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相机无夜景模式或人像模式模式,目前只有7plus才支持的,该功能需要硬件支持
iPhone 6是苹果公司(Apple)在2014年9月9日推出的一款手机,已于2014年9月19日正式上市。
iPhone 6采用47英寸屏幕,分辨率为1334750像素,内置64位构架的苹果A8处理器,性能提升非常明显;同时还搭配全新的M8协处理器,专为健康应用所设计;采用后置800万像素镜头,前置120万像素鞠昀摄影FaceTime HD 高清摄像头;并且加入Touch ID支持指纹识别,首次新增NFC功能;也是一款三网通手机,4G LTE连接速度可达150Mbps,支持多达20个LTE频段。
北京时间2014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在加州库比蒂诺德安萨学院的弗林特艺术中心正式发布其新一代产品 iPhone 6。9月12日开启预定,9月19日上市。首批上市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中国大陆无缘iPhone 6首发。
iPhone 13 Pro 摄影长期实测心得:「**级」只是开始!
嘿!大家最近有没有入手了 iPhone 13 了呢?在简单开箱体验之后,我们也更深入实测了三主镜头全面进化的 iPhone 13 Pro,还有「转个角度」塞入前代的旗舰感光组件位移主镜头的 iPhone 13。验证他们在摄影功能方面的表现是否有更强悍的进化。更包括尝试更深度应用 iPhone 13 系列的重点拍摄功能「**级」以及新的「摄影风格」。
iPhone 13 Pro 摄影长期实测心得:「**级」只是开始
在这个智能型手机已经可以轻松录制 4K 甚至 8K 影片的时代。如果问我要去购买全片幅无反专业相机的理由还剩下什么。不得不说,能「轻松拍出浅景深」照片与影片的能力,依然是许多人斥资数十万购买镜头机身,还要忍受专业相机重量与体积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我承认我有点肤浅,但与一白遮三丑有异曲同工之妙。浅景深之所以几乎人人都爱,是因为它简单暴力切割空间的能耐,的确是很好用的摄影(开挂?)手段之一。
随着 iPhone 13 系列推出,我们看到刚发表时有点被低估,但实际使用时却感到超惊艳的「**级」。嗯… 个人认为其实更应该叫做「**感」的拍摄功能后。
即便它还是有些小缺点(像是只有 1080p 30fps,并不支持 24fps 与 4K 等),不过我们却彷佛嗅到 iPhone 13 似乎从这个功能开始,敲开了以往相对坚不可破的专业摄影领域的高墙 – 特别在这个 YouTuber 与 Vlog 需求炸裂的时代。甚至要说,在某些情况下,这次 iPhone 甚至还很巧妙地利用行动运算摄影的特性,带来了超越专业相机的可怕表现 – 这我们等等来谈。
iPhone 13 Pro 一个月拍摄心得
简单盘点这次我们测试 iPhone 13 系列的拍摄心得,还交叉比较了一下 iPhone 13 Pro 的 19 微米主相机日夜间的拍摄效果。原本预期它的拍摄画质会更为强大。但其实就跟当初 iPhone 12 Pro Max 推出的 17 微米感光组件一样。升级感光组件的更大意义,是在于透过大光圈与大感光组件来持续加强,行动摄影在低光拍摄能力的劣势。
不过尽管就画质来说似乎差异并不大,不过在真实景深的营造方面,iPhone 13 Pro 系列所搭载的 F15 广角主镜头,的确效果比起先前 iPhone 要好。甚至好到我们尝试在汽车比较防手震稳定度的影片,竟然遇到对焦对在车内仪表,结果窗外远处是模糊的状况发生。
好在,这并不影响稳定度的对照(擦汗)。但我们也见识到了 iPhone 13 Pro 系列 19 微米镜头,相对先前的 iPhone 的确还是有其特殊之处。也意味着大家使用时应该要更注意对焦点是否有在正确的位置上(建议是多点一下屏幕对焦会比较保险)。
喔对了,已经算是变成 iPhone 特色,甚至还被做为官方桌面效果的耀光状况,这次基本上还是存在 – 只能说,拍摄时还是尽量避开强光比较好。虽然,有时候耀光也可以成为画面呈现的效果。所以避不开的话,大家也可以尝试利用它啰。
是说,随着感光组件越来越大,很多人也注意到 iPhone 主镜头最近对焦距离越拉越远的状况逐年变得更明显。很显然苹果也有注意到,至于他们的解法倒也依然很「苹果(表达式摄影)」,就是会因应近拍自动切换成支持自动对焦的超广角镜头。
很 iPhone 的微距体验
虽然望远程会主动切换镜头的这件事情,从 iPhone 7 Plus 开始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次能透过超广角镜头享受到 2 公分超近对焦的确是不错。不过因为 13 Pro 系列的主镜头最近对焦距离实在是有一点远,所以特别是在拍摄食物的时候,就很容易遇到镜头不断切换的状况。
