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A7R5就要发布了,也有很多朋友趁1111活动下单了A7M4。拿到新相机,肯定先咔嚓两张过过瘾。拍完照,照片拷到电脑上,用LR打开照片一看,唉,啥破玩意啊,索尼只是对焦牛逼,色彩真垃圾。
结合昨晚群里聊天时,一朋友说,从佳能R5换成A1,现在感觉色彩太烂,想换富士了。我就问他,你用啥解RAW啊(解RAW,简单理解就是打开照片的RAW文件)?果不其然,他用的LR。所以写个笔记,分享一下A7R5、A7M4正确打开RAW方法(人像后期起手流程)。
实际上,索尼四代机身(A1、A7S3、A7M4和马上到来的A7R5),内置滤镜(创意外观)的信息是可以写入到RAW里面的。但是可能因为ADOBE得到的信息不全面,LR和PS,直接打开索尼的RAW文件,均不能正确呈现创意外观的效果(对比见图8、9)。
所以,想要正确(好看)的色彩:
1、 打开索尼官网,点服务与支持,然后网页下拉,点击下载中心(图1);
2、 依次选择数码影像产品-数码微单相机-ILCE1系列(这一步选自己相机型号就行),然后选择软件下载,下载图2我划线的软件;
3、 一直点下一步安装软件后,得到图3这个图标,双击打开软件;
4、 软件左侧是文件管理界面,选择自己文件夹(图4);
5、 打开文件夹后,在软件下方,选中的ARW文件上点右键,选输出(图5);
6、 按照图6 123标记的步骤,选择输出的格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
7、 点击保存后,软件开始转换文件格式,见图7
图8图9是索尼官方软件和LR打开RAW文件的对比,可见高光阴影细节和肤色表现差异极大。
所以,拿到A7R5的同学,ADOBE系软件打不开RAW也不用着急;新入手M4的,也可以试试我介绍的这个方法。这个方法非常适合人像后期的起手,先获得一个舒服的影调和耐看的肤色,可以说是成功后期的第一步了。
最后介绍一下我常用的两个创意外观:FL和IN。如果拍摄饱和度高色彩浓郁的场景,比如秋景,建议试试FL;如果拍摄高明度低对比的小清新风格,建议试试IN。
笔记灵感 索尼A7M4[话题]# #索尼 #相机分享 索尼微单 索尼a7r5 索尼a7s3 索尼a1 照片后期
说的是峰值对焦,那就是手动档,对焦时可以看到红色(默认,可调)的轮廓线,帮助你对焦。还有放大,就是把景物部分放大,帮你对焦。
索尼黑卡RX100设置与后期详解(欢迎指正与补充)
一、拍照
1、影像尺寸
分20M、10M、5 M,这里不是指文件大小,而是指2000万像素、1000万像素、500万像素。
无论选哪个拍摄和存储速度是一样的。1000万和500万像素是从2000万像素缩放而来的,和软件缩放效果一样的,所以100%看比2000万像素清晰些,噪点也少些。但如果把他们再放大到2000万像素,和原先拍的2000万像素比较就要差一些了,所以一般情况下选2000万像素。以下情况选500万像素:
(1)你拍到卡快满了,到没备用卡,又实在不想删一些照片。
(2)拍一些纸质文字,比如翻拍个日记啥的,500万像素已经很够了,再多也是浪费。
(3)急需上传到网络且画质要求不高的。像素越少文件越小,上传越快。
(4)喜欢100%看图且忍受不了噪点的,黑卡的500万像素同ISO下噪点相当于1600万像素的APS-C相机,还是较干净的,黑卡1000万像素ISO125下也是有明显噪点的。
2、纵横比
分3:2、16:9、4:3和1:1,黑卡传感器尺寸为13288mm,全像素比例就是3:2,其他几种都是从这上面剪裁的,所以还是选3:2吧,如果以后洗成6寸相片也是3:2,无需剪裁。如果喜欢拍宽屏风景而且直出就选16:9。
3、影像质量
分RAW、RAW&JPEG、精细、标准,RAW是原始文件,精细和标准都是JPG文件,是经过机内处理过后的成品。
RAW文件大小约20M,精细一般4-8M,标准一般3-5M。一张16G的卡,你选择RAW&JPEG模式拍摄能拍500多张,用JPG模式能拍3000张。
