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 更多
“杜”字虾米豆腐干 安徽特色小吃:绩溪菜糕 安庆迎江寺素炒里脊丁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雪月银球 苞芦松 秤管糖 大救驾
冻米糖 豆豉 豆腐老鼠 豆腐乳
杜广兴板鸭 凤尾三球 凤阳酿豆腐 伏岭玫瑰酥
奥地利 - 更多
奥地利美食与艺术齐名
北京 - 更多
艾窝窝 八宝莲子粥 扒糕 白蜂糕
白薯铃 白汤杂碎 白羊头肉 百果蛋糕
北京八宝菜 北京八宝饭 北京的鱼菜 北京豆豉
北京风味小吃之水晶门钉 北京复顺斋酱牛肉 北京和成楼酱猪头肉 北京恒瑞老号酱牛肉
潮州 - 更多
砂锅粥
德国 - 更多
联邦德国玉米片
俄罗斯 - 更多
俄式馅饼伴随俄罗斯人一生 苏联泡西红柿
法国 - 更多
菠菜沙拉 菠萝莴笋 多味鱼汤 法式烩土豆
翡翠肉汤 海鳗汤 核桃鸡汤 红烩肉杂拌
红汁黄瓜 鸡蛋番茄沙拉 鸡肉沙拉 咖喱油烟虾段
芦笋浓汤 奶油牛肉丁番茄汤 牛轧糖 茄子沙拉
菲律宾 - 更多
奶油子母鸡
福建 - 更多
(米果)汁 “流蜞蛋”与“泥钉冻” 阿焕鸭面 爱尔香
八果芝麻糍 白八粿 白玉藏珠 白斩河田鸡
宝玉鱼唇 抱滚埘 别具风味手抓面 薄荷香糕
菜干扣肉 菜头饼 长汀豆腐干 炒米粉
甘肃 - 更多
八宝蜜食 百合 苞米和凉皮 陈春麻辣粉
敦煌榆钱 粉皮面筋 甘谷酥围围 甘谷油炸洋芋
甘肃草木灰贮藏腌肉 甘肃特色小吃:天水凉粉 甘肃油浸腌肉 河州大饼
黑瓜子 花点果品 灰豆、甜醅 浆水
广东 - 更多
“你这个野蛮人”——潮汕小吃之二 “鱼头窝”成美食新宠 安铺鸡饭 白云凤爪
百侯薄饼 百味山西麦子王 百样水果百样甜 爆冷冰碟 ?雪糕
薄饼 薄皮鲜虾饺 簸箕炊 草粿
叉烧包 长寿路吃长寿面 肠粉 潮安小食----强力宝肉脯
广西 - 更多
八宝饭 八仙粉 白切鸡 冰泉豆浆
薄皮鲜虾饺 冬菇汤包 侗乡腌鱼 都乐八宝饭
豆腐乳 豆蓉糯米饭 粉饺 粉利
蜂巢芋角 干捞粉 广西桂林特产之喝螺 广西桂林特产之荔浦芋
广州 - 更多
“万年酒楼”-灵芝鸡 赤岗过桥米线 躲避寒流嘴不停 广州西关小食——银记
饺子香满巷 找靓靓板栗
贵州 - 更多
白丰糕 百花串酱菜 包谷粑 包谷酸辣子
毕节汤圆 肠滉面 雏鸡觅食 刺猬包
沓哨馄饨 大方豆腐 蛋黄酥 德江土家族麻饼
侗乡腌鱼 都匀冲糕 豆腐脑 豆沙窝
海南 - 更多
抱罗粉 叉烧包 肠粉 儋州小吃----长坡米烂
儋州小吃----光村沙虫 儋州小吃----洛基粽子 儋州小吃----那大狗肉 东山羊
独具特色的苗家酸食 娥姐粉果 海南昌江美食白斩乳羊 海南粉
海南干贝 海南海参 海南火锅 海南鸡饭
韩国 - 更多
韩式醒胃小食酸甜罗卜
杭州 - 更多
水晶银菊糕
河北 - 更多
白肉罩火烧 白运章包子 保定府三件宝 本斋清真肉饼
博爱小吃——浆面条 沧州冬菜 柴沟堡熏肉 地瓜果脯
二仙居碗坨 蜂蜜麻糖 郭八火烧 河北出色的菜饭
槐茂酱菜 煎碗坨 洁白如雪拨御面 金牛奶油蛋卷
河南 - 更多
B仔凉粉 安阳三熏 百子寿桃 冰糖熟梨
蔡记蒸饺 曹马芝麻糖 缠丝蛋 炒凉粉
大刀面 大京枣 大营麻花 蛋松果
道口烧鸡 第一楼小笼包子 粉浆饭 风味炒冰
黑龙江 - 更多
冰点 大肉饼 哈尔滨风干口条(猪舌) 哈尔滨水晶肚
哈尔滨松仁小肚 哈尔滨五香牛肉干 哈尔滨虾油小菜 哈尔滨小吃----大面包
哈尔滨小吃----老鼎丰糕点 哈尔滨熏鸡 哈尔滨熏肘花 哈尔滨羊干肠
哈尔滨油脂肠 红梅牌脆松糖 猴头蘑 黄米切糕
湖北 - 更多
包面 冰凉糕 炒白果 炒良乡栗子
冲糯米粉 顶顶糕 炖莲子 鄂州“东坡饼”
二七路的牛肉面粉 红烧蹄(骨旁) 红薯干 湖北沔阳“仙桃蒸三元”
黄石港饼(湖北) 黄州烧梅 碱酥饼(武汉) 江陵八宝饭
湖南 - 更多
宝庆猪血丸子 保靖秤砣耙 冰糖湘莲 德山松花皮蛋
德园包子 东安子鸡 豆豉剁辣椒 豆豉姜
发丝百叶 凤凰社饭 和记米粉 湖彩蛋
湖南花肉 湖南腊肉 湖南腊鱼 湖南兰花萝卜
吉林 - 更多
白肉血肠 朝鲜族沉藏泡菜 打糕 会友发包子
健身美容食品——薏美酥 芥末墩儿 冷面 李连贵熏肉大饼
清蒸白鱼 什锦田鸡油 筱筱火烧 筱筱火勺
新兴园蒸饺 延边苹果梨 延边鱼香泡菜 掌上明珠
江苏 - 更多
八宝参糕 白鹅(苏式船点) 白糖杨梅 冰葫芦
薄皮包 常熟叫化鸡 常州大麻糕 潮糕
春卷 葱烤鲫鱼 葱油大烧 脆青梅
大方糕(苏式) 大京果(扬式) 蛋烧卖 刀鱼羹卤子面
江西 - 更多
白糖糕 脆皮石鱼卷 灯芯糕 风味佳品甑子糕
红米碱水粑 洪都素烩 江西“三合汤” 江西藜蒿炒腊肉
金线吊葫芦 酒糟汤圆 兰花根 藜蒿腊肉
灵芝糯团 庐山石耳 庐山石鸡 庐山石鱼
辽宁 - 更多
鞍山枫叶肉干 鞍山肉枣 百乐熏鸡 长春蹄花丝
葱花缸炉(辽宁) 抚顺小香肠 干酱肉 沟帮子熏鸡
海凉粉 锦州什锦小菜 老边饺子 老山记海城馅饼
辽阳塔糖 马家烧麦 沈阳回头 五彩雪花扇贝(大连)
美国 - 更多
把加州阳光吃进肚里 美国速熟米饭 玉米花沾(美国)
缅甸 - 更多
缅式糯糊
内黄县 - 更多
内黄灌肠
