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名人化妆学院怎么样

济南名人化妆学院怎么样,第1张

千万别去名人学习啊 交完学费还得给每个老师小费,你要是不给的话 老师根本不好好教你,还要你经常请他们老师吃饭,要不就甩脸给你看 ,真是可恶死了 有个老师还喜欢动手动脚,乱摸女孩子 真是变态死了,学校还多收费,乱收费,没有一万多 你别想出来,他们学校校长到处说别人家坏话,在化妆圈里都臭了,现在坑蒙拐骗学生,这样子的老师不得好死

我听说 不乱收费的学校在济南就不多了,名人噩梦开始的地方!

遮瑕对于变美是门大学问,它能够让容貌上升一个层次。遮瑕的主要方式就是化妆,因此化妆品店从来不缺顾客光顾。如果你想让化妆品店的生意更上一层楼,那不妨把店名改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一点。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取出高大上的店名呢?

高大上的化妆品店取名技巧

1、以植物式命名

这种方法就是将植物的名称当作店铺的名字。因为植物代表了绿色、健康,而化妆品都是被人用在脸上的,所以消费者是很关注这一块的;在为店铺起名时可以很好的将这一因素利用起来;比如相宜本草这个品牌就是采用类似的方法来为命名的。

2、以人物式命名

很多的高档商品都是采用任务的种族姓氏与名称进行命名,例如知名品牌羽西、丁家宜、郑明明、黑人牙膏、黑妹牙膏等。将化妆品与名人联结,利用名人效应命名是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就是利用现有资源与大众情感,激发大家对名人产生的从众心理,节约前期投入,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高大上的化妆品店取名案例

婵朵

婵这个字的含义是优雅与美好,一般用来表示姿态的美好。朵字代表花朵,喻指女性如开花的朵瓣嫣然雅丽。名字能很好的突出女性特征,但是高雅不俗气,所以用作化妆品店起名是能在视觉上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的。

宜芙莱

这个名字给人的感觉是舒适与自然清新。宜字表示宜人,说明化妆品能给人心情以愉悦,而且能让皮肤变得滋润,而芙莱两字都是意指优雅、清新、天然、滋润等突出化妆品功效的好寓意,在店名上就让消费者充分的了解到。

高大上的化妆品店取名大全

佳人 大秀 戈尔曼 自然乐园

sasa 涵妃 美缔可 奥特莱斯

蓝姿 凯丽 爱媚儿 优客速品

尚美 爱俏 唐果儿 偶得美丽

亮点 肌漾 植美村 魅力女人

东丽 绿力 优贝施 美时每刻

晶晶 娇兰 万美汇 甜心女人

雅倩 纤然 爱琴海 爱丽公主

尚诚 丽芝 川奈秀 至尊红颜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抗战时期,一位生活在重庆的美国记者这样评价重庆人:“从1931年到1941年,重庆的脉搏在战时以举国之力跳动。这位记者的名字叫白修德,这句话来自他的书《中国的惊雷》。

大约70年后,一位中国媒体人在采访抗战历史时,这样评价重庆:“重庆人不平凡重庆炸不垮,这个民族也炸不垮。”这个人就是崔永元,这是他拍纪录片《我的抗战》的时候说的。

是的,抗日战争把整个中华民族团结成一根绳。重庆,重庆人,就是让绳子不散的结。现在,我们来看看普通重庆市民的抗战故事。

三峡博物馆重新开放抗战展览馆

展厅经过重新设计,布置了战时首都、统战舞台、东方堡垒、不屈之城、胜利之城五个展区。通过300多件文物和数百张老照片,向公众讲述了重庆抗战的历史,其中不少是首次公开。

你需要通行证才能进入防空洞。

在“大轰炸”期间,你需要一张“通行证”才能进入防空洞。在这次展览中,王安娜使用的“防空洞通行证”首次出现。她是来自德国的著名反法西斯女战士。

王安娜是第一位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的外国女性。三峡博物馆研究部行政助理黄河说,在抗日战争期间,王安娜曾协助宋庆龄和邓从云南向重庆运送军火。她多次利用自己的德国身份掩护中国军人逃出敌人的“虎口”。

