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路线:全程约11898公里
起点:内蒙古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20米,左转
2) 行驶60米,左转进入敕勒川大街
3) 沿敕勒川大街行驶15公里,左转进入科尔沁南路
4) 沿科尔沁南路行驶30公里,朝机场高速路/白塔国际机场方向,右转进入新华东街
5) 沿新华东街行驶300米,稍向右转进入机场高速
6) 沿机场高速行驶20米,直行进入机场高速
7) 沿机场高速行驶81公里,直行进入机场高速
8) 沿机场高速行驶40米,直行进入S101
9) 沿S101行驶50米,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90米,直行进入京藏高速
3沿京藏高速行驶3160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410米,直行进入京藏高速
5沿京藏高速行驶1186公里,过白浮南桥,朝北六环/顺义/门头沟/京新高速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百葛桥
6沿百葛桥行驶840米,过百葛桥约60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六环高速
7沿北京六环高速行驶198公里,朝京承高速/承德/北五环/大庆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酸枣岭桥
8沿酸枣岭桥行驶12公里,过高丽营南桥约180米后,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9沿大广高速行驶1955公里,朝朝阳/赤峰/围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
11沿长深高速行驶44公里,朝围场/赤峰/七家温泉/塞罕坝森林公园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76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13沿大广高速行驶1680公里,朝赤峰(新城)/大板/朝阳/通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赤峰南互通匝道桥
14沿赤峰南互通匝道桥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丹锡高速
15沿丹锡高速行驶61公里,朝赤峰东环/通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三眼井互通
16沿三眼井互通行驶980米,直行进入赤朝高速
17沿赤朝高速行驶117公里,朝通辽方向,稍向右转进入红山互通
18沿红山互通行驶360米,直行进入大广高速
19沿大广高速行驶3159公里,在通辽南/科左后旗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20沿匝道行驶17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丹霍线
21通辽市内驾车方案
1) 沿丹霍线行驶27公里,朝通辽/余粮堡/G111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2) 沿匝道行驶6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民航路
3) 沿民航路行驶50公里,右转进入科尔沁大街
4) 沿科尔沁大街行驶710米,过右侧的威士大酒店约280米后,进入民主路
5) 沿民主路行驶600米,过右侧的金叶·春天购物中心约220米后,右转进入永清大街
6) 沿永清大街行驶290米,左转
7) 行驶70米,右转
8) 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
内蒙古通辽市舍百图
崔国清
崔国清,吉林人,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学院院长、吉林动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新闻工作多年,先后任《中国民族报·世界华商周刊》执行主编、《消费日报·宝玉石周刊》副总编、《大家健康报》副总编等。职称为编审(正高)。
曾任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被聘为北京翰林学院人力资源学院院长、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中文名:崔国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生日期:1955年11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代表作品:《水啊水》,《黑土绿荫》,《人间百图》等
简介
崔国清,1955年11月出生,吉林长春人,编审,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吉林大学校刊主编,吉林大学党委办公室秘书。后调至吉林省委宣传部工作,任副处级巡视员。
1995年调北京工作后,先后任《中国民族报·世界华商周刊》执行主编、《消费日报·宝玉石周刊》副总编、《大家健康报》副总编等。职称为编审(正高)。
曾任中国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被聘为北京翰林学院人力资源学院院长、北京现代管理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分院院长、吉林动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术成就