内蒙古 - 更多
白蘑 刀切(内蒙古) 刀切酥 发菜
哈达饼 黄油 烩明珠 烩银丝
烤羊方 烤羊腿 喇嘛庙提浆月饼 (内蒙古) 马蹄酥
蒙古包子 蒙古炒米 蒙古馃子 奶茶
南京 - 更多
南京的小吃
宁夏 - 更多
八宝饭 白水羊肉 爆炒羊羔肉 炒糊饽
粉汤彩饺 粉汤水饺 枸杞食品 固原风味小吃
回族碾馔儿 回族蒸艾叶 烩小吃 宁夏酿皮子
青海 - 更多
安多面片 藏族酸奶 炒面片 尕面片
焜锅馍馍 拉条 奶茶 奶皮
酿皮 青海名菜 青海月饼 清蒸牛蹄筋
松子鱼 酥油糌粑 甜醅 羊肉炒面片
全国 - 更多
全国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上) 全国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下)
日本 - 更多
25层挑高美食 30年历史的本家大章鱼烧 949个性馅饼 大排长龙的新宿三叶回转寿司
调味海带丝 东京也有美味的章鱼烧喔! 独特春雷锅巴四川味 好吃的章鱼烧尽在大阪道顿堀
华丽气派的车屋鸟烧 黄萝卜(泽庵) 辣白菜 浪漫约会的「绳のれん」
日本街头大啖美味小吃 日本西点 日本鱼糕 四喜饭团
瑞士 - 更多
瑞士鼓丝鼓丝(Couscous)
山东 - 更多
八宝茶汤 八批果子 滨州“锅子饼” 滨州芝麻酥糖
博山烤肉 博山小吃——酥锅 长清大素包 朝天锅
春饼(荷叶饼) 单县羊肉汤 蛋酥炒面 德州扒鸡
豆汁粥 风鸭 芙蓉烧麦 福山拉面(抻面)
山西 - 更多
安泽火腿 八宝饭 白猪头肉 保德碗托
保德油枣 馋酥 长治腊驴肉 长治山楂饼
葱花烙饼 葱花脂油饼 代县黄酒 代县麻片
德盛园“头脑” 登上大雅之堂的食品----精莜面 定襄蒸肉 豆腐脑
陕西 - 更多
(清真)红焖羊头 biang biang面 安康风味小吃一绝——蒸面 安康窝窝面
白封肉 白吉饼与肉夹馍 梆梆肉 宝鸡茶酥
薄荷饺子 菜豆腐 长安板栗 长武锅盔
炒粉鱼 扯面 大刀面 大荔瓜果
上海 - 更多
冰激凌水果沙拉 臭豆腐 春风松月楼素菜包 葱油饼(上海)
葱油面 淡而有味-真如白切羊肉 粉蒸蛋糕 枫泾丁蹄
凤尾鱼 干贝汤包 高桥松饼 高桥松糕
桂花赤豆汤 桂花糖粥 烘山芋 猴银鱼
顺德 - 更多
双皮奶
四川 - 更多
安岳咸肉 八宝蛋炸食 (川式) 八宝黑米粥 八宝油糕
拔丝香蕉 白橙糖 白米酥 白市驿板鸭
玻璃烧麦 叉烧包子(川味) 长寿薄脆(四川) 肠肠儿粉
朝包子 成都凤尾酥 成都麻辣猪肉干 成都毛风鸡
台湾 - 更多
阿国鹅肉 阿嘉伯仔状元糕(民国88年) 阿娟肉粽 阿龙意面
阿美绿豆汤(民国54年) 阿明猪心 阿瑞意面(民国11年) 阿松刈包(民国64年)
阿桃酱园 阿祥虾仁肉圆 爱玉冻(爱玉冰) 安平豆花
粄 包子禄(清光绪年间) 冰镇鸭鲁味 吃冰棒四十年--顺天冰棒
天津 - 更多
“桂发祥”什锦麻花 白记饺子 白记水饺 棒槌果子
曹记驴肉 驰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的包子闻名久矣 葱油目鱼 大福来锅巴菜
豆腐脑和老豆腐 豆皮卷圈 豆香斋牛肉香圈 杜称奇火烧
恩发德蒸饺 耳朵眼炸糕 宫廷小吃--“果仁张” 怪味果仁
西藏 - 更多
安多面片 吧啦饼 白肠 藏式面条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酥酪糕(醍) 藏族血肠 炒肺片
腐奶渣粥 黑肠 卡赛 拉萨生牛肉酱
麦片粥 米粥 奶渣点心 帕扎玛果
香港 - 更多
车仔面和云吞面 虫草鸽 凤爪 火热玉米旋风
街边小吃 凉茶铺与甜品店 乡土传统甜食“人和豆腐花” 香港甜品
粥面店与大排档
新加坡 - 更多
Chendol GADO GADO MEE REBUS TAUHU GORENG
白胡椒螃蟹 冰糖雪蛤 菜饭 炒菜头棵
炒福建面 炒棵条 炒啦啦 钉螺
豆浆汤圆 番薯蛋 福州蚝饼 腐皮卷
新疆 - 更多
艾西姆桑扎 薄皮包子和烤包子 粉汤 哈密瓜
哈蜜瓜脯 核桃 街头风味串烤肉 喀什馕坑肉
烤馕 烤全羊 烤羊肉串 柯尔克孜族烤全羊
库车汤面 库尔勒香梨 拉条子 米肠子与面肺子
意大利 - 更多
番茄青蚝汤 关于意大利面的美味 健康美味的意大利菜 磨坊主妇小龙虾—加莉娜风味
蘑菇烩牛肋排 鲜茄海鲜幼面 义式香脂醋酱拌田园沙拉 意大利细面条
意式番茄攀(Pizza) 意式色拉卷筒(manicotti) 云呢拿忌廉布甸
印度 - 更多
酸奶酪烤鸡 印度烤鸭
印尼 - 更多
美味烤鸡肉串 苏门答腊烤鸭 杏仁辣子鸡
越南 - 更多
烤酿馅鸡 越南小食多姿采
云南 - 更多
八宝饭 八仙粉 扒擦 包谷粑粑
包谷稀饭 包烧鲜鱼 冰糖金耳鸽蛋 冰豌豆粉
布朗族菜 炒螺黄 树头菜炒火腿 澄江藕粉 虫草
春城鲜虾饺 大救驾 大理翠梅酸辣鱼 大理饵块
浙江 - 更多
矮人松糕 八珍糕(绍式) 白蛇烧饼 白岘吊瓜子
白象香糕 百果糕(宁式) 薄饼 馋死人的金华馒头
长人馄饨 葱包桧儿 大荆冬米糖 大荆石莲糊
陡门头灯盏糕 豆酥糖 蜂糕 福寿糕
王姓起源:
