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特点:热、闷、雨水少、缺蜜,所以中蜂一旦到了夏天特别是7、8月份基本上是要衰退,如果喂白糖加点板蓝根的话可以维持原来状况。
1、保持温饱:中蜂缺蜜通常就是飞逃,所以在六月初的最后一个蜜源时扣王一周,让大量工蜂采集储蜜,(扣王期间会有王台出现但是放王后自然被杀或者形成双王)十框群要留20斤蜜左右。当然也可以不限制产量就会大量繁殖而储蜜只有十来斤,到了七月下旬便剩余五斤左右,需要两天内喂足五斤白糖,这时蜂群又会适当的产卵但是不会扩大群势。到八月初稻谷大量开花蜂群大量采集谷粉,所以需要一天内喂足五斤白糖立即就会看到蜂王大量产卵,到了九月初蜂群可以从夏天的十框扩大到十二框并进入五倍子花期,半月左右便可以取蜜每群20斤。这个过程就是要使蜂群保持在温饱线上,才能使其安心发展。
2、保湿驱虫:夏天基本没有中囊病,但是多了巢虫,这是巢虫高发期。所以经常用水泼箱的周围,并且每周把水倒入箱内,作用是把巢虫淋湿和把蜡喳冲出箱外,利于清洁和驱巢虫。
3、散热除闷:把箱做大点,我地通常都是16框以上的大箱子。夏天群势一般都是10-16框之间,只要集中在14框左右,这样在空出的地方可以放水和喂蜜,也利于蜂群歇凉和换气。如果是20框的箱更利于蜂群越夏。当然也可以加继箱,蜂放在下面,蜜和水放在上面,可以明显的听到蜂群扇风的声音要小得多也就说明凉快得多了,这就是热天蜂王喜欢在脾的下部分产卵而冷天喜欢在上部分产卵的规律的具体应用了。
4、保持安静和紧脾:夏天特别需要保持蜂群的安静,不可经常检查而惊扰它,原因是蜂群缺蜜又闷热,蜂的心情本来不好,不动它还不会出事,一动就飞逃。所以除了每周或者半月的清洗外基本不要动它,在清洗过程也尽量不要检查蜂脾只要看边上的两张脾有没有巢虫和蜜就可以了。如果蜜不足一次喂足如果有巢虫把感染的脾提走让蜂密集,脾少后蜂会自动散到蜂箱壁和底板上歇凉和清理渣滓更利于防巢虫。
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年轻健壮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发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留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基础,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安全越夏渡秋。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发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因此,在繁殖中,在不妨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如果巢内贮蜜不足,需作人工补饲。即使在大流蜜期间,摇蜜时也不能把贮蜜一次扫光,而应采取轮脾取蜜的方法,这样既能安定蜂群情绪,又能保证蜂蜜的质量。
4、新脾:中蜂喜欢新脾,厌恶旧脾。新脾房眼大,蜡质新鲜,蜂王特别喜欢在新脾上产卵,而且繁殖快,培育出来的工蜂身体健壮、采集力强,群内不易发生巢虫。因此,应抓住有利时机,多造新脾,以更换旧脾。特别是在繁殖盛期、流蜜盛期和分蜂后期,应抓紧造脾。但在加巢础之前,要把旧脾和劣脾抽出,使蜂群密集。必要时,还应进行饲喂,使巢脾修得快、质量高,以保证蜂群在越夏时拥有80%以上的新脾。
5、密集:中蜂喜爱密集,应经常保持蜂脾相称,以利蜜蜂护脾,防御巢虫等敌害侵犯,也有利于保温保湿。实践证明,在冬季密集群势,蜂群消耗蜜省,越冬安全;流蜜期密集群势,可促使贮蜜快、成熟早、产量高;越夏期密集,可使群势退缩少,敌害难侵入。
6、安全越夏:越夏是南方饲养中蜂的难关。要安全越夏,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需注意遮荫、喂水、严防敌害和保持蜂群安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