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娘化妆,一般在早晨5:00至7:00之间,化妆一般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故需要早点进行,但具体的时间还是要根据接亲的时间和化妆时长决定。
同时,新郎也会打理一下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发型方面。
2、接亲准备,7:00至9:00,新娘化完妆就可以等候新郎来接了。
新郎在此期间就开始准备集合婚车,装饰婚车,准备好往新娘家里带的烟酒、点心等,在出发之前一定要重新核对清
单。同时,要安排摄影师就位。
3、接亲 ,8:00至9:00
4、拍摄外景,9:00至10:00,新郎在接到新娘之后出发拍摄外景。
5、出发去酒店,11:00,在拍摄完外景之后出发去酒店,这个时候新娘会对自己重新进行下梳理,拿好随身物品到酒店迎接前来祝贺的亲朋好
友。
6、良辰吉时,一般婚礼的仪式都会在良辰吉时开始,比如说11:58,12:08,司仪会选择这样的时间,仪式完毕就要敬酒了。
7、新人敬酒,12:30到13:00,新娘在仪式完成后换敬酒服,与新郎共同向来宾敬酒。
8、娱乐活动,午宴之后
酒席圆满礼成之后有的会组织亲朋好友去歌厅唱歌或者一些其他娱乐活动,这个基本都是由新人来定。
9、准备晚宴,17:30左右,晚场宴席基本是答谢婚礼当天帮忙的所有人,新郎新娘同样需要敬酒。
10、闹洞房,21:00至23:00,基本是新郎新娘的朋友会到新房去闹洞房,有的还会请摄影师录像留下当天的点点滴滴。
1、粉底不要涂得过白过厚
千万不要把一张自然的面孔,涂得又白又厚,像一张木偶脸,这是错误的化妆法。在化妆前清洁皮肤之后,要擦化妆水,打底时要以肤色来决定粉底的颜色。新娘化妆的肤底,各种颜色要调配成比自己肤色稍为深一些,特别是圆脸。脸大的人粉底尽量调深一点,会让脸型看起来小一点;脸小者反之,不宜太白。
2、假睫毛不可戴大浓
眼睛是最能影响整个外表的部位,所以眼睛是化妆最重要部分,眼睛戴上合适的假睫毛,将使眼睛更大、更灵活。假睫毛太浓反而使眼睛混浊,远看只见两只黑洞,没有一点美感。
摘要:结婚时新娘请一个跟妆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婚礼中新娘会因为大小的礼节而忙得不可开交,妆容也会跟着不断脱卸,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位跟妆师帮忙补妆。那么,婚礼跟妆师一天多少钱呢?如何选择婚礼跟妆师?普通跟妆师一般在300-800元左右,中级跟妆师一般在600-2200元左右下面,来看介绍!结婚当天要不要请跟妆师
婚礼当天不仅仅是化妆这么简单,还有设计发型、造型与婚纱的搭配,婚礼的主题等多方面的整体造型。并且,婚礼当天有够新人们忙的了,所以找一个跟妆师是比较省心的。
婚礼跟妆有哪几种
1、全程跟妆:化妆师早上上门为新娘化妆做造型,接至新_家补妆,然后至饭店补妆,典礼完变换造型至结束。
2、半程跟妆又分为:早妆和酒店改妆
(1)早妆:早上化妆师上门为新娘化妆和做造型结束。
(2)酒店改妆:从新娘到酒店开始,然后典礼完毕变换造型到宴席结束。
结婚跟妆一天多少钱
1、高级跟妆师:相对来说高级跟妆师技术肯定好的,化妆水平也是相当高,因此价格就贵了。如果是在一线城市,高级跟妆师价格一般都在2200-35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价格一般在1000-2000元左右。
2、中级跟妆师:一般从业经验在3-5年以上,对于新娘化妆的经验比较丰富,这样的跟妆师价格在一线城市一般在1200-22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价格一般在600-1000元左右。
3、普通跟妆师:一般从业经验1-2年,新娘跟妆师的经验可以说是参差不齐,也有好的,也有完全不靠谱的。普通跟妆师一线城市价格一般在300-800元左右,二三线城市200-600元左右。
如何选择婚礼跟妆师
1、看化跟妆师的品位和以前案例
观察跟妆师自己的化妆品位、穿着、涵养等,跟妆师不应该是粗俗的人,就算不美丽,但至少看着舒服。另外,对于经验丰富的跟妆师,有很多婚礼当天跟妆和新娘造型的作品。如果她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建议慎重考虑。
2、先不预约试妆
可以听跟妆师给你的建议是否合理,一个好的跟妆师,不一定可以给你一个满意的妆容。好的跟妆不是单纯地体现新娘漂亮,而应该体现出个性化的美丽及气质。好的跟妆师就像你的好朋友一样了解你,只有这样才能把你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
3、根据跟妆师的案例和自己风格进行挑选
每个跟妆师都有自己擅长的风格,有的清新温婉、可爱靓丽、成熟妩媚、夸张大气等,这些风格会在他们的案例作品中体现。因此,多观察跟妆师,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
4、口碑很重要
可以到网站上搜索,或者是听听顾客对这个跟妆师的评价怎么样,如果大家都认为好,一般没有什么值得疑问的。
在咱们临沂的广大农村地区,自古以来,婚假算是人生中的一件头等大事,也是双方父母心头的一块石头,更是双方家族里的一件“盛世”。今天,见心君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单身,哥哥姐姐以及朋友的婚嫁)以及一些专业的资料,和大家拉拉临沂结婚风俗的那些事儿。如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如果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踊跃补充。