其实会引来困扰的抱怨也不奇怪。主要是因为太靠近构图会因为换镜头而有比较明显的画质与视角构图落差感(颜色其实也有)。可以庆幸的是,苹果在 13 Pro 系列也有对应微距拍摄需求,而提升了超广角镜头的画质与光圈。已经算是尽力与主镜头的画质靠拢了。
关于这种影响拍摄体验的状况,其实 Apple 后续也在 iOS 151 更新中,提供了可关闭自动切换的「自动微距」开关。不过自己尝试关掉之后,由于变成必须要手动切到超广角才能启动更近的对焦距离拍摄。也不再能以 1x 以上的裁切启动超广角镜头来拍摄微距照片。
基本上,个人认为超广角微距在 15x 都还算可用(大概是因为裁切掉了边缘衰退的画质范围吧?),所以这样的开关反而有点让我困扰 – 使用者还真难搞 XD。但与当初 iPhone 12 Pro Max 评测中,我们跟大家分享的小技巧一样。
个人会推荐可以尝试看看以 1x 镜头来数字放大到约 2x 变焦左右拍摄食物或是近物。配合散景与画质更好的 1x 镜头,加上小望远的画面让透视整体更自然好看。
所以除非是真的要拍那种叶子纹理之类的画面,不然拍拍食物、商品等画面时。个人会偏向推荐大家多多利用数字裁切,应该就能尽量避免用 1x 镜靠近拍摄时,一直切换镜头的尴尬问题了。这是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拍摄小技巧。
3x 望远镜头入队「夜景模式」,但不支持夜间人像(啥)
讲起来,好像这次的 iPhone 13 Pro 比较少人提到它的望远镜头?虽说就拍照画质与录像的稳定度而言,这次的 3x 镜头还是保持了 iPhone 该有的水平。但毕竟这次 Pro 系列更新的三个主镜头组,唯一光圈没有变大的镜头就是这颗 3X 镜头。对此,Apple 算是以全镜头(包括前置自拍镜头)都支持夜间模式来对应这方面的劣势。
这其实是不错,也让我很期待拍摄更多夜间的望远照片。只是目前使用起来。这镜头真的有点走在微妙边界的感觉 – 也许望远镜头的光圈、感光组件等硬件方面的限制,真的还是不太能让表达式摄影发挥所长吧。
首先,这次唯一在光圈规格退步的 3X 镜,虽然的确能支持夜景模式的拍摄,但真的遇到很暗的环境时,其就会常遇到主镜头介入,进行数字裁切三倍的夜景拍摄的状况 – 也许一般白天数字裁切到这个程度感觉不太出来,但夜间拍摄的颗粒感加上数字裁切,画质衰退的感觉就会相当明显。
还有个有点意外的限制,就是「夜间人像也不支持 3X 拍摄」(登愣)。它会提示你要切换到 1X 才能使用夜间人像。以上,就会觉得以夜间拍摄的体验来讲会稍微有点不太一致。可能会是使用上会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图:夜间人像这次没能支持 3x 镜其实有点可惜。
比**级更让我惊艳的「摄影风格」
在 iPhone 13 系列新登场的「摄影风格」功能,其实就像是一般数字相机拍摄风格文件的类似功能 – 它一共提供了四种可以自定义的风格档让你快速切换,名称还会很聪明地因应调整趋向自己改名。这项功能在 Apple 发表会上强调的是,相对于后续套用滤镜的效果。这次新的「摄影风格」是可以保留天空与人脸的色调,不让颜色去干扰特定的被摄物体。
不过个人觉得这功能最好用的点,是在可以快速调整色温与综合对比度这点 – 其实类似的功能在 Google Pixel 等手机上也不是没有,不过这样的功能对于一直以来都不能手动调整色温的 iPhone 相机系统来讲。真的对喜欢直球对决,拍出接近心中预期画面的人来讲,是很值得多多利用的功能。
虽然它可以调整的两个项目:「色温」与「色调」,虽然在调整的趋向逻辑方面,有着「很苹果」就跟苹果原厂内建的编辑器一样,就是常常调着调着就亮暗部的细节突然… 跳掉?不知道大家懂不懂得我在讲什么,总之就是让人有点不太能掌握细节调整的趋向;色温的话就是不能像 RAW 或真正的白平衡调整功能那样,直接催到色温极限,是比较可惜之处。
▲图:想要偏蓝的色调,现在透过「摄影风格」就能快速达成。
虽然这功能是有着些许局限,但就我这阵子的使用体验。会发现以往想以 iPhone 原厂相机 App 较难拍出的 Tone 调,像是想拍摄尽可能压低高光与偏暗色调的照片时,大概就只能尽全力把曝光补偿往下压。
现在则是多了色调这个武器来调到想要的画面。而且应该也是在拍摄前就先调整到色调趋向的关系,所以在按下快门后感觉 iPhone 能够比后续才后制要更能撷取到更多细节(特别是暗部)。个人认为这样的影像,即便是在能够全手动的 App 或是其他手机上,其实也不见得能这么轻松的拍到。
在这样的表现下,搭配 iPhone 越来越好的白平衡表现。我觉得这次的 iPhone 13 如果不是真的遇到太复杂光线的场景,需要 Pro RAW 出马的机率就变得更低了 – 重点是即使非 Pro 系列的 iPhone 13 系列用户也能用,就不用怨叹不能使用 RAW 来拍摄啦!
