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不是把电脑CPU和手机CPU放在一起对比,如果只是在层次上进行对比的话,英特尔和高通都是把旗下的处理器划分为三个档次,英特尔的酷睿是i3、i5和i7,而高通骁龙是400、600和800,相应的都是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在市场定位上是差不多的,包括AMD的锐龙3/5/7也都是借鉴英特尔的命名方式。
一定程度上你说的也没错,i7处理器算是英特尔民用级最高端的产品(现在又多了i9),和i7对位的就是骁龙855、苹果A12和麒麟980这样的高端手机芯片,但是你要知道,苹果A12和骁龙855这样的芯片已经算是手机中最顶级的芯片了,也就是说已经到了现有技术下的天花板,而英特尔一般的i7只是消费级处理器的最强者,往上还有至强平台和高性能X处理器平台,这些平台的CPU拥有更多的核心数和更大的缓存,价格也比消费级i7要高很多。
另外,由于电脑CPU的产品划分比手机要细,i5和i7都拥有很多型号的产品,很难说具体和哪颗手机处理器对应,但是高端i7适合对高性能有需求的用户,而且玩 游戏 也是非常给力;而i5处理器不管是8400、8500还是8600K,主要还是在多线程性能方面比i7弱一些,但是满足一般的 娱乐 需求也是没问题的,搭配高端显卡也绰绰有余,这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处理器,就像当年骁龙660处理器那样非常流行。
低端的i3处理器价格最低,也能满足一般的日常使用,但是如果拿来玩 游戏 或者搞创作就会拖后腿,性能地位就相当于千元以下的骁龙400/200机型, 总之,你需要用什么样的处理器还是要看你的具体需求来定夺。
这样说吧,一个赛扬都能秒杀骁龙835,更别说奔腾双核、i3、i5、i7了,下面两张图中跑分最低的就是骁龙835。
参考下这张图1
就拿i3-8100和i5-8500还有i7-8700来说吧,我个人觉得没有骁龙400系什么事,现在i3-8100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i5-7500的水平,说它低端?我可不这么认为!i3-8100如果给我说放在骁龙平台怎么着都可以说是个骁龙636吧?
i5-8500呢?为什么不说i5-8400?因为它俩现在可以说是一个价,而i5-8500超越了i7-7700,媲美i7-7700K,要说在CPU目前的性能来看说它是个骁龙660?那也太小看了吧!我觉得可以看成骁龙835或者说是骁龙710都好!
至于i7-8700就不用多说了吧,i7-7700的升级,骁龙835升级为骁龙845,那么也就是说i7-8700就来个骁龙845来说好了!
如果再笼统点可以说i3系看成600系,i5看成700系,而i7看成800系!
英特尔i3、i5、i7分别相当于骁龙哪个层次的处理器?那么i5 和i3处理器相当于什么级别的?是i5等于骁龙7XX级别的还是骁龙6XX级别的?并不是拿电脑处理器性能和手机处理器性能对比。
理论上来说拿电脑处理器来对比手机处理器确实好像有些不妥,因为电脑处理器是基于X86复杂指令集,他可以同时处理更多更复杂的任务,而手机一般都是基于手机arm架构的简单指令集,他只能说满足一些日常需求,也就是说电脑处理器相当于火箭般的存在而手机处理器顶多相当于 汽车 般的存在,他们两个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面,虽说大家平时看手机CPU也是四核八核的,但是他哪个四核八核和电脑的四核八核都不在一个等量级上面,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电脑处理器四核就好比四个大力士,他们可以干更多更重的活而手机四核就相当于四个普通人他们也只能干一些普通活,更不和大力士不在一个等级上面,所以电脑处理器是根本不可能和手机处理器对比的,如果用类似的等级来对比手机处理器的等级那么倒是可以用来借鉴一下。
首先要弄懂他们之间的性能定位那么就必须同时知道手机处理器和电脑处理器的定位否则你就无法来对比,先来说说电脑处理器性能,本文所提到的英特尔i3 i5 i7都属于英特尔酷睿系列,而英特尔酷睿系列定位与中高端处理器,因为在英特尔处理器当中还分为赛扬,奔腾,而赛扬定位低端,奔腾定位入门,酷睿定位主流也就是说整个酷睿系列在英特尔处理器中算是中高主流系列,为了更好的区分性能这个酷睿又分为i3 i5 i7 i9 其中i3定位酷睿入门,i5定位主流,i7定位高端,i9定位旗舰,这样一来大家就明白这个酷睿系列的整体定位了,不过这里大家也注意一定那就是系列性能对比仅针对同年代同系列对比,如果发布年代不一样那么就不能一概而论了,这就好比英特尔8代以后的i3差不多就相当于7代以前i5般的存在,所以我们还需要结合发布年代,制作工艺,核心数量,主频,缓存多方面对此才行。
