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都是各家市场上能买到的旗舰,硬件差距几乎忽略,看你在乎什么卖点,比如是外观,设计,防水,品牌喜好,系统ui
就z3来说是个很均衡的手机,对比其它牌子最大优势是做到不错外观的情况下民用级防水。
硬件性能对得起旗舰级,续航逆天,国外手机网站评测是目前手机第一的。
相机像素2000w的g镜头,手动能拍出卡片机的水平,自动化模式跟水果5s半斤八两。
最大吐槽点可能是某些人眼里的ui,够简陋够不人性化,但对大多数人肯定不会造成使用困扰。
价格国行大概3700多,港版(水)3300多,日版不到3000,其他水货自己tb搜索。
你好!
以下分析:
优点:
2070万像素G镜头是亮点,Sony的技术是值得肯定的;3g运存+高通骁龙801CPU作为旗舰机,中规中矩;1080p 分辨率424dpi像素密度的ips屏幕(具有X-Reality迅锐图像处理引擎,索尼特丽魅彩移动显示技术),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外形设计上,上下宽度没给我太大感觉,也许是为了减少其厚度吧。。。纤薄的机身和双面玻璃材质增添了不少美感,圆角非金属缓冲材质和三防功能大大增加了手机的安全可靠性(掉地上还是会碎的,毕竟太脆弱了)手机待机时间可圈可点,亲测满电量中度使用两天半(晚上睡觉),说明这次的设计有很多是考虑到了用户体验的。
缺点:
摄像头厉害。。。但是有多少会用复杂手动模式去完美发挥其性能呢?自动模式是最经常使用的,希望能优化好相机设置,更傻瓜一点(纯属个人感觉,求不喷);sony ui应该多下点功夫,既然是一款面向世界的旗舰,其实用性、方便性、美观性应该不输本土的ui设计,这样竞争力才会上去,这点上我想说国产小米MIUI跟适合我们使用。。。屏幕亮点、摄像时出现红斑、手机待机时的黑屏上可以看到点阵,(没看过其他手机的,不太清楚)这些情况我手机出现了亮点和点阵,说明手机的做工有待提升啊(买的国际版,不知道是谁代工的);各位置的缝隙感人。。。和iphone 6 pro对比时 瞬间把这款旗舰机拉下来了一个档次(或许是后背玻璃面板粘贴式设计的通病吧),买sony不要在意这些的或者其他手机也有这些问题这两个理由有点说不过去(毕竟价格摆在那儿),希望sony能将做工在提升个档次,提升各批次产品的品控,这是我由衷的建议!
我就用的索尼大法,不过不是z3,不过对索尼手机我还是很了解的。
z3的优点:优秀的做工,优雅的外观,防水防尘,响应速度快,因为索尼对于安卓系统的改动是最少的,续航也还不错
缺点:现在来说,z3已经是老款了,太没逼格,毕竟z5都上市了;高通801的性能已经只能沦为中端性能;系统相对于我们来说人性化的功能设置不多,这是索尼一直的缺点;索尼图像传感器虽然好但是优化一直都不好,所以拍照质量一直都比不上苹果,三星,拍照界面的设置也不人性化,
带线控的耳机VOL+-代表音量的增大减小,按键可以接听挂断来电,双击两下按钮不动即前进一曲,双击三下按钮不动即后退一曲
使用耳机要调节好耳机的音量,采用相同的音量设置,用耳机听歌或者看**比用音箱听,感觉声音要更大,对耳膜的刺激也越大,把耳机的音量调节到一个舒服的程度,以免损伤听力。
使用耳机时候,不要用力拽拉耳机的机线,耳机的机线很细,容易出现断裂现象。
不会。
耳机防水是通过对一些关键的部位进行特殊密封处理,部件固定和缝隙填充用的都是防水胶水,经常听对它影响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倒是耳机的塑料材质及胶水会随着时间慢慢老化,用和不用都会,老化后会大大影响防水性能。这个时间会比较长,不必太担心,耳机不常用时,包好,存放在干燥的地方;使用时尽量少大力拉扯,少折弯耳机线,这些对耳机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在需要安静的地方或者想一个人享受音乐时候,建议用耳机。如果向大家分享音乐,建议用音响。耳机的音乐效果比较细腻,而音响的音乐效果是声场比较大。
耳机相对音响的优势:
1:耳机是近场听音