王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氏之一,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据中国大陆公安部对全国户籍人口的最新(2007年4月)统计分析显示:王姓为现代中国第一大姓,有大约92881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王姓的来源有多个,但构成现代王姓的主要来源有四个:子姓、姬姓、妫姓和外族改姓
最古老的王姓出自子姓。传说在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与箕子、微子一起被称为商末“三仁”。纣王荒*无道,比干多次犯颜上谏,反遭到纣王杀害,其子孙因为是王子的后裔,所以就以“王”为姓,被称为“子姓王氏”。子姓王氏的历史至今已经有约3100年了。经历了从秦朝一直到唐朝,再到今天。期间子姓王氏一直居住在河南地区,形成著名的汲郡王姓望族,后来散播到了甘肃、山东、河北和山西等地。
最多的王姓来源于周朝的王族,周朝的王族本姓姬,但从这个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国中姬姓的王族中)中不断有一些人由于失势或亡国而分离出来,因为他们过去是属于王家的因此以王为姓。这一支王姓以王子乔为始祖。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定都于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传二十一世至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在位),国都在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周灵王的儿子太子晋(也被称为王子晋或王子侨),因为直谏被废为平民。其子宗敬仍在朝中任司徒之职,当时的人们因其是王族的后代,便称其为“王家”。从此,这支族人就以“王”为姓。传到第八代孙王错拜了魏国将军,姬姓王氏又重新贵显。先秦时期,这支王姓一直活跃于河南洛阳一带。秦末汉初,秦朝的武城侯王离之子王元和王威,为了躲避战乱,分别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最终发展成了最为著名的琅琊和太原两大王姓望族,是王姓中最大的群体。姬姓王氏至少已经历了2600年的历史。在中国,90%的有家谱的王姓都源于姬姓王氏。
姬姓王氏还可以被细分为三个分支:
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封于毕国,春秋时,他的裔孙毕万做了晋国的司徒,功高位重,被封于魏,战国时,魏国、韩国、赵国三方瓜分了晋国。后裔中最著名的是战国时代的“四君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秦国灭了魏国以后,魏无忌的孙子魏卑子逃到山东泰山,汉朝初年,魏卑子奉诏进京做官,被封为兰陵君。当时因其是王家之后,便称其为“王家”,从此便以王为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200年的历史了。
第二分支源于春秋初年周平王的后裔。周平王在位51年(前770年-前720年),太子早夭,周平王驾崩之后,由其孙姬赤继位,但姬赤的胞弟姬林夺了王位,即周桓王。姬赤出奔晋国,子孙以其曾为王者而改姓王。一直到唐朝,这支姬姓王氏一直生活在山西临猗一带,史称河东临猗王姓,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第三分支源于周考王(前441年-前426年在位)的胞弟桓公揭之后。桓公揭封于王城(旧址在今天的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的封地虽小,但处于东周王城的西部,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桓公。周朝灭亡以后,子孙迁到河南伊川和临汝,以居于王城而改姓王,后被称为王城王氏,这支姬姓王氏大约有2400年的历史了。
奉虞舜为祖先的妫姓王氏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被秦国所灭之后,项羽封齐王田建的长孙田安为济北王,随后项羽被刘邦所灭,田安也随之失去了王位,子孙遂改姓王。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为郡望,一直以山东原齐国的封土为活动区域,有2300年的历史了。
“王姓”中融入了大量的游牧民族、非汉族血液,还有许多后来改姓或赐姓王的,比较著名的有:
汉朝时候的匈奴人、西羌钳耳氏族、南北朝时候的高丽拓王氏族、鲜卑族的乌丸人、隋唐时期西域月支国的胡人、唐朝回鹘族阿布思氏族、契丹人、金朝时女真人中的完颜氏、耶律氏、夹谷氏、北宋西夏国党项人、元朝的蒙古人、清朝时满州八旗的完颜氏、伊喇氏等氏族。
