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年历史的卡尔蔡司生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品质透镜。以其独有的色彩还原和成像特点令世界摄影爱好者爱不释手。HandyCam 里装备了变焦镜头 (Vario-Sonnar)(Vario-Tessa)。分辩率及对比性高,颜色还原出色,几乎没有四角失真现象。忠实提供高画质量摄影。同时,透镜T(T star)表面涂层,抑制无用反射光,使图像更鲜明。[Vario·Sonnar]达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用于图像清晰度的描述,是目前分析镜头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现能力的方法。)指标
卡尔蔡司镜头在业内一向享有良好的声誉,Tessar系列因其成像的超清晰能力而被称为“鹰之眼”,这种镜头一般情况下只有高端相机会配备这样的镜头。
卡尔·蔡司
一个仅高中毕业的学徒工;德国古镇耶拿(Jena),卡尔·蔡司的故乡。当初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古镇上的这位学徒会成为世界光学巨子。
因为多年对光学和化学的兴趣,在学徒期满之后,卡尔长期在当地的耶拿大学(粉不错的大学,度假的好地方,可惜计算机专业)旁听。1846年,30岁的卡尔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得益于两位大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听说过光学玻璃中大名鼎鼎的“肖特”玻璃吗?开创者就是此老)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
一波三折的经历
1945年2月14日晚上,灾难降临,德累斯顿(明年一定要去逛逛这个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照相机工厂被盟军炸毁。在二战将近结束时,巴顿将军的第三军团占领了耶拿,由于雅尔塔条约规定美军的位置必须后退向西移,德国被一分为二,耶拿和德累斯顿全部由苏军占领。
对于这个光学巨人的财富,俄国人当然不会让“美帝国主义”染指,作为战争赔偿,苏军拆除了剩下94%的工厂设备。在基辅建立了现在的Kiev( 基辅)照相机制造厂(借着这一丝血脉,俄罗斯镜头至今还能在光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德国人的技术好像抢不走,在耶拿大学的支持下“Carl Zeiss Jena”的标志很快又出现了。当初被巴顿掠走的126名蔡司关键管理人员和技师,在美国的支持下,也在联邦德国(西德)的奥伯考亨重新建厂。卡尔·蔡司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也获得了新生,蔡司厂从此一分为二。
东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 Jena(卡尔蔡司耶拿)史称“东蔡”,西德的产品冠名Carl Zeiss,史称“西蔡”,东、西蔡都标榜自己为是蔡司正宗,其实双方在设计上都秉承了蔡司传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种竞争使得蔡司在光学技术上的更臻完美。
两德统一后,东西德的蔡司厂又联系经营。总部仍在奥伯考亨,拥有员工3500名,同时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这时的蔡司双剑合壁,在光学领域已经是第一强者。在135领域还尚有康太克斯与徕卡抗衡(康太克斯采用卡尔蔡司),但到了120领域Carl Zeiss 便称雄天下:哈苏、禄徕两大120巨头都使用卡尔蔡司镜头。进入数码时代,依靠蔡司的鼎力相助,原本是光学外行的索尼,摇身一变,成为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业界老大之一。
经典的缔造者
蔡司开创了镜头工业中的诸多经典设计。蔡司的创始师保罗·鲁道夫就是镜头制造史上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1890年,他设计出第一只消像散正光摄影镜(Anastigmat),开创了蔡司镜头的新纪元。1896年鲁道夫又发表了大名鼎鼎的普兰纳(Planar)双高斯结构的镜头,对各种镜头像差都进行了出色的纠正。此后,世界各地生产的各种品牌的标准镜头(包括徕卡)无不借鉴普兰纳镜头的设计。
1902年,他又设计出四片三组的“鹰之眼”——天塞(Tessar)镜头,虽然结构简单、价格适中,成像质量惊世骇俗,明快锐利。
其他诸如广角镜头的典范Holgon、大光圈镜头的典范Sonnar(索尼DSC-F828的镜头正是基于Sonnar镜头结构设计的)、专为旁轴相机设计的Bio-gon等等,都是蔡司创造的经典名镜。光学产品只要沾了蔡司镜头的边就有市场,这就是事实。