崔国清自幼酷爱文学,广泛涉猎中外文学名著。小学三年级时,就有作品在《吉铁工人报》上发表,遂立下志愿当作家。考入大学后,又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吸取了丰厚的创作养料。在大学期间及走上工作岗位后,勤于笔耕,陆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影视评论、杂文、散文、小说、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作品,累计达五十余万字。
先后出版过个人专著散文报告文学集《人间百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杂文集《大千世界红与黑》(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与人合编过科技类图书《新科学知识手册》(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并担任电视剧《水啊水》编剧。该剧曾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艺术类作品一等奖。专题片《大美抚松迎客来》被抚松县人民政府列为对外宣传片。32集电视连续剧《冀东风雷》已完成初稿。通讯《黑土绿茵》《蓝色的海》等多篇新闻作品获奖,其中《黑土绿茵》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华大地之光”征文大赛一等奖。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业余时间喜好书法,尤其偏爱行草。
参加社会活动
1999年,在新疆乌鲁木齐主持过首届中国特产文化节;
200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过全国特产经济研讨会;
2005年,在北京参与策划了中国温泉高峰论坛活动。
2014年,崔国清率吉林动画学院传媒学院2名摄影系教师、8名学生,携28幅作品,赴韩国首尔参加国际摄影展优秀学生摄影作品展。
1968年余晖作为文化兵被特招应征入伍,从事部队美术工作,担任美术创作员,并因为组织培训美术骨干和美术创作成绩显著而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在1968至1989年20多年的军旅生活中创作了许多反应军队题材的美术作品,如《红线》、《王克勤带兵》、《风雪途中》等,其中油画《锦上添花》获南京军区创作三等奖,油画《历程》入选全军美术作品展览。
1989年至1996年担任西泠印社书记、副书记(法人代表),副秘书长等职,与沙孟海、赵朴初、启功等三任社长共同主持西泠印社的全面工作。成功组织举办了西泠印社九十周年23项纪念活动,起草申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筹备建立了中国印学博物馆《包括资料征集等》。香港文汇报以“天下第一名社”的通栏标题报道西泠印社九十周年纪念活动,充分肯定了西泠印社的工作成绩。纪念活动期间出版的各类图书28种,其中《中国印学年鉴》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空白,《西泠印社九十周年》画册在海内外影响极其深远。
1989年至1996年兼任西泠印社出版社主任、总编。期间组织和主持编辑出版各类图书108种。其中《陈洪绶作品集》、《钱君萄论艺》以及《印学史》、等图书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铜奖。
1989年至2005年利用工作之余撰文、投稿和著述、创作成绩显著。期间在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国美术报以及香港报,中国美术家协会创协办的胥口报,西泠艺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出版和发表美术作品数十幅,参加各类中外展览数十次。编辑和创作的《历朝贤臣百图》、《世界鸡雉百图》以及《世界玉兔百图》已如期出版。另有《马到成功》、《牧羊女》、《金鸡报晓》等挂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在西泠印社从事美术编辑,出版以及书画、美术专业的组织领导工作近十五年。
1993年9月率西泠印社书法代表团访问日本,并在中日《书画作》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1996年至1998年担任《中国画技法全书》副主编,是该书的主要著作者为该书撰文160余万字,提供示范图稿89幅,该书已于1998年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3年与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启功先生共事。
2005年退休后仍坚持美术创作和理论著述。
2007年编写的专著《影画竹子》图书,于2008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0年担任《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年鉴》一书的编委和顾问,并为该书撰写序言。该书已于2012年由西泠印社出版发行。
2013年编绘的专著《画竹概论》 已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年编绘的专著《中国画诀》正处于三审中,将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年,参与西泠名家艺术展,为西泠印社迎接建社110周年大庆的系列活动之一。