这些外族王姓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经过通婚等,多数同化为中国北方的汉族王姓。
回族起源:
与其他民族不同,回族是因信奉伊斯兰教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不像其他民族之间那样在着血缘基因上的区别。
唐宋时期,我国就有了回回之称。但回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却是从元明时候才开始的。
当年成吉思汗西征之后,把大批的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移民到了中国,这些人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他们人数众多,遍布全国各地,在农、工、商、学、兵等各阶层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力量。他们不仅在经济、政治上,而且在学术上都有了立足的基础和自下而上的条件,这就是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他们虽然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成就影响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伊斯兰教徒。
正是以这些诚笃的穆斯
回族的姓有:纳,撒,沙,闪,苏,速,保,哈,保,忽,马。
1、纳姓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首音。据《陕西通志》载,元朝初,贵族纳速喇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纳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宁夏。
2、撒姓是回族中的大姓。在回民族当中,经名带“撒”字头的也比较多。仅元代有史可查的官员就有“撒都丁”、“撒里蛮”、“撒特迷失”、“撒的迷失”,其中“撒的迷失”同名者有8人,这都是撒姓的主要来源。撒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河北、河南和西北地区。
3、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沙姓族源多半是来自波斯,如“舍班,古里国回回,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
4、回族中的闪姓,据《回教民族说》称,由“苫思丁之后裔”转为闪和陕。在闪姓中,也有改作他姓者,如“宣化有回教望族姓玉,自言原姓闪,赐姓玉。”闪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河北及云南等地。
5、苏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苏姓中也有的是改姓。元代时,福建泉州有一位自西域而来的穆斯林阿合抹,留居后取名苏唐舍,并取回族蒲氏女为妻,其后便以苏为姓。苏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6、速姓取自赛典赤·赡思丁长子纳速喇丁名字的第二个字音。另,明洪武二十三年入附后授云南左卫副千户的西域回回亦速,“子亦名亦速,孙速来蛮时,以速为姓,四世外速俊……八世孙速华,世代为宦,至今为回回望族。”速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西北地区。
7、云南回族中的保姓,出自赛典赤·赡思丁家族,但昭通《保氏族谱》称:“吾族原于蒙古,初以特穆尔为氏,元之右族也。自库库台特穆尔尊号保保,而入滇始祖以阿保名,于是改姓保氏。”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8、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隆皇帝在哈国兴病亡后入祀紫光阁昭忠词时制赞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和西北等地。
9、郝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
10、忽姓取自祖上回回名首音。在元代,编著《饮膳正要》的营养学家忽思慧也是回回人。另,元代回回人中,名字有“忽”字头、居官达鲁花赤者有25人,其中“忽辛”就有7人。忽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
