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五帝是朝廷官方祭祀礼仪的专用词汇,是最高祭祀等级的仪式之一,仅次于“单独郊祭上帝(共五个,又称:五方上帝、五天神)”,五帝属于大祀,祭祀内容包括作为主祭的五方上帝,以及各自配帝、各自从祀官、各自从祀星、三辰、四方七宿等一起组合祭祀的仪式,一年一次,五帝祭祀内容,合计如下:
1、上帝:东郊青帝 配帝:宓羲 从祀官:勾芒 从祀星:岁星 另有从祀:三辰、东方七宿
2、上帝:南郊赤帝 配帝:神农氏 从祀官:祝融 从祀星:荧惑 另有从祀:三辰、南方七宿
3、上帝:南郊黄帝 配帝:轩辕 从祀官:后土 从祀星:镇星
4、上帝:西郊白帝 配帝:少昊 从祀官:蓐收 从祀星:太白 另有从祀:三辰、西方七宿
5、上帝:北郊黑帝 配帝:颛顼 从祀官:玄冥 从祀星:辰星 另有从祀:三辰、北方七宿
祭祀五帝时间:
一年一次,于孟夏之月,必须见龙星,即可开始祭祀。
祭祀五帝方式:
雩五方上帝于雩坛,五帝配于上,五官从祀于下。
帝,牺牲用十太牢,即:每帝一牛,共十头牛。笾豆之后的,与郊祭数量一样。有无少牢(羊)一般各朝各代会有区别,但是,此为最高等级祭祀,所以,自古以来,牺牲均为“牛”,唐朝左右,在祭祀中,取消了特牛。只有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特殊。
五帝五说:
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另一种解释为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以第一与第四种说法较为常见。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位五帝。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hao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吕氏春秋`召类》)
历史
现在对于这一时期历史的认识存在很多争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原始社会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由于对这一历史时期现存的资料大多和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许多事情很难判断真伪。基于史料,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
最早黄河流域有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这个部落大约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附近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并且结为联盟。最后,黄帝又收复了周边各个部落。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就是由此产生的。现在的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也是来自于此。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士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颛顼为族子。
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崩),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乃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其民燠,鸟兽氄毛。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百官,众功皆兴。
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尧曰:「嗟!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践朕位?」岳应曰:「鄙德忝帝位。」尧曰:「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众皆言於尧曰:「有矜在民闲,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於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於二女。舜饬下二女於妫汭,如妇礼。尧善之,乃使舜慎和五典,五典能从。乃遍入百官,百官时序。宾於四门,四门穆穆,诸侯远方宾客皆敬。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尧以为圣,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於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于群神。揖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於岱宗,祡,望秩於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五岁一巡狩,群后四朝。遍告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肇十有二州,决川。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过,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静哉!
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讙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於寿丘,就时於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於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捍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於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於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谓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於尧,尧未能举。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暤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天下谓之梼杌。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谓之饕餮。天下恶之,比之三凶。舜宾於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魅,於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
