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通会员,加入读书会,请点:
春风读书会
相比于《氓》当中的渣男,《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不算太渣。
相反,他是一个暖男。
然而, 暖+懦弱=致命。
在那个暮色合野的黄昏,焦仲卿风尘仆仆地赶回家,听到了妻子刘兰芝悲苦的倾诉。
哭诉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婆媳矛盾的。焦仲卿听完之后,直接找自己的母亲抗议。
“我媳妇也没啥毛病,你为什么对她不好呢?”
“你要是敢休了这个媳妇,我这辈子再也不娶女人了!”
焦仲卿心知肚明,自己老婆是没有错误的,强势的是自己老妈。
所以他站在老婆的立场上来说话,这是一个男人的暖。
可是,定眼再看,这个暖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懦弱!
他害怕自己的母亲,当焦母捶床大怒的时候,他先是沉默,然后哭着跑回去了。
焦仲卿哽咽着对自己的老婆说:“亲爱的,不是我要赶你走,是我妈要赶你!”(府吏默无声,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焦仲卿是真难,他本来生活在养尊处优中,母亲深爱着他,为他操办了一切,他感恩。妻子也爱着他,贤惠勤劳有才华,他满意。自己没啥本事又混了一个小公务员,他知足。
如今,这一切都成了幻像,在现实魔镜前他看到另一个不敢自己面对的男人:
在老妈面前,他卑微怯懦,不敢反抗。在老婆面前,他推卸责任,窝囊无能。
他只能再次用苍白的语言来劝慰妻子:我是真的不想休你。我现在先去上班,你先回家。等过一段,我再把你接回来。
这样的自己,焦仲卿也不喜欢。
刘兰芝早已看穿了这个男人的窝囊相。
虽然在焦仲卿向焦母求情的那一刻,她心中还燃起了一点点的希望,希望这个男人能为自己硬一次。
看来,得了软骨病的男人是永远站不起来的。
刘兰芝不耐烦地对焦仲卿说:
什么都别说了,别找借口了!我到你们家什么事儿不是听你妈的?什么时候自作主张过?
现在被休了,还谈什么再回来的事儿呢?
刘兰芝把自己的嫁妆全部整理好,对焦仲卿说:
这些东西全部留给你了,你也别用来迎娶新人。就当是留念吧!
干脆利索,一别两宽。
如果故事到这儿结束就好了。
问题是焦仲卿太暖。
第二天,送刘兰芝回娘家。分别的时候,焦仲卿下马入车,趴在刘兰芝的耳朵上悄悄说:
我向天发誓,永远不和你分离!我很快就会回来,你一定要等着我!
男人的誓言显得那样真挚。
失望过太多次的刘兰芝最后一次又燃起了希望:
“老公啊,希望你能像磐石一样坚硬,能够挺起腰杆。那样的话,我也会像蒲苇一样坚韧。
但是啊,我有一个哥哥,性情暴躁,我要是回了娘家,恐怕不能做主,我的内心很煎熬。”
第一次,刘兰芝在丈夫焦仲卿面前流露出了自己脆弱的一面。
如此有情的丈夫,若真能如他所言,怜惜我未来的处境,会尽早接我回去呢?
只要丈夫果决一点点,立场坚定一点点,站在自己这一边,刘兰芝就对未来重燃希望。她最恨的不是婆母的刁难,而是面对婆母的刁难,焦仲卿露出的唯唯诺诺的姿态。
希望这次,誓言能够激发你对母亲的斗志。刘兰芝在心底叹了口气。
焦仲卿和刘兰芝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了。
这一个月期间,发生了太多的变故。
被休之后回娘家的刘兰芝陷入了绝境。她的母亲嫌她丢了自家的人,她的哥哥逼她赶快改嫁,自尊的刘兰芝变成了家中的累赘。
这时的焦仲卿在哪里呢?他很快迎娶的承诺呢?
