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高不高,口红很重要。现在我们钟情的咬唇妆、斩男色,其实古代早就有了。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女人的口红和唇妆。
一、口红制作早在先秦时期,社会上就出现了欣赏女性嘴唇美的现象。《楚辞》中说“粉白黛黑,唇施芳泽”,那时女人就懂得用鲜亮的颜料来美化嘴唇,提升颜值。那么,古代的口红是用什么原料制作的呢?
早期用的口红,叫“口脂”。口脂是用红色朱砂颜料或胭脂掺上兽脂制作而成的。口脂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先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拣入上好的棉花中,然后投入烧至微烫的酒中,以热酒吸收棉中的香料之味,浸透后,去除棉花和香料,将牛油或牛髓放入此香酒中,旺火大烧,然后撤火微煎,然后慢慢掺入朱砂颜料,并用青油调入,搅拌均匀,灭火后,自然冷泉,红色脂膏凝结,唇脂也就制作完成了。
唐玄宗的女儿永乐公主,是个化妆达人。她曾经自制了多种化妆品,为了能够研制化妆品,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种植各种香料香花的园圃。她的园圃中,能够用来制作口红的植物就有二三十种。
二、唇妆样式汉代前后,点唇的习俗正式形成。那么古人都画哪些唇妆样式呢?汉代妇女点唇,上唇小、下唇大,嘴角部分用妆粉遮盖。魏晋时期,唇妆以扁形居多,一般在原有的嘴型基础上稍作添减,嘴唇的轮廓清晰可见。
汉代经典唇妆,《汉武大帝》林静饰演卫子夫
到了唐代,国势蒸蒸日上,气象大气恢弘,女性抹口红最喜欢明艳,以彰显自信、大方与美丽。先用妆粉涂抹整个嘴唇,然后再用明艳的口脂画出唇型,一般上唇大、下唇小。
唐代的很多娼妓大都是引领美妆时尚的,她们创造的唇妆样式有有一二十种,如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半透娇、万金红、圣檀心、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媚花奴、嫩吴香等等。
这些充满诗意,而又含蓄唯美的唇妆名称,反映了对女性身体的关爱,凝聚着她们对美的不懈追求。
历代妇女点唇式样
从宋到明,女性唇妆仍以娇小为美。到了清代,唇妆样式就更加多样化,上唇或涂满,或作花瓣状,下唇或只在中间点染一颗小樱桃,或者几乎涂满。女人们更加懂得选择合适的唇妆,来适应或修饰自己的嘴唇唇型。
乾隆皇后乌拉那拉氏
三、口红色号口红色号可以说是古往今来女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了,当然对男士来说可能就是千古未解之谜。古代口红以红色为主。东坡居士有一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古代女性在抹口红上也颇讲究深浅浓淡。上面所列唇妆样式的名称来看,如大红春、小红春、淡红心等,可能也说明了红色口红不同色号之间的差异了。
敖珞珈仿唐代仕女
除了红色口红,古代妇女还流行过抹黑色唇脂。这种黑色口红叫“乌膏”。《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妇人为圆鬟椎髻,不设鬓饰,不施朱粉,惟以乌膏注唇,状似悲啼者”。
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汉人和胡人之间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乌膏就是受到了胡妆的影响。所以,白居易在他的诗中提到乌膏时,就说其“非华风”。
乌膏在唐代流行到什么程度呢?当时称其为“元和时世妆”。这种流行程度,不亚于今天风靡不辍的“斩男色”。
2016年Dior秀场模特的黑色唇妆
其实,乌膏并不是纯黑色,而是一种近于黑色的暗红色。当然,你可能get不到它的美,那么来感受下欧美女性白皙肤色与耀黑唇色碰撞出的冷艳之美吧。
四、口红的形状由于唇脂是用朱砂掺以动物油脂制作而成的,所以呈糊状,是盛放在小罐或小盒子中。这种我们叫它“盒装口红”。
湖南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唇脂,盛放在小圆盒中
魏晋时期,还发明了“丝绵口红”,就是用丝绵卷成圆条,浸染红蓝花汁,用来当腮红或口红用。这种“丝绵口红”,是不是有点气垫的感觉?