大光比环境下(如逆光、晚上拍开着灯的商店、灯具、在阴影的地方拍到有阳光的天空、白天室内对门外或窗户拍、夕阳等)及过渡丰富的画面(如蓝天)RAW比JPG调整余地大,能找回高光下的更多细节。一般情况下两者差不多。
RAW的后期调整比JPG速度慢,如果电脑配置一般,差别会更明显。
连拍时选择RAW格式,连拍速度会明显下降而且存储时间会加倍。
(1)特别注重后期的用RAW&JPEG,之所以不单独选RAW,是因为RAW打开后直接导出往往不如机内的JPG好,有时RAW经过种种处理但质感仍不如机内直出JPG。
(2)一般情况下用精细,遇大光比情况下再选用RAW&JPEG。因为完全不后期的情况比较少,JPG在ACR中可调参数和RAW几乎一样。
(3)纯粹直出,从不后期,那就选标准。
4、全景:
影像尺寸、方向,这需要模式转盘调到全景模式才能调整相关参数。(见“四、模式转盘”第9项)
5、拍摄模式:
(1)单张拍摄:这是大多数情况下选的。
(2)连拍:这是自动测光、自动对焦后的连拍,每秒约25张。如果选这种模式,先要把测光方式选为“连续AF”或者调用跟踪对焦功能。
(3)速度优先连拍:就是以第一张拍摄的对焦点、测光值为标准连续拍摄,每秒10张,这个适合“守株待兔”式的,比如拍荡秋千、跳绳。JPG格式一次大概也就拍个2秒约20张就停下,再拍就一张两张忽快忽慢,RAW&JPG格式一次也就拍个1秒10张后然后几乎不动,要存储七八秒钟。
(4)自拍:分10秒和2秒定时。
(5)人像自拍:分一个人和两个人。
(6)定时(连拍):10秒3张影像。这个在暗光下会自动打开对焦辅助灯,即使你把对焦辅助灯关了。
(7)阶段曝光:就是包围曝光,一次拍三张曝光值的照片(-03EV,正常,+03EV),用于后期合成一张宽容度高的照片。
(8)白平衡阶段曝光:一次拍三张色温不同的照片,然后你选一张满意的。
正常情况下选单张拍摄,遇到运动方面可选连拍或速度优先连拍,其他一般用的少。
6、闪光模式
(1)禁止闪光:拍婴儿、博物馆以及一些禁止拍照的场合用。一般情况下选禁止闪光,因为黑卡光圈大,高感尚可,普通场景能应付。
(2)自动闪光:这个不能用于PASM模式,只能用于自动档。
(3)强制闪光:用于暗光下、拍水滴、逆光拍人像等情况。
(4)低速同步:黑卡的这个不太智能,因为你选了这个模式,如果用P档A档之类,快门一般还是1/30秒,算不上低速,和普通拍摄效果一样。所以要用此功能,首先得用S档或M档,把快门调到1/15或1/8秒以下才能有点效果。如果拍夜晚人景合一,建议闪光补偿-1EV,否则画面过硬阴影过重。
(5)后帘同步闪光:
7、对焦模式
(1)单次AF(自动对焦):可作为常用模式。此模式下可进行跟踪对焦,就是半按快门的同时按住拨轮中间的按钮出现回字形的方框,然后你移动相机构图(不一定非得平移),焦点会跟踪原先对焦的地方,然后再半按快门对焦后拍摄。
(2)连续AF(AF-S):一般用于连拍模式下,如果单张拍摄情况下用连续AF,对焦点会飘忽,反而不利于对焦。此模式下无论是否开启声音对焦后均无“嘀”一声。
(3)DMF:自动和手动合一,此模式下不能进行跟踪对焦。适合自动手动经常切换的场景,比如你到动物园,拍笼中的鸟,这时就自动加手动,否则容易合焦到笼子的铁圈上,但你一转身又拍外面的斑马,又得要自动。
(4)MF(手动对焦):主要用于微距拍摄及对焦困难的情况下,比如你隔着纱窗、车窗拍窗外风景。
摄像情况下只有AF-S(可跟踪对焦)和MF对焦可选。
8、自动对焦区域
(1)多重:相机自动选择焦点,有时一个,有时多个,自已不能调整。所以有时这个不太方便,不少情况下相机自选的焦点不是你想拍的,你还调不了,只有反复换角度让相机再选。
(2)中心: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模式,用中心点对准拍摄的物体然后再平移相机构图,这也是传统的拍摄方法。