在被逼与绝望中,刘兰芝答应了婚事。
这时,焦仲卿出现了。他的妻,不,前妻,要嫁给太守的公子。这个消息让焦仲卿很震惊,他赶快请假回家,着急着要当面质问清楚。
“刘兰芝,你!祝贺你!恭喜你嫁得好!我做磐石,你呢?这么快就变心了?呵呵!你去过尊贵的生活吧,我自己去黄泉路!”
懦弱的人总有一种能力,推卸责任!转嫁责任!
上次刘兰芝被休的时候,焦仲卿把责任推卸到母亲身上。
这一次刘兰芝改嫁的时候,焦仲卿又本能地抓住了妻子不守诺言的借口,把责任推到了妻子嫌贫爱富上面。
他都不想想看:是谁把刘兰芝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是谁从未为妻子召回做过实际的努力?
对于妻子的痛苦, 没有理解,没有心疼, 有的只是指责。
其实他也知道妻子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但把责任转嫁之后,他会觉得自己没错,自己是一个忠贞的人,在这种自我欺骗中,他才能苟且活下去。否则的话,就暴露了自己的无能与懦弱。
焦仲卿把刘兰芝放到了一个道德的绞刑架前,又一次审讯了她。
刘兰芝,本来就已经痛苦不堪了。
在夫家,婆母虐待,把自己休掉。
在娘家,亲人嫌弃,无容身之地。
她早就绝望于这天地间。这恶浊的世间,为什么带给自己的都是凄风冷雨?自己何错之有?为什么要遭受如此命运的不公?
刘兰芝唯一的一丁点温暖在焦仲卿这里。这个暖男,总会在偶然间会给他一些火花,让她对这世界还有一丝的留恋。
如今看来,自己还是错付了人。眼前这个男人连最起码的理解都没有,刘兰芝冷嘲了自己一声,愤怒、悲哀、绝望、无助涌上心头。
“别说那样的话!都是被逼致此。我敢死,你敢吗?我们一起死吧!”刘兰芝看腻了焦仲卿的懦弱和逃避,在赴死的道路上,她拉了一个同行者。
这是考验,这是抗议,这是报复,绝不是为了爱情。
若是为了爱情,现在两个人就可以拉着手一起死了。
若是为了爱情,两个人在分手之后,刘兰芝改嫁之前也可以死了。
如果刘兰芝被休之后终身不嫁,或者成功改嫁,焦仲卿都不会选择死。
刘兰芝在结婚当天,拜堂之后跳水而死。
她是有意的,有意等到这一天。
她要向焦母挑战:不要觉得你家的贵公子是个宝,我刘兰芝并不低贱,离开了焦家,我同样可以嫁得很好。
她要告诉娘家人:我刘兰芝并不是一个累赘,我自有价值。既然你们嫌弃我,我死也不会死在家中。(可怜了太守家,白忙活一场,空欢喜。)
她要证明给焦仲卿:我刘兰芝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我可以过富贵生活,但是我更重情感。如今我兑现了共赴黄泉的诺言,你呢?
到了此时,焦仲卿已经不得不死了。
不死,将永远活在良心的谴责中。
不死,将永远活在母亲的管控中。
不死,将日日夜夜窥见自己自私懦弱无情无能的灵魂。
苟活在这个世间,还有什么意义吗?
