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患者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造成颅骨的缺损后,一般而言,需要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恢复,然后进行颅骨修复手术为佳。当然这个时间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患者恢复得比较快,也可提前行修补术,有的患者如果恢复的比较慢,没有达到时机,则可以延后修补。
而除了修补时机之外,颅骨修补的材料也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钛网材料,但是这种材料仍然存在某些不足。比如会造成慢性疼痛,皮下积液,隔热不好,干扰以后的医学检查等等。航空总医院穆苍山教授采用最新的聚醚醚酮(PEEK)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古人颅面三维复原头像。CFP供图古人颅面三维复原头像。CFP供图最新复原的东瓯王彩色。 徐凯 新闻背景 日前,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成功复原了一张中国古代越王勾践后裔东瓯王的彩色。此前,赵成文曾运用颅像还原技术,根据古尸的颅骨还原了很多古代人物生前容貌,知名作品包括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夫人、《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清代香妃等,引起了海内外关注。 事实上,利用颅骨复原一个人的面貌,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 1877年,德国解剖学家沙夫哈森最早提出了根据颅骨复原面貌的设想。他的基本想法是,在颅骨的不同位置上,人的面部软组织厚度是基本一样的,这样,只要我们掌握了颅骨不同位置上的面部软组织厚度经验数据,就可以根据一副颅骨,来复原一个人的面貌。 1883年,德国学者维尔克首次对13具男性尸体的头面部软组织厚度进行了测定。 而首次把这一设想付诸实践的,是瑞士解剖学家维尔黑姆·希斯。 1895年,德国莱比锡市的圣约翰教堂决定重建和扩建。教会当局准备趁着这次重建和扩建工作,将著名作曲家巴赫(1685-1750年)的尸骨找出来。巴赫死后被埋葬在圣约翰教堂,但是,谁也不知道埋葬巴赫的确切位置,他们只是找到了一副最有可能是巴赫的尸骨。 希斯决定利用这具遗骸复原死者的面貌。他选取了24具男性自杀尸体,并对面部15个定位点的软组织厚度进行了测量,然后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和疑似颅骨交给雕刻家塞弗内。雕刻家根据这些数据雕刻了一具半身像。这具半身像和巴赫生前的画像非常相似,这为该尸骨就属于巴赫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科学方法根据头骨复原死者的生前面貌。 泥塑面貌法取代了雕刻复原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用泥塑面貌法取代了雕刻复原法。 泥塑面貌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制作一个头骨的石膏模型,根据解剖学参数在石膏模型上打下许多孔,在每个孔中插入一根木条,使木条向外突出的长度等于该处的软组织厚度,眼窝处用塑料眼球填充,面部的肌肉则用一层层堆积起来的陶土表示,直到所有的木条被覆盖,最后加上五官,进行整体修饰。 前苏联科学家格拉西莫夫写作的《从头骨复原面貌的方法》一书,较为全面、系统总结了颅面复原理论和方法。 格拉西莫夫认为,头骨与面部之间的关系有四个特点。首先,每个人的头面部都是由皮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包裹头骨构成。头骨是容貌的构架,五官和头面部的软组织附着在头骨的相应部位上,形态受头骨各部位形态和结构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其次,头面部的软组织厚度,除面颊部变化较大以外,其余部位比较恒定。第三,面貌特征上的年龄变化和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特征可以在头骨上反映出来。第四,成年人的头骨个体形态比较恒定。因此,根据这些固定的特点,用头骨来复原亡者的生前容貌是可行的。 计算机辅助颅面复原目前最普遍 刻雕像也好,捏泥人也好,这两种颅骨面相复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艺术创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工作量也很大。而借助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和存储能力来进行颅骨面相复原,已经成为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方法。 