电视上常见女子化妆时,用一张红色的纸片,在嘴唇上一抿,这种口红是“薄片胭脂”,是用纸片或金箔浸染红蓝花汁而成。虽然携带起来比较方便,但用的时候还是有点不优雅,要先用唾液溶化它,才能用来涂面或画唇。
《锦绣未央》唐嫣饰演李未央
直到唐代以后,才出现了管状口红。唐代元稹《莺莺传》里写了这么一段情节:崔莺莺收到张生从京城捎来的化妆品,其中就有管状口红。莺莺在给张生的回信中说:“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
隋唐时期的5寸,相当于今天的15厘米。可见,最起码在唐代时,就已经有了管状口红了。
我们现代人基本上都会涂上口红,因为抹上口红会显得自己很有气色。其实古人也是会涂口红的,不过他们的口红不是像现在的口红这样是拿化学物质做的,那个时候的口红大部分都是拿花草植物做的。
古时候的口红其实就是胭脂,当然胭脂有的时候也可以涂在脸颊当腮红,这些都是可以的。古时候的女子那个时候就已经爱美了,她们觉得自己的唇色不是很漂亮,有的时候生病唇色发白会显得她们很没有气色,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能够显气色的东西,于是商人就想到了胭脂,毕竟女孩子的钱一向很好赚,而商人是最会抓商机的。
其实胭脂基本上都是命专人负责去采集的,有的时候为了能够制造出好的胭脂,他们会专门开出一个种植花草的地方,里面的那些植物都是为了以后制造胭脂用的,毕竟想要获得更多的钱,这些钱还是值得花的。
他们其实有自己的工厂,里面也有专门负责制造胭脂的人,比如谁负责提取植物中的颜色,谁负责分类,谁负责捣烂花蕊,这些都是需要明确分工的,除了这些之外,一个好的外观也是很重要的。为了能够卖出更好的价钱,他们会特地制作一些比较特殊的盒子,有的时候为了营造货物滞销的氛围,他们会故意将有些胭脂的颜色制作的少一点,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聪明,要不然也不会那么早的时候就发明出了四大发明,发明出了其他国家没有的东西,只是有的时候他们可能将心思都放在了玩乐上面所以最后才有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
1摘取新鲜玫瑰花瓣,清洗干净,一片片摆开晾干水
2倒入适量白酒,柠檬;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
3杵槌出鲜艳的红色花汁后,倒入放有纱布的碗中,去渣留汁
4放上酒精灯,小火慢熬,熬出原色,根据跟人喜好,在手上试颜色深浅,想要深色可以熬久一点,水分少了颜色会深
5木浆纸裁剪成自己想要的大小,放入熬好的原色花汁中浸色,用夹子按压使木浆纸完全浸泡上色
6木浆纸完全浸泡上色后夹起放置席子上晾晒
7待上色浆纸晾至干水后,用笔刷花汁上色,反复上色三至五遍
8把晾干的木浆纸收齐放入盒子里,口红纸就完成了
9妆前先润唇,会更上色
:
口红是所有唇部彩妆的总称。口红包括唇膏、唇棒、唇彩、唇釉等,能让唇部红润有光泽,达到滋润、保护嘴唇,增加面部美感及修正嘴唇轮廓有衬托作用的一种产品,是女性必备的美容化妆品之一,可显出女性之性感、妩媚。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其实它就是胭脂,古代,亦可做胭脂,亦可做口脂。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它绝对环保无毒。在古代化妆品匮乏的情况下,爱美人士的化妆品还是花样繁多。口红纸就是个好的发明,一页红纸,双唇轻抿,即获朱唇一枚。
参考资料:
古代女子的唇妆一直都是很多人研究的东西,随着朝代的变化,唇妆也会有所变化。而古代女子的口红都是用脂质物作为原材料,再加上鲜花榨取出来的汁水调色,制作成为口红。根据原材料来看,古代女子的口红主要还是起到润唇的作用,显色度应该不会很高,只是淡淡的一层颜色。但是在没有任何先进技术的情况下,古代女子能够制作出口红就已经很聪明了。
因为口红的主要调色材料就是鲜花汁水,所以颜色可以自己挑选,不同的花瓣制作出来的口红颜色会有所差异。原理上是可以自己任意挑选颜色的,只要选择合适的花瓣,就能够调制出不一样的口红颜色。古代女子也会有鲜花汁水染指甲,不同的鲜花能够染出不同颜色的指甲,口红制作也同理。
但是古代嫡庶尊卑有别,所以口红颜色也并不是想用就可以用的,普通人家可能没有太多的讲究,但是在宫中,尤其是大宴会上,妆容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比如正室才能够使用大红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宫红”,妾室则只能用玫红色或者偏橘的红色,以表明嫡庶尊卑有别。
在正式制作出“专业口红”之前,早期的女子还会直接使用朱砂作为口红,但是朱砂本身有毒,对身体有一定的损害,所以后来才加入了脂质物,创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口红。可见口红的历史还是非常久远的,难怪不少女孩子在家里囤的口红有上百根,对于色号也是极其敏感,这大概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口红基因”。
口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
其实它就是胭脂,古代,亦可做胭脂,亦可做口脂。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它绝对环保无毒。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 义。
除了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