陈列柜中的“防空洞出入卡”保存完好。除了王安娜的照片,它还有身份和日期等信息。

当时进出防空洞的证件种类很多,有票据、徽章、臂章,还有纸质形式的进出防空洞的证件。

当时进入防空洞为什么需要「通行证」?黄河说,这是为了市民更有序地躲避轰炸。而王安娜的通行证规格更高,而且是限量发放给某些身份的人。

重庆大轰炸摄影专辑

1940年到1943年,是国共合作时期。著名新闻纪录片摄影师成蓦曾担任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连光年的歌词联络官。他也是中国**制片厂的摄影师和重庆许巍指挥部空袭与救援委员会的摄影顾问。此次展览首次展示了成蓦于1941年拍摄的《重庆大轰炸》相册。

黄鹤说,这本相册是成蓦25岁时拍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本旧式穿绳法装订的精装相册中,虽然很多照片发黄,但基本保存完好。拍摄的时间和地点,日军飞机轰炸r2v指令的目标和对象都用毛笔用小写标注。这些珍贵的照片成为揭露日军侵华的有力证据。

“抗战胜利募捐专用箱”

在本次展览中,首次有抗战胜利专用募款箱。黄鹤说是化妆品盒改装的。从化妆盒的质地来看,应该是当时重庆某名人用过的。

“这个募捐箱可以说是重庆人抗日的最好写照。黄河说,即使在重庆大轰炸最惨烈的时期,重庆人也没有丝毫退缩。

当时重庆的募捐活动很多,钱多,力大,都在尽力支持抗战。1939年3月,中国空军出版社发起义卖,购买义卖飞机,充实国防。那个月,重庆贡献了170多万。

紧接着,1940年,重庆也发起了一元机捐运动,比如戏剧家、记者、中学生的数量。

1940年,在全国春节工人运动期间,重庆市民踊跃捐款60多万元,以大

黄河说,那时候重庆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日军开始轰炸后,许多主要街道的房屋被烧成灰烬。很快,重庆人就掌握了利用城内悬崖和岩石间的大洞穴防止空袭的技巧。

许多工厂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生产抗日战争急需的物资。敌机在天上盘旋,地下工厂也一样生产。厂房被炸,临时工厂就建在山洞和隧道里。

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泽生

洪泽生,男,汉族,1956年1月生,福建省晋江市人(在福建省晋江市出生),中共党员,1974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现任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7407——197802,晋江县英林公社龙西大队插队知青;

197802——198003,泉州师专物理专业学生;

198003——198312,晋江县英林中学教师、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

198312——198411,共青晋江县委书记;

198411——198909,中共晋江县委常委(其间:198709—198907为福建省委党校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

198909——199010,中共晋江县委副书记;

199010——199508,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副书记;

199508——199809,中共永春县委副书记、县长;

199809——200104,中共安溪县委书记[1];

200104——,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

晋江乡贤、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姚建年

1953年生,福建晋江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95年8月到1999年4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室主任、所长助理。1999年4月起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4月到2008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1月起至今,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中国化学会 常务理事、秘书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农工民主党 副主席

全国人大常委

洪肇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慈善家

洪肇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慈善家

社会职务:晋江慈善总会副会长劲霸(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慈善感悟:有余钱做两件事

最有意义:做品牌和做慈善。

见面时,洪肇明微笑着同每个人一一握手,手掌宽厚、温暖而有力。今年72岁的洪肇明没有一代“服装大鳄”的凌厉,看起来更像一个和蔼的长辈。更让人吃惊的是,如今身家数亿的他,二十几年前还是一名地道的庄稼汉,他的传奇经历堪称泉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经典写照。

创业初期拆下门板当裁床

洪肇明出生在晋江英林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十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勤劳的父母无论怎么拼命干活,也只能让他们吃个半饱。他种过田,当过生产队队长,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水果、芋头,做起了小买卖。

1980年,洪肇明和兄弟们开始做服装加工业务,当时家里穷得连张裁床都没有,他咬咬牙,拆下两扇门板当裁床,踩着“大后架”脚踏车,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靠着诚信、经验和智慧,他的服装加工业务做得红红火火,积累了第一笔创业资金。

1984年,他办起了第一家服装厂,事业慢慢步入正轨。1986年他创办了“劲霸”,开始打造自己的茄克王国。

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了

“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得了了。”这是洪肇明留给子孙的“传家之宝”,也是他一生做茄克的深刻体验。

