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女为悦己者容”,每个女人的天性都是爱美的,中国女人大多数也会通过化妆来增加自己的自信,放眼看整个亚洲,其实这个现象是很常见的,只是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化妆方式,也有着不同化妆历史。
但说到当代日本,很多人会想到化妆易容术,通过高超的化妆技巧可以达到化妆前后简直是判若两人的效果,但是在古代化妆技术却是让人不敢恭维的。走进日本古代的化妆史,了解其化妆背后的故事,或许能探究出不一样的思想。
日本古代化妆术的学习与继承
1、向中国文化借鉴的化妆术
自古以来日本就喜欢学习中国的文化,学习日语的同学都知道在日本的语言体系中有个叫“日本汉字”的,就是向我们中国文化的借鉴。在古代人与人之间交流只能靠说,但是想要写下来传递就是很难了,所以就借鉴了中国的文字再加上自己的文化就有了其独特的文化体系。
化妆术也是如此,中国唐代最流行的眉形是却月眉和柳叶眉,却月眉也叫做月棱眉,和柳叶眉相比较却月眉更窄,其形状弯曲如上弦之月,眉尖与眉梢较尖细,辑腰广而浓。那时候流行的方式是引眉,也就是把眉毛先拔掉,然后在原来的地方画上一条柳月弯眉,样子看起来和现代画眉差不多,这种眉毛在现在看来也非常好看。
后来到了贞观年间,就开始流行又粗又短的八字眉,也就是像两个墨点的眉毛,在日本古代的一些剧里也会看到这样的画面,正是因为借鉴了唐代的化妆术。
但是,仔细看那些照片不难发现,不只是出于审美不同,或是文化的差异,那些所谓的古代日本美女都是惨白的脸加上笑起来的满口黑牙,让人不禁怀疑:这确定不是恐怖片?
2、对自身文化及继承的化妆术
在古代的时候日本是一个岛国,从幕府时期开始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来被美国打开了国门,那时他们对日本少女的描述都是:皮肤白嫩,身材小巧,举止优雅,很为之动容。
但是,化了妆的女人们就像是显现的魔女:眉毛剃得光秃秃的重新画上一部分粗粗的眉毛,脸上的粉涂得惨白,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美女笑的时候就会露出黑色的牙齿。但是查看日本的史书会发现,其实这个是日本古代贵族的传统。
在日本平安时期,拔眉染齿就是日本的贵族的习俗。因为黑齿是用特殊的材料专门调制的,再用羽毛或者是毛笔将其涂在牙齿上,对于他们来说不但是美观的,而且还有防蛀牙的作用,是贵族的标准化妆方式。就像是中国古代的缠足,从贵族间先兴起,就算当代看起来是很畸形的审美,民间也会争先恐后地效仿。
深究日本“黑齿”、“引眉”的习俗
1、贵族的做法
在日本古代是以“黑牙齿”为权力的象征,而引眉,是古代的时候学习中国唐朝,拔掉眉毛然后在上面另外画眉,从中国学的东西又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样的化妆方式更多是贵族的人会使用。华丽的服饰配上“精致”的妆容,涂得雪白的脸只是平平无奇,但在微笑时露出那黑黑的牙齿才更能显出贵族的特质。
并且古代的女人是以黑牙齿为美,黑色的牙齿是已为人妻的标志,会给人一种女性成熟的魅力。制作黑牙齿的染料是将铁屑浸泡在茶,醋、酒或者淘米的水中制成的铁浆,为了降低涂在牙齿上的不适感,有时还会加上糖起到缓和作用,可见为了美也是能付出很多代价。
据说画眉之风起源于战国时期。 在没有画眉的具体材料之前,妇女们烧柳枝,画在眉毛上。 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是一种黑色矿物,又称“石黛”。
画前须先在石砚上磨成粉末,再与水混合。 在许多汉墓中都发现了莫氏戴的石砚,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使用了。 除石带外,还有通带、轻巧头带和罗子带。 铜带是一种类似铜绿的化学物质。 青雀头带是南北朝时期从西域传入的一种深灰色画眉材料。 珞子黛是隋唐妇女的画眉材料。 它是在波斯生产的。 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成各种规定形状的雏菊块。 只需浸入水中即可使用,无需研磨。 因其外观及制作工艺与书画墨锭相似,故又称“石墨”,或“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的使用更为广泛,女性已很少使用石黛。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普遍的妆法,起源于战国时期。 汉代画眉比较常见,画得越多越好看。 汉代以来,画眉的款式越来越多。 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继承和发扬了上一代画眉的风格,使画眉更加绚丽多彩。
化妆历史悠久。 在古代,人们在脸上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的油,以驱邪,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象征自己是神灵的化身。 这是原来的妆容。 当时,“化妆”这个词还没有被创造出来。 在古代,化妆的人多为贵妇,侍女帮她们化妆。 通常需要一两个小时,有时甚至更长时间,而民间妇女只有在结婚时才仔细化妆。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如何用各种物品来装扮自己。 出土的文物中有用于制作金属项链和镜子的动物骨头。 比如我国的洞穴人已经开始用石珠或者狐狸、鹿等动物的牙齿来雕刻,非常精致美观。 可以看出,化妆从美容到装饰的过程始于人类的祖先,自古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