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千秋闻上一句:钟期一见知。
示孟郊
作者: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注释
①示孟郊:告诫儿子孟郊。示:以事或言告人。按:此诗历来怀疑非浩然诗。孟郊:中唐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字东野,生于玄宗天宝十年(751),卒于宪宗元和九年(814)。而孟浩然生于武后永昌元年(689),卒于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孟浩然死时,武康孟郊尚未出世。然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载:孟浩然“有子仪甫”。又孟浩然诗《裴司士员司户见寻》曰:“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由此可知,孟浩然有一独子,名仪甫,此即孟郊乎?若此,天宝十年出生的诗人孟郊不过与浩然子同姓名而已。且揣之《示孟郊》内容及口吻,当是给儿子始合。但本诗较早的宋本不载,权作浩然示子诗看。
②“蔓草”两句:蔓生的杂草遮盖了遍野,兰芝一类的香草却只结了孤根。《左传·隐公元年》:“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后常以蔓草喻操行低下者。兰,指香草。芝,古人以为神草。兰芝合用,喻德操高尚者。此二句既喻丑恶者多,美善者寡,慨叹身世遭遇,又喻只有一独子,将告诫培养。
③“众音”二句:难听的世俗音乐到处充斥着,而伯牙却洁身自爱不参与喧闹。众:一般,世俗。繁:多。伯牙:伯牙。春秋时人,据《吕氏春秋·本味》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善识其琴音高山与流水之意。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以为世无知音。喧:声音大而嘈杂。
④“当时”二句:当时的伯牙鼓琴,或志在高山,或志在流水,世上竟无人能分辨得出来。
⑤“钟期”二句:钟子期一听见伯牙的琴中之音,高山流水的佳话就千秋流传了。
⑥“尔其”二句:你千万要保持高尚的品格,鄙薄社会上庸俗低下的风气。尔:你。指其子孟郊(仪甫)。其:语气词。静节:贞静的节操。徒云云:我要说的就只这些啊。徒:只。云云:指说的话“静节”和“薄俗”
1 文言文中表香味的字有哪些
一、苾:蔚蔚丰秋,苾苾香秔。——南朝·谢灵运《山居赋》
白话译文:草木茂盛如丰收的秋天,似芳香芬芳的梗草。
二、芬:芬馥肸蚃。——西晋·左思《吴都赋》
白话译文:芬芳香气如瀑布倾泻。
三、芳:芳菲菲其弥章。——战国·屈原《离骚》
白话译文:散发出一阵阵浓郁清香。
四、馨:其德足以昭其馨香。——春秋·左丘明《国语》
白话译文:它的道德足够表现出显著的芳香。
五、臭: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战国·孔子《易·系辞上》
白话译文: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
2 初中文言文芳的解释有哪些作名词
(1)形声字从艹,从方,方亦声“艹”指“草本植物”,“方”指“邦国”“艹”与“方”联合起来表示“(天下万国时代)各国的香草”、“(中国统一时代)各地的香草”本义:各国各地具有本国本地特色的香草
(2)同本义常见于口语,方言,在古体书中是赞美美貌如《宇津保物语》《万叶集》中“芳草行来远,蕙兰秋意晚佛祖意分明,学堂青玉案”的句子姓名用此字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用昱珀在添:和汉三才,故实除蝗,五音分金 三个契押,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在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还有此种风俗
◎野芳发而幽香――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3)香气
◎芳,草香也――《说文》
◎芳菲菲其弥章――《楚辞·离骚》注:“香貌”
◎兰芝以芳未尝见霜――《淮南子·说林》
◎芳与泽其杂糅兮――《楚辞·离骚》
◎兰有莠兮菊有芳――汉武帝《秋风辞》
(4)指春天
举例:芳林(春日的树林);芳春(春天)
(5)指女子
举例:芳卿(对女子的爱称);芳尘(指女子的步履);芳魄(美人的魂魄)
(6)花草的香味〈喻〉美好的德行或名声
举例:万古流芳
(7)花草
举例:篱边野外多众芳
(8)姓氏
作形容词
(1)香,气味美好
◎芳草发狂――《素问·腹中论》
◎和致芳些――《楚辞·大招》
◎鼓芳风以扇游尘――《谷梁传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美好 原是宗教学名词,宗教中暗语指众生本具之佛性,大乘经 记载:清净无染,灵照而放光明在东密众多的修法中,系属于秘法中之秘法 女用昱珀 男用寂断 添“浆草,出云鞍马,四灵物”3个押印可除难,求财五灯会元卷三百丈章:‘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真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曾经学舞度芳年――卢照邻《长安古意》
(3)对人的敬称,美称