(3)自由点:按拨轮中间的按钮,对焦框变成**,这时你点击拨轮的上下左右键就能调整对焦框。当对焦物体不在画面中心时,不需要重新构图就能改变焦点,然后半按快门对焦,**对焦框变绿,再按下快门就行了。这个操作有点费时,不喜欢用这个可用跟踪对焦代替。
摄像时此项不可选。
9、美肤效果:
关、高。建议选“关”,黑卡拍人的皮肤本来细节层次就不多,再一美肤就更平面了。
10、笑脸/人脸检测:
关、开、开(登记的人脸)、开(大笑),建议选“开”,这样只要检测到人脸就会对焦到脸上,而且测光随之改变,特别是逆光拍人像就会自动增加曝光量,不会造成大黑脸。
如果你拍的人是侧脸,而正脸的是其他你不想对焦的人,那么此时就要关掉人脸检测。
常拍视频的话人脸检测更要打开,拍摄时焦点会跟随人脸移动。
11、自动肖像构图:
建议选“关”,这是相机从拍摄的人像中裁减出一部分再插值放大的。
12、ISO
(1)多祯降噪:自行设置ISO从200到25600,连拍6张合成(ISO25600下是连拍10张合成)。
(2)AUTO(自动):设置最大和最小ISO的区间,可在125—6400之间进行设置。
(3)80、100、125一直到6400固定ISO设置。(摄像时只能选到3200)
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应选择自动ISO,尤其是常拍视频,自动ISO上限选择3200或1600,如果上限选的较低,暗光下视频就会亮度不足。
光线暗到几乎看不见时又想拍到时选多祯降噪,因为只有此时ISO可选择12800和25600,一般暗光下别用,它的噪点少是涂抹太重的结果,和软件处理一样,而且费电费时。
光线特好时选择ISO80。黑卡原生ISO最低为125,但光线好时其阴影部分仍有明显可见的噪点,ISO设到80时就会好不少。至于说非原生ISO会让动态范围下降,其实还真看不出来,就算有,两权相害取其轻,画面干净还是更重要。
13、测光模式
(1)多重:也叫平均测光、评价测光,就是按取景画面全部来测光。
(2)中心:也叫局部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就是取画面中心一部分来测光。
(3)点测光:取画面中间一小部分测光。比如你离电视五米远要把电视屏幕上内容拍下来,那就得用点测光,用其他测光方式那么电视屏幕就会一片白。
以拍照为主建议选中心测光,会更准确,如用多重测光有时会造成主体偏暗。
拍照视频兼顾的话建议选多重测光,否则移来移去的话测光值变化大,视频画面会忽明忽暗。
14、闪光补偿:
-2EV到2EV。一般选-1EV,因为正常的闪光补偿拍人的话画面会偏硬,阴影更重,降低闪光补偿量画面会柔和一点。
15、白平衡模式
(1)自动白平衡: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模式,色温比正常偏低。
(2)日光:黑卡默认色温4950(通过RAW文件可查看,下同)。
(3)阴影:黑卡默认色温6750。
(4)阴天:黑卡默认色温5600。
(5)荧光灯之类一般与实际差别较大,首先你得确定什么灯,与其选来选去还不如自动白平衡。
(6)色温/滤光片:可自行设定色温值。
(7)闪光灯:一般与日光白平衡一样,闪光时用,不知为什么相机闪光时不能自动选择闪光灯白平衡模式,还得自已选,不够智能。
(8)自定义:对一张白色物体拍摄后相机就以此为标准来搞定白平衡。
通过日光、阴影、阴天可以看出黑卡默认的色温就比正常值低,一般日光色温为5500,它搞成4950,阴天色温一般6500,它是5600。日光下用自动白平衡和日光白平衡都会偏冷,用阴天白平衡模式又偏暖,你设定一个色温值,换个场景又没辙,换来换去总是麻烦。
几乎每个白平衡模式都能进行漂移设定,不过改变的是色调而非色温。
16、DRO/自动HDR
分DRO关、DRO自动、DRO自选(5档)、HDR自选(6档)。
这是提高宽容度的设置,DRO是拍一张照片然后机内处理,HDR是拍多张照片再处理,HDR效果强于DRO,但由于多张拍摄,端不稳时容易拍糊。