▲图:如果录像与人像/**级也可以套用摄影风格的话应该会更好。
也因为这功能真的出乎意料地实用,所以个人也蛮期待未来录像或更多模式也能提供这样的功能,来让摄影的质量与色彩趋向可以更接近拍摄者的创作意图。蛮期待苹果未来透过更新或是下一代 iPhone 带来这样的功能(许愿)。
**级好用吗?
做为这次 iPhone 13 全系列都能用到的重点功能:**级模式(其实感觉还是称之为「**感」比较好懂),真的是许多人(包括我们)都跃跃欲试,而且在尝试过后也感到相当惊艳的新拍摄功能。
虽说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不过就是录像版的人像拍摄模式而已。不过在更深度的使用过后,这个可以实时在影片制造更浅景效果的功能,我觉得要说是苹果又一次将表达式摄影推向新极限也不为过。
▲图:不仅有浅景深效果,**级模式的拍摄稳定度也随着 iPhone 防震能力加强而更为实用。
这里先来讲我觉得它的厉害之处,最后也会跟大家聊聊**级目前的限制与劣势处。首先,相对拍照的人像模式,**级的反应除了快非常多。还有能启动浅景深效果的范围更是广非常非常多。因为如此,我会认为苹果这次真的并非是直接套用,人像拍照的算法给录像使用这么简单而已。
▲图:能根据远近渐进调整景深效果还能事后追焦的「**级」模式,善加利用的话会是很强的影片创作工具。
在能启用「**级」的光线条件下(没错,太暗会不能启动),**级模式时的对焦速度,个人觉得不仅快到异常。而且还能侦测到「构图范围外」的人物或车辆提前开始对焦。很多时候的反应甚至快到让人会以为是瞬间迷焦或拉风箱,后来回看影片才发现,那是真的有车辆准备进入画面才被提早「抓到」,才让人对于这样的反应感到印象很深刻。
真的要我形容这种的反应的夸张程度,我甚至会觉得有一点超越专业相机的错觉 – 实际上可能真的算是一种「错觉」,怎么说呢?其实就我们计算机王阿达团队的了解,之所以能实现**级拍摄效果,主要关键点是透过多镜头视差来判断被摄物的轮廓 – 这里还听起来像一般的人像模式吼?但我们也从**级模式在重新对焦方面的限制,发现了这套系统的有趣特性。
▲图:实体景深较窄的近拍时(特别是后镜头拍摄时),就会感受到**级重新对焦的范围限制。
没错,虽然从官方的示范看起来,这个很神奇可「重新对焦」的**级模式,好像会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不过它还是会受到实体对焦距离范围的限制 – 如果你编辑一下主镜头所拍摄的**级的影片就会看到,假若在拍摄时对到远近不同的物体或人物,底下就会有白点来显示对焦范围已经有改变。所以如果你在拍摄过程中对焦在很近的位置,此时即便编辑影片就无法「再」对焦到无限远处了。
以上这个基础的限制,代表**级看起来神奇归神奇,但还是会受限于实体对焦的一定范围内。然后我们就有了这模式应该是「在实体景深范围内仿真对焦效果」的假设。关于这个猜测,还可以从靠 Face ID 与单镜头也能启动**级模式的自拍镜头,因为它就几乎没有重新对焦范围的限制能得到验证。这也代表,你不能因为「主镜头」有重新对焦功能而完全不去注意实体对焦有没有对错物体。
因此自拍镜头使用**级的特性,也可以延伸到另一个拍摄的小秘诀。就是如果你有需要大幅度远近距离重新对焦拍摄的话,使用自拍镜头来拍摄这类的画面,可以说是最保险的方式 – 还可以调整虚拟光圈值在全景深与浅景深切换自如(比赞)。
像这次我们拍摄汽车内视野的时候,也把 iPhone 13 Pro 放在仪表板上以**级来拍摄。就能拥有可重新对焦在超近的方向盘上,也能转而对焦在驾驶座的人脸的自由度 – 要知道,仪表板可是与方向盘超级近的啊!所以我们会下一个结论,就是主镜头的重新对焦范围,大概就是等于实体拍摄时的景深范围。而这范围的变化,还是会与被摄物的距离、光圈、感光组件大小有所关联。并没有脱离基础摄影的原理。