2014年,“甲午红色之旅——西泠名家书画作品创作巡展”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商会文化产业委员会主办,浙江联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整个巡展点为吉安、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9月中旬汇师北京。展览作品以反映井冈山、瑞金、长征、延安精神和为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名胜古迹展开,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多彩。
2015年,《气壮山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巡展的组成部分,从今年7月6日开始,陆续已在杭州、欧洲展出,下阶段还将在福建、深圳、腾冲、香港等地展出,最后在北京作汇报展。
“寒林钟馗”是一种民间岁时的文人化转变,这样的创造使文人既能够在岁时的轮转中取得与世界的合宜协调,又能够具有独特的清雅诗思。
自古至今,人们对钟馗的期待,由早期的捉鬼除疠的现实需求,发展到了吉祥祈福与超然独立的精神需求。这似乎也预示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未知面前的无助和恐慌终会过去,而经由岁时与文化的洗礼,吉祥与诗意的回响将会悠远流长。
钟馗的祛疫除祟故事
据研究,与钟馗相关的著述,最早可以追溯到《周礼》和《礼记》中所提及的“终葵”。《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注曰:“终葵,椎也。为椎于其杼上,明无所屈也。”南宋林希逸(1193—1271)在《考工记解》中(图1)绘制了“终葵”的形式,是一种前端凸起的大圭。每当朝廷举行“大傩”仪式之际,天子就会佩戴这样的大圭,用作驱邪除祟的法器。
图1南宋,林希逸撰:《考工记解》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册,第55页。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钟馗已经成为杀鬼的形象。但钟馗的故事,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形成的,主要的情节在于祛疫除祟。在唐代的敦煌写卷,如《除夕钟馗驱傩文》(S2055)等中,出现了除夜钟馗行傩仪的载录。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补笔谈》中则载唐明皇染疫逾月,梦中经钟馗捉鬼后痊愈,命吴道子画钟馗像。后世所录的钟馗传说也大多类此,可见钟馗杀鬼或驱鬼的故事是古人理解中治愈瘟疫的手段。
一般认为中唐以后,画钟馗成为新年岁时活动的重要部分。如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等中都提到新年之际朝廷赐钟馗像以去疫,并历日表,以鼓舞新年士气之事,即:“图写神威,驱除群厉,颁行律历,敬授四时。” 冬去春来之际,正是疾疫容易流行之时,钟馗即成为祛疫除祟的特殊图像。石守谦先生在《雅俗的焦虑:文徵明、钟馗与大众文化》中认为,吴道子式的钟馗对后世多有影响,一直持续到十三世纪。如《益州名画录》卷中载,后蜀在每年杪冬末旬,翰林攻画鬼神者,例进《钟馗》。
从五代开始,“钟馗嫁妹”的主题就被援引入画。孟元老(不详—1147)所撰《东京梦华录》卷十“除夕”中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中提到,正月中街市上,三五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义。据《宣和画谱》载,南唐周文矩(活动于917—975)以及后蜀石恪(十世纪中叶)皆绘有《钟馗氏小妹图》。传北宋李公麟(1049—1106)、南宋苏汉臣(12世纪)与元代王振鹏(十四世纪前半)名下也都有《钟馗嫁妹图》(图2),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卷颜庚名下的《钟馗嫁妹》卷。“嫁妹”或为“嫁魅”之同音,“嫁”字除“嫁娶”之义外,还有“转移”之义,因此“钟馗嫁魅”如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所言,是一种“顺势巫术”,是古人根据“相似”的联想而建立的。在世界各地的人类防止病痛的巫术中,“转移”是常用的“顺势巫术”。
图2传元代,王振鹏,《钟馗嫁妹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元代,颜辉,《钟馗月夜出游图》,绢本水墨,长卷,248x2403cm,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由两宋的相关载录可见,除了岁末至新年扮钟馗的仪式之外,钟馗也出现在图像中。宫廷里设有钟馗画屏,市街上大量出售钟馗像。如《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载:“夜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南宋周密(1232—1298/1308)《武林旧事》卷三“岁除”:“殿司所进屏风,外画钟馗捕鬼之类。”《梦梁录》卷六“除夜”中载:“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联,祭祀祖宗。”此时唐代朝廷画赐钟馗之事,已经被推广为岁末除祟迎新的活动。
仪式中的钟馗形象同时进入了演艺中。《梦梁录》卷六“除夜”中载,禁中的大傩仪,请教乐扮演钟馗等神祇的形象。《武林旧事》卷十“官本杂剧段数”中载《钟馗爨》一本,虽已经不得而见,但在被学者李家端考证为“五花爨弄”的传苏汉臣《五瑞图》中(图4),“爨”是一种带有夸张动作的表演,《钟馗爨》或由“跳钟馗”发展而来。此外发展出的另一钟馗画题,则是傀儡戏,尤其供儿童游戏所用的傀儡钟馗。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宋人《婴戏图》、传元人《夏景戏婴图》与清代画家陈字的《婴戏傀儡》等是这一类别的画题。
