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什么证书,最需要的是关系。
现在有高级化妆师证书的人太多了,剧组和电视台都要吗??
想开点吧如果你电视台有人,最好托人进去,剧组就算有人也不要进去,因为,
在剧组,是不会让你化妆的,顶多就是个拎包的。
主持人上镜基本问题解析(一)——转自郑毅博客
[color=Blue][size=3]主持人上镜基本问题解析(一)总体的问题
上镜,是电视节目主持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每个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学习者迈向电视主持工作实践的第一步。正因为是第一步,所以难免暴露出从人际传播者向大众传播者转轨过程中的生疏与稚拙。
2004年11月底,我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谁来解说2008年北京奥运主持人选拔大赛”西南赛区的评委工作。三天时间里,接触和观察了不少年轻的选手。他们大多来自广播影视的专业院校,形象好,有活力,体现出一定的知识储备与专业素养。但在面对灯光与镜头的时候,也留下了一些遗憾和不足。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入手,把这次比赛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加以总结,希望对热爱播音主持艺术的朋友有所帮助。
总 体 的 问 题
所谓“总体”的问题,就是比较普遍的,值得引起共同关注的问题。
1、学生气太浓,建立不了观众的信任感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难免会有学生气。但播音员、主持人、记者、评论员这样的大众传播角色要求一个人自信、亲和、成熟、敏锐,这就使选手务必要努力去掉那些看起来“幼”的学生气。比如手足无措、卡通化的表情、小动作比较多;自我介绍堆砌词藻、花里胡哨、小学生作文;死记硬背事先准备的稿子,一卡壳就结结巴巴接不下去;问题、观点比较幼稚,一厢情愿、似是而非;特别还有一些选手,在没有嘉宾的情况下凭空表演嘉宾访谈,要么只问不答,假装倾听再微笑点头,要么自言自语,滔滔不绝,“你好”以后就把嘉宾抛在一边……这些,都无法使观众建立与这个主持人的信任感,也就会影响对他所表达的观点、传递的信息的认同。
2、背稿痕迹太重,眼、口、脑三者脱节
不是不让你准备稿子,也不是不让你背稿子。要么你就把稿子烂熟于心,到台上轻松自如;要么你就对内容胸有成竹,到台上可以不依赖原稿,自由发挥。总之,不要在面对摄像机镜头的时候把思想全都局限在对稿件原词的拼命回忆上。嘴巴在机械地讲,大脑在一片空白的想,眼睛在呆呆的望,让人一眼就看出你是在背稿子,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背不下去。
3、节目定位不准确,“微观语境”失调
“主持人的微观语境,主要是指主持节目的具体时空的现实语境。”(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P54)节目主持人对“微观语境”的把握,就是要把握住节目类型的基本特征,以及由此确定的主持的基础风格。每个节目有每个节目的宗旨和受众需求,主持人的艺术创造首先要尊重这个宗旨和需求。
一般来说,主持体育节目应富于“明快晓畅性、活跃机敏性、客观大度性、知识欣赏性。”(同上,P55)有些选手主持得太像生活服务类节目了,而且还是不太高明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假假的笑,软软的调儿,哪看得出一点儿竞技体育的影子?还有些选手(主要是女选手)主持得太像少儿节目了,一出来就蹦蹦跳跳的,内容是体育,语气却是哄孩子的。这些就属于节目定位偏差。
4、男选手女人气,女选手孩子气(卡通气)
我们生活在一个阴盛阳衰的时代。我们既要呼唤男子汉们的阳刚之气,也要呼唤女同胞们的女性人格与女性风度。
鉴于东方男性对西方女性的吸引力显然不如东方女性对西方男性的吸引力。所以,在保存个性差异的同时,在形体的气质风度上,男人应该向西方男人学习;在内在的典雅情韵上,女人应该向东方女人靠近。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要以美为最高标准。
《美丑的纠缠与裂变》一书中,对男性美与女性美分别作了如下概括,提供给大家参考——
男人体以阳刚之美取胜,给人以强烈的力感、量感和动感。
那浓眉大眼和棱颚凸起的肌肉、黝黑的皮肤蕴蓄着巨大的爆发力、抵抗力、张力和应力。
男人身体魁梧高大,呈倒三角形,上宽下窄,不稳平衡,适宜于动:
站起来像一座挺拔的高山,躺下去像一条壮阔的大河,奔走像一串滚动的惊雷。
男人体之美并不限于表面的强悍。那种处变不惊,不屈服于命运,面对痛苦有信心、有毅力、有智慧、能忍耐的气质,也是一种特有的美。
呵,男子汉!“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女人体以阴柔之美见长,给人以优雅的柔软感、弹性感和性感。
那浑圆的肩膀、饱满的乳房、纤细的腰肢、丰满的臀部构成神奇的起伏完美的曲线。那飞瀑的黑发、闪动的睫毛、莹白的肌肤、嫩红的樱唇,弥漫着微妙的色彩、飘忽的馨香。
女人体成正三角形,上窄下宽,稳定平衡,适宜于静:
站起来像一座亭亭玉立的花瓶;躺下像一泓微波起伏的梦湖;行动像一缕轻舒曼卷的烟霞——当然,女人也并非总是与柔弱相伴。女人的力量往往表现在韧性与耐性上,连瓶盖都拧不开的姑娘往往在持久性的劳动或运动中把男子落在后面。
“啊,用一转的秋波,你能从诗人的琴弦上夺去一切诗歌的财富。美妙的女人,你能使世界上最骄傲的头俯伏在你的脚前。”(泰戈尔)
5、怎一个紧张了得
紧张是自信的天敌,是每一个面对公众或者摄像机镜头说话的人都要尽力克服的心理生理状态。
紧张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形体的僵、手势的乱、表情的呆、目光的散、声音的飘、状态的假中都可以一目了然。
舞蹈家赵青曾经回忆起她的父亲、表演艺术家赵丹教她如何克服紧张的一段往事——
“在我童年时期,曾代表‘华龙小学’去卢湾区朗诵比赛,不知怎么有些紧张,我告诉了爹爹。爹爹给我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书生要当众讲话,他非常害怕。他妈告诉他就把下面听讲话的人当做是一个个灯笼,也就不害怕了。’当我踏上讲台开始朗诵诗时,我想起爹爹给我讲的故事,我果然一点也不害怕了,发挥极好,结果朗诵比赛得了第一名。
后来我登台表演就用这种方法,如入‘无人之境’。我从阅读中知道苏联芭蕾舞蹈大师谈表演体会也提到这点‘当众孤独’。” (赵青:《我和爹爹赵丹》P99)
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这种方法可以借鉴,但更高的境界是,优秀主持人要根据观众和嘉宾的反应,时时调整自己的语言——真感受、真交流。
克服紧张,主要还是靠多上镜(上台)练习。不要因为惧怕紧张,就拒绝上镜,当你能够把摄像机镜头当作你的熟人,真诚地把你所要表达的意思告诉她的时候,你就已经战胜了紧张心理赖以生存的基础——恐惧感。理论上说,当你把所有紧张心理的基础,也是它的本质——恐惧感都战胜了的时候,你还会觉得紧张吗?这个方法贵在坚持,要是条件不允许,也可以对着镜子练,持之以恒,就会“熟能生巧”。
克服紧张,还要注意力集中。不要一上台,或者一面对镜头就思绪万千——一会儿想手这么放会不会太呆,一会儿又想背是不是挺得不够直,一会儿觉得口水怎么分泌这么多?一会儿又觉得眼睛眨得怎么这么勤?……越想控制,越控制不了,越觉得浑身不自在,也就越来越紧张了。[/size][/colo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