无论DRO还是HDR,都不如RAW后期处理的效果好和自然,平常建议选“DRO自动”就行了,遇到光比大的再选RAW&JPEG后期再处理。
17、创意风格
分标准、生动、人像、风景、黄昏、黑白模式。黑白模式最好别用,要是用此模式只拍了JPG格式,那要想恢复成彩色就没辙了;生动模式属重口味,仅适合灰蒙蒙的天气下;人像模式拍的肤色难看,对比度+1会好点。
建议选标准或风景模式为常用模式,二者对比度饱和度差不多,风景模式不像标准模式那么偏冷。由于黑卡拍照中的黑色元素过重,很多情况下会出现死黑情况,可在这两种模式下将对比度-1或-2,饱和度不变或-1。锐度方面建议+1或+2,黑卡的照片本来就不够锐,如果后期加锐的话会增加不少噪点,再去降噪又会降低锐度,而通过机内加锐噪点增加的并不多,如果是RAW格式,更显得肉,后期加锐噪点更多,在这点上还真不如直出JPG。
18、照片效果:
水彩画、插图、复古、柔光、玩具相机之类,建议关掉,否则拍了JPG格式的,想还原是不行的。水彩画和插图是索尼相机中两个很好的效果模式,后期很难做出这个效果,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先把照片存到电脑备份,然后在相机中把照片转成这两个效果再导进电脑。
19、清晰影像缩放:
建议关掉。是机内插值优化放大的,比数码变焦好不了多少,如果开了,推到长焦端不小心就过了光学变焦的坎。
在摄像中清晰影像缩放是强制开启的,如果推出了光学变焦的长焦端,画面会变得模糊,最好别用。
20、数字变焦:
和软件插值放大一个效果,不用说,关掉。
21、长时曝光降噪:
降噪时间与曝光时间相等,如果你是曝光20秒,那么降噪时间也是20秒,建议关掉,即使曝光时间不长,因为效果一般,就是加重涂抹而已。
22、高ISO降噪:
ISO超过800的降噪程度,有高、低和标准,都差不多,选“标准”吧。
总而言之,黑卡的降噪效果不明显,涂抹痕迹太重。
23、AF辅助照明:
光线很暗的情况下相机会射出一束红光用于照亮被摄物方便对焦,建议关掉,通常需要用到辅助照明的地方都是极暗的,比如在博物馆中、在KTV中、夜晚偷拍中,你要开了它会引人注意,关了也不表示不能对焦,对焦速度也是不变的。当然如果你要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拍个标牌上面的字,那就得开这个功能,不然相机没反应。
24、Steadyshot(防抖):
开和关差别不大,建议开着,估计耗电会加大一些。
25、色彩空间:
sRGB和AdobeRGB,选sRGB,大多数显示器和打印设备支持sRGB而不支持Adobe RGB,如果选AdobeRGB,拍摄深色物体时颜色会更深。
黑卡的RAW格式是AdobeRGB的,不过和机内直接设AdobeRGB是不一样的。在ACR中处理后进入PS主界面会提示你是否扔掉AdobeRGB色彩,默认是要丢掉,不能选,应选前两个,不然色彩会变淡。
26、写入日期:
就是在照片下加上拍摄的年月日,一般没必要。
27、存储:
前面的设置好后存储到模式转盘的MR中,能存储三个,以后方便调用。
一、开发公司不同
1、Adobe RGB:由Adobe Systems于1998年开发的色彩空间,让显示器在RGB模式下展现更多色彩。
2、 s RGB:sRGB色彩空间是美国的惠普公司和微软公司于1997年共同开发的标准色彩空间。
二、特点不同
1、Adobe RGB:为了尽可能在CMYK彩色印刷中利用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的RGB颜色模式上囊括更多的颜色。
2、 s RGB:让显示、打印和扫描等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与应用软件对于色彩有一个共通的语言。
三、作用不同