上面说了这个英特尔处理器的定位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高通骁龙处理器的整体定位了,相对来说手机处理器来说就没有英特尔电脑处理器那么多系列了,我们常见的骁龙系列有400系列 600系列 700系列,800系列,其中400系列这部分属于入门级处理器差不多和i3定位差不多,我们常见型号有410 412 425 427 430 435 439 450 460 480 ,600和700系列定位中端处理器差不多和i5定位差不多常见型号有600 610 615 616 617 625 626 630 632 636 650 652 653 660 665 670 675 710 712 720G 730 730G 732G 750G 765 765G,800系列定位高端处理器定位和i7差不多常见型号有810 820 821 835 845 855 855 Plus 865 865 Plus 875 888,目前来说骁龙最高性能处理器就是骁龙的888,我们常见的机型有小米11 VIVOIQ007 三星 Galaxy S21等机型,我们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就是如果想节省钱买入门手机那么可以选择400系列处理器,如果想买中端手机那么可以选600或者700系列处理器,不过目前基本上全新手机都是搭载700系列处理器,要是想体验一下旗舰手机那么建议买800系列处理器比如我上面说的骁龙888,这里我同样要说一下这个手机处理器同样需要结合发布年代,制作工艺,核心,主频一起看,这就好比前些年的高端芯片820 821 835对比高通现在新发布的中端芯片750 765 765G就比不过了,所以同样需要结合发布年代一起来看。
上面我说了这么多相比大家应该知道这些手机处理器的整体定位了吧,不过我这里再次强调我这里对比的只是定位对比并不是性能对比,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性能对比,如果真的要是用电脑处理器去对比手机处理器的性能估计就目前最新的骁龙888处理器顶多也只能达到10代奔腾处理级别连10代酷睿的门都摸不着,所以那些还在认为手机处理器都快超过电脑处理器的小伙伴这个梦可以醒醒了,因为不同平台不同系统不同指令集,不同运算方式,他们注定不在一个等级上面,所以用电脑处理器的定位来对比手机处理器的定位没问题,但是性能方面就不能对比了,大家千万不要误会骁龙400系列性能等于i3,骁龙700系列性能等于i5,骁龙800系列性能等于i7这个认为是错误的,我这里只是说骁龙系列处理器定位相当于英特尔处理器定位仅此而已,所以大家不要想多了!对此不知道小伙伴觉得手机处理器能追上电脑处理器吗?
点进来之前我以为又是一个想要比较电脑CPU和手机CPU之间的性能差距,然而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只是为了更好想了解CPU型号之间的性能到底差距多大,但是通过比较手机CPU来区分电脑CPU之间性能进行类比其实并不是那么太精确。但是为了给你说明之间的性能我可以大致比较一下吧,然后再从电脑CPU的角度上再给你基本的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拿晓龙手机的的CPU来说,晓龙CPU分为6系列7系列和8系列,其中各自定位为由低到高,至于4系列我觉得就是Intel的奔腾系列。可以说这样类比,i3相当于晓龙6系列,I5类比于7系列,而I7类比于晓龙8系列。然后AMD也同理分为R3 R5和R7从低到高。
那么CPUi3、I5和i7之间性能到底能查多少?通过以往的测试,一般情况下是各个等级之间相差30%-40%的性能差距。不过同比手机CPU来说电脑CPU主流配置情况下的确性能已经超过应用需求性能很多,不像手机CPU只是一直保持够用。
其实你都能把手机CPU性能了解的那么好,为什么电脑CPU不了解呢?其实自己多看下评测文章多了解下相关参数,好好到一些网站上面做些功课,我相信你再也不用拿手机CPU来对比的了解电脑CPU了。
总之我们一般配电脑一般有个简单的规律就是办公配置用I3, 游戏 中度办公用I5,设计后期大型 游戏 高特效多任务处理配I7。你就记住这么一句话就OK,不过现在本人推荐AMD的锐龙,因为性价比要比Intel好太多。不像手机CPU那样基本价格差不多。
已举报!提问人有精神方面疾病
这个平台不一样,你说的I3 5 7指的是主机上的U。而骁龙是手机上的U。单纯对比差距太大了。
比如今年的骁龙845。虽然主频达到28G但是如果普通用户的电脑上装了这个U那有可能在运行一些负责点的处理指令或者图形 游戏 等方面基本上都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的中端U甚至有可能连赛扬系列的低端U都比不上。毕竟移动端的u无论在构架上,设计上,速率上,处理性能等方面完全和主机U不能相比。如果非要对比I系列的。那么估计就是第二代I3级别的U吧。