11、回族人姓马居多,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回族马姓起源主要有三种:取于阿拉伯语音人名,改姓,赐姓。
12、回族中的木姓,主要取自经名之首音。如明清时,木姓回族在陕西咸阳还形成了一个聚居点——木家村。该村在50年代时,还立有“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的石碑,立碑时间为乾隆十年。木姓回族主要分布在云南、陕西。
13、赛姓,典型回族姓氏。元朝初年,布哈拉王族后裔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1211—1279年)受封咸阳王,并出任陕西五路西蜀四川和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取自“赛典赤”的首音。
-回族十三姓
-赛姓
清朝 -- 十里坡之战 千年历 史载目录
十里坡之战 西捻军的最大一次伏击战 十里坡之战是西捻军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西安东郊十里坡同湘军刘蓉部进行的一次著名战斗。 高楼寨之战后,捻军继续流动作战,在山东、安徽、河南的广大地区不断打击清军。清政府命曾国藩部署镇压捻军。 曾国藩先后实施“以静制动”、“聚兵防河”的作战方针,都归于破产。1866年12月7日,清政府改任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淮各军,负责镇压捻军起义。 捻军方面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长时间不停顿地流动作战,使部队得不到必要的休整和补充,同时又得不到任何友军的支援,战略上的被动局面日益严重。捻军领袖赖文光等深感“独立难支,孤军难立”,试图改变这一被动局面,于是在1866年10月决定将捻军一分为二,由张宗禹、张禹爵、邱远才等率部分捻军西进陕甘,联络陕甘回民起义军,以为犄角之势,是为西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李允等率部分捻军留在中原地区,与敌周旋,是为东捻军。 西捻军约有3万余人。在张宗禹等的率领下,1866年10月由豫东经许州、洛阳、陕州(今三门峡市西)、阌乡(今灵宝西北),于11月9日进入陕西华阴县境。署理陕西巡抚刘蓉当时正率1.4万湘军在陕甘交界处堵击回民起义军,在得知捻军入陕后,感到形势严重,请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刚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借口筹备粮饷,停兵湖北,踌躇不前。清军援军难以很快入陕,为西捻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西捻军进入华阴后,立即西进华州(今华县)、渭南。刘蓉不得不将所部东调,对付捻军。11月14日, 提督刘厚基 率兵3000人由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一触即溃,败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各营,分兵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捻军于华州敖水东面的树林里设伏,大败湘军,歼敌近千人。 初战获胜后,西捻军乘胜西进,于12月14日进抵西安东面的灞桥镇。然后折向东南,占领蓝田县的泄湖、蓝桥等地。为了调动西安清军,后又佯趋商州(今商县)、雒南(今洛南)。待清军东向追击,捻军又北走渭南,并虚造东攻潼关之势。当湘军北上堵截时,捻军又迅速西进,摆出攻打西安的架势,并在灞桥十里坡周围村庄设下伏兵,布好伏击圈,等待敌军到来。 1867年1月23日,湘军追至临潼东北的新丰镇。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诱敌,与湘军且战且退,将湘军诱至十里坡。记名提督杨得胜、总兵萧德扬、提督刘厚基、道员黄鼎等部敌军相继进入伏击圈。捻军诱敌部队立即回马反击,伏军步队从两旁村堡杀出,马队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团团包围,湘军阵势大乱。时值风雪弥漫,湘军士卒因连日奔走,疲惫不堪,冻饿交加,士气低落,无心作战,火药又被雨雪浇湿,不能点放。捻军则士气高昂,勇猛冲杀,与湘军展开白刃格斗。半日之内,连斩总兵萧德扬、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清、布政使衔候补道萧德纲等湘军将领,歼灭敌军3000余人,收降数千人,取得了入陕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西捻军在十里坡之战中,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先是运用流动战术,主动出击,调动敌人,诱敌追击,使敌人疲惫不堪;然后是选择有利战场,预设埋伏,将敌诱至伏击圈,步骑协同,将敌包围;最后通过白刃格斗大获全胜。湘军方面则盲目追击,处处被动,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战斗力被拖垮,最后陷入重围,大败于十里坡。刘蓉也因此被革职回籍