舜入于大麓,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於是舜乃至於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让於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舜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轨,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於是以益为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能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苍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礼乐如之。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专也。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但清政府没有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北京政府时期,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的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问题。但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本来有两次机会收回香港和九龙租借地。可是,蒋介石政府执行错误政策,又两次坐失收复良机。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从1841年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开始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一个半世纪,中国经历了晚清时期、民国(包括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和新中国时期。无论是清政府还是民国时期的北京政府和国民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进行过努力。但是,所有这些努力都失败了。历史表明,只有新中国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在香港回归已在眼前的今天,全面地回顾一下百余年来我国收复香港的艰苦历程,将有助于真正理解香港回归祖国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启示。
英国强占香港岛及清政府武力收复香港岛计划的破灭
自1841年1月英国武力强占香港岛起,清政府即开展了收复该岛的斗争。为了说明这一斗争的情况,首先必须弄清英国占领该岛的经过。
迄至目前为止,一些著述和传媒是这样描述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如何占领香港岛的:1840年8月英军在占领定海之后,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惊慌失措的清政府急派直隶总督琦善去大沽与英国全权使臣懿律和义律谈判。1841年1月25日,琦善与英国签订了臭名昭著的《穿鼻草约》,条约第一款就是将香港岛割与英国。第二天,英国军队就占领了香港岛。这种说法似乎认为英国占领香港岛有确实的“条约根据”。其实英国是在毫无条约根据的情况下强占该岛的,道光帝事先既未曾闻知,更未予允准。因此才有亟谋收复之举。
依据中英两国的档案记载,1840年8月30日,义律去天津大沽曾向清政府递交《巴麦尊子爵给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提出割让东南沿海一岛或数岛给英国等侵略要求。琦善根据道光帝的旨意拒绝了英方提出的侵略要求,劝说英军退回广东再继续谈判。几个月之后,琦善抵达广州继续与英方交涉。道光帝明确指示琦善,如果英方坚持其侵略要求,即采取果断措施,坚决用武力抗击侵略者。但是琦善慑于英军船坚炮利,力求妥协。由于道光帝的态度非常强硬,因此琦善在与义律谈判时只同意赔偿烟价,拒绝割让香港岛。1841年1月7日,英军野蛮地攻占了虎门口的大角、沙角,随即又提出霸占沙角等要求。琦善在英军武力胁迫下,万般无奈,复照英方,英军若退还定海、沙角等处,可奏请道光帝于珠江口外给予“寄寓一所”。1月14日,义律提出割占九龙尖沙咀、香港两地。琦善答以只能选择一处“寄寓泊船”,俟英方选定后,再由他上奏请旨。1月20日,义律突然宣布,他已经与琦善达成共有四项内容的“初步协定”,其中第一项就是将香港岛及港口割让与英王。1月26日,英军在没有任何条约依据的情况下,悍然侵占了香港岛。1月27—28日,义律为了迫使中方承认其侵占香港岛为合法,又迫不及待地与琦善在莲花山进行会谈。两人在英方提出的重要条款,即割让香港岛和通商等问题上发生了争执,琦善表示对义律所拟定的协定草案再行筹思后方能具复。由此可见,1月20日义律宣布的“初步协定”实属无稽之谈。1月30日,英方又故伎重演,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照会中方大鹏协副将赖恩爵,再次谎称义律已与琦善“说定诸事,议将香港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已有文据在案,”并要求撤走岛上各处的中国官兵。两天之后,英军又在香港岛张贴告示,妄称“现经与钦差大臣爵阁部堂议定诸事,将香港等处全岛让给英国寄居主掌,已有文据在案。是以香港等处居民,现系归属大英国主之子民”。历史事实是,琦善在英军炮口下,确有允许代为奏恳皇帝,准许英人在香港寄寓泊船之意。但是,当时香港一词,并非指香港全岛,而仅仅指该岛西南今香港仔一隅之地。英方却故意将一隅变成了全岛,将“寄寓泊船”变为割占,将“代为奏恳”说成是“议定诸事”、“已有文据在案”。这充分说明英国这个老牌殖民帝国在外交上是如何不择手段的。
英国武力侵占香港岛以后,清政府极为震惊,立即为武力收回香港岛进行了部署。1841年2月26日,道光帝收到广东巡抚怡良关于琦善将该岛擅与英人、英军侵占香港岛并擅出伪示的奏折,即认定英军侵占香港岛是琦善越权私与造成的,谕称:“朕君临天下,尺土一民,莫非国家所有,琦善擅与香港,擅准通商,胆敢乞朕恩施格外,”并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解京,查抄所有家产。道光帝严惩琦善绝非偶然,他对琦善在广东一味向英人妥协的行径早就不满。1月27日道光帝得知大角、沙角炮台失守,即刻下令将琦善交部议处。三天后,他又命御前侍卫内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南下征讨英国侵略者。英军侵占香港岛后,武力收复香港岛就成了奕山等人南下征战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时奕山等人还在南下途中,道光帝降旨称:“即使香港并非险要,亦必设法赶紧收回,断不准给予该夷,致滋后患。”之后他又接二连三地下达收复香港岛的谕旨:“至该逆所占香港,务须设法克复,使该逆永绝窥伺,方为不负委任。”岂知道光帝下令调集的奕山军队人数虽然数倍于英军,但全部是陆军,只能由陆上防守广州,根本无力进攻港岛。1841年5月18日,英军几乎倾巢出动,前往进攻广州。奕山仓促应战,清军大败,广州城外炮台全部失陷,奕山被迫订立“城下之盟”,在一星期内交付了600万元赔款,并把军队撤出了广州城。事后奕山谎报军情,讳败为胜,致使道光帝误认为,英军于条件得到满足后从广州退回港岛,是天朝征讨“英夷”的胜利。至于香港岛,道光帝接受新任两广总督祁�的建议,同意暂缓图之。此间恰好港岛遭到两次飓风,很多英船沉没、被毁。道光帝得知这一消息,立即颁发大藏香二十柱,让奕山等去各庙宇答谢神灵,并误以为以后“夷胆震慑,不敢再有觊觎”。
1841年8月21日,英国派来接替义律扩大侵华战争的璞鼎查,留下少数陆军及5艘军舰在香港,亲自率主力北上。道光帝以为英军主力北上,港岛势必空虚,这是收复香港的良机。他告诫奕山:“如能设法收复香港,则从前办理不善尚可少赎罪戾。”之后,他又多次令奕山等训练乡勇,乘机收复香港。奕山经过广州之战的大败,已深知英军实力,陆上攻剿一败涂地,遑论渡海收复港岛。加以虎门内外炮台早被铲为平地,无险可扼,水师无船无炮,他认为当今之计,只有严守陆路,以防焚掠而已。尽管道光帝一再谕令收复香港,断不准迟延观望,但是广东方面依旧我行我素,隐忍苟安,不图攻剿。1841年10月,英军相继攻占浙江定海、镇海和宁波,中英双方开始在陆上交战。道光帝认为陆战是清军长处,他任命奕经为扬威将军,从全国各地调集军队,准备一举击败英军,收复失地,并再次谕令奕山等,乘广东海面英船无几、香港空虚之际,即行剿洗,并收复香港。谁知清军陆战再次失利,扬威将军遁逃杭州。铁的事实证明了清军不仅海上不能打,陆上同样不可恃。但是英军盘踞香港依然是道光帝的一块心病。1842年3月27日清政府以耆英署杭州将军,并于4月11日颁给他钦差大臣关防。5月18日英军攻陷乍浦,在此危急之时,5月25日道光帝却出乎意料地下令耆英带钦差大臣关防驰赴广州将军之任,谕令他称:“至香港地方岂容被逆夷久据,现在广东炮台等工事如已妥为预备,正可乘机进取,明攻暗袭,收复香港,以伸国威。”这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后一道收复香港的谕旨。但是,10天之后道光帝不得不改变主意,命令耆英暂缓赴粤,在浙确查英人动向,专办对英羁縻事宜。此时的羁縻实际上已经成了乞降的代名词。当英军攻陷吴淞、上海、直抵镇江时,道光帝更授权耆英便宜行事,决意投降。其后英军攻陷镇江,8月4日直逼南京城下,耆英、伊里布接受了英方提出的议和条款,并在8月29日签订了城下之盟———中英《南京条约》,终于将香港岛割让与英国。