这个问题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因为英特尔的系列也并不是很少,酷睿的i3、i5、i7、i9还有奔腾、赛扬等等。
英特尔i9、i7级别对应什么手机处理器
英特尔i9、i7级别的处理器,基本上都是对应的那些顶级发烧友和一些高性能追求者所准备的,说白了,也就是有钱并且还追求性能的用户、高玩使用。而来看手机领域,对应英特尔i9、i7的处理器基本上就是高通骁龙的8系、苹果A系列的最新处理器、海思麒麟的9系芯片以及三星的9820等处理器。
英特尔i5、i3对应什么手机处理器
英特尔i5、i3基本上就是对应的消费主流,在CPU消费中是中端主流用户使用的芯片,售价相对来说也是更加亲民,并且性能也是能够满足大部分用的需求。而i5、i3对应的则是手机CPU中高通晓龙的7、6系;苹果两年前的CPU(比如今年发布的A13,在苹果那就是旧旗舰,A11或者A10);海思麒麟的8系、7系等芯片。
英特尔更低端的奔腾、赛扬系列对应的手机处理器
对于英特尔的奔腾、赛扬这个系列我就不用说了,现在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了,基本上怎么样懂点电脑CPU的基本都知道,而这样的处理器也是只能对应手机处理器中的最底层。像是高通晓龙的4系处理器(虽然现在也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用4系了),苹果旧旧旧旗舰(比如现在已经发布了iPhone11了,依旧还有人在用iPhone7),以及海思麒麟的4系(很久之前也有,现在好像销声匿迹了)。
基本上大致情况就是这样,但是现在一个好的手机其实并没有多少钱,资金比较宽裕还是选择高端、顶级处理器,毕竟“当你不知道买什么的时候,买最贵的就对了”。
这个不能比的,手机CPU是精简指今集,电脑CPU是复杂指今集。就像一个小学生第一名,和一个大家生第一名的学生,大家都是第一名!
很高兴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我简单分享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性能方面会出现下降
苹果Mac系列后续将会采用基于ARM架构自研的处理器,而英特尔处理器都是基于X86架构的开发的。从性能上来说,英特尔处理器是比苹果自研处理器要强大的,因为架构不一样,没有可比性。
性能下降并不代表者用户体验不好
相信大家都有经历过,新买的旗舰安卓手机竟然还不如两三年前的苹果手机用户体验好,这是什么原因?从性能上来看,新买的旗舰安卓手机性能肯定是比苹果手机强劲,那为什么体验并没有比苹果手机好呢?这主要是苹果手机采用的是iOS系统。iOS系统相较于安卓系统而言,整体的运行机制,系统生态等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说,用户体验不单单是性能是否强劲,更重要的是软硬件是否能够有效的结合,发挥出最大功效。
苹果Mac系列放弃英特尔处理器,虽然性能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对用户体验是没有任何影响的。Mac OS相较于Windows系统在用户体验方面本身就略胜一筹,而苹果后续采用自研的处理器,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特别是苹果在软硬件结合方面是具有非常丰富经验的,这使得苹果Mac系列在失去性能优势后,依旧可以保持非常优秀的用户体验。
下降基本是不可能的。
苹果为什么要自研芯片,放弃英特尔呢?
原因当然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归根结底可以总结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苹果的系统一直是非常超然的存在,不需要去考虑各种硬件的兼容,也不需要考虑各种复杂的版本下的支持,对于MacOS来说,能够有自己的芯片生态比使用英特尔的更加符合苹果未来的发展。而这一点在iPhone和IOS上,苹果已经尝到了甜头,做出了全球最强大的移动处理器。
另一个原因自然是因为英特尔自己了。英特尔最近这些年一直都创新乏力,仅仅是占据了几乎所有的PC机市场,但是芯片的制程发展慢,工艺发展慢,还经常跳票,可以说连AMD都比英特尔更努力。苹果在和高通闹翻以后,就投注到英特尔上,希望能够通过英特尔来弥补自己基带芯片上的不足。但是英特尔的基带芯片各种问题不断,最后还在5G的关键节点上跳票了,导致去年的iPhone直接丧失了5G的制高点。要是苹果还把自己和英特尔捆绑在一起,还不知道会被坑多少次 ,所以自然是能早点摆脱x86生态最好。
苹果的最新PC桌面级芯片Apple Silicon如何呢?