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为面貌复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面貌复原提供了良好的三维可视化开发平台;医学影像技术如X光透视、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进步,使获得更全面、更精确的颅面部数据成为可能。人们尝试将这些新技术结合用于面貌复原的研究中,开发出许多新的面貌复原方法,大大提高了复原的效率及复原结果的准确性。 计算机辅助面部复原的基础是有关的知识库。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数据是恢复面貌的依据,因此建立一个面部软组织厚度的数据库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对颅骨检测获取的信息,比如说男性20岁至35岁、蒙古人种等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从库中按照有关规则推理出所需的相应数据。软组织厚度的数据只能实现面部轮廓的复原,下一步是实现对面部施加五官的操作,为此我们还需一个五官的数据库。由于颅骨的某些特征会决定五官的类型,因此还应该建立一个规则库以检测颅骨和五官间的解剖关系。 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发展中 但是,这些计算机面貌复原软件都不能显示出被复原者的表情,以至于有些复原出来的模型根本无法辨认。为了使复原模型具备独特的表情和个性,德国的计算机科学家编制出一种可以根据颅骨快速复原面貌,并且赋予复原后的模型一定个性的软件。这套软件的奇妙之处在于可以让复原的面相模型表现表情。所有人的面部都有24块肌肉,我们所有的表情都是这24块肌肉整体运动的结果。这套软件可以让复原后的面相模型上的面部“肌肉”活动起来,模拟死者生前所具有的各种表情。 颅面复原技术广泛应用于刑侦、考古等领域。当然,颅面复原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真实,因为面部上可变的细节太多了。鼻子、眼睛、嘴、耳朵等五官含有较多软组织成分,为此重建结果可能和实际有较大的偏差;头发的颜色、眉毛的形状、男子面部的须发,对于面部有很大影响;伤疤、痣、皱纹、文身,佩戴的首饰、眼镜,以及许多不能从颅骨上推断出的信息也都能影响复原的面部。与原人一模一样的面部几乎不可能产生,颅面复原技术也只能产生一个近似的面部。一个复原的面部图像即使不完全像原人,只要它的真实程度能在公众中产生一定的反响,有助于对死者身份的认证,就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复原。 延伸阅读 我国专家独创性研究引发国际关注 在颅面复原技术上,我国专家也有很多独创性研究探索。1993年,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的赵成文教授开始研制第一代“警星CCK人像模拟组合系统”软件,开创了国内利用计算机再现死者生前容貌的先河。1998年,该软件通过专家鉴定,随后又升级为第二代和第三代。赵成文教授开发的这套软件协助破获了数百起案件,其中有很多是全国性的重大案件。 2002年,赵成文教授利用这套软件,成功地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进行相貌复原,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复原辛追(1972年马王堆的一具女尸)面相的过程中,赵成文教授独辟蹊径地利用了美术学中的“三庭五眼”理论。他首先将辛追颅骨的X光片扫描进电脑中,然后在上面画出眼内侧线、眼外侧线、鼻翼线、鼻底线、发际线、眉弓线、口裂线和下颚线、中心线等主要特征线。他认为只要确定了这九条线,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长度、宽度和大小,面部基本特征也就确定了。接下来,赵成文教授根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尸体照片、解剖学结构理论和多年积累的经验,确定了辛追的基本面部特征为:杏核眼、双眼皮、小尖鼻、薄唇嘴、狐尾眉和肥垂耳。最后,从资料库中尽可能地选择相同的五官进行拼配,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后,就得到了一个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丞相夫人辛追的面貌复原图。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中比较常规的一项手术,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钛网作为颅骨修补材料。但是,钛网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材料,在临床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并发症。