**级模式在转换对焦点的过渡速度可以快到出奇的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因为苹果是用模拟的方式来达成「对焦」的视觉效果,所以所谓的对焦速度只要在实体对焦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基本上是能多快就能多快。所以很多人认为**级对焦有点太快这点,个人相信这部分只要苹果稍微透过更新修正或提供选项,应该很轻易地提供更滑顺的对焦点转换效果了。
是说,**级的强大,还包括了超厉害的「对象辨识」的能力。这次测试中,我们可以提到的最明显的几个例子。一个是当在人多环境使用 iPhone 13 Pro 的**级模式拍摄时,就会发现这套系统真的非~~常忙碌的在框出所有的人物甚至是动物 – 看起来感觉都已经有点像自动驾驶系统的分析画面了(咦,难不成…)。
▲图:**级的侦测能力真的超狂 – 虽然也因为这样在人多环境会让拍摄效果不太稳定。
更妙的是,这套系统在一般拍摄的时候也会在意想不到的场合,帮你找到该对焦的物体 – 这次测试过程在拍摄一只舒服躺在围墙上背对着我的猫咪时。就发现 iPhone 13 Pro 即便在拍照模式下,也能以方框标示出猫咪背部的体形并进行对焦;此时我们直接对照 iPhone 12 Pro Max 来拍摄,就只能呈现一般的对焦画面,没有任何其他反应。
个人认为能达成这样表现的关键,是 Apple SoC 透过多年以「仿生」芯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所累积的成果 – 其实 Apple 在 iPhone 13 介绍页面就有提到 A15 仿生「能提升相机表现」,并以**级可以辨识前后人物脸部面向,并切换对焦点的「摄影语意」来作为示意。所以我粗浅的假设应该不会差距太大才是(应该吧…)。
对了,其实在 iPhone 13 发售之后的很多人针对「**感」的专业效果与需求声音。个人觉得都已经有 Apple TV+ 专业影视内容的苹果应该是不可能不懂。搞不好这次**级模式初期的表现,只是 Apple 想要炫一下自己这套表达式摄影应用在录像时,可以有多癫狂的表现而已吧(笑)。
▲来源:Apple
能上网的最强运动相机 iPhone 13 mini
虽然这波我们主要想知道的是,这次 Pro 系列全面更新的三主镜头的表现如何。但对于有好一阵子都是以 iPhone 12 mini 做为主力机来用的笔者,长久以来的最大心得,是这样更轻便、小巧又有足够稳定效果超广角可录 4K 60fps 的防水手机,真的已经能取代以往会用到 GoPro 这类运动相机的大部分拍摄场景。
因为这样的念头,我也萌生想去比较一下 GoPro 跟 mini 系列 iPhone 的重量差距有多少的想法。结果不比还好,原本预想 GoPro 肯定会大胜 – 毕竟是跟 58 吋(相对 GoPro)大屏幕的手机比。但想不到近年来 GoPro 居然增重至 15Xg,直接超过了 iPhone 13 mini 的 140g 重量(12 mini 还更轻,只有 133g)。
在这样令人惊讶的对比后。根本可以说 mini 版的 iPhone 是台带有上网功能,拥有三镜头(包括前置镜头啊)、支持模拟浅景深**级录像效果的多用途运动相机了啊。
好啦,我也知道在价格、可换电池、耐摔程度还有电子防震的稳定程度上,iPhone 还是不能跟 GoPro 相比(虽然市面上也有不少超级防摔壳)。轻到可以装在身上拍拍超广角的第一视野画面,也随时就能掏出开拍 Vlog,甚至还能直接剪片分享的「相机」。特别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上,真的已经不常见了。
想知道 iPhone 架在身上第一视野拍摄画面的话。最近Apple Watch Series 7 开箱的第一视野画面,就是这样拍摄的(虽然是用超广角可以自动对焦的 13 Pro),真的非常方便!