回 民 起 义 军 在 铜 川
铜州市座落在关中到陕北的交通要道上,下辖城区、郊区及耀县、宜君县。
城、郊二区清代称同官县,1946年改为铜州县。耀县原称耀州。
据《秦陇回务纪略》一书记载,清朝同治年间,陕西人口一千多万,回族占十分之三,主要居住在关中渭河两岸各州县。耀州的回民,聚居于寺沟、庙湾一带,建有清真寺。同官回民很少,据《同官县志》记载:“仅西乡韩家原有回民数十家”,无清真寺。
回汉两族劳动人民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长期以来,他们在和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互相支援,患难与共,结成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例如,明朝末年陕北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马守应,人称“老回回”,就是绥德县的回民,他的部下有不少人是汉族贫苦农民。但是,由于封建官府和地主乡绅的挑拨离间,两族人民之间也存在一些矛盾。封建统治者经常利用这些矛盾制造事端,挑起民族纠纷,从中渔利。每当纠纷发生之后,地方官员总是偏袒汉民。“凡争论斗殴,无论曲直,皆压抑回民”(张集馨:《道成宦海见闻录》)。华州知府濮尧甚至公开宣布:“回伤汉民,一以十抵;汉伤回民,十以一抵”(刘东野:《壬戌华州回变记》)。在铜川,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汉人杀死一个回民,赔一只羊或一只狗了事;回民杀死一个汉人,由回民数人抵命”的说法。可见,铜川回民的处境不比其它的地方强。
公元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渭南汉族地主武装团练散发鸡毛传帖,上面写道“秦不留回”、“天意灭回”、“必将回回洗杀净尽,回房烧毁不留”。继而到处捕杀回民,洗劫回族村舍,焚烧清真寺。接着,西安、凤翔等地也发生了类似事件。耀州团练在寺沟杀死回民数十人,焚毁了清真寺,接着闯入同官韩家原,开枪放炮,围攻搜杀回民。韩家原回民本来就藏有枪械,他们奋起反抗。同官知县张德立不分青红皂白,将回民数人逮捕,关进监狱。韩家原回民忍无可忍,冲向县城,要求放人。张德立慑于回民群众威力,不得不将被捕的回民释放。这一年,关中一带的回民纷纷掀起了反清斗争,但同官、宜君境内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
1862年秋,陕西回民发展成为具有30万人的强大武装。他们猛攻西安城,计划在夺取西安后,以关中为根据地,与甘肃回民义军联合在一起,经山西直捣北京,推翻清王朝。清朝政府又惊又怕,先后任命胜保、多隆阿为钦差大臣,带重兵来陕镇压回民军。回民军面对强敌,毫不怯懦,经过多次浴血奋战,终因势不力敌,被迫携带家眷,于1863年底到1864年初退入甘肃省东部的董志原。
董志原面积辽阔,土地肥沃,是甘肃著名的农业基地。当地人自豪地说:“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原边”。陕西回民军在此设十八大营,各管的首领都称为元帅。禹得彦、孙义宝先后担任过十八大营总元帅。孙义宝曾经自称“大汉镇西王”,他仿照太平天国制度,蓄起长发,改穿太平天国服装,决心和太平军一起与清廷血战到底。从这件事可以清楚地看出,回汉两族人民的斗争目标是一致的。在董志原大营活动期间,陕西回民军和甘肃回民军联合在一起,曾对陕西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其中第一、二次,都波及到今铜州市境内。
1866年5月,孙义宝等率领陕甘回民军五、六万人攻人陕西,并向西安挺进。年底,淮河流域汉族农民反清武装西捻军攻入关中,同陕甘回民军并肩作战,互相呼应,打得陕西省内的清军手足无措。1867年1月,西捻军连战连捷,打到西安附近。清军慌忙出击,在灞桥十里铺被西捻军打得尸骸满地,落荒而逃。西捻军随即包围了西安,便全省各级封建政权惊恐万状。陕甘回民军乘此极为有利的时机,加紧了对清军的进攻。2月,一支回民军从宜君县攻入耀州、蒲城境内。清军头目刘效忠,邱时成、洪殿元、何玲必等先后率领人马截击,但都未能挡住回民军的攻势。回民军攻人富平县境后,清军提督刘厚基亲率重兵来到三原县,指挥人马拼命反扑。回民军寡不敌众,从富平撤退到耀州城西的柳林村。他们避实就虚,派遣一支人马攻打同官。同官的清军麻痹大意,猝不及防,回民军一度攻占了县城。后来,因刘厚基部进攻柳林村,回民军才丢弃辎重,撤出耀州、同官,退守陕北。