洪肇明深知,只有优质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因此他对服装质量抓得特别严格,“公司发展起来后,很多人也主张过要多元发展,但我觉得人的精力有限,‘劲霸’只要把茄克做专做精就行了。”公司在他的经营下,慢慢做出了口碑,打响了品牌。

1997年,劲霸率先导入CIS企业识别系统,迈出品牌经营第一步,超前的品牌意识让他抢尽先机,2002年,他开始采用专卖形式拓展市场渠道,销量迅速看涨,实施品牌战略的短短几年内,劲霸已成为服装界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年6月,劲霸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评选中排名第十六。

过日子“小气”做慈善大方

“不少家族企业难逃‘富不过三代’的宿命,我和孩子们都认为企业要长久发展,不能留太多钱给子孙,别盖很多店面让他们收租。有余钱最重要的是做两件事———打造品牌和做公益事业,惟有这两件事才能流芳千古。”

做慈善时,几百万元洪肇明也毫不含糊,他的花钱原则是: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分也要省。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几十年来,全家二十几口人一天三顿的菜都是他亲自上街买的。每天一早,他都会提着篮子到菜市场,经过货比三家、讨价还价后把菜买回家。即使家里有人过生日,他也是自己上菜市场买菜回来做饭。

当过二十几年生产队长的洪肇明,他对员工、乡邻等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的热心有口皆碑。为员工设立爱心基金、捐资助学、帮助灾区群众……洪肇明在各项慈善公益方面的捐款不下千万元。

柒牌—洪肇设

洪肇设,生于1953年10月,福建晋江人,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任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第十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福建省2001和2002年十位年度经济人物之一。 成就 洪肇设所创办的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是由福建柒牌时装有限公司、福建晋江市英林柒牌贸易有限公司、福建晋江柒牌织唛有限公司、福建泉州柒牌计算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晋江市英林新艺佳丽服装厂等共同组成的。

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服装研究、设计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经过洪肇设先生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净资产已达38亿元,目前公司占地面积235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拥有员工3000多名,拥有德国杜克普缝纫设备、法国力克CAD、西班牙艾维斯服装CAM系统、意大利迈埤整烫等世界一流设备。 洪肇设先生所领导的柒牌集团已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服装双百强企业前十强。2000年被国家公安部确定为九九式人察服装及警服软肩章指定生产企业,2001年又荣登福建省83家成长型企业。公司是福建省百家重点企业(集团)、福建省AAA级信用企业,并且连续七年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2003年,柒牌集团被评为“福建省首届最佳信用企业”,并邀请国际巨星李连杰为柒牌品牌代言人。同年柒牌西服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目前柒牌已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20家分公司,1800多家专卖店。 创业1979年,洪肇设先生从一块门板、一台缝纫机、一个烧炭的烫斗、一把剪刀,总共不足300元的资产,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38亿元,这与洪肇设先生创新创业、勤俭治厂、诚信经营息息相关。 由于柒牌设备先进、技术创新、管理规范,2000年公司获得了九九式警服的生产资格。洪肇设先生利用公司多年积累的量体定制的技术经验,利用企业的技术力量自行开发了一套用于警服量体自动统计、归档和自动配号型的软件,保证了公司警服生产在全国名列前茅,警服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95%。2000年12月全国公安警服生产现场会在柒牌集团总部举行。会上洪肇设先生做了经验介绍,柒牌的警服生产创新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和赞赏。 柒牌的整部发展史就是柒牌的创新史,柒牌在洪肇设的领导下每一次创业都是在本地区、甚至国内的创新典范。这恰恰印证了洪肇设先生的一句话: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 柒牌把品牌的立足点基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上,注重产品科技含量,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品质第一”的办企宗旨。公司在人员培训、制度建设、工艺改造、现代管理手段推广等方面狠下工夫,使柒牌系列男装的质量管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荣获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省质量管理奖、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数十个质量技术部门颁发的荣誉称号。洪肇设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走名牌发展道路,企业才能生存。为此,公司在他的领导下专门制定了《柒牌集团名牌战略发展稳固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诚信