所以焦仲卿在犹豫彷徨徘徊之后,自挂东南枝。
在世人浪漫的想象里,焦仲卿和刘兰芝化为了双飞鸟。
爱情,被成全了。
鞋也是有质量的,会加速重力势能,也就是说加速下降速度,影响空空跳跃动作的时间连贯性,这跟跳水运动员要保持一定的体重也是有关系的。。。当然也不能太轻,同样会形象入水的效果。
再有,规定也是不能穿鞋的。。。哈哈
东汉末建安间有个叫刘兰芝**美丽、善良、聪明 、勤劳。她与焦仲卿结为婚夫妻后,俩人感情非常好。然而焦母却对刘兰芝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驱逐刘兰芝,焦仲卿迫于母命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并承诺一定会接她回家。谁知兰芝娘家趋炎附势,她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焦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相见。太守迎亲 ,双双殉情死。
知识拓展刘兰芝和焦仲卿成为悲剧的原因
刘兰芝从小就开始学习各种技艺,真的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从她嫁入焦家以后,更是勤侍婆婆,忙于家事,不敢有所懈怠,这样的媳妇被谴!可以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古代休妻,讲究七出,又称为“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即使是对照这几条,其实也找不出刘兰芝的大错,她的被休。仅仅是因为婆婆对她看不顺眼,早就想把她赶出家门,所以处处为难刁难她。而婆婆对她看不顺眼的原因是因为两人的婚姻门不当户不对,这些从刘兰芝的话语“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以及焦母的“汝是大家子,仕宦于抬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在魏晋时期,婚姻一般来说是家族和家庭之间联合的工具,反倒是结婚的双方没有说话的权力,任由家里做主。所以这样的一桩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被焦母所反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只是觉得在这样的一种制度下,刘焦在父母做主婚姻当中能够相亲相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桩美满的婚姻了,结婚虽说是由家里做主,但两人由陌生人发展到有情人,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婚姻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一旦掺杂进太多的外来因素,也就变得非常脆弱了。所以在焦母的干涉下,即使不情愿,刘兰芝也不得不离开焦家。
说到刘兰芝,我们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焦仲卿了,他对刘兰芝真情是有目共睹的,从向母亲苦苦求情,到以为刘兰芝变心时的恶语相向,以及最后的殉情。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一片真情实意。但我们在感动的同时其实也有些遗憾,总觉得焦仲卿的抗争是软弱的,不够坚决。假如他能够再坚决一些,自己做主坚决不让母亲谴刘兰芝,态度再强硬些,也许母亲也会让步,毕竟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做母亲总是最疼儿子,决不会让儿子为难的。
但遗憾的是,在焦仲卿的身上,封建的愚孝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母亲的命令,即使是错的,即使是自己不愿意的,也不得不服从。他虽求情了,但当母亲捶床大怒时,焦仲卿能做的就只有诺诺而退了回来。假如焦仲卿能够多抽些时间出来陪妻子和母亲,缓和化解妻子和母亲的矛盾,也许母亲对妻子的态度就没有那么僵了。
但这只是假如,男子汉大丈夫,要以事业为重,不能沉迷于温柔乡之中。娶了妻子回来了,但焦仲卿却在官府里忙碌着,以至刘兰芝“贱妾留空房,相见日常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没有了焦仲卿这个润滑剂,尽管刘兰芝处处退让,矛盾在焦母的故意挑唆下,依旧在不断升级。最终让刘兰芝觉得自己不能忍耐下去了,照这样的情形下去,被休是肯定的了,与其被休回家,还不如自请回家,这样还可以保持自己的一丝尊严。
所以面对婚姻的悲剧,我们只能是说,焦仲卿是在努力了,但他在工作为重的时候,却忽视了妻子,连妻子回家时还说,要赶着到衙门去,以后再去接你回来。他的这种态度,最终导致了刘兰芝的再嫁及殉情,试想如果他和刘兰芝家里做好沟通,相信家里也会理解的,那么刘兰芝的等待也是值得的了。也不会有那个悲剧的结局了。努力了,却没有尽全力,连自杀的勇气都有,却没有勇气去进行坚决的斗争。
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必然的结局。
孔雀东南飞
她和焦仲卿是夫妇,两人恩爱。焦仲卿在官府上班,焦仲卿的妈妈嫌弃她,想方设法的让她们分开,焦仲卿迫于无奈,把刘送回老家了,说等段时间来接她可是老家刘的哥哥又给刘找了个对象,结婚前晚上,刘上吊死了!焦仲卿知道了也跳水死了!
她们合葬,变凤凰了!