1867年8月,回民军又攻入同官、耀州境内。清军头目刘典、高连升慌忙率部反击,回民军退至中部(今黄陵县)。
1867年10月,西捻军围攻西安失利,决定转入陕北。为保证主力顺利北上,派遣一支队伍与回民军配合,攻进耀州、同官境内,借以牵制清军。回捻联军攻人同官县南军事要地黄堡镇,缴获军粮2700斤。清军刘效忠部匆忙赶到黄堡,回捻联军退至同官县城附近的宜兴村、高家原。刘效忠跟踪追击,联军又撤至宜君县的焦家坪。
年底,西捻军在宜君县壶口附近渡过黄河,攻入山西境内。陕甘回民军因失去重要友军,力量单薄,又陆续撤出陕西,回到陇东董志源。
1868年,陕甘回民军向陕西第二次发动进攻。他们兵分两路,一路进入凤翔,经宝鸡、咸阳,绕过西安,一直打到渭南;另一路攻宜君、三水(今旬邑县)及渭北各县。陕西巡抚刘典、甘肃提督高连升先后到耀州,指挥清军与渭北一带的回民军作战。7月,清军副将贺茂林在耀州庙湾与回民军骑兵相遇,清军以炮火猛烈轰击,回民军难以抵挡,途经同官文王山(今属耀县)向东北方向败走。高连升、贺茂林部合兵在一起追击,一直追到洛川。后来,清军在宜君县杨家店与这支回民军主力相遇。经过血战,回民军再次失利。
当时,陕甘清军中有不少土兵和下级军官参加了“反清复明”的民间组织——哥老会。高连升认为,部属中的哥老会党是心腹之患,决定清洗。高部中的哥老会首领丁玉龙、邹宏胜不甘柬手待毙,密谋在4月9日发动兵变,并秘密联络回民军一同起事。高连升深得哥老会起事时间,亦部署镇压。丁玉龙等得知此情,提前于4月1日突然发动兵变。清军措手不及,提督高连升、总兵黄毓馥、副将贺茂林均被杀,此事使陕甘两省为之震动。随后,丁玉龙等率领1000多人从杨家店东下,包围了同官县城。经过五天激战,未能攻入城内,反被清军击败。当回民军首领白彦虎率领人马前来接应时,丁玉龙部兵卒已经逃散了。
当年11月,左宗棠率领用洋枪洋炮武装的清兵进入陕西,分五路猛攻回民军。回民军被打败,又一次退回陇东董志原。
1869年10月,回民军第三次攻入陕西,在豳州(今彬县)被左宗棠击败。左宗棠凭借优势兵力同董志原进攻。陕西回民军被迫撤离陇东,先后转战于今宁夏、内蒙古、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后来,一部分进入中亚。另一部分被左宗棠收抚,安置在今甘肃省的庆阳、平凉、天水和宁夏的一些地方。他们在那里开垦荒地,建立村庄,有些村名还沿用了在陕西居住的地名。
回民起义军在今铜州市境内的战斗历程,清晰地反映出回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意,他们在反抗共同的敌人 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总是互相支援的,是任何力量也拆不开的盟军。
同治年间以后,同官、耀县、宜君长期没有回民。直到1940年,才有7户回民迁入同官,他们的原籍分别是西安、河南、河北。两年后,又有8户回民迁进同官。他们中间,有的当煤矿工人,有的卖牛羊肉,有的赶马车勉强维持生活。1946年,铜川县(原同官)回族群众捐款集资,在三星洞柏树坡买了三孔窑洞建为清真寺。解放后,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迁入铜川县的回民逐渐增多。1955年,有85户,320人。这一年,铜州县回族群众在青年路灰堆坡修建了一座较完善的清真寺,聘请了阿訇,招收了满拉。“文革”中,清真寺被迫关闭。“文革”之后,在青年路阿东新建了完整的清真寺,耀县回民人数也不断增加,又在县城东门外漆水河畔建了清真寺、“文革”中被街道工厂占用。1979年,在东关南通巷新建了两层六间楼房的清真寺。1986年,铜川市城、郊二区(即原铜川县)有回民2326人,耀县619人,宜君50人,全市共2995人
常遇春的民族应该是汉族,尽管北京常营很多人是回族的,但是他的后代绝大多数都是汉族的。
至于十大回将的说法也是无稽之谈,元朝回族人是是色目人,是二等人种,明代对他们(主要是明初期)是压迫态度的,比如郑和就是色目人,童年时作为战俘就被阉割。
常遇春北伐,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甚至辽宁、北京都打过仗,驻过军,现在还存在的北京常家营,据北京朝阳区政府网站提供的《常营地区简介》记载说这是常遇春在那个地方驻扎过军队,故名为常家营。常家营不是常遇春的居住地,只不过是他万里征战中短暂停留过的一个点,没有常遇春把子孙安排在这个点居住的记载。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常遇春就百分之百的不是回族。那么,请看第二、第三和第四。
第二、常遇春是在安徽怀远起义参加刘聚的反元农民军的,后来在长江采石矶正式投入朱元璋的大氅下。在明朝史学家编著的《明史》中,从来没有关于常遇春是回族的记载,中国汉族执政的朝代历史,写的是汉族人的历史,没有必要特别注明某某汉族人是汉族人,这样做是画蛇添足。但如果常遇春是回族,这就是个特殊的情况了,史学家一般会特别注明。