洪肇设先生艰辛创业的二十年,也是诚信经营的二十年,为柒牌的诚信经营理念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洪肇设有着良好的家庭诚信之风,早在他父亲在世时,就以诚信经营在当地享有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洪肇设从小就树立起了诚信观念,他的创业始终把诚信放在第一位。正是基于这种精神的指引,柒牌在洪肇设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把产品质量和公司的整体形象放在首位,注重诚实信用建设,公司已连续七年被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同时,多次被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市分行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荣誉 柒牌取得的成绩是骄人的,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洪肇设并没有自满,而是将目光投向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他不贪图个人享受,生活俭朴,为人正派,对工作丝毫没有松懈过,从早到晚都工作在他那简陋的办公室,规划着柒牌未来的发展蓝图。 柒牌自实施品牌战略以来,走特许加盟之路,现已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拥有专卖店(厅)1800多家,销售势头良好,品牌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

柒牌发展的过程也是柒牌公益事业的发展过程,这形成了柒牌独特的公益文化。1998年,洪肇设出资360万元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十三届亚洲运动会。同年还捐资人民币60万元支持在泉州举办的福建省第十二届运动会。近几年来洪先生先后赞助支持过一些公益事业,如晋江机场建设、向福建省红十字会捐款、赞助贫困大学生就学、向灾区捐款捐物等等。特别是对本乡本土的各种公益事业,共计捐赠2000多万元,故乡处处都留下了洪肇设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足迹。洪肇设现在所领导的企业每年为社会解决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30000人。

风范长存精神长青——追记洪长存先生

1998年4月25日,爱国港胞洪长存先生逝世。“兴学育人 襟怀浩淼”、“华夏赤子 爱国奉献”、“风范长存”,怀念洪长存先生。 清明时节的晋江英林长存公园,相思树、刺桐树、罗汉松蓊郁挺拔,草坪翠绿如茵,走在花香鸟语的通幽曲径,看到巍峨的浩然堂、壮观的功德碑和长存公园碑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令人缅怀公园故主洪长存先生的功德。

洪长存生于1947年农历十月初一,1973年移居香港,怀揣20港币,从餐厅服务员、写字楼办事员、公司推销员做起。1978年,开办体育用品商店;1980年,创办鞋业公司,不断崛起,成为香港龙义国际有限公司、福旋投资有限公司、汇英有限公司董事长。

洪长存先生象一块优质高能的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照亮世人。

早在七、八十年代,长存赴港不久,尽管手头拮据,他还是捐资为英华小学添置图书、腰鼓服装。1983年,他事业刚起步,积蓄少,他就捐资15万元给香港南侨中学校友会。1991年,他捐资24万元,在英林中心小学兴建一幢教师宿舍楼。

1992年6月21日,洪长存不幸被确诊患有肝癌,他冷静地挂电话给在新西兰的夫人谢秀凤。此后6年,在其夫人充满爱心的护理下,洪长存以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跟病魔作斗争,共做了3次大手术、5次化疗,尽管受到强烈的药物反应引起脱发、呕吐和病痛折磨,但他时刻不忘克己奉公、捐办公益。自1995年起,他大多时间在英林老家休养。这一年,他捐资455万元,助建英林中心小学办公大楼;1997年,他率先捐资10万元,倡议设立英林中小学教育基金会;同时他还捐赠:晋江机场20万元、永春苏坑中学33万元、泉州海外联谊会8万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50万港币、龙泉禅寺100万元。

每当病情稍有好转,他就急着想做点实事。他带病三番五次走访教育界人士,商讨如何改善英林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渴望家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1996年,为提高英林百姓的生活质量,让民众有个休闲、憩息的地方,洪长存捐巨资兴建长存公园,首期投入680万元,占地75亩。全国政协副主席、上将洪学智为之题词——“长存公园”,现在该园已成为省内屈指可数的成规模上档次的乡镇公园。