上述事实说明,英国强占香港岛之后,清政府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帝为此下了几十道谕旨,一些封疆大吏也曾上折具奏,并咨会奕山,要求武力收复香港岛。但是,清政府最终不仅没有收复香港岛,反而以条约形式割让了香港岛,表明了清政府已经没有能力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国家的落后,统治阶级的腐败,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一结局。1860年,英国又以武力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南端及昂船洲。1898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又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攫取了我国新安县大片陆地及周围235个岛屿连同广阔水域的“租借权”,为期99年,并将其改称“新界”,并入英国的香港直辖殖民地。
辛亥革命到太平洋战争前中国争取收回九龙租借地的努力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政府和人民继续为收回香港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曾根据北京政府的指示,向和会提出收回租借地(包括九龙租借地)的问题。由于和会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胜国英、法所把持,它们在中国都占有租借地,根本不愿意放弃其既得利益。和会主席、法国总理克里蒙梭借口中国的提案“不在和会权限范围之内”,推说这件事应由国际联盟今后去加以考虑,轻易地予以否决了。众所周知,这个标榜建立“国际公正”、以“缔造世界永久和平”为宗旨的和会,以其极不公正地对待中国,通过将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让与日本的决议而诱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并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和会的对德和约上签字。
1921年12月3日,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华盛顿会议上,又重新提出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的议案。议案中历数了列强在华租借地破坏中国领土及行政完整、危及中国国防、将中国牵入列强冲突的漩涡及被列强利用来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等事实,要求“将此等租借地取消或从速废止之”。当时正值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中国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人民大众“外争国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浪潮汹涌澎湃。与此同时,美、日在远东互争雄长,美国力图箝制日本咄咄逼人的扩张势头,其他列强之间也矛盾重重。以上两个因素促使英、日两国不得不分别同意放弃威海卫和胶州弯租借地。但在废除九龙(即香港新界)租借地和旅大租借地的问题上,中国代表却遭到英、日代表的强烈反对。英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枢密院长、以“血腥人物”著称的贝尔福,借口“没有九龙租借地则香港不能自卫”,坚决拒绝归还。12月7日,顾维钧在会议的远东委员会上据理驳斥了贝尔福的谬说。贝尔福对此置若罔闻,日本代表缄口不言,美国代表则无动于衷,作壁上观。此后,华盛顿会议再没有讨论九龙租借地的问题。中国收回九龙租借地的正当要求,终因英国的顽拒和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和缺乏实力作外交的后盾而严重受挫。
华盛顿会议以后,中国人民对会议结果大失所望。废除不平等条约,日益成为全国各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共同要求。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的支持和帮助下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同月23日通过的大会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奋斗目标,其中将取消列强在华租借地放在突出的地位。宣言写道:“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权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这段话成了后来一个时期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虽然对帝国主义尤其是英、美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地位,也不得不考虑广大民众的迫切愿望和孙中山先生渴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遗愿,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方针,多次要求列强废除租界和租借地。但这一修约外交,除了在关税自主、收回几处租界和按照英国先前的承诺于1930年收回了威海卫租借地外,其他收效甚微。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前,南京国民政府甚至从来没有向英国正式提出过归还九龙租借地。
和国民政府相反,英国政府及港英当局一直关切着九龙租借地的前途,神经过敏地注视着国民政府和中国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动向。港督金文泰不仅坚决反对归还这块租借地,反而多次建议本国政府将它正式割占,办法是以归还威海卫作为交换条件,或是故意挑起与中国的冲突来制造兼并的机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另一位港督罗富国也企图乘人之危,于1938年提出中国急需外国贷款来支持它的货币,不妨利用这个机会用贷款来换取它割让九龙租借地或延长它的租期。但是以上两位港督的建议没有得到英国政府采纳,它宁可对这件事采取拖延、沉默、回避的方针。只要中国不提出,它决不主动涉及这个问题。
英国政府虽然在九龙租借地问题上对中国防范甚严,却没有注意到它的政策正在给它对香港的统治带来致命的危险。多年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日本绥靖、讨好、纵容的方针,幻想与日本达成妥协,以维护它在远东和东南亚的殖民利益。孰知这一政策非但没有奏效,反而鼓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南进,起到引狼入室的作用,终于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和日本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正如一位澳大利亚学者所说,“在这个时期,几乎可以说,对香港……的较大威胁与其说是来自中国人,勿宁说是来自英国外交部。”