相亲:一般情况下,农村的相亲的居多。一般都是儿女到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纪并且不善长恋爱。爸妈一般就比较着急了,都会去托媒人甚至七大姑八大姨的为自己的子女找寻合适的对象。媒婆其他长处不说,反正嘴上功夫挺厉害,好的媒婆一般说十对能成八九对。相亲一般都是男方去女方家里,女方家长和家族里的长辈还有女方在一个屋子里。通过聊天的形式“盘问”,多大了家里兄弟几个呀做什么工作的呀家里有房子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很快的了解男方,也可以看到男方的具体表现。如果合适,就给男女双方单独的时间和空间交流。不合适就婉转的转告给媒人。说正规点的话,相亲从媒婆的角度来讲叫“说亲”或者“提亲”,相亲的双方一般讲"门当户对",一定要不犯克,犯"忌"不能"成亲"。比如属相的相克: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蛇见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具体的相生相克以及五行八字的禁忌,以后的文章会详细介绍)

定亲:男女彼此情投意合以及两家的长辈同意后,男方备好“定亲礼”(衣料,首饰,现金)交给女方。并在“书子”上写明男女年龄,家长和媒人姓名等,双方各持一份,作为联姻依据。亦称“传帖”或“过红”。

送日子亦叫去日子:待婚事定好后,男方就请人根据男女双方的命相,查定结婚日期,应用房屋,支床方位、时间,"娶女客"、"送女客"及双方亲朋"忌讳"属相,出嫁上头时间、位置,上、下轿(车)、坐帐方向,写在红纸上一式两份,称"年命帖"。

随后择吉日由男方和本家兄弟用"包袱"或"抬盒",将准备好的礼品,分四六八色,四六八身衣料,猪肉数斤,活鸡一对,鱼一对,点心6—10斤不等,化妆品一宗,艾一对,葱两根,高梁莛"筷子"一把,"年命帖"一份,一起送到女方家。即为“送日子”。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送日子”的东西不再是以前的约定俗成,适当的有些增减。

约客(kei):女方在接到"年命帖"后,其父母先口头与亲朋提前打招呼:“孩子的婚事已定,到时候一定来喝喜酒"之类的话,亲朋即准备相应礼品。待婚期临近,女方父母便正式到亲朋家发出邀请,讲明某天“约客”。到日各亲朋备好礼品,一同前往。婚女之舅父、母礼品较重,并且还须给外甥女买灯盆。