声波是需要空气这种媒质来传播的,而空气对声波来说是有一定的阻尼系数和能量消耗系数的,并且声波的频率越高,这种损耗就越大。所以在自然界中,相同能量的声波,总是低频会传的远一点,高频会很快就衰减掉。相对于日常听的距离(一般音箱离耳是5米内),虽然这种效应不明显,但一样是可测量可轻易听出区别的。在空气传播过程中,耳机振膜相对耳膜的距离很近,高频细节不容易丢失衰减,而音箱的高频细节则很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衰减,丢失甚至畸变。仅从保真度上来说,耳机是较容易回放高频和瞬态小细节的,而音箱想做到这一点就比较难,成本相对来说要高的多。
2:耳机是直达声
大家所听的音乐和歌曲,大多是唱片公司精心录制并后期制作过的。在录音棚和调音室里,专业人员们用的大多是专业的监听耳机,监听音箱和专业的听音室。而相对普通用户来说,一般不是究极的发烧友或顶级设备用户,普通用户很少有专门的听音室的,毕竟打造个专门听音乐的房间的成本一般比器材要贵的多,所以,大多用户的听音环境,混响系数和混响频段是非常不均衡的。差距很大,也就造成同一款音箱在不同的环境里主观听感有很大的不同。而耳机由于是直接戴在头上。基本除了个人体质差别外。其它的环境影响就相比音箱听音要小的多了。所以耳机听的是直达声,大家基本同一型号的耳机差不多能得出一个较相近的听感,更方便交流和评价,而不容易出现误差大的现象,同时因为没有环境的干扰,耳机的声音纯净度也相对音箱要好上不少,同成本下耳机的音质能表现的更好。
3:耳机大多是全频振膜
这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的观点,但并不阻碍爱好者们理解它。人们都知道音箱从发明出来经历过很多箱体类型为主流的时代。到现在的通用的分频音箱,和少数的全频音箱,在音质听感上的表现各有优劣(这个以后另贴再谈)。而在音箱上不容易达到完美的全频理念,则在耳机上较容易的实现。全频喇叭的声音连续性好,相位失真少,音乐感强。但频响和动态容易受到同一张振膜的限制从而向一些硬性指标做妥协,相对于大功率的喇叭来说,耳机由于是小功率近场听音,其振膜可以做的很轻薄,从而尽量摆脱特理限制而做到同一振膜还原更宽的频响和保持更好的瞬态,动态,失真度(相对于全频喇叭)。这是耳机相比音箱的另一个优势,在耳机上更容易听到更透通,更完整和泛音更丰富的声音。从而给用户带来更高的音乐享受。
4:耳机小巧方便随身协带
这一点不用说了,相对庞大笨重的音箱,耳机可是可以拿着到处跑的,也见过烧友们拿着音箱到处跑,但付出的体力可就是耳机的NN倍了= =!同样的,对于入手转手,邮寄试听。耳机的体积小,重量级这些优点都是非常突出的。
耳机相对音响的劣势:
1:声场
是的,声场,由于自有立体声以来,几乎绝大多数音乐的声场设定,都是参照音箱来的。不会有多少唱片公司专门针对耳机出多少“耳机专用音乐”(当然少数音乐和一些测试音频是有的),相对于适合大多数音箱的录音来说,这些录音在耳机上回放,很容易造成头中效应,就是感觉音乐是在头中间响唱,没有音箱系统的那种空间感和临场感。面对这种情况,指望唱片公司向耳机妥协是一方面,耳机厂商试图让一些耳机在声场上接近音箱也是他们的不懈努力。
然而从高保真理念的本质来说,耳机更应该忠于原音,忠于信号,所以头中效应是很难去除的。声场的不正确,也是耳机系统的天性缺陷,很难改善和去除。
2:听力损伤
耳机由于大多是封闭试戴在耳朵上的,当然这是为了减小环境噪音对听音的影响,也有开放式的。这种封密式的听音,在音量过大时很容易造成瞬间高压从而损伤耳膜和听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音箱音量过大也会造成一样的后果,但可预知性和激烈程度相对耳机要好的多)。所以使用耳机时尽量不要使用过大的音量,中小音量聆听,可让我们满足音乐欣赏的同时,尽力不去损伤听力。但尽管可以合理防范,作为还是容易出现的隐性伤害之一,还是应该做为劣势标上。
3:对前级设备的要求更高
由于耳机的解析力,频响,瞬态特性相对同成本的音箱更高。所以往往需要搭配更精密更好声的解码和耳放系统。耳机的成本是比音箱小,但解码和耳放的成本又上去了。这个不算缺点的缺点,也一同标为劣势吧:)
4:独享制,无法共享音乐
听耳机那就是一个人的事了,没办法和朋友,亲人一起享用一只耳机。和音箱的多人同时聆听不同,耳机在音质交流上很难和他们即时的讨论和分享。属于一种“较自私”的回放系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