1942年中英关于归还九龙租借地的谈判和两次收复香港良机的丧失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侵略军进攻香港。是时英国忙于欧洲战事及保卫本土,在香港抵抗不力,仅仅18天即弃甲曳兵而走。港督杨慕琦于同年圣诞日向日本投降,英国对香港的百年统治由日本取而代之。与此同时,英国王牌军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在马来海面为日本袭击而樯橹灰飞烟灭,英国在远东和东南亚的殖民体系迅速土崩瓦解。到1942年6月,英军已先后退出马来亚、新加坡、缅甸等地,日本陈兵印缅边境,形成直叩印度大门之势。大英帝国往日的雄风,扫地殆尽。英国在香港和东南亚的大溃退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通过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远东国际均势已彻底破坏。中、美、英此时已成为共同反对日本侵略的盟邦。这一形势迫使英国不得不考虑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
当时,东西方反法西斯战争连成一片,中国的抗战与各同盟国的作战汇成一体。国际形势的变化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也为收复香港提供了良机。以罗斯福为首的美国政府,深知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巨大牵制作用,为了使国民政府坚持对日作战,为了战后填补英国在远东可能留下的真空,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开始攻击英国在中国保留殖民特权、不将香港归还中国等做法。美国的态度无疑对英国是一个压力,对国民政府是一个鼓舞,并促使它采取行动。
1942年8月底,国民政府正式要求美国与中国举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借以促使英国与中国也举行类似的谈判。英国外交部闻知此事后,慌了手足,急忙指示其驻华大使薛穆“采取主动”。10月10日,美、英两国分别发表声明,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立时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问题”之条约。中美、中英关于废除不平等条约、另订新约的谈判随即开始。此次谈判涉及放弃在华租界问题,国民政府认为租借地与租界属于同一范畴,乘势提出了归还九龙租借地(即香港新界)的要求,这本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后,美、英两国分别提出关于新约的草案以供考虑。中英谈判在重庆举行,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和薛穆分别代表两国。英方草案包括废除在华治外法权,终止1901年辛丑条约、将一些租界交还中国等内容。但是,英方虽然明知中国至为关心收回香港(至少是新界),却在其草案中故意不提这个问题。11月10日,英国战时内阁首相丘吉尔更亲自出马,针对香港问题强硬地宣称:“我当国王的首相不是为了主持清算大英帝国”,又说他“决不会放弃大英帝国的任何一块领地”,从而表明了英国坚持它对香港殖民统治的顽固立场。
11月13日,国民政府就英方草案提出一份《修订草案》,其中加上了废止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内容:“英方在九龙租借地之行政与管理权,连同其官有资产与官有债务,应移交中华民国政府。”应该说,这里仅提出归还九龙租借地,未要求归还整个香港地区,已属妥协退让。是时重庆舆论激昂,反对任何外国继续占领中国领土,美国公众意见也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正当要求。形势于中国有利。
当英国收到中方《修订草案》后,急忙研究对策。英国外交部远东司司长格善理(克拉克)提出三个可供选择的方案:(1)接受要求;(2)断然拒绝;(3)尽量拖延。他认为第一个方案不行,因为新界在经济和战略上对香港至关重要;第二个方案也不行,会引起美国的不满和非议(战时英国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他认为应该选择第三个方案,能拖就拖。对于这位司长的主张,外交大臣艾登认为是既不坚决又不明朗,竭力表示反对。他倾向采取第二个方案,即断然宣布九龙租借地不属于本条约的讨论范围,拒绝归还。艾登的主张得到丘吉尔的大力支持,并在11月30日英国战时内阁会议上作出了相应的决议。英国对九龙租借地的政策,因以大定。
11月30日,薛穆按照英国政府的指示,向宋子文宣布英国不准备同中国谈判九龙租借地问题。宋子文反复重申了中国收回该租借地的原则立场。双方发生争执,未有结果。蒋介石得知这一情况后表示,中英新约内如果不包括收回新界的内容,他就拒绝在条约上签字。谈判陷于僵局。
在此情况下,中方首席代表宋子文发生了动摇。他为了打破谈判僵局,准备拿原则做交易,在九龙租借地问题上对英让步。但他不敢对蒋介石直陈他的主张,于是请求当时正回国述职的外交界元老、驻英大使顾维钧去劝说蒋介石对英让步。顾维钧受托前往,对蒋介石说,他“明白委员长的意思,说送来的礼物应当一次送来,可是英国愿意分两次送”,“依我看还是先收下这第一份为宜,可以暗示我们正等待这第二份礼物的到来,这样可以不致引起什么误解”;而且,战时盟国间的“团结一致”“极为重要”。顾维钧的劝说对蒋介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在此后的谈判中,英方继续坚持殖民主义的顽固立场。宋子文为了使谈判不致完全破裂,退而要求英方发表一项表示今后愿归还九龙租借地意向的声明,为此中方在战争结束前决不催促英国归还九龙租借地,同时着重宣布,如果英方连这样的意向也不表示,中国将不在条约上签字。对此,英国只同意“于取得战争胜利后讨论该租借地的前途问题”,不愿就战后归还该租借地作出任何承诺,甚至以英方也要“拒绝签订新约”相威胁。恰在此时,正对中国进行血腥野蛮侵略的日本,为了搅乱人心、挑拨盟国间关系,提出“尽速撤消”日本在华租界及治外法权等特权,以示“中日亲善”,以图抢在中美、中英之前与汪伪订约。蒋介石在英国“拒签新约”、日伪可能抢在中英之先订约的双重压力下,向英国作了根本性的让步,于1942年12月31日指示国民政府正式同意不将收回九龙租借地问题与取消治外法权等问题合并提出。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对英外交,颇费心神”,“九龙(租借地)交还问题英坚不愿在新约内同时解决”,他只得“暂忍之”,同意在中英条约上签字;“待我签字之后,另用书面对彼说明,交还九龙问题暂作保留,以待将来继续谈判,为日后交涉之根据。”他还信誓旦旦地写道,作为“最后手段”,他准备“一俟战后,用军事手段(将九龙租借地)由日军手中取回。则彼虽狡猾,亦必无可如何。”
蒋介石的本意是赶在日伪之前于1943年元旦签订中美、中英新约。但由于英国拖延,直到1943年1月11日才签订这两个条约(日伪条约已于1月9日签字)。在当天于重庆签字的《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中,只字没有涉及九龙租借地问题。同一天,宋子文照会薛穆,声明中国政府对九龙租借地“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战时中国收回九龙租借地的交涉,至此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1942年是中国废除列强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的有利时机。不能讳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虽然对英美有严重的依赖性,但当时确想乘机收回尽可能多的外人在华利权。通过1943年1月的中英新约,中国废除了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和1901年的辛丑条约,收回了北平使馆租界及上海、厦门公共租界的行政管理权,收回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如此等等。这件事发生在英国用炮舰打开中国大门、逼签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100周年之际,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这是中华民族废除不平等条约斗争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个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说,应当归功于正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