藏于弗利尔美术馆的龚开《钟馗出游图》(图5)中的墨妆的形象(图5),就可能来自傩仪的巫师和杂剧演员的妆扮的融合。倪葭和袁旭在《钟馗和他的妹妹》一文中举出孟郊《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此种墨面的妆容也出现在或为明人所绘的《五瑞图》右下角一形似钟馗形象的人物面部。清乾隆年间《奉贤县志》载腊月初一日“乞人始偶男女傅粉墨妆为钟馗、灶王,持竿剑,望门歌舞以乞,亦傩之遗意。”值得注意的是,钟馗小妹的墨妆和钟馗有所不同,细观之,与《宋真宗后坐像》(图7)中的面妆有相似之处,在额头鼻梁等处傅粉提亮,面颊的赭石色胭脂则成为了墨色,颈部亦然。其后一抱猫女子与双髻女子也是如此装扮,考虑可能在女性妆容上夸张而创的形象。大都会所藏颜庚名下《钟馗嫁妹》卷(图6),其后有吴宽题跋,有句云:“老馗既醉髯奋战,阿姨新妆脸如漆。”但画中钟馗之妹脸部并未有墨妆,画中部分形象很接近《钟馗月夜出游图》,应出自同一系统,且吴宽跋纸高度与本幅不一致,人物描线有钉头鼠尾视感,但亦可见原本中或有墨妆的存在。
图4传北宋,苏汉臣,《五瑞图》,绢本设色,轴,1655x10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5 南宋,龚开,《中山出游图》,纸本墨笔,长卷,328x1695cm,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6 传南宋/元,颜庚,《钟馗嫁妹》(局部),绢本墨笔,长卷,244 x 2534 cm,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7 宋人,《宋真宗后坐像》(局部),绢本设色,轴,177x120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7 明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1485,绢本设色,长卷,367x960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8传宋人,《村舍驱邪图》,绢本设色,轴,1908x1041cm,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9明代,张风,《钟馗轴》,尺寸等不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0传元人,《天中佳景图》,轴,绢本设色,1082x63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眼中的诗意钟馗
新年对钟馗祈福的期待,在文人画的领域中,衍生出的则是《寒林钟馗》的画题。从审美趣味上而言,《寒林钟馗》具有五代“寒林图”的古意,又具有文人画特有的诙谐之意。“钟馗出行”系列多为无时令元素的背景。至明清之际钟馗像同时用于新岁和端午,配景的作用就更为重要,钟馗在图像中开始被置于山水之间。
从文献来看,《宣和画谱》卷十一中载,五代董源曾作《寒林钟馗图》和《雪陂钟馗图》,但没有实物流传。学者卢素芬曾对文徵明(1470—1559)的《寒林钟馗图》(图11)进行了研究。她注意到,《清河书画舫》曾载文徵明收藏过李成的《寒林图》,台北故宫博物院也藏有明代谢时臣(1487—1567)的《仿李成寒林平野图文徵明题长歌合卷》。谢时臣曾在1534年以一件李成的《寒林图》向文徵明索题,然而此作在归还予谢时臣之后,不幸遭毁。为弥补此缺憾,谢时臣遂在得此跋十一年后,为文徵明的长题配了一件“寒林平野图”,并且将书画合裱为一卷。
文徵明在1536年为《寒林图》的题识中写道:“谢思忠以此纸索书二年矣,今日稍暇,为录此诗。”据卢素芬考察,在该画留置之后,文徵明创作了诸多与寒林、雪景相关的画题,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仿李成寒林图》(图12)、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寒林钟馗图》(1542)等,此外《空林觅句图》(1545)(图14)也有此种画风。这种对空间感的把握,使文徵明在八十岁创作《古木寒泉图》(1549)(图15)时,画出枝繁叶茂,错综复杂的树木,形成老辣而强烈的个人风格打下了基础,此种风格与一般认为文派的淡雅视感,如《江南春图》(1547)(图16)等相比,要雄强许多。从画面来看,《寒林钟馗》与文徵明所绘制的诸多寒林场景,主要有两个特点。首先是纵深交错的空间感,树木均为乔木,无叶的鹿角枝交错,在画面中暗示出深远的三维空间,这与元代文人画中常见的一江两岸完全不同。第二是远景中往往出现暗示空间的云气,进一步拉远空间的纵深。学者指出,这与藏于台北故宫的传李成的《寒林图》(图13)画法如出一辙。此外,因《寒林钟馗图》的款识为:“寒林钟馗,甲午除夕戏作。”卢素芬在文中提到林柏亭教授的观点,认为甲午年正是文徵明从北京归来十年,在翰林院受到冷落和排挤后所抒发的人生感叹,“寒林”与“翰林”同音。不过,画中的钟馗虽然一身白衣,袒露胸怀,却并无落魄之状,反而面露温和的微笑,左手臂夹着笏板。与其说是抒发内心的不平,不如说是离开尘世,寄情山水后超然的精神完满。值得注意的是,吴门笔下的“寒林”,没有早期宋画家笔下的萧瑟感。部分虽也采用蟹爪画法,但更多地作鹿角画法,形成新的样貌,这或是由于地域的差别造成的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不同,或是地域审美与创作中的风格延续。
图11明代,文徵明,《翰林钟馗》,1535,轴,纸本浅设色,696x42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2 明代,文徵明,《仿李成寒林图》,1542,轴,纸本墨笔,90x31cm,大英博物馆藏。