下催妆衣:在结婚前两天,男方要下"催妆衣"。礼品比较简单,即为男方做好的红棉袄、棉裤,另外还有猪肉等。女方回帽鞋、成衣一身,称"回盒"。
结婚:男方在下"催妆衣"后,双方家中开始准备结婚之各项事宜。
1铺床:按年命帖"要求"定方位,床上用高梁秸、麦穰、一对艾、几根芝麻秸铺设,上面铺花席、床单、被褥,放上枕头、压床鞋。床腿下用红纸包上砖与金钱垫好,床下放泥瓦盒一个。
2贴喜联:结婚前一天下午自家及本家大门、屋门要贴对联,三年内无亲人病故者贴大红对联及双喜,亲人病故未满三年则要贴蓝对联。院内如有石磨,要用红席或红被盖上。同一天叫亲戚,姑舅等长辈要人用小车、毛驴去接来,同辈下辈多自己前往。
3填箱:女方头天晚上要把礼品放入柜箱、桌、抬盒内,叫"填箱"。被褥放在桌子上,四角串好红绿花生,木柜内按嫁女岁数放馒头,一岁一个,四角各放一个大的,当中放一个最大的,此后再掐三大掐以示礼丰厚,再放一碗"宽心面"。桌子、箱子、抬盒各放点心、衣服、灯盆、化装品等。填箱要用灯照一照,以示明亮吉祥。舅父母、姑、姨、婶子、父母都要给嫁女钱,称"压腰钱"。
4上头:结婚之日早晨,嫁女根据"年命帖"上规定时间梳妆,头戴凤冠,上盖"蒙头红",身穿罗裙,脚登父亲或哥的一双鞋,坐在椅子上,由哥弟抬到轿(车)前换上鞋上轿(车)。
5行路:最前面是一撒青龙帖的,过桥、拐弯都要贴上"青龙"一张,以示吉祥或"压邪"。其次是抬嫁妆的,由小件、大件排序。再次是乐队,轿(车)两侧是小客,轿后是送女客、大客。轿为木制,高两米,四面各宽1米,为席装拱顶,前面留门,两面各留一小窗。轿衣为单扇四面一顶,顶四角用花线编织垂网及花穗。送嫁队伍在途中,遇到另有送嫁队伍,都要争上风头,靠北靠东走,以示吉祥高升。

结婚当天,新娘要坐自已装扮好的轿或小推车从自已家出发,50-70年代初,小推车都用席子遮起来,出嫁女坐在右边,称车的(伴娘)坐在左边。车后跟着抬橱、柜、桌的和两个扛小杌的人员,通称“抬嫁妆的”。
当然还有一个细节应该很多人不解,就是结婚当天,大门口的石狮子(也有石象或者其他的动物)要用红布或者红纸蒙上眼睛。这样做的原因是石狮子具有灵性,是活物,那些威风凛凛的石狮子有霸气和杀气,一则害怕石狮子吓着新娘子,二则是担心石狮子会冲撞了新生的家庭,打破了那一份和和美美。结婚当天,婚姻关系刚刚建立,新家庭犹如新生儿一般脆弱,经不起太生猛的冲击,有大石狮子在的路边和门口都要特别注意,石狮子透着凶猛的眼睛、怒吼的嘴巴、高昂的头最好被蒙起来。这样,婚礼才会和顺、平稳,以后的婚姻生活也才会美满安宁。

新娘一般出自已家门之前,都会哭几下,意思是给娘家留下金子。(轿)车要在十二点之前到达新郎家,车至男方大门外停车后,先停留片刻,谓之“磨性子”,寓意过门后性情温顺。
6迎大客:落轿后,由陪大客的着新郎至大客坐的车前,把毡铺在车门前,新郎恭敬的三鞠躬,陪大客的拱手施礼说客套话,大客即下车还礼,由陪大客的领到客厅,让至上首落座。
7迎新娘:新郎与娶女客、提毡、抱升、"撒福"的一起到新娘轿(车)前,将升放到轿门口,娶女客先到送女客车前施礼,口中一套客气话,送女客随下车答礼客套,至新娘轿前掀开轿门,新郎在红毡上向新娘鞠躬,新娘在轿内还礼,随即踏着升下轿,新郎转身站到毡的前头。
此时“撒福”的向新娘、新郎头顶撒三把"福",(福即麦麸,栗子,枣,花生和糖块)边撒边说:“先撒栗子后撒枣,大的领着小的跑。”寓意“早立贵子,生活甜蜜”。而且还有一个小辈的人给抱“生”,那是一个能装四五斤玉米的“生”,寓意为“步步高升”,并且新娘踩过之后还要抱到床边。
当然还有掀红盖头,一般都是新郎用杆状物品去挑开。古代只有两样东西可以挑盖头, 一件是玉如意,有钱人家用的! 一件是秤杆,平常人家用的! 象征着挑开盖头后,新郎会称心如意!因为以前新人都是结婚第一天才见第一面的! 秤杆上有秤星,谐音:"称心"

