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自行登录补办即可。
具体流程如下:申请申请人自行登录。进入网上办事大厅“电子口岸制卡”模块。自行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选择“补卡换卡”功能,根据步骤提示进行业务申请。
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青岛海关数据中心予以受理,不符合的会退回,并在系统告知退回理由和修改建议。
这一次青岛海关在例行检查的过程当中,就发现了一个集装箱里边儿流出来很多带有腐败气味的污水,随后就打开进行检查,发现了有一个公司进口的生牛皮,但是这些生牛皮并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保存,从而导致在集装箱,那他们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腐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来探讨一下,如果海关检查到这样的物品,应该如何处理。
第一,青岛海关对此做出的解释。
其实对于这一点情况,青岛海关在进行调查之后,就已经直接对外表示,这是属于禁止进口的洋垃圾,而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需要公司缴纳罚款,并且需要把这些垃圾妥善处理或者直接运回原来的发货港口。主要就是因为不能够让这些洋垃圾流到市场当中,一方面可能会污染我们这里的土地和水源。另一方面则是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会出现一些疾病。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有一些公司在进行进口的过程当中,申报的项目看起来都是非常正常的,但实际过程当中,他们往往会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一些劣质产品,就比如这一次的生牛皮,足足有4267吨。如果按照传统的经过加工好的送牛皮来进行购买的话,价格要比这些贵到三倍。但是如果购买一些劣质产品的话,那么价格是极为低廉的。
第三,如何看待这一次的处理?
其实对于这一次的新闻,我最大的兴趣就在于大家对这件事情议论纷纷,在此前很多人对于这些洋垃圾进入国内是没有任何感受到,而随着我们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渐的提升,想必很多人对于这些事情已经不能够容忍。而我们从立法的层面上,也正在加强对这样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1936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曾对青岛的旅游景点组织过评选, 从而产生了影响至今的青岛十景,即:飞阁回澜、穹台窥象、汇滨垂钓、琴屿飘灯、丹邱春赏、湛山清梵、东园花海、燕岛秋潮、会崎松月和登瀛梨雪。青岛十景,成为当时游旅观光的导向,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位居“青岛十景”之首的“飞阁回澜”,即青岛栈桥,亦称前海栈桥,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对于青岛可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伴随着青岛的建置和胶澳海防的设立而诞生,也是德、日侵占青岛的见证,它经历了青岛129年的历史发展,一直以来不仅为人们所熟知,更被人们视作青岛的象征。与栈桥同于1892年开建的总兵衙门在1959年5月已被拆除,栈桥因而成为青岛百余年历史中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飞阁回澜,位于青岛市南部的青岛湾海滨,自繁华的中山路南端的海岸处伸入海中,隔水与小青岛相望,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年,清政府为加强胶澳海上防务,将登州(今蓬莱)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口,并调四营官兵驻扎。登州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即为现代青岛的建置之始。总兵章高元为保障军事物资的运输,建起一座长200米,宽10米的专用军事码头,1893年竣工,成为当时青岛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此即青岛栈桥之始。
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其后,德国人为满足青岛早期建设所需的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于1901年5月,将桥身加长到35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德战争爆发,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占领青岛后,日军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30年,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决定由政府出资对青岛栈桥进行全面改造。1931年9月开工,1933年4月竣工,栈桥桥身加长到440米,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南端增建了半园形防波堤,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顶覆以**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同时在栈桥北端沿海新建了栈桥公园。栈桥遂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1月10日,大批日军从沙子口登陆再次占领青岛,次日一拨日军又开始从栈桥登陆,从此,栈桥成为日军的军用码头。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栈桥又成为美国海军舰船的靠泊地。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经1985年、1998年、2014年等数次大规模全面整修、重建,现在栈桥的桥身长达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回澜阁处三角形桥头长1565米,回澜阁占地151平方米,总建筑面340平方米,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