图13 传北宋,李成,《寒林图》,轴,绢本墨笔,180x10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4 明代,文徵明,《空林觅句图》,1545,轴,纸本墨笔,812x2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5 明代,文徵明,《古木寒泉图》,1549,轴,绢本设色,1941x593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6 明代,文徵明,《江南图》,1547,轴,纸本浅设色,106x30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文徵明的《寒林钟馗》,石守谦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认为这实际上有诗意画的成分。他举出明初凌云翰(活动于1372前后)的《钟馗画》一诗,其中有句:“手持上帝书满纸,若曰新岁锡尔祉,一声竹爆物尽靡,明日春光万余里。”在诗意中,钟馗脱离了捉鬼除祟和傩戏仪式的形象,更多地体现为祈福的文士形象。这首诗在略加改动之后出现在文徵明之子文嘉1548年的《寒林钟馗图》中,钟馗也体现为文人熟悉的“寒林高士”的形象。与此同时,石守谦提到,相比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戴进《钟馗夜游图》的大尺幅纵1897公分,横1202公分,文徵明的《寒林钟馗》本幅只有纵696公分,横425公分,这样的小幅尺寸适合文人书斋中的雅玩。
换言之,“寒林钟馗”是一种民间岁时的文人化转变,这样的创造使文人既能够在岁时的轮转中取得与世界的合宜协调,又能够具有独特的清雅诗思。这一主题,在吴门流传下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钱毂(1508—不详)的《画钟馗》(图17),也是“寒林钟馗”画题之一。此外,钱毂的《午日钟馗》,实际上是“寒林钟馗”的变体,小鬼捧着的梅花则暗示了除夕和元日的时节,与之对应的是清代金廷标的《钟馗探梅》。石守谦还举出大阪市立美术馆所藏的李士达的《寒林钟馗》(图18),笔者以为该图的画法如同李士达的身份一样,显示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融合。他既含蓄地采用文人的“寒林”画题,又使树梢上探出小鬼,而钟馗的形象也并非是文士,而是带有傩戏般的诙谐与夸张,相比文徵明和钱毂等的《寒林钟馗》,李士达笔下的钟馗占据画面的不小比例。更值得注意的是,李士达的落款为“万历辛亥(1611)秋写,李士达”。“写”字也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文人的风格。上海博物馆藏有费丹旭(1802—1850)的《钟馗图》(图19),款曰:“拟文水道人寒林钟馗图”,可见文徵明的《寒林钟馗图》,被文嘉继承,一直流传到清代。值得注意的是,文徵明在《寒林钟馗》中着力表现的“寒林”场景,在后人的笔下逐渐简化,成为象征性的几株乔木的组合,或是树木的局部,失去了深远和迷茫的空间视感。从钱毂的《画钟馗》中可以见到,钟馗背后的寒林被简化为四株乔木,分布为一前、二中、二后,围合出简单的纵深空间,但已经简化了烟岚。在李士达的画作中,这种简化得以更明显的表现,也是鉴定《寒林钟馗》时代的一种参考依据。晚明李士达、盛茂烨等画家笔下,都曾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并被认为有烟林清旷之概,那么,归于元代陈琳名下的《寒林钟馗》(图20)有可能是吴门后辈,或出自更晚期的文人职业画家之手。
由此可见,钟馗背后的时令物象,如“寒林”的绘制,是一种对岁时的强调,也是钟馗图像进入文人视角后发生的改变。钟馗被置于山水之间,令人们联想起“树下高士”或“忘情山水”,带有文人的诗意与隐逸色彩。至后期,寒林虽然再次被简化,但这路独特的画题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图17 明代,钱毂,《画钟馗》,尺寸不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8明代,李士达,《寒林钟馗图》,1611,纸本墨笔,轴,1243x317cm,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图19 清 费丹旭 《钟馗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图20传元代,陈琳,《翰林钟馗》,轴,纸本浅设色,564x28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1 清代,华岩,《午日钟馗》,纸本设色,轴,1315x63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22清代,金农,《醉钟馗》,轴,纸本设色,127×415cm,中国美术馆藏。
图23 清代,罗聘,《钟馗垂钓图》,《钟馗百图》,第30页。
图24 元代,张渥,《雪夜访戴图》,轴,纸本墨笔,918x396cm,上海博物馆藏。
自古至今,人们对钟馗的期待,也由早期的捉鬼除疠的现实需求,发展到了吉祥祈福与超然独立的精神需求。这似乎也预示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未知面前的无助和恐慌终会过去,而经由岁时与文化的洗礼,吉祥与诗意的回响将会悠远流长。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题主是否想询问“百图生科有人面试过吗?”有。深圳百图生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27日,总部坐落于北京,主要经营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技术服务、应用软件技术服务等,每一年都会去一些名校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面试,并录取一部分。
qwedgj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回答者:东南亚游民 - 魔法师 五级 4-25 21:19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 “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回答者:玲玲o - 助理 二级 4-25 21:32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