1、Adobe RGB:Adobe RGB色彩空间粗略包括了50%的Lab色彩空间中的可视色彩,主要在青绿色(cyan-green)色系上有所提升。
2、 s RGB:sRGB拥有较小的色域空间,所以不建议专业的印前用户使用,主要应用在网页浏览等。
-sRGB
-adobe RGB
sony a33 调焦距的方法为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
单反/单电相机调焦距都是转动镜头上的变焦环(上图红圈处),手动对焦使用对焦环(上图蓝线/篮圈处)。
索尼a33是2010年秋季发布的单电相机,采用1420万有效像素APS-C “Exmor” HD CMOS传感器,,拍摄时采用实时取景,无论在拍摄照片或视频中均可使用全时相位检测式自动对焦系统。索尼a33的主要参数是:
主要性能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
产品类型APS-C规格数码单电
操作方式全手动操作
传感器类型Exmor APS HD CMOS
传感器尺寸APS画幅(234156mm)
最大像素数1460万
有效像素1420万
最高分辨率4592×3056
图像分辨率3:2L
(14M):4592×3056M
(74M):3344×2224
S(35M):2288×1520
16:9
L(12M):4592×2576
M(63M):3344×1872
S(29M):2288×1280
高清摄像全高清(1080)
镜头特点
对焦方式类型:(TTL)相位检测系统
传感器:CCD线性传感器
对焦点:含3个十字形对焦点的15个对焦点
感光度范围:EV-1-18(ISO100)
对焦模式: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方式:自动,单次,连续
预测对焦控制(AF-A, AF-C)
焦点锁定
对焦区域15个局部区域可选,中央定点,局域(15个局部区域可选)
对焦点数15区
对焦辅助方式对焦辅助灯
变焦类型变焦环
显示功能
显示屏类型旋转屏,高清屏
显示屏尺寸3英寸
显示屏像素921万像素多角度可翻折Xtra Fine液晶屏,Trublack(纯黑)技术
亮度控制:自动,手动(5级可调),日光模式
视野率:约100%
可调角度:上下可翻转180度,左右可翻转270度
液晶屏特性16:9模式
实时取景支持
传感器:Exmor APS HD CMOS
测光:1200区域评价测光
测光范围:EV-2-17(全部测光模式,F14镜头,ISO100)
视野率:约100%
功能:数字水平量规显示,柱状图显示,实时图像调整(曝光补偿,白平衡,创意风格),网格线显示
实时取景MF检查
传感器:Exmor APS HD CMOS
视野率:约100%
放大倍率:75倍/14倍
取景器类型电子
取景器描述类型:彩色Xtra Fine液晶屏电子取景器
视野率:100%
放大倍率:11倍(使用50mm镜头,无限远对焦,屈光度为-1m时)
眼距:距目镜约18mm,屈光度为-1m时
屈光度调节:-40至 +40m
取景器总像素:约144万像素
取景器尺寸:046英寸
快门性能
快门类型电子控制纵走式焦平面快门
快门速度30-1/4000秒,B门
闪光同步速度:1/160秒
笑脸快门支持
闪光灯
闪光灯类型外接
内置闪光(范围约1-5m)
外接闪光灯(热靴)是
闪光模式闪光测光系统:ADI闪光测光,TTL通过镜头预闪测光
闪光补偿:±20EV(步级:1/3EV)
闪光模式:禁止闪光,自动闪光,强制闪光,低速同步,后帘同步闪光,高速同步,无线遥控(使用外部闪光灯HVL-F58AM/HVL-F42AM)
闪光指数约GN10(ISO100,以米为单位)
曝光控制
曝光模式高级自动,扫描全景(2D,3D),连续拍摄优先AE,自动(自动,自动(禁止闪光)),程序自动(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手动曝光(M)