在蔡司、徕卡的耀眼光环下,罗敦司德(Rodenstock)和施奈德(Schneider)在外行人眼里变的默默无闻。其实在德意志百年的光学传统工业里曾经出现过大量的优秀品牌,但在蔡司、徕卡的垄断下大多凋零了,但罗敦司德和施奈德靠自己的一流的设计还坚强的存在。如果你看到哪款数码相机使用了罗敦司德和施奈德的镜头,其他的不说,光学性能尽可放心。虽然有传闻说数码相机用的德国镜头都只不过是德国设计甚至授权,但就算镜头在日本或其他什么地方OEM,德国人也会顾忌一点自己的面子,性能绝不会太离谱。
150 年历史的卡尔蔡司生产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品质透镜。以其独有的色彩还原和成像特点令世界摄影爱好者爱不释手。HandyCam 里装备了变焦镜头 (Vario-Sonnar)(Vario-Tessa)。分辩率及对比性高,颜色还原出色,几乎没有四角失真现象。忠实提供高画质量摄影。同时,透镜T(T star)表面涂层,抑制无用反射光,使图像更鲜明。[Vario·Sonnar]达到MTF指标 ※ ,生产中为确保质量,在透镜块上编上序号,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逐一生产出来的。
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用于图像清晰度的描述,是目前分析镜头的解像力跟反差再现能力的方法。
Tessar镜头
1902 研制成功的“天塞”(Tessar)镜头以成像质量高、结构简单而风行世界, 享有“鹰眼”美誉。Handycam所配备的[Vario·Tessa],是Carle Zeisse 公司很好地运用 Tessar Lens 的高质量技术所开发的产品。
Carl Zeiss Jena黑铁时代,镜身通体黑色,有A/M开关,转接DSLR很方便,也是市场上最常出现的版本。
这时期是东蔡M42头最辉煌的时代,许多经典镜头都在这时出现。而且这时期正式引入T镀膜前身的多层镀膜,奠定了东蔡那华丽色彩的经典地位。
红色MC是早期内销东德,白色MC是后期外销西方世界,基本上差异不大(但是有差)。早期因为跟西蔡的官司,外销西方世界的会只写上aus Jena,不会写Carl Zeiss。
附带一提,东蔡镜头后面常会写著DDR,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缩写。
黑铁时代的镜头大略有:
20mm f28 Flektogon:里三宝之一,M42时代最强广角镜之一,近拍019m,镧系玻璃,全开绝对可用,变形控制极佳。不过价格飞天了,正常人不见得买的下手,包括小弟。
35mm f24 Flektogon:表三宝之首,东蔡最出名的全能镜头。名气太响,不用多介绍。
50mm f28 Tessar:东蔡最可耻的一颗镜头,不是说很糟,但不像是蔡司拿的出手的东西。
50mm f18 Pancolar:表三宝之一,镧系玻璃,华丽色彩的最佳代名词。不过抗耀奇烂,要注意。
55mm f28 Macro Pancolar:只闻其名的谜之镜头。
80mm f18 Pancolar:里三宝之首,M42时代顶级人像头,熊的最爱,各项指标都超水准,偶尔会出现,价格也是在天位。
135mm F35 Sonnar:表三宝之一,最容易入手的三宝镜,也是最适合入门的镜头。发色清雅,几乎全能。
180mm F28 Sonnar:里三宝之一,代号Olympia。13公斤重的怪物,成像极为优秀。小弟没用过,但是某位路过的毒物似乎有 …
200mm F28 Sonnar:12公斤重,没用过。
300mm F4 Sonnar:2公斤重,很稀有,没用过。
500mm F8 Fernobjektiv:不是反射镜,是个非常长的大炮,可以拆成两节,天价。
500mm F4 Spiegelobjektiv:73公斤(没打错)的反射镜,海湾见过一次,价格已经不是人类可买的了。
1000mm F56 Spiegelobjektiv:14公斤(发誓没打错)的反射镜,从来没出现过。
偶尔会出现29mm F28这个东西,那是Pentacon的镜头,蔡司贴牌,也没有T镀膜,别被骗了。
卡尔蔡司认证镜头并不是卡尔蔡司镜头,简单说就是第3方制作的镜头,符合卡尔蔡司一系列的检测标准后,给予该镜头冠名---卡尔蔡司。至于优点就是一些小的优势,比如镜头光圈(光圈值=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较小,进光量多些;拍出的照片颜色比较饱和,整体上清新自然些。原厂卡尔蔡司的品质不是这些所谓认证的能比的,当然价格也不是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就算sony的cyber-shot相机用的卡尔蔡司镜头也都只是认证的,更别说Nokia手机上的了,手机上的“卡尔蔡司”只是花钱买回来的一个名牌标签而已,认证只是说明取得了蔡司的授权,并非蔡司厂制作。蔡司本厂只做高级的相机镜头,日本一些厂商所谓的蔡司镜头,其实都是授权生产,并非原厂。真正的蔡司镜头 无论是镀膜 镜头结构 镜片都是手机比不了的!这些标蔡司的镜头只是一些专门生产摄像头企业的贴标而已,也许和别的手机镜头没什么差别,不过总体来说经过认证的摄像头比普通的摄像头要好一些。“认证”不等于“生产”。在数码相机和手机领域,索尼和诺基亚的摄像头都号称经过“卡尔蔡司”的认证。但这些产品其实只是其自行按“卡尔蔡司”标准生产,并经过“卡尔蔡司”认可的,并非真正的“卡尔蔡司”产品。正牌的“卡尔蔡司”生产厂早就根本不生产低档次镜头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