来烧屏幕吧!入门杜比视界
最后想聊一下,由于目前**级模式不给指定杜比视界以外的格式。结果让我拍了拍突然觉得,要不要干脆尝试看看用杜比视界来剪辑分享影片。除了因为 YouTube 现在支持的比较好了。再加上配合 iMovie、LumaFusion等 iOS / iPadOS上的原厂与三方剪辑应用(专业的 Final Cut Pro 就不用特别提了)都越来越能轻松处理这样格式的趋势 – 想转成 SDR 来在一般的平台分享也是。
所以最终心一横,干脆整篇的影片都直接拍摄这个可以「烧起」你屏幕的录像格式。这个尝试的感想就是,这样更高动态范围的格式的确十分吸睛。特别是在我们尝试用来拍摄Motovlog骑车影片的时候,真的会让整体画面的沈浸程度变得更好。
▲图:甚至想要更上层楼,还能以 iPhone 13 Pro 系列开启ProRes来获得更好的画质表现也能提供 HDR 高动态范围。
因此个人推荐无论你拿的是不是 iPhone 13 也许都可以考虑尝试看看,自 iPhone 12 开始,苹果所提供拍摄、观看、编辑与分享一条龙都可以支持杜比视界的影片影音体验。真的有机会透过口袋中的手机,从头到尾完成一部相当专业且吸睛的精彩影片。
结语:以往的折衷成为现在的优势
观察这几年苹果智能型手机在相机方面的趋势。从推出 Pro 系列开始算是个 iPhone 发展的分水岭。宣告了在各方面都开始走向专业领域的决心。不仅屏幕加入了ProMotion的技术,拍摄功能也提供让人可以更轻松处理出专业水平影像的 Pro RAW 与ProRes格式。
但也同时保持好上手摄功能的创新,让人在保持一定程度的简单使用前提下,同样能透过原厂应用稳定拍出更好的影像作品。这一切的一切,的确就像发表会所说的那样,要归功于表达式摄影的发展才得以实现。
个人认为,手机装置的硬件为了保持轻薄小巧。尽管先天就不若专业相机拥有可以尽情加大感光组件镜头,甚至是外接设备那样的硬件弹性。所以像是刚开始出现多镜头与所谓表达式摄影这个名词的时候,会觉得似乎是种折衷之下所推出的技术。
不过随着行动摄影系统算力与感测组件的逐步发展。像是这次 iPhone 13 系列那种,彷佛搭载了自动驾驶系统那样强大对象辨识能力的对焦系统。还有在**级模式,可以拥有重新对焦范围余裕内的可怕对焦追踪效率看来。手机摄影的技术,其实开始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苹果的这套表达式摄影系统,可说是反而利用了以往行动装置被认为绑手绑脚的劣势,创造了自己的优势。相对于在传统相机上挂载 LiDAR 系统,或甚至最基础的对焦灯都可能容易被大型镜头遮蔽的问题。
手机就拥有在搭载多镜头系统与多种先进传感器下,都还不太会有遮蔽问题的优势 – 虽然最主要是为了装置的轻薄啦!配合懂得摄影语义的处理器协同配合下,iPhone 13 也能实现以往很难想象手机可以达成,在多数环境下可提供媲美接近专业摄影机的景深效果与对焦速度表现。这的确是十分令人惊艳的进步。
相信接下来只要苹果再精进**级等功能的细腻程度,就又能让大家少了个一定得要用专业相机创作的理由了吧?不知道大家期待行动装置,还可以透过表达式摄影再解决哪些专业摄影的需求呢?是更低光的夜间录像?还是更高速的拍摄功能?也可以提出来聊聊啊
IT168 评测作为手机拍照中,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弱光夜拍一直以来都是各大手机品牌,重点优化以及作为卖点的核心功能。除了采用光圈更大、感光元件更好的摄像头之外,不同的优化方案也是层出不穷。如彩色+黑白双摄的夜景模式、四合一像素的大感光单元面积设计等,都是为了手机在夜拍时能拥有更好的画质和色彩表现。
▲2017年中国拍照好手机横评:弱光夜景篇为了更好贴近大家的生活场景,我们首先选择在比萨店里面拍上一组。这是很多餐厅都会有的陈列柜,灯光都是偏黄偏暗,特别是摆在角落这种位置,可以说非常考验手机在曝光以及白平衡上的能力。
从样张来看结果也是相当明显,一加5T和HTC U11+无疑是排在第一梯队。而一加5T的色温是最接近现场的,画面的亮度和对比度也很适中,亮部和暗部都表现出足够细节。而在前边总是亮度不足的HTC U11+突然爆发,感觉就是前边多了一个灯光,如果不是色温稍微偏绿,可能还能力压一加5T。