◎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红楼梦》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3 文言文 水仙,关于水仙的古文言文水仙花的其他名称和由来
水仙:王朝《拾遗记·洞庭山》:“屈原以忠见斥,隐于沅湖,披蓁茹草,混同禽兽,不交世务,采柏叶以合桂膏,用养心神,被王逼逐,乃赴清冷之水,楚人思慕,谓之水仙”。
洛神: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其名叫“宓妃”、“雒嫔”。五代蜀杜光庭《墉城集仙记》卷五称:“洛川宓妃,宓牺氏之女也,得道为水仙,……震蒙氏女者,亦曰奇相氏,得黄帝玄珠之要而为水仙”。后人以曹植《洛神赋》述其形体姿态之美为典故比喻水仙花。
玉清: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赋》:“迎九玄于金阙,谒三素于玉清”。明袁宏道《瓶史·九使命》:“水仙神骨清绝,纤女之梁玉清也”。
凌波仙子:荷花、水仙花的别称。凌波:①行于水波之上;②形容女子步履轻盈。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明唐寅《咏莲花》:“凌波仙子门新装,七窍虚心吐异香”。宋黄庭坚《水仙花》:“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
雅蒜:明嘉靖文震亨《长物志》引宋宝庆《太平清话》:“冯夷服花八石,得为水仙,其名最雅,六朝人乃呼为雅蒜,大可轩渠”。
天葱:宋淳化赵湘《南阳诗注》:“此花外白中黄、香美如仙,茎干虚通如葱,本生武当山谷间,土人谓之天葱”。
金盏银台: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四:“杨诚齐(万里)云:世以水仙为金盏银台。盖单叶者,其中真有一酒盏,深黄而金色”。宋周师厚《洛阳花木记》:“水仙 生下湿地,根似蒜头,外有薄赤皮,冬生叶如萱草,色绿如厚,春初于叶中抽一茎,茎头开花数朵,大如簪头,色白圆如酒杯,上有五尖,中承黄心,宛如盏样,故有金盏银台之名”。亦作“金杯银台”。宋辛弃疾稼轩词《贺新郎·赋水仙》:“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白乐银台润”。
玉玲珑:宋司马光《其日雨中闻姚黄开》诗:“ 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此指牡丹,元刘秉忠《江边梅树》诗:“素艳乍开珠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此指梅花,亦指水仙。宋吴文英《燕归梁·书水仙扇》词:“白玉搔头坠髻松,和春带出芳 。为分弱水洗尘红,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此指“千叶水仙”。
姚女花:宋《内观日疏》:“姚姥住长离桥,十一月半大寒,梦观星坠于地,化为水仙花一 ,甚香美,摘食之,觉而产一女,长而令淑有文,因以名焉,观星即女史,在天柱下。故迄今水仙花名女史花,又名姚女花。
玉霄:传说中天帝、神仙的居处。语出唐常建《古意》诗之二:“玉霄九重闭,金锁夜不开”。宋许仲企《水仙花》诗:“芳苞茁水仙,阙名为玉霄”。此指“千叶水仙”尚未命名,以称玉霄。
玉芽:《群英类选·渔樵记·翦彩为花》:“香腻水仙花,翠带凝妆露玉芽”。此指水仙花苞。
俪兰:明都 《三馀帖》:“和气旁薄,阴阳得理,则配玄即今水仙花也。一名俪兰,一曰女星,散为配玄”。
雅客:元程 《三柳轩杂识》:“以水仙在花史上列是风雅之客,而推崇为雅客”。
蕙质兰心
[huì zhì lán xīn]
比喻女子芳洁的心地、高雅的品德。宋.柳永〈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词:「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也作「蕙心兰质」、「蕙心纨质」。
义结金兰
[yì jié jīn lán]
金,比喻坚韧。兰,比喻香郁。金兰形容友情深厚,相交契合。语本《易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义结金兰比喻情谊坚固契合。
絮果兰因
[xù guǒ lán yīn]
比喻结局不幸之因缘遇合。以兰花之馨香喻美好之前因,以飞絮之飘泊喻离散之后果。
沅芷澧兰
[yuán zhǐ lǐ lán]
本指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兰情蕙性
[lán qíng huì xìng]
喻女子的人品贤淑娴雅。
采兰赠药
[cǎi lán zèng yào]
谓男女互赠礼物以示爱慕。语本《诗.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蕑兮。"毛传:"蕑,兰也。"又:"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毛传:"勺药,香草。"
沅茞澧兰
[yuán chén lǐ lán]
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兰质薰心
[lán zhì xūn xīn]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气质。
兰桂齐芳
[lán guì qí fāng]
兰桂:芝兰和丹桂,旧时比喻子侄辈。芝兰和丹桂一齐散发芳香。比喻子孙兴旺发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