洪长存热心社团公务,1984年他任香港晋江同乡会常务董事,主动请缨,编辑出版同乡会成立一周年特刊,仅半年时间募捐400万元,顺利搬迁购建新会所,他以自己的实干能干赢得旅港众乡亲的信任,历任教育部长、副秘书长、秘书长、永远名誉会长,获得该会颁赠的一枚《功在我会》纪念金牌。在筹备“亚洲晋江社团联合会”时,各地代表一致推举洪长存为首届秘书长,这是个苦差使,他任劳任怨,鞠躬尽瘁。在组织“世界晋江同乡总会”时,他又奔波各地,多方联络,呕心沥血,贡献卓著。1997年,为了支持蔡素玉当选香港立法会议员,他广泛发动,分发选票。他多次以公司名义资助在港埠举行的体育赛事,如世界女排“超霸杯”比赛等。同年年底,他抱病亲任团长,率领香港晋江同乡会篮球代表团代表香港赴菲律宾参加“吴杨杯”国际篮球邀请赛。他还担任香港篮球总会副会长和旅港福建体育会、南华体育会名誉会长等职。

洪长存常对身边的人说,人生在世,要“立志、立德、立言”,他身体力行。谢秀凤回忆说,洪长存活泼爽朗,话语富含睿智的人生哲理,他平常告诫自己“要做个有心人、明白人”。初抵港岛,人地两疏,知识不够,他每次坐在电车上,都留意窗外的店铺招牌,从中学习繁体字、英文,学说广东话;他爱好文学,嗜读人物传记,吸取成功之道。他告诫年轻人要放远眼光,不要怕吃小亏,锱铢必较,“贤者识其大,愚者识其小”。他意志刚强,在二竖为虐的病痛中,他每天4时多起床,不管风吹雨打,都到花园中练郭林气功;他热爱生命,强迫自己吃东西,想呕吐,就用右手按压左手虎口,把米汤一小口一小口咽下去。

他怜贫恤弱,乐于助人。对家乡邻里的贫寒人家,尤其是忽遭天灾人祸的家庭,他都赠金予以慰问和赈济;碰上丧葬者,则捐给其家属3000元,雪中送炭。

英林镇巴厝村有个贫苦家庭的孩子,1997年高中毕业后,考上北京的一所大学,无钱上学,其家长求之于洪先生,他慷慨资助。

洪长存在上海住院治病期间,偶悉医院里一位女清洁工丢失1000元积蓄,他设身处地主动予以“补失”。

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在即将出版的《存庐追思》一书的序言中说:“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为人之道,也就是要有自己的精神。贫不馁,富不骄,踏踏实实,自强不息。长存先生就有这种精神。”

洪长存身染沉疴与病魔作斗争的6年,也是他爱国爱乡、热爱生活、眷恋人生、无私奉献的6年,捐办公益事业款额达1100多万元,更是“长存精神”自我实践和人格力量自我完善的过程。

洪长存先生去世后,谢秀凤女士强忍失夫之恸,秉承先夫未竟之志,一如既往热心公益事业,支持教育。这两年来,她为英林中学捐资20万元,设立“洪长存先生奖学基金会”,并在百忙中特地从香港赶回学校为首届颁奖大会授奖;在英林中心小学设立“洪长存教育基金会”,捐款10万元;资助英林侨联会、南音诗社等。在华侨大学,她于1998年底和1999年里,共捐资30万元,设立“洪长存硕士教育基金会”。

谢秀凤女士无限深情地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长存走了,永远地走了,他的英魂已融化在伟大的宇宙间,化作清风,化作细雨,化作阳光。他就这样永恒地存在,无所不在,与我们在一起直至永远。他没有离开我!他的精神始终支配着我的生命和理想。我一定要把长存精神发扬光大!”

晋江市英林村旅菲乡亲洪麒麟

2000年伊始,晋江市英林镇英林村旅菲乡亲洪麒麟先生回乡欢度春节,慷慨捐资120万元,为英林中学捐建二幢楼宇——学生宿舍楼和教师宿舍楼,每幢60万元。这是继去年底捐赠100万元为英林中心卫生院兴建一幢病房大楼——思亲楼之后的又一善举。

洪先生乐善好施,急公尚义。他不仅为家乡的医院、中学捐建楼房,还对小学、幼儿园、侨联、村间水泥路、洪氏宗祠、旅游古迹、南英诗社等均有贡奉,并对扶危济困乃至排解纠纷也尽力为之。可谓勤谋祖邑群黎福,洒向乡邦都是爱。