OPPO R11s、vivo X20、金立M7和魅族PRO 7 Plus分别在曝光和色温上有所不足,而华为Mate 10 Pro、努比亚Z17S、荣耀V10则存在偏色的问题。▲弱光拍摄,点击看大图
我们将画面放大至100%,第一梯队的OPPO R11s和vivo X20拥有更好的细节,大家可以留意商标上人脸的头发、眼睛、胡子部分(更立体),其中OPPO R11s甚至还能看出纸张表面的凹凸感。而HTC U11+、魅族PRO 7 Plus、一加5T也保留了一定的细节,不错的噪点控制也让画面显得干净。
而华为Mate 10 Pro、金立M7、努比亚Z17S、荣耀V10则表现出强烈的涂抹感,虽然噪点控制住了,但细节也丢失了。
▲弱光拍摄100%截图现做的披萨光泽很诱人,拥有美食模式的华为
Mate 10 Pro显然有点先天优势,尽管过高的饱和度和对比度并不真实,但画面效果确实更符合大众的需求。如果同事追求视觉效果和自然的色彩还原,那么一加5T就是另外一个好选择,因此这一部分华为
Mate 10 Pro和
一加5T同属第一梯队。
▲弱光拍摄(食物)不过在这一部分的样张中,HTC
U11+的
细节
表现却是一枝独秀,其次就是OPPO R11s、vivo X20、荣耀V10、小米MIX 2,能分辨出虾仁的肉质。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细节好的在整体画面上都有所欠缺,而用户很少会放大食物去看细节。然而画面的整体
表现在这里显然是优先级别,华为Mate 10 Pro和一加5T的优化对象选择很正确。▲弱光食物拍摄100%截图这是很常见的城市夜景画面,很多时候我们逛街和旅行时都会拍到这种照片,所以说我们的弱光夜拍对比更贴近现实。在这里华为Mate 10 Pro、荣耀V10、一加5T、OPPO R11s的曝光、色温表现最好,HTC U11+、vivo X20、金立M7、小米MIX 2有点偏色和亮度不足,至于魅族PRO 7 Plus和努比亚Z17S则因为过曝的原因让换面显得泛白。
但除了曝光和色温,对焦的体验让我们重新排列了一下位置。小米MIX 2、荣耀V10、金立M7、魅族PRO 7 Plus在夜景拍照时都出现了拉风箱(重复对焦)现象,其中小米MIX 2会出现偶然的无法对焦情况,所以最终是这样的,第一梯队由华为
Mate 10 Pro、一加5T、OPPO R11s组成
。
▲夜景拍摄然而大家为什么会觉得上边的照片清晰度有点折扣呢,关键就是因为除了华为Mate 10 Pro和荣耀V10之外,其他手机的细节都糊掉了,这就让整个照片看上去不是特别清晰。
▲夜景拍摄100%截图
那么手机夜拍的细节极限在哪儿呢?我们特地拍了一组大厦的照片,通过照片中的窗户就可以看出分水岭了,华为Mate 10 Pro和荣耀V10的清晰度明显超越了其他对手机型。
▲夜景拍摄,点击看大图▲夜景拍摄100%
截图最后来了一发变态的终极测试,那就是城市里灯光灿烂的广告牌。因为广告牌有着强烈的光线,会和周边产生强烈的光照对比度,普通的手机很容易出现广告牌曝光过度的现象。而在这里除了华为Mate 10 Pro、荣耀V10、OPPO R11s、一加5T,其他手机都存在这个问题。
▲夜景曝光,点击看大图放大100%之后就更明显了,牛头旁边的“八合里海记”几个字只有
华为Mate 10 Pro、荣耀V10、一加5T、OPPO R11s,其他手机都存在很亮的高光部分,甚至有些已经看不清楚画面内容。
▲夜景曝光100%弱光夜拍小结
在这一部分,综合各小项对比成绩
处于
第一梯队的产品
:华为Mate 10 Pro、OPPO R11s、一加5T
、荣耀V10
仍待改进的产品:
vivo X20、HTC U11+、努比亚Z17S、魅族PRO 7 Plus、小米MIX 2、金立M7
根据各个小项中,第一梯队关键字
出现的频率,华为
Mate 10 Pro、OPPO R11s、一加5T、荣耀V10在弱光夜拍中画质属于第一梯队的机型。其中
华为
Mate 10 Pro的表现最为突出,曝光的准确率、画面细节带来了充分的优势。而OPPO 11s和一加5T则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色温校正和噪点控制,荣耀V10虽然在对焦过程中有一定影响体验,但从成像结果来看弱光表现依然还算不错。
iphone7/7plus怎么设定更好用 苹果iphone7/7plus设定方法