已经在ARM架构上积累了大量经验的苹果,我想这次的PC芯片也能够给大家一份非常完美的答卷的。
苹果既然宣布了自己的新芯片上市,自然是不会打无准备的仗。英特尔的芯片在性能和能耗上一直都不如人意,随着手机芯片的不断发展,iPhone手机的性能从最初到现在已经提升了100倍,GPU提升了1000倍,但是PC呢?英特尔可以说一直都在拖苹果的后腿,而Mac系列也是到现在唯一没有使用苹果自家芯片的产品了。
这一次,苹果的新处理器将会给Mac系列机型带来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从 游戏 、AI、图像等全方位提升Mac的体验。并且,新的芯片可以为苹果带来更好的整合体验,不用再去考虑芯片架构的兼容性了(由于英特尔+Windows才是最强组合,苹果一直也是得不到英特尔全力的照顾)。
而在新的Mac芯片平台上,苹果也展示了微软为其适配的 Office 三大生产力工具 Word、Excel、PPT,Adobe 旗下的 Lightroom、Photoshop 等应用,还有自己的 Final Cut Pro X 和 Logic Pro X。
而对于开发者,苹果也是提供了 Xcode、Rosetta 2 等迁移工具,可以平滑的将现在x86的程序迁移至Apple Silicon 平台,同时也给了开发者2年的过渡时间。
所以,兼容性的问题只是暂时性的一个问题,新平台发布以后,绝大部分的开发者也会及时的对自己的应用进行迁移,而苹果也会督促开发者尽快完成这一进程。在新平台上,要说完全没有bug是不可能的,只要开发者将app迁移以后,苹果应该就会开始做大量的测试,以保证兼容性了。所以,阵痛在所难免,但是不会维持很长时间。
在新的芯片下,我相信Mac应该会展现出更多让用户眼前一亮的设计,说不定iPad和Mac系列也能够有更多的融合,而性能上则完全不用担心了,苹果的造芯实力早已经不容小觑了。
Intel是基于X86构架的处理器,执行的是复杂指令集,而苹果将要采用的自家处理器是ARM处理器,执行的是精简指令集,直接比较双方的性能没有可比性,就比如很多手机都可以流畅播放4K视频,很多电脑打开4K视频会很卡顿,但是你能说手机cpu性能就一定强于这些电脑吗?
基本不会下降。
一是苹果的备胎,基于ARM架构的自研芯片A系列提升快,演化趋于稳定。软件硬件一体化的协同度更高更紧密,硬件资源浪费少,IOS迭代速度更快更方便。对于第三方APP,库克已经在发布会提出了简单的开发者补丁提供办法。
二是英特尔不争气。
在吃尽WINTEL架构的红利后,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在与ARM架构的生态竞争中被动。ARM本身在由手机端在笔电和台机侵蚀英特尔影响为。Jim Keller,英特尔挖来的微架构之父又离开,又会影响开发转型一段时间。
当前手机处理器领域的研发以高通 苹果 三星 华为为主,这些公司的芯片研发实力都很强。使用这些处理器手机都能得到不错的体验。但是当人们提到谁说处理器领域的老大时人们依然会第一个想到英特尔。
英特尔作为芯片研发的绝对巨头,拥有者其他芯片研发公司难望其项背的实力和积累。
那为什么在在市面上见不到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手机那?英特尔作为行业老大,难道没想过在手机处理器领域分一杯羹吗?
时间回到2013年。这一年英特尔前任CEO退休,同时忏悔到:“英特尔的芯片原本可以出现在苹果手机中,但我当时回绝了苹果提出的交易”。当时12年,英特尔实现利润110亿美元,比高通(61亿美元)、德州仪器(18亿美元)、博通(72亿美元)、NVIDIA(56亿美元)和Marvel(31亿美元)的总和(95亿美元)还要多。而老对手AMD当年却亏损了十多亿美元,可以说Intel正经历人生巅峰,PC市场有着大把的钞票等着他们去赚。
英特人公司内部也曾就做不做手机处理器进行了争论,最后他们认为手机就是打电话的,能拍照放个歌,就很了不起了,一定要运行什么,根本不现实,当时手机屏幕普遍只有3寸以下。
当然Intel并不是完全放弃移动领域的机会,只是起步稍微晚了一点,然而正当想要重回移动市场的时候,却发现这里早已有一面高墙,想要跨越已经万分艰难,更不用说里面的人已纷纷结为联盟。芯片研发涉及太多的技术和专利,有些东西在研发时是不能触碰的,这也就间接地限制了芯片的制造。谁先率先占据是市场,谁就有了这个市场的前沿的科技主导权。不是谁都能做芯片的!
在前期英特尔主打的是高性能的x86架构。而高通采用的是低功耗的amd架构,等已经有多款搭载高通处理器的手机上市是,英特尔才着手研发低功耗版x86架构处理器。在这个时候amd架构已经成为了主流占据了绝对的领导权,所有的手机应用全是基于amd架构研发的,因为产品发布的落后再加上x86和amd架构的有一定的不兼容性,软件开发者需要重新适配,增大了开发者的开发成本,显然除了实力强大的公司之外的众多小的开发者并不愿意为了几乎没人用的英特人处理器手机做软件适配。
毫无疑问,Intel是一家伟大的企业,但也是会犯错误的,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在也追赶不上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