第三、常遇春的妻子蓝氏,是朱元璋红巾军中的将军蓝玉的姊姊,蓝玉一家不是回族。在现在这个已经多民族大融合的开明世代,回族人也很少和汉族自由通婚,何况几百年前的封建社会。
第四、常遇春的丧葬,没有按照穆斯林仪式操办的记录。他在南京紫金山的陵墓,现在保存还近于完好,是江苏省省级文物。从常遇春的丧葬方式看来,也不像是穆斯林,穆斯林的葬礼与汉族不同,虽然都是土葬。回族不用棺椁,要求速葬,简葬,反对厚葬,停尸不可超过三天,而且要求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而且特别讲究平等,无论是地位较高的掌权者,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阿訇学者,还是普普通通的一般教民、鳏寡孤独无人照料的人,不管是长寿的百岁老人,还是十几岁的少儿,毫无贫富贵贱、大小之区分,一律平等,都是在阿訇的引导下,用水冲洗后,白布缠身,举行殡礼,最后将尸体抬往墓地安葬,回族不管是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决不允许非穆斯林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族人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凡是回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
常遇春的丧葬风格完全不符合回族穆斯林习俗,常遇春1369年在柳河州(太原附近)暴病而故,朱元璋赐葬南京钟山,运尸时间远远超过三天,常遇春墓高24米,墓基周长约29米,现墓茔与墓前石刻保存完好,有石柱一,石马、石羊、石虎、武将各二,不符合穆斯林简葬的要求。朱元璋和常遇春私交甚好,如果朱元璋知道常遇春是回族穆斯林,一定会尊重回族丧葬习俗,不必千里迢迢运尸回南京安葬。
综上所述,常遇春本人是汉族,但他的后人有入了回教和被回民完全穆斯林化的的。反过来说,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常姓,也未必全都是常遇春后裔。当然,争论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就当前来说,回族也好,汉族也好,凡我族众,大家都是常姓人,大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只有全族、全民团结一心,共建家国,共创未来,这才是重要的,这才是值得倡导、值得宣扬、富有价值意义的。
冬瓜丸子汤
原料:瘦肉馅(猪或羊)、冬瓜、粉丝、香菜
配料:葱、姜
调料:酱油(生抽、老抽)、盐、香油、胡椒粉、淀粉
1 冬瓜洗净去皮和籽切成一寸厚的片;粉丝冷水稍微泡一下,泡软即可;
2 葱剁碎,和少许料酒、盐、酱油和胡椒粉一起放入肉馅里面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儿;
3 肉馅绞匀后加入少许调和油和淀粉,再搅拌一会儿,放在一旁备用;
4 汤锅里加少半锅冷水,放入两片姜,加入少许酱油(调汤的颜色);
5 在水烧开之前放入冬瓜片和粉丝,转小火,随后用少勺子把肉馅舀成一个一个的肉丸放入锅里,尽量弄得圆一些;
6 待丸子都放入以后,转大火将汤烧开,撇去浮沫,汤里加适量盐调味,稍微煮一会儿等各种材料都成熟就OK了;
7 撒上香菜碎,淋少许香油,完成
韩子奇是汉人,他临死前承认了,只是现在的新版把他删了。
最后一章,玉别
而且,他的心中还一直保守着一个隐秘,也许仅凭这一件罪恶,就为他下火狱铺平道路了……
“我……不是回回!”他终于以颤抖的、嘶哑的声音交出自己的秘密!
韩太太一惊:“你怎么越说越糊涂了?”
“不……”韩子奇像一个被押上审判台的罪人,惶恐地供出了一切,“我……是汉人的孤儿,吐罗耶定巴巴收养了我,可是我欺骗了他,也欺骗了师傅,欺骗了……你!我一直……不敢说,我怕……”
韩太太和儿子、儿媳都目瞪口呆!韩家的后代身上原来是流着回、汉两个民族的血液,这难道是真的吗?
韩子奇恐惧已极,一双灰暗的大眼睛中间,残留着两点微弱的荧火,马上就要熄灭了,死亡就要到来,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当了一辈子回回的汉人死后将归向何方?
我就是开封人,开封玩的地方挺多,个人认为天波杨府,翰园碑林,龙庭这三个连在一起的景点可以先去玩一玩,这三个景点1天就差不不多了,第二天可以去清明上河园,九点开门,可以玩一天,晚上再看清明上河园的实景演出,第三天上午去开封府,下午再去相国寺,千手千眼观音可以看看,而且新的五百同罗汉也造好了,值得一看。个人认为铁塔没什么好玩的,如果有荷花节可以去看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