当然,钛是一种性能比较优异的金属材料,钛网也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钛网主要用于酸、碱环境条件下筛分和过滤或气体、液体过滤和其它介质分离用。钛网可应用于耐高温滤网、船舶制造、军工制造、化工滤网、机械滤芯、电磁屏蔽网、海水淡化滤网、高温电炉热处理托网、石油过滤网、食品加工、医药过滤等行业。但是钛网作为一种颅骨修补材料,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像隔热性能不好,影响医学检查等等。
目前,有一种更为优异,近乎完美的颅骨修补材料——聚醚醚酮(PEEK)材料正在受到重视和青睐。航空总医院脑血管病神经外科主任穆苍山教授就采用这种先进的PEE材料进行颅骨的修复,这种peek材料有着与自体颅骨非常接近的性能,有很好的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精准地进行三维塑形,修复效果非常好。
颅骨是人体中最为重要的骨头之一,它在人体骨骼中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首先,脑组织和颅面器官需要这层坚硬外壳的保护;其次颅骨维持着正常稳定的颅内压,这是颅内各项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另外,颅骨的存在也起着美化外形的作用。
所以如果颅骨发生缺损的话,是有很大危害的,应该及时进行颅骨修补。那么颅骨修复手术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呢?一般而言,颅骨缺损后需要大约三个月左右的恢复期,然后进行修补。当然这恢复期也不是固定死的必须三个月,要根据患者体质和恢复情况而定,有的患者可能恢复较快,两个月左右就能达到手术条件,而有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四个月、五个月,甚至更久,需要具体评估。
当然除了颅骨修复手术最佳时机之外,颅骨修补材料也很重要。一般传统常用的材料,比如钛网等还存在诸多问题。目前我们团队开展颅骨修补术所采用的聚醚醚酮PEEK材料是目前非常先进的颅骨修补材料,其生物相容性好,能够复杂塑形,力学性能优秀,防护性能好,术后舒适度高,逐渐成为颅骨修补材料的最新趋势。
完整的颅骨不仅有助于维持头面部外形,而且还是颅脑与外界的一种屏障。颅骨缺损目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颅脑疾患,生活中很多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颅骨的缺损,比如交通事故、高空坠物、颅脑外科手术等等。
而颅骨缺损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在神经外科领域中,颅底外科手术被认为是最为复杂的手术操作,颅底重建的复杂程度甚至超过主要的手术过程。
一、颅脑失去骨瓣的支撑,大气压的作用使颅内,尤其是去骨瓣一侧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紊乱、脑血流灌注压下降等,导致大脑代谢紊乱,造成潜在的脑组织功能损害。
二、如果不进行颅骨修补,很容易在睡觉侧身或者是轻轻一抬头的时候,就碰到了头部娇嫩的脑组织,从而形成了再次出血以及其他损伤的风险,这是最大的危害。
三、颅骨缺损可造成患者头晕、头痛、局部触痛、易激怒、焦虑不安、恐惧、不明原因的不适和各种精神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四、部分患者因大片颅骨缺失造成头颅严重畸形,直接影响颅内压生理性平衡,导致局部脑萎缩,加重脑损伤症状,患侧脑室也逐渐向缺损区扩张膨出或变形。
医生在这里提醒大家,在开颅手术后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应尽早根据选择修补材料,进行颅骨修补术。
颅骨修补手术的最佳时期
一般来讲,颅骨修补手术建议在手术后的3到6个月实施,因为,不管是外伤因素还是去骨瓣手术导致的颅骨缺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当然也不是绝对的,这个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时间短一些,有的人可能时间长一些。只要评估恢复良好、机能正常、符合手术指征就可以手术修复。做这种手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局部区域因没有颅骨的保护,造成外界对它的伤害。
颅骨修补手术的材料
1、高分子材料:有机玻璃、骨水泥、硅胶、钛板。
2、自体材料:肋骨、肩胛骨、颅骨等。
3、新材料:高密度多孔聚乙烯、EH符合材料人工骨。
4、同种异体材料:同种异体骨脱钙、脱脂等处理制成骨基质明胶。
颅骨修补术材料很重要,PEEK(聚醚醚酮)是目前认为颅骨修补最好的材料,完全符合外科植入物的行业标准,可以有效避免了传统钛金属导致的过敏排异等问题。而且包括对头皮、颞肌等各组织的保护,对头颅外观的美容整形操作等等,以达到解剖完整、功能完善、外型美观的统一,让患者能够以崭新的姿态回归社会,拥抱美好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