一、降低萤幕亮度 方法:在设定——墙纸与亮度里,关闭手机“自动亮度调节”,并将萤幕亮度恒定在40%左右。既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的使用情况,最主要是能够明显控制iPhone掉电速度。 二、关闭推送通知 方法:第一,对于新安装的软体,一律选择“不允许传送推送通知”;第二,对于已经安装的软体,在设定——通知中心里,选择性关闭或者全部关闭。 三、禁止后台程式重新整理 方法:在设定——通用——后台应用程式重新整理里,关闭后台应用重新整理功能。 四、禁止传送诊断资料 方法:在设定——通用——关于本机——诊断与用量里,选择“不传送”。 五、关闭系统服务 方法:在设定——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里,关闭所有系统服务(PS:如果你经常使用指南针和地图,推荐保留指南针校准开启状态)。 六、限制广告追踪 方法:在设定——隐私——广告里,开启限制广告追踪功能(PS:iOS 7以上版本预设已开启,iOS 6以下版本需要手动开启)。 七、禁用邮件推送功能 方法:在设定——邮件、通讯录、日历——获取新资料里,关闭实时推送,并且选择定时获取或者手动获取模式。(PS:如果你经常收发重要邮件,推荐保留推送) 八、选择性禁用iCloud服务 方法:在设定——iCloud里,关闭钥匙串、照片流、文稿与资料功能。(PS:为了保证完整的iPhone体验,建议保留通讯录、备忘录以及查询我的iPhone功能) 九、关闭蓝芽 方法:在设定——蓝芽里,选择关闭。另外,iPhone的蓝芽与许多安卓手机的蓝芽不相容,所以更没必要经常开启蓝芽了。 十、减少声音和震动 方法:在设定——声音里,关闭“响铃模式振动”,关闭按键音和锁定音。(PS:推荐保留静音模式振动,否则有可能错过重要电话或通知)
系统定位服务只保留查询我的iPhone,软体定位服务全部定为使用程式期间或禁止,限制广告追踪,如果不需要运动资料的话关掉健身追踪,剩下的基本按个人喜好。
首先 进行备份 方法:
首先在手机上找到:设定 iCloud (点开icloud )下边有你需要的各种备份 点备忘录后边的按钮 (开启是绿色)
其次 进行省电设定 方法:
苹果手机省电设定:
1设定 隐私 定位服务 关闭
2设定 通用 后台应用重新整理 关闭
4iPhone的Home键,变成更高阶的力度感应键,能感知压力,可以提供触感反馈,响应度也更高。而且耐用
如果你还需要什么具体设定需要帮助 请再追问
采用全新光学技术,拍照更出色从一组曝光照片来看,iPhone7主摄像头排线造型较之上一代iPhone 6和iPhone 6s有所变化,且镜头的孔径明显增大,这意味着iPhone 7可能配备了更大尺寸的感测器和增大了镜头光圈,但遗憾的是镜头凸起仍十分显著。
据传闻,iPhone 7 Plus将配备采用六片塑胶镜片设计的1200万画素双摄像头,一枚负责长焦效果,一枚则提供广角视角,最终通过独有演算法合成高质量相片;而iPhone 7仍将采用索尼定制的1200万画素的感测器,前置则为500万画素,主镜头将明显增大,进光量增加50%以上,有效提升夜景的成像效果。
lightning介面正式取代35mm耳机口
此前一直有讯息称苹果将在iPhone 7取消35mm音讯插口,这一点从近期各家音讯厂商纷纷推出带有lightning介面耳机,以及苹果官网上线lightning介面头戴式耳机来看,该传闻再次被证实。这意味着维系了近50年的35mm耳机插口即将正式告别iPhone,多媒体席位由lightning介面取代。
其实,lightning介面接替35mm并不是苹果的突发奇想。去年,苹果开放lightning介面,可以支援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更多功能。如今,苹果公司若真的取消35mm插口,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iphone7/7plus怎么设定更好用 苹果iphone7/7plus更好用的设定方法首先 进行备份 方法:
首先在手机上找到:设定 iCloud (点开icloud )下边有你需要的各种备份 点备忘录后边的按钮 (开启是绿色)
