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1. 做工精细,金属、塑料和革的搭配恰到好处,看起来很有质感,沉稳大气,有商务范儿。 2. 蓝牙链接迅速稳定。 3. 降噪功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环境低音的影响,加上封闭式耳机天然的隔音优势,开启音乐的时候可以屏蔽大部分外界噪音。 4. 佩戴稳定,不夹耳朵。 缺点: 1. 封闭式头戴式耳机的通病,时间久了耳朵有点闷热,夏天感觉可能会明显点,评测时是冬天,影响不大。 建议: 1. 快递比预计晚了半天,不过蓝牙耳机有锂电池不能空运,考虑到广州到上海的距离实际快递时间可以接受,这块儿还有提升空间。
元旦一大早收到试用申请通过的短信,内心的兴奋可想而知,算是新年的一份大礼,所以惯例开头还是要感谢墨一和京东提供了这次试用产品,下面言归正传,讲讲具体的试用体验。
首先是外包装和快递。快递包装是一个泡泡袋,防水防挤压。里面的盒子摸起来很硬挺,所以外面简单的包装足以保护产品,还可以防止过度包装,符合现代人的环保理念,这点要赞一个。1号下的单,页面显示3号24点前达到,实际4号中午送达,比预计晚了半天,考虑到蓝牙耳机有锂电池不能空运,加上广东到上海的距离,这个时间完全可以接受,毕竟也不差这一天。
包装是硬质纸盒,黑底白线勾勒产品的形象高端大气上档次。盒子背面有英文的产品介绍,32Ω的阻抗说明这个耳机还是比较好推的,一般的音乐播放器包括手机应该都能轻松搞定。
打开耳机盒,里面是耳机,说明书和附件袋。耳机有专门的松紧带固定住防止意外掉落,设计上贴心周到。附件袋中提供了充电数据线,3.5mm-3.5mm转接线以及航空耳机转接头。充电数据线是mircoUSB接口,很常规;3.5mm-3.5mm转接线可以耳机转换成有线的方式连接音乐设备,这样即使电池没电还是可以听音乐;航空耳机转接头体现了这款蓝牙耳机的商务属性,一般都耳机可没有这样的配置。
左边是降噪开关和充电接口,右边是蓝牙开关、音量调节开关和3.5mm接口。长按蓝牙开关三秒打开蓝牙功能,和手机的蓝牙连接快速稳定,开机、关机和连接耳机里会都有语音提示。蓝牙连接后手机上会有电量显示,方便我们及时充电。
作为具备ANC主动降噪功能的耳机的降噪能力一定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下面着重讲讲降噪功能,本次试用主要测试了两个噪音场景,一个是骑行路上,一个是办公环境(施工工地旁),手上暂时没有别的降噪耳机,就用一副普通耳塞和开放式的头戴耳机AKG K420做对比吧。
先说说骑行路上,我每天骑小电驴上下班,路上的噪音主要是风声和汽车行驶的声音。墨一耳机开启ANC功能后,风声基本就没有了,汽车行驶的声音弱化了一半的样子,并没有完全消除,对于汽车或者电动车喇叭的声音影响不大,总体而言既消除了主要的噪音,又保留了安全行驶需要的环境声音,对于骑行过程,这个降噪能力恰到好处。作为对比,普通耳塞和开放式头戴耳机完全没有降噪能力,声音开小了听不清,开大了盖住环境声音骑车不安全,都不能用来骑车听音乐。
再说说办公环境,我们办公室旁边100米左右就是一个施工工地,我又靠窗,每天都是各种施工噪音,不胜其烦。开启墨一的降噪功能以后低沉的施工机器噪音基本消失,只能听到钢筋材料撞击或者榔头敲东西的声音,播放音乐后这些杂音也不太能感受到了。作为对比,普通耳塞和开放式头戴耳机都无法消除施工噪音,只能通过调大音量来对抗,长时间听对耳朵不好。本次对比没有使用入耳式耳机,因为我耳道比较小,长时间佩戴入耳耳机不舒服,加上入耳耳机有听诊器效应,动起来那声音受不了,所以我平时不使用入耳耳机。
最后再来说说音质吧,作为一款主打降噪的耳机,音质本来也不是我关注的重点,毕竟又要降噪又要好音质,那就只能花十倍的价格去买Sony或者bose的降噪耳机了。耳机拿到第一时间进行了试听,总的来说三频比较均衡,得益于钕铁硼40mm大动圈单元,声场比较开阔,解析度也比较好,听加州旅馆鼓点吉他清晰,观众的欢呼和掌声也很分明。初听感觉低音下潜有点不够,煲机两天后低音有了明显的改善,还在继续煲机中,希望后面能有更大的惊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