然而应该指出,此次交涉中未能收回九龙租借地,确是国民政府的无能。国民政府在中美、中英新约签订后的第二天发表的文告中,宣布中国自此已获得与各国“并驾齐驱”的“完全独立平等自由之地位”,未免言过其实。此次中国未能收回九龙租借地,固然是英国坚持殖民主义所致,但与国民政府争取不力、态度软弱也有直接关系。如上所述,当时收回九龙租借地,有绝好的国际国内条件。本应把握时机,据理力争,坚持原则,以求成功。即使英国顽固不让,也不妨拒签新约,以待来日。即便如此,英国亦无法责难中国破坏盟国团结。相反,英国作为中国盟国,抓住在华租借地这种特权不放,倒是有害于盟国团结的。故条约不成,失理仍在英方。在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民族解放浪潮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已经不可逆转。即使新约暂时不订,战争胜利以后,英国岂能长期保持在华特权和租借地不放?宋子文作为中方首席代表,不能洞察世界大势,目光短浅,心理软弱,企图以妥协退让来换取与英国的“团结”,结果中国愈退,英国愈进,终于造成中方有理而受挫,英方无理而制胜的局面。对此,宋子文是不能辞其咎的。至于蒋介石,他虽然想收回九龙租借地,并为此作了一些努力,但在英国死硬的立场面前,仍没有坚持到底,最终还是对英国委曲求全,致使收回九龙租借地一事功亏一篑,坐失良机。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收复香港的良机再至。可是,由于蒋介石奉行矛头对内、坚决反共的错误政策,急于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他早已把自己关于战后重新提出交涉和“用军事力量从日军手中取回”九龙租借地的誓言忘到九霄云外;相反,倒是急急忙忙地向英国宣布他对香港“没有野心”。结果是让英国抢先重新占领了香港。不仅如此,蒋介石作为同盟国中国战区(香港属于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本有权接受香港日军的投降,可是最后连这个受降权事实上也被英国人夺去。这是国民政府在收复香港问题上的第二次坐失良机,是对“四强”之一中国的莫大讽刺,也是它的历史悲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时代的终结,第一次为香港地区的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国力的日趋强盛、香港新界租期的行将届满和国际形势出现有利的变化,到80年代初,收回香港提上了议事日程。1984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原则上最终解决了香港的回归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不久前产生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任命了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已在意料之中。这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港人治港方针的成功实践。百年屈辱,即将涤荡殆尽,国人无不为此而扬眉吐气,并对回归后香港的繁荣稳定充满信心。
在欢庆香港即将回归的同时,我们切不可忘记收复香港的漫长而艰苦的历程,当思今日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收复香港的百余年历史,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落后必挨打、弱国无外交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证明了一个闭关自守、不求革新、内部不稳、国力不振、腐败落后的国家,是断不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的,要求它“重头收拾旧山河”,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的中国***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只有改革开放,保持稳定团结,自立自强,力争先进,不断增强国力,才是唯一的卫国兴邦之道。
1、别忘了给手机充电,别忘要把自己照顾的好好,还有,别忘了,我在远远的地方祝福着你,旅途虽长,有我的祝福常伴!
2、新的一天,心的享受;新的开始,心的收获;新的旅途,心的翱翔。愿旅途中美丽风情尽收眼底,快乐幸福分分秒秒环绕你!
3、旅途中,别只顾着疲惫和孤独,车窗外的风景其实也很美丽,纵然这里你很熟悉,但细细品味,依然会有一番景象,还有我在这里祝福你,旅途愉快!
4、让雪的浪漫,捎去我无尽的祝福。让雪的晶莹,照亮你美丽的笑脸。让雪的飘逸带走你所有的烦恼。让雪的温暖,融化我真诚的思念。大雪节气,愿事事如意。
5、日照香炉生紫烟,我的朋友在客栈。听说今天要起航,特来匆匆送祝愿。祝你一路顺风,旅途愉快!
6、“走在山间的小路上,闻着树叶发出的清香味,听着潺潺的溪水声和鸟儿的歌唱,不由想起你,愿山中清凉带给你好心情”你旅途“现场直播”发来的短信,洋溢着温馨的情愫。我真诚祝福你旅途顺利、平平安安!
7、茶叶化为一阵寒暄,茶梗化为一份思念,茶水化为浓浓的情谊,茶杯化为甜美的容颜,茶底部散发出的一阵浓郁香味便是我对你的祝愿:朋友,以茶代酒,祝你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8、风儿带去了我的期盼,落叶带去了我的思念,再来几缕阳光,带去我深深的祝愿,祝你旅途愉快,平平安安!
9、微风徐徐,夹杂着我的关怀;星光点点,闪耀着我的思念;浪花朵朵,描绘着我的眷恋;月光朦朦,编织着我的惦念。我在远方捎给你我的祝福:愿你旅途快乐平安!
10、青山绿水花儿红,处处都有好风光,溪水潺潺鸟儿唱,赏山赏水心欢畅,名胜古迹多观光,丰富头脑长见识,世界旅游日,让快乐与你一起出发,愿你心情棒棒,旅途甜甜。
11、窗外的世界很喧嚣,听不到自己的心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可爱,外出旅游,祝你旅途愉快,多长知识啊。
12、让“热情”带领,让“ ”牵引,让“开心”当导游,开始一段精彩的旅程:飘过“欲望”河流,走过“烦恼”峡谷,穿越“束缚”丛林,逃出“矛盾”歧路,延着“平安”大道,迈步“梦想”庄园。世界旅游日,同轻松好心情一起快乐去旅行!
13、放下生活烦恼,扔掉工作压力,插上快乐翅膀,化作自由小鸟,潇洒飞向天空,俯瞰千山万水,遨游大千世界,尽享旅途愉快。祝你平安快乐!
14、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工作的压力,卸下一切烦恼忧愁,到那一方大自然的净土中去沐浴身心,放松心情;祝旅途愉快!
15、晴天雨天都是天,思念一直不间断,白天黑天都是天,心底默默念平安,雪天雨天也是天,日日牵挂在心间,今天又是礼拜天,愿你天天都能展笑颜!
16、祝福旅途愉快,送你短信向你传情,有我短信来陪,旅途不会疲惫,有我短信祝福,旅途时光不会迷糊,预祝旅行快乐,玩的开心!
17、小小寰球,有多少驴友在路上。背起行囊,一路向前,一路向远方。千山万水独行,奇异风光尽赏。精彩大世界,就在你脚下。世界旅游日到了,一起去旅游吧。
18、把烦恼抛在脑后,让它随风飘远;把忧伤丢在脚边,让它日渐变浅;把好运装入口袋,让它随处可见;把快乐放入心田,让它铺满视线。祝你旅途愉快!
19、生活富了,日子美了;政策好了,景点多了;腰包鼓了,钞票多了;道路宽了,交通快了;信息畅通了,报团方便了;心儿轻松了,人儿时尚了;享受生活了,要去旅游了。愿你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游遍神州大地。旅途愉快!