《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咱们中学就学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对夫妇被迫分离双双殉情的爱情悲剧,被称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茱丽叶》。
话说在东汉末年的庐江郡,刘家有女初长成,名为兰芝。其嫁给了庐江小吏焦仲卿为妻,两人情深惟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不过,对于刘兰芝来说,婚后的生活并不是二人世界,而是要面对刘家一大家子人。且当时夫君焦仲卿远在府衙当差,独留刘兰芝一人在家照顾婆婆和还未出嫁的小姑。刘兰芝生得贤惠,每日辛苦劳作,没有丝毫怨言。但即使如此,却依然讨不到婆婆欢心,整日遭受横眉冷眼。
刘兰芝心中有苦,却又无处发泄。只能是在焦仲卿回家后,悄悄与其倾诉。焦仲卿心疼爱妻,随即找到母亲,给妻子说好话。但此举却让焦母更加气愤刘兰芝,认为是其巧舌如簧,在挑拨她们母子之间的关系,于是焦母借机勒令儿子休妻,之后再娶新妇。
而焦仲卿虽心中不愿,却拗不过母亲苦苦相逼。为了安抚母亲,只得先委屈刘兰芝,让她暂时先回娘家。等到他自府衙把事情忙完回来,再好好处理这件事情,迎她回家。刘兰芝无错却被休弃,心中自然是不服,但感念夫君两头难做,遂答应了他,还将丰厚嫁妆留下,意思就是告诉夫君,自己会回来。离别之时,她还与焦仲卿许下永不相负的誓言。
然而,事情的发展远不是他们所能预料到的。刘兰芝乃是当地美人,追求者众多,只是后来嫁做人妇,大家这才纷纷作罢。如今被休返家,大家又重燃希望,纷纷上门提亲。就连县令与太守都跑来竞相为儿子提亲。
而刘兰芝念心中惦记着和夫君焦仲卿的承诺,自然是不愿答应,但刘兰芝兄长贪恋权势,强逼刘兰芝答应太守求婚。
焦仲卿得到消息后,连忙赶来责问刘兰芝,不知内情的他根本没有给刘兰芝解释的机会,一味的责怪她贪恋权势,弃守诺言。
最终心灰意冷的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得知刘兰芝死讯,知道自己错怪了她,随即自挂东南枝,夫妻二人,双双殉情。最终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曲乐府断人肠。
而这一切的源头其实就在当时焦仲卿过于软弱,向母亲妥协休妻,刘兰芝被迫回家,随后被兄长逼婚,为情而殉。刘兰芝之所以会被休,其主要原因乃是焦母对于儿子的占有欲。
纵观全诗,始终未见焦父出场,可见焦母应是年少守寡,独自将儿女抚养长大。这样一个单亲妈妈对于子女的占有欲是非常强的,因为孩子就是她的的一切。特别是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古代,焦母对于儿子,那定是近乎偏执的爱,或者说是依赖。特别是在孩子成年尤其结婚后,那种害怕别人夺走孩子焦虑感会愈发严重。
在诗中,焦仲卿不过是庐江府衙区区小吏,可在焦母眼中,焦仲卿却是优秀无比,兰芝根本配不上她。要知道刘兰芝可是庐江有名的姑娘,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多才多艺,织布裁衣,礼乐诗书样样精通,可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才貌双全。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而且嫁到焦家之后,刘兰芝很是勤劳,天不亮就起来织布干活,天黑了都还得不到休息,可谓是任劳任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人,在焦仲卿母亲眼中,依然配不上自家儿子。这是一个母亲对于儿子强烈占有欲的典型表现。
当然,这种情况可以理解,如果站在焦仲卿母亲的角度。当她看到儿子婚后与妻子夫妻情浓,形影不离,心中未免会有失落孤独之感。特别是当儿子从府衙归来,不先过来给母亲请安问候,反而先到妻子房中排解思恋。焦母心中肯定会有落差,久而久之,心中难免心生怨气。
这还不算,当后面儿子听完妻子诉苦后来找焦母,焦母心中应该还是颇为期待,看来儿子还算是没忘记自己。可谁知道,她等来的不是儿子的问候,而是儿子的质问,质问自己为何没有善待兰芝。
这对于焦母来说是无法接受的,以前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儿子,居然敢为媳妇来找自己辩驳,这是她前所未见的。这不仅是自己作为母亲身份的威严受损,更是有着自己儿子将会被兰芝独占的恐惧。
这才是她要焦仲卿休妻的主要原因。《礼记·内侧》中有这样一句话:“子甚一妻,父母不悦,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假如儿子对媳妇太好了,但是父母不喜欢这个媳妇,那么这个媳妇也会被休。很显然,这并不是无稽之谈。
当然,这里面焦仲卿也有着非常大的责任。前面说过焦母作为单亲妈妈,对于焦仲卿有着强烈的占有欲。而他焦仲卿作为单亲家庭里面成长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一个妈宝男?