阶段曝光:连续3张曝光,
步级:1/3EV或2/3EV可选
曝光补偿±2EV(1/3EV步长)
测光方式测光类型:1200区域评价测光
测光范围:-2 EV-17 EV (ISO100,F14镜头)
多重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白平衡设置:自动,预设(日光,阴影,阴天,白炽灯,日光灯,闪光灯,色温/彩色滤光镜,自定义)
色温:2500-9900K,带有19段洋红,绿色补偿功能
白平衡阶段曝光(3张,Hi/Lo可选)
感光度自动,ISO 100-12800
场景模式运动,风景,微距,黄昏,夜景,手持夜景,夜景肖像
拍摄性能
防抖性能光学防抖
短片拍摄AVCHD:1920×1080(50i,25P,平均比特率17Mbps)
MP4:1440×1080(25fps,平均比特率12Mbps)
VGA:640×480(25fps,平均比特率3Mbps)
全景拍摄扫描全景拍摄
自拍功能2秒,10秒
连拍功能速度:最快约7张/秒(连续拍摄优先AE模式下)
最快约6张/秒(在连拍模式下)
数量:JPEG(标准/精细):20张/16张
RAW:7
RAW+JPEG:7
特技效果创意基本风格:标准,生动,肖像,风景,黄昏,黑白
面部识别支持
降噪能力长时间曝光降噪:开/关,快门时间长于1秒时可用
高感光度降噪:自动/弱
多帧降噪:自动/ISO100-25600
拍摄模式单拍,连拍(高速/低速可选),自拍定时(10秒/2秒延迟可选),无线遥控(需另购无线遥控器 RMT-DSLR1)
画质模式JPEG标准,JPEG精细,RAW,RAW+JPEG(精细)
色彩空间sRGB,Adobe RGB
功能参数
遥控功能可选配遥控器RM-L1AM,RM-S1AM
无线性能选配RMT-DSLR1
存储参数
存储卡类型SD/SDHC/SDXC卡/MS记忆棒(Memory Stick Pro Duo/Memory Stick PRO-HG Duo)
文件格式:JPEG,RAW,RAW+JPEG
视频:AVCHD,MP4
接口参数
HDMI接口支持
视频接口AV接口
其它接口USB20/DC输入/同步端子FA-ST1AM/FA-HS1AM(可选配)/35mm立体声接口
电池性能
电池类型锂电池(NP-FW50)
电源性能AC电源适配器:AC-PW20(可选配)
续航能力使用电子取景器:约270张,使用LCD:约340张(根据CIPA标准)
外观设计
外形特点大屏幕DC
外形尺寸1244×92×847mm
产品重量433g(仅机身)
其它性能
播放模式柱状图指示/索引回放:(亮度,RGB)
放大视图(最大放大率):118X(L),80X(M),55(S)
影像旋转
保护
删除模式支持
其它性能节电模式:10秒,20秒,1分钟,5分钟,30分钟后关闭
DRO优化功能
模式:关,自动,等级
等级设定:5个级别
相机附件
包装清单索尼 A33 x1
锂电池NP-FW50 x1
充电器BC-VW1 x1
USB连接线 x1
电源线 x1
肩带 x1
机身盖 x1
眼罩 x1
CD-ROM(α相机应用程序软件) x1
使用说明书 x1
可选配件闪光灯:HVL-F58AM,HVL-F42AM,HVL-F43AM,微距双头冰灯HVL-MT24AM,环形灯HVL-RLAM
相机连接线FA-CC1AM
闪光灯热靴转接器FA-HS1AM
同步终端转接器FA-ST1AM
附件执热靴盖FA-SHC1AM
配件套装ACC-AMFW
软便携包LCS-AMB,LCS-AMA/B,LCS-AMA/D,LCS-AMSC30(尼龙),LCS-SC6
腕带STP-GB1AM
遥控器RM-S1AM(05m),RM-L1AM(5m),RMT-DSLR1
肩带STP-SS2AM/B(尼龙),STP-SB2AM(发泡橡胶)
角度取景器FDA-A1AM
眼罩FDA-EP8AM
机身盖ALC-B55
立体声麦克风ECM-ALST1