栈桥的西边是第六海水浴场,沙质细软,风浪不大,虽然沙滩面积不大,但却是适合人们带孩子在此玩耍戏水。由于毗邻青岛火车站,外地未见过大海的游客一下火车也会直接来到这儿与大海亲近。尤其到了夏天,不仅海水浴场中游人如织,在栈桥上进行跳水表演的游泳爱好者也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夏日夜晚的第六海水浴场。
第六海水浴场的了望塔
栈桥与其东南的小青岛遥遥相对,两者同处青岛湾中。每到晚上,小青岛上的灯塔和栈桥回澜阁的灯光与浴场的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
1933年,青岛出刊的旅游手册《青岛指南》其中有一首诗写道:“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倚栏杆水拍堤”。三十年代的作家聂克写过一首《鹧鸪天·栈桥夜坐》:“暑尽桥游人散后,波平海爱夜深时。凝神细听蛟龙语,举目遥看灯火稀”。描写的都是当时青岛栈桥的景色。
大海的潮涨潮落同样给长虹卧波的栈桥增添了不少的魅力。涨潮时,若赶上风力强劲,一波波浪涛前推后拥,如万马奔腾般冲击着桥堤,惊涛拍过,卷起千堆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若逢农历初一十五,大潮会退至百米之外,栈桥的桥身大部分都裸露了出来,赭色的岩礁和金色的沙滩也露出了水面,正是走进海滩赶海拾贝的好时机。青岛栈桥一带海滨盛产一种薄皮的小蛤蜊,个儿不大,但味道却十分鲜美,还有海蛎子和小螃蟹。每次和小伙伴去栈桥赶海,都是收获颇丰。
每到秋深,大批海鸥便会从西伯利亚等地飞临青岛,直至来年四月才陆续返回,这为冬春的青岛栈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时的栈桥海滨,人头攒动,群鸥共舞。人们聚集在这里喂食海鸥,观赏海鸥,拍摄海鸥,此情此景,与蔚蓝的天空,美丽的栈桥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
在青岛越冬的海鸥的种群现在已达17个,数量也增加到了10万多只。其中,红嘴鸥、银鸥和黑尾鸥是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三种。每年的12月份是岛城海鸥数量最多的时节。
与栈桥呈直角状的太平路,是一条美丽的海滨景观道。太平路,全长1919米,东起莱阳路,西接朝城路,修建时间与青岛栈桥几乎同时,当年是总兵衙门沿着海边修的一条通往黑澜兵营的驿道(起于现今的人民会堂,止于朝城路2号的青岛铁路分局),德占青岛后将其扩建成滨海马路。
太平路上自西向东坐落着位于郯城路口的德资礼和洋行、今太平路29—33号的中央旅馆和亨利王子饭店、位于太平路与青岛路口的德华银行、位于太平路、江苏路口的德国山东路矿公司。两家旅馆中的中央旅馆,解放后作为《青岛日报》办公场所;亨利王子饭店,抗日战争后,曾作为国民党青岛市参议会办公的地方。解放后曾一度为市政协的办公场所;亨利王子饭店的西餐馆,曾作为日本总领事馆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为美国兵队驻地,现为栈桥宾馆。太平路上,除了天后宫、总兵衙门(一度也是德国总督的办公地),大多都是德式建筑。日本建筑有位于中山路口、造型状似军舰的海军司令部,抗战胜利以后为美国海军司令部,美国驻青岛领事馆一度也在楼内。解放后曾作为中共青岛市委的办公楼,现在成了一片绿地。
而位于太平路19号的天后宫其历史却比青岛建置的时间早多了。天后宫,初称天妃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54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天妃晋封为天后,故改称天后宫。德占领青岛后,将天后宫周边的房舍拆除一空,但德当局怕惹犯众怒,最终没有拆成。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后殿基本上是原貌,两株银杏是明代遗物,院内有两座清同治间碑,成为记载青岛历史的珍贵文物。
青岛栈桥入口西侧的“栈桥公园”。
公园西南侧,曾经的海水提水站。
雕塑“海风”
青岛栈桥西侧的西陵峡路上,自东向西依次坐落着海上皇宫和青岛海关大楼。海上皇宫,是一座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半球状建筑,地下一层,地上5层,由108根桩柱支撑于海面上,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曾经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五星级饭店。
不过海上皇宫早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青岛故宫文创馆。故宫文创馆,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与体验空间。古色古香的大厅,每一扇门,每一个牌匾,每一个屏风,都出自故宫博物院现有的样式,让你在青岛就可以体验到故宫的氛围。一楼的文创区汇集了来自故宫的众多书籍、茶具以及各式各样的故宫特色文创。还有可以欣赏海景的“海错咖啡厅”和可以满足食欲的“宫廷鸭匠”餐厅。
青岛海关,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