在一个家庭中,婆媳关系好坏最为关键的结点,其实就是丈夫。因为焦仲卿母亲和刘兰芝原本是没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有了焦仲卿,两个女人才有了交集。那么要想她们两个这本身就不具备感情基础的两个人相处的好,焦仲卿需要在丈夫和儿子这个两个身份中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对于焦母,他没有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安全感,下班回家后第一时间,他应该去找母亲请安。而对于妻子刘兰芝,他更是没有做到一个当丈夫的责任。他选择了向母亲妥协,让妻子去背负一个被休掉的压力,这显然是不对的。
此外,面对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矛盾,焦仲卿的做法毫无智慧,他回到家一听妻子哭诉,未做冷处理直接去找母亲评理,就是无智慧表现,他不是熄火而是更激化矛盾。
而且这个人毫无立场可言,母亲休妻,他先是强硬回怼:“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可是当焦母捶床大喊:“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意思是你小子胆敢为媳妇说话,我意已决无可更改。结果焦仲卿立马就不敢说话了,随即立场反转,跑去劝更听话的兰芝暂时回家,等他日再接回来。这种妈宝男,不嫁也罢,只怪兰芝太痴情。
当然了,其实刘兰芝身上也有原因。古来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社会女人最主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延续香火,而女人被婆家名正言顺休弃的七出首罪就是无子。我们从诗中可以看出兰芝已结婚快三年,还未生子。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虽说焦母休弃兰芝只以不懂礼教为由,可历史君觉得,俗话说母以子贵,无子也应是焦母嫌弃兰芝原因之一。
当然了,这个只是客观原因。主观上,刘兰芝身为儿媳,在对婆婆的态度上也有一些问题。前面说过,焦仲卿母亲作为单亲妈妈,本就危机感极强。其跋扈的态度更多的不过是想树立自己的威严,以此来证明自己子啊儿子面前的地位,从而掩盖自己害怕儿子被抢走的恐惧。
刘兰芝初为人妇,身上还有些许懵懂,理解不了。加上其本就是才貌双全的女子,身负傲气,从来都是不卑不亢。是故焦母说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再看刘兰芝拜别焦母时亦是句句反语:“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意思是我本乡野之女,从小没有教养,不堪配你贵家儿子,当日收受你家彩礼也多,却不堪媳妇责任,今天我回家了,以后家中活计就全由婆母干吧。
估计当时焦母听到这话气得够呛。如此一个跋扈的婆婆,和如此一个强硬的媳妇,婆媳关系不和睦,也在情理之中。而在加上焦仲卿这样一个妈宝男,刘兰芝被休也是必然。好在那是一个封建礼教还未盛行的时代,刘兰芝回到家后依然很有市场,达官贵人皆慕名而来,这些人里面不乏有比焦仲卿优秀的。这可惜,刘兰芝是一个执拗的姑娘,她只爱焦仲卿一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