锂电池NP-FW50,2NP-FW50
电源适配器AC-PW20
记忆棒32GB Memory Stick PRO-HG Duo,16GB Memory Stick PRO-HG Duo,8GB Memory Stick PRO-HG Duo,4GB Memory Stick PRO Duo,2GB Memory Stick PRO Duo,MSH-M128/X
SD存储卡SF-32N4,SF-16N4,SF-8N4,SF-4N4
显示器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它直接和人眼进行交流,为了保护好你的眼睛,自然不能错过自己动手对OSD菜单进行效果调试。一般而言,显示器OSD菜单包括亮度、对比度、图形、大小以及水波纹等设置。1.调节颜色显示效果:一般而言,刚买回来的显示器,其默认显示效果可能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按自己的要求进行调节是必然的,首先按一下OSD调节按钮上主按钮菜单,进入“颜色管理”中,一般这里会提供9300K、6500K、5500K三种常见的色温模式供我们选择,如果选进入“USER” 用户模式(有的显示器为“RGB”),可对三原色RGB进行独立的详细调节。一般我们所使用的Windows系统内定的sRGB(Standard RGB)色温设定在6500K;而以印刷为目的的影像美工处理,所使用的色温则是定在5000K。 由于我们人眼对于颜色的判定,受到当时背景光源相当严重的影响,所以除了显示器色温的调整有着相当的重要性。 一般显示器在“颜色管理”中都提供了亮度、对比度以及清晰度的调节功能,对于亮度,建议一般设置在60-80之间。如果设置过亮(比如100)易造成眼睛疲劳,也使用荧光粉过早老化。而对比度一般可设置在80-100之间,设置太小的话,颜色对比太单一,导致图象画面严重变色。同样,对于普通上网和办公用户,建议清晰度设置在70左右比较合理,游戏用户可以设置在90以上。2.调节画面显示效果:你一定遇到过,当显示器买回来时,打开电脑后发现,显示器的显示区域不完成,不是左边多,就是右边少,有的甚至出现变形等情况。我们可以进入到“画面调整”中通过调节“Picture(图形)”和“Geometry(几何)”两大项目即可解决这些问题。进入“Picture(图形)”区域,这里一般都包括了调整显示器影像的水平、垂直位置,以及显示器所显示影像水平、垂直的显示区域大小。一般在使用者第一次使用显示器时,都会有屏幕显示的位置不正确,或是垂直方向画面过大,水平方向画面过小等等类似的情形发生。而这个选项就是要让使用者能够经由调整之后,让显示器的屏幕位置正确的显示。几何的调整选项主要是供使用者用来调整一个显示器在显示时所产生的几何失真的情形。这里一般提供有例如针垫失真、矩形失真、梯形失真及桶型失真等选项。例如梯形失真是指屏幕中的影像某一边比另一边大的状况,桶型失真则是指显示的影像的侧边以及上下方会有不规则扭曲且不均的现象。针垫失真则是影像的两边会有往同一侧弯曲的现象。通过这些调整选项即可调节到正常状态。3.水波纹效果调节:一些高档显示器具有水波纹调节功能,因为显示器水波纹的状况可能会随图案形状、显示器大小、对比、亮度以及其它输入讯号的特性而有所不同。这个选项主要就是提供使用者若是遇到有类似水波纹的状况时做调整之用的。遇到这类情况时,进入“水平波纹”选项,然后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水波纹参数,直到显示器画面显示正常为止。4.显示模式设置:此外,还具有“消磁”、“恢复原厂模式”等功能选项。针对不同用户需要,有的显示器具有多个显示器模式供我们选择,比如文本模式、互联网模式、娱乐模式以及游戏模式等。这大发方便了不同用户的应用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