20、明亮的灯火,是我传递的关怀,它缀在夜空,为你照亮黑暗的前方,带着我的祝福,祝愿你的旅途愉快,平安。
21、旅行秘笈:爱心一颗,快乐一份,平安被一条,轻松伞一把,防晒霜一瓶,遮阳帽一顶,运动鞋一双,幸运包一个。这些我统统为你备好,只要你舒心出游,被平安,包幸运!旅行愉快哦,亲!
22、出门在外要自爱,别让身体遭罪来,奶酪、牛奶随兜揣,储蓄卡片包里带,进食问问胃何在,别让饥肠不自在,游览山河是好事,祝你旅途要愉快!
23、外出旅游:看看山绿,听听水流;心情愉悦,放开歌喉;从此变美,精神抖擞;眉像春山,秋水明眸;唇像夏花,肤似冬雪滑溜;你的旅游,真的很牛!旅途愉快!
24、采撷莲花的圣洁脱俗,溪流的柔婉静谧,晨曦的多彩绚丽,星辉的灿烂皎洁,我祝福的诚恳真切,做一串幸运的珠链,戴在你的颈间,旅途给你陪伴,祝旅途愉快。
25、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可爱,外出旅游安全是第一,防蚊防虫防意外,超载车不要坐,贵重物品随身带,饮食卫生要注意,祝你旅途愉快!
26、送别的今日,多少的不舍和留恋,就在你踏上旅途的瞬间,心中唯有深深的祝愿,愿你一路顺风,生活永安。
27、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可爱,远方的我还在惦记着你,旅途过得可好?要好好照顾自己,天天开心,用崭新的微笑祝福你,祝福你的旅途日子快乐,平安。
28、春运开始第一天,发个短信问问安;春节长假将到来,归家团聚心期待;车票争取提前买,贵重物品随身带;祝你春运旅途愉快!
29、采一朵鲜花,两颗青草,三片树叶,四滴雨露,为你消去旅途的艰辛,走五湖四海,六条大道,七江八海,八座大山,为你展现旅途的魅力风景,让你久久留恋,十分愉快的旅途!
30、出门旅行,送你个魔力旅行包:必须的在左边,备用的在右边,遇到麻烦找中间,关心充满整个空间。有了这个包,包你旅途顺利无比,心情奇好无比。
31、游山玩水好心情,观花赏月养心性;观海弄潮心澎湃,自由自在乐开怀;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去放松放松吧,祝你旅途开心!
32、送上一阵清风,伴随你旅途结束;送上一瓶如意,让你在旅途忘记烦恼;送上一些祝福,让好运跟在你身边。祝你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33、一条短信,一分牵挂,一分想念,一分不舍情怀,一份祝福,一份心愿,一份开心,一份如意,一路顺风,一路平安归来,汇成十分的心意送到你面前:旅途愉快!
34、旅途虽长,可祝福不断;旅途虽远,可思念不减;旅途虽累,可美好依然;不论天涯海角,有你的地方就有我的祝福,愿你快乐,旅途平安!
35、把雪染成七彩虹,宁静而绚丽,带给你最快乐的心情;把风编成思念情,绵长而温馨,带给你最安宁的心境。脉脉大雪,浓浓祝福,暖暖情意,默默送你。
36、星星的每一次闪动,就是我对你的每一丝祝福,心跳的每一次开始,就是我对你的每一次挂牵,把祝福和牵挂装满,有你的地方,就有它们。
37、说再多的语言也显得苍白,表太多的情感也略显单薄,寄太多的牵挂也稍显无力,因此,我发条短信用行动告诉你:此刻我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你能够一路平安,快乐!于此吾心足矣!
38、南极中国站,有我“最真的祝福”;撒哈拉沙漠,有我“最大的祝福”;珠穆朗玛峰,有我“最高的祝福”;千尺桃花潭,有我“最深的祝福”。不管你旅游到哪里,我“最真最大最高最深的祝福”永远陪伴着你!
39、不管你身在何方,云朵都会捎去我的祝福,微风带去我的思念,空气弥漫的是我的牵挂,愿一路上甜蜜都时刻陪伴着你,祝旅旅愉快。
40、猪头!叫你呢!别一下车就兴奋的找不着北啦!东西带齐,小心小偷!你是不是有件重要的宝贝没带?好好想想!那就是我!很想和你一起去!遇到什么事立即打电话给我!
41、下雪了,天晴了,天晴别忘乐逍遥。大雪又到人间,让呼啸的风拂去你的疲倦,让飘舞的雪美丽你的心田,让温暖的问候围绕你的身边。
42、小鱼在袅娜的水绵间躲闪,清冽的溪流源于那一片手掌哪一张落叶,多么美好的景象啊,祝你在此情此景中,快乐。
43、如果你用电话或者短信订票之后,一定要注意,应该到就近的代售点去领票,不要到火车站领票,因为火车站不受理电话和短信订票,不要浪费了时间。
44、乘上幸福的车,背起快乐的包,拿着平安的旅行票,踏上美丽的行程,翻着自己的手机,收到我真诚的祝福,愿旅途愉快。
45、春季里,冷暖交,气温变,需保暖,湿度大,雾气多,出门行,速度慢,多喝汤,祛温寒,吃瘦肉,保身健,吃草莓,纤维含,助消化,便秘远,心情好,永康健。
46、潮湿多雾天气,上路能见度低,路面光滑潮湿,出门开车注意,回南天气期间,防潮防滑永记,春季气候多变,关注气象信息。祝君今春好运,潮湿多雾天气出门平安身体钢钢地。
47、旅途一段,带着情谊,旅途一程,载着风雨,旅途一遭,带着祝福,旅途一行,带着感动,曾经的拼搏,年终的结果,回家的诉说,心底的寄托,留点奔波的火车,愿你旅途有情,一路顺风。
48、一路平安健康!旅途愉快!生命就是旅途,让这一小段人生永远美丽难忘!