其次 进行省电设定 方法:
苹果手机省电设定:
1设定 隐私 定位服务 关闭
2设定 通用 后台应用重新整理 关闭
4iPhone的Home键,变成更高阶的力度感应键,能感知压力,可以提供触感反馈,响应度也更高。而且耐用
按照出厂设定即可 这个没有 什么讲究了
苹果 iPhone 7 ,尤其是 iPhone 7 Plus 的供应终于可以满足需求了。此前,亮黑色 iPhone 7 Plus 的预计发货时间为数周,现在已经改善为3-5个工作日。同时,黑色 iPhone 7 Plus 的预计发货时间也改善为 3-5个工作日。iPhone 7 的供应更充足,亮黑色和黑色 iPhone 7 都显示有现货。
iPhone7 Plus采用了双摄像头,比iPhone7多了一个1200万画素的长焦摄像头。iPhone7只配置了一颗1200万画素的广角摄像头。两款iPhone摄像头依然往外凸出。iPhone7和iPhone7 Plus。iPhone7为47英寸,iPhone7 Plus为55英寸,均有5款颜色可选,黑色、亮黑色、金色、银色和玫瑰金。其中黑色和亮黑色为全新颜色。同上一代iPhone相比,新款iPhone外形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天线”不见;效能上,iPhone7和iPhone7 Plus均加入了防水防尘功能。新一代iPhone储存容量上也做了改进,取消了16G机型。iPhone7和iPhone7 Plus最低储存容量为32G,另外两个容量是128G和256G。其中,亮黑色款iPhone仅于128G及256G机型提供。还有一个变化是iPhone的Home键,不再是机械键盘,而是力度感应键,能感知压力,可以提供触感反馈,响应度也更高。
iphone7/7plus怎么设定更好用好不好用跟设定无关,都好用 ,要设定 也只是把平时不用的功能关闭而已
出厂设定就可以
苹果 iPhone 7 ,尤其是 iPhone 7 Plus 的供应终于可以满足需求了。此前,亮黑色 iPhone 7 Plus 的预计发货时间为数周,现在已经改善为3-5个工作日。同时,黑色 iPhone 7 Plus 的预计发货时间也改善为 3-5个工作日。iPhone 7 的供应更充足,亮黑色和黑色 iPhone 7 都显示有现货。
iPhone7 Plus采用了双摄像头,比iPhone7多了一个1200万画素的长焦摄像头。iPhone7只配置了一颗1200万画素的广角摄像头。两款iPhone摄像头依然往外凸出。iPhone7和iPhone7 Plus。iPhone7为47英寸,iPhone7 Plus为55英寸,均有5款颜色可选,黑色、亮黑色、金色、银色和玫瑰金。其中黑色和亮黑色为全新颜色。同上一代iPhone相比,新款iPhone外形上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天线”不见;效能上,iPhone7和iPhone7 Plus均加入了防水防尘功能。新一代iPhone储存容量上也做了改进,取消了16G机型。iPhone7和iPhone7 Plus最低储存容量为32G,另外两个容量是128G和256G。其中,亮黑色款iPhone仅于128G及256G机型提供。还有一个变化是iPhone的Home键,不再是机械键盘,而是力度感应键,能感知压力,可以提供触感反馈,响应度也更高。
手机电池显示百分比电量,设定方法:
1、回到手机主选单的页面,点选“设定”的图示。
2、在手机设定页面里选择“电池”选项卡进入页面找到“电池百分比”选项,切换到“On”。
为Touch ID新增更多的指纹,设定方法:
1、点选进入“设定”。
2、找到并选择“Touch ID与密码”。
3、按提示输入数字解锁密码。
4、点选“新增指纹”,按照指示一步一步完成操作。
设定Apple Pay,设定方法:
1、点选进入“设定”。
2、点选开启“钱包与Apple Pay”。
3、点选“新增信用卡或借记卡”
4、按照萤幕上的指示输入卡号资讯,验证身份。
更改手机名字,设定方法:
1、点选“设定”。
2、选择“通用”。
3、再选择“关于”。
4、点选“名字”,输入新名称。
5、将放大器功能切换到“On”。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