洪麒麟先生于1921年降生于英林镇一位普通农民家庭,在家乡读了3年私塾。他目睹家乡贫瘠的赤土埔,生计惟艰,时局不靖,自幼即萌生出外谋生之念。13岁时,只身往厦门,因年龄小,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随即到一户殷实人家里当佣工,帮人家洗刷地板、桌椅门窗,做些日常盥洗琐事。到了晚上,则刻苦读书自修。后来辞职到当时的信局(即闽南侨批业中的头盘局)里当抄写员,把到岸的轮船捎来的汇单(俗称侨批)誊清后,寄给内地各侨眷。几年伏案磨砺,他的眼界宽了,便期冀到南洋去拚搏。

1937年抗战爆发,他寻机只身赴菲谋生。先是当超市店员,后将勤俭积累的一点钱,租了一爿小店,独立经营。好景不长,日寇南犯,攻打马尼拉,仅3天就沦陷了,其杂货店的东西被日寇劫掠一空,辛苦积攒的薄产毁于一旦。

1945年,他回乡一年后,又再度赴菲,然战后的南洋岛国百业凋敝,民众贫窭。他以商人的敏感,研究民生之需,结合自己的有限财力,独具慧眼,选择不引人注目、本小利微的花生仁加工,从小做起。由于选料精、做工细、口味佳,很快俏销于市,其“蜜陀牌”(Victoria)花生仁成为脍炙人口的食品。在他宵衣旰心经营下,利润滚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0多年间,员工增至1000多人。后因时局动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眼睁睁看着自己偌大的厂房及设备在人为的祝融肆虐中焚毁大半,损失惨重。

洪先生愈挫愈奋,矢志重振旗鼓。凭着自己对食品生产的娴熟经验,创办罐头厂,生产鱼肉罐。洪麒麟先生率领其子女协力拚搏,经过多年奋斗,终于东山再起,其公司迅速壮大成为涉及地产、银行、食品、印刷、化妆品和超市等领域的跨国集团公司。

洪先生事业有成,但思乡恋乡之情,无时或已。全国一解放,他马上带儿女回乡,并到北京、云南等地游览。几十年来,他对土生土长于菲岛的华裔子女,重视乡土教育。每次回乡,都要挈妇将雏,轮流带他们回乡走走。他的绕膝儿女有9女5男,还有媳妇、女婿、孙子、孙女、外甥等上百人,均都随他回过家乡。洪先生亲眼目睹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变,感到快慰鼓舞,信心骤增,回乡更频繁了。

随着其子女长大成人,有的出国留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人人克绍箕裘,各就其业,各展其才,且都谦恭孝顺。洪先生喜在心头,他有意逐渐放手移交担子,淡出商务,腾出更多时间,倾心于公益善事。他曾经担任菲华英林同乡总会理事长,现任英林洪氏家族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在兴建会所时,他率先慷慨捐资买下地皮,众乡亲随之踊跃响应,筹齐建设资金。几年后,地皮猛涨数倍,益显洪先生的豪爽果断和远见卓识。

出于对家乡公益事业的热心和参与支持祖国经济建设的责任,也为了引导教育子孙即第二、三代华人对根的认同、归依和对祖籍国的情感维系,洪麒麟先生多年来持续不断捐资公益、创办企业,一桩桩善事实事,默默地实践着其夙愿。洪先生认为,这样做,少了抽象说教,多了现实效应,因为有了与境外相关联而根植于斯立足于斯的家族实业,子孙们自然就多了一份牵挂与关注。在商务兼及亲情的来来往往中,增加了解,深化感情。

洪先生排行第六的女儿洪珊珊,是留美医学博士,深体年逾古稀的严父的恋乡情结,为玉成其父造福家乡之夙愿,于1994年毅然投资4000多万元,在家乡英林村创办浪花(福建)化妆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35万美元。该公司占地30亩,掩映于绿树丛中的厂房建筑面积10996平方米。其新产品已投放市场,为家乡女性提供质优价廉的润肤洁肤中高档化妆品。

洪先生平生不沾烟酒,简衣素食,生活节俭,但对家乡却慷慨之至。苟利众生,巨细乐为。他捐资15万元,为英林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兴建大门、语音室和教室;为南英诗社捐资13万元,作为骚人墨客吟诗作赋的活动经费;1997年以来,捐资100万元,先后为村中铺筑长短不一的水泥路15条,总长4公里多;捐资50多万元,为英林侨联建造办公楼房;捐资110万元,为村民兴建旅游古迹——观音宫(灵山寺)、洪氏祖祠等;捐资50万元,先后用于本村的扶贫济困、赈灾救急等。历年来,他捐办公益事业的款项超过550多万元人民币。家乡百姓,有口皆碑。