49、心愿是风,快乐是蒲公英,让这心愿和煦风载起快乐的蒲公英,再装满我沉甸甸的祝福驶向你这目标城,环绕你翩翩起舞徐徐高升,愿你快快乐乐尽享美丽风景,旅途愉快哈!
50、百花争艳,却错过了赏花的时节;月圆中秋,却错过了团圆的珍贵;礼花绚烂,却错过了温馨的浪漫。今日你在旅途中,我庆幸没有错过送上幸福祝愿:每时每地祝平安,快乐陪伴每一天,心甜梦甜万事圆。
51、背上行囊,踏上旅行的列车,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你惊喜地发现,左边是真诚的祝愿,一路平安,右面是美好的心愿,喜笑开颜,前面是衷心的期盼,顺利舒坦,后面是温馨的惦念,平安回还。路途愉快,万事顺利。
52、带着欢乐出发,忘记所有忧愁,走进浪漫之地,观赏美丽景色,清风伴随左右,好运跟在身边,祝愿旅途愉快,平安满载而归!
53、这一天,我向佛祖祈愿,不为自己祈福,只愿你旅途平安;这一天,我向上帝祈祷,不为自己赎罪,只愿你旅途安康;这一天,我向道祖祈求,不为自己修仙,只愿你旅途开心;这一天,我发短信给你,不要你来伴我,谨祝你旅途愉快。
54、用我的祝福,伴你走过每一级台阶;用我的问候,陪你走过每一处景观;用我的思念,同你欣赏每一个圣地;用我的牵挂携你攀登每一座高山。心系远方出游的你,祝福你旅途愉快!
55、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很遥远,想你时你在旅途,想你时你在心田。祝福一直在你身边,旅途愉快!
56、知道你正在旅行,吴奇隆《祝你一路顺风》,品冠祝你《健康快乐》,龚琳娜祝你旅途不《忐忑》,陈绮贞祝你明白《旅行的意义》。我祝你旅途愉快!
57、朋友旅行要注意,各种物品要备齐:证件钱卡不要忘,饱拿干粮热拿衣;手机导航用处大,药品适当解难题;相互帮助传友谊,保证安全数第一。旅途愉快!
58、旅游出行好时节,最合时宜游山水,山花遍野漫天飞,色彩斑斓好景色,自由天地来点缀,美好祝福一堆堆,祝你旅途愉快,一切顺利!
59、一世情缘,两手相牵,山盟海誓,四目顾盼,五福姻缘,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旅游,久久相伴,拾得幸福。祝福你和亲密爱人甜蜜蜜携手同游人间!
60、如果旅途感到炎热,我会让清风给你带来凉爽;如果旅途感到烦恼,我会让幸福给你带来好运;如果旅途感到疲劳,那就看看我的短信。祝你旅途愉快,玩的开心!
61、潮湿多雾天,送你“四个点”:寒暖善变“多穿点儿”;开车出行“注意点儿”;户外锻炼“适时点儿”;收到祝福“开心点儿”。潮湿多雾天,愿你顺心多一点儿,烦恼少一点儿。
62、春季二三月,冷暖交替节,气温变化大,注意要保暖,潮湿多雾时,出行需安全,多喝绿豆汤,少吃辣酸咸,烦恼要远离,关心多传递,愿君身体好,幸福到永远。
63、寒风吹到雪花飘,天冷地滑慢行走。若是开车雪天行,影响视力靠边停。寒风凛冽围脖带,身上要有棉袄在。安全出行是第一,全家健康乐融融。
64、用的我的祝福,伴你走过每一级台阶;用我的问候,陪你走过每一处景观;用我的思念,同你欣赏每一个圣地;用我的牵挂携你攀登每一座高山。心系远方出游的你,祝福你旅途愉快!
65、温馨提示:请您坐在快乐椅上,把行李放在平安架上,把烦恼放进开心袋里,把舒心放在车内。需要时请问关怀**,她会为你送上如意水、健康餐、幸福饮。本车所有物品免费,请尽情享用。祝您一路顺风。
66、祝融南去万重云,您言简静官司闲。旅馆月明闻过时,途穷反遭俗眼白。愉贵神兮般以乐,快剑斫断生蛟鼍。
67、春季里,雨水多,潮湿多雾的天气也来了,送你一碗薏米莲子汤,健脾祛湿,养心清热,祝你食欲好胃口佳,心安神宁乐哈哈;送你一碗节瓜薏米鳝鱼汤,调理脾胃,清肝补肾,祝你手脚增力身通泰,快乐健康永伴随;祝你开心每一天。
68、盼一朝,看一朝,转眼春节来到,放假到,回家了,买了礼物和车票,一年苦,一年累,一年拼搏和疲惫,一份心,一份情,一份真诚送温情,一份祝福送回家,愿你旅途更顺风。
69、当你收到这条信息时,我已派遣好运快马加鞭将你追赶,吉祥风驰电掣降临,开心快乐已快递到你身旁,让她们陪伴你一路前行,愿你旅途愉快!
70、冬季到北方去看雪,小心鼻子会流血。北方干燥湿度低,水土不服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少,喝水保湿也重要。愿旅途愉快!
71、君乘船渡海,情系千里之外,妾对镜添彩,倚窗静待君来,愿云为君遮挡日晒,愿风为君吹散阴霾,愿浪为君抚平心怀,最后愿君旅途愉快,凯旋归来。
72、为了让你在旅途不在寂寞,我为你准备了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愉悦,甜蜜,幸福,以我对你的祝福。祝你平安出行,旅途愉快。
73、俗话说:踏上旅途不愉快,不如回家卖白菜;踏上旅途不开心,不如工地搬钢筋。据我估计,你这趟旅途一定会顺风顺水、平安愉快,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74、世界旅游日,一起去旅游吧。和幸福行囊双宿双栖,和自由双脚形影不离。和 头脑相依相偎,和美丽心情携手同行。祝旅途顺利,开心快乐。
75、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山有水有花开;外面的天空很广阔,此次出游收获多;外面的空气很清新,祖国处处有亲人。祝旅途愉快,结识朋友,收获多多!
