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与推光漆描金区别:
金缮:金缮是运用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工艺名称,需要一定审美的一门技艺。金缮源于中国,本质上是修复的范畴。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以手掌推光和描金彩绘技艺著称。它始于唐开元年间,盛于明 清,距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漆艺之一,历来是三晋名产,平遥三宝之首,曾屡获国家级金、银奖。所谓漆器,就是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和美术品。
用于干漆
用金缮修复,多数人看到的是金漆的装饰效果,很少有人关注漆在结构基础上起的作用,漆的粘性大,稳定,关键是这样的天然黏合剂没有化学污染。用金漆修复一般周期在20天左右,最后金漆的部分大约5天可以完成,之前的漆的基础部分要花半个月左右,而这部分工作是隐藏在光鲜的外表之下,不容易觉察到。
中国的锔瓷,日本的金缮,还有一种是“金全银”。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何况那些根深蒂固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用筷子用了一辈子,突然叫你必须用刀叉吃饭,内心应该在咆哮。
对于器物的使用我们是忠诚的,用了几年或者几十年的器物,这已然是一种习惯,一种本能。新的东西在面前有的是新鲜感,旧的东西有的是感情、是怀念、是牵挂,东西本身也有了自己的故事。更不用说喝茶人对器物的钟爱,日日与茶为伍,与器为伴,手里的那几件东西只会越用越顺手,越用越舍不下。
有一天,那件有了感情的东西破了,用是用不了,丢掉却也不舍得。不说恢复如初,只望还能陪着,这种情感的强烈要求下,修补成了唯一的办法。瓷器,各时代的宠儿,是易碎的。可是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又谈何容易,在经过无数匠人的艰苦摸索,现在已经成就了一种别样的风味。
一、中国的锔瓷
想必都听过这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里说的就是中国的锔瓷技术。早在宋代张择瑞《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街边“锔瓷”的场景描绘。
用一句话来介绍“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用外力将瓷器再修复起来的技术。当锔子在器物上成为装饰,与器物融为一体的时候,别有一番韵味。
天下第一锔——山东锔瓷巧工王神手王振海,别号王老邪,大半辈子都和锔瓷在一起。他收集了五个朝代的六片碎瓷,锔成一个茶盏,严丝密合,世间仅此一件,名唤“七合盏”。这是锔瓷手艺的代表,这些经历过人间沧桑的瓷片经过锔瓷这门手艺,有了新的生命,这份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值得被尊敬。
锔瓷不漏水是最基础的要求,而好的锔补作品更耐人寻味,别有另外一种珠联璧合的美,按王老邪的讲法,就是“缝补生命,修复艺术”。破损瓷器经过艺术性的锔补而得以锦上添花,焕发出因“破碎与归原”而携带的独特禅思与艺术魅力。
二、日本的金缮
金缮,意为“髹金缮物”,也叫漆缮。源于中国,在日本得到了发展和流传,是日本独有的一门技艺和词汇,本质上属于漆艺范畴。
金缮是用大漆、色漆、金粉和瓦灰等纯天然材质修补残缺器物的传统手工艺,适用的范围广泛:瓷器、紫砂壶、竹器、象牙、玉器等。精湛的技艺以及优雅的设计,更增加了一种难以言说的“ 残缺美”。
金缮是黏结的技术,黏结的介质也是传统的大漆,以大漆粘合器物碎片或填充缺口,由于天然大漆的颜色较黑,就用黄金涂洒在破碎的伤痕上,瞬间伤口上就像融了金子,缺陷突出但却不突兀,甚至比原物更加的具有艺术美感。
用最贵重的物质来面对缺陷,这就是金缮的态度——以金修缮。
修复器物其实是修复人与物之间的感情,补回人对物的那份“惜物之心”,精心修缮,面对残缺不去试图掩饰,反而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缺陷中寻找美的艺术。
好茶,岂止于茶
茶好器不对,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