8拜天地:到院中"天地桌"前夫妻并排站立,男东女西;由主持人主持拜堂:第一步是拜天地,因为是天地给了他们的缘分;第二步是拜父母,是父母给了他们生命;第三步是夫妻对拜,希望他们生活甜甜蜜蜜,白头偕老。而新娘的父母一般不会出现在婚礼现场。所以一般的俗语都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步入洞房。

随后进人洞房,抱升的将升放在床前,新娘踏升上床,按规定方向坐下,叫"坐帐"。新郎用备好的烟袋将"蒙头红"挑起,高举放到福棚上。上好酒菜、红鸡蛋、酒具、宽心面等,新人喝"交心酒",乐队同时奏乐。
此后,男方摆宴席招待宾客。女方前来“送亲”的多是新娘的舅或伯父,叔叔等,被敬为上宾,俗称“大客”;其它来送亲的称“小客”。
喜宴过后,大客,送女客由陪客的带领至新郎父母房中,说一些客套话:孩子小,不懂事,多多担待照顾,小孩做的不对的地方,改批评的批评。然后再商定叫"对乐"的日期以及一些小细节。同时小客一人将新房窗上封的红纸撕开,以示明亮,将抬嫁妆的红绳一根扔到屋顶上,一根带回去。
闹洞房:新婚之夜,常有一些乡邻,朋友,同学或者晚辈到洞房“闹房”取乐,孩子在新娘家的嫁妆里面,找果子和硬币。新娘的嫁妆和被子都印着吉祥的画并且是大红的,预示着幸福。当然近几年,闹洞房也有一些闹出尴尬和不快的(不仅临沂地区,这个现象很普遍)。

过"对乐":就是约定的日子,由新娘的哥弟去叫妹或姐。叫时男方一般不安排酒饭,只安排茶、糖果之类,坐坐拉拉就走。送"对乐"男方应摆席招待,有陪客的互聊家常。新娘要给婆家长辈买鞋、做烟荷包子,并带一对锅饼。
磕喜头:婚后第三天,新郎新娘要给本家长辈磕喜头。有一本家弟弟提毡,先从祖父母起,后父母、伯父母、叔父母,由近及远,都带点心,享受磕头的都要给磕头钱。
上喜坟:在磕过喜头的下午,到祖坟上坟,谓上"喜坟",放鞭磕头。男女两人同去。用红纸压坟顶。上喜坟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里的先人们知道,家里填了新人,希望能够保佑他们,也是一种展示人丁兴旺的形式。
过满月:结婚满月之日,女方娘家兄弟去把姐或妹叫回娘家,男方多数同往,带相应礼品,女方娘家诚意相待。。
注意事宜:喜宴过后,当所有人离开男方家门时,决不可向男方家人说再见。
结婚三天内新房都要点着灯,并且一个月不能晚回家,因为不能空床。婚后不久,新娘要由丈夫陪同回娘家,俗称“过对月”。
“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一身病”。所谓“姑不娶”,就是当姑的不驾媳妇。“姨不送”和“姐姐送了一身病”,是说当姨的和当姐姐的不当送客。
每月初一、十五、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重阳、腊月初八、十八、廿八、二十四都属禁忌之日,不能走回娘家。讲究的还要忌讳"杨公忌"之日
旧时夫妻不合,没有离婚之说,男方不要女方叫"休妻",女方离家出走称"逃婚"。
男方"休妻"、"丧妻"再婚叫"填房"、"续房",女方亡夫再嫁叫"回头"。男方娶"回头"一般是夜间三更左右,女的到男家先在备好的锅前烧三把火,称"续火"。
时代的车轮在前进,风俗也在不断的变革中,现在的临沂很多的地区已经不再从头到尾的沿袭传统的风俗。当然很多都是向着现代、时尚、简约、个性的方向去做。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但是无论怎么变,本质都是好的。而那些美好的结婚习俗,也会想美酒一样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积淀,愈发弥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