在庙号中,“仁”比“孝”要高一个档次。
很高兴今天和大家聊聊古代帝王的庙号。
先纠正一下,那些“仁宗”、“孝宗”之类的是庙号,而不是谥号。
咱们来举几个例子。
汉武帝
本名:刘彻
谥号:孝武皇帝
庙号:世宗(汉宣帝时给上的)
在汉朝时候,谥号是很注重的,我们现在称汉武帝,后世一般是称谥。
到了唐朝以后,皇帝死了以后,谥号上得太多,就不值钱了,庙号就贵重起来了。举个例子:
本名 :李世民
庙号 :太宗
谥号:
1文皇帝(初谥)
2文武圣皇帝(674年,唐高宗李治加谥)
3文武大圣皇帝(749年,唐玄宗加谥)
4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754年,唐玄宗加谥)
大家看,谥号一大串,不严肃了,称“大圣”了。不注意的还以为李世民和孙悟空在水帘洞结拜过。大家再称谥就很不方便了,就改称庙号,叫他“唐太宗”。
这个坏习惯就沿续下来,到了宋朝也是这样,就拿宋仁宗来举个例子:
本名:赵祯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庙号:仁宗
大家看,这么长一串,能记住吗?看一遍都觉得心烦。
即然谥号搞得这么乱七八糟,缺乏严肃性,对于死去的皇帝来说,庙号反而更能体现一个皇帝的功业,就更重要了。
咱们把范围综小一点,主要就说几个代表性的皇帝,集中在宋明两代:宋仁宗、宋孝宗、明仁宗、明孝宗。
一、宋仁宗
喜欢的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宋仁宗赵桢是个心地非常善良的皇帝,宽厚待人,对文武大臣甚至宫女太监都非常和善,宁可自己受些委屈,也不愿意麻烦别人。宋仁宗主政时期,生活俭朴,爱惜民力,朝廷人才济济,国家蒸蒸日上,边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他死后,举国悲伤,老百姓痛哭失声,连辽国皇帝都悲伤得难以自己,为他戴孝。
这样的好皇帝非常罕有,是宋朝最仁慈善良的有道明君。宋朝的祖制,士大夫不因言获罪,死后,大臣们都是文人,非常怀念他,为他议谥。
《宋大诏令集·卷八》记载:
大家认为:“仁者圣人”,赵桢从品质和功绩方面担当得起这个“仁”字,为赵桢上庙号为:仁宗。
二、再来说说宋孝宗。
本名:赵昚(念shèn),初名伯琮,是赵匡胤七世孙,被宋高宗收养后改名为瑗,赐名玮。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庙号:孝宗
从赵昚开始,宋朝的皇位重归于太祖一系。赵昚是南宋最有能力,最有作为的皇帝,“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即皇帝位以后,赵昚为岳飞平反,昭雪了冤案。赵昚提拔和起用了很多主战派的人士,立志北进,要收复中原。
赵昚大力整顿国家的吏治,裁汰了很多冗官,并对贪腐行为加大打击力度,使朝政转向清明,在宋孝宗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后世称之为“乾淳之治”。
赵昚受到众人的爱戴,死后群臣议谥。《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一·乙集 ·壬午内禅志》记载:
群臣认为,赵昚是个有为之君,执政期间,国力上升,一日三朝,很勤政,是“天子之孝”,对宋高宗赵构“问安视膳”,尽到了礼数。所以,庙号为“孝宗”。
宋孝宗赵昚也是宋朝少有的好皇帝,比他那个混账干老子赵构要强得多。
三、再来说说明仁宗。
本名:朱高炽
年号:洪熙
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昭”字)
明朝稍微有点人性的皇帝都活不长,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就死了,只有47岁。
在他执政的短短时间内,朱高炽的施政作为与宋仁宗很类似,废除了朱棣那些劳民伤财的政策,赦免了建文帝的旧忠,解放了他们的家属,还对士大夫优待,纳谏如流。国家也不再胡折腾了。清修《明史》对他评价特别高,甚至在史书上搞假说:如果他能多几年,肯定能创造出丰功伟绩。但按照明粉理论,《明史》一个字都不能信,所以,我只好认为对这位皇帝所有的赞誉都纯粹是胡扯淡。
因为心怀仁德,宽和施政,因此朱高炽的庙号为“仁宗”,而他的谥号为“昭”。因为按照谥法解:
明仁宗身体肥胖,行动不方便,“容仪恭美”就谈不上了,谥号“昭”指的是他圣闻周达、圣问达道,是个有道明君。
四、最后来说说明孝宗。
本名:朱祐樘
年号:弘治
谥号: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由于祖宗杀孽太重,仍然是明朝的特色:但凡是有点良心,能干点人事的皇帝都短寿。朱祐樘也不例外,活了36岁。
朱祐樘这个人心地善良,性格也很宽仁,生活节俭,也很勤政,重司法,开言路,清腐败,驱奸佞,励精图治,任用了王恕和刘大夏等忠直之士。他在位时期,朝廷风气扭转,国家基本上安定,后世称为“弘治中兴”,对他评价特别高:
拿他与汉文帝和宋仁宗相提并论。
和宋孝宗赵昚一样,朱祐樘的特点也是:孝顺、贤明、勤政、优待士大夫。所以上庙号为“孝宗”
明孝宗的谥号最重要的是“敬”字。
明武宗实录中,大臣们对明孝宗进行谥议:
但这个“敬”不是太好,南朝梁国末代皇帝萧方智,在位两年,退位后即被杀害,谥号为“敬”。唐敬宗也死于非命。不知道这些大臣是不是对明孝宗的死亡有所暗示。
总的来说,有明一朝,明孝宗朱祐樘算是个最好的皇帝了。我对明朝整体非常反感,经常批判他们,但对明孝宗也基本上没有什么贬低。
仁,发自于心,为天下;孝,行之于道,为人伦。所以,“仁”比“孝”要更高一个层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