始,Exynos 5430就凭借更慢的降频,性能反超骁龙810,而在第九次时,单线程和多线程甚至分别领先了59%和51%——仅仅过去了不到10分钟。

在不需要考虑散热限制的高通MDP上,GeekBench3的得分是1318/4254。可见,当骁龙810进入到真正的手机里之后,受限于发热量和功耗上限,即便是短期性能,在GeekBench3里也出现了10~15%的下降,至于长期性能……

再看看其他几台预计采用骁龙810的手机在GeekBench3中的表现。SONY Z4的得分为1196/3576,HTC M9最好成绩之一为1309/4055。可见,1200/3600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骁龙810在手机环境下普遍的成绩基准,即便再激进,也只能达到1300/4000水平。

这样的成绩是什么水平?让我们来对比一下骁龙805,后者的单线程和多线程得分分别为1085/3242,这主要是由于骁龙805不支持ARMv8指令集,在GeekBench3里几个加密项目存在较为大的劣势,实际性能可以说是伯仲之间。

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去对比一下更多实际应用程序和跑分。

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实际应用和跑分测试中,由于功耗限制,骁龙810和骁龙805互有胜负,基本可以看作是同等水平,远没达到理想状况下超过30%的平均提升,而且在CPU密集型的应用,例如3Dmark的物理测试中,骁龙810甚至还有大幅度的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理论最大性能测试,并不能直接决定实际体验。这方面来说,骁龙810由于首次引入异构多核心模式,很可能会和三星、MTK一样,碰到这个架构所特有的缺点:为了避免过高的功耗,系统会尽可能的用小核心,也就是Cortex A53来工作。骁龙810的4颗Cortex A53核心的工作频率仅为155GHz,如果纯靠小核心工作,其性能甚至比不过千元级中常见的,拥有8颗17GHz Cortex A53核心的MT6752;而要体现出骁龙810的性能,调用大核心又会带来无法接受的功耗,这是一个目前谁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在GeekBench3测试中,MT6752虽然单线程分数只有800左右,但是多线程却突破了4000分,甚至已经要比绝大多数手机中的骁龙810还高,这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讽刺。

这个不会的,只要你用的爱惜就可以了。

手机卡不卡是手机运行决定的,软件开启的多,或是残留的垃圾太多。

都会影响手机的运行。安装腾讯手机管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它的自启管理可以限制软件自启动。它的清理垃圾的功能不错。

更有深度清理功能,针对清理垃圾文件、缓存文件、软件的残余、和多余的安装包。

小火箭功能为您的手机加速。希望能帮助你,望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shuma/13767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8
下一篇2023-09-18

随机推荐

  • 多芬和妮维雅洁面泡泡哪个好用

    多芬和妮维雅的洁面泡泡都有一定程度的保湿成分,但具体哪个更好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因素:1 成分:多芬的洁面泡泡含有月桂酰,配合常见的增泡剂,达到清洁肌肤的效果。而妮维雅的洁面泡沫中确实含有低含量的皂基,所以对皮肤有干燥或刺激的现象。2 质

    2024-04-15
    64500
  • 哪个牌子的化妆品性价比高

    朋友你好!性价比高的化妆品有国产彩妆排行榜前十名卡姿兰——卡姿兰(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培育,2003年开始终端操作,2005年市场开始起色,2006年品牌风生水起,2007年到达顶峰,2008年终端优化,2009年大刀阔斧的消费者品牌提

    2024-04-15
    57800
  • 刮胡啫哩和刮胡泡的区别

    传统的是刮胡膏,也就是刮胡啫喱,不过还需要用刮胡刷来进行起泡的操作才可以使用,而泡沫可以说是直接省去的起泡的步骤,直接喷涂在胡须上便可。当然,因为用刮胡刷起泡后的刮胡膏还是有一定的软化胡须的作用,所以按照功效来说,肯定是刮胡膏会好很多,而且

    2024-04-15
    49600
  • 全球排行前3的化妆品牌,女生应该都应该知道!

    没有女生能抵抗的了化妆品的诱惑吧,那么在你的心里排名前三的是什么呢?雅诗兰黛这个品牌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我知道他家品牌卖的东西多(化妆品、护肤品、香水),都具有创新性,技术先进性并且被证明为有效,我是比较喜欢他家的dw粉底液,在涂之前一定要

    2024-04-15
    55500
  • 有没有适合女生用的护肤品,油性皮肤,套装的?

    呼吸惊喜水分套盒SU:M37呼吸惊喜水分补水保湿三件套套盒,主要功效:给肌肤高效供应补充水分,保湿,镇定和收缩毛孔成分:竹子树液、红三叶草花、木槿花、金银花 使用感受:化妆水是轻薄的水状 啫喱是凝露质地 气味清新不像雪

    2024-04-15
    49400
  • 精华露怎么用

    先取出一元硬币大小的精华露,双手叠交后将精华露包裹住脸颊,然后再轻轻的拍打,在五秒钟之后,再加一点精华露包裹脸颊。在涂抹额头的时候方向是由下向上,用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以按压的手法轻轻的把精华露融入到皮肤当中。使用精华露涂抹鼻子的时候要注意方

    2024-04-15
    48500
  • 孕妇用的沐浴露哪个牌子好?怎样的沐浴露比较适合我?

    我认为比较好的沐浴露首先成分得安全,最好不含香精、防腐剂和刺激成分皂基和一些其他有害成分。要找适合自己的就要了解自己的皮肤状态和当前的需求哦,这几款你可以试试,都是我找到的还不错的。1 Aola'KD傲来国沐浴露这款沐浴露糅合了香

    2024-04-15
    415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