乡亲们铭感于怀的是:这些年来,洪先生的热心所为,全为了把根留住,俾使儿孙辈永怀故土,长念摇篮之恩。洪先生于此念兹在兹,有厚望焉,有深意在。

洪麒麟现任菲律宾六桂堂宗亲总会永远荣誉理事长、菲律宾英林洪氏家族总会永远名誉理事长、英林中心小学董事会永远名誉董事长、英林保生大帝董事会永远名誉董事长、英林中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英林医院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张明敏:中国心故乡情

乡间的小路

张明敏回乡时,小车先绕着街市一圈,他透过车窗望着小镇,近乡情更怯,惟有先绕行。

下车后,走在故乡的小路上,沿着“爸爸的草鞋”曾经踏过的足迹,张明敏听着故乡人的介绍,脸上渐露微笑,因为心情高兴———原来海边数过去的第一幢房子是自己老家的房子。

故乡啥模样?英林镇的镇领导们用闽南语介绍,嘉排村地处晋江市英林镇南部围头湾西北部,与金门岛隔海相望,有下伍堡、岑张2个自然村,村中以服装业、水产养殖业为支柱产业,下伍堡就有着“闽南服装名村”以及“排球之乡”的美誉,是国内外服装加工基地和原辅料的集散地……

乡亲们一面对张明敏,开口就说闽南语,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笑了。记者问张明敏会说闽南语吗?他说,可以听得懂,但如果要自己说出来,真还得需要这样的语境多沟通,要不说话还有点绊舌头。

面对乡亲们的介绍,张明敏有礼貌地听着,不时还微笑点头,表示可以听得懂家乡话,甚至也会开口说几句简单一点的闽南话,旁人乍一听还以为他是在本土长大的。

“阮天生爱打拼”

张明敏1956年9月出生于香港,父亲老家在晋江英林下伍堡,后来在香港一家出入口行任文员,母亲是印尼归侨,老家安溪。张明敏有2个姐姐、3个弟弟,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为了分担家庭重担,他小学毕业后就读的是工业中学,毕业后到电子厂打工。

幼时,张明敏喜欢唱歌。虽然有唱歌天赋和执著追求,由于家境艰难无法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他对音乐的热爱并未因现实境况而冷却。家中一台老式收音机成了儿时最亲密的伙伴。他先是跟着哼,继而跟着唱,聚精会神,如醉如痴。年纪不大,已学会不少流行歌曲。偶尔有点零花钱,也要跑去买张票听人家唱歌。他渴望有一天能够跨进音乐学校的大门。在紧张艰苦的打工生涯中,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刻苦进修。

23岁时,他参加了香港工人演唱赛和业余歌手演唱赛,受到评委的赏识和观众的热爱,一举连揽2个冠军头衔,从而受到了歌坛的瞩目。同时,他的名字还上了香港电台优秀歌手“龙虎榜”,颇有名气的一家唱片公司为他录制了第一张个人专辑《乡间的小路》。

年轻时代,张明敏不知在多少个歌厅和酒吧唱过歌,酸甜苦辣都尝过了,有欢乐,更多的是艰辛!

唱民族歌曲的香港歌手

7岁时,妈妈把张明敏由香港送到广州的一所华侨小学读书,学中国话。后来,一身中山装,用国语唱民族歌曲,成为张明敏在香港的“特色”。为此,张明敏忍受了许多冷遇甚至是谩骂,声声口哨像尖刀一样扎着他的心。

有人为此劝他,哎,改变一下演唱风格吧,你可以挣很多钱,可以有更多的观众……身处逆境,张明敏并不为诱惑所动,坚持用国语演唱民族歌曲,并力求表现人民群众的淳朴,所有唱片唱的都是国语。

1982年,当日本方面在审定教科书中,篡改侵华历史时,张明敏怀着极大的民族义愤,录制了第2张个人唱片专辑———《中华民族》唱片,在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获得“黄金唱片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1470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5
下一篇2023-09-2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